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蓋特納計劃何以拯救金融體系

2009年 03月 25日 10:13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最新推出的銀行業拯救計劃受到了市場的歡迎,被視為全球金融體系的潛在救世主。市場人士或許是對的,但蓋特納計劃之所以能拯救金融體系的真實原因卻並非他們所料。
這一計劃旨在勸說民間投資者購買銀行的有毒資產。但要讓銀行和潛在投資者就出售價格達成一致卻是件困難的事。
以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為例,該行持有331億美元的資產支持証券,其中一部分是由美國住宅按揭貸款支持的。2008年底時,這些資產的市值僅為203億美元。但匯豐預計,即使在最為嚴重的壓力情形下,這些資產在其整個存續期內最多也只會減值25億美元。
匯豐的測算意味著,如果一名投資者以市場價格購買這些資產,他最終將獲得50%的豐厚回報,如果他借助蓋特納計劃所提供的槓桿收購這些資產,獲得的回報率還能更高。
雖然銀行不願以投資者可獲得如此高回報率的價格出售資產,但蓋特納計劃也未必行不通。這一計劃可以為有毒資產創造更多的市場報價,即使銀行並不打算立即出售這些資產,此舉也能迫使銀行更現實地給手中有毒資產估價。 雖然銀行可能抗議說這些報價都太低了,但如果報價與政府對銀行業資產負債表正在進行的壓力測試所得出的有毒資產真實價值相一致,政府可能不會同意銀行的看法。
資產價值的大幅下調可能意味著一些銀行會資不抵債。要是那樣財政部將不得不決定,究竟是查封這類銀行,還是通過注入資本金的方式讓這些銀行繼續存活下去。雖然查封一家銀行會帶來很多麻煩,但這至少可以讓已做好準備的民間投資者順利競標這些銀行的資產了。
Simon Nix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