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日圓套利交易 捲土重來

2009-05-14 工商時報
彭博社週三報導,隨著經濟觸底回穩及預測日圓將會走軟,家庭主婦和退休人士為主的日本散戶投資人又開始作空日圓,迄4月底所有的日圓空單創6個月來新高,去年受金融風暴衝擊而退燒的日圓套利交易熱潮,似有捲土重來之勢。
東京金融交易所指出,包括商人、家庭主婦及退休人士在內的散戶投資人,截至4月底為止持有的日圓空單保證金合約達153,326口,寫下去年10月以來新高。加拿大皇家銀行旗下的RBC資本市場策略師則估計,這些日本散戶投資人持有的日圓空頭部位總值,可能多達1,250億日圓。
東京大和SB投資公司(Daiwa SB Investments )基金經理人Yoshisada Ishide指出,「投資人相信全球經濟衰退最低潮時期已過,高收益貨幣將展開反彈。」
按彭博社追蹤結果,今年以來全球16種強勢貨幣當中,日圓的表現敬陪末座。日圓兌南非鍰貶值17%,南非的基本利率8.5%;日圓兌巴西幣貶值16%,巴西基本利率為10.25%。
日圓兌澳元週一大貶至76.1日圓8兌1澳元,創去年10月6日以來的新低。而據彭博社訪查49位分析師所得的預估中間值,今年年底之前日圓兌美元匯價可能貶破100日圓大關。

反彈就快見高潮

2009-05-11曹仁超
5月10日,周日。上周股市表現如雨後春筍,大量利好言論又再湧現,包括:一、經濟唔再壞落去;二、刺激經濟方案開始生效;三、股市快升穿年線(250天移動平均線)。人們已忘記3月9日悲觀情緒。
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後,需要三年時間才復元;這次CDO問題這麼快便搞定?!2008年10月那次反彈維持四十九個交易天,這次反彈如果也是四十九個交易天,高潮便喺5月20日。歷史上最長的反彈市係1930年美股,曾維持六十五個交易天。
劣股升幅更勝良股
3月份美國消費者信貸減少111億美元,因失業率上升及銀行收緊信貸;由2007年高峰至今,美國消費者共失去2.55萬億美元信貸,較估計中大三倍。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可以復甦嗎?!
《黑天鵝》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認為,2007年10月開始嘅環球經濟危機較1930年代更嚴重,因為全球經濟更緊密地連在一起。紐約大學教授魯賓尼認為,政府估計第三季及第四季復甦未免太樂觀矣。經濟收縮速度在最近兩季的確放緩,但相信今年及明年GDP仍然係負增長。Taleb教授認為,依家最大威脅係通縮,政府不斷注資,可暫緩通縮壓力,但已令金價、銅價及油價响今年內回升。中國政府刺激方案可避免經濟陷入衰退,但中國經濟過分依賴美國同歐洲,最終仍然難以幸免。
3月9日開始嘅反彈,至今為止基礎良好的股平均升幅32%,基礎極差股份平均升幅68%!上述情況已清楚告訴大家,這次是熊市二期大反彈,而不是牛市一期。上升理由係炒家入市,不是投資者入市。上述數字應可回答大家要不要5月份入貨?!
VIX指數由今年1月嘅57點回落到5月初嘅34點,代表散戶由恐慌轉為樂觀。如VIX回升到40點,代表反彈市玩完。各位仲記得去年10月貝南奇估計美國衰退會响聖誕節後結束嗎?結果係美股今年1月6日起又再回落。那這次佢保守D估計衰退喺今年第三季結束,結果又會點?世上沒有人擁有預測能力。各位請記住,Easy Money時代已結束,今天已變成Easy come, easy go。
佛學精神係接受無常,因為無常就係現實,現實經常變幻,非人的主觀願望可改變,亦不應企圖改變,更加不應企圖知道未來係如何改變,一切順應而行——人類唯一可做係放開自己思想接受現實,接受未來係不可預測(同「論勢」精神相似)。
點解地產出現boom & bust?奧地利經濟學派認為係政府將利率降至正常水平之下,上述喺Irving Fisher响1933年出版嘅Debt-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已有說明。1920年代因利率低於通脹,最終引發1930年代資產負債表通縮;1980年代日本及90年代日式經濟又再印證上述理論;1990至1997年嘅香港地產及1997年至2003年香港又再證明。Friedrich Hayek教授爭拗上述情況正喺美國重演,即2003至2007年利率低於正常水平,引發2008年資產負債表通縮。2008年開始嘅金融危機係由資產價格泡沫爆破引發,由Great Moderation變成Great Unraveling,最終係Great Recession(因自律方面失控到無法解決困擾,最終引發衰退)。史丹福大學John Taylor教授亦認為,這次泡沫爆破嘅遠因係由2001年聯儲局降低利率開始,相信2008年開始嘅資產負債表通縮將維持一段幾長日子。消費者對產品不再感到飢渴,因為佢地已經沒有蚊年消費,令今年第一季世界貿易量下降31%,成為世界經濟的致命傷。在恒生指數接近或略破250天移動平均線嘅今天,大家請保持冷靜。
利用保歷加通道制訂策略
大摩亞洲區首席分析員羅奇認為,在中國政府刺激下,A股由去年10月開始急升,相信今年5月亦應見頂回落,因為2007年不是1997年,更加不是2000年。中國政府不可能將第三產業由佔中國GDP36%,一下子提升到50%。我老曹相信,A股走勢係W形而非V形,即去年10月到今年5月完成上升後又再回落,然後又再上升。各位可利用大部分人樂觀出貨,以及利用大部分人悲觀入貨,將股票市場變成閣下的提款機(ATM)。請利用保歷加通道(Boillinger Bands)協助自己制定買賣策略;保歷加通道是上落市最有用。如能加入W%R(Williams percentage range)及陰陽燭便更好。相信企業純利周期今年見底,而股市走在經濟之前,因此不排除去年10月及今年3月指數見底,但見底不代表之後一定是繁榮。
本港銀行3月份貸款減少1.7%(較一年前減少3.6%),而今年首季係2000年3月以來最大的單季跌幅(減少3.6%);其中又以貿易及財務跌幅最大,達15%;地產及建築跌幅最小,只有1%。3月份零售業少7.7%(減少9.3%);存款上升1.6%(較一年前減少0.6%),未見有經濟復甦訊號。
中移動(941)購入台灣第三大流動電話公司遠傳電信12%股權,令台灣股市今年出現過去十八年內最大升幅。台股指數已由去年11月21日3955點升上最近嘅6400點,升幅62%,不少人估計年底可見7500點甚至9000點……。三通力量真是大,令跌了十八年的台股重返牛市?!上周由溫家寶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原則上通過《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經濟區之若干意見》。此區與台灣僅一水之隔,北承長三角洲,南繼珠三角洲;加上福建省和台灣人血緣相親,一旦大力發展,必可吸引台灣資金大量流入,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後另一沿海經濟帶,促進兩岸互利共贏,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所謂海西經濟區,包括浙江南部、廣東北部及江西部分,包括建福省九市、浙江溫州、麗水、衢州;江西上饒、鷹潭、撫州、贛州,以及廣東梅州、潮州及汕頭。
台股熊市結束言之尚早
上述《意見》通過,將令中國海峽兩岸經濟帶形成,實力將不斷增強,與台灣經濟優勢互補,為經濟繁榮提供寬廣發展空間。在香港上市的海西區有關股份上周已起動,估計閩台之間的物流、石化、現代農業、LCD、LED等科技產業轉移及台資企業借殼上市,將帶來新景象。不過,因此而認為台灣十八年熊市結束,似乎太早。4月份台灣出口減少34%,係連續第八個月回落,主因係美國、日本及歐洲經濟不景,令台灣高科技產品出口呆滯,只有向中國大陸出口才上升5%。未來台灣產品能否透過出口大陸而復甦?!依家內地LCD平面電視機顯示屏需求十分大(台灣再這方面已係全球第三大出口地區)。中國開放海西經濟區,可令台灣高科技產業移向內地,但到時能否帶動台灣服務業上升則係疑問。
2000年及2007年開始的兩次衰退,都係因泡沫爆破。2000年那次透過大量增加貨幣供應而解決了,這次又能否成功?!估計2009年美國財赤相等於GDP 12%,加上金價已重返900美元之上,前景有令人擔心(英國財赤已達GDP 12%,但經濟仍乏起色)。分析家指出,今年美國企業純利較去年平均回落35%。
在熊市中有不少反彈市,情況有似玩過山車。你不但需要有健康嘅心臟,同時要有冒險精神。在熊市二期中必有一次(或以上)接近或略破250天移動平均線,即恒指17500點附近極有可能是這次反彈的極限。Follow the Smart Money而不是Big Money,因為大戶亦常常看錯市。請注意,美國長債由去年12月起一直回落(太多賣家),令長期利率上升,雖然美國聯儲局2月份曾入市吸納。歷史不斷的我地眼前重演,例如1990年日本房地產、1997年第三季開始的香港、2006年下半年起的美國,但我地往往視而不見。聖路易聯儲銀行主席James Bullard上周估計,失業率好快會見9%,並希望喺可見將來不會超過1982年的最高峰10.8%。我十分擔心類似1990年代的日式通縮响美國出現,而聯儲局已再冇彈藥對付通縮這頭怪獸;前路顛簸可以肯定。國會財政預算局估計,2011年政府負債相等於GDP 54%,而巴菲特估計可達80%(即到達沒有經濟繁榮的水平)。
見底不代表可以看好
巴菲特說,最惡劣的經濟情況已經過去,這點我老曹亦同意,但見底並不代表可以看好。去年巴菲特旗下公司投資減值160億美元,包括愛爾蘭兩間銀行投資虧損 89%(因為不希望撈底)及2008年8月油價高峰期吸入ConocoPhillips。證明聖人都有錯,何況八非特?我地應學習他的智慧,而非盲跟從。巴菲特並認為,美國房地產及零售業仍未見復甦訊號。
另一知名人士羅傑斯於去年看淡花旗。他認為,美國經濟衰退期可能長達七至八年。不過,胎去年看淡美元證明是錯的,至於看好農產品亦錯得好交關(尤其是糖);羅傑斯去年購入咗加拿大Agcapita Farmland及巴西Agrifirma。我老曹都信我阿媽多點:她認為務農的人世世窮!記得1973年農產品價漲價時,亦有朋友跑去澳洲買農莊,結果蝕本十幾年才打平出脫。今年3月9日羅傑斯在新加坡嘅投資論壇上公開看淡美股,起碼短期是錯。他話自己不是timer,而且係因為聯儲局入市買長債才令跌市延遲出現(any excuse is better than none)!請將你嘅水晶球拋入垃圾桶,承認人類是沒有預測能力吧!
雪茄伏是奧巴馬其中一位經濟顧問,佢認為2月份開始嘅政府7870億美元刺激方案,已成功阻止美國經濟進一步下滑,不需要另一方案。雪茄伏相信,經濟由今年第二季起可穩定下來,但同時認為不少工種例如汽車製造業及金融服務業可能一去不返。即使經濟復甦,在方面的就業情況亦不會改善,情況有如1981-82年失業率一度上升至10.8%才回落,但不少耐用品生產業工種卻一去不返(同1981年6月比較,約14%耐用品工種從此消失)。四十歲或以上失業人士即使減薪20%,仍無法回到原先從事的工作,因為1981年起美國工業進入downsizing期。同樣情況2000年的網路行業出現,受害者是從事電腦軟體的人才,不少工種亦永久失去。2008年起汽車製造業及金融服務業面對同樣問題。
CBS集團主席Sumner Redstone認為美股牛市今年3月已開始。Amway創辦人之一Rich DeVos認為,今時今日應了解「Power of Positivity」(正面力量)。惠譽估計,今年全球GDP萎縮2.7%,少數例外係金磚四國,估計仍升3.2%。
湯森路透5月4日調查顯示,分析員估計今年第一季標普五百純利跌35.1%(4月1日跌36%),即分析員進一步修正看淡。5月1日止已有三百二十六間公司公布業績,66%較估計中好,9%符預期,只有25%較估計差。
日本銀行估計,日本今年GDP萎縮3.1%,明年將恢復增長。
John F. Wasik認為,美國住宅樓價進入「迷失世代」。因為美國就業職位每月失去六十萬。接受聯儲局調查銀行有45%表示已收緊樓的借貸,而去年12月有一千九百萬間房屋空置。經過四十年美國消費不斷上升後,2008年起進入消費萎縮期,因為1965至76年出生的人口只有四千四百萬,加上手上財富不及1946到64年嗰批嬰兒潮多,當嬰兒潮進入賣樓期,而X世代進入買樓期,強弱就好明顯。上述情況喺2007年已開始,相信將一直維持落去……。
投資組合策略員David Tice喺2007年10月是少數認為股市見頂的分析員之一,上周他上彭博電視發出警告,認為美國股市未來可回落54%,理由係長達二十五年的牛市早已結束。這次熊市並非另一次Garden - Variety Inventory式衰退,而係綿綿不絕嘅衰退,即呢次衰退沒完沒了。响倫敦嘅Bill Bonner認為呢次熊市中,每次當人們開始樂觀時,股市便再開始回落。這次亦不例外。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最聰明嘅人都有看錯市的一天;最愚蠢的人亦起碼有一次看對。因此應追隨趨勢,而非預測後市。

觀念對 不懂股票也會賺

郭際勝 2009/05/11
股票是一種很奇怪的投資工具,影響輸贏的因素千奇百怪,但最重要的還是觀念要正確…
股票投資在台灣已經是全民運動,每個人都有他的一套投資理論及方法,能不能賺就各憑本事了。就有權有勢的人來說,內線最容易也最有效,賺錢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外資法人全是「練家子」,十八般武藝樣樣通,當然也要賺。散戶更不用說了,從恩主公廟燒香到易經八卦,管他黑白好壞,先試用了再說,輸贏可能不大,不過手續費及各項花費不少,肯定對國家經濟做了重大貢獻。有貢獻應該就有回饋才是,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麼回事,貢獻越多的通常輸的越慘。部份散戶可能是體內有抗體,腦筋也動得快,自然的演化出一些特殊求生本領,一竅不通竟然也能在詐騙橫行的股市生存,我看到的有下面兩種。
1.反向投資 不懂也賺
以前我上班公司的老闆娘,年輕時紮實的打拼賺錢,退休後閒著沒事,股票就變成她的最愛。老闆娘可不是一般的散戶,自有一套獲勝的本領,下面就是她私底下告訴我的投資絕學。
*農曆年前大家都要現金,這時股票價格常會超跌,年前買通常可買到低價,如果年後大漲就先賣出獲利,漲不多就改長期投資領股利,有機會再賣出。
*漲多的股票不買,以免被高檔套牢。耐心等待跌深的股票,尤其是除完權大幅貼權的股票,如果量已經縮到不能再縮,就是進場的時機。
*選股只選資產不錯的股票,要常留意公司的業績情況,一般如果業績變差就考慮出脫,持續成長則多留一段時間,有大成長的好股票就留下來領股利,等配股後有填權再來賣,通常獲利都不錯。
*通常手上會有十來支股票,其中有幾支是長期操作,一直持續的觀察,對買的股票越熟悉就越容易賺,股市大好時將漲多的賣出,然後等低價時再補回。
老闆娘的投資看起來沒什麼章法,但如果仔細的分析,她的做法完全符合買股票獲勝的標準原則–買價值、看成長、反向操作,簡單的買賣原則及技巧,也避開了散戶消息面及技術面的弱勢,會成為一個贏家絕非偶然。我那時對股票是一知半解,也沒閒錢當火山孝子,看著她賺了大把的鈔票,不過這些絕學肯定對我後來的獲利有幫助,因為即使到現在,農曆年前我還是會有買股票的衝動。
2. 買進賣出 專家先行
我的「另一半」是電腦程式設計師,學這行的人數學應該都不錯,因為很多程式的判斷式都是以數學為原則。每次聽到我口若懸河的「唬哢」投資績效,「另一半」就有點不高興,拿起計算機就把我從沒上班損失的薪水,一直加到把錢拿去放高利貸可能的獲利,算到最後績效總是負數,真悲哀,看起來我好像確實欠她不少。
講到投資股票,「另一半」是完全沒興趣,聽到股票就嚷著說無聊,我每天拼命寫的文章,她看過的沒超過一半。不過可能是我天天唸股票經的關係,股票的基本觀念算是被她學通了,加上女人有懷胎10月的耐性,她只使用一招就把我打敗,這一招就是-買進賣出,專家先行,意思就是只買我被套牢的股票,再怎麼輸也輸得比我少,賣的時候比我晚賣,通常賣價會比我好。
股票市場變化詭譎,沒人能看得準,這次金融風暴,擁有上千投資專家的雷曼兄弟最先倒,可見專家未必一定是贏家。專家每天接觸市場,當然很容易受到影響,股價一跌就以為便宜,常被套免不了,一漲就怕回檔,時常都會太早賣,躲在專家後面偷襲,獲勝的機會確實比較大。上次大洋塑膠獲利,我買的股票獲利是三成多一點,「另一半」買的大洋獲利是4倍,看起來她的一招比我的十八般武藝都好用。
股票是一種很奇怪的投資工具,影響輸贏的因素千奇百怪,但最重要的還是觀念要正確,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不懂也照樣會賺,而且賺得比懂的多。我寫了不少股票投資文章,內容看不到圖表、線形,也沒有大盤指數、個股,更看不到外匯、石油、總體經濟,幾乎全是觀念、理論,因為我認為散戶會不會賺,基本觀念最重要,如果還能掌握到一些輸贏的關鍵,要贏就不是難事。
你正在學如何投資股票嗎?資料看不懂沒關係,但基本觀念一定要正確。

大廠淘金 加速產業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2009.05.13
LED產業在照明、筆電和電視三大新應用加持下,成為第一個走出暗淡隧道的產業,現階段更是出現產能吃緊的現象,LED是未來趨勢明顯的產業,也成為各大科技廠淘金,再創企業高峰的一個重要標的。
除了面板雙虎--友達、奇美投入LED背光源外,包括鴻海、台達電、台積電等也搶灘LED照明,萬海、大同、裕隆、英業達也陸續插旗LED。雖然今年只有韓國三星推動以LED作背光源的電視,但就把國內廠商高亮度LED產能擠爆,如今各廠擴入LED照明,加速產業的發展。
這些大廠投入LED,代表LED的技術有一定的成熟度,商業化的可行性高,根據過去的LED發展的定律,每十年平均亮度可以提高十倍,而生產成本下降只有十分之一,可以預期LED照明是一門足以餵飽這些科技大廠的大生意,就在PC和手機產業發展這一個成長的瓶頸時,LED照明帶來另一個生機。
背光源的市場必須與LCD廠合作,對於新加入者而言困難度相當高。各國標準尚未建立,科技大廠有充份的時間可以練兵。

台積加碼LED 投資液光固態

【經濟日報】2009.05.13
台積電加碼進軍綠能產業,旗下創投VTAF公司以2,600萬元,投資液光固態照明有限公司(Liquid LEDs),佈局延伸至交流電LED燈泡產業,開啟新一波營運成長。據瞭解,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旗下智融創新也是液光固態的股東。
台積電近期啟動新創事業發展部門(NBDO),並評估切入太陽能、LED等市場。去年台積電旗下創投VTAF就已投資美國LED大廠-BridgeLux,跨足LED磊晶事業,並取得一席董事,至今年第一季為止持有3%股份。
今年第一季,VTAF以2,600萬元投資液光固態照明有限公司,成為在Bridgelux之後、台積電第二個與LED產業佈局相關的投資案。VTAF是由曾任台積電業務資深副總龍納德(Ronnarris)成立的創投公司。
成立於2005年的液光固態照明,董事之一的游銘富過去曾為智融創新顧問主管,離職後,與液光固態董事長江昆淵聯手創立液光固態。江昆淵擁有不少LED相關專利,在游銘富金脈的牽引下,引進智融創新顧問為出資大股東。
智融創新是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創投公司,董事長為陳五福。施振榮是台積電獨立董事,據瞭解,游銘富過去曾擔任類比IC設計廠嘉通電子的監察人,嘉通電子也是台積電創投轉投資,今年初液光固態再度對外募資,吸引台積電創投注資。
液光固態資本額2,000萬元,台積電季報顯示,VTAF持有該公司11%股權。液光固態照明是全球第一個提供交流LED電燈泡廠,不同於一般LED直流技術,交流LED電燈泡更省電,壽命更長,更具環保概念。
這次台積電透過創投公司跨足LED下游,業界認為,可幫助台積電測試LED市場水溫。台積電發言系統昨(12)日表示,這是VTAF自己的專業決定,無法評論台積電轉投資佈局新進展。

買股票… 看社會趨勢

【經濟日報】2009.05.13
要想在正確的時間切入牛市的開端,通常非常困難。要想買到正確的股票,更是難上加難,投資人不妨參照一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最近發表的各國社會趨勢,也許能找到更多投資靈感。
根據這項針對30國調查的趨勢報告,法國人睡得最多,平均每天長達九小時。隨著全球經濟衰頹,就業市場不振,法國薪水族恐怕得睡得少一點,這時提神的咖啡飲品公司就是該考慮的投資對象。
而義大利男人在經過30年的女性平權運動後,照樣不做家事,所以平均每天比女人多出80分鐘休閒時間。算進從冰箱拿個啤酒的時間,這80分鐘恰好約是一場足球賽,這些男人們顯然都黏在電視前運動。這時,不該買進轉播AC米蘭隊的付費電視公司嗎?
芬蘭已經有個諾基亞了,而根據芬蘭學生的優異學習評量成績,這個北歐小國還將出現更多諾基亞。芬蘭學生在科學與數學上擊敗南韓,拿下全球冠軍,這些絕頂工程師是未來新科技公司的溫床。
在英國,投資則要瞄準「罪惡」類股,英國的犯罪已是頭痛問題,而隨著有十分之一英國青少年沒有就學,13到15歲女孩有三分之一酗酒,犯罪問題顯然只會惡化。閉路監視、保全設備廠商應該很有生意可做。
美國人選出了一個精瘦挺拔的總統,但沒有改變暴飲暴食,對廉價卡路里的愛好。美國人只花75分鐘進食,速度全球第一,囫圇吞棗伴隨世界最糟的肥胖率,披薩、漢堡、炸雞的速食業者生意不好都難。
葡萄牙人日子過得最憂愁,匈牙利人、加拿大人與美國人的心情也每況愈下。「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廠會是很好的受益者。
奧地利人愛香菸,15歲的男孩有24%抽煙,15歲女孩更有30%抽煙。抽煙是很難戒掉的癮,香菸廠商會在奧地利看到光明未來。而抽煙導致的短命也會讓退休基金非常歡喜。
土耳其人要向富裕國家看齊,顯然就有更多媽媽必須出去工作,把小孩送進托兒所。土國3到5歲幼童進托兒所比例不到20%,OECD平均則是73%,在土耳其開托兒所看來不是壞主義。
這些長期趨勢,也許能協助強化投資佈局,面對接下來20年的震盪。

投資界三巨頭 齊唱衰美元

【經濟日報】2009.05.13
知名投資人羅傑斯(Jim Rogers)加入唱衰美元的行列,說美元近期漲勢將以「貨幣危機」告終,可能在今秋或者明秋出現。
羅傑斯還說,股市連漲九周之後他現在考慮要放空了。
羅傑斯說:「我們即將迎接一場匯率危機,可能在秋天或者2010年秋天。」美元危機「已經醞釀很久很久了」,而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一波美元的超級漲勢,一波虛假的漲勢,所以該是匯率危機發生的時候了。」
羅傑斯說,他在兩三年內都不會買股票,由於經濟不振,他看不出有什麼投資股市的理由;事實上,經濟可能持續不振十年。
這與正在大陸訪問的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克魯曼的看法不謀而合,克魯曼認為,最近的股市飆漲基於期望經濟會在近期快速復甦,而這不太可能。美國正在重蹈日本「失落十年」的腳步。
羅傑斯說,美元近期的漲勢只是資金空頭回補所致,他會增持一點日圓,偏好歐元資產,避開美元或英鎊。曾與羅傑斯共同創立量子避險基金的索羅斯最近也表示,雖然金融體系免於崩解,但美元現疲態,已是弱勢貨幣。
以《黑天鵝》一書聲名大噪的泰力布(Nassim Nicholas Taleb)也看空美元,但他也看空歐元與其他貨幣。泰力布7日說,全球正面臨通貨緊縮的危機,因此他寧願「持有黃金或黃銅,也不要美元或歐元」。羅傑斯也同樣繼續看好商品市場,他的理由是產能依舊不足,但他的偏好不同。
羅傑斯正在買進農產品期貨,偏好白銀,而非黃金、鈀金或白金。
自3月9日的低點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已經飆漲34%,今年來的跌幅全數漲回;MSCI全球指數也大漲38%。羅傑斯說:「美國市場已經連續九周大漲,所以現在當然是修正的時候。基本面沒有改變。我現在不在任何市場買股票,雖然我還沒放空,我不認為兩三年內股市會是個好地方。」
羅傑斯說,加拿大或者巴西這類供應天然資源的國家,股市表現應該會比美國好。
曾準確預言花旗集團崩盤的「命運女神」,歐本海默公司前分析師惠特尼(Meredith Whitney)說,雖然美國的銀行正「坐在成堆的腐爛資產上面」,她不建議放空銀行股,因為美國政府在撐這些銀行。她建議的放空標的是零售與非必需品消費類股,這些公司都將受到失業上揚與經濟疲弱打擊。

陶冬:中國經濟或見底 央行何時收縮銀根

2009-05-13
中國經濟應該已於2009年第一季度見底。但在經濟全面復蘇被徹底證實之前,政府輕易不會主動擠泡沫,中國經濟的焦點正在由“何時見底”向“何時收銀根”轉移。
剛出雪櫃的速凍食品,放進微波爐一陣急熱,結果是表層燒焦但裏邊仍是凍的。中國經濟目前便處在類似的境況。
最新資料顯示,中國經濟的最壞時間應該已經過去,內需的回穩,將經濟大幅失速的風險降低。儘管外部環境仍不明朗,2009年第一季度應該是這輪下行週期的穀底,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走出衰退的經濟體。
不過,冷熱不均是目前經濟的一大難症。基建投資開始全面發力,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生產反彈,房地產銷售和汽車消費都有明顯的回暖。但是出口形勢十分嚴峻,民間投資信心仍然不足,中小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另一方面,短期信貸卻有失控的跡象,資產價格上漲過快。
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手段,全世界的政府和央行都在以罕見的決心和力度拯救本國經濟。中國的央行也不示弱,目前信貸政策的寬鬆程度是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絕無僅有的。共和國成立以來,還沒有見過政府逼著銀行借錢的。
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的銀行願意貸款。在今年第一季度,共有4.58萬億元貸款流出銀行,幾乎相當於去年全年的新增貸款的總額。這輪巨額信貸擴張中,有將近1.8萬億元是短期信貸,以票據融資的形式將短期流動性注入到經濟體系內,其中相當一部分成為熱錢流進了股市,於是A股成為全世界今年最火爆的市場。最近更有跡象顯示熱錢開始溢向樓市。筆者認為,中國的信貸擴張過快、過急,尚未復原的實體經濟無法容納突然而至的巨額新流動性,而銀行又不願貸款給下行週期中的工業專案、出口行業或中小企業,導致熱錢大增。
在美國,央行拼命進行數量擴展,導致基礎貨幣量陡升。但是銀行不願貸款,貨幣轉速放緩,因此貨幣供應量並未暴增。在中國,基礎貨幣量和貨幣周轉同時上升,流動性自然大漲。信貸過度擴張的直接後果是通貨膨脹。
目前中國的就業形勢仍在惡化,產能過剩情況嚴重,而且外部經濟環境惡劣,這些在短期抑制了物價的上升。筆者認為,消費物價指數在中國一時難有明顯的反彈,企業議價能力有限。不過以目前熱錢滾滾的形勢看,中國通脹的第一個症狀,應該是資產通貨膨脹。
經濟形勢的冷熱不勻,帶來了政策上的兩難。外部形勢依然嚴峻、內部經濟剛剛企穩時,收緊貨幣政策似乎不合時宜,但是如果聽任熱錢流動,很可能製造出新的資產泡沫,給經濟穩定和金融安全帶來隱患。
股市其實是政府4萬億財政擴張之外的另一個經濟刺激源。基礎建設中的每一分錢都來自政府,而股市資金來自民間,政府在政策上登高一呼,企業和個人便送上真金白銀,股市上升的財富效應,刺激起消費,其政策效率和槓桿效應頗為理想。政府也許會重新啟動IPO市場來吸收部分流動性,但股市活躍可以提振信心,在防止泡沫的同時,政府對市場的呵護之心,多過打壓之意。
由於對經濟兩次探底(即W型經濟走勢)的擔心,筆者相信政府輕易不會踩刹車。雷曼兄弟倒閉給所有政府決策者的教訓是,凡事不可過快地見好就收。這樣做的保爾森最終不得不以高得多的代價來收拾殘局。在中國政府也明白,一旦將球推到下坡路上,再想停住球會很難。所以,政府輕易不會主動去擠泡沫,更可能是去通過影響短期信貸,間接地為資產升值降溫。在經濟全面復蘇被徹底證實之前,筆者相信政府寧可做得遲,也不願輕舉妄動。
從政策步驟看,第一輪調整可能是限制票據融資,來抑制投機資金。不過此招效果不會太好。只要資產價格預期看漲,投機恐怕不會輕易消失。第二招應該是抑制新增貸款,在有保有壓的原則下,將銀行每月貸款數額降回到4000億元的水準。如果資產泡沫繼續蔓延,經濟形勢持續好轉,則不排除有更嚴厲的調控措施出臺,不過這可能要等到年底之後。
中國經濟的關注點,正在由“何時見底”向“何時收銀根”轉移。

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增長的背後

2009年 05月 13日
雖然全球經濟形勢低迷﹐但中國4月份的銅與鐵礦石進口再創紀錄新高﹐而國內市場供過於求的風險也隨之升溫。
週二公佈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4月份銅、銅合金和銅半成品進口量為399,833噸﹐較上年同期增加62%﹐刷新了3月份剛剛創下的紀錄。鐵礦石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33%﹐至5,700萬噸的紀錄新高。
然而分析師指出﹐政府的收儲政策、以及國內部分商品價格上漲引發的套利交易才是中國大宗商品進口上升的主要因素﹐不應將這種增長誤讀為實際需求復甦的跡象。
中國經濟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諸如汽車銷量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超過預期﹐以及製造業企穩等等。但是﹐由於對原材料的最終需求尚未出現令人信服的增長﹐此番主要由中國需求推動的全球商品價格漲勢越發可能是“命”不久矣。
舉例來說﹐由於中國銅儲備增長﹐自年初以來持續走高的銅價在過去一個月出現了回落。南華期貨(Nanhua Futures)研究部負責人朱斌表示﹐市場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消化那麼多的銅﹔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價格回調﹐尤其是銅價。
同樣地﹐分析師認為﹐鐵礦石進口之所以會上升﹐是因為國內鋼鐵企業希望抓住現貨價格下降的契機。儘管如此﹐中國的鋼鐵行業仍是境況不佳﹐全行業今年第一季度從去年同期盈利人民幣441億元轉為虧損人民幣33億元。
分析師指出﹐庫存增長帶來的影響可能會在6月份之後的進口需求走軟中得以體現。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相信這樣的跡象會越來越多﹐可能首先在中國進口數據的下降上傳遞出來。
Chuin-Wei Yap
(“中國日誌”(China Journal)關注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的發展變化﹐《華爾街日報》獲獎團隊數十位記者傾情獻稿﹐Sky Canaves主筆。

索羅斯:亞洲將率先走出經濟危機 中國崛起

2009/05/12
匈牙利裔美國億萬富翁索羅斯(George Soros)今天表示,全球經濟已度過這次危機最遭的時刻,尤其是在中國等亞洲國家的主導下,將很快會止跌回升。
貨幣投資大亨索羅斯表示,在中國逐步擠下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強權的情況下,中國也將開始取代美國的全球政治地位。
索羅斯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專訪時表示:「經濟無限下跌的情況已經停歇,金融體系的崩解也得以避免。」
他表示,經濟復甦將可彌補「我們損失的一半左右」,而後全球經濟將會停滯一段時間。
索羅斯說:「亞洲將會成為最早走出金融風暴的區域,美國緊追其後,不過,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動力。」
索羅斯預測:「美國經濟規模仍大於中國,然而中國將開始對全球經濟成長發揮越來越大的貢獻,因此美國的政治影響力將會移轉至中國。」

健保費減免 49萬人可受惠

2009-05-12 工商時報
健保局昨日(11日)公布3項大溫暖措施,針對家庭收入未達最低生活費的近貧戶,將分別依照不同的財力標準,減免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等的健保費。此外,符合條件且經濟困難的民眾積欠的健保費,將可獲得赦免。至於近貧戶的住院部分負擔,亦將由健保局買單,預計有49萬人受惠。
儘管景氣似乎略有起色,但失業率仍居高不下,對近貧戶及貧戶造成極大衝擊,甚至有人因為繳不出健保費而不敢就醫,健康亮起紅燈。健保局因此提出3項溫暖措施,對經濟弱勢民眾健保費用提供協助。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說明,家庭收入未達最低生活費標準1.5倍的民眾,將補助健保費二分之一,家庭收入未達最低生活費標準2倍的民眾,將可獲得健保費四分之一的補助。該項補助健保費措施,預計可有47萬民眾受惠,將從今年6月起實施,財源則是由從6月1日起開徵的菸品健康捐支應。
另外,針對健保欠費問題,健保局亦首度宣佈「大赦方案」,凡民眾被認定是低收入戶,以往所積欠之健保費將可「一筆勾銷」。朱澤民指出,預估受補助人數約為8000人,所需經費預估約2.8億元。
在此同時,只要符合「全民健康保經困難及經濟特殊困難認定辦法」資格的民眾,全年住院部分負擔上限由5萬元調降到3萬元。換言之,當病患自費超過3萬元,健保局就會提供補助,讓患者可以減少2萬元負擔。健保局預估,該政策受惠人數約8000人,補助經費需1.2億元。

澳門博彩營收 恢復大半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2009.05.12
新濠鋒酒店總裁陳應達說,澳門博彩產業最壞時刻已過去,賭場收入不可能像去年3、4月那麼高,但已令人滿意。
陳應達指出,去年12月時,是澳門賭場生意最差的時候,從今年1月開始,每個月都有20%以上的成長,直到4月才趨緩,初估3、4月的生意量應該差不多。和最高峰時的生意量相較,博彩的營收已恢復了一半以上。
雖然中國大陸嚴格限制廣東省居民赴澳門旅遊,但在澳門博彩業者和媒介賭場和賭客的仲介公司努力下,將觸腳延伸到中國其他省分的頂級客層,赴澳門旅遊的大陸觀光客已逐漸回流。
一位賭場仲介透露,大陸有實力出國玩兩把的人實在太多了,市場根本開發不完。這一波金融風暴,大陸受傷的人並不多。
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公布的資料,澳門2月的失業率約3.6%,賭場營收約為新台幣399.5億元。今年3月入境旅客及非澳門居民共255.2萬人次,其中遊客約188.4萬人次,中國大陸旅客有97.7萬人次;占旅客總數51.9%,較去年3月減少11.1% ;但個人遊到澳門的大陸旅客大幅減少32.9%,只有44.7萬人次,其他都是團客。
隨著陸客人數逐漸恢復正常,澳門博彩業者也正想辦法提高獲利,低價促銷客房的專案已不復見,改採消費者上網列印購物折價券,希望能增加旅客購物金額。

海外刷卡 收費拉高

2009-05-12 工商時報
年初還在討論是否要調高海外結匯手續費的銀行,還不到年中就已經做成決議,多家本國銀行已經公告,跟進外商銀行腳步,海外刷卡結匯手續費2%起跳,且本次調整多為大型發卡銀行,調整時間又遇到暑假旅遊旺季,估計超過5百萬卡友受到影響。
台北富邦、玉山銀行、聯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等,已經先後在網站上公告,要調高海外刷卡的結匯手續費,由原本的1.55%調整為2%,國泰世華銀行率先實施,6月1日起生效,聯邦、玉山緊接著7月實施,台北富邦則在8月開始。
從去年中國信託、台新銀行兩大消金龍頭慢慢調漲海外結匯手續費後,今年又碰到雙卡降利率,銀行業受到去年金融海嘯衝擊,獲利不佳影響,紛紛調漲各項作業成本,以提高獲利,其中海外結匯刷卡手續費調漲幅度最兇猛,大多數本國銀行從1.55%漲到2%,看似只漲少少0.45%,但就比例換算,漲幅逼近3成。
且這次調漲銀行都是以消金業務為主,信用卡大型發卡銀行,有效卡數大多在百萬張以上,調整實施時間又恰巧在暑假旅遊旺季,估計受影響卡友約超過500萬名。
其他銀行業者也表示,一次調漲0.45%至0.5%的費用,就能替銀行多增加好幾百萬的收入,不無小補。
目前海外結匯手續費收費較便宜的銀行,僅剩下永豐信用卡、合作金庫、安泰銀行等,這三家銀行中,又以永豐信用卡收費最便宜。
永豐信用卡表示,一直到年底前銀行都不會修改收取1%手續費策略,合庫也算是收費划算銀行,海外結匯手續費略高於永豐,收1.1%,至於安泰銀行則是看信用卡品牌,Visa收比較貴,要1.3%,萬事達卡則收1%。
有計畫在今年暑假出國旅遊的消費者,面對銀行這一波來勢洶洶的漲幅,最好能在出國前就調查清楚,刷卡哪張最划算,避免碰到台幣弱勢、再加上銀行高額手續費,雙重打擊下,收到帳單後再搥心肝已經來不及。

新興股市暴漲噴出 當心過熱

2009-05-12 中國時報
數周前仍被投資客視為高風險的新興市場,現在一夕間鹹魚翻生,投資人挹注大筆資金買股,使新興市場股市價量齊揚。投資人發現,到巴西、中國或俄羅斯投資的風險雖高,卻值得再放手一搏。但歡騰之餘,卻有是否熱過頭的隱憂,值得警戒。
《華爾街日報》十一日報導,最近經濟開始復甦的期望,已將全球將持續不景氣的恐懼撇到一邊。於是去年十月跌到最低點的巴西股市,最近回漲七五%,而掌握廿三個股市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的資料也顯示,新興經濟體的股市自三月初以來已大漲了五○%。
看好復甦 巴西漲七成五
美國銀行的資料顯示,光四月廿九日到五月六日那一周,投資客就投入了四十億美金到新興市場的投資基金;另一方面,在過去七周,投資客則從美國各基金撤出了九十八億美元。
值得樂觀的原因是,種種跡象顯示全球不景氣最糟的時刻已經過去了,加上中國大陸推出龐大的擴大內需刺激景氣方案,預期對各種基本物資與農產品的需求將會大增。
中國走強 基本商品蠢動
瑞士信貸銀行的投資主管威森史坦說:「投資客的新信念是,巴西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會比已開發國家迅速。」
不過,突然的暴漲,讓觀察家擔心投資客太樂觀了,連巴西也為之緊張。之前巴西官員才批評華爾街低估巴西在金融海嘯的韌性,但此刻當其股匯市大漲時,官員卻要民眾「冷靜」。
投資人似乎也想賭一下運氣,認為當歐、美還在試圖擺脫不景氣危機時,新興市場的經濟已步上正軌。
經濟學家認為,一些基本商品價格最近上揚,就是經濟動起來的跡象,像中國大陸的經濟走強時,它是全球石油、金屬及其他原料的消費大國之一。
俄羅斯急追 大漲四成五
俄羅斯也不遑多讓,今年因俄國生產的能源及金屬價格攀升,讓股市漲了四五%,投資人也已投入三億七千六百萬美元到俄國的投資基金。
ING投資管理公司主管藍茲曼上周剛買進俄羅斯與巴西的股票,他將自己資產的三成都投資在新興經濟體。他說:「一些靠賣石油或鋼鐵的國家,如新興經濟體,在金融海嘯中被投資人拋棄了,但隨著全球需求增加,其成長將會比已開發國家大許多」。

日本 亞洲最大詐欺溫床

2009-05-12 工商時報 劉聖芬/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泰晤士報周一報導,資深律師發出警告,日本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詐欺溫床,可能暗藏吸金規模堪與馬多夫(Bernard Madoff)詐財案相比的金融大騙局。
根據報導,全球經濟衰退,市場震盪,投資人渴望拿回資金,多起外國公司與基金在日本遭到金融詐騙的案件隨之浮上檯面,一名日本官員透露其中有些達到「驚人的規模」,許多詐騙案顯然與黑社會犯罪集團有所掛勾。
Herbert Smith律師事務所駐東京資深合夥人拉夫頓指出,警鐘隨著經濟惡化,與投資人對他們在日本投資的「實際情況」大為緊張而響起。而房地產投資是最有可能出問題的部份。
拉夫頓表示,目前浮上檯面的詐騙案大多在暗地裡發展兩、三年。他指出,在景氣熱絡時,游資亂竄,大家不像平常那麼小心翼翼地定期檢視投資狀況;然後景氣急凍,就像現在,某個人開始查詢錢到哪兒去了。拉夫頓說,「在日本,絕大多數跟你做生意的人是好人,但當他們壞起來,可是非常非常壞。」
新生財務公司的法律顧問卡庫尼指出,日本的低犯罪率形象,反而讓外國公司容易失去戒心。
卡庫尼舉例,去年雷曼兄弟(此華爾街投資銀行現已倒閉)與許多對沖基金在日本被當地的一家醫療顧問公司騙走3.5億美元,雷曼等之所以會放下戒心,是因為為這家醫療顧問提供擔保的是日本大貿易商之一的丸紅。但事發後,丸紅發出聲明表示,「我們沒有任何信用責任,因為這些都是偽造的合約」。

卡債風暴 美銀行業新挑戰

2009-05-12 工商時報
根據紐約時報週一的報導指出,遭到次貸風暴重創的美國銀行業,可能還面臨新一波衝擊-來自信用卡的債務危機。
報導中指出,節節高升的失業率可能造成數以百萬計的美國民眾繳不出卡費,最高恐造成整體信用卡市場1,860億美元的損失。
長久以來,美國失業率與信用卡違約率之間幾乎維持差不多水準,例如2008年銀行的平均信用卡違約率為5.5%,當時的平均失業率為5.8%。
但是專家預測,在房市危機和消費者信心低落的多重影響下,這樣的經驗法則將不再適用,許多銀行的信用卡違約率已開始大幅超越失業數字。

上週美國政府公布的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預估至2010年底,全美19間大型銀行來自信用卡的虧損恐怕將高達824億美元。
儘管政府官員表示,這是「最壞的情況」,但如果失業率如多數經濟學家所預測的一樣而突破10%,部份銀行的信用卡損失將不僅止於此。
根據壓力測試結果,美國運通和第一資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 Financial)預估就有約20%的信用卡欠款將在今年和明年內被提列為呆帳。美國銀行(BOA)、花旗和摩根大通預計的信用卡呆帳部位約23%。
紐約時報指出,雖然政府的預測已夠嚇人,但是銀行信用卡危機的規模只怕還是被低估了。據提供大型銀行風險管理顧問業務的奧緯(Oliver Wyman)公司推估,如果將官方提供的呆帳率套用至整體信用卡市場,至2010年,全美大型銀行總計的損失恐達1,415億美元,整體市場的虧損最高恐達1,860億美元。
不同於從前的衰退,這波失業潮的信用卡持有人,很難透過抵押資產或是從退休金帳戶提領金錢償還債務。換言之,這些繳不出費用的卡債族有極高的違約傾向,進而讓銀行虧損增加。
積欠約2萬美元卡費的32歲失業民眾瓦德(Eddie Ward)便說,「除非中樂透,否則我不會有能力還錢。」

翁啟惠:生技起飛 須找對CEO

2009-05-12 中國時報
二○○七年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後,行政院又在今年三月啟動「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宣示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決心。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表示,台灣生技要起飛的最大關鍵在於,行政院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找到「生技創投基金」的CEO(執行長),組成專業團隊負責找尋評估投資標的。找對人,民間資金才會投進來。
面對外界質疑行政院決定與民間合作,籌措六百億元成立「生技創投基金」,目標過度膨風,可能出現官熱民冷現象。翁啟惠接受本報專訪表示,二○○七年民間投資生技產業金額高達二七○億,加上政府也投資約五十億,就超過三百億;過去十年平均每年也差不多二百億左右,是相當大的規模,顯示民間對投資生技產業的熱度不減。
「這麼多年來,有些主要投資者因為過去幾年來都沒有成功,對這個產業失望。但也有新的投資者覺得有希望,所以資金還是在那邊,現在比較缺乏的是真正的好案子(投資標的)。」
翁啟惠分析台灣生技產業現況,生技製藥做的多是專利過期的學名藥,都是中小企業經營,國外藥廠如果在新藥專利過期後要委外代工,只會委託一家,台灣藥廠因規模太小,很難搶到訂單;生物製劑幾乎沒有;醫療器材也多是利潤微薄的低階產品;農業生技和中草藥看似蓬勃發展,卻沒有國際化。
「這樣的經營模式很像製造業,希望兩、三年就有產品出來,卻忽略掉智慧財產保護的重要性,因為我們還沒有習慣那種比較高風險,而且要長期經營的創新發明產業。」
翁啟惠指出,台灣過去幾乎沒有投注於新藥研發的生技公司,最近幾年已增加到十幾、廿家,表示產業界正在往這個方向走。
翁啟惠認為,台灣在全球生技產業的定位應該設定在專跑第二棒,把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基礎研究成果,推到動物試驗,甚至初期人體試驗,在證明安全有效以後,就授權或賣給國內外藥廠,或透過策略聯盟進行後續臨床試驗,這樣就會較快有收入,支撐往後的發展,不必等到量產,有產品上市,也可賺錢。
「從台灣幾十年的投資角度去看,我們在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投資相當穩定,而且養成很多人才,這些人才他們的主要專長就研發創新,關鍵在於我們怎麼利用人才。」
翁啟惠表示,有的人出國之後,就可以發明新藥,在國外有很好發展,為什麼出國就有辦法,在台灣就無法發展?是環境的問題,還是制度問題?
「全球健康產業市場五年後將達四兆美元,有一半是生技製藥,以台灣的實力,要是拿不到五%、約三.五億新台幣,會很丟臉!」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直言我國擁有優秀的研發人才,讓他對台灣發展生技產業充滿信心!

華爾街日報:太陽能產業將陷黑暗

2009-05-12 中國時報
華爾街日報周一報導,過去幾年紅得發紫的太陽能產業,如今在全球經濟衰退與信貸緊縮風暴吹拂下,景氣冰封凍結,這個曾經發光發熱的明星產業恐怕將陷入長時間黑暗期。
報導說,銀行方面已經縮減幾項重大太陽能開發計畫的融資。
倫敦能源研究機構New Energy Finance指出,全球再生能源計畫的融資規模,從去年第四季的205億歐元,縮小到今年第一季的115億歐元。
另一方面西班牙這個僅次於德國的全球第二大太陽能市場,今年大砍太陽能發電的補助,將去年高達2,400百萬瓦太陽能發電量的補助上限,一口氣下修到500百萬瓦,導致太陽能電池的需求急遽走滑,今年太陽能晶片銷量料將起碼減少2成。
美國加州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Sunpower Corp.,今年第一季營收衰退22%,遂將今年營收預估下修17%。台灣太陽能電池生產龍頭茂迪上月公布第一季季報,單季表現寫下2003年以來最差紀錄,營收滑落15%,淨利更是劇縮80%到僅有140萬美元。
英國券商Collins Stewart分析師雷斯指出,太陽能電池價格下跌,恐將開啟太陽能產業低獲利時代。

美元指數跌破長線 亞洲新興國家股匯看漲

2009-05-12 中國時報
全球股市同步走揚,使得轉進美元避險的需求轉弱,美元指數也應聲跌破200日移動均線,這是9個月以來美元指數首度滑落於200日移動均線之下。分析師預期,美元年底前恐仍將面臨大幅走貶的壓力。
匯豐中華投信則指出,因應美元中長線走弱趨勢,大宗商品價格將隨之翻揚,投資人應考慮布局新興市場、黃金及原物料市場。
分析師估美元還會大貶
根據Bloomberg的資料,美元指數在3月5日創下89.105的高點後,便震盪走低,雖然一度在三月下旬攀升,但在四月中旬後,又再度轉弱,上周五則一舉跌破了200日線83.13點的關卡,收在82.426,距離3月5日的高點,美元指數已下跌7.38%,昨日盤中最新價為82.437依然維持在200日線下。
所謂的「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是衡量美元匯價變化的一種綜合性指標,主要根據美元兌歐元、英鎊、日圓、加幣、瑞典克朗、瑞士法郎等6種主要貨幣的匯價變化而編成;美元指數跌破用來評斷長線是多是空的多空分水嶺200日均線,意味著美元對這一籃子貨幣走弱,這一籃子的貨幣也將轉強。
美元走弱,包括新台幣兌美元、歐元兌美元皆創近期新高,外資對新興市場資產需求升溫,台、韓幣皆升值,昨(11)日新台幣開盤一度勁揚1.54角,升破33元,重回去年12月30日的價位。而昨日盤中韓元兌美元亦升至1235韓元之近七個月來最高點。上周五歐元兌美元更是觸及近六周的高點。
資金可望回流新興市場
美元指數在上周五跌破200日均線之後,匯豐金磚動力基金經理人高仰遠認為,若不能在這幾天重新站回,則美元指數不排除出現數個月以上的弱勢整理期。且一旦美元轉弱,勢將使資金回流到非美元貨幣,其中新興市場可望受惠,其中因為新興亞洲國家擁有體質相對健全的優勢、區域內又有中國龐大內需動能帶動,股、匯雙漲的機會最高。
新加坡大華銀投顧認為,股市上漲給投資者追捧風險資產的信心,避險貨幣美元和日圓受到打壓,中國及其他央行為避免美元走貶,未來有機會提高黃金儲備比例,將支撐金價走勢,另外能源及原物料價格,也會受惠於美元走貶而表現強勁。
除了黃金後市看好,匯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經理人過孟袁表示,如果美元續弱,也可能推升能源與大宗物資價格,透過分散布局的「綜合型資源基金」或近期股匯市表現強勁的「巴西股票基金」,更有機會一體掌握到能源、原物料產業的多元行情。
彭博社報導,花旗環球市場首席技術分析師Tom Fitzpatrick認為,在美國利率趨近於零,加上政府又大舉擴大財政支出,且積極寬鬆貨幣供給等,種種因素對不利美元下,預期美元下半年將大幅貶值。

香港權證占成交比20% 台灣權證空間大

2009-05-12 工商時報
台灣推出權證市場有幾年時間,但是權證佔台股的交易比重一直停留在1%左右,相對香港的權證市場,成交比重高達約20至25%高居全球股市第一,差距甚遠,也因此香港一直是各國權證主要取經的聖地,近期證交所也夥同國內權證開發較為積極的券商前往香港考察,力推國內權證市場向國際級市場看齊的企圖極為明顯。
證交所近年積極推動權證市場,而隨著今年首季台股指數上漲力道強勢,國內券商今年發行認購售權證,發行檔數及標的股的發行率都創下新高,但是據統計,儘管權證發行熱絡,但交易比重僅占市場的1%左右,顯示證券商積極發行,但是參與的投資人卻沒有明顯地增加。
由於隔個海峽的香港權證市場,成交比重高居全球第一,因此近日證交所組團,並和元大、凱基、寶來及華南永昌等多家權證發行商共赴香港交易所,希望能在推廣權證市場的經驗上向香港取經。
比較台、港兩地的權證市場,其實在制度並無太大的不同,甚至履約效率,台灣還優於香港,一直在權證傳輸系統上耕耘的精誠資訊大中華金融事業部負責人范植德指出,香港權證市場能居全球第一,最主要原因在於「造市成功」。
香港權證市場發展的成功,可以追溯到1996至1997年時的大多頭行情,在港股直通車即將啟動的聯想下,個股紛紛拉出狂飆行情,當時的熱門股可謂一股難求,在個股買盤追價不及下,權證市場應運而起,成為投資人間接投資現股的管道,香港多頭市場讓權證高槓桿效應發揮無遺,連帶也讓香港順勢坐大成為全球第一大權證市場。

LEX專欄:警惕港股下行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Lex) 2009-05-11
市場知情人士發出警言。香港交易所(HKEx)主席、香港賽馬會(Hong Kong Jockey Club)前主席夏佳理(Ronald Arculli)向彭博社(Bloomberg)表示,他沒有買港股。投資者似乎對此並不認同。恒生指數已從3月份的低點上漲50%,而港股在亞洲基金經理的投資組合中佔據著最大權重。
一定程度上,這是新興市場股市大幅回升和資金重新流入風險較高的資產所致。跟蹤資金流動的EPFR Global的資料顯示,去年流入亞洲地區(日本除外)的資金驟減,但此後已增長6%。由於中國政府正大舉支出,以實現經濟產出增長8%的既定目標,作為國際投資者進入中國的管道,香港的吸引力有所增強。中資公司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略高於半數,卻占到了目前總成交量的三分之二。
相對而言,香港股市似乎也並未被高估——目前的本益比為15倍。這一水準與美國相當,比中國內地低四分之一左右,相當於日本的約三分之一。香港股市見頂的貫常跡象——香港本地房地產開發商進行配股——也尚不明顯。
不過,投資者似乎還是忽略了股市的下行風險。今年香港經濟預計將萎縮2%-3%。失業人數正不斷增加,零售額已大幅下降。行政區邊界另一側的歡呼雀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虛幻的。不錯,香港股市的確牛氣沖天,但讓買方隊伍不斷壯大的卻是政府資金。工業利潤正大幅下滑。今年迄今為止,港交所自身的股票在香港股市漲幅榜上名列第六。但如今其老闆實際上卻在建議賣出該股。

中國經濟面臨長期增長挑戰

2009年 05月 11日華爾街日報
中國大規模的刺激資金使其經濟以快於大多數人預期的速度穩定了下來。但中國政府尚未啟動深層次的結構性改革﹐而為了在刺激資金用完後繼續保持經濟的增長﹐這樣的改革是必需的。
中國在保持短期增長方面令人欣喜的成功可能令其忽視長期的挑戰。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國不能進一步解除其計劃-市場混合型經濟所受的條框束縛﹐其勞動生產率有可能無法繼續顯著提高。
在城市中﹐贏利豐厚的業務仍為國有企業保留著﹐私營企業在向這些領域擴展方面受到限制。在農村﹐市場化改革自上世紀90年代後就日漸式微﹐令農民缺乏投資土地的積極性。
政府官員不斷說﹐金融危機並未改變中國的基本面優勢﹐如龐大的國內市場和具有競爭力的勞動力。或許此言不謬﹐至少在人口老齡化改變這種狀況前是如此。但中國所處的全球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幾年裡﹐出口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今年全球貿易出現了幾十年來的首次萎縮。隨著美國消費者今後預計會將更多資金儲蓄起來﹐他們將不再是中國產品無止境的需求來源。
因此﹐如果中國想要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就需要出現一個能替代其龐大出口的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警告說﹐亞洲以出口帶動的增長策略可能不會再獲得過去那樣的高回報了。
在美國﹐奧巴馬總統在刺激措施之外還啟動了醫療保健、教育和能源使用等方面的長期性改革。人們對他的批評是戰線拉得太長。而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的批評則是﹐他們做得太少了。在華研究公司龍洲經訊(Dragonomics)的董事總經理葛藝豪(Arthur Kroeber)說﹐刺激措施只是一種權宜之計﹐而非真正的解決辦法。
在中國經濟上一次明顯放緩之際﹐即1997年至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政府採取了刺激措施與大規模經濟改革雙管齊下的做法:對城鎮住房實行了私有化﹐重新謀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次﹐政府再次增加了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希望以此支持短期增長﹐但迄今為止還沒有採取重大的自由化舉措。
今年﹐政府推出了幫助農民購置車輛和電器的補貼計劃﹐這是振興在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方面均落後於城市的農村地區的措施之一。這樣的臨時性支持並不能替代消除農村居民在改變命運上遇到的障礙﹐比如為農民融資提供方便。總部位於巴黎的跨國研究機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數據顯示﹐鄉鎮企業佔中國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不過獲得的銀行貸款卻只有5%左右。
貫徹實施政府近來作出的保護農民土地權利的承諾﹐向農民頒發書面土地權證﹐阻止地方官員沒收房產﹐這些措施將鼓勵農民投資長期性的改進工作。不過﹐農業只是中國經濟的一小部分(去年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在其他國家農業也往往是增長相對較慢的行業。因此﹐提振中國未來增長和生產力的最大潛力在農業之外﹐或許是服務業。近年來製造業的飛速發展得益於政策的支持──外資從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進入中國﹐國內企業之間競爭激烈。
不過﹐國有企業仍在交通運輸和通信等關鍵性服務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很多經濟學家說﹐消除私營企業進入這些行業的障礙﹐將提高整體經濟的效率﹐鼓勵盈利行業湧現一波新的投資潮。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家張曉京說﹐我們不能把這塊肥肉留給國營部門獨享﹔我們需要向私人投資打開大門。張曉京等人將之與1998年的房改作對比﹐當時將住房從一項政府福利變成市場商品的做法引發了一波新的公司投資和消費支出。如今政府內部的一些因素正在催生類似的變化。
中國央行上週在季度報告中說﹐儘管穩定經濟增長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加快經濟重組、創新和改革的步伐。
不過這可能會與中國政府的另外一個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創建全國性龍頭企業--發生沖突。儘管國有企業近年來積累了創紀錄的收益﹐政府卻一直不願拿取它們的利潤﹐或是引入更多的競爭。中國為數不多的幾個獨立智庫之一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張曙光說﹐問題是政府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著太多的資源﹔政府自身的利益與之息息相關。
Andrew Batson

在金融危機中緩和的台海關係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鄺彥暉(Robin Kwong) 2009-05-11
這是一次極不尋常的會面。5周前,在臨近大陸海岸線的小金門島的海灘上,兩位政府官員抱著修和的目的見面了。這是金門縣縣長李炷烽和海峽對岸港口城市廈門市市長的會面,海灘旁淺淺的海床上插著鋒利的長矛。經過簡短的交談,兩人決定移除這些長矛。
金門島離廈門僅有5公里之遙,如今由臺灣當局管轄。海裏的長矛是在53年前豎起來的,目的是防止大陸的水陸兩用突擊艇登上金門島。甚至就在一年前,要清走這些長矛從政治上來說還是不可能的,但如今它們要為今年夏季首屆臺灣海峽游泳比賽讓路。“過去,我們把自己關在這些鐵欄杆中,在金門周圍豎起了一道鐵幕,”李炷烽表示。“你不讓別人進來,但更糟糕的是你自己也不能出去。現在時代不同了。”
今年4月底發生的事情凸顯出時代究竟有多麼不同。首先,北京放棄了反對臺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大會的長期立場——為臺灣近40年來首次參加聯合國(UN)會議創造了條件。然後,大陸國有企業中國移動(China Mobile)提出收購臺灣移動運營商遠傳電信(Far EasTone) 12%的股權,將成為大陸對臺灣上市公司的首筆投資。
市場對這些舉動表示歡迎。此前,台海兩岸進行了旨在改善兩岸經貿關係的第三輪高層雙邊對話。臺灣基準股指創下近18年來最大單日漲幅。
兩岸關係緩和的時機再合適不過了。全球經濟危機正在促使臺灣加緊重新考慮對大陸的立場。多年來,由於使用大陸的廉價勞動力為歐美消費者生產電腦和高科技設備,臺灣企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如今,隨著西方市場凋萎,從去年6月至12月,臺灣的出口幾乎腰斬,臺灣企業開始意識到大陸本身作為市場的日益重要性。
名義上,大陸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但運往大陸的大多數產品只是在那裏進行最後組裝,然後重新出口到西方。雖然這意味著官方統計資料無法顯示出有多少臺灣商品是大陸消費者購買的,但分析師、企業高管與貿易官員的共識是,臺灣已從大陸去年11月推出的4萬億元人民幣(合5860億美元)刺激計畫中受益。
臺灣經濟部表示,今年年初以來,臺灣出口訂單價值增長了35%,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來自大陸的訂單。
“智慧”手機製造商HTC的執行長周永明(Peter Chou)就是關注在大陸發展前景的人之一。這家生產穀歌(Google)手機的公司打算加大攻勢,充分利用世界第一大通訊市場推出3G移動技術的機會。“這將是我們在大陸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我們希望能實現突破。”
高盛(Goldman Sachs)駐臺灣的張嘉臨表示,雙方面都能得到好處。“臺灣可以成為大陸資金與專業技術的主要來源。”
然而,對曾經的內戰對手來說,處理脆弱的新友好關係需要小心謹慎。北京方面對臺灣獨立保持警惕,再加上臺北有意回避有爭議的問題,意味雙方更有可能錯失機遇,而不是實現富有成效的結果。除了4月份取得的進展,過去一年的談判還達成了兩岸空海直航協定,使臺灣向大陸數百萬潛在旅遊者開放。但在最近一輪會談後,一些重大議題——如正式允許臺灣銀行進入大陸,或是廣泛的貿易自由化協定——仍然懸而未決。
駐臺北的一位西方高級外交官指出,雖然中國的國力和地區影響力日益增強,但北京方面“抓住機遇比防範挑戰更困難”。
自1949年國民黨(Kuomintang)內戰失敗後逃往臺灣以來,對共產主義的大陸而言,處理與臺灣的關係一直是件棘手的事。去年,承諾與北京修好的馬英九當選臺灣總統,人們猜想這可能會改變局面。180公里寬的臺灣海峽將大陸與臺灣的民眾往來和經濟合作切斷了60年,如今將起到團結同一個民族的作用。
北京無疑對此表示贊同。擱置了10多年的正式雙邊談判已重新啟動。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談到他想去臺灣看看的心願時曾說:“走不動就是爬我也願意去。”
除了言辭,談判也帶來了切實的好處。一年前,臺灣商人從臺北飛往位於上海的工廠必須在香港轉機,整個旅程需要大約5個小時。如今直通航班只需要82分鐘。
過去,由於缺乏海運直航,從臺灣基隆港駛往上海的集裝箱船必須先向反方向航行250公里,抵達日本的石恒島(Ishigaki),向日本海關支付3000美元過關費。現在沒這個必要了,船主們表示,過去需要41個小時的航程現在能縮短半天時間。
但對許多臺灣企業來說,促使他們擴大大陸業務的不只是新的政治氣候,還有經濟需要。由於出口驟減,臺灣經濟也受到影響,去年第四季度萎縮達8%。
臺灣最大工業集團之一的遠東集團(Far Eastern Group)是遠傳電信的母公司,該集團董事長徐旭東(Douglas Hsu) 3月時表示,臺灣“別無選擇”只能轉向大陸市場。這為4月份與中國移動的協議埋下了伏筆。他表示:“我們的傳統產業從來不是政府工業政策的受益者,所以我至少能夠到海峽對岸投資了,這是件好事,否則我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裏。”
政府促進兩岸發展旅遊業等商業機遇的措施迄今成效甚微。北京對允許過多居民到實行民主制度的臺灣旅遊心存憂慮,因此當臺灣民眾和強勢媒體都期盼著富裕的大陸消費者大舉湧入臺灣時,去年僅有少數遊客赴台。直到今年4月,大陸赴台遊客人數才終於達到了每天3000人的上限。
現在馬英九正努力與大陸達成影響更深遠、範圍更廣泛的貿易協定,但就連國民黨內部成員也表示,不能保證會成功。著名的國民黨立委帥化民表示,貿易談判是對兩岸關係“是能取得重大成果、還是只能流於文字”的關鍵考驗。
保持警醒的部分原因是,在表面修好之下,兩岸仍存在政治和文化的隔閡。五角大樓(Pentagon) 3月份的一份報告稱,大陸去年在台海對岸部署了更多導彈,而且正針對臺灣“快速發展脅迫能力”。臺灣軍方在3月份發表的首份全面防務評估報告中也稱,“中國從未放棄武力犯台”。馬英九要求美國“毫不猶豫地”向臺灣提供必要的防禦武器,其中包括相對先進的F-16戰鬥機C/D機型。
在臺灣,舊時的敵意依然存在。在兩岸第一輪雙邊談判期間,成群的臺北抗議者將北京高級談判代表下榻的五星酒店圍困了8個多小時。在北京奧運會上,臺灣棒球隊首次負於中國隊,這一天在臺灣被視作國恥日。
許多臺灣人仍然對北京的提議報以不信任的態度。馬英九竭力強調“我們不必被迫做出沒有必要或不愉快的讓步”,但任何表明北京正設法悄悄對臺灣施威的跡象都會激起公憤。大陸今年向臺灣贈送了兩隻大熊貓以示友好,但在某種程度上卻適得其反,因為中國政府給大熊貓起的名字在漢語中代表著“團圓”。
臺灣在野黨民進黨(DPP)主席蔡英文是馬英九對華政策的批評者。她表示,許多臺灣人擔心新的兩岸交往缺乏透明度。“我們確實希望看到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但)如果政府判定大陸市場是我們的未來,而且我們必須以政治資本交換經濟利益,就會導致臺灣內部嚴重分裂,”她警告稱。“那將導致兩岸關係變得非常不穩定。”
在政客們討論改善與大陸貿易關係的利弊時,臺灣企業已經開始行動了。“我們什麼都不能指望政府,”HTC的周永明表示。“我們只希望政府不要干涉我們。”

日韓液晶電視 可望加速釋單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臺北報導】2009.05.11
日圓升值促使日本廠商加速對台釋出液晶電視代工訂單,加上品牌電視大廠韓國LG今年要衝刺成為全球第二大液晶電視品牌,亦將擴大對台下單,從這些產業趨勢看來,台灣電視代工業者將是主要受惠者。
友達、奇美電是新力(Sony)的BRAVIA品牌液晶電視主要面板供應廠之一,緯創多年來替Sony代工液晶電視,外傳今年還會有其他台灣資訊大廠拿到Sony的釋單。
Sony液晶電視在截至3月底為止的2008會計年度中,出貨量達1,500萬台,僅次於三星。在日圓升值壓力下,對Sony出口造成很大傷害,因應之道之一就是提升委外釋出代工訂單的比重,台商可望受惠。
與日系液晶電視代工有密切往來的仁寶亦認為,日圓升值,會加速日本電視品牌大廠對台灣釋單。據瞭解,這一波日立擴大對台釋單32吋液晶電視,仁寶、大同可望受惠最大。
LG液晶電視今年在全球市場有強烈企圖心,目標是要擠下Sony,成為全球第二大品牌大廠。台灣LG董事長白明源透露,LG去年的全球液晶電視市占率約9%,排名第四大,次於三星、Sony與夏普,今年趁日系企業去年大幅虧損影響,LG要加速超前、躋身全球第二大品牌。由於LG在委外方面的彈性比三星大,隨電視產業下半年進入旺季,釋單效益將可逐步顯現。

我對大陸出口 首季大減44%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2009.05.11
大陸商務部公佈「中國對外貿易形式報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台灣對大陸出口大幅衰退44.2%,明顯高於大陸整體進口降幅30.9%,且在大陸十大進口來源地中,衰退幅度僅次於香港的49.0%及印度的47.5%。
根據商務部這份報告,今年第一季大陸出口總額為2,455.4億美元,較2008年同期減少19.7%;進口總額為1,831.99億美元,減少30.9%。歐盟與美國分居中國前兩大貿易夥伴。
商務部在報告中指出,第一季受歐、美、日三大經濟體陷入深度衰退的影響,中國對歐盟、美國、日本進出口繼續下降,但降幅低於總體降幅,反而中國第一季對發展中國家的進出口降幅超過總體降幅。
其中,今年1至3月大陸出口至台灣的金額為37.54億美元,衰退34.5%,為大陸第九大出口市場;台灣出口至大陸金額為144.46 億美元,為大陸第六大進口來源地。但台灣第一季對大陸的進出口衰退幅度,雙雙超過大陸進出口總體衰退幅度。
檢視過去幾年數據,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年增率不僅都低於大陸的進口成長率,且與主要競爭對手韓國相比,韓國對大陸的出口總額在2005年超越台灣後,與台灣的差距逐步拉大,顯示在兩岸往來日益密切後,台灣在大陸市場的出口競爭力反而日漸流失。

美股何去何從 留心傻佬反彈

2009-05-11 工商時報
美股迄今已連續反彈兩個月,主要指數都已上漲3成以上,投資人在興奮之餘,也開始擔心這波漲勢是否還會持續,還是應該見好就收。周日包括金融時報、霸榮週刊、紐約時報與洛杉磯時報等媒體都不約而同地發出警告,要投資人多加小心,這波漲勢儘管淩厲,並不代表多頭已來臨。
金融時報周日一篇以「留心傻佬反彈(Beware of the Sucker's Rally)」為題的報導指出,儘管標準普爾500指數已較3月低點上揚30%左右,並且導致許多投資人認為美股多頭行情已經啟動,然而就美股過去情況來看,往往在熊市期間會出現多次反彈,有些反彈雖然強勁,但並不代表多頭已來,而可能只是傻佬反彈。傻佬反彈指的是所謂市場專家一再強調股市已經見底,而吸引還有一些餘錢的散戶進場追漲,使得反彈得以再延續一段時間。
金融時報指出,美股在熊市期間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反彈走勢,標準普爾500指數最近一次是在今年1月初之前連續7周揚升,漲幅達24%,然而之後跌到穀底。而在2000年到2002年的熊市期間,道瓊指數共有3次這樣的反彈,平均一次上揚21%,時間長達45天。
霸榮週刊、紐約時報與洛杉磯時報則是指出,美股這波漲勢主要是受投資人對美國經濟已經觸底的樂觀心理所支撐,然而即使美國經濟衰退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並不代表從此就雨過天青。
霸榮週刊指出,美國經濟衰退雖有減緩跡象,但實際的情況仍然不好,4月失業率在8.9%,而預料在降低之前還會進一步升高。此外,由於這波漲勢十分強勁,以致有些投資人忽略其中一些訊息,例如這波漲勢之初表現亮麗的科技股目前有趨疲跡象,而大盤漲勢主要是受金融股帶動,然而這可能只是機構投資人的短空回補。
紐約時報則指出,一些市場專家都認為美股前景其實並未若其這波漲勢所展現的那麼亮麗。美林的首席北美經濟學家羅森伯格就表示,我不會在此刻跳進股市追高。洛杉磯時報則是指出,投資人可能對美國經濟前景過度樂觀,其實雖然美國經濟的短期前景有所改善,但是長期而言仍有不少隱憂。報導指出,商用房地產、失業、企業獲利等都是需要擔心的問題,而在經濟復甦之前,這些問題都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大陸液晶電視 首季銷500萬台

2009-05-11 工商時報 【陳泳丞/臺北報導】
今年大陸液晶電視市場的銷售預估恐怕要改寫。根據DisplaySearch市場調查,今年第一季大陸液晶電視的實際銷售數字已超越500萬台,按此推算,今年大陸全年液晶電視銷售將達到2,300至2,400萬台左右,將足足較去年多出1,000萬台。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指出,今年第一季大陸液晶電視銷售結果相當令人振奮,從該單位來自各通路的調查數字顯示,首季實際銷售出去的液晶電視數量竟達到500萬台,這代表今年大陸液晶電視的市場需求量絕對會超越原先僅約2,000萬台的預期數字。
由於家電下鄉等激勵性政策的刺激,大陸液晶電視市場表現特別活躍,以今年1月農曆春節銷售狀況來看,2週內約賣掉54萬台,較去年同期足足成長76%。
至於品牌佔有率變化方面,去年是相當關鍵的一年,包括海信、康佳、創維等大陸品牌,去年第一季液晶電視市佔率合計約56%,同期間日本、南韓品牌各佔21%、17%。但到了去年第四季,大陸國產品牌崛起,液晶電視佔有率已經高達78%,日韓品牌則是順勢下滑至11%與7%。
分析師指出,這當然與台灣面板廠全力支持大陸本地品牌的狀況有相當大關連,以去年第四季來說,大陸液晶電視用面板中佔有比重最高的是奇美電,約吃下44%的供應量,基本上這比三星與LGD合計的佔有率(各約19%)還要大,友達也有7%,合計台灣電視面板在大陸的供給佔有率超過5成以上。
謝勤益指出,以目前來看,42吋以上的大尺寸液晶電視雖然比重不是很高,但是從市場接受度觀點來說,液晶電視已經是被消費者接受的商品,以單一市場成長率來看,一年增加1,000萬台以上數量,單年成長率達84%,都是相當驚人數字。

營運轉機 仍待市場考驗

【經濟日報╱記者曹正芬/臺北報導】2009.05.11
威盛(2388)集團近幾年聚焦佈局處理器、3G手機晶片,不但搶占3G手機市場,還想進軍3G小筆電市場,採用威盛晶片的中國電信小筆電即將上網銷售。不過,此合作案究竟為威盛業績帶來多少轉機,數字會說話,還是要回到財報表現。
威盛佈局處理器、3G手機晶片似乎漸漸開花結果,威盛與微軟成立聯盟,全力拓展山寨本市場,預計今年5月推出採用威盛公板設計的山寨本平臺,降低新進者跨入門檻;在3G手機部分,威盛更主動出擊,與中國電信合作,搶占潛力雄厚的CDMA小筆電市場。
不過,法人認為,這兩項產品佈局是機會,但也有挑戰。首先在山寨本部分,威盛還是要看PC巨人英特爾的態度,再者,CDMA市場仍掌握在高通手中,威盛處於被動定位。在這兩大產品線,分析師認為,真正的牛肉還是在外商手中,威盛所處地位畢竟還是受制於人,能為公司營運帶來多大的轉機,仍有待市場考驗。

威盛 拚大陸CDMA手機

【經濟日報╱記者曹正芬/臺北報導】2009.05.11
威盛(2388)集團與大陸中國電信簽署合作協議,將就CDMA手機技術、產品研發等展開合作,透過中國電信銷售通路,結合聯想、天宇、比亞迪等拓展CDMA手機和小筆電市場,打破高通(Qualcomm)在大陸CDMA手機市場獨大局面。
威盛集團董事長王雪紅、總經理陳文琦與中國電信副總經理楊小偉日前代表雙方公司,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王雪紅表示,威盛在CDMA手機和小筆電,都將與中國電信展開深度合作,兩岸擴大通信業務合作,將有助走出這波不景氣。
威盛每股淨值跌破5元,6日起被列為全額交割股,加上上半年轉虧為盈無望,6日起連續跌停板,上週五跌停打開,爆出4萬張大量,最後下跌0.8元、收12.75元。
威盛6月股東常會將討論減、增資案,市場揣測威盛將爭取中國電信注資;威盛對此表示,私募對象還沒開始談,與中國電信合作目前僅限於產品層面。
大陸3G今年啟動,威盛集團旗下威睿通訊(VIA Telecom)鎖定CDMA2000市場,高通是全球最大WCDMA和CDMA2000手機晶片供應商,威睿則透過向高通取得CDMA專利授權,供應低價CDMA手機晶片,並與威盛母公司處理器搭配銷售,搶占山寨本市場。
威睿並在簽約儀式上展出客戶產品,包括大陸天宇朗通、聯想、海爾、OKWAP、比亞迪、多普達、UT斯達康、金立、廣信、特靈通、華錄、西可、時代動力、CECT等眾多通訊終端廠商,都採用威睿的CDMA手機晶片,顯見威睿逐漸補起中低階手機晶片市場的缺口。
除了3G手機,威盛集團也希望將威睿通訊晶片應用在小筆電上,包括展英通、京華數碼、普天等廠商都採用威睿通訊晶片,其中展英通信Air One採用威盛的處理器以及晶片組。
業界認為,中國電信與威盛集團針對CDMA晶片技術、產品等展開一系列合作,顯示CDMA手機晶片專利不再被美國高通一家獨占。
且高通一向收取高額權利金,中國電信透過與威盛合作,希望壓低CDMA手機價格一成以上,降低CDMA手機的進入門檻。
雖然威盛手機晶片逐漸打開市場,但因為營業費用仍高,加上主力產品線處理器面對英特爾的強力競爭,銷售仍難打開,今年財報恐仍難有明顯改善。
中國電信副總經理楊小偉預計,中國電信今年將新增3,500萬個移動用戶,到2010年時移動用戶數將超過1億用戶,已在全國120個城市開展3G業務,兩個月後將覆蓋全國300個城市。

Atom暴漲 威盛CPU買氣增

2009-05-11 工商時報 【李純君/臺北報導】
英特爾嚴格控制提供給中國山寨上網本的Atom(淩動)CPU數量,雖導致淩動CPU價格暴漲至30美元,但卻給威盛的VIA Nano之CPU熱賣契機。
根據集邦對中國通路業者的調查顯示,英特爾為了去化淩動CPU的庫存,便以淩動CPU供應給中國的山寨上網本業者,同時更協助中國業者聯達、微步、傑微等進行相關公板設計。且供貨的對象從原有的聯達、萬利達、創智成等,擴增到比亞迪、頂星、傑微,英特爾這項動作加速了山寨上網本市場規模的擴大。
尤其4月起,英特爾不斷增加淩動CPU供貨數量,導致採用英特爾淩動CPU的山寨上網本比重一舉拉高,從4月山寨小筆電出貨情況來看,英特爾佔有率已高達75%。但也因英特爾先前出了太多淩動CPU給山寨業者,目前山寨業者手上仍有庫存晶片,加上英特爾擔心山寨上網本業者會將淩動CPU使用在10~13吋機種,打到自家高階CULV的CPU,便自5月起嚴格控制淩動CPU的出貨。
在英特爾減少淩動CPU供貨後,單顆淩動CPU報價已從25美元飆漲到30美元,這個價位已經跟威盛的VIA Nano之CPU約30-35美元在伯仲之間,加上威盛的VIA Nano之CPU屬高階晶片,其等級定位與英特爾每顆約299美元的CULV晶片相當。為此,近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山寨上網本廠轉向威盛採購VIA Nano之CPU,顯見英特爾的斷貨給了威盛高階VIA Nano之CPU一線新生機。

3G晶片 中國電信力挺威盛

2009-05-11 工商時報 【李純君/臺北報導】
中國電信與威盛集團簽署擴大合作協定,呼籲自家CDMA2000系統的3G手機與上網本均採用威盛集團的晶片。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國電信向來合作密切的天宇朗通,過去在2G世代是聯發科的主力客戶,但進入3G後,天宇朗通將轉向與威盛合作,對聯發科來說,頗有養大的客戶拱手讓人之嫌。
8日中國電信在北京與威盛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宣佈將在技術合作、產品研發、產業促進等多領域合作,共同促進中國CDMA產業發展;其一,在3G手機部分,中國電信希望手機業者能採用威盛集團旗下威睿電通的CDMA2000晶片。第二在上網本方面,中國電信找來想生產山寨本的山寨機業者,建議生產CDMA2000體系上網本時,能採用聯發科的C7或VIA Nano的CPU或相關公板。
此舉無疑突顯出,威盛集團在中國3G市場已經獲得中國三大電信業者之一的中國電信最強而有力的支持。
過去在2G世代,中國電信、聯發科與昔日中國山寨機霸主的天宇朗通是合作相當緊密的三劍客,惟在3G世代,中國電信公開宣示支持威盛集團,天宇朗通也開始轉向與威盛合作,目前雙方更已在上網本的公板進行合作開發,未來採用威盛CPU或相關公板的上網本也將透過天宇朗通等山寨機通路銷售,大客戶的倒戈對聯發科來說無疑是一大傷害。
中國山寨機與上網本商機無窮,威盛想藉山寨上網本翻身意圖強烈,不單在深圳成立開放性移動平臺產業策略聯盟(GMB)後,為了幫助山寨機業者成功轉入上網本市場,GMB聯盟更於本月9日於深圳召開「首屆手機產業進軍筆記本市場風險與機遇論壇會」,而在該會議召開前夕,中國電信為了公開力挺威盛集團,搶先在8日舉行雙方的擴大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在簽約儀式後,更舉行了「芯隨翼動,共贏3G」威盛集團威睿電通及合作廠商3G產品發佈會。在該發佈會上,展出了近30款新品,其中包括基於威睿電通晶片的上網卡、3G手機以及採用威睿電通與威盛3G模組的上網本。出席該盛會包括威盛集團董事長王雪紅與CEO陳文琦,中國電信高階主管,另外包括天宇朗通在內,幾乎所有中國的品牌手機、山寨機供應商都全員到齊。

投資者對商品興趣不減 但從黃金轉向能源

2009年 5月 8日
巴克萊資本國際(Barclays Capital)的一份報告稱,大宗商品市場的投資興趣仍然濃厚,但興趣正從貴金屬轉向能源.
巴克萊資本國際週四晚間稱,"第二季度初是投資市場相對安靜的時期,在第一季決定全年資產配置後,可能會有一些投資組合調整."
"貴金屬市場在2009年第一季經歷了創紀錄的125億美元資金流入,(但第二季度迄今),卻流出約5億美元."
第二季度能源市場的資金流入為9.60億美元,均分於天然氣市場和原油市場.
報告稱,4月份交易所交易產品(exchange traded products)的資金流入總量在11億美元,第一季總計流入174億美元.
報告還稱,結構性資產(通常是中期貸款憑證)的受歡迎程度有所上升,4月名義發行量約為5.5億美元.
"投資者面臨的風險是,某些市場的上升快於基本面進展,因此一旦正面經濟指標情況開始惡化,這類市場會變得脆弱不堪."報告指出.
"數個工業金屬與能源市場都可以歸為此類市場,特別是鋁、鉛、美國天然氣和汽油市場等.不過在目前,這類市場的上升動能看上去無可阻擋,因此很難反向押注."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晶電娶廣鎵 只差聘金沒談

【經濟日報╱文/謝佳雯】2009.05.10
準備辦理增資的國內發光二極體(LED)龍頭廠晶電,即將發動一波併購戰,讓自己快速壯大,國內第二大LED磊晶廠廣鎵,被傳出正在評估嫁入晶電。老大與老二的結合,勢將為國內LED產業帶來新局,同時強化台廠戰鬥力。
投資廣鎵約四、五年的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近期有意獲利了結,將手上約三成持股出售予晶電,並進一步促成晶電購併廣鎵案,這項交易案已進入最後的價格談判階段。
葉國一與廣鎵老董陳進財是多年好友,因為陳進財的關係,他陸續投資了穩懋半導體和廣鎵。外界曾估計,葉國一投資在穩懋和廣鎵上的資金即超過20億元,兩人交情可見一斑。
95年廣鎵辦理現金增資時,葉國一除積極加碼外,又引進現在的第二大法人股東裕隆集團,再加計陳進財個人持股,三大股東對廣鎵持股已逾五成,擁有絕對的主導權。
廣鎵近年業績不錯,去年單月營收已突破2億元大關,年度平均單月營收營收約1.66億元,95年、96年、97年的每股稅後純益各有1.75元、1.98元及1.46元。
廣鎵逐漸坐大後,引起其他LED廠關注,晶電率先在去年10月,正式向智慧財產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控告廣鎵侵權案,並提出2億元求償金;璨圓亦在本月跟進晶電的侵權訴訟,向廣鎵求償9,000萬元。
加上晶電董事會3月下旬通過辦理增資5億股計畫,大約可募得200億元資金,晶電董事長李秉傑也曾對外表示將為購併預作準備,舒緩產能不足的窘境,目標將鎖定與晶電具互補性的未上市櫃磊晶廠。
一方想買產能,一方「賣相佳」,雙方合作契機已然出現,市場即傳出,葉國一授權陳進財主導廣鎵「嫁入」晶電,雙方正積極接觸,現階段已就最後的「價格」展開談判。
若合併成局,晶電的藍光LED月產能將可突破20億顆,並對其他磊晶廠形成壓力,促使台灣LED市場重新洗牌。
廣鎵求售的態勢,或許由其股價表現亦可窺見端倪。4月中旬起,廣鎵在興櫃展開一波強勢上漲,股價由4月10日的15.1元,至8日收盤價已逼近25元,波段漲幅逾65%。
晶電則在紅藍光產能利用率滿載,以及可能併購廣鎵消息傳出後,帶動股價上攻,上周單周股價漲幅即高達31.6%,成為台股強勢指標股之一。

晶電鯨吞蠶食 搶當LED霸主

【經濟日報╱文/詹惠珠】2009.05.10
一家帳上有逾70億元現金的晶電,突然在3月董事會通過要進行私募和發行存託憑證,計劃再募資200億元,一時之間所有的傳言排山倒海而來,包括進行各種國內外的併購案。
晶電從94年12月30日合併國聯、再經過96年3月與元砷、連勇三合一,到最近傳出有意併購廣鎵,晶電在國內磊晶廠的鯨吞蠶食,將自己打造成全球最大的LED代工大廠。
印股票擴產能 划算許多
晶電的合併史,在台灣LED業小廠林立下看似是不可能的任務,透過不斷的合併,讓科技大廠陸續加入LED產業,更進一步帶動台達電、鴻海、友達、奇美等相繼投入LED產業,晶電的合併史,可以稱得上臺灣LED發展史的縮影。
晶電才在短短四年納入國聯、元砷、聯詮和連勇四家公司,為何又要急著併購呢?
主要是今年三星積極推出LED背光的液晶電視,讓晶電的藍光LED在3月意外提前滿載,且大陸和日本廠商有跟進的現象,產能爆滿,再加上中國大陸、台灣等推出LED路燈計劃,讓LED供不應求,晶電董事長李秉傑、總經理周銘俊因為交不出貨到處賠罪,晶電也開始思索,必須尋求最經濟的方式擴充產能。
金融風暴後的晶電,其財務調度能力,更厚植了去併購小廠的實力,晶電近期股價飆升到85.8元,透過換股,股票大漲後,晶電股權稀釋的比率大幅下降,印股票擴充產能,要比直接花錢買機台來得划算許多。
任何一樁合併案,最難的階段就是價格談判,尤其出售者是有錢人,那就難上加難,以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 的實力,加上廣鎵去年的獲利在晶電之上,目前8億顆的產能也滿載下,晶電如果想要在這場合併案中撿到便宜,並不容易。
對廣鎵而言,如果能與晶電合併,等於嫁入「豪門」,一次解決專利訴訟和遲遲未能上市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大股東能夠解套。
聯電億光萬海 恐怖平衡
事實上,晶電在全球LED產業鏈的地位是令許多科技大廠垂涎的,目前聯電、億光、萬海三大集團三足鼎立,形成恐怖平衡,億光是晶電的創始股東、又是晶電的衣食父母(億光是晶電最大的客戶);萬海則是檯面上的股權最大股東。至於聯電檯面下動作不斷,加上個人大股東林滄海與聯電關係密切,聯電在晶電的決策影響力,不容輕忽。
外界更揣測,過去從沒有進行海外募資的晶電,這次會在董事會通過海外籌資案,就是來自聯電的建議,而再一次的私募與發行GDR,就是各大股東用銀彈見真章、比實力的時候。
除了這三大股東外,光寶科技也為了能有穩定的上游原料,即使已在LED已有上、中、下游的佈局,仍緊握晶電一席的董事;台達電跨入LED路燈,也要找晶電進行策略聯盟。對科技廠而言,如果LED產業趨勢看好,晶電就是一塊人人想要咬的「肥肉」。
不過,專利仍是晶電要自我提升的最大罩門,這可能是晶電要募資200億元最大的玄機所在,市場都屏息以待,注視晶電的併購能力,是否從國內跨到海外,發展成為全球級的LED新霸主。

社論-資金行情是一把兩刃劍

2009-05-10 工商時報
五月的第一週股市異常熱絡,單週5個營業日的成交金額破兆而達1兆614億元,這5個營業日股價指數大漲591.30點;若加上4月30日的漲幅378.51點,則6個營業日大漲將近1000點達969.81點。許多投資人甚至分析師都為此歡欣鼓舞,認為一個新的牛市已經啟動。當然,也有許多學者、專家認為這一波的行情只是熊市反彈。
這一波的行情有許多值得進一步觀察之處。首先,我們觀察今年以來股價的變化:元月份裡15個營業日中僅8個營業日上漲,股價較去年12月底跌了343.25點;從二月開始,20個營業日裡已經有14個營業日股價上漲,二月底的指數4557.15較元月底的指數4247.97上漲三百餘點;從三月開始22個營業日裡有16個營業日股價上漲,三月底的指數5210.84則較2月底的指數大漲600餘點;四月份也是22個營業日裡有16個營業日股價上漲,但四月底的指數5992.574則較三月底的指數大漲700餘點;五月迄今只有5個營業日,股價每日都漲,五個營業日就漲了591.30點。從上述股價的變動我們可以看出,股市真正好轉是從三月份開始。
對於這樣的變化,我們要探討其中的原因與影響。首先,我們觀察外資淨匯入的概況。根據金管會證期局的統計,外資自3月起由淨匯出轉為淨匯入14.49億美元(約新台幣497.6億元),4月份淨匯入則更大幅倍增至28.7億美元(約新台幣967億元),五月份迄今的淨匯入情況雖然尚未獲悉,但從外資在股市的動向,應可推斷仍是大舉匯入。關於外資在股市的動向,可以說是與外資淨匯入的走勢同步:從三月份開始外資在股市就翻空為多,由二月份賣超149.7億元轉為三月份買超133.7億元,四月份的買超更大舉破1000億而達1037.4億元,到了五月更是瘋狂,才5個營業日的買超就高達758.3億元。這種加速買超的氣勢,自然帶動股市行情的上揚。所以說,這一波的股市飆漲是資金行情應不為過。
股價飆漲使股市投資人財富增加。根據經濟學有關消費理論的「財富效果」,投資人的財富增加後,會提高其消費,而使社會之總需求增加,從而促使廠商增加生產也增加勞力雇用,降低失業率,並進而因更多人得到工作,使社會之總所得提高,促使社會之總需求再增加。如此產生良性循環,將使經濟景氣復甦及早來臨。以上這段敘述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理論,也使許多人認為目前股市即使只是資金行情,也有其值得擁抱之處。
然而我們認為資金行情即使能發揮上述功能,也是一把兩刃之劍。首先,我們認為此波資金行情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全球利率水準普遍偏低,遊資過剩所致。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漲多跌少,是因為全球景氣仍然低迷,資金擁有者不敢從事長期實質性直接投資,從而進行財務性投機操作,導致股價易漲難跌。台灣股票市場更因投資標的相對較少,易於炒作,加上各種炒作題材豐富,如兩岸關係增溫、陸客來台觀光、中國大陸家電下鄉、山寨經濟、兩岸金融MOU、開放陸資來台等,不勝枚舉,因而飆漲幅度居全球之冠。前述題材,有些已經實際發生,但對總體經濟貢獻有限(例如陸客來台觀光);有些則根本尚未發生,想像空間大於未來實質可能效益(例如兩岸金融MOU)。根據證交所發佈資料,四月份全體上市公司股價之本益比高達41.81倍,相較於三月底的13.89倍,飆升幅度幾乎達200%。因此,我們要提醒股市投資人,經過此波資金行情的洗禮,台股股價不但不再偏低,而是偏高,尤其短短一個月內這樣狂飆,更值得投資人警惕。許多類股的本益比已經超過70倍,其中金融保險類的本益比更高達367.51倍,雖然部分原因是由於該產業去年受到金融海嘯衝擊最大,以致獲利偏低,然而超過300倍的本益比,再怎麼說也難免泡沫化之憂。
另外,我們看到主計處發佈的各項經濟實質面統計數據,包括三月份失業率達5.81%、第一季工業生產年增率為負32.5%、外銷訂單年增率為負29.7%、第一季出口總值減幅達36.6%、進口總值減幅達47.2%,即使是四月份的出口總值減幅也仍達34.3%、進口總值減幅還高達41.2%。在整個實質面尚未明顯改善之際,我們更加憂慮由於熱錢的大舉匯入,使新台幣對美元的匯價,自3月初將近35元台幣對1美元,升至將近33元台幣對1美元,一個多月內新台幣漲幅約達5.7%。以台灣經濟實質面的成長而言,若新台幣幣值偏高,勢將使前述外銷訂單、工業生產、出口總值、就業機會等各層面都更加惡化。股市資金行情的「財富效果」能扭轉乾坤嗎?我們深感懷疑。

台股指數型權證 明推出

2009-5-10
台灣證交所宣佈,將從11日(週一)起推出「指數型權證」,提供投資人可以在證券市場買賣指數商品的新選擇。
證交所指出,「指數型權證」是一個追蹤市場績效的商品,當投資人對個股較不易挑選或不易判斷其股價漲跌時,「指數型權證」適合擅長判斷大盤走勢、且資金有限的投資人作為投資標的。
證交所表示,在證券市場買賣權證就跟股票一樣簡單,只要使用現有證券帳戶買賣就可以,不過賣出權證時跟股票一樣須繳交證交稅,但權證證交稅為千分之一,比股票的千分之三便宜。
「指數型權證」是一種適合多、空操作的商品,當投資人看好大盤加權股價指數會上漲時,可買進指數型認購權證;當看壞後市認為加權股價指數會下跌時,則可買進指數型認售權證。 (記者陳永吉)

MSCI權重升 15勁股奔

2009年05月10日蘋果日報 【陳文蔚╱臺北報導】
台股資金行情欲罷不能,2月底以來急漲達52%遠比其他市場強勢,各界更看好台股在這次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季度調整有機會扭轉過去連7降的局面,權重獲得調升,除可望再吸引2000-3000億元資金外,這段時間市值激增的個股如鴻海(2317)、台積電(2330)、台塑化(6505)、國泰金(2882)權重,也有機會同步提高,吸引外資配合佈局,形成第2波資金行情。
增添動能
本週四(14日)MSCI即將公佈新一季季度權重調整,法人圈也期待台股權重可終結過去7個季度以來連續調降的陰霾。一般預估,若台股從減碼全面提升到中立,就可吸引2000~3000億元被動式基金的資金流入,同時這些資金也會按照個股權重調整進行配置,屆時MSCI成分股將成吸金重點。
由於被動式基金操作佈局一向按照成分股權重走,為了追上權重,這些市值大的權值股就會成為被動式基金的最主要加碼標的。
從2月底以來市值成長最大幾檔個股來看,鴻海一向是外資最愛,過去最高持股比曾高達63%,金融風暴外資殺出部位後,儘管近期大幅加碼,總持股比也才回升到48%,與高點仍有很大差距。
南亞廣達外資持股低
此外,台塑化外資持股僅不到7%,這波市值增加排名卻高達第3位,權重也很有機會獲得調整,其他像南亞(1303)、國泰金、華碩(2357)、廣達(2382)外資持股都相對較低,加上基本面能見度佳,也容易吸引資金流入。
資券同增宜謹慎操作
滙豐中華投信副總黃世洽表示,過去因台股在MSCI權重持續遭到調降,不少資金因而轉往獲得調高的市場如中國,若這次可以獲得調高,的確可以把流失的資金吸引回來。
黃世洽強調,因為外資的加持,使目前處於相對高檔位置的台股,即使拉回,空間也會有限,但目前無論融資或者融券都同步增加,顯示多空勢力都在增強中,因此選股上必須特別小心。
黃世洽認為,現階段外資概念股、大型權值股因為具有保護作用,仍是可以加碼的族群,但必須以產業能見度高、業績符合預期甚至超出預期的個股為優先。
首選能見度較高產業
富達台灣成長基金經理人賴葉臣也說,除了外資,過去18年流出的資金也已經開始回流,這些資金估計高達7、8兆元,目前才回流1兆元,若政策持續作多,就有機會繼續回流,配合外資效應,進一步挹注多頭能量。
群益投信投資長王智民則指出,資金動能雖然不虞匱乏,但指數卻來到大套牢區,盤面震盪勢必會擴大,如果是穩健、保守的投資人,建議可以獲利了結部分漲多族群,逢回再擇機進場。

老牛飛上天 風箏跌落地

2009-05-09 陶冬
牛飛上了天,風箏卻跌落地。
在經濟復蘇的一片期待中,股市和商品市場繼續強勁上揚;資金流出避險天堂,國債和美元遭到拋售。
上周兩大事件刺激起市場的興奮點。第一是四月美國非農業就業職位減少了53.9萬,遠好過預期的61萬,連同近來其他經濟指標,市場上對經濟復蘇的信心明顯增強。第二是美國的銀行壓力測試要求十家金融機構集資746億美元,結果一如市場預期,令人們憧憬銀行重組加速、金融風險下降。
經濟復蘇的樂觀情緒蔓延,帶動企業控制原材料成本的需求,對沖盤湧入,將原油價格推上58美元/桶,其他工業商品和農產品價格也大漲。筆者相信世界經濟開始向好的方向移動,最壞時間可能已經過去(不排除回調),但復蘇速度未必象股市目前想的那麼樂觀。眼下的升勢主要是由資金流動性驅動,而不是建立在基本面的全面改善之上的。
歐洲央行上週四降息0.25%,符合市場預期。不過特裏謝宣佈購買600億歐元債券,卻出乎人們意料。筆者認為歐洲開始嘗試數量擴張,在拯救經濟上變得更主動。不過受制於那裏多元化的財政政策和社會訴求,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難有大作為,歐洲經濟復蘇必然落後於美國。
本周市場焦點仍是對銀行測試結果的解讀。

松翰光學觸控IC 未演先轟動

2009-05-09 工商時報
松翰(5471)昨(8)日舉行法說會,針對目前市場最矚目的光學觸控IC,松翰表示,順應微軟Win7的推出,松翰延續PC CAM技術,所以也開發此新產品,目前產品仍在進行解析度上的調整,未來主要應用在15吋以上螢幕為主,而各家NB廠都對此產品表示「相當有興趣」。
今年第一季受惠NB CAM出貨大幅成長,松翰營運呈現開低走高的表現,不過因為NB CAM毛利率較低,也導致松翰毛利率較去年第四季下滑4個百分點,來到了40%左右。松翰表示,由於NB CAM滲透率不斷提升,今年仍將持續成長,而松翰的市占率則可維持6至7成。
至於毛利率,松翰表示,第二季毛利率將維持在40%左右,而今年NB CAM出貨可望達到6,000餘萬套,較去年約成長1至2成。由於松翰認為4、5月營收將持續成長,6月目前仍看不清楚,法人估計,松翰第二季營收將比第一季成長5成以上。
松翰表示,過去第二季和第三季都是消費性產品及MCU的傳統旺季,從目前客戶下單情況來看,今年第二季將可望維持過去旺季水準,目前看來NB CAM 4、5月的情況不錯,且4月出貨持續成長,已達到去年高峰的水準,甚至還有缺貨的情況。至於6月,目前則還不是看得很清楚。
在最矚目的光學觸控IC方面,松翰表示,順應Win7的推出,松翰延續PC CAM技術,也開發此新產品,目前產品仍在進行解析度上的調整,所以還沒有正式推出。
不過從應用面來看,松翰認為,光學觸控IC未來應用的產品將集中在15吋以上,主要大螢幕為主,而搭配的廠商,松翰認為,以目前接觸的廠商來看,幾乎大多數NB廠都對此產品展現「高度興趣」。

陶冬:陸資題材炒過頭

【經濟日報】2009.05.09
陸資來台題材炒熱本周台股,瑞士信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對此卻澆了一盆冷水,陶冬昨(8)日指出,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QDII)對台股的台股市值及成交量影響微乎其微;至於陸資投資台灣企業,預估兩岸企業結盟會有一些個案,但數量會較預期少。
金管會日前發布陸資投資台股等管理辦法,正式開放陸資來台進行財務性投資,加上中國移動公司擬以私募入股方式與遠傳展開合作,引發台股近來的陸資熱,包括金融、營建、資產等陸資可能投資的標的,都呈現急漲。
對此,陶冬昨天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兩岸互動需要時間,培養互信、進行融合,目前各方條件並未成熟,市場對所謂陸資來台的炒作,已有點過分,大陸QDII投資台股之事,更是「捕風捉影」。
陶冬表示,大陸的QDII基金多是在2007年秋季成立,旋即碰上金融海嘯而受傷慘重,其中不乏淨值跌了六、七成者,目前仍在「舔傷」休息階段,要大舉擴張市場的機會不大;另行集結新的QDII基金也不容易,因此,現階段不太可能對台股有所挹注。
陶冬說,他每周都與大陸的QDII基金經理人會談,至目前為止,沒有一位大陸QDII基金經理人向他詢問台灣市場,顯示對台股興趣不大。此外,大陸QDII能來台投資的資金,最多也只有10億美元,占台股市值及成交量的比重,可說是微乎其微。
至於陸資投資台灣企業,陶冬認為,兩岸企業結盟會有一些個案,但數量會較預期為少,因為結盟後,必須產生綜效,對企業才有助益,以中國金融業與台灣金融業合併為例,「我不認為,兩者合併有何好處」。

BDI指數近月彈5成 油金飆漲

2009-05-09 中國時報
象徵全球景氣的先行指標的波羅的海乾散裝型指數(BDI),在今年3月10日累計跌幅高達57%,但在爆發新流感之際,卻逆勢出現強勁上漲力道,根據統計,近一個月強彈五成,且單周更強力反彈21.48%。
同時,原油價本周五每桶漲至57美元,創下近半年來高點;金價前日盤中一度站上每英兩925.54美元左右,是一個月以來新高價。昨天金價則維持在919至917美元震盪。
原油漲至57美元 近半年高點
匯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經理人過孟袁指出,BDI是原物料行情的先行指標,代表景氣回溫,大宗物資價格隨之上揚,原物料正走向多頭行情,建議可布局資源基金。
根據新興市場組合基金研究機構(EPFR)統計,截至4月29日為止,產業基金中,仍以商品、科技基金較受青睞,呈現連續8周資金流入。
新加坡大華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Robert Adair分析,中國基礎建設資金陸續於今年2、3季投入,將對原物料有持續需求,對延宕許久的鐵礦砂談判可能也會讓步,預期這些都有助於帶動原物料行情。他指出,市場預期景氣將於下半年復甦,但也擔憂各國政府持續印鈔票救市下,通膨壓力也可能升高,相關原物料類股有題材支撐,漲勢可期。
金價 一個月以來新高價
過孟袁指出,目前原油價在每桶56至57美元,雖創下近半年來高點,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曾表示,若原油不到75美元,未來一、兩年新油田開發案會減少60%,目前的價位嚴重影響新油田的開發案,一旦經濟回到上升軌道,需求上升,但供給卻有無法跟上窘境,加上原油要實踐增產目標需耗時相當久,油價可能再走一大波行情。
在油價創波段新高下,黃金價格也連幾日漲翻揚,前日盤中一度站上每英兩925.54美元左右,是自4/2黃金盤中價格929.35美元以來新高價格。
領先指標開跑 原物料行情可期
天達投顧表示,雖然目前金價仍徘徊在每英兩900美元高檔以上,但就中長期,大環境條件仍有利金價多頭趨勢。

PEMG地雷全賠 華南金恐虧85億元

2009-05-09 工商時報
PEMG集團商品在台銷售規模最大的華南金控,旗下子公司華南銀行、華南永昌投信,昨(8)日同步召開臨時董事會決議,為維護商譽與社會大眾觀感的期待,將買回經美國證管會初步查證,疑涉有詐欺行為的PEMG集團發行連動債商品,相關私募基金也一併買回。
據悉,華銀總銷售額2.058億美元、華南永昌投信則有16.78億台幣,合計近85億元新台幣,若敲定提前於今年全數買回,以最大損失計算,今年配股最高的華南金,受此影響,全年獲利將所剩無幾。由於華南金下周二(12日)將召開法說會,屆時相關問題,勢必將成為焦點。
台版馬多夫案相關客戶權益保障問題,在渣打銀行率先決議買回之後,陸續引起示範作用,除了華南金控,安泰銀、萬泰銀也經董事會決議,將全數向投資人買回相關商品。
華南金2008年稅後獲利91億元,今年市況未若去年樂觀,因此這次銷售總金額85億元,金額相當龐大,華南金近期密集開會,並多次與獨立董事及公股溝通,基於法律責任短期內釐清不易,及求償程序冗長,最後通過先向投資人買回相關商品,再向發行機構求償。但實際的買回方式,還在研議中。
華銀在2007年7月~2008年2月間,銷售GVEC Resource II Inc發行的5檔連動債,總銷售金額2.058億美元,華南永昌投信有2檔私募基金,募集金額16.78億元。
華銀目前內部研擬的買回機制,可能比照渣打銀行、台中商銀做法,先全數買回,之後發生問題,再向PEMG集團求償,也可能先視商品付息狀況是否正常,若商品出現問題,再賠償投資人本金。
但若華南銀最後採取全數理賠投資人,並在今年就將賠償,恐會嚴重衝擊今年獲利,華南金昨日股價終場下跌0.05元,收在19.75元作收。
至於萬泰銀,則是在96年5月~97年2月透過特定金錢信託方式,銷售GVEC Resource Inc發行的7檔連動債商品,代銷總金額為0.48億元,昨日董事會決議將全數買回,以銀行所發行之金融債、有價證券、股份,搭配現金支付等方式,作為全數買回的對價,不過相關買回方案,仍將授權代理董事長韓傑輔研議。
安泰日前董事會也通過,全數買回代銷PEMG產品,代銷5檔連動債商品總金額0.52億元,相關買回方案授權總經理,以該行可轉讓定存單或其他方式,向投資人買回,再向發行機構求償。

VIX指數顯示︰投資人下注S&P 500指數強勁漲勢 即將中止

2009 / 05 / 08
根據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 (VIX) 中的股指期貨交易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交易員下注美股 Standard & Poor's (S&P,標準普爾) 500 指數過去 2 個月累積高達 34% 的漲勢,即將中止。
周四 VIX 創 1 周來首度上揚,漲 3.1% 至 33.65 點;S&P 500 指數則收挫 1.3% 至 907.39 點。5 月以來 VIX 上揚 1.8% 至 33.65 點;所有 11 月到期的期貨合約皆增加至少 0.2%,而最高與最低的期貨合約間價差則為 0.65 點。今年以來 VIX 跌幅則縮小至 16%,均值為 42.68 點。
一連串美國重要企業—從信用卡公司美國運通 (American Express Co.;XP-US) 到大車廠福特 (Ford Motor Co.;F-US),陸續公佈優於預期財報,加上房屋銷售及耐久財等經濟數據正面,讓 S&P 500 指數一連 8 周走揚,累積漲勢更創 1938 年以來新高。
在此情況下,交易員紛紛增加避險比重,現在所謂的期限價格曲線 (term structure) 顯示,未來 6 個月 VIX 期權價格將走高。
紐約股指選擇權經紀商 Macro Risk Advisors LLC 總裁 Dean Curnutt 對於情況感到相當訝異︰「我們從未見過 VIX 的期限價格曲線,同時位於如此高檔卻又如此平坦。」
根據 Curnutt 的公司調查 75 名避險基金、保險及年金管理公司的經理人及交易員顯示,投資人預期 VIX 至今年底會跳升至 51.70 點,較 19 年有史以來平均的 20.09 點多出逾 1 倍;但今年內指數將不會低於 28.1,而 S&P 500 指數今年收盤將下跌至 834 點。
最大的 VIX 經紀商 Group One Trading 執行長之一 Ben Londergan 表示︰「這真的很不尋常。投資人似乎在說︰今日發展無論如何,都將會是今年 1 整年的經驗。」
VIX 指數自從去年 11 月 20 日攀升至空前高點 80.86 點,至今已大跌 59%。但今年以來,指數仍尚未跌破 2008 年 3 月百年券商貝爾斯登 (Bear Stearns) 時所創下的 32.24 點,以及去年 9 月史上最大券商倒閉案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爆發時所創的 31.70 點。
紐約避險基金公司 Lyford Group International 首席投資經理人 Samer Nsouli 指出︰「投資人對於股市的走向,仍感到焦慮。他們相信目前還處於高度波動的環境之下。」他透露其在股指選擇權及期貨交易中,下注美股將走跌。

華爾街日報:多頭分析師大多虧損 喊賣才是真知灼見

2009 / 05 / 08
眾所周知,2008 年飽受金融海嘯摧殘的美國股市表現極糟,道瓊工業指數大跌 33.8%,S&P 500 指數重挫 38.5%--跌勢多集中於年底。
根據《華爾街日報》年度調查,事後證明,對全球經濟與金融界抱持悲觀的分析師看法才是正確的。
調查指出,不管何種產業,多數最早建議投資人「賣出」的分析師確實有先見之明。
摩根大通首席科技分析師 Mark Moskowitz 早在 2008 年 3 月即把 Sun Microsystems (JAVA-US;昇陽) 的評等降為賣出,理由是該公司可能延遲購買昂貴的生產設備;其後至 2008 年底,Sun 股價跌幅多達 3/4。
食品業方面,標準普爾分析師 Mark Basham 去年陸續調降 Cheesecake Factory Inc. 與 Ruby Tuesday Inc. 等餐飲連鎖業的投資建議為賣出。而後,這些類股亦因消費者支出減縮與擴張計畫觸礁而大幅下挫。
《華爾街日報》調查依據選股技巧,於 44 種產業別當中各選出 5 位明星分析師,資料則來自追蹤超過 7000 位分析師 (470家機構) 股價評等與獲利預估的 FactSet Research 公司。
FactSet 副總裁 Phil Snow 表示,根據調查結果,評比最高的分析師送出「賣出」評等之比例均占相對多數--選股技巧排名前五的分析師,平均評比「賣出」比例約為 29%,其餘落榜人士的平均比例為 8.9%。
入榜分析師最多的是標準普爾的股市研究團隊,106 位分析師中有 23 位入選。標普全球證券研究主管 Stephen Biggar 說,公司不畏送出負面評等,「對我們來說,讓客戶少虧 50%,等同於評等買進而大賺 50% 」。
華爾街投資銀行 Goldman Sachs Group (高盛) 82 位合格分析師中,則有 21 位入榜。
可確定的是,若干喊買的分析師還是有利可圖。位於紐約Cowen & Co.的 Eric Schmidt為生技產業績效最佳的分析師,喊買 Genentech Inc. 與 ImClone Systems 即被視為高段。
當時外界臆測 Roche Holding (羅氏藥廠) 將收購 Genentech 未持有之剩餘股權,帶動後者股價大漲 (協議已於今年敲定)。
Schmidt 謙虛地說:「我只是夠幸運選到兩檔飆股」。

王亞偉 最牛基金操盤手

【經濟日報╱文/邱詩文】2009.05.09
2008年底,華夏基金公司投資報告會的最後一場節目,300多人擠爆會場,為的是聽王亞偉的後市研判,同時也看看能否找到幾檔「王亞偉明牌」。
績效不佳 就自我留級
王亞偉頭銜不少,包括華夏基金投資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和華夏策略基金經理,現場參會者更重視的是王亞偉是2007年績效第一的基金經理人,也是唯一存活長達十年的公募基金經理。
在會上,王亞偉坦承,2008年未達到預期成績;今年他要「留級」一年。
由他操盤的華夏大盤精選,2007年淨值成長率達226.24%,2008年最終的交卷是跌34.88%。
儘管如此,對他做為「大陸最牛基金經理」的形象絲毫無損,這個成績在所有可比的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二。
多年苦熬 新兵變明星
從基金業的新兵到現在的明星基金經理人,花了王亞偉十年歲月,2002年首次操盤華夏成長基金第一年,在全部13檔開放型基金中奪得第一名。
物極必反,當年年中,他估算上證綜指仍有10%的上漲空間,結果竟以20%收關,王亞偉的華夏成長基金也淪落為倒數第一,鬱鬱寡歡的他選擇遠走美國進修。
粉絲追捧 到處探明牌
2005年12月,王亞偉出任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經理,截至2008年5月30日,華夏大盤以95.62%的收益率傲居所有基金榜首。
大陸媒體報導,王亞偉重點持有的小型股多數有高投機性,使他經常遭人詬病,也有業內褒中帶貶地說,每當盤面上題材股、垃圾股當道時,王亞偉的績效就能冠壓同行。
在講究絕對收益、只以成敗論英雄的基金業界,「王亞偉效應」確實存在;不少粉絲透過各種管道,打探王亞偉進什麼股票,一經發現被王亞偉買入就會受到熱捧,造成股價飆漲。
一位私募基金經理人透露,不少小型的私募基金,對於基金可能高比重持有的股票,會提前買進以賺取利潤,「王亞偉股」正是這類基金的主要標的,王亞偉近年來跨越多空市場,業績始終很穩定,讓他在基金業中愈來愈凸出。

基金交投熱絡 開戶銳增

【經濟日報】2009.05.09
全中國大陸號稱有1億「基民」(投資共同基金的民眾),每年為基金業帶來至少人民幣2兆元(約合新台幣9.89兆元)的商機。隨著上證綜合指數今年第一季以近30%的累計漲幅傲視全球,大陸投資人對基金的興趣同樣水漲船高。
大陸基金發展僅區區十年多歷史,可以說還在發展初期。中國經濟周刊報導,1998年3月,大陸第一檔基金誕生;2008年3月,完成發展道路上第一個十年,從最初的五家基金業者與五家託管銀行,發展為今天的60家基金公司與12家託管銀行,加上81 家代銷機構,資產規模已超過了人民幣3.2兆元。
上海證券報報導,本月中旬公布的2009年第一季大陸基金季報顯示,59家基金公司旗下共444檔基金在陸股表現獨占鰲頭的加持下,第一季累計獲利達人民幣2,961.83億元(約新台幣1.46兆元),是2007年第四季以來大陸基金首度繳出單季獲利的成績單。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型基金成為大陸基金第一季獲利的主因。北京天相投資顧問公司統計,221檔股票型基金累計獲利人民幣2,111.82億元,106檔混合型基金累計獲利839.26億元,兩項獲利合計占所有基金利潤九成。
隨著上證綜合指數從盤據已久的2,000點逐次上攻,大陸基民對共同基金的投資熱度跟著升溫,基金業者發行新基金的數目也隨著大增。
華夏理財網報導,單是3月大陸就有15檔新基金宣告成立,創大陸基金業的單月成立新基金的數量新高,而且4月可望持續3月的熱度。
統計顯示,4月處於發行期的基金產品共有12檔,其中九檔的投資標的偏重股票(大陸用語為「偏股型」基金)。
大陸國海證券認為,由於獲利效果依然持續,加上中產階層的理財需求,都將促使第二季大陸基金新開戶數可望繼續攀升,國海證券保守估計,第二季新股票型基金募集金額可能超過人民幣300億元。
大陸基金投資的熱潮不限於大陸國內,陸股基金在海外市場同樣成為投資人新寵。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外資資產管理業者於3月發行兩檔中國A股基金,截至3月底合計募得近1,000億日圓(約新台幣344億元)資金,可見日本金融市場反應之熱烈。
野村資產管理公司發行的中國A股基金,3月份募得577億日圓,是2009年以來新發行共同基金的最佳表現;大和資產管理公司的同類型基金,發行才一天就衝到300億日圓的既定目標,之後就不再接受任何投資人認購。
報導指出,現有大陸股票型基金大多針對以美元計價的B股,或在香港掛牌的H股。反觀這兩檔日本新基金,都是針對以人民幣計價的A股市場,不僅可以選擇的個股較多,能夠貼近整體大陸經濟的變化。

業者一把抓 基民難分紅

【經濟日報】2009.05.09
中國大陸基金市場剛起步,有著潛藏不為人注意的風險。基金公司即使操盤輸得很慘,管理費照拿,基金經理也照領高薪;基金公司如果操盤賺錢,自行加碼投資,基金投資人還拿不到分紅。
前年5月,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基金經理唐建涉嫌利用內線資訊,從事違法投資活動,經上海第一財經日報披露後,隔日遭公司公告解除職務。此前已遭到中共證監會調查,之後做出行政處罰。
這起事件曝露出上投摩根對基金經理管理不嚴,也反映出基金的託管機構建設銀行沒有盡到信託責任。為此,投資人委託律師維權,要求建設銀行向上投摩根追償唐建150多萬元違法所得。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庭駁回這項請求。
大陸資本市場上,基金扮演角色日益吃重,2007年證券型基金對股市的投資比重已占股市25%以上,但大陸對基金的監管仍有不少瑕疵,基金公司趁機牟取利益,侵害基民利益。
最直接的是「基金公司採取不分紅政策」,基金公司一旦不分紅,將收益再度投入市場操作,規模越大,基金公司的收益也越大,形成極大的道德風險。
中國證監會制度規定不完善、條款模糊,開放式基金的管理人往往在唱分紅的「獨角戲」,可隨意決定分不分、分多少以及何時分,對此,持有人只能選擇被動接受。
新京報曾報導,2008年的基金績效多陷入巨額虧損,不過,就在基金績效跌得鼻青臉腫之際,基金公司卻仍大收管理費,賺得荷包飽飽。
這種情況讓部分投資人忿忿不平。由於公募基金收取管理費是由其制度設計所決定,除非有相關契約規定,某檔基金由於跌破單位淨值而停收管理費,否則績效虧損並不能成為停收管理費的理由。
在中國,基金投資者的權利保護處於空白。從理論上說,基金以集中起來的資金優勢參與市場博弈,這種模式比投資者分散的投資更有效,對中國股市來說,基金大規模出現有助於市場穩定,其實,大陸基金業還要加強管理力度。
怪的是,大陸有些基金公司即使輸得很慘,照樣可拿大筆管理費,基金託管機構照樣有豐厚的託管費,基金經理照領優厚的年薪。
僅由基金投資者單方面承擔苦果,基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腳投票」,但證券管理又不夠完善。正是這種對基民權益保護空白的架構,基民變成基金公司予取予求的待宰羔羊。

陸股大漲 周成交量衝破6兆

【經濟日報】2009.05.09
全球股市普漲,香港與大陸股市連續上漲數日,昨(8)日兩市指數均創下此波反彈新高,深滬股市全周成交值突破人民幣1兆元大關,達到1.2兆元(約新台幣6兆元,為台股周量六倍),分析師認為,陸港股市漲幅已大,短線不宜再追高。受到採購經理指數(PMI)持續上升的刺激,引領本周A股強勁反彈;充裕的流動性為股市上漲推波助瀾,本周陸股成交量放大到人民幣1.2兆元,資金行情相當明顯。
上證綜指昨天收市報2,625.65點,全周上漲5.98%,深滬兩市日均成交人民幣2,423億元,較上周1,686億元放大逾四成,A股連續七個交易日攀升,上證綜指創近七周來的最大周漲幅。
中國證券報報導,國泰君安分析師章秀奇認為,市場目前仍處於衝高過程,有望趨勢性繼續上漲,但上證綜指已漲到2,600點,大致反映經濟基本面利多和投資者樂觀預期,目前股價已不便宜,市場將衝高回落,應迴避漲幅過大的周期性行業和題材股。
群益證券上海辦事處認為,股指在權值股帶領下連續創出反彈新高,市場重點或將從題材股逐漸向大盤藍籌股轉移,銀行、房地產、汽車類股仍是關注重點。
香港股市由於熱錢流入,成為本周上漲的動力;加上美國銀行業壓力測試消息正面,引發場外資金大舉加碼滙豐控股等權值股,推動港股一連五個交易日收紅,恆生指數全周累計上揚1,868.88點,漲幅高達12.04%,昨天收在17,389.87點,創下近八個月的收盤新高。
京華山一香港研究部門董事鄧以旭表示,短短兩周,恆生指數已攀升2,200點,只差100點就突破250天移動平均線,港股從去年10月至今已反彈63%。
他表示,目前國企指數預測本益比已擴張至14.5倍,恆指也增至16倍,目前港股已回升至合理水平,縱然短期有力挑戰250天移動平均線,但隨時有可能往下調整,不宜繼續加碼。

壓力測試:花旗和美銀資金缺口最大

英國《金融時報》法蘭西斯科•格雷拉(Francesco Guerrera)、 葛列格•法雷爾( Greg Farrell) 紐約報導 2009-05-07
花旗集團(Citigroup)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資本金缺口在美國銀行業中是最大的,這是美國政府“壓力測試”完成後得出的結論。預計花旗需要逾500億美元的新股本,而美國銀行還需要近350億美元。
銀行業人士表示,美國銀行的資本金需求更為緊迫,因為花旗已經同意採取行動強化其資產負債表,包括轉換政府和其他投資者所持的優先股,以及出售非核心業務。
熟悉內情的人士預計,借助其擴大了的優先股轉換計畫,花旗還需要籌集的額外資本金不到100億美元,可能只要60億美元。
轉換優先股的計畫擴大後,可能會略微降低政府在花旗所持的股份比例,根據原先的轉換計畫,預計政府將持有大約36%的花旗股份。
美國政府的壓力測試結果將於今日公佈。
美國銀行還需要大約350億美元額外資本金的消息,將增大身陷困境的首席執行官肯•路易斯(Ken Lewis)的壓力。
路易斯上周經股東投票表決失去董事長職位。他一直表示,他相信美國銀行在得到450億美元政府援助後,不需要更多資本金。
投資者似乎將有關美國銀行資本金要求的新聞視為利好消息,截至紐約午後,該銀行股價飆升逾12%,升至12.18美元。其他銀行的股價也普遍上漲,投資者希望它們的資本金需求將在可控範圍內。

礦業、黃金基金趨勢分析

2009/05/06【貝萊德╱提供】
近日中國儲備局(Strategic Reserve Bureau, SRB)大量收購銅礦,對礦業類股是否有影響?
全球經濟嚴重衰退期間,掌握龐大資產的中國大陸,格外備受矚目,每一個動作與每一項投資都引發熱切的關注與討論。近期中國儲備局大手筆收購銅,包含精銅、粗銅與廢銅,未鍛造的銅及銅材於3月份進口量為374,957噸,較2月的329,311噸上升14%,再創單月新高記錄。銅價也受到激勵,自2009年以來至今的漲幅超過3成,自2008年低點至今也上漲超過7成 (截至2009年4月29日)。
銅價長期走勢不能只靠中國政府買入支撐
根據中國國土資源部二月份所公佈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預測觀察,到2020年,中國煤炭消費量預期將超過35億噸;鐵礦石需求則約13億噸,對外依存度達40%左右。整體而言,19種有可能短缺的礦產中,11種是國民經濟支柱性礦產,例如煤、石油、鐵、銅和鉀等。因此中國於此時價格相對低點的時候進行收購,並不足為奇。由於中國儲備局對銅的收購目標額沒有硬性規定,購買目標價格也不透明,因此不容易預估未來官方力量所帶動的需求。但確定的是,若僅依靠來自中國政府的買盤,是無法長期支撐價格的。
需求的季節性循環可能使銅價短期內有所波動
另一方面,中國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恐怕也使銅價於短期內不易上揚。以過去中國的PMI走勢來看,中國習慣於每年的第一與第二季買入基本金屬相關原物料,以應付下半年的需求,因此原物料價格的高點往往落在中國PMI指數較高的四月份,而後面臨修正,並至10月份又再度提升。考量中國需求的循環性,銅價在短線內可能會因為購買力道減緩而呈現波動。
但礦產公司反應迅速有利銅價支撐
然而,需求面的影響是短期的,供給面的變化卻是長期且及時的。2008下半年吹起金融風暴,許多反應靈敏的礦業公司立即決定,進行減產或是暫停開採計劃,以降低資本支出。目前估計2009全年的銅礦產出量將較2008年減少5%,例如: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 BHP Billiton (必和必拓)旗下最大的銅礦場Escondida,2009年的產量預估將減少3成,相當於 36.6 萬噸。大幅度的減產動作,將有助於支撐銅價。
未來銅礦供需仍將吃緊
中國為了刺激經濟,持續以公共建設為主要推動項目,進口並使用多項原物料,銅礦則是其中的重點金屬。現今全球的銅礦需求仍以中國為最,根據高盛的預估,2009年中國的年度銅礦需求估計將比2008年成長10%,居全球之冠。而預期2010年-2013年,銅礦需求將再度出現供不應求,主要也是受惠於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需求帶動。換言之,先一步參與中國的成長,可從佈局礦業開始,而銅礦更是其中的先行指標之一!
從佈局礦業開始受惠中國概念
截至2009年3月底,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前十大持股中的BHP Billiton, Rio Tinto, 與Freeport-McMoran 不僅是多元化金屬公司,其銅礦產量皆列為全球排名前十大,未來的表現除了來自於本業礦產的貢獻之外,銅礦佈局更可望帶動成長。
近期公佈中國的黃金儲備量大增,對未來金價的影響為何?
中國政府為黃金最大的潛在買家
中國外匯管理局長胡曉煉於4月24日表示,中國的黃金儲備量已經從2003年僅600公噸,提升至2008年底達1054公噸,超越瑞士而成為目前全球第五大的黃金持有國家。76%的增長暗示著中國有意願以黃金做避險之用,作為其龐大外匯存底(估計約1.95兆美元)中用來保值的佈局。此外,中國總理溫家寶日前發言也再度提及,考量當前美國的財政赤字與大量印鈔票的動作,擔憂美元未來可能大幅貶值,影響中國投資於美國債券的資產安全性,似乎也暗示中國將可能再增加購買黃金的部位。若未來因市場氣氛轉向偏好較高風險,使黃金ETF的投資量降低,或是IMF可能分批賣出403.3公噸的黃金存量,影響金價波動,屆時中國都將有潛力成為市場最大的買家,有助穩定黃金的價格。
法人與一般人納黃金入投資組合,漸成趨勢
在中國黃金儲備量大幅增加的同一期間內 (2003年-2008年),黃金ETF持有黃金的數量從少於50公噸增加至今達1600公噸,成長幅度超過30倍。其中,2009年第一季就增加了455公噸,反觀2008年第一季僅增加93公噸,年成長幅度達5倍之多。龐大又穩定持續的投資需求,估計部分來自於法人的投資部位,於波動環境中大動作地從股票部位轉往黃金佈局。一般投資人的貢獻也不可忽略,彰顯將黃金納入投資組合中的趨勢。
觀察歷史,黃金ETF的投資需求似乎往往與金價同步呈週期性循環,金價通常於年底年初飾金需求旺季時節達到高峰,而於之後展開修正,因此預期若未來市場氣氛轉為更佳,黃金ETF的部位將有可能於4月份至9月份間減緩。此外,近期由於金融市場回穩與投資人風險偏好度改變,使黃金的表現較不明顯。但是黃金投資避風港的特性實在難以取代,因此短期內,於價格上有急劇修正的機率應是較小。
現階段黃金類股較具投資吸引力
從風險相對報酬的概念比較,相對於黃金,黃金類股目前的價格是更具吸引力,受到股市大盤的影響,目前黃金類股的交易價仍處於歷史相對低點,對應現在的金價,黃金類股的價格平均比應有水準低35%。此外,金礦公司目前對成本的控制能力也較以往提升,摩根史坦利估計每當油價1桶下滑10美元,金礦公司每盎斯的生產成本可因此降低5美元。景氣疲弱期間,下跌的鋼鐵價格,勞工成本與偏弱勢的美元都促使整體成本降低,幫助維持金礦公司的毛利。自1997年至2008年,金價自每盎司約350美元上揚至今約900美元,受到金價的帶動與成本控制得宜,金礦公司於2005-2008年間,毛利率平均以年複合成長率28%的速度提升,今日每生產一盎司的黃金,平均享有超過350美元的利潤 (1997年利潤每盎司僅100美元)。

陳忠瑞:明年台股有五鐵共構大行情

2009-05-07 工商時報
台股昨日正式站回十年線上,漲勢還看不到歇息的跡象,瑞展產經研究公司董事長陳忠瑞昨(6)日強烈建議,這波走的就是資金行情,「主要是觀察M1B指標,尋找最佳的賣點」,預計時間點就在今年第四季;他也提醒,明年將會出現多年來難得一見的絕佳買點,將有五條均線同步向上,形成五鐵共構的大漲行情。
陳忠瑞說,觀察過去的景氣循環與股市起落,每次都有投資重點,而這波,只要看M1B,像是今年元月,M1B正式轉正,二月底公佈M1B數字,搭配美國道瓊指數落底,加上指數突破三角形整理,形成絕佳的買進「甜蜜點」。
他強調,投資只有三個原則,就是「避開股災、股災入市、波段投資」,簡化成一個就是「買低賣高」,而觀察景氣對策訊號,就是最好的傻瓜投資術,什麼時候是高,什麼時候是低,簡單來說,就是依照燈號「賣紅買藍」。
陳忠瑞指出,經過一年多的海嘯摧殘,失業、倒閉狂襲全球,全球景氣復甦希望火苗點燃,但泡沫後的景氣復甦,大都要經歷以下「復甦三部曲」,才能回到實質復甦軌道,包含一部曲假性復甦、二部曲二度衰退、三部曲實質復甦。這三部曲稱為「W型復甦」或「N字型復甦」,現階段就是首度的「假性復甦」,通常夾雜著產業急單、股市資金行情的無利潤復甦。
而二度衰退深度,常取決於政府的財政及貨幣政策持續性,而形成W或N型二次底,最後民間自發性的投資與消費,才讓景氣重返榮景,而股市通常在假性復甦的「否極泰來」中見底,但投資人也不可輕忽可能二次衰退的「回馬槍」。
他強調,這波行情還是假性復甦階段,等到M1B掉頭反轉,股票就要全部殺出,預計股市將回去一大趟,還會快速反轉向下,今年第四季時,就要留意找出賣股票的最佳時機。陳忠瑞還說,現在就說股市會上萬點,是不懂總體經濟的人說的,他預計這波多頭行情第四季會反轉。
何時是再下一波的買點?陳忠瑞強調,可以觀察的訊號是,當出現五鐵共構行情,也就是「所有均線都向上時」,台股就會開始大漲,出現的時機點,就是在明年;至於屆時要怎麼選股,他建議,要選可以放三年的股票,例如LED、藍光DVD、數位電視三族群的龍頭股,都可考慮。

外資套利 大買現貨空期貨

2009-05-07 工商時報 【楊穆鬱/臺北報導】
在外資持續大買台股,但反手做空期貨之下,6日台股大漲186.76點,順利站上10年線,但台指期卻收小黑。4大股價指期貨中,除了之前外資借券放空近日猛作多避險的金融期仍維持正價差之外,其餘3大股指期貨全部都轉為逆價差。法人認為,此舉意味著飆漲行情將減弱,短線震盪加大,但中期仍看好。
在多頭氣盛之下,6日台股在開平高之後,即一路飆高;反倒前2個交易日漲勢強過台股的期貨現貨價差則由正價差160.06點,轉為昨日的逆價差26.7點。
期市專家表示,先前套利的投機行情,在正價差完全收斂之後,將逐漸回歸正常走勢,惟後市在資金行情高燒未退、MSCI可能調高臺股權重之預期下,後市應該還可震盪走高。
期市專家表示,在摩台期和台指期出現明顯的漲幅落差、台指期和加權指數的價差拉大,存在套利空間之下,本周前3個交易日多頭氣盛,幾乎還沒開盤就知道會漲,週一、週二在台指期落後摩台期漲幅4%左右之下,台股、台股期出現補漲走勢,週二、週三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正價差分別達106點及160.06點之下,構成套利空間,吸引外資連2日「空期貨、買現貨」,台股加權指數一路上攻到6,500點之上。
而外資繼週二做空台指期9,000多口之後,週三再空台指期4,100餘口,使得外資的未平倉量成為去年9月中以來首度轉為淨空單部位,淨空單量達1,871口,金融期、電子期也同時出現淨空單304口及34口。期市專家表示,由於週三新加坡SGX摩台期也轉為逆價差1.71點,和台指期之間,已經沒什麼漲幅差異的空間,加上台指期大幅正價差也已完全收斂,因此,7日起台股、台指期將回歸比較正常的交易情況。
外資先前透過借券放空金融股,從4月30日台股大漲之後即慘遭軋空,為減少虧損,外資只好透過做多金融期以避險,進而帶動金融期連續3日攻上漲停板。
6日在多數金融股已打開漲停之下,外資也出現回補的動作,金融期和金融股之間的正價差收斂為3.09點,軋空力道將明顯減弱。

資金柴火熱燒 台股瘋狂

2009年05月07日蘋果日報
台股周三再以2401億的成交值再創新高點,呈現價量齊揚的態勢,市場熱絡氣氛帶動資金源源不絕流入股市。新流感疫情發展似乎已引不起投資人關心,甚至海基會董事長倦勤辭職,也對助燃股市熱燒的兩岸題材,起不了煞車效應。
台股一時呈現只反映利多,對利空視而不見的近乎瘋狂狀態;這是資金長期壓抑在低報酬存款市場,及原本滯留海外之資金在投資受傷後,對國內投資市場的同時反撲。
台股本波在全球總體經濟仍於谷底盤旋之際,挾資金量潮為柴火、兩岸經濟相互開放題材為引信,發動此波遠超過以往熊市反彈的氣勢。資金題材充份反映至股價指數後,是否能內化為扭轉實質經濟面的疲弱窘境力量,才是台股能否安心重新進入長多的重要關鍵點。
近期美股穩中透堅
從美國近期公布的總體經濟指標來看,其中採購經理人ISM指數,無論是製造業或服務業均持續進行小幅的反彈回升,但由於車市依然疲弱,工廠定單也未見持續回升。
總體而言,美國經濟景氣階段性低點或許已經觸及,但是經濟景氣似乎仍未進入復甦的階段;但是美國股市已領先反映經濟循環低點已過的可能性,各大指數近期亦以穩中透堅型態呈現,鼓舞台股多頭部隊放膽向前,應具穩定軍心效應。
台股10年線位置目前約於6434點,果若經濟景氣循環谷底落於2008年第4季 至2009年第1季間,則台股10年線位置絕非近期高點,甫公布的2009年第1季財報指出,依據台灣50權值股中38家產業股的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第1季的毛利率為4.6%,僅稍高於2008年第4季的3.1%,營業利益率則由-2.6%變成-1.1%,此顯示企業本業獲利仍於谷底盤旋。
企業本業獲利提升
但受惠於營業外投資損失降低及匯兌利益明顯提高,企業整體稅前淨利率由-8.6%,大幅改善為-0.1%,此顯示2009年第1季的獲利改善,僅小部份原因來自本業盈利的改善,其中很大的原因來自於原料成本下降。
綜合前述國內外總體經濟情勢分析,台股此波強勁上漲,其主要原因仍來自於資金面的充沛,並且因為股價上漲而引動的市場原本觀望資金轉而產生偏多信心,加上市場面提供源源不絕的兩岸和平紅利題材,台股勢必充份反映此種資金情勢及題材後,營造出另一波大量換手套牢區後,才會回頭;而此次套牢者,未來是否能夠迅速解套,則必須視總體經濟景氣是否真能於2009年走入復甦而定。
每次瘋狂午夜宴會總讓人如癡如醉,但欲進場者請記得隨身攜帶提醒散場的時鐘警示器!

資金大潮來了

【經濟日報╱鄭貞茂】2009.05.07
最近台股氣勢如虹,自上周四兩岸政府宣布開放大陸QDII來台投資、國內一家電信業者宣布與中國大陸業者合作入股方案之後,吸引外資強力買超台股,短短幾天內,買超金額超過新台幣1,000億元,也帶動指數上漲將近1,000點。
股市上漲固然讓國內投資人感到高興,但許多人對陸資來台如何能夠帶動台股大漲感到疑惑,畢竟根據報導,在兩岸尚未簽訂MOU的現況之下,QDII能夠投資台股的上限僅為其現在規模的3%(或新台幣74億元),就算簽訂MOU之後提高至10%,金額也只有220億元左右,這樣的金額實在看不出來有何能力讓台股大漲。再者,就算陸資真的要來投資台股,以目前台股的本益比來看,已高於亞洲鄰近國家,加上政府對其所加諸的種種限制,再參照中國大陸自己股市的強勁表現,也會降低QDII來台投資的誘因。
但股市就是如此奇妙,往往只要一個題材,配合資金動能與投資人信心恢復,就能產生很大效果。以2007年中國政府宣布允許大陸居民直接投資香港股市為例,自8月20日宣布之後,香港恆生指數在兩個月內上揚60%。事後看,港股直通車這一政策並未真正落實。雖然時空背景不盡相同,2007年時,全球股市已開始下跌,金融海嘯尚未發生,中國政府的這一宣布挽救了港人對股市與經濟的信心。這一次,兩岸政府僅同意QDII 投資台股,一般大陸居民仍然無法直接投資台股,全球經濟也僅稍微出現一些好轉跡象,但效果如出一轍,對台灣股市仍產生很大的效果。
仔細檢討,在QDII 題材尚未發酵之時,台灣股市今年表現在全球排行榜上已經是前幾名,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中央銀行自去年9月以來實施的大規模寬鬆貨幣政策,提供市場充沛的資金動能。因此儘管外資在今年前二月呈現資金淨匯出的情形,但國內貨幣總計數M1B與M2成長率仍然持續加速。3月以來,外資回心轉意,資金轉為淨匯入,讓貨幣供給成長更為加速。
由於放款成長趨緩,許多資金留在在金融體系,造成金融業資金浮濫狀況,以至於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屢創新低,最近更跌破0.1%,與零利率差距不遠;央行為了吸收金融業者的多餘資金,拚命發行的可轉讓定期存單(NCD),其餘額也來到4.7兆元的歷史新高,這些指標都顯示市場資金非常充沛。如果下半年國內景氣能夠持續回春,並帶動金融機構投資與放款加速成長,讓貨幣乘數效果得以充分發揮,預期貨幣總計數將進一步加速成長。
其二則是國人資金匯回,根據國際收支平衡表統計,國人自1986年首季至2008年第二季為止,累計證券投資淨匯出金額為2,561億美元,但去年第三季開始證券投資資金轉為淨匯入,尤其第四季淨匯入金額更高達130億美元,為外資淨匯出金額62億美元的兩倍多,成功彌補外資出走所留下的資金缺口,成為股市資金動能的另一來源。我們認為去年下半年的國人資金返鄉潮,並不是政府調降遺產稅的結果,反而比較像是因為海外投資風險升高而匯回;未來在調降遺產稅的效果逐漸顯現之後,將吸引更多國人將海外資金匯回。
其三則是外資回流。過去幾年外資總是將台灣股市評等為「減碼」(underweight),但其實匯入金額還是比匯出金額多。尤其去年總統大選前,許多外資看好兩岸關係改善所帶來的效益而紛紛大幅加碼台股,但選後則因國際金融情勢丕變而棄守台灣。在一波台股上漲之後,對外資操作績效產生很大壓力,因為他們竟然忽略這麼一個表現良好的市場,因此在國際金融情勢稍微緩和下,國際資金再度湧向亞洲,而台股自然而然成為受惠者。如果國際投資人風險偏好持續恢復,預期兩岸經貿密切關係將提供外資加碼台灣的最好理由。
在央行寬鬆貨幣政策、資金返鄉以及外資回流三股資金動能交互匯流下,儘管陸資來台可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已足夠讓台股上漲一大段了。開放陸資來台的最大意義,其實不在於其資金來台,因為台灣並不缺乏資金,反而是藉由開放政策,讓台灣成為一個資金可以自由進出的地方,不再因為兩岸特殊政治關係而受到限制;一旦打通這個關卡,政府打造台灣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理想才能往前跨出一大步。(作者是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券商本益比 低於大盤

【經濟日報】2009.05.07
元大金(2885)昨(6)日強勢漲停鎖住,並有15.33萬張漲停委買高掛,帶動相關證券族群股價漲停,11家獨立券商有八家拉上漲停。據統計,除元大金外,各家券商股價淨值比(P/B)多在0.9至1.3倍之間,相對大盤仍屬偏低。
證交所昨天公布,到4月底止,台股股價淨值比已上升至1.42倍,隨著5月三個交易日來,台股再大漲574點、漲幅9.58%,股價淨值比可能已接近1.5倍,相對之下,證券股股價淨值比仍屬偏低。
元富投顧總經理劉坤錫表示,台灣證券業目前在大陸只有辦事處,未來一旦開放兩岸證券投資,以及陸資將可投資台股,證券股將是陸資的首選,這可從元大金連續漲停,並有15萬張漲停買單高掛看出。
近來不少法人相繼調高台股股價淨值比,國票投顧日前就將以台股股價淨值比上調至1.6倍,指數因而上調至7,000點,顯示近來在內資、外資、陸資「三資共構」下,法人已紛紛將高點由6,5000點調高至7,000點,股價淨值比也有上升的空間。
根據統計,兩檔證券金控股及11檔獨立券商,昨天計有九檔漲停,除了元大金之外,還有寶來證(2854)、統一證(2855 )、元富證(2856)、群益證(6005)及金鼎證(6012)等五檔上市券商,以及凱基證(6008)、宏遠證(6015)、大慶證(6021)等三家上櫃券商,股價聯袂拉上漲停。
法人指出,元大金因是證券龍頭,又是外資青睞的標的,因而能享受較高的股價淨值比,至於其他拉上漲停的個股,多屬股價淨值比相對偏低的個股。

金融本益比 飆到367倍

【經濟日報】2009.05.07
台股4月較3月大漲15%,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到4月底集中交易市場上市股票平均本益比為41.81倍,較3月底13.89倍大幅上升,主因金融保險股本益比高居367餘倍。
目前各產業類股本益比最高者為金融保險類之367.51倍,紡纖、電器電纜、造紙、鋼鐵、汽車、航運等七個類股,稅後純益為負數不計算本益比外,最低者為電腦及周邊設備類之11.25倍,再次為建材營造、通信網路、電子通路等,都在12至13倍附近。
到4月底止,全體上市公司股票平均殖利率則下降至3.76%,同時,股價淨值比(P/B)也上升至1.42倍。法人認為,從上述三個指標來看,台股價格都明顯提升上來,相對未來選股宜更謹慎。
證交所表示,由於4月底各上市公司公布98年度第一季的稅後純益普遍較低,而最近股價有上升情形,故4月份平均本益比有較明顯的增加。
此外,未含金融保險類之本益比為36.76倍,未含電子類之本益比為114.1倍,未含金融電子類之本益比為89.76倍。
證交所公布,4月底止,全體上市股票平均殖利率由3月底6.23%降為3.76%,平均股價淨值比由1.24倍升為1.42倍。

大陸救市成效 比預期好

【經濟日報】2009.05.07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網站昨(6)日發布第一季「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外部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但報告也說,中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一籃子計畫已初見成效,經濟運作出現積極變化,市場信心恢復,形勢比預料的要好。中國經濟仍可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據央行的這份報告,當前全球經濟處於衰退中,產能過剩及需求不足構成下一階段價格下跌的主要壓力;下一階段,央行將堅定不移地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採取靈活、有力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
彭博社報導,瑞士信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去年連續五次降息,當全球與大陸經濟觸底反彈,中國經濟復甦將比其他國家還快,預估人行將在2010年升息。
陶冬分析,由於中國大陸新增貸款增加,擴大內需、刺激經濟政策,經濟復甦比其他國家都要快,大陸央行將會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他預估,中國今年可能維持一年期貸款利率在5.31%,在2010年升息約0.99%。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經濟學家樊綱也表示,「中國經濟成長今年預期成長到7%至8%,政府政策開始發生效用,市場趨於穩定,將於2010年率先復甦。」
央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在昨天公布的報告中指出,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已初見成效,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形勢比預料的要好。
貨幣信貸快速增長,貸款利率繼續下行。2009年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人民幣53.1兆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5%。人民幣貸款增速也加快,3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為35兆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5%。
報告指出,大陸消費較快增長,投資增速加快,國內需求穩步提高。農業形勢總體穩定,工業生產增長企穩。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信貸快速增長,金融體系平穩運行。
文章指出,各類貸款快速增長下有利於經濟平穩發展,從投資方向來看,票據資金主要投向貿易相對活躍的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等下游企業,有助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及穩定就業。
文章最後指出,下一階段如果國際金融危機繼續深化,信貸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長。同時在繼續落實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過程中,要加強引導金融機構調整,以防範風險。

台股本益比45.8倍 投資風險增

證交所昨公佈台股四月底本益比高達四十一.八一倍,創近六年來新高,若加計五月份漲幅,本益比更飆升至四十五.八倍,恐怕已居全球主要國家之首,投資風險也大幅增加。
前經建會主委、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昨也表示,在經濟基本面沒有改善下,政府透過各種利多硬把股票拉上來,「只會帶來經濟泡沫,衝擊會更加大」。
股市雖然是經濟表現的櫥窗或領先指標,但是陳博志表示,市場對這波股市大漲,均有共識是「無基之彈」,也就是沒有實際基本面支撐下的反彈。
他指出,除了資金行情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消息面利多支撐,例如:有多少中資要來台,OBU免稅可吸引幾兆資金回台,甚至,連中國要撤飛彈的謠言,竟然都可以成為大漲的利多消息。
陳博志認為,這些很多都是政府炒作出來,但這會有很大的風險。首先,投資人認為五二○前,政府都會護盤,既然大家想法一致,在這之前勢必會出現非理性殺盤,造成股市震盪;其次,由於沒有基本面,未來只要國際股市一有風吹草動,台股就會崩盤垮掉,受傷的終究還是投資人。
對台股本益比飆高,證交所指出,四月底的本益比較三月的十三.八九倍暴增,主要是因為上市公司第一季稅後純益普遍較低,而集中市場四月份股價明顯上漲,所以四月份平均本益比才有明顯的增加。
至於四月底全體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價淨值比,也由一.二四倍升為一.四二倍。
如果根據上海及深圳證交所網頁所顯示,兩個市場的本益比不過二十二倍及三十五倍,而亞洲四小龍其他三個市場香港、新加坡及南韓,本益比都還不到十倍,美國的紐約交易所也才三十倍,但台股到昨天為止,竟已高達四十五倍,顯示資金行情已將台股推升到不甚合理的位置。

台股本益比飆至41.8倍 創十年新高

【聯合報】2009.05.07
證交所昨天公布四月底大盤平均本益比數字,竄升至四十一點八倍,創下近十年來新高紀錄,更是兩千年網路泡沫以來首見。股市本益比升高,意味台股狂飆後,潛在報酬率已大幅降低。
外資熱錢最近湧入台股,但今年第一季國內上市公司獲利仍相對偏低,目前台股的本益比竟較三月底的十三點八九倍大幅上升,也比年初大漲一倍。
證交所表示,四月大盤平均本益比飆升主要是受各上市公司今年首季稅後獲利普遍較低,加上近期大盤指數狂飆,才出現四月平均本益比大幅增加現象。
其中,金融保險類股的本益比高達三百六十七倍,居各類股之冠;但金融股卻是這波最具利多想像空間,許多個股股價連續三天漲停,即使爆出大量買單也瘋狂搶進,股價照樣鎖住漲停。
雖然本益比高到讓人咋舌,但證交所統計資料顯示,上海、深圳股市前年底的平均本益比最高曾達五十九倍、六十九倍,讓不少投資人對台股仍有期待。
市場法人指出,台股此時本益比大舉提高,意味投資人看好未來,但相對意味殖利率降低,恐將影響今年除權息行情的威力。

【天下1000大調查】明星產業:台灣主導的大機會-LED

作者:王曉玟 天下雜誌 421期 2009/05/07
去年景氣豬羊變色,但台灣兩大明星產業卻仍能逆勢突圍。LED產業成長13%,可望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線上遊戲產業,橫掃四百萬人市場,06~08年玩家人口成長17%。
沒有明星公司,也能閃閃發光。台灣的LED產值,已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日本。台灣的螞蟻雄兵,集結完整的產業鏈,要搶奪LED盛世的主導權。
這是一個閃閃發光的產業。這也是一個沒有明星公司的明星產業。
LED(發光二極體),未來的光,也是政府寄予厚望的下一個兆元產業。目前,照明佔全世界二○%的電力,有了LED這目前發光效率最高的光源,西元二○二五年前,照明將只消耗全球電力一○%,光在美國就能省下一百三十座發電廠。三年後,歐盟將淘汰發光效率差的傳統白熾燈泡。五年後,美國也將跟進。
自一八七九年愛迪生發明電燈泡、開創電力產業後,照明史上從來沒有一項發明如LED一般,擁有開創嶄新市場、重塑商業模式、減緩能源問題的巨大潛力。
而台灣,正在這明星產業萌芽期,佔地為王。
根據工研院統計,全球LED市場穩定成長,一般照明、筆記型電腦和電視等產品的背光源總市場規模,二○○八年為七十億美元,二○一二年將達一三七億美元,複合成長率一六%。
台灣的LED產業產值已高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即使去年景氣豬羊變色,台灣LED產業仍逆勢成長一三%,達六○九億台幣。
搶奪LED盛世主導權
白熾燈泡點亮的十九、二十世紀,台灣來不及掌握市場,奇異(GE)、飛利浦(Philips)、歐司朗(Osram)獨領風騷一百年。
而LED粲然發光的二十一世紀,台灣站在半導體、面板產業的厚實基礎上,從上游磊晶、中游晶片製程、封裝、系統整合,一條產業鏈完整無缺,獨欠下游的品牌與通路。這一次,台灣大有機會搶奪LED盛世的主導權。
「LED沒有產業標準。台灣掌握自有技術,不必求人,」奇美集團旗下奇力光電總經理陳錫銘指出。
和個人電腦、通訊、DRAM產業相較,LED產業沒有標準、技術協定,少了國際大廠的技術獨佔、專利緊箍咒,最適合台灣科技業打一場螞蟻雄兵的商戰。
因為照明並非標準化產品,LED市場大餅切碎成許多利基市場,少量多樣、百家爭鳴。
台灣優勢:掌握上游
從光源市場看,前三大奇異、飛利浦、歐司朗加起來,全球市佔率不過二○%。以燈具市場論,全球最大的松下電工更只佔全球三%。照明產業的技術特質、產業結構,讓LED成為沒有明星公司的明星產業。
但是,站在台灣雙兆產業的基礎上,LED大可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
半導體、面板製程和LED相近,聯電、友達、奇美、台積電、光寶、鴻海、億光等企業,無不以集團財力投入。一旦台灣掌握上游材料關鍵技術後,唯一能在產能上和台灣一較高下的,放眼全球,只剩韓國三星。
今年,晶電已發表一百流明瓦的單體,發光效率已可和傳統光源分庭抗禮。台灣掌握的上游磊晶養成技術,讓中國大陸欣羨不已,中國官員、學者足跡遍及台灣LED企業。
台灣劣勢:獨缺通路
只不過,目前台灣發展LED產業,仍沿襲半導體、面板的代工思維,缺乏通路,無法掌握終端消費者。
台灣發展LED產業的思維,和照明大廠飛利浦恰恰相反。
飛利浦模式是從下游往上游發展。飛利浦將LED產業視作通路為王的民生、消費者產業。飛利浦佈建綿密通路,先瞭解消費者生活情境,融入設計後,才鎖定特定的LED技術。
台灣模式卻是從上游思考。台灣將LED視為製造業,缺乏消費者洞見,短期內難脫OEM、ODM的營運模式。
「照明這產業要變成全球性品牌不容易,」工研院數位科技領域副總監林志勳分析,「燈具和各地的人喜好有關,龐大的燈具也不易跨國運輸,一定有在地的供應商存在。」
台灣,挑了一條難走的LED之路。但台灣身處亞洲戰略地位、緊鄰全球最大內需市場,不論是品牌或代工,台灣都不容缺席。

富人理財告別投行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魯斯•沙利文(Ruth Sullivan) 2009-05-06
在尋找更為獨立的建議時,越來越多的富人開始疏遠投行,轉而青睞於規模較小的理財機構或專業機構幫助打理他們的財富。
“客戶們現在認為,最優秀的顧問機構要具有獨立性,”理財行業諮詢公司Maslinski & Co主管邁克爾•瑪斯林斯基(Michael Maslinski)表示。“人們對投行的信任受到侵蝕,特別是現在它們曾投資於自己不理解的產品。”
瑪斯林斯基補充稱,私人銀行與其投資銀行的密切關係,曾是一種強大的行銷工具,但如今可能被視為一項劣勢,客戶希望離投行越遠越好。“他們很脆弱,正在治療創傷。”
他表示,隨著更多人從對私人銀行及其內部產品的推銷中醒悟過來,獨立理財機構的數量正不斷增加。
許多獨立理財機構正在用另一種方法挑戰私人銀行的業務模式。總部位於倫敦的Lord North Street就是其中一家,該公司喜歡把稱作私人投資辦公室。
該公司聯席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威廉•德雷克(William Drake)相信:“針對高淨值客戶的建議應具有獨立性,不要計畫逼迫客戶進入某種特定的資產類別”。
Lord North Street於2000年創建,管理著約30億英鎊的資產。在決定進行任何資產配置前,該公司會與每位元客戶就年度基點收費達成一致。
收費的高低取決於資產的規模、安排的複雜程度及所需的服務水準,例如客戶希望多長時間與理財顧問會面一次。德雷克表示:“我們的理念是,我們能夠做到完全獨立和沒有偏見,因為不管資產配置如何,我們收取的費用是一樣的。“
他認為,收費結構也有助於保持以客觀的方式去選擇“指數還是積極管理,一位資金經理還是另一位資金經理。基點收費是我們得到的全部,商議的任何回扣或折扣都會打入客戶的帳戶”。基金管理費由客戶支付,而非該公司。
德雷克補充稱:“(然後)我們會努力規劃投資組合,因為沒有內部產品,所以不存在利益衝突。”
投資組合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這些客戶包括英國和歐洲大陸的富有家庭、捐贈基金和慈善組織。
該公司的投資門檻為2500萬英鎊。
瑪斯林斯基表示,讓收費不受投資戰略的影響,是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概念。但如果客戶希望把所有的資金都變現——目前利率較低——並不願支付大筆固定費用,問題就可能出現。他表示,“(一個業務模式)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找到正確的平衡很重要”。
Stonehage等一些理財機構按時間對家庭辦公室諮詢服務收費,但對特殊投資建議委託,則會根據資產規模的百分比收費。瑪斯林斯基認為,收費結構應反映公司的規模、員工的管理以及所有權結構。
他表示:“如果企業的所有者是管理層,那麼他們更有可能考慮企業的價值聲譽,與長期客戶共同壯大,而不是採取短期產品策略。”
Market- Dynamics Research and Consulting最近針對包括私人銀行在內的理財機構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顯示,去年,英國客戶滿意度較上年整體下滑3.5個百分點,至57.5%。
投資者的擔憂表現在以下幾方面:財務建議的可用性;客戶溝通的頻率和品質,尤其是關於投資方面;客戶關係員工流失率;以及費率水準。該研究還表明,客戶的不滿很大程度上源於問題機構可感知聲譽的下滑。
Lord North Street聯席創始人亞當•韋瑟德(Adam Wethered)表示,對於需要有人管理自己投資的人而言,部分問題在於,“在新的複雜形勢下該信任誰。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信任投行,他們懷疑一年後這些投行是否還存在。
韋瑟德和另一位聯席創始人看到很多來自捐贈基金和富有家庭的潛在客戶,他們正在尋找不同於投行的業務模式。
在目前不確定的環境下,他們還接到了更多來自投資者的電話,希望更詳細地瞭解其資金是如何投資的,以及這種資金配置的用意。
他們希望看到,投資者今年能夠為變化做出更多準備。投資者正冒險嘗試調整投資組合,並更密切關注治理問題和託管人。不過在改變投資配置方面,富有家庭和捐贈基金一直行動緩慢。
瑪斯林斯基表示,隨著私人銀行努力消除母公司問題帶來的影響,一些投行將選擇分離私人銀行業務與投行業務。“但它們首先必須分開注資和保護。”他補充稱,瑞銀(UBS)等其他投行將賦予其私人銀行部門更多自治權。
對於一些理財機構而言,例如前瑞銀員工團隊18個月前創建的獨立理財機構Vestra Wealth,私人銀行從母公司得到更多自治權的做法為時已晚。
它們已邁出了第一步,希望融入獨立理財機構這一日益增長的趨勢。這些理財機構預計,在金融危機中,將會看到來自大型私人銀行的新客戶。

社論-資金大水淹財報

2009-05-06 工商時報
去年第三季金融海嘯災情到達頂峰,海嘯荼毒後國內上市櫃企業之08年第四季及09年第一季上市公司業績大受衝擊。眾所矚目的年報與季報終於公諸於世,整體上市公司獲利出現十年來最大虧損金額,災情之重尤甚2001年之網路泡沫。當時只有在2002年第四季出現186億元之虧損,但08年第四季整體上市公司虧損3,400億元,今年首季只小賺百億台幣。總計2008年全體上市公司稅後純益達4,850億元,較2007年1.48兆元獲利衰退達65%。若以09年首季獲利觀察,今年整體上市公司純益還是難逃衰退的命運。
雖然季報普遍性不佳,類股中依然呈現「幾家歡樂幾家愁」局面。傳產股中表現最佳的是食品股,統一、味王、大成、佳格、大統益、蔔峰都繳出亮麗成績單;汽車零組件之東陽、大億、皇田、為升、帝寶、正新、建大、台橡表現也不差。電子產業中則下游的電子五哥,零組件中電池模組之新普、順達、加百裕,散熱模組之超眾、力致,DRAM模組之創見、威剛、勁永,網通產業之正文、兆赫、啟基、智易,數位相機之佳能、應華、華晶科,電視卡之圓剛、廣寰等,都是電子產業季報優等生。
電子五哥鴻海、廣達、宏碁、仁寶及華碩去年第四季季報分別賺了93億、40億、28億、27億及虧損28億元,今年首季分別出現133億、44億、20億、28億及4億元的盈餘,故五哥今年首季共賺進230億元,優於去年第四季之160億元,其中鴻海重登台股獲利王,廣達集團之廣達及廣明季報亦亮眼。面板五虎表現依然不佳,去年第四季虧損近780億元,今年首季再失血585億元;五家DRAM廠去年第四季虧損647億元,今年首季再虧358億元,雙D過去半年總共虧損2,370億元,創下歷史罕見紀錄。傳產股中,台塑四寶去年第四季也虧損達822億元,今年首季虧損急縮至6億元上下;中鋼去年第四季及今年首季分別虧損154億元及71億元,華航則虧損199億及29億元,都是連兩季大幅虧損的例子。過去兩年最夯的太陽能,今年首季季報也不盡理想。雖然如此,幾乎所有股價都以「利空出盡」反應,顯示即使「否極泰未來」,仍可添加投資的甜蜜度。當然資金行情推升過高股價,短線風險也在上升中。
整體觀察,傳產類以具中概色彩之食品及汽車零阻件最優,電子業則以下游電子五哥,及零組件最具競爭力。事實上,電子次產業中之晶圓雙雄、封測,面板零組件之背光模組,具未來產業明星相之LED、手機製造及零組件,PCB和大多數之IC設計公司,業績表現皆不佳,顯示全球金融海嘯過後,電子業訂單大本營之歐美市場,元氣並未恢復。然大多數上市公司在法說會中宣稱,第一季是穀底,第二季季成長率少則3成,多則倍數成長,公司接單已走出長長幽暗的墜道。這些說法,都尚待未來事實的驗證,但最近許多股票漲幅相當可觀,顯示股市行為並不在意首季財報的實況,反而充分反映未來的展望,套一句老話:股價反映未來。
股市行情本來反映的就是多重面向,包含景氣面、產業面、資金面、政策面、心理面等。當經濟指標的景氣面與季報呈現的產業面,均與即時行情背離或鈍化時,其他面向就成為不可缺少的輔助角色。不佳的季報已被市場心理面默認,兩岸加速交流反應政策面的利多,外資加碼、內資回流、陸資的期待則化為資金面的狂潮。尤其是所謂和平紅利、三資匯流的信心面,強化股票市場供需態勢的逆轉,資金狂潮淹沒財報,就如大水沖垮龍王廟,凡此在在均印證本波無利潤復甦的「無基之彈」。值得注意的是,這會不會演成另一波泡沫行情,對經濟發展無益,反而讓眾多散戶受傷,值得加以關注。

虧很大 威盛列財務重點專區

2009-5-6
上市櫃公司去年年報及首季季報上週公佈完畢,不過由於去年受金融海嘯影響,許多公司財報出現虧損,因此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內的「財務重點專區」,也出現小幅「塞車」的情況,包括威盛(2388)、茂矽(2342)都是首度被列入。
指標2名單變厚
根據「財務重點專區」的最新資料顯示,指標2(最近期財務報告每股淨值低於10元且上市後最近連續三年度虧損者)入列的上市公司共36檔、上櫃更高達47檔,相當15家上市櫃公司就有1家入選,其中上市公司首度入列的有九檔,上櫃有八檔,包括威盛、萬泰銀(2837)、遠東銀(2845)等。
至於被納入指標3(近期財務報告每股淨值低於10元且負債比率高於60%及流動比率小於一者)的上市公司有23家,上櫃則有21家,其中華航(2610)是首度入列的公司,加上長榮航(2618)去年已經被列入,顯示油價暴跌對航空股的財報造成重傷。
而指標4主要是篩選最近期財務報告每股淨值低於10元,且最近兩年度及最近期的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均為負數者,上市公司一共篩選出13家,上櫃則有15家,其中茂矽、懷特(4108)都是因為現金持續流出,而首度被選入指標內。
證交所表示,若有買到相關公司股票的投資人不需要過分緊張,可以看看投資標的為什麼入選,因為有些指標是以過去的財務資料來篩選,但過去表現並不代表未來,只是投資人若要投資相關公司,仍應提高警覺,畢竟過去營運紀錄並不好,公司財務體質也比較弱。

台股暴衝 基金沒搭上

2009-5-6
在資金行情及政策利多雙重激勵下,台股近來大幅上漲,自4月27日至5月4日,一週內漲幅近11%。但國內全部共172檔台股基金中,沒有一檔的一週報酬率能超越大盤表現,平均報酬率為6.45%。
根據Lipper統計,172檔台股基金中,全部都是正報酬,近一週報酬率前三名分別是康和比聯台灣紅不讓基金10.83%、富達台灣成長基金10.82%及匯豐台灣精典基金10.63%,後三名則是金鼎行動基金1.7%、新光多重計量基金0.72%及金鼎寶櫃基金0.12%。
有趣的是,近一週報酬率前三名的台股基金中,持股比例最高的都是台積電,而前五大持股公司則多集中在電子股、金融股,但近一週報酬率最後一名的金鼎寶櫃基金的前十大持股則完全沒有台積電,金融股也沒出現在前十大持股公司中。
此外,在一週報酬率超過9%的22檔台股基金中,如以投信公司來做區分,則匯豐中華投信最多,共有六檔,其次為富邦投信、摩根富林明投信的三檔,及德銀遠東與台壽保投信的兩檔。
雖然台股近期漲勢驚人,但投信法人提醒,由於台股短線漲多,在操作策略上仍建議小心為上,近期可留意業績能見度高、且符合預期甚至超出預期的大型權值股,以參與這波外資搶補盤,但逢高則可減碼波段漲多,且基本面相對較不紮實的個股。

晶電併廣鎵 LED大洗牌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詹惠珠/臺北報導】2009.05.06
台灣最大發光二極體(LED)磊晶廠晶元光電正發動新一波併購行動,計劃併購第二大LED磊晶廠廣鎵,以舒緩產能不足的窘境。
外傳,晶電將先收購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所持有的三成廣鎵股權,再洽談合併,現已進入最後談判。
晶電在陸續併購國聯、元砷、聯詮、連勇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紅光LED和第三大藍光LED廠,如果晶電再併購廣鎵,藍光LED月產能可突破20億顆,將壓迫其他LED磊晶廠,如:璨圓、泰穀、新世紀等的競爭力,台灣LED市場將重新洗牌。
晶電發言人張世賢昨(5)日表示,對此毫無所悉,但晶電紅光LED和藍光LED產能全部滿載,晶電是在尋找最快、最經濟擴充產能的途徑。
廣鎵董事長陳進財昨天指出,沒聽說這項收購案,但與大股東葉國一長期以來,一直正面看待LED產業的整合,整併有助台灣LED的國際競爭力,「廣鎵賣相好,追求的人本來就很多,甚至還有國際大廠競逐中」。
晶電昨天股價上揚4.8元,以漲停價74.5元收盤;廣鎵是興櫃公司,昨天上漲0.39元,以20.4元作收,裕隆集團則是廣鎵的第二大股東。
據瞭解,葉國一有意出售所持有的三成廣鎵股權,晶電去年10月向智慧財產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控告廣鎵侵權,並求償2億元,應是這樁交易的觸媒之一。加上晶電大股東億光也曾相中廣鎵,致使晶電、廣鎵雙方一拍即合,正就交易細節研商中,一旦完成交易,侵權案就可圓滿落幕。
晶電董事會3月下旬通過辦理現金增資5億股,約可募得200億元,業界矚目;晶電董事長李秉傑當時曾對外表示,是為併購預做準備,目標鎖定與晶電具互補性的未上市櫃磊晶廠。
晶電併廣鎵 雙贏
一場金融海嘯,讓企業面臨生死存亡考驗,也讓產業進行一場去蕪存菁的淘汰賽,產業龍頭大廠則是金融海嘯後最大的受益者。
產業景氣去年下半年急凍,LED產業今年元月還看不到訂單在那裡,未料3月在急單湧入下,晶電藍光LED產能馬上滿載,到了5月,紅光LED也跟著滿載,這種產業變化情況,讓在LED業界有20年經驗的人都看得霧煞煞。
LED產業訂單暴增,主要是來自新的需求;包括韓國三星力推LED做背光源的液晶電視,筆記型電腦(NB)對LED的需求也超出預期,加上金融海嘯讓原本有擴產計劃的磊晶廠紛紛縮手,又造成產能的缺口。
晶電產能爆滿,主要來自背光源的大量需求,晶電又是目前國內唯一有能力供應NB背光源的LED廠,透過合併,晶電可以提高產能,廣鎵則可以提高股東價值,並解決廣鎵一再拖延的上市案,可說是雙嬴的局面。

匯豐拚中國上市 A股大利多

2009-05-06 工商時報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亞太區執行董事王冬勝昨(5)日向本報指出,匯豐銀一直希望切入中國大陸的證券業務,也計劃於中國A股上市。此舉可望帶動跨國企業競相至中國A股上市的趨勢,潛在利多一觸即發。
王冬勝接受訪問時指出,匯豐銀希望成為第一批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外資企業,針就赴A股上市一事,匯豐銀已經和北京交換過意見,不過目前尚無任何可對外宣佈的時間表。
由於外商銀行的大型企業客戶,主要為跨國企業,匯豐銀繼香港、倫敦、紐約等交易所上市後,擬再於中國A股上市的動態,預料將帶動境外企業赴上海交易所上市的熱潮,同時也可帶動A股市場的國際化。
日前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明確表示,將逐步擴大境外投資者參與上海金融市場的比例和規模、逐步擴大國際開發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規模、並適時啟動符合條件的境外企業發行人民幣股票。
其中,境外企業在中國市場發行中國存託憑證、亦或直接於A股市場發行股票,可望於近期很快獲得審批。
王冬勝指出,匯豐銀到中國A股上市,將可以藉由籌資管道的增加,籌集到更多市場資金,如此也將使得匯豐控股在中國大陸此一重點市場的拓展,能更為順利。
他並表示,不論匯豐銀未來尋求在上海證交所上市的方式,是採取集團上市,亦或是以HSBC(中國)進行分拆上市的做法,都將取決於進一步的評估。
對於中國大陸市場的看法,王冬勝指出,中國在2010年至2011年之間,可望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香港與東南亞、大陸之間的區域貿易快速成長,估計也將因而受益。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計劃允許外資證券公司與上海的企業,共同設立合資證券公司,以打造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舉措,王冬勝也透露,匯豐銀將會尋求與一家持有證券執照的潛在投資夥伴合作。
王冬勝也指出,在基於拓展中國大陸的證券業務的考量下,匯豐銀已經於香港遞交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的申請。

陶冬:人民幣現在升值 不妙

2009-05-06 工商時報
人民幣兌美元匯價連續8個交易日走高,昨(5)日收盤升破6.82元,為近7個月以來首見;對此,瑞士信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國出口成長動能正減緩,「人民幣現在升值,問題挺大的!」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詢價系統顯示,人民幣兌美元昨收盤於6.8199元;同時,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也已升至6.8201元,由此觀之,2005年7月21日匯改以來,人民幣匯價已累積升值15.92%。
陶冬指出,從中國大陸的境管政策上,雖然表面上不再與美元掛鉤,但,「實際上還是有的」。人民幣匯價近日的連續升值態勢,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市場對於中國經濟成長「有所期待」,而市場整體共識一致,致使熱錢流入中國大陸市場,所造成的現象。
對於人民幣匯價未來走勢的預估,野村證券認為,今年第四季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將進一步升值至6.70元;美林證則預測人民幣匯價今年第二季至第四季的匯價,從6.80元逐步升值至6.75元與6.65元。
不過,陶冬表示,「人民幣很難大升」,估計人民幣匯價到今年不會升破6.80元。他指出,中國經濟當前的外部成長,受到出口減緩衝擊此時中國政府讓人民幣匯價升值,可以說是「政治上不正確」的事情。
再者,陶冬指出,中國大陸的珠三角、浙江一帶出口廠商群集地區,現在的營運情況也並不好,基此考量,人民幣匯價哪有空間升值?
外銀交易室外匯操盤人士認同陶冬觀點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匯價連續8個交易日升值,確實反映市場看好中國經濟成長的看法。另一方面,中國近期以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動作,也顯示出其容許人民幣適度升值的態度。
陶冬指出,人民幣逐步國際化的過程,估計至少需要5至8年的時間;美元愈弱勢,人民幣相對上會愈來愈受歡迎,這也是可預見的。
不過,必須關注到的事情是,唯一會阻止人民幣匯價升值的,「是北京政府」。換言之,儘管市場再怎麼看升人民幣匯價,最終仍操之於中國人民銀行。
從海外NDF市場來看,午盤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NDF遠匯報價介於6.7350至6.7400元區間,與前一交易日收盤時的人民幣價位6.7297至6.7397元相比,也更進一步升值。
外銀交易室主管表示,人民幣匯價的穩定升值,或許也是中國希望替人民幣做為貿易結算貨幣的推進過程中,為此舖路;一旦人民幣更為國際化,在面對以後的金融危機,也會顯得較有抵禦能力。

曹仁超接受搜狐訪問透露 A 股將成 W 型牛市格局

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曹仁超曹 sir 於 4 月接受了內地搜狐的訪問, 訪問中, 他透露 A 股將成 W 型牛市格局。 即未來秋冬季會再有一次下探機會。 雖然曹sir於今次港股的反彈浪看錯了(他指不會穿上一次反彈高位15781.05,結果穿了,暫時高位 15977.13 ),但個人希望他今次對A股的看法是對的…因8仔的MPF還未轉到 A股去,失策!天天看股市,卻忘了這個持久抗戰基金…
由於曹 sir 的國語實在是有限公司, 所以是次貼文字版。
曹仁超搜狐訪問
香港股壇權威、香港《信報》著名財經專欄作家曹仁超日前攜新書 “創富三部曲 —— 論勢、論戰、論性 ”之第一本《論勢》,首次現身內地, 並接受了搜狐的專訪。在此次專訪中,搜狐就目前A股走勢,內地股市制度建設等話題與曹仁超先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曹仁超先生也通過搜狐對廣大的投資者介紹了他的創富歷程以及人生態度。 關於此次專訪的內容,我們將通過文字以及視頻等方式陸續發佈, 敬請關注。
技術上牛市已經開始
搜狐:您三個月之前曾公開表示:2010年10月前中國股市會進入牛市。如今三個月過去了, 整個經濟形勢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您現在是否還堅持當初的觀點?
曹仁超:我不但堅持, 而且相信,牛市可能已經開始了。因為星期天我注意到,內地股市的的50天平均數已經高於250天平均數。也就是說,指數上已經出現了Golden Cross(黃金交叉)。這就告訴我們,(牛市)的出發點可能到了。當然,有一點我還是有所懷疑的,就是我注意到這個Golden Cross,目前只在中國的內地市場出現, 而香港市場並沒有出現, 美國股市也沒有出現。所以,A股的這個Golden Cross,我認為可能主要得益於中央政府的放鬆銀根,四萬億的投資刺激等因素。 所以,我還希望再觀察幾個月。但是,單從technical(技術)的角度來看,牛市的確已經開始了。
通縮比通脹更可怕
搜狐:但是也有學者認為這只是熊市里的反彈。因為大家覺得通縮之後會有很長的通脹期。
曹仁超:我是最反對通脹這種說法的。 一般來說,通脹的出現受三個條件影響。 首要的是貨幣供應(Money Supply)的問題。現在大家認為美國為了刺激經濟,增加貨幣的供應量, 從而會導致通貨膨脹。包括巴菲特也在2008年表示,美國將會出現通脹,所以美金有一段時間的下跌。但是,我們看到事實是,在過去的9個月,美元不但沒有下跌,反而上升了。所以,可以看出,貨幣供應的增加不必然導致美元的貶值。
而除了貨幣供應,影響CPI的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往往是忽視的,那就是貨幣流速(Velocity of Money)。自2007年以來貨幣供應一直有增加但為什麼CPI在下降呢,就是因為貨幣流速是越來越慢了。Money Supply目前大約為2萬億美金, 而Velocity of Money大約有30萬億到50萬億,因此,一旦 Velocity of Money 下降,比如下降5%, 那麼市場上就會消失5萬億。 這個數字比Money Supply 要大很多。這就是為什麼Velocity of Money對CPI的影響會更大。這就使我比較擔心通縮的問題,而不是通脹。
1990年日本的情況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貨幣供應量大,但是貨幣流速小,最後就是出現了嚴重的通貨緊縮。

搜狐:如果通縮真得到來, 會持續多久, 會多嚴重?
曹仁超:通縮造成的後果真的比較讓人擔憂,因為通脹我們說還是比較容易控制,比如可以通過加息等方式來解決。 但通縮對經濟的影響就會很大。我覺得,美國這次的熊市持續的時間就會很長。但好在目前這種情況在中國還沒有出現。
拉動內需短期不容易見效 不看好消費股
搜狐:您在自己的書中說中國的經濟復蘇需要進一步擴大內需,但是您本身又不看好消費股, 這是為什麼?
曹仁超:中國目前的狀況和歐美日本不一樣的是, 後者可能是“國貧民富”, 而中國則可能更像是“國富民窮”。 中國目前的經濟更多的是靠政府投資拉動。但真正要擴大內需就不能只靠政府投資, 而是應該讓普通人的生活搞好一點。 比如提供免費的教育, 較低廉的醫療, 有力的社會保障。應該讓中國人都不要為自己的未來擔心, 這樣老百姓就會敢於消費。
中國內地居民的儲蓄率目前仍然太高了, 而美國的則為零, 香港的儲蓄率為 11 % - 18 %。 中國人把太多的錢放在銀行裡,不出來消費。為什麼,因為他擔心教育, 醫療的費用。而政府應該盡力解決這些問題,使得大家不要擔心教育醫療以及退休等所需要的開支。這樣才會有擴大內需的效果。
但是我們現在還是看不到有明顯的政策出來,所以也不相信擴大內需可以在中國發生。 正因為目前的經濟仍是投資驅動( Investment Driven ), 所以也不太看好消費股。

搜狐:那反過來是不是可以說,投資性質的產業,比如基建行業會更有投資機會?
曹仁超:這是我這幾個月推薦的。 中國建材, 江西銅業, 中國石油 …… 這些股票這段時間都漲上去了, 因為政府投資嘛,政府收銅,價格自然就上去了。最近溫家寶總理出訪很多國家,購買石油,石油也有機會。而中國很多地方搞建設, 所以建材也就漲上去了。

搜狐:新能源呢?前一段時間新能源都漲的不錯。
曹仁超:新能源的上漲主要是因為有政府的補貼政策帶動。但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這些目前還是不能和石油發電,煤發電競爭的。
黃金是不發達的投資
搜狐:本來想問您對黃金股的看法, 但現在似乎答案也很清楚了。
曹仁超:嗯。 黃金是不發達的投資。 黃金價格要上去取決於兩個因素, 一是我們出現通貨膨脹, 買黃金保值。 另一個是我們對鈔票沒有信心了。 但今天我們看不到有這些情況出現。
另外, 以前印度是最大的黃金進口國, 但現在印度將禁止黃金進口了。 此外, IMF 為了幫助第三世界國家也會出售黃金。 我覺得黃金會在 850 美金到 1100 塊美金之間起起落落, 差不多了。 跌到 850 的時候也許會有人去買, 但漲到1100也就差不多了。
當然除非我看法錯了, 就是通貨膨脹出現了, 美元崩潰。 但是我們現在看不到這個現象。 美元崩潰, 可能世界也就崩潰了。
地產股短期沒戲
搜狐:您對房地產股前景如何看待。
曹仁超:中國房地產跑得太快了。 地產漲上去了, 工資沒漲上去, 出現了滯後效應。 所以房地產面前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跌下來。
第二個方向是你在那等我們能買的起。 這個時間可能是2-3年。 所以2009年房地產(股)不會上漲, 2010也不會, 最早是2011年。
長線看地產股是好的。 但是在 18 個月內我還是看不到它漲上去的理由。
A股P/E太高 這輪將是W型雙底牛市
搜狐:最近股市下跌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家盛傳A股IPO要重啟,可見大家對於IPO是談虎色變。 實際上內地市場一直對新股發行制度有很多的批評,認為它不夠市場化。 而很多的人表示,應該參考香港的新股發行制度,紅鞋制度,您覺得可行嗎? 大陸股市還有那些方面能像香港學習?
曹仁超:香港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 很多制度都是借鑒英國。 因此可以說香港是先有制度, 後有股市。 而中國內地則是相反的, 先有股市, 然後制度是一點一點慢慢建立的。
正常的 IPO 不會對股市造成負面的影響。 2007 年,香港的IPO是很多的,但是股票還是漲上去了,但2008年香港的IPO也很少,但股市還是跌下來了。
相反的,正常的IPO往往會讓股市漲上去。因為你申請IPO了,找到鈔票了,很多人有機會去投資了,就有更多的錢進入市場了。
但為什麼在A股市場大家覺得IPO對股市有影響呢?因為在香港的市場,一檔股票是反映它值多少鈔票; 而在A 股則是由供求決定的。IPO一出來,大小非一出來, 供應多了,股市就下來了。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 他所反映的實質是: 今天中國市場的PE,同全世界相比,還是太高了。
這也是我比較擔憂一點。 剛才我說A股已經進入牛市了,但是在P/E這麼高的情況下還繼續漲,還是有點令人擔心的。
所以我覺得, 這次的牛市可能不是V型的,而是W型的。 他可能會漲上去再跌下去, 再漲上來。這也是我為什麼說2010年中國才正式進入進入牛市的原因。
我相信大陸或遲或早都會採用香港目前的制度。 因為全世界都是採用這種制度的。
先有市場後有制度是不行的, 制度落後也不行的。 但是制度會慢慢成熟。 我相信在未來幾年內, 內地資本市場的制度會慢慢與國際接軌。
具體的制度進程我們是不清楚的, 但是還是越快愈好。 因為只有儘快的改善這些制度, 對於小投資者才公平。

搜狐:香港近期的電訊盈科私有化被否決,香港媒體說這是對一個中小投資者的保護?
曹仁超:是啊。 我也希望這樣的情況也慢慢在中國股票市場開啟, 建立一個公平公開透明度很高的股票市場。
炒股要及時止損
搜狐證券:股神也有失敗的時候, 您怎麼看待失敗?
曹仁超:每個人都會有成功與失敗。 失敗的機會往往是 80 % 到 90 %, 而成功的機會可能是 10 % 到 20 % 。
我的第一次投資失敗是 1974 年。 從那以後, 我就在思考, 怎樣讓失敗的概率更小一些? 所以就有了我的 “ Cut Loss ”( 止損 ) 觀念:
每一筆投資, 如果損失了 10 %, 我就會重新審視, 我這個投資到底是對還是錯。
而如果跌倒 15 % 到 20 %, 對不起了, 這時自己的看法也不重要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賣掉它。 這就是我多年來推廣的 “ 止損 ” 觀念。
2007 年我也是有虧損的, 但是因為我做到了及時止損, 所以虧損比大部分人都小。 我虧掉了大約 10 %, 而別人可能虧掉 50 %。 有人說你又成功了, 但其實我只是及時止損。
財富不應該是給子女的
搜狐證券:你現在正在把精力轉移到慈善事業。 為什麼?
曹仁超:因為我的女兒不喜歡我的鈔票嘛(笑), 所以我就把我的鈔票拿來幫助其他人。
其實我是讀英文書長大的, 所以我很多想法也很外國人差不多。 財富不應該是給子女的。 子女讀完書, 他們自己有賺錢的能力。
不要用自己的鈔票按得他們長不起來。 你要是把太多的錢給他們, 他們能做什麼呢, 只能去消費。 所以, 要讓他們有賺鈔票的能力, 就不能給他們太多的鈔票。 而如何不給他們鈔票呢, 就是一步一步把自己的鈔票捐出去。
報紙經營不好可以關掉 但決不說假話
搜狐證券:你在香港《信報》工作多年, 其中肯定有很多甘苦, 尤其是您和林行止等人一起共事, 這期間有什麼趣事?
曹仁超:林先生是我在《明報》的時候是同事。 後來我跟他出來幹是因為我非常敬重他。
林行止在做事方面很有原則, 做人方面很講信用。 過去三十多年他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 就是從來不干預我們或者記者寫什麼。 這也是我為什麼我能夠和他經常論戰的原因。
08 年石油大漲, 我覺得石油太貴了, 但是他看好。 於是他寫了三篇文章闡述他的觀點, 而我就寫了五篇文章闡明我為什麼看衰。 結果後來石油跌下來 了。 而今天二月他就寫了一篇文章說: 對不起我看錯了。 你說這樣的老闆你上哪裡去找啊。 所以說, 有這樣的老闆, 是我一生中的另一個幸福。

搜狐證券:當時《信報》名稱的由來是怎樣的?
曹仁超:當年我們討論用什麼最後做名字, 最後覺得 “ 信 ” 是最重要的。 我們希望看我們報紙的人相信我們。 我們靠什麼讓讀我們報紙的人相信我們? 就 是朱鎔基先生講的: 不講假話。 這就是我們 1973 年開報紙的想法。 報紙經營不好, 可以關掉, 這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過去 30 年我們一直有一個原則, 我們從來 不講假話。
政府壓力方面有時候也是很大的, 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講真話。 我們可以不講, 但是一旦要講, 我們就要講我們相信的真話, 而不講假話。 這是我們《信報》的原則。
不因虧損喪信心 將來20年中國機會最多
搜狐證券:最後能對我們的投資者說點什麼嗎?
曹仁超:我相信中國經濟最惡劣的環境已經過去了。 2009 年( 經濟 ) 已經開始上升了。 如果你因為之前的虧損而對未來喪失信心, 你就會犯我以前犯過的錯誤。
1974 年因為我虧損很多, 1975 年就沒有信心, 所以接下來的 5 年我的收益很小。 所以有信心很重要。
為什麼要有信心? 因為我們相信, 最大的虧損已經在 08 年 10 月結束了。 將來是兩個方向:
一個是上上落落, 漲不上去,另外一個是漲上去。
所以, 大家不要因為 08 年虧損太大就對未來沒有信心。
中國是一個年輕的市場, 長遠看, 20年或者30後, 我相信股票市場的上漲幅度是今天我們想也想不到的。 1974 年恒生指數 150 點, 我如果當時說三十年後恒指能上升到3萬點, 你一定認為我是瘋了, 但事實是它就是漲了 200 倍。
20 年後再看 A 股, 它的漲幅一定比美股和港股都要大。 現在香港的平均 GDP 是 3 萬美金,而內地是 2000 美金。 20年後, 如果內地的人均 GDP 漲十倍的話, 那麼理論上股市應該上漲二十倍到三十倍。 所以從長遠看, A 股的前景一定是好的。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首次到北京來的原因。
我相信將來二十年, 投資中國內地的機會比投資香港的機會更加多。 謝謝。

章嘉玉從拜金女王到享受平價之樂

2009/05/04【文╱朱美宙】
在兩岸基金界都占一席之地的章嘉玉,曾經滿身名牌高檔貨,但在看盡景氣循環、人生起落後,她寧願做好實質的投資,重金裝扮門面不再是她的生命重心,務實的魔羯本色展露無遺。
繁華落盡後平淡的甜美,誰最知道?章嘉玉。這位縱橫兩岸的基金界長青樹,現為荷寶集團亞洲區投資管理中心大中華區及東南亞行政總裁。她在台灣基金業起飛的年代,擔任荷銀投信的總經理;在中國基金剛起步的時候,就踏入中國市場,擔任中國湘財荷銀董事長,身價累積自然不在話下。然而,她在經歷過三十歲就開賓士車、衣服非香奈兒不穿的年少拜金歲月後,如今選擇簡單過生活。
章嘉玉在一九八○年代末期台股狂飆時投入市場,那個「雞犬升天」的年代,錢來得容易,她用五十萬元的本錢,趁著台股上萬點賺得了八千萬元,資產翻了一六○倍,金錢成了彰顯成就的最佳利器,養成她非名牌不買的習性。她的一趟美國行,可以一口氣買下十多雙Bally名鞋,不僅如此,她曾經擁有百雙的Salvatore Ferragamo高級鞋,贏得「Ferragamo女王」的稱號。
滿屋名牌 無助解決負債
但再多的名牌裝扮,無助於章嘉玉在台股自一萬二千點崩盤時的無助。她回憶到,她以為低點已到,再投入本金,沒想到台股崩跌,讓她在股市裡「愈攤愈平」,她發現,空有一屋華服,「功能大概與菜市場買的差不多」,少許的珠寶也是以三折的價格拿到當舖變現,八千萬元灰飛煙滅。這個人生莫大的打擊,讓她開始重新思考生活到底應該怎麼過。
但真正影響她的,則是其夫婿。她的先生才大她一歲,因在美國創業成功,不到四十歲就決定退休。
章嘉玉說,先生的生活態度很務實,所有購物都很功能導向,在美國一起逛街時超過十美元的東西就嫌貴、沒有打折的東西不買,剛開始她很震撼,但結婚八年來漸漸習得平淡的樂趣,因為「買了五雙Ferragamo鞋子,也不過是徒增虛榮感而已。」
金融業其實是極重門面的行業,身上的行頭常反映身價的多寡。章嘉玉分析,社會常以金錢做為衡量成功的標準,金融業的競爭又特別激烈,同儕壓力很大,自然容易迷失在炫麗的外表裡。一直等到年歲漸長,才發現成功與否其實不需要靠別人來衡量。
成功與否不需藉他人衡量
尤其是,金融業向來以追求財富為終極目標,男性的主管常以買名錶、開高檔跑車,女性主管則以購物做紓壓管道,章嘉玉說,她自己雖然也走過這一段,年紀漸長則開始發現外在的配件也只不過是虛無的奢華追求,就像她共有十只名錶,最常戴的也不過是那只戴了二十年的勞力士錶,「其他九只不知在做什麼,真的很浪費。」
隨著生活的歷練增加,章嘉玉發現,金融業最迷人的地方是對趨勢精準判斷的成就感。因此,她寧願把辛苦賺來的銀子做好投資,像是近年來陸續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地購置房地產,反而從中得到更大的樂趣。她更再三規勸同事:「要把工作的知識運用在處理自己的財務上,否則工作再忙碌也只是瞎忙。」
在生活上,上街血拚已不再吸引她,而她自○四年就開始至上海發展,已經習慣當地相對低價、卻作工精細的手工裁縫,購衣治裝更懂得精打細算,她不再購買動輒萬元起跳的名牌,現在衣服超過三千元、套裝超過五千元就覺得貴;運動健身也不需要去昂貴的健身俱樂部,就在住家附近散步即可,因為她雖貴為外商金融圈的亞洲區主管,已經學會「不需要再為標籤過生活了。」

股大漲 梁國源:資金現象 非春來了

【中央社╱中央社台北4日電】2009.05.04
台股今天大漲337.83點,是否春來了?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表示,台股大漲背後,「鐵定是資金現象」,經濟基本面仍不理想,恐不宜將近期台股表現視為景氣回溫領先指標。
台股今天開高走高,收盤上漲337.83點,為6330.40點,漲幅5.63%,成交金額為新台幣1645.53億元。
梁國源表示,這波台股表現很明顯為資金行情,陸資題材發酵,外資大舉匯入外,內資也積極參與,但提醒投資大眾,經濟基本面仍不甚理想,近期台股表現是否可視為反應景氣反轉的領先表現,仍有待觀察。
他表示,台灣是高度仰賴外需的經濟體,但分析最新經濟數據,3月出口總額仍年減35.7%、出口訂單年減24.3%,失業率仍持續攀升。
此外,觀察近期新台幣匯率走勢,出口疲弱通常新台幣也將趨弱,但近期出口不佳下,新台幣兌美元卻不斷升值,同樣也是反應資金行情。
梁國源表示,經驗及學理上,股市循環將領先景氣循環,因此股市被視為景氣領先指標,但通常領先期為1至3個月。
他表示,若這波台股表現的確是未來景氣好轉的領先表現,領先期也超過歷史平均值太多,依此判斷,這波台股表現應為資金行情,不宜解讀為景氣好轉的領先表現。

劉憶如:兩岸&遺贈稅 推升漲勢

【經濟日報】2009.05.05
台股昨(4)日衝上6,330點,日本大和總研首席經濟顧問劉憶如表示,這不只是資金行情,而是兩岸因素與遺贈稅調降效果開始發酵,「這是長期、而不是短期現象」;她指出,兩岸獨特的政治與經濟關係,為台灣景氣復甦產生不容忽視的力量。
對於一般解讀台股大漲只是資金行情,劉憶如不以為然。她指出,國際不應該低估台灣的經濟實力,特別是兩岸關係經貿開放的此時,台灣占有許多優勢,這是其他國家沒有的,「看台灣的經濟前景不能單看出口,而忽略了兩岸和遺贈稅這兩張牌,現在我們已經開始玩這些牌了」。
劉憶如說,許多國際機構都看壞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經濟學人》雜誌以台灣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達64%,今年1月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幅度達44%,因而認為台灣將是其觀察的55個國家中,表現最差的一個;然而,這些機構所持理由都忽略了台灣獨特有利的因素。
劉憶如表示,無論是4月中博鰲論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談話,或者是三次江陳會,「訊息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走向對台灣有利的方向」,即使部分議題沒馬上落實,但只要方向是對的,就不影響基本面,兩岸關係雖然牽動台灣經濟,但「現在應該掌握仍是兩岸關係的基本面,而不是消息面」。
劉憶如分析,目前普遍國際上的預測,都認為中國大陸的經濟將是全球最先反彈的,今年1月以來的急單更直接嘉惠台灣電子產業及多項傳統產業,這些都是提振台灣經濟正面的因素,也應是這一波海外資金匯入的主要著眼點。此外,政府大幅調降遺贈稅,這對海外資金回流也有正面貢獻。

奇瑞入股勝榮 將化暗為明

【經濟日報】2009.05.05
經濟部有意開放陸資投資台灣車廠,與中國奇瑞汽車合作的台灣勝榮汽車可望拔得頭籌,預定今年第三季洽談的「搭橋計畫」,將把開放陸資投資台灣車廠列為重要議題。
外界點名,奇瑞有意透過美國投資公司名義間接入股勝榮汽車;若政府確定開放陸資投資台灣車廠,奇瑞可望化暗為明,直接投資勝榮汽車,進軍台灣市場。
據了解,勝榮正辦理現增,以便向太子購買台中大肚廠及生產奇瑞汽車產品所需的模、製、檢具相關設備,公司資本額將從目前登記的2億元擴增到20億元以上。
有意參與勝榮汽車增資的,除太子汽車集團許勝發家族外,據了解有一家美國投資公司要藉認購勝榮的現增股,取得近半數股權。
這家美國投資公司資金,外界點名是來自中國奇瑞,這樣投資規劃是因尚未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先以迂迴方式間接來台。
根據雙方發布的訊息,勝榮與奇瑞的合作範圍,不僅限於台灣市場,勝榮將以台灣的資源,協助奇瑞開發新車或改款設計,並為奇瑞代工成車外銷到其他國家;勝榮甚至還打算以奇瑞汽車產品為基礎,發展自有品牌車款,銷到第三國市場。
業界對於這麼大的合作範圍,直指雙方應有包括投資關係在內的更深一層合作。

墨比爾斯:新興股市年底躍起

【經濟日報】2009.05.05
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3日說,隨著利率下跌與通膨降溫,新興市場股市今年底可望突破格局,展開多頭市場。他指出,兩岸關係拉進後,台股受惠將最多。
坦伯頓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墨比爾斯在印尼接受訪問時重申,新興市場正為下波漲勢「築底」。他說,克萊斯勒聲請破產等短期風險可能抑制股市漲勢,投機客也許會作空股票,但「我們正處在下個多頭市場的築底期。這段時期可能持續到今年底,然後出現突破」。
今年表現最突出的十種股票指數,都由開發中國家包辦,其中祕魯和中國漲幅最大。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勁揚17%,同期MSCI世界指數下跌2.6%。
談到台股展望,墨比爾斯表示,由於台股規模較小,受影響也較大,兩岸投資交流增加後,台股受惠應會比陸股多。兩岸旅遊和企業投資日漸興盛,將創造穩健的有利環境,使兩岸和鄰近國家雨露均霑。比方說,在台灣經營的日本企業就能透過台灣進軍大陸市場。
不過他也指出,兩岸情勢未來仍會有起有伏,大陸對台灣的投資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效果,所以還不足判斷台股一定會形成新多頭市場。
自墨比爾斯3月23日表示市場進入築底期以來,新興市場指數已大漲20%,超越世界指數13%的漲幅。不過,新興市場指數雖大幅反彈,目前的股價淨值比只有1.58倍,仍低於五年平均的2.1倍。
墨比爾斯說:「現在的股價淨值比是多年來的最低水準。大體來說,除了少數例外,我們不買本益比超過10的股票。展望五年以後,現在的股價真的很便宜。」
他指出,新興市場展開多頭走勢後,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將是投資首選,其中又以原物料供應和民生消費企業受惠最多。此外,他也推薦土耳其、南非和巴西股市。
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也已表示看好新興市場復甦,認為在經濟逐步回溫但市況持續動盪之際,買進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股票是最佳投資組合。
該公司在3月開始對俄國的展望翻空為多,目前持有金磚四國股票的比重超過它們在基準指數的權值。該公司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高德4月底說,他預期四國股市的表現將持續「超越大盤」。

百度攜手聯發科 力抗Google

【經濟日報╱記者曹正芬/台北報導】2009.05.05
大陸搜尋引擎龍頭百度昨(4)日宣布與聯發科簽訂合作協議,由於聯發科是大陸最大手機晶片供應商,將有助百度搜尋服務伸入龐大的山寨機市場,力抗Google平台手機。
聯發科表示,聯發科在大陸手機銷售是以2.75G為主,手機搜尋服務要在3G手機平台才會使用,2.75G手機應用尚不普及。聯發科預計下半年推出支援微軟平台的智慧型手機,至於Google平台手機在評估中,尚無時間表。
大陸主要電信業者包括中國移動等,傾向支持全球搜尋引擎大廠Google的Android平台系統,為了鞏固手機及無線通訊裝置應用的搜尋引擎市場,百度主動尋求與聯發科結盟,搶占山寨機市場,鞏固龍頭地位。
百度表示,大陸九成以上國產手機都是採用聯發科的作業系統解決方案,因此百度與聯發科合作,在聯發科手機作業系統平台上,研發搜尋服務。此外,百度還與手機系統廠商三星、聯想、天宇等合作,天宇素有「山寨機的諾基亞」之稱,顯見百度拉攏大陸國產手機廠商的企圖心。
百度與三星、聯想、天宇等幾家手機業者合作,共同開發搜尋用戶端軟體,並在手機功能表預置圖示,讓用戶可以使用網頁、新聞、圖片、地圖等百度的搜尋服務,維持在大陸無線裝置搜索領域市場地位。內建百度引擎的三星手機預計5月上市。
業者估計,目前採用聯發科平台的大陸國產手機,以通話、照相、聽音樂為主,若要新增網路搜尋引擎服務,估計要等3G手機應用普及之後。
此合作案對聯發科業績短期無明顯影響,但有助百度在聯發科手機平台上拓展市占率。
百度在2006年曾與諾基亞合作,使諾基亞用戶能透過無線連接方式,使用百度的中文搜索引擎。儘管大陸主要電信業者向Google 手機平台靠攏,但百度仍努力爭取與中國移動等主要電信業者合作,隨著大陸3G基地台開始營運,手機搜尋引擎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台股多方氣盛 十年線在望

2009/05/04
本土期貨再拉第二根漲停,台指期已經領先看到十年線,選擇權更上看六千八,再加上摩台指今天盤中漲幅超過7%,透露出台股明天多頭挑戰十年線大關的企圖心。行情連續兩天噴出,空方這回慘遭修理,日盛投信認為,十年線六千四百點附近壓力相當大,且連續上漲已經讓提早上車的投資人想實現獲利,這將使得未來幾天盤勢可能會出現大幅震盪的走勢,建議逢高降低持股部位。(張佳琪報導)
台股兩天漲六百多點,漲勢實在驚人,期貨市場更是激情,本土期指由金融股率先發動攻勢,再拉第二根漲停,台指期領先站上六千四,選擇權則來到六千七到六千八左右,這種漲勢就連歷經多空洗禮的專業期貨操盤人都感到震驚。
空單部位過高的期貨商近兩個交易日簡直賠慘了,市場上傳出某大型期貨商光是上週四盤中,帳上一度就慘賠四億。投信經理人私下表示,最近會緊盯證券商的狀況,以防券商的營收獲利慘遭期貨商拖累。

巴菲特:銀行測試壓力沒意義

2009-05-05 工商時報
紐約時報報導,億萬富翁巴菲特與其夥伴孟格週日表示,近來金融風暴所傳達最重要的教訓,就是公司應該少借貸與建立防止銀行倒閉的系統。巴菲特還批評政府的銀行壓力測試,無法正確判斷銀行業體質,他並說將繼續加碼柏克夏海瑟威所擁有3大銀行持股。
這兩位專家在年度股東會後的隔日召開記者會。這兩人指出,全美多數銀行沒有大到不能倒閉,但消費者卻無須太擔憂,因為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透過向銀行索取費用所獲得的資源,將用來保護消費者權益。
巴菲特並補充,具有遏止銀行倒閉的機制與獲致成功誘因,是確保大型金融機構運作良好的關鍵。他認為過去10年人類沒有變得更為貪婪,不過他們要利用這樣系統牟利卻不困難。
78歲的巴菲特強調,「我認為最重要的教訓在於全球需要大幅減少槓桿投資」。此外,巴菲特還抨擊美國當局對19家銀行進行的壓力測試沒有實質意義。因為他指出該做法完全忽視不同銀行的商業模式。
柏克夏目前投資的美國銀行有5家,分別是富國銀行、U.S. Bancorp、SunTrust銀行、美國銀行與M&T銀行公司等。前面4家都在檢測的19家銀行名單內。
該全球第二大富豪認為,富國銀行、U.S. Bancorp與M&T銀行公司並不需要更多資本挹注,並還強調「我們可能以目前價格買進這3家銀行的任何一家」。
無論如何他也肯定銀行穩定金融系統的努力,表示政府將為身陷麻煩的大型銀行尋找解決之道。
巴菲特並考慮將對全球流行性疾病,像是近來爆發的H1N1新流感提供保險服務。
柏克夏副董事長孟格則說,許多因素綜合,導致這波金融危機的發生。他認為美國對於高債務、不道德與愚蠢的過度容忍,讓它目前正在付出代價。孟格說續留在信用卡與衍生性商品業務的不道德,讓許多民眾受害。他還批評不健全的作帳規定無法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公設地抵稅優惠 將限縮

【經濟日報】2009.05.04
財政部將限縮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抵稅價值,過去「低買高抵」時代即將終結。未來公設地改採比率抵稅,僅可就其占遺產總額的應納稅額部分,做為抵稅限額,全額抵稅優惠不再,公設地抵稅價值約僅剩10%。
財政部已經完成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即將報請行政院核定實施。配合遺產及贈與稅率大降至10%,過去常成為高所得者避稅工具的公設地,財政部也已修正其抵繳稅捐原則,改按比率制抵稅,藉此避免富人在享受低稅率的同時,再藉公設地侵蝕遺產及贈與稅基。
依據新修正的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第44條規定,公共設施保留地得抵繳遺產或贈與稅的限額,依據以下公式計算:
公設地可抵稅限額=依本法計算的遺產稅或贈與稅●X(申請抵繳的公共設施保留地財產價值/全部遺產總額或受贈財產總額)
目前公設地的市價一般約為公告現值的一成,舉例來說,甲以120萬元買入價值1,000萬元公共設施保留地,甲去世時的遺產總額(含公設地)共計6,000萬元,其應納遺產稅額為600萬元,甲的繼承人選擇以公告現值1,000萬元的公設地抵稅,依據新規定,公設地實際可抵繳的稅額上限為:
600萬元X(1,000萬元/6,000萬元)= 100萬元
在財政部修正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抵稅原則之前,甲生前以120萬元買入公告現值達1,000萬元的公設地,假設甲未留下現金遺產,且稅額逾30萬元時,甲的繼承人可以公設地抵繳甲應納的遺產稅,其可抵稅金額是以公告現值為準,即公告現值1,000萬元,抵繳金額就是1,000萬元。
以上例為例,甲應納遺產稅為600萬元,只要選擇以公設地辦理抵繳,繼承人即免再繳稅。但修法改採比率抵繳之後,甲購入公告現值達1,000萬元的公設地,因只占遺產總額的六分之一,依據公式換算最多也只能抵稅100萬元,新規定之下,甲的繼承人還要繳納剩餘500萬元的遺產稅。

劉宗聖:台灣50最具賣相

【經濟日報】2009.05.02
週四(30日)台股戲劇性大漲,使得百分之百持股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占據當日台股基金績效最佳的前十名,寫下難得一見的紀錄。
兩岸三地互掛ETF即將成行,對台灣投資人有何意義?想搶台股上漲契機,又要如何從ETF著手?本報專訪國內ETF發行市占率最高的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與寶來指數投資處副總黃昭棠,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台股週四飆漲,多檔個股買不到,ETF是否一定買得到?
答:ETF同樣會有買不到的問題。週四寶來台灣卓越50ETF(0050)就漲停,溢價0.11元,高掛5萬張漲停委買單沒有成交。
雖然ETF在眾人齊買下已有溢價的狀況,但券商若要做套利,也必須賣出ETF來買進一籃子股票,在漲停買進股票不易的情況下,套利難度相當高。
比較特別的是,30日當天,外資反而賣出約2萬張ETF,原因為何仍待觀察。
問:兩岸三地ETF互掛,寶來何檔ETF較有機會代表台灣?
答:以寶來而言,寶來台灣50走出去應該是很明確的。
在兩岸三地ETF互掛上,雙邊政府有如裁判,政府目前正在做最後的磋商,寶來投信部分,檔等相關工作已準備就緒,待鳴槍後,我們就可以提出申請。
問:中國ETF發展現況如何?
答:中國是ETF非常大的潛在市場,基金受益人數上億人。不過,中國還沒有信用交易,無法做指數期貨與現貨的套利,折溢價的情況較難改善,在多頭時發展不錯,空頭或進入市場震盪,則指數追蹤會有拉大的情況。
兩岸三地互掛ETF模式若成型,未來可以推廣到各地,可把海外ETF帶進來,等於用新台幣買台股,但可以做全球化佈局,用一本帳戶,就可以做全世界的資產配置。
新聞辭典》ETF
ETF原文為Exchange Traded Fund,意即在交易所買賣的基金。
ETF的投資,是為了追求貼近特定指數的表現,投資內容包含股票、債券、期貨、商品等。當ETF發行時,發行商必須取得組成指數的成分資產,使得基金淨值的走勢與指數幾乎一致。ETF的規模、交易活絡程度與折溢價情況,可用來判斷該ETF產品是否成功。
ETF近似於指數型基金,但必須透過集中市場交易,與一般股票買賣相同,比基金更具有價格彈性,目前國內有11檔ETF在台灣證交所掛牌。

壓力測試 花旗恐須增資百億美元

【經濟日報】2009.05.03
美國官員透露,由於銀行對壓力測試結果有意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及美國銀行主管當局將延後公佈19家大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由先前預定的4日延至7日美股收盤後才公佈。華爾街日報報導,花旗集團恐需增資100億美元,才能符合政府對銀行資本的要求。
資深總統經濟顧問古斯比表示,聯準會上個月把測試結果通知各銀行,銀行有權向監管單位陳述意見。測試的目的是決定各銀行的體質,更重要的是判斷經濟惡化時,銀行需要多少資金。
另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花旗可能需增資多達100億美元,花旗等銀行仍在和聯準會談判,如果政府接受花旗財務狀況還算健康的說法,花旗可能毋須籌募這麼多新資金。最好的情況是,花旗的資金可能比政府的規定多出5 億美元。
花旗1日宣佈同意以56億美元把日本的證券事業以及其他資產,賣給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這筆交易將使花旗的有形普通股權益資本(TCE)增加25億美元,稍微減輕資金壓力。
FBR資本市場公司分析師米勒說,美國監管部門可能根據壓力測試的結果,要求全美19大銀行中的14家增資,為可能進一步惡化的經濟衰退預作準備。
美國政府透過壓力測試,以瞭解美國經濟衰退若在未來兩年進一步惡化,各銀行能否應付。接受測試的包括花旗集團、美國銀行(BOA)、高盛、大都會人壽和通用汽車旗下金融公司GMAC等金融機構。
聯準會上個月公佈的數據顯示,這19家大型銀行持有全美金融體系資產的三分之二,貸款額則超過二分之一,可謂舉足輕重。歐巴馬政府已表示,無論測試結果如何,都不會有銀行被勒令倒閉。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表示,這些銀行將有六個月的時間向私人機構募集資金,如果募集不到,政府會伸援手。但政府可能大幅增加股權,將政府在銀行的優先股轉換成為普通股,這麼做不會增加稅人負擔但會增加風險;另一個可能的辦法是由政府注資。
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康拉德透露,財長蓋納在參院作證時表示,目前無需增加銀行的紓困金。政府的問題資產救助計畫(TARP)中,約有5,900億美元已用於各項紓困計畫,剩餘資金大約還有1,096億美元,預計今年將至少收回250 億美元,總計還有1,346億美元的可用資金。
為iShare MSCI Taiwan,美股代號為EWT。中國移動宣佈入股遠傳電信12%後,EWT隨即大漲12%多,成交量也較平常多出六、七倍,成為國際投資人追漲的標的。昨晚美股開盤,道瓊指數下跌30點,EWT則逆勢上漲0.88%,每單位報價10.31美元。

海峽論壇5月中旬登場 預期將發佈一系列惠台新措施

2009 / 05 / 03
中國國台辦常務副主任暨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於週五 (1日) 透露,5 月中旬於福建省舉辦的海峽論壇上,將有一系列惠台政策發布,可能對兩岸關係產生積極影響。
香港《文匯報》報導,鄭立中是於出席第 4 屆中國 (莆田) 海峽工藝品博覽會時透露此消息。
在 4 月 26 日舉行的第三次江陳會上,在南京剛剛簽署 3 項協議,及達成陸資入台共識。5 月中由國台辦、福建省政府等 20 多個部門共同舉辦的首屆海峽論壇將登場,業界普遍預期,論壇上中國政府會釋出對兩岸有實質利多的訊息。
其中可能包括賦予福建海西兩岸金融合作實驗區、新增台商投資區、海上客輪直航等,與台灣交流合作方面先試先行的政策。
報導並指出,前法務部長廖正豪也以台灣「中華總商會」會長身出席福建藝博會,他並明確表示,將出席海峽論壇。
廖正豪對媒體表示,海峽論壇在台灣已引發熱烈關注,他也已邀請家鄉嘉義的很多朋友一同參加,其中還包括部分民進黨議員。
定於 5 月 16 日開幕的首屆海峽論壇,除了 18項主要活動之外,亦新增「齊天大聖文化交流活動」和海峽兩岸科技社團合作與發展交流會暨第二屆海峽兩岸非營利組織合作與發展研討會等兩項活動。

流感疫情遭忽視 銀行測試待判決

(5月3日)陶冬
儘管甲型流感(H1N1)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市場仍決定將注意力放在經濟資料上。美國的多個領先經濟資料(ISM、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密執根消費信心指數等)均出現遠超過預期的好轉,零售和住房銷售情況也有改善。日本的工業生產亦顯復蘇的跡象。資金對全球復蘇的期望越來越大。
筆者詫異于市場完全無視甲型流感的蔓延。儘管此流感的死亡率不高,傳染性卻甚強,相信不僅對旅遊業,甚至對消費均構成打擊,並可能加大經濟復蘇的難度。
風險胃納增強,資金流出國債和美元,商品市場和新興市場受惠。食糖和大豆價格紛創近年新高,工業金屬也在復蘇期望下反彈,豬肉價格則大幅下挫。由於避險需求轉弱,黃金的調整仍在持續。
本周有三大焦點:1)週五的美國四月份失業率和非農業就業資料(8.9%,-620K vs三月的8.5%,-663K);2)週一(但可能被推遲)美國聯儲對外公佈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部分銀行需要補充資本金;3)甲型流感疫情。另外週四,歐洲央行估計會降息0.5%至1%,英格蘭銀行同日則估計按兵不動。

8法人預言 通膨明年初登場

2009-05-04 工商時報
力求景氣復甦的結果可能導致通膨再起!這不只是股神華倫巴菲特提出的隱憂,最新一期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也開始探討投資人如何做好抗通膨的準備。不過,據本報針對八大法人的調查顯示,多數法人認為通膨怪獸在2010年重現的機會較大,而且將是以溫和的姿態呈現!
據美國商業周刊報導,儘管現在全球景氣仍然未見好轉,但各國政府都心知肚明,除了戰爭之外,唯有「製造通膨預期」,才能徹底拯救這一波經濟衰退。而製造通膨預期的要件之一,就是製造市場氾濫的資金與超低利率環境。
就本報調查,多數法人認為,通膨重返的時間點應會落在2010年初。匯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投資長高禮行表示,通常通膨重返的時間點會落在全球景氣復甦之後,預估會是2010年初。
高禮行建議投資人可觀察幾個指標,包括消費者物價指數、抗通膨債券價格及利率動向,一個較方便的觀察方式為TIPS的ETF價格,價格越高代表市場對未來通膨隱憂上升,直至4月29日的價格位在100.47,去年上半年高點在111.59,五年平均為102左右。
保誠趨勢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蕭世昀則表示,由於終端需求未見,且房市仍未落底,所以今年內Fed不太可能升息,最快也要到2010年初或第二季後,通膨才會伴隨Fed的開始升息到來。
天達投顧與保德信投信則是認為很有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就看到通膨。天達投顧指出,一旦下半年景氣好轉、油價持續走高,則出現通膨的可能性將大為提高。
保德信投信則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最壞情形可能已過,若景氣得以快速並確立回溫、各國包括大規模基礎建設與刺激消費的需求,最快將可能拉動CPI數據在2009年下半年之後轉為通膨。
不過,摩根富林明投信研究部主管洪胤傑強調,未來就算有通膨現象,也是非常緩步進行,對經濟影響不大,畢竟全球需求還未大幅增加、景氣尚需時間復甦,因此,估計最快也要到年底才會有明顯通膨現象開始產生,至於通膨要威脅到資本市場,也是2010年以後的事情,短期內發生機率相當低。

兩岸通訊、LED照明 6月搭橋

2009-05-04 工商時報
兩岸將在六月份舉辦兩場搭橋交流會議,包括兩岸通訊產業與LED照明產業,經濟部表示,將邀請大陸產業訊息部官員,以及大陸上中下游產業來台參與,其中LED照明產業主要討論合作認證與建立標準的可能性。因台灣擁有進步的LED技術,而大陸擁有廣大的市場,兩岸合作建立標準,將有機會引領成為全球技術。
經濟部強調,由於歐、美、日、韓皆已投入LED標準制定工作,相關標準規範建置與推動,將成為LED照明產業競爭勝負關鍵。若搭橋會議上,兩岸有意願合作建立LED標準,即可納入標準局首先建立兩岸標準的產業。
劉揆日前赴台南科學園區參訪LED上游台灣最大廠晶元光電時,晶元光電總經理周銘俊即向劉揆建議,國外5大廠正透過專利互換箝制國內LED廠商,兩岸應儘速合作,建立產業標準與產品認證,以尋求突圍。劉揆也表示,在兩岸搭橋會議後,希望能藉由兩會協商讓兩岸標準發展成全球標準,使台灣成為LED照明產業全球中心。
為使兩岸建構出來的LED標準,能符合未來的需求,技術處將於5月13日先行召開「研討LED標準草案公聽會」,針對LED八種標準草案內容解說並進行討論,以利後續由技術處與標準局共同推動成為CNS國家標準。
經濟部指出,藉由舉辦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研討會,建立兩岸產業合作模式,進而連結跨國企業,並攜手進軍國際市場,進行全球布局。搭橋專案的時程規劃為兩岸輪流舉辦產業合作交流會議,在第一年先進行兩岸產業交流,第二年進行洽談,第三年進入實質合作。
目前初步選定15項優先交流項目辦理兩岸產業交流會議,包含中草藥、太陽光電、車載資通訊、航空、通訊、LED照明、光儲存、資訊服務、風力發電、車輛、設計、流通服務、食品及精密機械等產業。

美國4月失業率恐創25年新高 壓力測試報告將出爐美股本周變數多

2009年05月04日蘋果日報
【邱柏達╱綜合外電報導】美股上周收紅、交出月線也收紅的漂亮成績單,本周美股邁向5月天,但彭博預估,本周公布的美國4月失業率恐將攀升至8.9%、恐創下25年來新高;而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年度股東會上也坦言,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第1季的財報恐難交出佳績,加上美國銀行「壓力測試」(stress test)報告預料將延後至本周五公布,因此儘管美股上周數波利空衝擊下仍力守不跌,但市場認為,美股本周影響變數多、走向恐待觀察。
利空襲擊
美股3大指數上周利空不墜、周線最後以小紅做收,推升3大指數月線同步收紅,累計計道瓊工業指數上月上漲7.3%、S&P500上漲9.4%,納斯達克上漲12.3%表現最優,但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市場策略分析師楊格說:「市場正值牛氣沖天之際,現在開始出現了挑戰市場因素,市場才因為部分經濟或企業財報消息表現優於預期激勵,若要市場維持近期熱度,得祈禱利多能持續湧現。」
彭博調查經濟學家意見預估,本周五美國勞工部將公布4月失業率恐持續攀升,將達8.9%、創近25年來新高,美國失業率持續攀升亦將衝擊美股。BMO Capital Markets資深經濟學家葛雷格里解釋說:「這波經濟衰退預估將在今年結束,但是復甦的力道恐將十分緩慢,而且要擺脫高失業率的陰霾,恐需要更久時間。」葛雷格里也悲觀地預估,美國年底前失業率將達9.5%、明年甚至將飆升至9.7%。
經濟衰退今年結束
市場憂慮失業率持續飆升,本周另有變數受市場關注。原定今公布的美國銀行壓力測試報告料將延後至周五發布,FBR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米勒警告:「若美國政府要求銀行資金維持一定水準,那受測的多數銀行恐都得需要充實資本因應,而無法通過壓力測試的銀行更有可能高達14家之多。」
波克夏首季財報差
美股本周利空消息盤旋不去,股神巴菲特在波克夏海瑟威股東會表示,第1季營運利益恐年減11%為17億美元(564.96億元台幣),市場投資標竿巴菲特成績單恐仍難有起色,持續打擊市場信心。
全球經濟復甦之路仍困難重重,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與中國、日本及南韓共13國財長昨則在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集會時發表聲明呼籲,亞洲國家需加強協調努力,以防止經濟進一步惡化。

中資銀行品牌價值飆升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安德魯•巴克斯特(Andrew Baxter) 2009-04-30
BrandZ品牌價值排行榜金融機構類榜單的內容見證了過去一年金融部門發生的巨變。
以前,美國銀行(BoA)和花旗(Citi)曾經為了爭奪第一而大打出手,如今它們已經分別下滑至第8名和第11名。中國工商銀行(ICBC)取而代之,在該類別拔得頭籌,緊隨其後的是同樣來自中國的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和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
與此同時,美聯銀行(Wachovia)、美林(Merrill Lynch)、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瑞士銀行(UBS)全部跌出了百強名單。
然而,撥開現象看本質,你就會發現一個有關品牌價值及其維繫品牌價值重要性的有趣資訊。榜單編撰者明略行(Millward Brown)的一個決定凸顯了這個資訊:考慮到資本市場甚至連金融業短期的發展前景都難以評估,在該類別中就不評定品牌的發展勢頭了,而是發佈“品牌價值占市值的比例”。
這個衡量標準顯示出,中資銀行整體品牌價值的大幅提升更多地是由於業務增長強勁——這是BrandZ評估方法中的一個關鍵要素——而不是由於品牌本身的力量。反過來,西方一些銀行整體品牌價值的銳減反映出信貸緊縮對它們業務的破壞,而不是品牌本身的問題。
“許多銀行很好地維持了品牌資產和客戶忠誠度,其程度令人吃驚,”明略行Optimor公司(MBO)首席執行官瓊安娜•塞登(Joanna Seddon)表示。“金融業崩潰的原因與品牌無關——決定製造那些次級貸款的不是品牌。”
“總體而言,品牌衰敗的情況遠沒有業務那麼糟糕;在一些銀行,品牌正在扮演重要角色,在艱難時期維繫它們的價值。”
整體品牌價值降幅最大的4家機構——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花旗和美國銀行——品牌價值占市值的比例都出現上升。以此衡量,美國運通和加拿大皇家銀行——以及新入榜同為加拿大品牌的多倫多道明銀行(Toronto-Dominion)——名列榜首。而滙豐(HSBC)第4名的位置更多地要歸功於它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的龐大業務。
突出表明了中資銀行的實力及不斷增長的影響力的,是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該行雖是BrandZ百強榜的新成員,卻是榜單覆蓋企業中品牌價值提升幅度最大的一家——高達168%。MBO諮詢師弗雷德麗卡•福克(Frederica Fok)表示,該行對客戶服務的高度重視使其有別於其他中資銀行,同時還通過大舉擴張信用卡業務來發展其品牌。
百強榜的另一位新成員是Bradesco銀行,這是巴西第一家上榜機構,證明了另一個金磚國家日益增強的重要性。(金磚四國(Bric)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
MBO副總監克利斯蒂安娜•皮爾遜(Cristiana Pearson)特別強調,Bradesco是“巴西一個非常特殊的品牌——它們從自身的財務穩定和國家的經濟增長中受益匪淺。在巴西,低層次社會經濟群體的增長尤其顯著。Bradesco在這個群體中始終非常強大,被譽為‘大門敞開的銀行'。”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新成員是Visa——全球最大的支付卡網路,在去年Visa公開上市之前,由於無法對其估值,而未能進入BrandZ榜單。(要瞭解Visa品牌發展的更多資訊,請登陸www.ft.com/global-brands-2009閱讀英國《金融時報》對其首席行銷官安東尼奧•盧西奧(Antonio Lucio)的專訪。)
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和桑坦德銀行(Santander)的表現是一個亮點,品牌價值分別上升33%和10%。一年後的情景還有待觀察:直到去年9月,西班牙的銀行還因為資金充足而受到稱讚,但近幾個月前景開始暗淡下來。
相比之下,保險業十強每家公司的品牌價值都出現下降。安聯(Allianz)下降9%,但三井住友(Mitsui Sumitomo)和美國國際集團(AIG)則分別大幅下降82%和79%。
這裏,品牌價值占商業價值的比例再次取代發展勢頭得到評估,但該行業的得分遠遠低於銀行,而且各家機構之間差別不大。
有些保險公司品牌價值占市值的比例成功實現小幅上升,但這更多地是反映出了市值的大幅縮水,而不是品牌的內在力量。
正如塞登所說:“沒有一家公司擁有非常強大的品牌。”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該行業在整體品牌價值方面是最大的輸家,降幅達48%,相比之下,金融機構的整體降幅僅為11%。

全球經濟見底了嗎?

2009-04-29 陶冬
全球許多經濟資料出現了改善,觸發了人們對早日復蘇的希望。的確,瑞信追蹤的全球十大經濟領先指標(如美國ISM、德國IFO、中國PMI等)中,有七個已經觸底反彈。這是否意味著戰後最嚴峻的經濟衰退已經否極泰來?
毫無疑問,經濟形勢在向好的方向移動。各國政府的財政刺激方案積聚起巨大的訂單,相信在今後數個季度陸續發力。央行的利率政策和數量擴張政策,不僅將政策利率推向零,而且將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和按揭利率大幅拉低,銀行在貸款上也略有鬆動。
重組房屋貸款、房貸利率下降,使美國的租金回報比貸款成本高出近1%。美國樓市的可承擔程度(affordability)已經回到二○○三年泡沫之前的水準(當然不排除過度調整)。供樓負擔的減輕,加上油價的大幅回落,使得美國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上升,零售資料從低位元回揚。
不過首先,歐洲、日本經濟資料(尤其是消費資料)並沒有像美國那樣地改善。其次,經濟資料從極壞變成很壞,未必代表一場危機已經見到盡頭。以美國失業人數為例,最差時每月有六十九萬份工作消失,現在有六十三萬份工作消失,就業狀況仍然極其惡劣。美國已經有五百多萬人失業,這是近三○年來所沒有的。
筆者看來,經濟復蘇取決於兩大因素,而其他經濟資料的好轉未必可以盡信。經濟復蘇的第一要素,是就業市場出現可持續的好轉,如果就業不保,房市、信貸、零售、企業盈利均難有真正的好轉。因為消費者一旦沒有了收入,其他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
第二個要素是銀行信貸得以恢復。現代資本主義沒有信貸支持,就像人體沒有血液。央行的非常措施將利率拉低,但是貸款必須恢復,企業才能維持正常運作。銀行重啟金融仲介功能,甚至是就業市場復蘇的必要條件。沒有資金流動性,企業無從擴張、無從運作,當然無從增加人手。
目前的經濟、金融,有從雷曼兄弟倒閉所帶來的震撼中清醒過來的跡象。世界末日未必到來,銀行未必會全部倒閉,“現金為王”策略未必需要做得太極端。這種恢復是情緒上的穩定,值得慶賀,不過尚算不上經濟的實質性好轉。
美國政府很快會公佈對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也許這是政府變相對部分銀行實施國有化的前奏。筆者如果見到銀行被國有化,並成功將有毒資產剝離出去,開始借貸,則筆者會對經濟復蘇有樂觀一點的看法。
牛市必須建立在經濟的可持續復蘇之上,經濟復蘇離不開銀行恢復功能、就業狀況改善。

全球品牌開始從東方升起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約翰•加普(John Gapper) 2009-04-29
不久前,市場行銷主管瓊安娜•塞登(Joanna Seddon)路易士•費羅(Louis Féraud)套裝上掉了一枚紐扣,她打算在紐約或倫敦找一家商店把紐扣補上。
這位明略行(Millward Brown)的執行副總裁並不走運:已故法國設計師費羅在麥迪森大街上的紐約分店已經關閉。她不得不轉向擁有11家路易士•費羅分店的中國。這個在上世紀80年代因肥皂劇《豪門恩怨》(Dynasty)和《達拉斯》(Dallas)而風靡美國的品牌,如今已經遷往了東方。
路易士•費羅將工作重心從美國調整到中國,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但正變得越來越常見。隨之發生的是,我們的戰後設想——大多數全球消費品牌將首先在美國登陸,然後才會擴散至全世界——正遭到破壞。
上周,保時捷(Porsche)選擇在上海車展推出其Panamera四門豪華轎車,這是自911、Boxster/卡曼(Cayman)和卡宴(Cayenne,面向美國的運動型多功能車(SUV))之後的第四個保時捷產品系列。
這一次,亞洲對保時捷產品開發的影響顯現無疑。Panamera是一款全球性車型,但它的長度——幾乎與寶馬(BMW)為中國打造的加長型5系列(Series 5)等長——說明了一切。中國富裕的汽車購買者喜歡配備私人司機。
汽車業是一項先行指標。美國的蕭條已使中國在今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凸顯了向亞洲轉移的長期趨勢。
中國是通用汽車(GM)的唯一亮點。該公司在美國面臨品牌價值和銷售額下跌等長期問題,並打算在歐洲剝離歐寶(Opel)和沃克斯豪爾(Vauxhall)。但在中國,不僅是凱迪拉克(Cadillac),就連在美國本土只是一個表現平平的中端品牌的別克(Buick),也變得有吸引力了。
但通用汽車並不孤獨。消費者購買力向新興市場的轉移,不僅賦予了中國品牌沖出本土市場的更好機會,同時還在微妙地改變西方企業開發和行銷全球品牌的方式。
就像20世紀一樣,美國仍然是最大的產品創新熔爐。它的單一市場、對自由企業的熱衷和具有流動性的資本市場(似乎是許久以前的事了,不是嗎?)產生了從個人電腦到一次性尿布等各種事物。
儘管經濟欠佳,但在推出新產品方面,美國並沒有表現出乏力的跡象——尤其是在技術領域。舉例來說,本世紀最初幾年,它就打造出了穀歌(Google)、蘋果(Apple)的iPhone和Amazon Kindle。
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合夥人哈爾•西爾金(Hal Sirkin)表示:“美國開發的產品比全球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多,這仍然是事實。”矽谷(Silicon Valley)仍然是最好的產品開發基地。
但全球商界正在發生兩方面的轉變。
其一是,非美國公司在實現全球規模方面已經變得更加精明。從理論上說,較之國內市場極小的芬蘭公司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在手機製造方面擁有巨大的優勢。但贏家卻是諾基亞。
最大的原因是,諾基亞成功變成了一家亞洲的低成本製造商。在短短幾年前,它現在的大致情況對於一家全球性企業來說還是不可想像的——去年在中國實現收入59億歐元(合77億美元)、在印度為37億歐元、印尼為20億歐元,而美國僅為19億歐元。
過去幾十年,在消費電子(和汽車)領域,日韓企業已經趕上並超過了美國。儘管日本電子工業目前陷入了危機,但它製造出了任天堂(Ninendo)的Wii和DS等品牌,而韓國則擁有三星(Samsung)和LG。
憑藉海爾(Haier)空調和塔塔(Tata) Nano汽車等產品,中國和印度正在努力推開這扇門。西爾金指出,嬰兒推車及尿布生產商好孩子(Goodbaby)和生產電機的德昌電機(Johnson Electric)就是中國新興的兩個跨國企業。
在很大程度上,中國企業仍然在努力追趕歐美企業。但西方品牌壟斷全球市場的事實,並未完全反應出正在發生的情況。正如路易士•費羅所印證的,還有另外一種力量在起作用。
這種力量就是亞洲和新興市場消費者對全球產品不斷增大的影響力,即便這些產品為歐美公司所有。Panamera的設計只是其中一例。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全球產品——有不同程度的細微差別——一直是按照美國消費者所希望或夢想的形象製造出來的。麥當勞(McDonald's)把“得來速”(drive-through)食品店變成了俄羅斯人閒逛的地方;星巴克(Starbucks)採用了意式濃縮咖啡吧的形式,佈置了舒適的椅子,並且播放著輕音樂。
但美國消費者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減弱——或受到制衡。寶潔(P&G)是一家典型的美國消費品零售公司,如今卻有30%的銷售來自新興市場,而且正準備在美國以外的地區推出織物柔順劑Downy Single Rinse等產品。
就連炸雞速食連鎖店肯德基(KFC)等傳統美國品牌,或是德國拜爾斯道夫公司(Beiersdorf)旗下的美容品牌妮維婭(Nivea)等歐洲品牌,都受到了產品銷量向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地區轉移的影響。
當亞洲的影響力超越了電子遊戲機這樣的產品時,西方消費者究竟會作何反應,我們將拭目以待。最近幾十年,商人們在兜售美國式的生活方面做得如此之好,以至於香煙仍會讓人想起美國牛仔。
如今他們必須說服我們,亞洲式的長款轎車,而不是大排量的美式SUV,才是駕駛的最佳選擇。我想他們會找出辦法的。

中國經濟前景左右鐵礦石價格談判

2009年04月29日
對中國經濟健康狀況互相抵觸的觀點正在阻礙鐵礦石價格談判。
儘管礦業公司承認降價是不可避免的﹐但爭論的焦點卻是價格應該降到什麼程度。自今年年初以來﹐中國鋼鐵企業就一直在與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力拓(Rio Tinto)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Cia. Vale do Rio Doce)進行價格談判。鑒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價格談判的結果將會造成全球性影響。鐵礦石是煉鋼的重要原料。
礦業公司認為﹐由於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復甦﹐降價幅度可以小一些。
淡水河谷中國區總裁朱凱週二在《金屬報導》(Metal Bulletin)於北京舉辦的遠東鋼鐵會議上說﹐我們認為中國市場開始顯示出明顯的復甦跡象。他引用上個月中國製造活動好轉、鐵礦石進口量創下紀錄作為例證。
不過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高級官員賈銀松在會上說﹐需求和外貿都依然低迷。
河北鋼鐵集團副總經理田志平說﹐低迷的鋼價仍是鋼鐵企業身上的一大重負﹐並且會一直持續到2009年年底。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形勢下﹐鋼鐵需求下滑﹐中國港口的鐵礦石庫存上個月增加到7,000萬噸﹐而通常水準為3,000萬噸。
今年早些時候﹐礦業公司曾希望鐵礦石價格能與去年持平﹐不過到2月份時﹐他們已預計會降價20%。分析師說﹐現在看起來﹐降價幅度越來越有可能至少為30%。
世界大型鋼鐵企業、韓國的浦項綜合製鐵公司(Posco)最近表示﹐價格應該降一半﹐也就是意味著2009年的價格約為每噸40-45美元。
Chuin-Wei Yap

麥肯錫論析-衰退期也是版圖重整期

2009-04-30 工商時報 【陳虹妙】
麥肯錫分析過去20年全球市場在緊縮期間近700家高科技企業的表現,發現伴隨經濟衰退所引發的災難明顯重整了高科技版圖。約半數企業在進入衰退前是領導者,也就是排名前20%者,在當經濟重新恢復動力後反成為落後者。
為了說明高科技公司競爭地位的轉變,麥肯錫分析了在全球12個產業中公開上市公司在1995年到2005年之間的表現。在受調的688家公司中,市價淨值比及投入資本報酬率皆為前20%者稱為「領導者」,剩下的80%為「落後者」。之後他們在2000-2002年衰退及復甦期間,市場地位出現戲劇性的變化:許多領導者轉換為落後者,有些落後者則後來居上領先。
當然,每一次的衰退都有特殊性,例如速度及持續期間,以及科技產業的問題與衰退的來源及走向之間有多大的關聯性。本文所討論的根本趨勢及所指示的行動,與目前經濟緊縮的情況具高度相關。
高科技等於高痛苦
政府經濟學家直到2008年秋天才正式承認目前的衰退情況已降臨。那時,許多高科技公司開始回應。從成長到衰退週期穀底,高科技產業所產生的商品與服務的費用,跌幅通常是GDP的4倍至7倍。在過去4次重大衰退時期,有3次的資訊科技支出跌幅是GDP的2倍。自科技業泡沫化後,資訊科技支出在2000年下跌27%,GDP下跌3.7%。
隨著目前的衰退開始,資訊科技支出佔GDP的3.05%,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值3.3%,更遠低於2000年4.1%的高峰,顯示此次衰退可能會降至這個範圍的低點。然而,某些高科技部門對於此次衰退有更深的感受:例如,筆記型電腦與元件等硬體重挫的程度,比安全性軟體或維修服務嚴重,因為後者這些服務對維持企業資訊科技部門的運作很重要,而且較無法自由裁減其支出。
昂貴的貸款及漣漪效應
麥肯錫預測,4家高科技公司中就有1家,在未來一年將運用其信用額度或將債務再提高。在某些子產業中,像是元件製造、配銷者,以及製造業服務者,全球有多達50%的企業將需要資金挹注。經濟衰退已經嚴重襲擊亞洲合約製造商:由於訂單流動較難以預測,而且透過信用額度來取得籌資運作成本變得更受限制。這些供應鏈及銷售通道的壓力將會影響許多高科技公司的營運自由度、影響生產、庫存,以及消費者關係。
改變中的競爭地位
再來,高科技產業的企業競爭可能在經濟衰退時徹底改變,端視他們的高階主管瞭解其動態以及快速採取有利行動的表現。
據麥肯錫的研究,以領導者地位陷入2000-2002年不景氣期間的146家高科技公司中,有69家在風暴過後成為衰退者,達47%。相反地,有13%在同一段時間內改善了他們的競爭地位。領先者與落後者的股價淨值比與經濟衰退前的價值呈現大幅差異,差距多達40%-80%。目前的金融危機可能造成高科技產業的波動性更加惡化。
積極但反直覺式的行動
研究顯示,有5種決策管理行動提昇了高科技公司的競爭地位,而且自不景氣中脫穎而出:
1.積極管理營運資金
在2000-2002年不景氣結束前,高科技領導企業的現金週轉期縮短了23%,取得資金的等待時間縮短2周以上。許多受調企業利用衰退的機會來壓低他們的成本基礎,與供應商及合作夥伴協調出更好的價格。其他企業加入合作夥伴及合資企業,允許他們卸下部分成本,或取得進入有前景市場的門票。有些企業的現金充分,而且費用控管得當,可進一步提供融資給客戶或供應商。藉此,借用者可以延續運作,出借者則可以強化其商業關係或贏得營業權。
2.合理化營業費用及員工總數
研究顯示,企業管理其營業費用的方式有很大差異。在2000-2002年不景氣期間,維持領先地位者將他們的營業費用,比失去領先地位者提高了6%。部分維持其領導地位的領導者也將員工總數提高2%,失去領先地位的企業則調降8%。即使大部分領導者的業務衰退5%,其營業費用及員工人數的成長仍然繼續。
自落後地位脫穎而出為領導者的企業,則透過不同方法,較未能突圍成功的落後者多減少6%的營業費用,且員工減少10%。
3.投入頻繁、重大的收購
晉升為領導者的企業,在衰退期透過重大收購,強化產品組合。他們的收購活動較這些在2000-2002年不景氣後成為落後者的企業更頻繁、更重大:他們進行收購的可能性多出30%,交易量也多出26%。這些企業也傾向於等到不景氣即將結束之際,其收購目標的價值將更具吸引力。
4.在循環初期分割非核心資產
儘管存在此類收購傾向,但是這些領導者也運用2000-2002年經濟不景氣來精簡他們競爭的戰場數量。這些企業較落後者多出50%的可能性去分割出非核心事業,以在剩下的事業中改善他們的整體地位。
5.維持穩定槓桿水準
麥肯錫研究顯示,維持或改善不景氣時期的負債淨值比是高績效公司的特色。有些領導者甚至得以降低其債務,但落後者的負債淨值卻比平均數增加了950個基本點,幾乎將其槓桿水準加倍。由於衰退期間科技花費已大幅縮減,債務負擔加重將造成這些企業沒有太大空間可投資營運改善,更別提收購或開發新產品。
採行這5類行動的企業,通常可以找到提高收入的新機會。常見策略是引進新產品,這幾乎是所有硬體、軟體以及設備公司在過去衰退期間得以強化或維持其產業領導地位的方式。部分企業則是加速研發下一代產品,以在資訊科技費用提高時為他們帶來高成長及高獲利。
要注意,可行方法不只如此,因為每次的衰退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採取不同的行動是必要的。不過研究結果顯示,瞭解過去高科技不景氣的樣貌以及適時採取行動,可協助企業抵擋不景氣致命的衝擊,並且投資於真正的機會上。(摘譯自The McKinsey Quarterly Mar. 2009《High tech: Finding opportunity in the down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