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今年投資上策:看遠、長抱、慢慢買

美國經濟衰退牽動全球股市,連新興市場也無法倖免,這時,馬丁‧波特給投資人的忠告是:戒掉三大人性弱點,即便面臨更壞的消息出現,依然有勇氣、紀律的買股票就對了。
整理/單小懿
總資產超過一兆六千億美元、全球前三大的摩根富林明集團(JPMorgan Fleming Asset Management)投資長馬丁‧波特(Martin Porter),集分析師、基金經理人和投資長三十年經驗,五年內讓集團旗下股票與平衡型基金規模累積近四千八百億美元,成長一二八%。此次旋風來台十小時,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直指「套利(trading)、一次買完所有部位(buy stocks in a lump sum)、和快進快出三大人性弱點,是投資人的致命傷。」尤其現在美元一直走弱,千萬不要把錢全放在海外,一定要有錢放在國內。以下為口述記要。
今年以來,美國股市已經下滑九%,新興市場股市也下滑了一○%到一五%,美國目前所發布的經濟數據陸續創下歷史新低,這是自從一九七○年代末期以來,全球首度同樣陷入高通膨、經濟衰退的情況。因此此時最重要的問題,並不是美國是否陷入衰退,而是衰退多嚴峻(severe)?以及持續多久?
我的答案是,至少到今年底,全球股票市場都會持續震盪且成長趨緩。 如果想在今年這樣的情勢中投資獲利,我認為,最大的訣竅在於買股票要有紀律:即便面臨更壞的消息出現,依然有勇氣去買股票;而紀律必須打敗三大人性:一、用投資打敗套利,二、用慢慢買打敗一次大買,三、用長期持有打敗快進快出。

別套利:做長遠投資,減少海外資產
投資比套利困難,是因為套利比投資更能滿足人性衝動,投資的本質是長期儲蓄(long term saving)。而經驗不停告訴我們,靠短期套利來累積財富非常困難,因為人無法抓準市場的高、低點;然而雖然我們無法預料接下來一、兩週內會發生什麼事,但卻比較容易看對未來兩、三年的市場發展方向,所以用這種心態投資,就會穩定獲利。
通常投資從國內股市開始,少部分再投資海外,不過我知道過去兩年,台灣投資人投資海外市場重於國內市場,這就是不斷尋找熱門投資題材,而非投資,就是我所說的套利!尤其現在美元一直走弱,千萬不要把錢全放在海外,一定要有錢放在國內。
規畫投資的邏輯該是根據風險承受度,由低而高建立部位:首先,總資產中到底應有多少投資比重;其次,投資部位中又有多少屬於保守投資,如固定收益、現金;最後,才是有多少做風險性投資,如股市。

別一次大買:一年分十二次做固定投資
投資失敗最常出現的原因,就是投資人老是一次阿莎力買完所有的部位,因為每個投資人都以為自己看得最準,但根據我在這行三十年的心得,絕對別妄想抓準市場的時機(time to market)。
其中一個原因是,股市通常期待經濟復甦,所以會在復甦前先上漲以反應期待;但當復甦真的發生,股市至少已經漲了二○%。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次買一點點,不會錯失復甦的時點,也是最有效的投資。
每年一開始,就要先計畫好怎麼執行今年的投資。最基本的方法是,先分好十二個單位,然後每個月固定投資一次,好比可以選在發薪日隔天,那時候手頭錢比較多,比較容易執行;這樣就算市場波動很大,你不會買到最高,也不會買到最低,平均下來的成本,會落在一個相對低的投資成本區間。但千萬不要規畫一個風險過高的計畫,好比一個月薪水只有新台幣三萬元,卻硬要每月投資兩萬元,一旦市場轉壞、通膨壓力增加,幾個月就停止了,就不會有效果,因為投資人從投資中獲利最大的就是來自於時間(the biggest benefit you get from investment is the time you invested for)。
以今年來說,新興國家仍繼續成長,企業獲利同樣很強,但同樣陷入震盪,是很好的買點。如果手上已經有很多新興市場投資,那就等待。也有很多人問我要不要賣,那就得看你是否能承擔現在的投資風險,是否影響到睡眠品質、工作心情、情緒起伏,如果生活都還正常,那就用耐心等待。

別快進快出:投資理由仍在就該長期持有
最後,要長期持有;長期持有,並不是一種愚笨的儲蓄,而是投資人透過觀察自己的投資方向跟邏輯,培養長遠的眼光;只要持有的理由一直存在,你就該長期持有下去。
以新興亞洲來說,你是否相信接下來的五到十年,亞洲的成長會超乎想像?如果你相信,就算現在回檔幾個月,實際上與你的投資目標並不相關,也就會耐心持有亞洲的投資部位,並慢慢投資,而不會那麼在意有沒有買低賣高,然後固定每年增加一點。
我在公司裡常遇到超過三十年以上的往來客戶,看看他們過去三十年的報酬,平均每年報酬率超過一二%,甚至一五%,持續投資三十年。他們不短進短出,而是持續三十年,仍保持同樣的資產結構,可說是非常成功。

觀察兩大指標:美國失業率、金融流動資金
現在投資人要觀察市場情況,美國失業率是所有經濟數據中最關鍵的一個;只要失業率提高,經濟就相對緩慢,透過失業率可以馬上得知當時經濟情況,這是最顯而易見的指標。一旦失業率連續明顯降低兩季以上,好轉的跡象才算比較明顯。
另一個是金融產業的數據,如銀行資金流動率,一旦這些數字轉好,問題就解決了。相反的,我不認為匯率和利率在此時此刻是主要問題,當下主要的問題是,銀行是否願意再借款,以及金融體系是否願意再挹注資金流動性進入金融機構,這才是重要指標。

*馬丁‧波特小檔案
學歷:英國威爾斯大學經濟系
經歷:富林明公司投資長
現職: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公司股票與平衡資產全球投資長

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業績增長減速基金拋盤 市場已經進入熊市思維

2008-03-30
3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最新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情況: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實現利潤3482億元,同比增長16.5%——2007年同期增長速度是43.8%。這給了市場又一記重錘。當天,上證指數再次暴跌195.37點,中石油(601857.SH)股價則在次日探至發行價16.7元。
一路下跌的A股市場,使市場主力也開始懷疑自己之前的判斷。
研究員紛紛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表示擔懮,下調盈利增長和估值成為一致的動作;指南針數據顯示,曾經作為市場主力的多數基金最近仍在殺跌,而即將完成新基金發行的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張建宏卻認為,由於市場出現的恐慌情緒,可能會導致市場過分關注宏觀面的情況,沒有注意挖掘已經出現的潛在結構性機會。
各方券商研究員調研反饋顯示,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增長速度的確可能出現下滑,不過仍有30%左右的增長。
拉開盈利下調序幕
『我們現在不關心股市,我們關心的是宏觀經濟。2008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下滑是定局,但這是大的回落,還是小的調整,還有待觀察。』3月16日,上海一家券商股票研究總監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
深圳兩家大型券商的研究人士亦向記者透露,他們對宏觀經濟很擔憂,普遍都比較悲觀。而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楊剛表示,他們對2008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確實有比較大的疑慮,自3月初已派出所有行業研究員對重點行業、重點公司重新調研,對上市公司的業績預測提交新的調研報告。
據楊剛介紹,平安證券調研回來的結果顯示,上市公司在2008年的業績增長總體還是比較樂觀,滬深300在2008年的盈利增長預期仍有37%。而上述大型券商的股票研究總監也表示,研究員調研的情況顯示業績有小幅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並不如市場所預期的悲觀。
然而,分析師下調盈利預期的序幕卻早已拉開。申萬的研究報告表示,在成本壓力、財務費用壓力、投資收益下降壓力等開始顯現時,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出現大幅回落的概率較大。
與此同時,其他券商研究員也開始下調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預期和目標價格。上海一位基金經理亦對研究員的報告帶有『市場情緒化』提出質疑。據他觀察,在2月15日、2月18日均有研究員推薦中國石化(600028.SH);然而,到3月中上旬,研究員的報告卻已一變而為強烈賣出。
業績下滑
據接觸的多家券商研究部老總介紹,目前他們認為業績會出現下滑的主要來自幾個行業:煉油類的石化行業、電力行業、電子行業、券商、保險、機械等行業。對此,從這些行業研究員中瞭解到,盡管還沒有量化的數據可以反映這些行業的業績出現明顯的下滑,但從銷售、訂單以及行業等環境變化還是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業績下降這一趨勢。
從上海一家石化行業研究員瞭解到,『中石化一季度的業績是微利的』。這位人士調研時從中石化公司員工處獲悉,中石化去年10月的煉油業務剛好呈現盈虧平衡。而十一十二月份則分別出現50億元、70億元左右的虧損。今年1月和2月期間,煉油業務的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到每月100億元,而3月的虧損幅度還可能更多。
券商和保險行業是近期機構爭相減持的對象。『只要市場的成交額下降到800億元,肯定有一些券商營業部的經紀業務會出現虧損。』深圳一家大型券商研究部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他們公司的自營部門以及資產管理部早在去年12月就拋掉了券商股。
而有些大型券商亦早已充分注意到了這一點,上海一家券商營業部的老總告訴記者,近期總部對營業部的考核指標上,已將交易量的比重上提到25%。『這已是一個相當大的比重,除非是新增客戶湧現,否則很難完成這個指標』。據悉,他們營業部將交易量拓展業務重點轉向了權證的炒作,畢竟現在客戶都不願意買股票了。
相對而言,市場對電子、電力、煉油類、券商、保險等行業業績下降已經形成共識。而機械板塊則成為近期分歧比較大、關注度比較高的行業。
據深圳一位資深的機械行業研究員介紹,他對工程機械的業績增長比較擔心。『2007年所有的機械廠商都進行大規模的擴產,但2007年下半年開始,整個工程機械的需求已經開始出現回落,從數字上暫時無法反映這一點。因為很多機械是分期付款、按期支付的』。
同時,這位研究員觀察到一些機械企業的銷量也正在下降。去年第一季度有100%的增長,而今年預計只有30%?40%。而讓他更擔懮的是,緊縮的貨幣政策勢必導致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建築設備、工程機械的需求就會下來。而由於美國次債危機的影響,出口部分也受到一些影響,並直接導致機械設備的需求下降,『但這是一個反映比較慢的過程』。
悲觀基金看至3000點
『市場已經進入熊市思維,不相信任何預測,只相信數據,只相信眼見為實。』前述股票研究總監表示,市場呈現過度恐慌的局面,經濟增長下滑沒有那麼嚴重。
『從估值角度來看,市場連續回調使不少藍籌股已具有投資價值,市場的長期價值逐步顯現,市場上昇的空間要遠大於下跌的空間,投資機會已大於風險。』基金銀豐基金經理李昇這樣說,但與基金、私募等投資者交流發現,市場悲觀主體卻是基金;私募以及券商自營部門盡管對經濟增長有擔憂,但還是相對樂觀。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透露,目前的市場存量已經無法止住市場的下跌趨勢,市場整體已是極度恐慌,不少資金正在不計成本地出逃。他預計『這種慣性下跌的趨勢』還會蔓延到3000點附近。
據楊剛介紹,他與基金公司人員交流時發現,基金公司的買方分析員對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預期及估值下調幅度比券商賣方分析師的下調幅度更大。而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員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該人士透露,早在2月底,他們公司就認為市場已進入熊市,對保險、券商等強週期性股票大幅下調盈利預期和估值。
一位不願署名的私募基金董事長透露,他們調研時確實發現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下降,不可能再現去年同期100%的增長,但對於銀行、地產以及消費等行業,仍然有30%的增長。

兩岸關係若有進展 星可望與我重啟FTA談判

【經濟日報】2008.03.30
新加坡當局29日表示,只要不把經濟事務政治化,新加坡與台灣可望加強經濟合作。
新加坡外交部發言人29日說,新加坡與台灣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在2001年中止,原因是陳水扁政府嘗試把談判政治化,逾越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架構。
針對台灣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希望與新加坡重開FTA談判的談話,該發言人表示,新加坡正觀察馬英九提議與中國進行FTA談判的進展。
他說:「如果台灣與中國大陸的FTA以及兩岸關係能有進展,只要經濟事務不被政治化,新加坡和台灣將有許多加強經濟合作的可能性。」
新加坡貿易部26日說,台灣方面尚未就此事與新加坡正式接觸。馬英九23日在臺北舉行國際記者會表示,希望兩國重啟談判,並願意以更靈活的方式處理台灣的名稱問題。
由於陳水扁政府堅持只以台灣或中華民國的名稱談判,導致2001年新加坡與台灣的FTA談判破裂。根據WTO規範,台灣可以關稅領域的身份簽訂FTA。
新加坡目前已經與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印度和約旦等國簽訂FTA。
【記者楊文琪/臺北報導】經濟部常務次長謝發達昨(29)日表示,我國與新加坡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要用什麼名稱,並非經濟議題,他沒有意見與評論,不過,若能與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可作為我國與其他國家談判的示範,有助於與其他國家進行類似協商。
經濟部官員指出,2000年我國與新加坡就完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原本雙方已經要簽署,後因執政的民進黨堅持名稱要有台灣的國家主權,受到中共強烈反對,因而沒有簽署,現在要重啟談判,名稱問題仍然是關鍵。
官員認為,我國與任何國家要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只要名稱涉及國家主權,中共就會出面反對,因此,能否簽成是政治及兩岸問題,不是單純的經濟議題,如果兩岸可就「一中各表」達成共識,使用雙方都可接受的名稱,就容易與各國協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大米價格暴漲 通脹勢頭難敵

陶冬2008-03-29
大米價格上週四暴漲30%。大米出口國埃及突然宣佈正式凍結大米出口,以維持國內物價穩定。其他大米輸出國越南、印度也作出過類似的出口限制。筆者認為,農產品價格和全球通脹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食品、肉類短缺勢必進一步惡化。
金融市場則在上周稍稍喘定。貝爾斯登危機帶來的股市恐慌性拋售似乎告一段落,美國房屋銷售資料又好過預期。但是,美國就業形勢嚴峻,銀行借貸信心疲弱,相信目前的反彈不過是兩場風暴之間的平靜。美元經過一輪技術性回升之後,又重入貶值軌道。德國IFO資料和歐洲央行行長的言論表明,歐洲一時不會跟隨聯儲減息,歐元兌美元升2.3%。石油、黃金上周均先升後回穩。
本週三,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國會作證,其言論可能對債市、股市、匯市造成影響。週五的美國就業資料是本周的市場焦點,預期非農業就業進一步惡化(-75K vs二月-63K)。週一歐洲CPI也可能惡化(3.4% vs二月3.2%)

生質能源當道 玉米走紅

新能源法案上路,玉米價格未來漲翻天。
2007年12月19日,美國總統布希簽署一重大法案-能源獨立及安全法案(Energy Independence and Security Act),這項法案不僅宣告美國生質能源的新里程碑,更預告玉米價格將持續飛漲;由於美國國內販售的汽油必須滲入一定比例的生質能源,以減少對傳統石油的依賴,新法案中規定,2008年使用生質能源作為與汽油混合物的產量,須由54億加侖增加至90億加侖,且2022年更提高至360億加侖,故隨著新法案上路後,作為生質能源的主要原料玉米、黃豆價格可望受惠最深,並引爆新一波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旋風。
不過,就美國農業部2008年穀物與油菜籽展望報告中也可發現,即使美國玉米產出將再創歷史新高,但預估2007/08年庫存消費比仍維持10%的低檔,反映出生質能源深具爆發性的成長動能,及全球有增無減的糧食需求;再者,隨著過去一年來小麥及黃豆價格輪番展開補漲行情,促使美國農民轉而擴大黃豆、小麥的種植面積,其產生的排擠效應將導致2008/09年玉米播種面積較去年減少3.9%,且產量、收穫量亦同步下滑,同時,庫存消費比更首度降至10%以下。
儘管下滑幅度不大,但券商Morgan Stanley卻認為美國農業部對玉米產量的預估數據過於樂觀,一旦全球氣候異常肆虐玉米主要產區,料2008/09年美國玉米庫存消費比將驟降至5.3%的歷史新低水準,加上新能源法案上路後,展望未來20年替代能源需求將維持高速成長,進而帶動玉米需求逐年飛漲,故耕種面積及產量位居高檔將無損玉米的上攻動能,玉米價格仍將持續反映需求面的強勁預期,2008年上漲空間仍值得期待。
黃豆庫存吃緊 需求不減
雖然美國農業部於年度穀物市場展望中估算,2008/09年黃豆種植面積將增加12%,進一步提升黃豆產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4%,反映出2007年黃豆價格飛漲已大幅提高美國農民耕種黃豆的興趣,不過,即使耕種面積增加,但預估2008/09年黃豆結存量僅可能由1.6億bushel微幅上升至1.69億bushel,且庫存消費比仍維持於低檔5%,顯示黃豆庫存將持續盤旋於歷史低檔。
其中關鍵因素來自於,隨著黃豆搶搭上生質能源的列車後,未來深具爆炸性的需求才正要引爆,加上新興國家經濟起飛伴隨而來龐大的糧食需求,過去十年中國進口黃豆數量激增12倍,未來數年黃豆供給仍將跟不上需求,供需失衡問題將持續惡化。
綜觀耕種面積、產出及庫存水準而言,均大大透露出黃豆庫存將持續拉警報,加上新興國家需求旺盛及深具爆發性的成長動能,預料供需緊俏擔憂可望帶領黃豆價格延續2007年的強勁上升軌道,多數券商亦紛紛最看好黃豆今年的表現,且相較於小麥及玉米,由於黃豆供需吃緊情況最為嚴重,也令黃豆全年漲幅具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儘管市場擔憂美國經濟瀕臨衰退將減弱生質能源及食品、飼料之需求,加上全球股市殺聲不斷及信用市場緊縮,亦促使投資人不得不出脫近期漲勢強勁的農產品部位來籌措資金,因而打壓小麥、玉米及黃豆價格的表現。不過,由於美國小麥庫存盤旋於60年低點,顯示供給不足危機將持續籠罩小麥市場,且即便玉米耕種面積及產量仍位居歷史高檔,但隨著新能源法案上路後,作為生質能源的主要原料玉米、黃豆可望受惠最深,並進一步反映在飛漲的價格上。
此外,新興國家人口崛起創造龐大的糧食需求亦令原已降至警戒水準的黃豆庫存更加堪憂,料供需緊張及穀物市場蘊藏的龐大商機將吸引資金源源不斷湧入,成功推動農產品價格於2008年持續創歷史新高,隨著油金、黃金時代相繼崛起,小麥、玉米及大豆齊步大漲的表現也宣告農金時代來臨。

糧價抬頭 農金時代來臨

【經濟日報】2008.03.30
不讓油價、金價專美於前,穀物市場繼2007年大放異彩後,2008年開春成績依舊斐然,截至2月29日止,小麥與黃豆價格雙雙大漲逾20%,玉米價格漲幅接近20%,棉花價格也飆升至12年來新高,不僅成為商品市場備受矚目的亮點,且農產品漲聲四起,宣告「農金時代」的來臨。
探究農產品價格大漲的主要動能來自於兩方面,其一為供需失衡的擔憂,由於全球小麥庫存仍徘徊於數十年低點,但市場對高蛋白春麥需求相當強勁,供給不足疑慮激勵小麥價格於2月刷新歷史高價;再者,新興國家相繼崛起令糧食需求有增無減,加上預期生物燃料需求持續增加也帶動玉米、黃豆價格輪番大漲,頻頻改寫歷史新高。
小麥多頭行情 值得期待
此外,投機性資金大舉湧進,則是引爆本波農產品漲勢的另一助燃劑。由於全球股市表現疲軟且前景黯淡不明,促使資金轉往穀物市場停靠,觀察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統計數據顯示,非商業性資金淨作多小麥、玉米及黃豆部位於近期明顯激增,故在供需緊張及資金炒作的共同推升下,造就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漫天飛漲的盛況。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於2月22日發表的2008年穀物與油菜籽展望報告中預估,2008及2009年小麥種植面積將增加360萬英畝,且2007及2008年小麥產量將提高14%,2008、2009年也持續增加12.7%,進而導致這兩年小麥庫存消費比由去年的10%攀升至20%,透露美國小麥供給將出現回升的訊號,料對後續小麥價格走勢或多或少形成些許壓力。
不過,由於美國小麥庫存量仍盤旋於60年低點,且美國農業部表示,美國冬麥播種面積將小於預期,且預估2007/08年全球小麥庫存恐下滑至30年低點,另外,在最新出爐的農產品3月供需報告中,美國農業部更進一步調降2007/08年小麥結存量,由先前的預估值2.72億bushel下調至2.42億bushel,顯示2008年小麥持續陷入供需緊張的關係已不可避免,可望支撐小麥價格延續今年以來的上升趨勢軌道。

原物料、能源基金 短空長多

工商時報2008.03.30
近期原物料、能源價格明顯回檔,多數法人認為,長線看多,但是,短線仍震盪,目前宜觀望、耐心持有即可,還不到加減碼的時候!
據彭博資訊統計,原物料CRB指數從去年八月二十日起開始飆升,到今年二月底共漲了三六.六六%,然而從三月十三日到三月二十日這段期間裡開始大幅修正,短短一周修正了九.二五%,導致今年以來漲幅縮小為十一.六%。
匯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高仰遠分析,短線上原物料的飆升,有部分來自投機性買盤炒作,當利空消息出現,便會開始修正,由於美國景氣趨緩,對原物料與能源需求也跟著下降,近期間,等四月份財報、經濟數據出來後,景氣更明朗時,再作佈局。
霸菱投顧則表示,由於全球資源有限、需求無窮,中長線來說趨勢仍向上,短線觀望指標可看美元利率的走勢。
據獨立研究機構BCA的分析,過去經驗來看,當美元利率下滑時,原物料指數通常有一波上漲行情,一般預期,未來FED很可能再降利率,原物料可望有一波反彈行情。
荷銀投顧分析,原油期貨以美元計價,美元走弱助長油價漲勢,加上金融市場持續籠罩信用危機,石油與原物料等大宗商品期貨愈發受投資人青睞,短線回檔修正,但並未轉空。
以礦業來說,中長期仍是供不應求。礦業的產能難以在短時間提升,主要的原因如下:
第一、早先投資在研發、探勘的比重較低,以致於開發新礦區及新油源的發展,一直很緩慢。
第二、許多產地的設備已老舊,設備汰舊換新的速度遠不及需求上漲的幅度,加上人力不足,一再提升每一單位的生產成本。
第三、許多資源豐富國家,因覬覦外國採礦企業豐厚獲利,一再增加稅率,甚至意圖以政府名義徵收礦區及油源,進而壟斷。
分析師預估,未來,對原物料的需求仍將難以獲得滿足,荷銀投顧認為,原物料勢必還是二○○八年投資主軸!

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股市『四大惡人』之中國人壽:3500點落井下石

2008-03-29
精於投機鑽營。公元2007年初,利用A股江湖的繁盛契機,IPO獲取240億真金白銀,年終又豪取投資收益800億。但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一直受恩於A股江湖的中國人壽近日公開叫嚷『減持』,反戈之後,落井下石的嘴臉畢現。
3500點唱空 中國人壽『落井下石』
正當大盤徘徊在3500點附近,國內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中國人壽3月26日公開宣稱要『減持股票』,第二天,大盤重挫近200點。
中國人壽首席投資官劉樂飛表示,2008年中國人壽將對投資結構進行調整,2008年中國股市是震蕩的一年,對於股票及與股票相關資產配置比例將在年內有所下降。他同時表示,中國人壽不排除『再融資』。當天,中國人壽A股隨即下跌2%,第二天更是暴跌6%,上證指數則大跌195點。
『中國人壽繼續減持股票,使廣大投資者對後市產生了一個悲觀的預期。』西南證券分析師張剛說。
資料顯示,中國人壽持股成本很低:持有民生銀行1.796億股,平均成本4.16元,現價為10元左右;持有中國船舶219.7萬股,平均成本10.74元,現價為119元;持有中信證券475.7萬股,平均成本13.28元,而目前股價為50元。從持股數量和持股成本而言,中國人壽都是當前孱弱市場的主力『空軍』。
國海證券分析師蔡蘇則指出,中國人壽宣布將減持手中所持股票的行為,從公司自身發展來說是合理的,但從A股市場目前的投資狀況來看,這一行為是讓人非常不安的。
信達證券分析師梁浩持有同樣的擔懮,他表示,股市持續大跌,已令眾多投資者信心受挫。中國人壽的表態,無疑會加速資金離場。『不僅如此,減持舉動或將引發市場羊群效應,令一些企業紛紛效仿減持,屆時市場境況將更加堪懮。』梁浩說。
『為什麼4500點、4000點不拋,現在3500點了就來拋出這種言論?』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反問,在他看來,中國人壽很可能是想在大盤3500點之際狠狠地砸盤,然後乘機抄底。

股市『四大惡人』之中國神華:不是神話是笑話

2008-03-29
同中國石油一樣貴為『皇子』,中國神華手握『黑色石油』兵權。丁亥年,一心圖謀擴兵擴營的中國神華在上交所上市。上市當天股價上漲了87%,但其首領卻放言,A股價格還不夠滿意,因為中國神華『貨真價實,沒有一點泡沫』,隨後三天,擁躉們以三個漲停向中國神華獻出了忠貞,換回的卻是『請君入瓮』的災難。
不是神話是笑話 中國神華『百元股價』破滅
中國神華本周的跌幅達到11.61%,是其上市以來跌幅最大的一周,周五42.53元的收盤價,和36.99元的發行價僅差5.54元,『破發』岌岌可危。這與中國神華上市時的『呼風喚雨』形成鮮明對比。
2007年10月,中國神華無疑是A股最大的明星,成為當時A股第一大IPO,並創造了多個A股紀錄。而其上市之後的出色表現更足以讓市場為之驚嘆。
中國神華上市當天上漲87.35%。從當天的盤面看,盤中10萬股以上的買單層出不窮,賣單明顯較為稀薄,反映出大量的機構積極建倉,而後兩天,中國神華強勢漲停,第三天,大盤劇烈震蕩的情況下,中國神華股價依然堅挺,再次衝擊漲停板,大漲9.86%。中國神華的本益比也被推到了100倍。
中國神華變成『中國神話』,跟機構和分析師們的吹捧不無關系。上市之初,招商證券就發表報告稱,中國神華成長性不遜於小公司,相當於1億噸產能的漸次收購將逐步推昇股價,未來一年目標價為100元。
著名國際投行瑞銀公司更是鼓吹,『應考慮內地投資者願意支付購買神華股票的價錢,來計算神華能源的正確價值』,瑞銀以內地煤炭股最高的市本益比作准,給予神華15%的溢價,因而將目標價由每股35.15元大幅調高至101元。
上市第四天,中國神華衝高94.88元之後,開始了漫長的下跌之路,到3月28日的42.53元,跌幅已超過55%。機構們100元的目標終成『鏡中花、水中月』。
作為藍籌泡沫的始作俑者,中國神華成為隨後上市的中國石油的效仿對象,但最終還是淪為『中國笑話』。
2008年3月17日,中國神華發布了2007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為821.07億元,同比增長26.0%。淨利潤為231.48億元,同比增長19.4%。
中信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王野表示,神華雖然是行業龍頭,但其估值仍然較貴,市盈率高於煤炭行業平均水平。根據統計,目前A股市場本益比已普遍下移至20多倍,但神華仍近40倍。

股市『四大惡人』之中國平安:市值縮水七成

2008-03-29
小傳:
作為『保險派』最出色的俊傑,年輕的中國平安曾因良好的武功和過人的智慧,被市場作為A股江湖的優質藍籌重點培養。但進入戊子年,中國平安開始一心癡迷『外擴』、『收購』、『抄底』等深邃武功,終於『走火入魔』,淪為邪道。通過『威逼利誘』的手段,中國平安向A股市場張口索要1600億巨資,成為A股暴跌1500點的罪魁禍首。
平安市值縮水七成 掌門人薪水6616萬
中國平安不再『平安』。
一心謀求海外擴張的中國平安,上市不到一年再次開啟融資『閥門』,今年1月21日公司一紙公告,最高可達1600億元的再融資計劃讓市場震驚。這一數字比中石油和中國神華IPO的總和還多。但對於再融資的目的,中國平安卻語焉不詳。
公司股價連續暴跌,並成為A股大跌的導火索,『惡意圈錢』的批評聲四起,這些都沒有妨礙中國平安的再融資計劃以超過90%的贊成票通過。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平安流通股股東僅有17%話語權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中,深圳市投資控股、深圳新豪時投資、源信行投資、深圳景傲實業等8家就控制了平安總股本的34%,而這些公司都是平安A股上市前的平安員工股權公司、平安高管掌握的公司及一些給予平安特別幫助的投資主體。
中國平安的『榜樣』作用,讓上市公司蠢蠢欲動,浦發銀行隨即表示要再融資400億。
強烈質疑聲再次響起,投資者繼續以腳投票,中國平安A股終於跌破了H股。浦發銀行的股價亦從50元跌破30元。
中國平安A股價格從去年10月最高149.28元暴跌到本周末收盤的53.15元,中國平安市值縮水近三分之二!但對於那些獲得解禁上市的平安早期法人股東來說,2008年3月3日『小非』解禁之後,只要能夠把手中平安股票套現,依然意味著至少40倍以上的收益落袋。
同樣,7300億市值的縮水,也沒有妨礙中國平安的高管們的年薪以近100%的速度增加。
2007年年報顯示,中國平安掌門人馬明哲的稅前薪酬達6616.1萬元,扣除捐贈與稅收,稅後實際報酬依然高達2579.4萬元,較上年大漲93%。首席保險運營官梁家駒的稅後薪酬更高達2688.2萬元。而披露薪資的12名平安高管,共有5人的稅後薪資在千萬以上,最低的也達389.4萬元。
盡管公司稱,工資增長源於長期激勵計劃的實施,符合規定。但亦有相關評論人士指出,平安高管天價薪酬的再次曝光,很可能讓公眾投資者與平安高管的對立情緒進一步惡化,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美譽度。

股市『四大惡人』之中國石油:從頭套到尾

2008-03-29
中國石油身為『太子』,執掌中國原油資源採售大權,飛揚跋扈。公元2000年,中國石油出走中原,分別在紐約和香港上市,並與股神巴菲特結下『露水姻緣』。7年之後,頭戴『全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的耀眼光環,中國石油王者歸來。不料,萬眾頂禮膜拜之下,矜功自伐的中國石油成為『絞肉機』,A股市場卻因其血流成河,狼煙鐵蹄下,生靈涂炭。
從頭套到尾
中石油『套』你沒商量
2008年3月28日,中石油收於17.87元,這個價格離其16.7元的發行價僅一步之遙。聲稱要『還利於民』的中石油,終於要將所有A股投資者統統套牢。
3月20日,中石油2007年業績公告,由於0.75元的業績,讓市場大失所望,前期扮演『護盤』角色的中國石油開始了連續的重挫。公司股價當天大跌3.01%,在中石油的拖累下,當天上證指數一度暴跌230點,跌幅達到6.13%。隨後的幾天,中石油跌破了20元這個盤整了近兩個月的關口,股價一瀉千裡,一周的跌幅超過20%。
從上市首日的48.62元到16.94元,中國石油的跌幅為67%。5.86萬億市值人間蒸發。『見過熊股票,沒見過這麼熊的股票!』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忿忿不平地對記者說。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我站在中石油48元之巔』等戲謔語言的背後,是被套牢投資者的無奈。一向狡黠的楊百萬在中石油20元附近欲抄底,也全線被套。
中國石油上市之前,共有14家機構對其做出估值。國盛證券認為中國石油估值區間為32.90至42.06元。銀河證券給出的估值區間為33.64至37.18元。平安證券則認為中國石油估值區間為39.50至43.45元。東北證券給出的估值上限最高,達到44.44元。
在給予中國石油的估值中,國信證券給出的區間最低,為12至20元。這也是與現在中石油的股價最為接近的估值。國信證券研究員李晨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石油的『空軍一號』。近日,李晨發布報告稱:中國石油20元不是底,將其定為『中性』評級。
在李晨看來,2007年中石油每股收益0.75元低於預期。中石油上游油氣業務增長乏力,公司未來業績增長不容樂觀。通過對中石油資源和技術優勢的國際對比發現,其合理估值區間應在8-10倍本益比,這一估值恰恰為2006年以前中國石油在香港國際市場上的估值區間。
『考慮到石油股短期供應稀缺影響和國內股市較為充裕的資金流動性,中石油較合理的估值溢價100%是可以接受的,按照2008年中石油較為樂觀的預測每股收益計算,其合理價值區間應在16元-20元之間。』李晨說。
中國太保、中海集運、中煤能源等藍籌股近日連續『破發』。中石油離『破發』也僅僅是兩毛錢的距離。
『中石油跌破發行價很正常,這說明A股市場在回歸正常。』渤海投資分析師秦洪認為,從目前的形勢看,中石油的底部在15元左右。『接下來市場將逐一上演藍籌被破發的好戲。』銀華投資分析師說。

邱繼哲/窗戶多一層 電費省一半

2008/03/20
「如何節能省電?只要記得六個字就行了:降功率、省時間。」人稱「省電達人」的邱繼哲教大家他的省電秘技,他和太太還充分利用建築的專業,把台中的家改造成節能的房子,並創立「綠適居協會工作室」,專門幫別人改造「綠房子」。
邱繼哲每天帶著「一卡皮箱」,用傳教士的精神到處教別人如何省電。他的省電熱情及絕佳的表達方式,讓所有聽過他省電課程的人,忘不了原來省電這麼簡單,只要買功率低的電器,然後斤斤計較使用時間,不費力氣,就省下不少電費。
邱繼哲大學念土木工程,研究所是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專長是豬、鴨、雞等飼養動物的溫室環境研究。他發現飼養環境只要有適當的溫度、溼度,動物就會長得很好。他從研究動物得到靈感,想到其實人也是一樣,只要有好的室內環境,一樣會生活得非常健康。
在台大的最後一年,他修了建築學分,研究如何讓住家「回歸不用太多能源的手法」,以最少能源、花最少的錢,去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他婚後和太太譚海韻住在台中,新居公寓位於頂樓、又西曬,是典型「夏天比別家熱、冬天又比別家冷」的屋子,成了他與學建築的太太改造「綠房子」的實驗品,「結果輕輕鬆鬆就省下一半的電費喔。」
第一招:改造屋頂
台灣多數住家都是水泥牆,容易吸熱,有些住家到了夏天冷氣怎麼開,溫度就是降不下來。他們在頂樓屋頂鋪一層由回收廢輪胎與PS板做成的隔熱磚。這種材質的隔熱板很軟,有時朋友的小孩來家裏玩,在上面玩也很安全。
第二招:改造牆壁
最令住家頭痛的莫過於西曬了,改造方法是在原來的牆壁外再加一道木板,中間約距離四公分,放岩棉、小玻璃纖維球等填充物。至於西曬的窗戶往內再做一道窗戶,可有效隔開第一道窗戶的熱氣。當打開冷氣讓室內溫度降到設定的溫度後,溫度就會一直維持在那個設定值。隔熱跟隔冷的道理一樣,元月寒流來襲,室外溫度只有十一、二度,他們的家卻可維持十七、八度。
改造一番的省電成果如何呢?邱繼哲在臥房、工作室兩個房間的冷氣機上都裝設電表監測器。臥房約兩坪,一個晚上開六小時冷氣約只用了一度電(未改裝時約四度)。另一間工作室夏天幾乎全天都開著冷氣,兩個月的電費約三千元(未改裝前約六、七 千元)。
省電達人 邱繼哲
綠適居協會理事長、工作地點就在自己住家,專門提供改造房子的建議。
多年前環保聯盟為了推廣非核家園,熱愛省電的邱繼哲報名擔任志工。
他自己設計了一卡皮箱,裏面裝滿省電燈泡、鎢絲燈泡、電表、功率計,他會當場測試不同燈泡,同樣的亮度卻有不同的功率,讓人一看就懂,從此邀約演講不斷,被封為「省電達人」。
朋友說他「苦幹實幹」,老婆說他「個性樂觀、做事實在」。瘋狂熱愛節能,最愛叫人家買省電燈泡,常說只要將全台的鎢絲燈泡換成省電燈泡,一年可省下175億度電、減少排放1700萬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核四的總發電量。他覺得要不要蓋核四不必講艱深的道理,只要請大家換燈泡就不必蓋了啦。

國際米價 飆上760美元新高

【經濟日報】2008.03.29
繼越南和印度限制稻米出口後,埃及與柬埔寨27日也宣布禁止稻米出口,以抑制本地米價飆漲。泰國白米價格應聲勁揚30%,升抵歷史新高價位。
路透資料顯示,全球稻米交易基準商品泰國白米,27日報價比前市的每公噸580美元暴漲30%,升抵760美元的空前新高。過去兩個月來,全球米價已急漲50%,從2004年來至少已成長一倍。市場預測,未來幾個月可能還會再漲40%。
專家認為,近年來米價高漲,主因是燃料和肥料價格居高不下,加上病蟲害與氣候不良,造成稻米欠收。目前全球稻米庫存量為1976年來最低。
埃及和柬埔寨同聲宣布禁止稻米出口,刺激米價27日急漲。埃及下令,4月到10月禁止出口稻米, 以確保國內稻米價格平穩、數量充裕,並成為小麥的替代品。全球榖物價格飆漲推升埃及物價。上個月麵包和穀物價格攀升27%,食物和飲料價格則上漲16.8%。
此外,柬埔寨也要禁止稻米出口兩個月,以確保國內供應無虞。雖然柬埔寨並非稻米出口大國,但這項禁令更加凸顯出亞洲稻米供應吃緊的情況。柬埔寨國內米價,元月時每公斤35美分,目前激漲到92美分。
越南和印度上周都已限制稻米出口,但這兩天又推出更嚴格的緊縮措施。越南28日表示,今年稻米出口量目標,將從先前的450萬公噸調降到350萬公噸。菲律賓農業部長黃嚴輝表示,越南此舉是為了要兌現供應菲國稻米的承諾。今年7月前,越南預定要運送70萬公噸米到菲律賓。
印度27日則繼續調高非巴斯馬帝米(Basmati)的最低出口價,從650美元一口氣漲到1,000美元。稻米出口業者表示,目前印度米價為一公斤15盧比(38美分),若政府不限制出口,恐怕一下子就會漲到20盧比。
倫敦金融時報報導,這些國家限制稻米的出口量,約占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泰國米出口商協會總裁屈齊雅特說,不知道那些仰賴稻米的進口國要如何取得稻米。

李紀珠:助金融業登陸 當務之急

【經濟日報】2008.03.29
被點名可能接任經建會主委的國民黨立委李紀珠昨(28)日表示,全力協助國內金融業進入大陸市場,將是未來新政府當務之急。她認為,應爭取在兩年內開放本國銀行承作人民幣業務,及以入股方式參與大陸城市商業銀行營運。
李紀珠表示,金融業過去幾年被壓抑太久了,包括兩岸金融業無法交流等,相信新政府520執政後,過去國民黨與中國大陸建立的溝通平台將重新啟動,協助金融業搶進大陸市場。
台中市金融主管經理人協會(簡稱金主會)昨天成立,李紀珠應邀以「小國大經濟」為題演講。金主會是全台第一個以金融業為主的專業社團,上海滙豐銀行副總裁楊琇惠獲選為首任理事長。楊琇惠表示,未來將加強兩岸金融業的互動與交流。
金主會成員主要為台中市轄內的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投顧等金融業分公司負責人或區域中心以上主管,發起人為楊琇惠,並獲台中市長胡志強全力支持,目前會員已達150餘人,目標會員約400人。
胡志強表示,希望金主會未來能為台中區域經濟發展,以及與國際金融界接軌,扮演橋樑角色。目前,台中市轄內各銀行分行約有160家、投信投顧有30餘家、證券期貨分公司與保險營業處各有100多家,這些金融相關產業主管手中所掌握的商機超過數千億元。
楊琇惠指出,政府近幾年積極促成金控集團成立,業務涵蓋銀行、證券期貨、投顧投信與保險,而金主會的成立,正是擴大整合上述資源,透過會員間彼此學習成長,及與產官學界的互動,進一步建立資源與資訊分享平台。
未來,金主會將陸續規劃金融理財學院、金融論壇、產官學交流等活動,並訂今年9月組團到大陸深圳訪問。深圳聯寬投資諮詢董事長陳志彥說,屆時將同步舉辦第一屆兩岸金融主管高峰論壇,討論兩岸金融交流合作的機會。

大陸3G上路 6,000億商機來了

【經濟日報】2008.03.29
中國大陸將於下個月進入3G(第三代行動通訊)時代。大陸行動通信龍頭中國移動昨(28)日突然宣布,將從4月1日起在大陸八個城市測試北京當局自訂的TD-SCDMA(簡稱TD)的3G標準的通信服務,將帶來高達200億美元的商機,台灣的聯發科、英華達、明基等「TD概念股」可望獲得訂單。
TD商用化原先傳出延至年底或明年,昨天中移動突宣布下月1日上路,引起全球電信業高度關注。據了解,中國移動已完成第一批手機與網卡招標,部分採用聯發科的晶片,明基和英華達已取得TD生產許可,但並未在首輪採購中入選。
宏達電、華碩、華寶等均已表態支持或參與TD標準。宏達電的友好企業中國多普達表示,將開發TD系統的微軟平台手機;華碩已加入TD-SCDMA產業聯盟;華寶則有意爭取外商品牌如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的TD手機代工商機。
中新社昨天報導,中國移動將在北京、上海、天津、瀋陽、廣州、深圳、廈門和秦皇島八個城市,展開TD社會化業務測試和商用測試作業。中國移動將邀請不同行業的兩萬名代表客戶參與測試,提供免費手機、數據卡與每個月人民幣800元的話費補貼。
中國移動綜合部副總高頌革表示,TD進入全面商業營運,完全取決於這次業務測試與商用測試的結果而定,並強調這次的大規模測試,與外界引領期盼的官方發放3G牌照無關。然而中國移動並未提到測試將持續多久、是否將擴大至其他地區,或最後官方是否將發放3G營運執照。
TD-SCDMA是中國大陸從2001年起自立開發的第三代行動通信技術(3G),用意是希望降低本土電信廠商必須支付WCDMA 與CDMA-2000等國際電信標準的技術使用費。儘管TD在國際社會沒有多大吸引力,中共主管機關卻大力推動大陸電信業者採用,並計劃在今年北京奧運會登場時使用該標準。
里昂證券科技研究部主管鄭名凱估計,一旦中國大陸開放3G通信市場,諾基亞、摩托羅拉與易利信等國際行動通信設備大廠,將可望分食大陸電信業約200億美元的市場大餅。中國移動這次測試TD-SCD-MA技術,挑起了業界認為北京當局將於8月奧運揭幕前開放3G服務的樂觀預期。

如何算牌

【聯合報】2008.03.28
玩撲克牌遊戲21點時,通常用兩副以上的牌來玩(一副牌有52張)。玩家算牌推算莊家手上還有多少好牌與爛牌,剩下的好牌愈多,玩家獲得21點機率愈高。
算牌不是一張張牌追蹤紀錄,而是計算好壞牌的分數,賭注就根據這些分數增減。
算法有好幾種,以下是用點數高低計算的基本算法:
洗牌後從0分開始計算露在桌面和自己手上的牌:
爛牌(2到6):加1
不好不壞(7到9):0分
好牌(10、JQKA):減1
計算出來分數愈多,玩家勝算愈大,分數少,則贏面不大。
Moss註: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買戴子郎的繞著地球賭或power bomb寫的賭神---世界賭場致勝祕招

當年算牌成精 如今開課要價兩萬九

【聯合報】2008.03.28
雖然電影中將算牌技巧描寫得出神入化,但曾是「麻省理工21點小組」成員的艾龐帝說,各大賭場之間的「資訊分享」,讓許多專精21點算牌的玩家「氣數將盡」。
艾龐帝說,一種名為Biometrica的面部辨識系統已經把他的資料建檔,現在他玩牌走低調路線,不再出入大型賭場。
197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現一個名叫「非賭不可怎麼賭」的迷你課程,讓專精數學的學生彼此切磋玩21點(黑傑克)與算牌的技巧。
1990年代,一群來自麻省理工的青年賭徒,包括馬愷文和艾龐帝,經常光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據聞他們一個周末就能撈走40萬美元,贏得彩金累計高達1000萬美元。樹大招風,美國境內超過100家賭場認定他們是老千,把他們列為拒絕往來戶。
艾龐帝曾在麻省理工攻讀經濟學,他的同伴爾文從麻省理工畢業之後,又在康乃爾大學拿了生物工程碩士,並在普渡大學取得企管碩士。
這2個36歲的算牌好手最近重出江湖,以「21點研究所」的名義在紐約、拉斯維加斯開辦研討會,講授算牌技術。一張門票要賣899美元(約台幣29000元),參加者可以上課一整天,還可帶功課回家繼續練習。
艾龐帝與爾文的研討會強調算牌的技巧,包括:如何算得正確、調整賭注、完全掌握21點的基本策略、瞭解修正策略的時機等。
爾文說,他們完全用當年在麻省理工學到技巧訓練顧客,希望顧客一步一步來。企圖觀察莊家洗牌、預測Ace何時出現,準確度都不如扎實的算牌。
不過,算牌大師近年來遭到新科技考驗。1990年代中期,賭場已開始引進「持續洗牌機」,讓人根本無法推算發牌順序。
賭場也利用新出現的面容辨識軟體,把監看器拍攝的賭客影像,立即與已知的算牌者和其他不受歡迎者的照片比對。
電腦軟體也可以根據已建立的算牌模式,發覺異常的玩牌型態。

決勝21點》算贏賭場 華裔奇才躍銀幕

【聯合報】2008.03.28
經過拉斯維加斯「好萊塢星球賭場」玩撲克牌21點的牌桌時,馬愷文露出一抹微笑。手風順的話,他和友人一晚就能贏走90萬美元,塞滿露營用的圓筒行李袋。此等「豐功偉業」,不是很久以前的事。
MIT馬愷文 一晚撈百萬美元
麻省理工學院華裔學生馬愷文(Jeff Ma)當年的經歷,成為本周五(28日)在北美地區上映的電影「決勝21點」(21)的藍本,這部電影描述MIT一批數學天才如何藉著算牌玩21點,使賭場大失血。片中主角就是演馬愷文的故事。
看著以防賊眼神緊盯自己的賭場員工,馬愷文說:「有時候,我真的很懷念那段日子。憑著一點點算數就能賺那麼多錢,怎麼可能不想念呢?」
一點算數 讓他們列黑名單
馬愷文口中的「一點點算數」,讓他和昔日麻省理工的同學成為拉斯維加斯各賭場21點牌桌的拒絕往來戶。他們在1990年代中期用算牌方式狂撈幾百萬美元後,各家賭場紛紛透過監視畫面將算牌人的大頭照存檔,建立黑名單。
算牌並不違法,可是賭場會像餐館對待服裝不整的顧客一樣,拒絕提供服務。許多賭場會坦白告訴算牌者,他們不受歡迎,若執意進場,將觸犯侵入私人產業的罪名,法院也支持賭場的主張。算牌在拉斯維加斯仍是敏感話題,「決勝21點」尋找拍片地點時,許多大賭場就拒絕提供場地。
當年被迫金盆洗手的馬愷文,現年35歲,他表示不想一輩子被認為是21點玩家,現在是舊金山DoublePlaytv.com網站Jeff Ma's Wild World of Gambling的主持人,讓民眾上網虛擬交易職業球星,賭算球員的成就。
算牌神準 像「英特爾晶片」
馬愷文1994年是麻省理工的大三學生,是計量分析的奇才,原本打算畢業後就讀醫學院,結果受兩名同學邀請加入一個算牌系統小組,轉戰各地賭場,周末固定帶10萬美元到拉斯維加斯下注,回程經常滿載而歸,90萬美元塞滿圓筒行李袋。
算牌只能提高3%的贏牌機率,但是馬愷文說:「這是很簡單的算數,卻足以造成很大的差別。」電影中飾演馬愷文的男主角吉姆史特格斯(Jim Sturgess)說:「他試圖教我怎麼算牌,我只能目瞪口呆,他就像是活的英特爾運算晶片。」
指導拍片 他客串莊家
現實生活中,馬愷文是華裔,吉姆史特格斯卻是英國人,他有點擔心馬愷文是否會因此感到不悅。「結果他很好玩,我們第一次見面時,他就說我很像他,還一起到賭場飯店頂樓抽雪茄。」
在片中客串演莊家的馬愷文表示,他更在意的是演員能否掌握自己的性格以及和同學間的互動:「假如電影公司隨便找個亞洲演員,像是日本人或韓國人來扮演我,那會是更大的侮辱。」

彭總裁 送謝國忠經典名句

【經濟日報】2008.03.28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為穩定匯市,使出渾身解數。彭淮南昨(27)日在央行理監事會議後的記者會,提供在場媒體一份中英文對照的「匯率預測經典名句」,要求外資名嘴在預測匯價時要「特別小心」,並請記者轉寄一份給前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參考」。
彭淮南還撂下重話:「預測匯率的人如果要負責任,講話就會很小心;因為現在這些預測的人講話不必負責任,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就算半年後或一年後的走勢不如預期,也沒有人會去要他們負責任。」
謝國忠日前表示,至少還有1.3兆元熱錢準備進入台灣,新台幣可能漲至25元。媒體昨天就此詢問彭淮南對新台幣後市的看法,彭淮南也「有備而來」,立刻回答:「我準備好相關資料。」彭淮南還說,「我不知道他(指謝國忠)現在在哪裡,你們替我轉寄一份給他參考。」

搞垮LTCM 梅利威瑟又翻船

工商時報2008.03.28
十年前,梅利威瑟(John Meriwether)搞垮他自已創立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地動山搖,但他並未須臾離開過華爾街,而是馬上就另起爐灶成立了JWM夥伴公司。然而在十年後的今天,他似乎又搞砸了,由於踩到次貸地雷,加上過度槓桿操作,他的基金表現每下愈況。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梅氏的LTCM在一九九八年出事,翌年他就和同批班底另成立JWM夥伴公司,而旗下規模最大、名為相對價值機會的債券基金,到去年為止年年都賺錢,但今年以來已大跌二八%,另一檔JWM全球總體經濟基金,今年以來也挫低六%。
這兩檔基金目前都面臨部分投資人急切想要贖回的壓力。梅氏曾在日前致函投資人,說明旗下基金的虧損資產有:獲Fannie Mae與Freddie Mac擔保的房貸擔保證券、連結地方公債與AAA級商業不動產貸款擔保證券的交易部位等。
這些投資吃掉梅氏公司今年以來的獲利,特別是凱雷資本公司在內的其他避險基金大賣同性質證券之後。
報導指出,梅氏最近的困境,部分與十年前他搞砸LTCM時雷同,就是過度槓桿操作。LTCM時,每投資一美元自有資金就再外借五○美元。今年二月底時,相對價值機會基金的這個比率是一美元對一四.九美元,雖然遠低於十年前,但以今年大環境的動盪而言,風險程度仍然偏高。
為挽回投資人信心,梅氏和同仁提出保證,在操作上將較為保守,會努力把財務槓桿維持在一美元對一五美元之下,且即使是外在環境較穩定時亦然,以渡過這次危機,守住約一四億美元的資產。
報導指出,梅氐旗下基金當前的困境,對投資人不啻又一則警訊,說明儘管美國政府已出手穩定金融體系,但當前的危機還未過去。

馬英九率領台灣「拚經濟」(下)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席佳琳(Kathrin Hille)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對兩岸直航的禁令,加上台灣對大陸公民的不歡迎態度,也使跨國公司不願在台灣增加的員工和區域部門。多數分析師預計,這種局面在馬英九治下將發生改變。蘇廷瀚表示:“台灣將向大陸資本和民眾開放,這樣台北可以成為大中華地區的一個服務業中心,就像香港和新加坡那樣。”
並非每個人都持這種樂觀看法。“我認為(與大陸的關係)不是主要問題,”瑞銀(UBS)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吳德愷(Duncan Wooldridge)表示。“台灣已經是世界上與大陸一體化程度最高的經濟體;韓國和日本均存在國內消費疲弱的問題。為什麼只有台灣應通過密切與大陸的關係來改善呢?”他預計,馬英九這屆政府將享受一個“蜜月期”,但從更長期的角度而言,它將無法滿足市場的預期。
馬英九強調,與大陸之間的聯系只是其經濟政策議程的一個方面。作為補充,他還將努力推進其它雙邊及地區貿易協議,並計劃通過一項規模為4萬億元新台幣(合133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來刺激當地需求。
不過,釋放台灣從其與大陸強大貿易及投資聯繫中獲取更大益處的潛力,仍是未來時期一個關鍵的心理驅動力。吳向紅認為,香港的經驗可以提供一個寶貴的範例。“1997年回歸後,香港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因為當時有人覺得香港將在大中華區被邊緣化,”她表示。“盡管存在不同,但這也是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
在香港與內地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後,香港的命運發生了轉變。該安排允許香港的銀行投資內地銀行,並准許內地一些省份的居民赴港旅游。
就台灣而言,經濟學家表示,主要的影響可能來自於以下情況:企業放棄以往那種不願在當地投資的態度,因為在預計台灣的吸引力將上升的時候,稅收變動和勞動力成本不斷飆升影響了大陸的投資環境。“簽署CEPA後,香港年經濟增長率平均達到了6%至7%,高於2003年以前的3.5%至4%,預計台灣也可能出現類似的效果。”
台灣人目睹了台灣從威權的一黨制轉變為亞洲最具活力的民主政體,他們可不願意拿台灣與香港作比較。因此,這種比較無法超越純經濟學的範疇。自1987年解除戒嚴令和上世紀90年代初引入民主以來,台灣逐漸發現了自己的身份。目前,島內只有極少數人接受未來與其強大的鄰居統一的想法。
馬英九認為這些曲折是讓選民接受自己的必要條件,這證明了目前這種新身份何其根深蒂固。在競選初期,馬英九曾表示,其政黨的長期目標仍然是最終實現兩岸統一。但眼下他的立場是: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這一觀點最早是由民進黨提出,多次遭到了北京方面的強烈反對。他還強調,自己不會就統一問題進行談判,而只會圍繞如何處理雙方的敵對展開談判。
國民黨代表表示,該黨目前和未來的重點都是台灣的權力,而非在未來統一後中國的角色。台灣國立政治大學(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政治科學教授何思因(Ho Szu-yin)表示:“即便在馬英九之後,也很難想象任何國民黨政客會認真考慮統一問題。”何思因也為國民黨工作。
國民黨與民進黨的主要區別,可以描述為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之間的差別。民進黨創建於上世紀80年代,旨在反對國民黨獨裁的一黨政體,該黨公開鼓吹台灣獨立。過去,國民黨試圖給台灣施加中華民族的意識形態,並堅持其最終實現統一的目標,但自從為了政治上的生存而進行民主化改革之後,國民黨已轉向了中間路線。“我們也愛台灣,但我們是以一種現實的方式來愛。我們認為,如果我們沒有財富,就沒有權力,”何思因表示。“經濟實力就是台灣存在的理由。”
這肯定與大陸的長期目標有所不同。台灣的兩岸關系知名專家之一、中國文化大學(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教授蔡瑋(George Tsai)表示:“大陸領導人希望形成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實現和平統一。”但他認為大陸領導人眼下是滿意的,因為馬英九已經表示,他這屆政府不會考慮正式獨立問題,這令大陸領導人感到安心。
因此,北京與台北之間新的開始可能遠不止商業方面的問題,即便這不會將台灣推上統一的道路。
蔡瑋表示,到馬英九首個任期結束前,大陸與台灣可能會實施一些構建信心的措施,例如交流武器部署和軍隊調動的信息,以及建立軍方之間的溝通渠道,以降低爆發沖突的風險:“這對另一個4年(任期)來說是個好的開端,遠遠超越了1949年以來所實現的任何成果。”

股市下跌的時候想什麼?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釘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對於中國的股市投資者而言,2008年春天的滋味“怎一個愁字了得”。上證指數從1月14日的5523點的高點開始,一路下挫。本周,經過周一和周四的兩次暴跌之後,上證指數收於3411點,創近一年來的新低。較去年10月的高點相比,股指已經跌去44%,市值蒸發數萬億元。
本輪下跌中,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是大盤指標股紛紛跌破發行價。繼周三中國太保(China Pacific Insurance)跌破其30元的發行價後,昨天又有中海集運(China Shipping Container lines)、中煤能源(China Coal Energy)兩只次新的藍籌股相繼“破發”。建設銀行(CCB)和中國神華(China Shenhua Energy)等大盤股也在向其發行價逼近。
股市大跌的背景是中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大。目前,國內經濟過熱,通脹高企,政府採取信貸緊縮和價格管制等調控措施;國外則次貸危機肆虐,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其結果是,市場對上市公司未來盈利的預期下降,投資者悲觀情緒上升。
然而,這只是問題的一面。盡管存在種種風險因素,從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和經營業績看,中國的資本市場都處於有史以來的最好水平。在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並未出現顯著下降的情況下,股價連續出現暴跌,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股票的估值水平的回落。
曾經演繹了一個又一個估值神話的大盤指標股,現在紛紛跌破發行價,便是最好的佐證。去年11月,中國石油(PetroChina)登陸A時,曾創下每股48元的天價,一舉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昨天,中石油的A股股價跌至16.99元,距離其16.7元的發行價僅一步之遙。在股價下跌了60%之後,該公司占據了四個月全球市值冠軍的位置也被交還給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石油公司。
中國市場上像中石油這樣的藍籌股,多為大型國有企業,在所處行業中擁有一定程度的壟斷地位,其經營業績一般不會出現重大起伏。中石油的股價的暴漲暴跌,除了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看淡外,更多地是折射了大量投機資金湧入股市帶來的資產價格泡沫正在破裂。
市場中沒有不能賺錢的股票,只有不能賺錢的價格。正是中國股市短期內的暴漲和投機資金的大量流入,將股價推高到了“不能賺錢的價格”。同是中石油的股票,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不到2港元時買入後賺得盆滿缽滿,中國的中小投資者若在48元時買進便被牢套。
假定中石油未來3年的每股收益是1元、1.5元和2元(去年的數據是0.75元)。在油價超過每桶100美元的今天,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估計(油價需要再創新高),那麼以45元買入1股中石油在未來3年的收益是4.5元即10%(注意這只是公司的利潤,分到股東手裡的現金紅利要少於此)。而只要去銀行存一筆3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超過5%),未來3年就可以輕鬆實現15%的現金收益,不用擔心國際油價下跌,不用擔心政府價格管制,幾乎無需承擔任何風險。
在中國崇拜巴菲特的人很多,踐行他價值投資理念的人卻寥寥。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尋找價格被低估的股票。中石油在超過40元的價位上,其風險是顯而易見的。然而,股市的賺錢效應讓人們相信,越來越多的資金會湧入股市,未來總有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買中石油。這便是搏傻,而不是投資了。
今年1月,著名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趙丹陽選擇將旗下的赤子之心•中國集合資金信托清盤。他在給投資者的信中寫道:“今天,就我們的投資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們投資標准又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投資標的。”言猶在耳,股指已經是冰火兩重天。對那些坐擁豐厚管理費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分得天價獎金的基金經理而言,他們現在或許多了一分清醒。
中國的股市少的不是資金,而是像巴菲特、趙丹陽這樣認真研究公司基本面,尋找好企業的投資者(無論個人還是機構)。多數中國的股民都缺少這樣的耐心,快速致富的願望促使他們頻繁的買進賣出,追逐“熱點”和“莊家”。這也造就了中國股市明顯的高換手率和高成交量。
當巴菲特以12港元把後來漲到20港元的中石油賣掉時,當時有人笑他“智者千慮”,錯過了大筆利潤。而今,中石油的H股跌到不足10港元,人們想起了他的名言: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對於著眼於上市公司長期發展的價值投資者而言,股市的下跌比上漲意味著更多的機會。股價調整過程,也是資產泡沫縮水,市場風險釋放的過程。大盤指標股紛紛“破發”,對上市公司未來的融資計劃構成壓力,這有利於讓資產以更合理的價格上市。在市場一片恐慌的時候,聰明的投資者已經開始發掘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美國股市見底了?(上)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約翰•奧瑟茲(John Authers)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自去年7月份信貸市場突然失靈以來,這場緩慢而無情的危機就一直在持續。但迄今為止,全球股市經受住了最為嚴峻的考驗。全球股市最近一次滑向深淵的邊緣,是因為美聯儲(Fed)被迫施以援手,策劃一次針對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的拯救行動。
上周一,這一消息引發短暫的恐慌。交易員得到消息稱,去年股價高達171.50美元的貝爾斯登將以每股2美元的價格出售。許多對沖基金剛從做空貝爾斯登中獲利,然後又將它們的注意力轉向股價同樣急劇下跌的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但此後拋盤停頓。華爾街股市似乎因雷曼兄弟的防守而重拾信心。雷曼兄弟股價周一下午1點後短暫探底,之後不到24小時就漲逾一倍。與此同時,美國、歐洲和亞洲的股市也大幅上漲。
截至上周四收盤,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已較其上周一的低點上漲6%,而涵蓋美國金融行業的標准普爾金融類指數上漲18%,站上了本月其最高點位——而美國金融行業正是全球擔憂的焦點。盡管該指數仍較其去年創下的峰值下跌30%,但這種走勢還是為一些樂觀情緒提供了依據。
與此同時,外匯市場上演了戲劇性的反轉,美元匯率跌至歷史低點後回漲3%,而大宗商品價格從其歷史高點有所回落。
這進而導致市場出現新一波的猜測:貝爾斯登的垮台,和雷曼兄弟瀕臨破產的經歷,是否最終預示著股市見底呢?多位分析師發表了評論,大膽做出上述預測。瑞銀(UBS)一份標題為《準備反彈》(Ready for a rally)的報告具有代表性。美聯儲(Fed)也摻和進來,對其主要目標利率采取了有史以來最高比例的下調,而股市大幅上漲。
幾乎所有的說法都圍繞「投降式拋售」(capitulation)概念:該觀點認為,使市場走向極端的驅動力是投資者過度的情緒,而非市場的基本面因素。當投資者最終感到恐慌,而股價下跌速度像上周一那麼迅速時,往往可以成為表明最後一批樂觀主義者已經放棄的跡象。這通常表明股價已跌至「底部」,從而促使新的投資者開始逢低吸納。
一家規模像貝爾斯登這麼大的機構倒閉,是一個重要且罕見的事件。樂觀主義者表示,以往類似事件發生在市場見底之前不久。市場震蕩會短暫持續,一旦最壞的情況最終發生,市場將最終做好上漲的准備。參照這種說法,貝爾斯登倒閉已為市場「切開腫瘤」,為反彈鋪平了道路。摩根大通(JPMorgan)上周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在最近4次華爾街大型金融機構倒閉事件發生後——1984年伊利諾伊大陸銀行(Continental-Illinois)、1990年德崇證券(Drexel-Burnham Lambert)、1994年Kidder Peabody;以及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標普500指數在一年後平均上漲10%。
不幸的是,歷史的平行線似乎延長了。例如,在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一案中,主角是一家出現問題的對沖基金,這只基金完全處於市場困境的核心。一旦問題得以解決,市場就可能大幅上漲。貝爾斯登遠遠沒有成為市場當前困境的核心。
另一種有關我們正接近市場底部的說法,來自一份美國經濟分析報告。股市試圖對宏觀經濟趨勢做出預測,而在歷史上,股市一般都成功地做到了這點。因此,當美國經濟正走向衰退(正如目前許多人認為的那樣)時,股價往往會觸底,並在經濟活動復蘇前數月開始反彈。根據這一看似有悖常理的邏輯來看,今年頭兩個月美國就業率連續下降,實際上可能對股市起到積極作用。
韋爾斯資本(Wells Capital)股票策略師詹姆斯•保爾森(James Paulsen)指出,在1970年、1975年和1990年的經濟衰退時期,股市的回升始於就業率下降第二個月的數周之內。1980年,股市反彈的時間甚至更早。
保爾森承認這不是一種自動糾錯的機制。它對2001年相對溫和的經濟衰退就沒有起到作用。當時,當經濟開始衰退時,股價水平按歷史標准衡量處於過高水平,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低點。如果美國當前的經濟放緩演變為長期和深入的經濟衰退,那麼,這一理論可能就不起作用。
許多評論人士仍然主張,此次經濟衰退將非常溫和。因此,股市很有可能尚未反映出即將發生的最壞情形。但普遍而言,股市似乎確實在經濟衰退相當早的階段就開始回升。
更具實質意義的是,樂觀主義者提到了各國財政及貨幣當局(尤其是美國)付出巨大努力,以應對當前的問題。過去幾個月,美聯儲已推出幾種為銀行和券商提供資金的創新方式,它不僅努力應對貨幣市場的問題,還史無前例地迅速調降其目標利率。
美國聯邦政府將實施退稅的一攬子「財政刺激」措施,未來幾個月內,該措施將向每個美國納稅人的兜裡提供約600美元。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研究部門主管拉裡•坎特(Larry Kantor)表示:「市場正在對美國政府和美聯儲採取的有力政策行動做出反應,有助於重振市場信心。」
在此次危機之初,對於為富有的華爾街銀行家紓困的政治含義,美聯儲曾經更為敏感。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St Louis Fed)行長威廉•普爾(William Poole)去年8月份表示,「那些做出錯誤行為和錯誤判斷的人」已經「受到了懲罰」,外界認為他的講話傳達了一個信息:即如果陷入麻煩,市場參與者不應期望美聯儲會施以援手。更具廣泛意義的是,美聯儲去年10月份表示,其認為通脹風險與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同樣巨大——通常這是一種隱含的信息,告訴市場不應指望美聯儲進一步降息。
由此來看,美聯儲的態度導致股市大幅下挫,因此,美聯儲避免進一步大范圍傷亡的新決心可能表明,股市最終已經到達底部。
所謂的「技術派」通過圖表走勢而非收益或宏觀經濟增長等基本面來研究市場。他們也表示,樂觀是有理由的。在過去6個月的市場震蕩期間,作為全球最被廣泛跟蹤的指數,標普500指數的收盤價位從未比去年10月份的歷史峰值下跌20%以上。有好幾次,標普500指數已接近這一水平。
這可以被視為一個積極的信號,因為似乎市場已在下方設定了一個價位(行話是「支撐位」),它不可能跌破這條線。一旦交易員認為,已經通過這種方法找到市場底部,那麼他們的信心會明顯上升。
此外,最近數日市場回升的幅度為這種信心提供了證據。美林(Merrill Lynch)技術分析師瑪麗-安•巴特爾斯(Mary-Ann Bartels)表示,標普500指數在一周之內有兩天出現上漲,漲幅都超過3%,而且當天90%的股票都上揚。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上兩次此類情況發生時間非常接近是在2006年7月份和1987年11月份,最終事實表明這兩次都是重要的市場底部。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美國股市失落的十年

2008年03月27日09:00
過去200年中﹐股市穩定攀升的勢頭有時也會有長時間的中斷﹐離我們最近的就是大蕭條時期和通脹蔓延的20世紀70年代。當前的市場動盪表明﹐我們或許正經歷另一個失落的十年。
股市跌回了九年前的狀況。長久以來被吹捧為最佳長期投資對象的那些股票已經成了九年來最糟糕的投資﹐連普通的國債都不如了。
週二﹐標準普爾500指數收於1352.99點﹐低於1999年4月創出的1362.80點。
在美投資的1萬億美元指數基金約半數基於該指數。據晨星公司(Morningstar Inc.)的數據﹐如果在回報率中考慮股息和通脹因素﹐標準普爾500指數過去10年中平均每年僅增長1.3%﹐遠遠低於歷史正常水平。過去九年中﹐該指數平均每年下跌0.37%﹐而過去八年平均每年下跌1.4%。照目前動盪不已的市況來看﹐許多經濟學家和分析師都擔心﹐回報率令人失望的時代可能還沒有結束。
直到去年秋天﹐許多投資者都還認為科技股泡沫的破滅只是令人討厭的短期下挫。股市曾經重拾上升勢頭﹐並在去年10月創出新高。隨後﹐信貸危機和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又開始給股市帶來重壓。到了3月10日﹐標準普爾500指數較去年10月9日的歷史收盤高點下跌了18.6%﹐距象徵熊市的20%的跌幅已經相去不遠。自那以後﹐由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採取一系列措施穩定了金融系統﹐股市又有所反彈﹐但仍較10月高點低了13.3%。
傳統的股市規則是﹐如果投資者買進類別廣泛的股票並持有﹐會比其他投資方式的回報更高。但在20世紀90年代末或2000年左右買進的股票上﹐這一規則失靈了。
過去九年內﹐標準普爾500指數是晨星公司跟蹤的九類不同投資工具中表現最差的﹐這九類投資工具包括大宗商品、房地產投資信托、黃金及外國股票等等。一些重要的美國股票甚至連國債都比不上了﹐歷史上﹐國債的收益比股票要差得多。經通脹因素調整後﹐國債過去九年平均每年增長4.7%﹐而自2000年3月股市見頂後每年增長率為5.8%。一項大宗商品的年收益率差不多是債券的兩倍﹐房地產投資信托也是一樣。
20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股票也不如其他投資工具。在這兩個時期﹐股市都會強勁回升﹐結果又陷入衰落。兩次事件中﹐股市都經過了十多年才恢復了持久的上升勢頭。
調整與平衡
迄今為止﹐當前的十年還沒有出現20世紀70年代的高通脹或是30年代的高失業率。這令一些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心存希望﹐認為雖然房市危機和部分抵押及貸款業務出現崩潰﹐股市的問題不會像上述兩個時期那麼糟糕﹐也不會持續那麼長時間。許多人相信﹐Fed在撥亂反正方面會比當時做得更好。
華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傑里米•西格爾(Jeremy Siegel)對19世紀以來的股票行為進行了論述。他指出﹐過去10年中﹐最糟糕的時期是從2000年到2002年﹐當時股票大幅下挫。雖然在那之後標準普爾500指數一直起伏不定﹐2003年強勁上漲﹐隨後在2004、2005和2007年的漲幅又只有個位數﹐但他認為糟糕的時代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過去了。其他一些樂觀主義者也同意西格爾的看法。
悲觀論調
但耶魯大學經濟學家羅伯特•施勒(Robert Shiller)提醒說﹐如今的美國股市依然受到繁華過度之困。他和其他一些分析師認為﹐最近的波動表明今後還會有更多的麻煩。席勒在其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一書中就預見到了市場的這一困境。
施勒表示﹐我不得不說現在並非投資股市的好時機。我們正在經歷的住房危機必將拖纍經濟增長﹐而其延續時間可能會長於一次經濟衰退。我認為股市不會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很快走出困境。
據西格爾稱﹐從歷史上看﹐每三年中股市都有兩年是上漲的﹐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年均漲幅為7%。而Ned Davis Research的數據顯示﹐自1925年以來﹐以十年為單位遞進式地分析美國股市(例如1925年至1935年﹐1926年至1936年)﹐幾乎每個十年都是上揚的﹐上漲的比例高達98.6%。
不過﹐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斯特恩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金融史教授理查德•塞拉(Richard Sylla)稱﹐當股市投資像20世紀2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那樣變得瘋狂時﹐股市表現低於正常水平的時期會因此而延長。
塞拉研究了19世紀美國股市的興衰。他發現﹐在19世紀前10年的最後幾年、20年代初、以及40年代、60年代還有20世紀初期﹐股市都經歷了異常繁榮的時期。而這些時期過後﹐在19世紀30年代、50年代、70年代以及20世紀20年代前﹐尾隨而來的卻是漫長的低迷期。在200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塞拉預言會出現一次長達10年的股市疲軟期。
塞拉說﹐當人們在一個時期(如1982年至1999年)獲得了格外好的投資回報後﹐接下來的10年中他們的日子往往就不那麼好過了。他的研究表明﹐異常繁榮的股市會透支未來的收益。當繁榮散儘﹐收益便會降至正常水平之下﹐從更長期來看﹐股市平均回報也就回歸到了7%的正常水平。經濟學家將之稱為“均值回歸”(reversion to the mean)﹐也就是說股市超常的表現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樂觀的投資者認為苦日子在2002年年底時已經過去﹐那時的股市在挺過了科技股崩盤、9•11恐怖襲擊以及安然公司(Enron Corp.)垮台後終於實現了反彈。
在伊拉克戰爭將取得速勝的希望支撐下﹐2003年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26%。2004年﹐該指數僅上揚了9%﹐在2005、2006和2007三年中﹐該指數分別上漲了3%、14%和3.5%。今年迄今為止﹐標準普爾500指數已經累計下跌了7.9%。上述數據未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否則的話﹐其漲幅將下調幾個百分點。
和標準普爾指數比起來﹐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成份股中科技類股較少﹐因此後者在2000年至2002年的熊市期間受到的不利影響也較輕。儘管如此﹐道指的表現也沒好到哪裡去﹐從2000年1月開始﹐其年度漲幅均不及1%。
散戶投資者所扮演的角色
塞拉預計兩年後股市將回到持續期更長的上行走勢中。市場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散戶投資者。90年代的股市泡沫和隨後的市場低迷正值更多的散戶投資者通過401(k)帳戶以及個人退休帳戶等戶頭管理自己的退休儲蓄之際。
正是在散戶投資者的“幫助”下﹐科技類股和房產市場的泡沫得以成型。近年來﹐投資者投入美國股市的錢要比此前股市投資熱時少了很多。行業團體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提供的數據顯示﹐在股市投資最熱的2000年﹐美國人向共同基金新增投資2,600億美元。而去年﹐美國人從這種基金中取走的錢要多於投入的錢──二者之差高達464億美元。
美國人現在已轉而自我管理退休儲蓄﹐這有可能減輕股市的振盪幅度。基金公司Vanguard Group的經濟學家約翰•艾米瑞可斯(John Ameriks)指出﹐與對待自己的其他投資帳戶相比﹐人們讓資金在自己退休儲蓄帳戶中頻繁進出的意願要低得多。
艾米瑞可斯說﹐許多參與401(k)項目的人都會讓退休儲蓄帳戶內資金的投資分配比例長期維持不變。如果他們將自己的帳戶設置成每月向股市投入資金﹐那麼不論是牛市還是熊市﹐他們帳戶內的資金都會均勻流向股市﹐這倒有可能給股市提供些許支撐。
一些投資顧問表示這種被動式投資其實還不錯。那些年復一年每月都堅持用退休帳戶投資股市的人所取得收益應該比那些曾在90年代末買進股票、後來就罷手的投資者要好。塞拉表示﹐雖然標準普爾指數從1999年開始整體呈現下行走勢﹐但它從2001年年中起出現了反彈﹐這就意味著退休儲蓄帳戶從那之後買進的大多股票還是有所斬獲的。
股市的基本面因素
當前股市的一個大麻煩正是分析師所稱的基本面問題。從2002年開始﹐強勁的企業收益和低通貨膨脹水平就一直是股市繁榮的基石﹐但這些利好因素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了。
塞拉表示﹐以典型的年份來說﹐企業稅後的利潤佔經濟總產出的5%或6%﹔而2006年時這一比率創下了9%的峰值﹔從歷史上看﹐如此高的水平意味著它即將向中值回歸﹐即企業利潤率將出現下滑。他認為企業稅後利潤佔經濟總產出的比例可能將降至3%或4%。
普通民眾的支出水平可能會對企業的利潤帶來影響。2000年股市泡沫破裂後﹐消費者的借貸和消費行為使經濟沒有遇到什麼大麻煩。那時有了高房價這碗酒墊底﹐美國人以罕見的規模舉債消費﹐全美儲蓄率降到了了零。
正是這一點讓施勒深感擔憂。在研究了房產市場後﹐他預計未來數年房產價值將持續下滑。他預計消費者將收窄借貸和支出的規模﹐並重新開始儲蓄。
消費者把錢袋捂緊會影響到整個經濟的增長和企業利率狀況﹐美國股市的漲幅自然會受到限制﹐看到這種情形﹐投資者會繼續把錢投入到商品及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中。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一代人擔心他們的退休收入能否有所保障﹐因此他們會尋找那些較為安全的、能有回報保證的投資品種﹐例如美國國債以及基金公司發行的債券類產品。
未來會怎樣
Leuthold Weeden Research的董事長斯蒂文•魯瑟爾德(Steve Leuthold)表示﹐我們必須接受這一點﹐那就是美國再也不是那個實際經濟增速為4%的國家了﹐而且美國再也不是那個有著強勁的製造業可以引以為豪的年輕國家了。魯瑟爾德相信或許在繼續經歷一段蕭條之後﹐股市還會再現牛市風光。但他認為未來的牛市之後將再次經歷熊市﹐那時股價可能會跌到和今天不相上下的水平。
在未來長時間的牛市得以展開之前﹐市場需要解決如下兩個問題﹐一是從九十年代末期遺留至今的高股價狀態﹐二是2001年和現在的低利率水平所帶來的後續影響。Fed設定的超低利率有助於推高企業利潤率﹐但也會滋生過度舉債的情況﹐而這正是造成眼下經濟難局的罪魁禍首。
對一些分析師來說﹐當前的股價看似仍有虛高之嫌。施勒指出﹐在九十年代末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的本益比超過了40倍﹐遠遠高於16倍的歷史正常水平。(為避免誤差﹐施勒用以計算本益比的利潤是10年均值)。如今該指數成份股的本益比仍是20多倍﹐依然遠高過正常均值水平。
波士頓資金管理公司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 & Co.的傑瑞米•戈蘭瑟姆(Jeremy Grantham)表示﹐從九十年代末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的本益比就從沒有回到過長期趨勢水平。戈蘭瑟姆一直在警告股市會經歷長時間的低迷﹐他認為超低的利率暫時提振了股指。
有理由相信事態不會變得像七十年代那樣糟糕﹐或重演日本九十年代那一幕──當時日本房市和股市泡沫破裂後﹐其股市長期萎靡不振。
較低的通貨膨脹率就是讓人們稍感樂觀的理由之一。雖然今年的通貨膨脹率在4%以上﹐但仍遠遠低於七十年代兩位數的水平。這就使得Fed可以更為放心地助推經濟增長﹐而無需太過擔心通貨膨脹率隨之上行。
但現在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眼下投資者信心的惡化程度。戈蘭瑟姆對此並不看好﹐他認為投資者將會變得更加悲觀﹐不過他們倒也不會像以往蕭條時期那麼沮喪。
戈蘭瑟姆認為全球經濟總的來說還說得過去﹐不會太糟糕。他指出﹐人們沒理由像九十年代的日本人那樣悲觀﹐要是心態回到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就更是毫無道理了。
E.S. Browning

軟商品的十年牛市

陶冬2008-03-27
今天上床前,請學一個新詞——agflation,是agriculture和inflation的組合,譯為農業通脹(簡稱“農脹”)。這是影響你及家人生活的新趨勢。筆者認為,全球軟商品大牛市剛剛開始,這是一個類似已經出現的石油、工業商品的牛市,也許是一生才遇上一次的大牛市。
軟商品的界定是農產品和肉乳產品,即食品。前年玉米漲瘋了,去年奶粉漲瘋了,近來小麥、大豆漲瘋。《經濟學人》食品價格指數在過去兩年上升75%,其勢頭為過去二十五年所罕見。不過以扣除通貨膨脹的實際價格衡量,大多數軟商品價格較七十年代高峰期仍然低30%以上,不過剛剛回到過去二十年的平均數。在某種程度上過去兩年的急漲帶有價格恢復的性質。軟商品價格的上漲,遠遠落後於硬商品和能源價格。
全球糧食已經連續六年需求超出供應,小麥、大米、玉米、大豆、油籽、肉類的庫存,無一例外地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低水準,市場已經失去了面對惡劣天氣所帶來糧食失收的彈性,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造成價格的飆升――這一點與近年的石油、硬商品市場頗為相似。
有趣的是,這一切並因作物失收所造成。來自倫敦的國際糧食局資料顯示,2007年全球穀物總產量達到16.6億噸,比上年增加5.4%,為歷史上第二好年景。然而,豐收並未阻止軟商品價格的攀升,需求出現了結構型的變化。
最大的需求變化來自亞洲飲食習慣的改變。
中國、印度兩個全球化得益者的國民收入明顯提高,人們對於蛋白質攝入的需要出現較大增加。中國在1985年時每人每年消費20公斤肉類,今天則消費50公斤。過去五年,中國肉類和乳類消費增長12%和22%,而全球其他地區的肉類消費僅增1.6%,乳類消費還略有減少。在卡路里對等的情況下,每產生一公斤豬肉需要三公斤穀物飼料,每生產一公斤乳類需要四公斤飼料,牛肉則需要八公斤飼料。對於蛋白質需求的增加,導致中、印穀物消耗大幅上漲,而工業化卻帶來農地的消失,農村青年勞動力的離去。
石油價格高企,美國製造乙醇,是糧價上漲的另一大原因。2000年時美國乙醇生產使用1500萬噸玉米,到2007年則暴增到8500萬噸玉米。美國(世界上玉米最大生產國)所產玉米中有三分之一,被用在生物制油上。可悲的是,一個人一年食用的玉米,僅夠SUV(多用途麵包車)加油一次。玉米漲價,帶動農民將其他農地轉種玉米,其他作物供應減少,價格上升。此外,氣候因素可能對軟商品供求帶來短期的影響。
筆者相信,農產品供應緊張在相當一個時期不會真正消除。中國和印度對肉乳的需求勢必上升,全球油價難有大回落,美國減輕對海外石油依賴的國策,也不會因布希下臺而改變。歐洲還在大幅削減對農產品的補貼,會更多地從區外進口農產品,厄爾尼諾現象仍將持續。更嚴重的是,全球變暖可能使2020年全球作物產量比目前水準少六分之一。
此外,軟商品應該是國際資金追逐的下一個目標。商品基金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以及傳統資金的投入,毫無疑問會推動軟商品價格的上升。如今各國央行由收緊銀根轉為“放水”,許多當年很紅的投資產品(如CDO)又已消失,太多資金追逐越來越少的可投資資產。筆者相信,以農產品為主題的投資工具不久會大量面世,進一步推高農產品價格。
有人認為,硬商品是硬的,消費掉便無法再生;軟商品是軟的,消費掉第二年還會再有。這種說法在一般情況下成立。如果某國食品需求有0.5%的增加,完全可以通過提高產量、增加農地來應對。但是當占人類人口40%的中、印出現飲食結構變化,則世界需要極大的新增農地。
全球還有兩塊大的處女地——一塊在巴西中部,一塊在俄羅斯,但那裏都沒有道路、鐵路相連,基礎建設沒有十年不會成型,糧食即使種出來也運不出。由此看來,短期內農產品供應很難大量增加。
食品價格上漲,通脹升溫,其實是一個全球現象,短期很難根治。與一般通脹不同,“農脹”源於供應和需求結構失調,緊縮貨幣政策並非對症之藥。加息並不能增加大米、豬肉供應。如果“農脹”時間持續過長,往往會觸發工資上漲,帶動物價全面上漲。
通貨膨脹的名聲不好,不過它對經濟也有益處。“農脹”縮小城市人口的購買力,對城市弱勢人口打擊尤大。但是它同時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刺激農村消費。世界上四分之三的貧困人口在農村,“農脹”可能給許多人帶來了就業的機會,脫貧的機會。
軟商品價格上漲,其實是一種相對價格的變化。是國與國之間貿易價格的變化,在一國之中則是農村與城市之間交換價格的變化。近兩千年的人類歷史,一直以農業為主導。不過,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端,工業的投資、增長和生產力的提高,遠遠超過農業。農業於是式微,農產品價格一蹶不振。筆者不敢斷定,這種趨勢是否徹底結束,不過至少今後10年的軟商品價格值得看好。
中印食品需求的增加、農產品價格的上升,勢必在國際上造成“擠出現象”。部分在非洲運作的國際組織已經出現經費不足,糧食援助中斷的事情。這個問題處理不好,隨時可能爆發饑餓,甚至戰爭。
在需求出現結構性上升,新耕地暫時無以為繼的情況下,提高生產力是紓緩糧價上升的重要手段。世界需要新的“綠色革命”,相信轉基因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推廣會加快。

室內設計師不會告訴你的10件事

2008/3/25
買房子自住的人,幾乎都會為新家裝潢,無論你買的是新成屋或中古屋。買的是新成屋,裝潢的範圍可能小一點,買的如果是中古屋,就免不了要大興土木一番。
照理說,新成屋應該不用再怎樣裝潢才對,如果還要花大錢動工,那就證明了,原本建商的設計「不適合人住」。其實,每個人對住家的需求不同,品味也各異,建商很難設計出符合所有人口味的房子,最後只能強調建材、公共設施和生活機能,而把室內裝潢的細部工作,留給室內設計師去發揮。
學有專精的室內設計師會根據房子既有的條件與屋主的需求,在工程承包商,如泥水工、水電工和木工的協助下,打造出你期望的夢想家。裝潢的費用會因為工程的大小不同,從幾十萬到數百萬不等,對於剛花大錢買新房子的人而言,又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裝潢工程從設計、估價、施工到交屋,每個環節都有許多細節必須注意,準備裝潢的人,一定要徹底了解以下的10件事。
1.只強調設計美學 不考慮是否實用
室內設計是一門學問,必須花許多年研讀建築結構、設計原理、空間規畫和繪圖等,並且在工地磨練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出師」,因此每個室內設計師都有自己的風格,也對自己的作品感到驕傲。但有時候就是太強調自我風格了,反倒犧牲了居家裝潢的實用面,也可能會忽略了屋主真正的需求。進行室內設計時,一般而言,想像會比實際漂亮許多,在設計圖上看,會覺得很完美,等到實際動工後,可能就不是那回事。
2.只說這樣做比較好 不說那樣也可以
要裝飾一面牆,可以粉刷、貼壁紙、繃布、釘三合板、貼磁磚……不同的工法,就會有不同的效果,但室內設計師往往有其堅持,通常不會告訴你所有的可能性,也不一定能給你最佳的建議。你必須自己先做足功課,才能在不同的裝潢情況下提出問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裝潢前必須知道的是,你自己才是房子的主人,室內設計師是讓房子更完美的推手,該有堅持的是你,對設計師言聽計從的人,到最後可能就會後悔。
3.只說有設計才美 不說包工來做也不錯
廚師煮的菜不一定比自己煮的好吃,室內設計師的規畫有時候也不一定比你設想的高明,尤其是沒動到拆除的小工程,找裝潢工程的承包商來做,不僅省錢,也可能更有效率。其實,泥水、水電、木工、油漆等工程承包商本來就是室內設計師的配合廠商,對於自己專長的工程都有一定的底子,只要說清楚你的需求,或者找出可供參考的案例,沒有設計師的協助,他們也能做出符合你期望的傑作,而且可讓你省下不少錢。
4.只給保守的估價 承做之後再來加碼
室內設計師的裝潢估價如果太高,你可能會無法接受,估價如果低一點,你大概就會點頭讓他動工。但估價低,不見得就划算,設計師有可能是把設計簡單化,也可能會採用較差的材料。等到實際動工後,你才發現那不是你想要的效果,你還是不得不追加預算,以便讓整體裝潢符合你的要求。簽約或動工前,你必須花時間搞懂設計師的規畫和估價,可能的話,諮詢一下剛裝潢過的親朋好友,才能了解估價是被高估或低估了。
5.只說收監工費 不說廠商也會給折扣
室內設計費和監工費到底要怎麼收,其實沒有標準答案,通常設計費是以坪數計算,每坪數千元,監工費則以裝潢總價的百分比計算,通常是10%。品質好,價格高一點,當然很合理。有的設計師會強調不收設計費,但你無法得知,設計費是否被灌水到監工費中,事先跟設計師問清楚,省得完工後還要來討價還價。一般而言,建材廠商都會給配合的室內設計師特別折扣,這也是設計師的收入來源,屋主裝潢前應先有認知。
6.只說某家店的建材很優 不說也很貴
一分錢一分貨,好東西當然不便宜,但便宜的也有好東西。為了展現格調和品味,室內設計師往往會建議你選擇進口名牌的建材、配件和家具,看起來當然很漂亮,但也很貴。其實,預算拮据的人,也能從國產貨當中找到許多高格調的玩意兒,如果你的設計師對平價建材不是很熟悉,你就要請他陪你去逛實體店面。網路上也能找到許多低價的建材,但切記眼見為憑,購買前要看一下實品,也要問清楚,施工費是內含還是外加。
7.只說木工做很漂亮 不說買現成也很棒
一般室內裝潢,最貴的就是工錢,尤其是木作,是以每尺好幾千元來計價,多做就要多花錢。其實,很多固定家具買現成的即可,而且造型多變,可迎合每個人的口味,更重要的是,價格比木工來現場做便宜許多。另外,因為你看到了實品的模樣,也不會發生木工做好後,才發現那根本不是你要的。
8.只給概略的完工期 卻一直無法完工
一般的室內設計師,手上通常有兩三個工程同時進行,有時候他或你還會在工程進行中更改設計,因而延誤到完工的時程,如果你已經安排好搬進新家的日期,工程延誤將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困擾。在簽約前,你除了要請設計師給個比較確定的完工期之外,也要事先預留適當的緩衝期,例如一個月,以免遇到無法抗拒的情況,如天候不良或建材缺貨,而延誤了既定的完工期。通常裝潢工程都會發生延誤,屋主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9.只說這是特殊設計 不說是設計錯誤
人非聖賢,室內設計師也不是完人,總會有「禿槌」的時候,當設計或施工發生錯誤時,設計師如果馬上承認錯誤,就要拆掉重做,不僅耗工費時,他也要承擔再來一次的金錢損失,因此,能拗就拗,或許你到最後會接受這種「特殊設計」。其實,設計或施工上的瑕疵,設計師一定要設法彌補,外型上的不完美你或許還能接受,結構上的缺失,如漏水、龜裂,你就絕對不能放過,必須在付清尾款前,請室內設計師找工人來補救。
10.完工交屋後 卻一直無法收尾
新家的裝潢工程好不容易順利完工了,但難免會出現一些細部的小瑕疵,這時候室內設計師就要請人來收尾,對屋主而言,補漆、改插座、換燈具這種收尾小工程,應該很簡單才是,但別忘了,跟設計師配合的工人已經去接手做下一個大工程了,要撥出時間來處理你的小case,可能就會很困難。如果你已經搬進新家,也不希望把大門鑰匙直接交給工人,你或許要請假在家等。因此,除非不得已,最好等裝潢收尾後再搬進新家。

會計師不告訴你的節稅撇步

2008/3/24
王永慶說過「賺一塊錢不是賺到,省一塊錢才是真正賺到」,學會聰明個人節稅法,讓你真正賺到!
對張志文來說,平日忙於業務的擴展、服務客戶,在他的思考範疇裡,個人理財等於投資,他手上擁有未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績優股、基金,價值3,000萬元的房子尚有一千多萬元的貸款,一到報稅時節,他才開始蒐集所有憑證,請老婆照實申報。2006年實施最低稅負制後,隔年還是以同樣方式申報所得稅,結果追加了三十幾萬元的稅款,主要原因是手上的未上市公司股票需要以「時價」列入所得。對他來說,依法繳稅實屬當然,但未來他的所得來源將愈來愈多元,他希望更能掌控每年可能產生的稅額,於是開始思考如何節稅。
個人稅額大致上來自所得、贈與、遺產等三方面,對多數人來說,通常會將節稅焦點鎖定在所得稅的部份,等到進行退休規劃時,才開始思考贈與稅、遺產稅的問題,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副營運長郭宗銘建議,若提前考慮贈與或遺產稅,反而有更大的空間進行節稅的安排。
降低所得,讓扣除額極大化
所得可分成薪資、股利、利息等十大類,郭宗銘表示,「可從降低所得、降低稅率兩方面來思考節稅。」其中降低稅率的節稅空間並不大,例如以購買不動產證券化的受益憑證稅率降低至6%,或購買短期票券稅率20%等稅率較低的分離課稅投資商品。
計算個人綜合所得稅額時,是以綜合所得總額扣除免稅額、列舉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等,這些都是法律上賦予節稅的空間,如何讓「扣除額」發揮極大化的功能,就是稅務管理的主要功能。
過去,列舉扣除額「捐贈」的節稅效果最好,許多人以捐地來進行節稅,例如花4,500萬元買公共設施保留地,換算成市值約三億元,可以扣抵三億元的扣除額,如果一個人的綜合所得有三億元,乘以稅率40%,原來約繳1.2億元,扣掉花4,500萬元捐地給政府,最後還可以節稅7,500萬元。但郭宗銘指出,2004年1月1日後,捐地扣除額須依當初買地的成本抵扣,通常約為土地公告現值的15%,花4,500萬元買公共設施保留地,只能扣抵4,500萬元的免稅額。「現在非現金捐贈已經沒有擴大節稅的效果,而且風險很高,一定要非常謹慎。」郭宗銘說。
保險雖然是列舉扣除額,但是一旦實現,受益人如果是小孩,當子女拿到保險金雖然不需要繳稅,但孩子若年紀尚小,一次給予並不妥當,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蕭碧華建議,可以採取「保險金信託」的方式,請一位值得信賴的長輩當監察人,再分次交給小孩。
蕭碧華說,也可以採取「分年贈與不動產」,因為以公告現值及評定價值課稅,所以贈與金額比不動產的市價來得低,例如一億元的豪宅,公告地價1,500萬元,贈與稅是295.3萬元,如果每年分年贈與100萬元,15年後小孩就擁有市價一億元的房屋,也節省了贈與稅。
定期檢視,以免掛一漏萬
文章開頭故事還未了,張志文希望退休後定居美國,目前他的名下有房屋、現金、上市公司股票,及公司50%的股權,他希望退休後賣掉台灣的房子,將資產轉移到美國,而公司交由股東或專業經理人經營,未來每年定期領到股利。
張志文到底會面臨哪些資產風險?蕭碧華建議,應該比較現行與移民後的稅務狀況,先了解台灣及美國當地財產、稅務的法令,將資產的稅務風險先處理好,再談投資理財。
她並建議,如果考慮遠一點,未來過世後希望能由孩子繼承公司股權,最好設立境外公司,將股權或資產由個人轉移為法人,境外公司的法人代表可以包括孩子,再分年轉移出去,這樣可以避免未來股權直接轉移給孩子,所有權轉移必須先完稅,贈與人還必須先繳一大筆稅金。
郭宗銘建議,全世界的資產都列入遺產稅的範圍,而且有追溯期間,未來因應贈與稅、遺產稅的法令改變,應該每年檢視一下稅務規劃,並進行調整,以免掛一漏萬。
設立境外公司有助於贈與節稅,但沒有所得稅避稅的功能,一般人以為設立海外控股公司,將上市公司股權移轉到控股公司一定可以節省所得稅。郭宗銘說,這是錯誤的觀念,必須再看該上市公司在台灣的實際有效稅率而定。

中國土改向何處去?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吉密歐(Jamil Anderlini)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中國歷史上每一次成功的農民造反,都是在「均田地」的呼聲下發動起來的。為此,作為1949年農民革命繼承者的現任政府才會對一起新興的土地改革運動如此擔心。這次土地改革運動的組織者表示,新出現的土地改革將遍至全國,挑戰共產主義的根基。
通常效率很高的中國國家安全機關在去年12月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當時,四個偏遠地區的農民組織在網上發表了非常類似的聲明,聲稱已從國家手中收回集體所有的土地,並單方面將其私有化。黑龍江、江蘇、陝西及海港城市天津公安人員迅速行動,逮捕了大部分簽署聲明的農民。其中一些人在招供後已被釋放,其他人仍然在押,或干脆消失了,下落不明。
在聲明中,這些農民指責地方官員中飽私囊——他們從農民手中征用土地,卻不支付足夠的補償金,並且將這些土地用於(涉嫌)腐敗的建設項目。中國憲法規定,所有農村土地均為國家所有,國家再通過30年承包合同將土地租賃給個人,但可以較為輕易地收回這些土地。
中國經濟繁榮之源
在一定程度上,中國經濟繁榮收益於能夠輕易獲得的廉價土地。政府官員在支付了象征性賠償,把土地上的農民全部趕走之後,再將其出售給制造商或土地開發商。這一不透明的過程充斥著貪腐的機會,政府征地行為已經成為中國抗議活動的主因。
在上述四個省市中,「收回」 土地只是名義上的,不具任何法律效力。在被捕之前,黑龍江省的農民丈量並劃分了一塊地方官員征用的土地。但他們簽署的文件違反了中國憲法和至少其它3項法律。這些法律都規定,中國的所有土地均為國家所有。在其它幾個地方,那些農民甚至沒有走到這一步——公安機關迅速行動,事先制止了農民收回土地。
盡管上述農民抗議活動大多出現在網路上,但對中國共產黨仍是一個嚴峻的新挑戰。每年,中國公安系統要處理近10萬件「擾亂公共秩序」案件(中國政治活動人士認為,這一官方數據低估了中國社會不安定的真正規模)。然而,絕大多數此類案件都是局部的、無組織的,而且領頭者在呼吁中央政府處理地方官員不法行為的同時,通常都強調忠於現有體制。
這次農民抗議活動則有所不同。不僅抗議者直接挑戰共產黨,而且這是一起由久經世故的持不同政見者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抗議活動。一個由記者、學者、知識分子及政治活動人士組成的松散組織對此次行動進行了協調,而他們關於農村土地全面私有化的呼吁顯然背離了現有制度。他們在一份類似毛澤東文風的聲明中問道:「這是誰的國家?是誰真正在以『公共利益'之名從中獲益?……只有在保護大眾的權利並幫助大眾發展時,你才能被稱作政府。」
這份宣言的作者大多位於北京,至今未被抓獲。他們行動隱秘,要求不要透露有關他們身份的任何細節,以免立刻被捕。他們當中有些人是職業的持不同政見者,其他人則是當今共產黨內的堅定成員;為了他們的安全起見,英國《金融時報》決定不再進一步透露他們的身份。他們表示,之所以採取此類行動,是因為他們堅信:中國農民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源自當前的土地所有制。
這些組織者大約有10名核心成員,他們用了兩年多時間走訪中國各地,搜集了數千名卷入土地糾紛的農民的簽名,並說服他們,讓外界關注其問題的最佳途徑就是收回土地。
他們表示,協同發布4份聲明只是此次運動的開端,這次運動將擴散至全國。一位聲稱起草了原始聲明(政府迅速刪去了互聯網上的所有材料)的人士稱,還有20個省份、數十個地方的幾千名農民已經簽署了類似聲明,並准備收回土地。一旦出現這種事,中國政府將恰恰在全世界注意力集中北京奧運會之時,面臨一場真正的草根反抗運動,可能危及它對政權的嚴密掌控。
這些活動人士有一些強有力的支持者,其中包括一些曾公開呼吁農村土地私有化的知名開發商。他們主張,大幅增加土地供應將有助於給飆升的城市地產價格降溫,同時賦予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相同的保障。
土地私有化改革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在幾個最大的城市進行了房屋產權私有化實驗,將公有住房轉賣給國有企業員工。雖然所有城市土地在理論上仍然歸國家所有,租期卻比農村長很多(高達70年),而且承租人可以買賣土地使用權,就好像土地歸承租人所有一樣。這種實際上的私有化導致私人財富的爆炸性增長,對城市中產階級的產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上世紀90年代末,國有銀行開始發放建國以來的第一批住房貸款,現在,城市住房抵押貸款已在銀行系統中占據了很大份額。
農民可以擁有自己的住房,但不能擁有自己的土地,因此他們無法將其用作貸款抵押物。改革的倡導者表示,這會加劇日益嚴重的城鄉貧富差距,因為農村土地基本上一文不值。
土地私有化吸引農民的理由顯而易見,但它也得到了黨內高層改革派人士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退休的高層干部和一些較為開明的體制內學者。
現年73歲的張廣友是一位知名作家,曾在國有新聞機構新華社當記者,並曾任國有報紙《農民日報》總編輯。他充滿激情地主張,黨把土地還給人民的時間已經到了。張廣友稱:「30年土地承包責任制存在致命缺陷,不可能再持續很長時間——農民應該有權決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土地,如果他們想要的就是土地私有化,就應該允許他們這樣做。」
一些官方學者表示,如果允許農民隨便將土地賣給開發商,中國耕地短缺就會進一步惡化。但活動人士指出,耕地已經大減,並提出,私有化可能加速催生出面積更大、效率更高的農場。
將農村土地轉化為工業或城市用地的審批權掌握在政府官員手中,很大一部分政府收入(更不用說還有非法的個人收入)均來自重新歸類的土地銷售。雖然農民不需要為30年的租期付錢,但他們可以轉租自己的土地,這就賦予了政府官員很大的空間,他們可以將政府土地免費提供給親友,讓他們通過出租土地牟利。
支持還是反對土地私有
支持土地私有的人士承認,全國大多數地方政府官員不會願意失去如此之大的一個收入來源,這種固有利益可能成為政府同意這一改革的最大障礙。此次抗議活動的一位組織者稱:「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面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共產黨官員已經變成了地主。」他指出,土地私人所有制將成為一個更加多元化的政治體系的前奏。
他表示,城市地區的私有化讓中產階級在國家管理方面擁有了更大發言權。他還提到了近期在廈門和上海等城市出現的一系列的和平示威游行。在這些游行中,公民之所以走上街頭,是因為一些特定問題直接影響到了自己房產的價格——廈門計劃在一個人口密集地區建設一家化工廠,上海計劃將磁懸浮列車延長至市中心。這兩次游行都成功說服政府改變了計劃。這位活動人士表示:「如果人們擁有土地,他們就有了大聲說話的權力,這將有助於中國實現民主。」
在這場辯論的另一邊,有一些很有說服力的土地改革運動批評人士。他們擔心,如果匆忙將所有農村土地私有化,中國會重蹈其它前社會主義國家,尤其是俄羅斯的覆轍。
「中國有兩億農民工的流動人口,卻沒有真正的貧民窟,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跡,其原因就在於每個人在家鄉都有一塊土地,他們隨時可以回去。」中國人民大學(People's University)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表示。「正是由於現行的土地國有制,中國才享有了30年的快速經濟增長,基本上沒有流離失所的貧困農民,而沒有像其他多數大型發展中國家一樣。」
他指出,印度三分之一的人口被劃分為無地的農村貧民,這個問題促發了印度北部的毛派游擊隊武裝起義;而在巴西,已經出現一場全國范圍的無地農民運動。溫鐵軍在向中國政府建言時表示,如果推進土地私有化,就會出現像印度一樣的問題。
就目前而言,中國政府贊同他的觀點。官方的說法是,土地私有化是「違法、違憲和不可能的」,任何人挑戰當前制度的人都會受到國家公安機關無情地嚴肅處理。
中國改革第一村
維權人士表示,聲明中使用的語言及發布的時機,都是要讓人們想起多數熟悉現代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的一個事件——1978年,中國東部省份安徽省小崗村的一小群農民悄悄「自發地」進行了土地改革。
當時,中國還處於文革動蕩之後的休養生息時期,大多數耕地仍歸人民公社集體所有。人民公社將中國大部分地區推向了饑荒的邊緣。根據中國官方的說法,在詢問了村內長者如何才能避免饑荒後,18位饑腸轆轆的農民秘密簽署了一份「大包干」協議,將公社土地分給每戶自行耕種。當時,這一擅自行動很容易會讓他們被判反革命罪,處以極刑。
然而,包括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在內的改革派高層領導卻把他們樹為典范,下令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戶獲得30年期的土地使用合同,可以自行決定種植何種作物,自留或賣出生產剩余。於是,資本主義回到了中國,中國經濟奇跡開始萌芽。今年是小崗事件30周年,在未來幾年,最初的分產到戶合同將開始到期。雖然政府表示會把合同延長30年,但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小崗,鄧小平的身影仍然清晰可見,讓人們很容易就能找到這個村子。當地人說:「看到鄧小平後,右轉就行了。」沒錯,下了嶄新的省際收費高速公路不久,來賓就會看到一幅褪色的巨型宣傳畫,畫中的鄧小平慈祥地微笑,在他頭部上方有幾個大字:「小崗,中國改革第一村」。人們把開創中國經濟改革政策的小崗行動歸功於嚴俊昌,但如果說他曾經挑戰過共產黨以及毛澤東倡導的人民公社土地制度,如今那一絲叛逆已蕩然無存。
問他是否支持當今要收回土地的農民時,嚴俊昌表示,在黨的領導下,土地不是私有的,而是由社會主義集體所有。黨不可能回到土地私有的舊社會,否則當年就不會鬧革命,解放全中國。
在聽到嚴俊昌對當前土地改革的看法後,張廣友不禁大怒:「我只知道,在大躍進時期,正是由於人民公社的土地制度餓死了3000多萬人。而當前的制度帶來了很多苦難,因而必須加以改變。」他表示。「畢竟,中國有革命的傳統,中國的革命是農民革命,而農民的主要問題就是土地。」

馬英九率領台灣「拚經濟」(上)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席佳琳(Kathrin Hille)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在馬英九上周六在台灣總統選舉中勝出後,歡欣鼓舞的國民黨支持者在黨總部徹夜慶祝。當股市周一開盤時,投資者仍在歡慶,股市當日上漲4%。
在這種歡欣的背後,人們相信:國民黨重新掌權可能成為歷史性的一刻——它將幫助台灣走上與中國大陸經濟更緊密融合的道路,讓台灣分享應得的那一份中國增長帶來的利益,並將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潛在沖突消弭於無形。經紀公司裡昂證券(CLSA)駐台北研究主管蘇廷瀚(Peter Sutton)稱:「國民黨與中國的領導人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推動海峽兩岸的經濟增長,及緩解緊張局面。他們將致力於經濟一體化及重振台灣經濟。」
馬英九表示,自己希望擱置有關台灣地位的爭執,與北京方面展開對話——首先是在經濟問題上,而最終目標則是商談和平協議。雖然中國一直聲稱擁有對台灣的主權,並威脅稱,如果台灣將事實獨立正式化,將動用武力,但中國領導人仍回應稱,他們願意隨時與任何不積極推動台獨的台灣政治家進行溝通。
所有的這一切,都與過去十年中大部分時間裡籠罩台海兩岸的氣氛形成了鮮明對比。2000年上任的現任民進黨總統陳水扁及其前任李登輝,一開始的時候在對待大陸問題上都表現出了務實的態度,但在他們的努力受挫於北京後,都迅速採取了強硬態度。
其結果是,1992年開始的半官方會談——自國民黨在1949年內戰中敗於共產黨、並逃往台灣後雙方最富成效的對話——從1998年起就陷於中斷。台灣方面辯稱,面對一個如此強大而在政治上又如此具有敵意的國家,台灣必須限制自己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為此,台灣政府還制定了一系列的嚴格規定,以限制兩岸之間的人員、貨物與服務流動。
但台灣現在選出了一位與這一主張意見相左的總統。馬英九承諾在一年之內開通與大陸間的空中直航,並將允許大量大陸遊客赴台,歡迎中國投資者購買台灣地產,取消許多針對直接投資大陸的限制性規定,並廢除那些嚴格限制台灣基金投資大陸證券的法規。「中國大陸對台灣是威脅、也是機會,」馬英九表示,「應該將威脅降到最小,把機會提到最大。」
台灣改變思路是因為當地經濟停滯。盡管台灣電子產品出口商實力壯大,不斷在全球市場中搶占份額,但隨著制造業崗位轉移到中國大陸,資金為尋求更高回報而流向離岸市場,以及跨國公司越來越不願在台灣擴張,台灣當地行業已受到沖擊。近年來,台灣企業羨慕地注視著香港、韓國和新加坡,它們感到,曾經與這三個地區一道被譽為「亞洲小龍」的台灣正落在後面。
的確,在上述四個地區中,台灣經濟的年增長速度最慢,其預測增長率略高於4%。台灣的人均收入約為1.5萬美元,也不及其它三個地區。在2001年科技泡沫破裂後的經濟衰退中,台灣私人消費大幅下降,目前仍未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機關就業增長恢復到了歷史平均水平。固定資本形成占當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位列亞洲地區末流,地產價格也低於香港、韓國和新加坡,且差距正不斷擴大。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應歸咎於台灣與大陸令人不安的政治關系,以及台灣對與中國大陸經濟交流的限制。他們認為,問題不在於缺乏經濟上的互動,而在其被扭曲的本質。
中國大陸已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投資目的地。台灣政府最新估算的數據顯示,過去15年間,台灣企業已將其勞動密集型生產活動轉移到大陸,對大陸累積海外直接投資可能接近3000億美元——這將使台灣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
「但迄今為止,這些限制使經濟聯繫成為了一條單行道,」摩根大通(JPMorgan)駐香港的經濟學家吳向紅(Grace Ng)表示。「(台灣設定的)台灣企業對大陸投資不得超過企業資產淨值40%的上限,未能打消台企投資大陸的熱情。它只是促使台企不願將利潤返回台灣,因為它們擔心自己無法動用這些資金,在大陸進一步擴張。」
個人投資者已表現出類似的傾向,他們將資金轉向離岸市場,並保存在那裡。此外,分析師認為,台灣方面對與大陸聯繫的限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難辭其咎。首先,台灣政府禁止在島內銷售只不過小額投資大陸相關股票的共同基金。其次,40%的規定使企業無法在台灣上市,以募集在大陸擴張的資金,使希望分享大陸經濟增長的台灣投資者只能轉投離岸市場。
其結果是,去年台灣金融賬戶流出389億美元,超出了經常賬戶盈余,導致其總體收支10年來首次出現赤字。
對海峽兩岸直航的禁令也起到了類似的效果。從台北到上海,理論上飛行時間不超過1小時,而目前要花費6小時以上,因為旅客必須在香港中轉。這意味著在大陸投資的台商,沒有可選的兩岸通勤方式。許多人已搬到大陸,估計目前約有200萬台灣人住在上海。吳向紅表示:「這一消費能力相對較強群體的缺失,肯定會對台灣經濟產生影響。」

李紀珠:間接登陸 證券業可先行

【經濟日報】2008.03.27
立委李紀珠昨(26)日表示,新政府上任後,在兩岸金融管制方面,應優先開放證券業間接登陸等不涉及雙方協商的限制;在除弊方面,則應全面清查金融業的資本適足性,了解金融體系的財務健全度。
至於執行中的二次金改個案,新政府上任後會不會否決不做?她強調,國民黨也是鼓勵合併,但也須尊重市場機制。
李紀珠在競選期間,擔任馬蕭競選總部財政金融政策發言人,也是馬蕭財經政策白皮書起草人之一,這次被點名即將入閣,李紀珠接受本報訪問時,對於未來是否入閣一事相當低調,只以「我繼續當立委啊!」簡單帶過。以下是訪問內容:
問:馬蕭競選時的政見中提到要檢討二次金改,520國民黨執政後,對於進行到一半的台新金與彰銀換股合併案、兆豐金合併台企銀案等個案,會否繼續執行?
答:當時馬蕭競選團隊提出的政見是,檢討二次金改,並未提及具體個案,檢討並不代表會否決,我們沒有預設立場,蕭先生曾說過因不知二次金改當初推動過程中有無弊端,必須等新政府上任後,才能了解。民營化是既定方向,打開大陸市場後,金融業自己自然會走合併的路,我們鼓勵合併,也要尊重市場機制。
問:民營化的推動方式,未來是直接釋股好?還是推動合併方式好?
答:這個要尊重未來新的主管機關首長。
問:馬蕭競選政見中提及多項開放兩岸金融措施,將來應優先推動那些措施?
答:一些不涉及雙方協商,以前我們自己綁自己的限制可以先放,如開放證券業間接登陸、金融周邊事業登等,都可以先做。
至於涉及MOU(備忘錄)、需要雙方協商的,則可以同步進行,有關大陸銀行來台設辦事處一事,目前對方既無要求,未來就可以列入雙方協商時一起談。
問:你認為新政府上任後最需要推動的金融改革是什麼?
答:興利與除弊應並行。興利方面,應是推動開放兩岸金融往來限制;除弊方面,則應全面清查各金融業體質,如目前仍有三家銀行虧損逾資本三分之一,這還不包括陽信商銀。
部分保險公司也是有資本不足問題,應先清查體質差的金融業資本不足情況,並了解對整個金融體系形成的風險有多少,尤其美國次貸風暴衝擊下,國內的風險承受度究竟多少,如何設防衛機制等,都需要先好好清查一下,清楚掌握金融體系的財務健全度。

農產品盤後─罷工影響阿根廷出口 黃豆上漲 玉米亦收高

2008 / 03 / 27
黃豆期貨今日盤中連續第三天漲停板,阿根廷農民罷工,抑制了出口。預期降雨天氣將減緩種植速度,玉米亦上漲。
芝加哥5月黃豆上漲45美分,或3.4%,至每英斗13.52美元。稍早,一度大漲50美分,漲停板。
過去一年,黃豆大漲了78%,於3月3日創新記錄高點至15.8625美元。
5月玉米期貨上漲7.5美分,或1.4%,至每英斗5.5225美元。過去一年來,玉米大漲了41%,並於3月11日上漲至5.795美元新高點。
小麥期貨下跌逾3%。預期美國政府報告可能顯示,農民趁價格上漲,增加了種植數量。
5月小麥下跌34.5美分,或3.2%,至每英斗10.33美元。前二個交易日,小麥大漲了8.1%。

香港巴菲特 揮軍台股

惠理集團新基金鎖定大中華地產股
有「香港巴菲特」市場稱號、現任惠理集團(Value Partners Group)主席暨投資總監謝清海,昨天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惠理集團3月初已成立一檔台股基金,成功抓住台灣總統大選的台股漲勢,第2季還將另外成立1檔新基金,鎖定大中華地區地產股。
掌握先機
謝清海說:「惠理集團將自己定位成價值投資者,旗下基金目前以受到美國次貸風暴重擊的股票為主要標的,價值遭低估的小型企業更是瞄準目標。」
亞洲第2大對沖基金
不過,謝清海並未透露台股基金與投資標的相關細節,根據彭博統計,台灣加權指數3月迄今上漲4.2%,惠理旗下的台股基金應該從中獲益不少。
大中華地產基金將是惠理集團今年業務發展重點,惠理集團是香港最大基金管理機構、亞洲第2大對沖基金,所成立的台股或大中華地產基金都可望成為投資人爭相投資的標的。謝清海是惠理集團最大活招牌,成立惠理15年期間,資金規模成長迅速,目前已經達到62億美元(1860億元台幣)。
謝清海喜歡從宏觀角度看市場,他對整體亞洲經濟與股市前景十分樂觀,他指出,「亞洲經濟基本面非常好,不過股市表現卻未能反映經濟榮景,我認為期間的落差表現過大、期間也太久。」
管理資產1860億元
美國次貸風暴肆虐下,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亞太指數過去半年下跌12%,本益比僅有14倍,大幅低於5年平均本益比35倍。
今年來亞太股市中,以中國、香港股市跌幅最明顯,滬深300指數今年來已經下殺27%,香港股市則下挫18.7%,第1季累計跌幅可能創下7年來最大紀錄。不過,中國、香港股市重挫,惠理集團旗下基金也難免受到拖累,惠理旗下最老牌的基金Value Partners Classic Fund今年來規模下跌2成,旗下基金平均縮水幅度則為11%,不過公司基金經理人仍表示,基金遭贖回情況不嚴重,約8100萬港元(3.1億元台幣)。
中港股投資價值浮現
惠理內部人士表示,中、港股市下挫,不少股票投資價值會浮現,此時更是投資的好時機。
惠理集團對自家基金操作績效相當滿意,昨公布去年營收年增72%達26.12億港元(99.2億元台幣),稅後純益年增66%達14.2億港元(53.9億元台幣),目前管理資產規模達62億美元(1860億元台幣);董事會建議派發期末股息每股0.266港元,以及特別股息每股0.089港元。
受此利多帶動,惠理集團昨股價大漲17.5%,突破5港元大關,收在5.5港元。不過,惠理集團從去年11月上市來股價累計跌幅則將近3成。
Moss註:因為會裡的基金有像避險基金一般收取表現費,而她們的獲利有七成是來自於表現費,去年底到今年港股陸股表現不佳,難怪他的股價一直跌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消基會抽查…五大不公平房貸條款 全都露

【2008/03/25 經濟日報】
消基會抽查25家銀行房貸契約,公布「五大不公平房貸條款」,包括銀行要求提供保證人或連帶保證人,且須負完全清償責任,部分銀行更要求保證人提供借款額度總金額的本票。
消基會認為,消費者提供擔保品時,可免於提供保證人或連帶保證人,而且如果有足額擔保品,更不必提供足額的本票,提醒消費者要注意自身權益。
消基會指出,借貸契約往往寫得密密麻麻,隱藏不少「陷阱」,消費者應該仔細看過再簽約。依消基會日前網路問卷調查結果,123分有效樣本中,78%消費者的房貸成數約七到九成,壓力不小。
該調查發現,83%銀行要求借款人提供保證人或連帶保證人,且負完全清償責任;有59%銀行要求「提前清償違約金」。
此外,這次調查的25家銀行,全數都附上五日審閱期的說明以及同意後簽章的條文,但消費者拿到契約當天通常就會被要求簽約蓋章,形同拋棄五日審閱期,損及消費權益。消基會建議,消費者如果遇到這種情形,可依消保法主張部分條款無效。

用常識破解連動債行銷話術

2008/03/25
過去幾年連動債一直是銀行熱銷排行前茅的產品,問題是你買對了嗎?如何才能防患於未然?不落入銷售人員的行銷話術之中呢?
最近在雅虎的「知識 +」 中看到不少詢問有關連動債的問題,但絕大部分的問題都圍繞在,銀行可以將連動債說成是定存商品嗎?連動債受害者大集合?如何可以控告銀行、理專?如何要求銀行、理專負責?等較為負面的問題。看到這類的問題,將心比心真的很同情這些人所受到遭遇,及對於購買連動債過程中的不滿,只是平心而論,千錯萬錯真的都是銷售者的錯嗎?
個人認為在連動債的族群中,雖然有投資人虧損,但還是有投資人大獲全勝的,而目前相關的產品依舊在銀行、保險及證券通路上販售,如果它是洪水猛獸就不可能重現江湖,所以真的要去歸咎責任得話,應該是銷售人員把自己也搞不清楚的商品,賣給了聽不懂的客戶,才會產生這麼大的認知落差,要平衡這個落差在於買賣雙方都必須加強財務智商的提升才行,因為唯有如此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不過在選擇投資連動債之時,還是可以運用自身的常識來破解銷售人員的行銷話術,就讓我們一一來探索:
保本保息:在保本部份因為連動債是用固定收益來構築這個區塊,而且零息債券確實也可以達到此一目標,因此這個部份是OK的。保息部分,因為利息的收益其實就是投資風險的貼水補償,在投資標的並未確立的前提下,是不可能確切的有具體的保障數字(特別是超過一般市場利率水平者),要不就是潛藏著未知的投資風險,連動債的賣方才會願意支付較高的風險貼水(利息),既然是潛藏的風險,會不會發生就很難預料了。就如同早期的礦工一般,有人工作一輩子都是順順利利,但從來沒人敢保證礦工工作是完全沒風險的。
下檔保護:其實就是有條件保本,在契約設定的條件範圍下,它當然是保本,然一但超出了此一範圍,它可是會如脫韁野馬般難以控制,這一波連動債的重創戶有不少是買到這類有條件保本的商品。用常識的邏輯來判斷,當這個投資發生損失時,你可以承受的風險程度是多少?數字越高代表你所要承受的風險越大。
連結商品:連動債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是對連結標的的認識,用常識來理解就是雞蛋要放在哪裡?雞蛋是你的錢,裝雞蛋的籃子就是投資標的,管理的籃子越多代表複雜度越多,越少就越容易管理,所以在投資前選擇自己熟悉的,勝算當然高於不熟悉的。
投資連動債並沒有那麼難,只要事前多利用自身的常識來判斷事件的合理性,自然就可以破解銷售人員的話術,找到正確的投資策略。千萬不要等到產生重大虧損時,才來求爺爺、告奶奶的四處求助,不但錯失了防範於未然的效果,在傷害已經造成時根本無法撫平傷口。

冰島意外升息五碼 利率15%冠居全球

工商時報2008.03.26
由於通貨膨脹高過預期、需求強勁與貨幣貶值,冰島央行周二意外提前大幅升息一.二五個百分點,將主要利率調高到一五%。在國家信評為AAA的經濟體中,冰島利率高居全球之冠。
冰島央行等不及到預訂四月才召開的下次決策會議,提前於周二一口氣調高利率一.二五個百分點,試圖止住該國貨幣克朗(crown)跌勢,並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
全球經濟混亂重擊冰島脆弱的貨幣,並為該國已上漲的物價帶來更沈重的通貨膨脹壓力。
冰島央行表示,如果該國的幣值仍逼近紀錄低點,情況只會變得更糟。該央行並指出,會發行短期債券,以解開傷害幣值的流動性瓶頸。
冰島央行表示,「克朗儘快止跌回升至為重要。」
周二歐元兌克朗匯率一度下滑二.五%至一歐元兌一一八.五六克朗,脫離上周的歷史新高一二七.九六克朗;美元也貶值三.二%至七六.二八克朗。
冰島央行表示將發行可轉換定存單,對市場增加短期債券供給。Glitnir銀行的經濟學家班特森說,此一措施是針對該國流動性不佳的換匯市場。但交易人員不認為此舉對疲軟的克朗有較長期的幫助。
冰島的通貨膨脹年率於今年二月升高至六.八%,遠高於央行設定的目標區上限四%。
在二月十四日召開的前次決策會議,冰島央行維持利率不變,表示股市下跌、房地產價格下滑與信用緊縮要比通貨膨脹更讓人擔心。
該央行上次升息是在去年的十一月,將利率調高○.四五個百分點至一三.七五%。
Landsbanki銀行的分析師艾利亞森表示,利率有可能進一步走高。他並指出,冰島央行大舉升高不會把成長放緩的經濟導向衰退。

台灣主權評等 下月有望調升

【經濟日報】2008.03.26
馬英九當選總統後,信用評等機構標準普爾公司計劃提高台灣的主權評等展望,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則未打算改變台灣的評等。
標準普爾公司負責主權評等的聯席董事陳錦榮表示,標準普爾考慮把台灣的主權評等展望從「負向」提高為「穩定」。
陳錦榮說,馬英九贏得總統大選已經消除台灣的若干政治風險,標準普爾公司可能在一個月內,提高台灣的評等展望。
陳錦榮說:「我想調整很可能在一個月內完成。」
陳錦榮指出,台灣總統大選過後,海峽兩岸關係緊張的主要風險已經相當大幅度的降低,可能是提高評等展望的主要原因。
標準普爾公司從2004年11月起,給予台灣的評等一直維持AA-,展望為負向;穆迪投資服務公司給予台灣的評等較高,為AA3;惠譽給予台灣的評等為A+,是投資等級中第五高的評等。
穆迪資深副總裁白恩(Thomas Byrne)談到穆迪是否會改變台灣的評等時說:「不會,還不會,我們的評等已經頗高。AA3的評等已經反映台灣的部分實力,要調高這樣的評等,必須看到經濟及財政情勢上的重大發展。」
白恩說:「以評等為AA3的國家來說,台灣的負債相對較高,他們在稅收上必須有所改善,可能也需要更多支出和基礎建設。」
【記者林巧雁、雷盈/台北報導】中華信評指出,每年第四季公布主權評等,除非台灣財務突然急遽惡化,否則評等不會變動,直到每年的10、11月才會重新提出新的主權評等。
英商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昨(25)日表示,台灣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可改善兩岸關係,同時有利於推動經濟及金融改革,可望幫助台灣主權評等獲得調升,但是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提出的12項建設會增加財務負擔。
何永燊說,有三個因素影響了台灣的主權評等,第一是兩岸關係。台灣大選後,短時間內兩岸關係可獲改善,但是政治上仍舊存在長遠的不確定因素。第二,台灣政府的財務問題依舊嚴重,這是台灣在信用評等上的最主要限制。第三,在外銀進駐下,台灣金融體系比以前增強,金融環境改善。
何永燊說,台灣的主權評等可望在未來調升一個等級,但是若台灣政府財政問題持續嚴重,也無法單以兩岸關係開放而獲得調升。

越股腰斬 年來全球表現最糟

工商時報2008.03.26
越南三月份通膨年率創下近二○%的十多年新高,越南政府為打擊通膨而緊縮信用,當地投資人加速撤離股市,胡志明證交所VN指數周二重挫四.七%,跌破五百點重要心理關卡,不但收在十八個月來最低點,而且該指數從去年觸及最高點至今也腰斬逾半,為今年以來全球表現最糟的股市。
為避免股市繼續失血,越南國家證券委員會也宣布將從周四起,暫時把漲跌交易區間從五%縮減至一%。
PXP資產管理公司總監史諾柏認為,該做法應有助於減緩股市跌勢,「這是一個因應措施,因為目前市場瀰漫嚴重的恐慌氛圍」。
VN指數周二收盤暴跌二四.四點收在四九六.六四點,為連續第八日指數收黑。越南股市曾在二○○六年榮膺全球表現最佳市場之一,其VN指數更在去年三月觸及至一一七○的歷史高點。但今年以來的跌幅已深達四六.四%。
被視為亞洲新小龍的越南,由於去年經濟成長高達八.五%,是投資者看好的新淘金地。不過受到國際熱錢大量湧入、加上石油與食品價格激增,根據越南統計局周二公布,三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大增一九.三九%,為十多年來的新高。至於今年前三月該指數也增長一六.三八%。
儘管越南當局希望全年通膨率可以低於國內生產毛額預定目標八.五%。不過官方媒體引述政府經濟學家的談話指出,今年通膨率恐怕將達到兩位數。為對抗通膨壓力不斷升高,越南政府已在過去數月透過調高利率與銀行準備金要求,並且採取其他方式來降低信用成長與流動性資金。緊縮信用政策被主導股市交易的當地投資者視為一大利空而緊急抽腿。
Dragon Capital總監史魁文認為,國際情勢不佳與當地政府積極因應通膨舉動,「已經多少導致強迫性賣壓出現」。他並指出由於越南缺乏發展成熟的法人組織,因此在買方沒有強有力的反制下,導致股市持續重挫。

廣東爆30年來最大電荒

工商時報2008.03.25
由於電力不足加上年初雪災肆虐的影響,讓廣東省正面臨一場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嚴重的電荒。由於形勢嚴峻,加上夏季用電高峰即將來臨,這讓目前用電已遭「開五停二」、「開四停三」的廣東台商無不憂心忡忡,如臨大敵。
「從二月十五日開始,政府規定工廠用電從『開五停二』調整為『開四停三』。」香港中小企業名譽會長、東莞潤田服裝工藝總經理洪啟輝無奈的表示,廣東向來是缺電大省,『開四停三』並不鮮見,但是今年此一制度卻自二月(通常是用電淡季)起就提早啟動,可說是多年來最誇張的一次。
洪啟輝的工廠位於東莞市石碣鎮鶴田廈工業區,員工達一五○○人。他說:「雖然晚上有電,但是也不能開工。因為政府規定的用電量只能滿足基本生活用電,而且當前勞工意識高漲,叫工人通宵加班他們也不願意,現在珠三角也鬧缺工,企業為了留住工人,還不能叫工人做不願意做的事。」
省會廣州市缺電情況一樣不樂觀。廣州台商協會會長程豐原表示,廣東省政府已把缺電警報分為五級,分別是第一級的「開五停二」,第二級的「開四停三」、第三級的「開三停四」、第四級的「開二停五」,以第五級的全周停電。
他說:「我的工廠位於拉動經濟成長的廣州經濟開發區之內,都得要配合『開五停二』、『開四停三』的政策,開發區以外的台商工廠可想而知。眼見夏天將至,地方官員又說缺電情況不會好轉,台商心底都挺擔心的。」
程豐原強調,缺電使得企業無法準時交貨,儘管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不少台商都有自備發電機,但因現在連柴油都很難買到,價格又高,發電成本要比市電高出兩、三倍。
廣東省電力緊缺問題自二○○三年即開始浮現,對於今年的電荒,廣東省經貿委表示,今年全年電力、電量「雙缺」已成定局,電力供應形勢極為嚴峻。按正常情況預計,今年下半年最大電力缺口超過六五○萬瓩。
另外,南方電網估計,今年夏天廣東的電力缺口將超過一千萬瓩,相當於八個珠海市的電力需求,可說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電荒。

台股基金 瞄準傳產

2008/03/25 【經濟日報】
上半年台股最受矚目總統大選議題終於告一段落,台股昨(24)日大漲340點,演出驚人慶祝行情。多家投資機構喊出台股破萬點可期,不過投資人更想知道的是,選後台股怎麼投資,才能跟上這波漲勢?
檢視今年以來績效最佳的台股基金五大持股內容,其中以中鋼最受基金經理人青睞,前十名台股基金有一半都有比重不低的中鋼持股,其後包含台肥、統一、國泰金等都重複出現在各檔基金持股中,顯示過去幾個月來,以布局傳產、資產、食品、金融的基金表現較為突出,電子股表現則相對弱勢。
群益投信預期,選後傳產比重較高的基金有機會勝出,此次國民黨勝選,台股出現慶祝行情,而資產、營建、金融、觀光百貨等類股仍是盤面的主流,若是接下來政策真的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來台買商辦等,對國內的內需產業則具有提振效果。
不過,根據過去經驗,當台股資金行情啟動的時候,各種類股都有輪漲的機會。尤其是大型權值股更是大部位外資資金容易操作的標的。若僅偏重單一類股,有可能追不上盤勢的變化。
群益投信認為下半年電子產業旺季來臨,電子類股的表現可望逐漸好轉,但為避免中下游代工廠或是低毛利率的電子廠受新台幣升值而表現欠佳,建議應該選擇以布局高毛利率、或是產業前景佳的科技產業的基金為主。
在台股基金類型的選擇上,豐中華投信建議穩健投資人選擇均衡配置的一般股票型基金,將盤勢的變化交由基金經理人彈性操作。
群益投信則建議積極型的投資人不妨選擇目前處於低檔整理的科技類基金,下半年電子產業旺季來臨反彈可期,至於店頭市場基金或是中小型股基金,通常都具有超漲超跌的特性,也是積極型投資人可以選擇的方向。

2025年大陸將誕生八個大超級城市

【經濟日報】2008.03.26
麥肯錫台北公司總經理暨董事黃偉權昨(25)日表示,中國大陸2030年城市人口將突破10億人,八至十個超級城市將在2025年誕生,這些超級城市個別將擁有千萬人口,人均GDP2萬至2.5萬美元,等於有八到十個台灣和南韓的經濟聚落在大陸。
中國大陸的都市化也將改變城市景觀,麥肯錫預期大陸未來20年將興建400億平方公尺的建物面積,相當二至五座新摩天大樓,大陸等於有十個紐約城市的規模。
麥肯錫公布「迎接中國大陸10億都會人口」報告,預估2025年大陸將出現221個百萬人口的大都市(目前歐洲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僅35個),500萬以上人口的大都市將有23個。千萬人以上的超級城市將有八至十個,這八個超級城市為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武漢、重慶、成都和廣州。
上述城市再加上瀋陽、大連、青島、濟南、西安、鄭州、長沙、廈門、福州,大陸將發展出11個經濟聚落,各自帶動旁邊數十個的城市發展,2025年時,預估這11個經濟聚落將占60%(人民幣13兆元)的城市投資。
2025年前大陸將新增3.5億人口,石油需求將占全球20%,需要建造50億平方公尺的公路與2.8萬公里的地鐵。
黃偉權說,20至25年後,中國將成為與歐美平起平坐的成熟經濟體,亞太區的經濟發展將轉化為區域聚落經濟,光是大陸境內就有15到20個經濟聚落。
香港依然為連結大陸關口,新加坡繼續發展亞太瑞士,台灣也應思考如何在三至五年內重新定位自己。麥肯錫建議善用台灣高科技的優勢,發展「亞太的那斯達克」、成為金融創新服務的卓越中心,或利用領先技術提供能源,解決大陸的能源需求與落後的醫療服務。中國新興的消費市場與交通運輸建設,也是台商可以參與投資的機會。
台灣企業如何挑選中國的經濟聚落當成「第二主要市場」發展,黃偉權指出,大陸每個區域的消費與思考行為不同,比如天津的人不喜歡借款,上海人比較追求消費享受,北京人追求穩健保守。沒有經驗的台商適合到與台灣生活貼近的珠海、廈門、上海等地,比較不適合一下子就打入北方市場,有經驗的台商較適合到北方發展。

亞洲股票“便宜”了嗎﹖

2008年03月24日
去年夏天﹐當中國股市暴漲之際﹐Van Eck新興市場基金的經理戴夫•希姆波爾(Dave Semple)注意到了一件奇怪事。
他當時在上海出席一個投資者研討會。這類聚會在中國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與會的有私人投資者、基金經理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券商﹐他們在會上與本地上市公司以及正準備發行股票的公司見面﹐急切尋覓著下一個發大財的機會。
但就在一家公司的代表發言的時候﹐希姆波爾舉目四望﹐卻發現幾乎沒人在留心聽講。場內的聽眾差不多人人都開著筆記本電腦。大家都忙著在中國股市上追波逐浪呢。
這簡直就是1999年矽谷的翻版。
而這還只是去年夏天眾多顯示中國股市已處於泡沫狀態的跡象之一。
如果誰認為華爾街股市目前表現很糟﹐他不妨去看看上證綜合指數﹐該指數目前已從最高點滑落了37%。與此同時深證綜合指數的跌幅也達到27%﹐香港恒生指數跌去了三分之一。
去年美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許多券商都向客戶保證說﹐投資亞洲股市可使其投資組合實現多元化﹐從而減輕受美國經濟陷入蕭條的打擊。
而結果呢﹖
標準普爾500指數今年迄今也不過累計下跌了15%。
關鍵的問題是﹕亞洲的股票現在變便宜了嗎﹖
不是開玩笑﹐它們顯然比幾個月前便宜多了﹐而那時誰都認為購買中國股票正當其時。不過先別急著買入﹐那些不為從眾心理所左右的人往往能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任何香港股市的長線投資者都能獲得比去年10月才入市的人高50%的投資回報。
不過亞洲股市目前的情形卻還不至於像2003年初那樣處於單邊下跌狀態﹐當時亞洲股票簡直是投資者的棄兒。
比如說﹐以股價與銷售額之比以及股價與帳面價值之比等眾多長期指標來衡量﹐中國股票依然很貴。
但這些指標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希姆波爾指出﹐新興市場企業﹐特別是中國公司﹐其單位資產或單位銷售額所創造的利潤正在顯著提高。因此這些公司的股價與銷售額之比以及股價與帳面價值之比理應處於較高水平。
但仔細研究這些指標確實有助於投資者擺脫短期因素的影響﹐及時洞察股市泡沫併發現買進良機。
具體到中國﹐還有其他值得擔憂的因素。就像西藏近來發生的事情所顯示的那樣﹐這個國家還缺乏自由。這就帶來了諸多政治、經濟和金融風險﹐特別是對海外投資者而言。你能對那些信息無法自由傳播的市場倚重多深呢﹖
至於中國的製造業﹐一方面是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的大幅飆升﹐另一方面是主要客戶美國可能正在步入經濟衰退﹐這種情況下中國這一領域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還能有多大﹖
不過危機總是與機會並存的。
投資新興市場中小企業的人很有可能大賺一筆。
這些公司是去年夏季以來股市恐慌中受打擊最大的。客觀地講其中許多的股票確實便宜。
希姆波爾的Van Eck新興市場基金將75%的資金投向了那些市值在50億美元以下的企業。而另一只新興市場基金Eaton Vance Asian Smaller Companies則更偏重於投資亞洲地區。這兩只基金的年費費率都接近2%。
Brett Arends

羅傑斯喊進 ETF成當紅炸子雞

工商時報2008.03.25
壓寶新總統行情,今年以來外資頗捧場台股,就連國際知名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及油元基金也不遑多讓,近期來指數股票型基金同步放量大漲,與外資強力作多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寶來金融ETF及富邦金融ETF均攻堅至漲停板;投信業者指出,近期進場買進ETF的買盤倍增,特別是在近二周,交投開始熱絡,至於是不是股神羅傑斯著墨,則不得而知。
台股在選前熱身,選後發功,除了投資大師羅傑斯點名看好台股ETF外,連帶中東油元基金亦將來台購買高股利ETF,讓目前掛牌的十檔ETF量能逐步湧現,買氣紅不讓。其中寶來台灣卓越五十基金,昨日成交量衝上五.一萬張,以金融為主的寶來金融ETF單日成交量也達二.九萬餘張,均創下上市以來天量。
總統大選結果如市場預期,台股昨日價量齊揚,傳產與金融類股合計戰大盤成交量近六成,國內兩檔金融ETF寶來金融與富邦金融均罕見以漲停做收。
寶來投信表示,目前市場有十檔ETF,昨日包括權值股與台商收成等ETF盤中共計八檔攻上漲停,兩檔金融ETF以漲停收盤。以權值股為標的的寶來台灣五十選前一周日均量約二.二萬張,昨日更一舉放大至五.二萬張,顯見權值股與金融股ETF,已成為投資市場佈局重心之一。
寶來投信強調,台灣五十ETF也兼具高股息投資概念,二○○五年配發一.八五元現金股利,二○○六年配發四元現金股利,去年也有二.五元現金股利,以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型權值股,去年度盈餘擬配發分別有三元與一九元現金股息,預料今年ETF配息也會有相當水準。

台股ETF發燒 寶來要玩大的

【經濟日報】2008.03.25
台北匯市昨(24)日爆出歷史天量,外資瘋狂湧進台股,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TTT)昨天創下上市近五年來的新天量。寶來投信大為振奮,總經理劉宗聖昨天傍晚語氣激動地說:「台股行情看來欲小不易了,寶來現在要搶發台股ETF,把ETF推向全世界。」
台股相關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不僅台灣發燙,就連遠在美國紐約掛牌交易的iShare MSCI Taiwan(EWT)昨晚開盤也勁揚近5.5%,開盤後十分鐘就出現近200萬單位的大量。分析師指出,外資資金透過台灣市場、海外連結市場參與台股多頭行情的行動相當堅決。
第一季才說台股ETF市場已經飽和、暫不發台股ETF的劉宗聖,昨緊急召集相關主管開會,馬上就敲定要迅速發行以兩岸三通概念股為主題的ETF,還有伊斯蘭台股ETF,下周更將快馬加鞭到新加坡交易所談ETF海外掛牌,接著要到全球主要金融市場辦法說會。
業務、商機突然快速擴增,劉宗聖說,寶來投信也要擴編人力了。
總統大選後才一個交易日,便出現這麼大的決策轉折。劉宗聖說:「選後局勢產生重大轉變,台股的投資價值大為提升,台股今年很明顯的是亞洲、甚至是全球股市投資的最亮點,一波波外資匯入力道很驚人,加快腳步一連串的ETF計畫,目標是吸引全世界外資。」
劉宗聖表示,兩岸三通後,台灣、上海、北京形成一日生活圈,與大陸互動更為緊密,而香港短期來看難擺脫大陸通膨隱憂,港股資金退潮,這些資金將持續轉進台股,台股行情欲小不易,必須把握時間,掌握黃金時機。
在外資大吸籌碼並敲進ETF下,寶來台灣50ETF與寶來金融ETF昨同創新高量,分別為5萬1,747張及2萬9,763張。
台股市場十檔ETF中,寶來金融、富邦金融昨強勢鎖住漲停;台灣50、中型100、寶來電子、台商50、富邦發達、富邦摩台等六檔ETF,盤中觸及漲停,各指數ETF價量俱揚,相當罕見。
劉宗聖說,昨天很多外資買進權值股,也同步敲進台灣50ETF,ETF很顯然成為外資法人看好大盤或各產業的布局的重點,現在不僅要搶發新的台股ETF,已發行的台股ETF也要前進海外,下周去新加坡交易所洽商海外掛牌就是進軍全球的第一步。

中信金 擬參股一線陸銀

【經濟日報】2008.03.25
中信金高層透露,不少投資銀行居中牽線,備妥對岸合作名單,尤其是歐美銀行投資的陸資一線銀行,已有獲利了結的壓力,若政府開放直接參股投資陸銀,中信金蓄勢待發。
中信金控高層透露,登陸事宜已籌備一年多,早有投資銀行看好藍營取得執政權後,兩岸合作的空間擴大,有機會開放直接參股陸銀,已居中協商,提供合作銀行的名單與各式參股模式報告。
中信金評估,目前最有利本國銀的投資方式,就是承接外商銀獲利了結出脫的「一線銀行」股權,許多歐美銀行因美國次貸風暴,銀彈需求孔急,有獲利了結出脫的壓力。
中信金透露,花旗投資不少陸銀,匯豐持股交通銀行也已有一段時間,若外銀出脫手中一級銀行股權時,就是本國銀承接的最佳時機。
雖然大選前,行政院院會開放國銀可透過第三地子銀行參股陸銀,但持股最高不得超過20%,符合此標準只有富邦金,
永豐銀、中信銀都認為現在才要併購海外子公司,再轉進大陸的時間已晚。
大陸一線銀行包括中行、建行、工行、交行等都有外銀插手,就連二線的城市銀行,體質較佳的也早有外銀參股,本國銀能參股陸銀的銀行已不是一線、二線銀行,只輪到三、四線的銀行,對本國銀進軍大陸市場實質效益有限。
國銀若要透過海外子公司參股陸銀,需符合香港子行資產60億美元,其他地區100億美元,以中信銀來說,海外子行以美國子行總資產最高,也僅有24億美元,距離100億元還有一大段距離,其他如菲律賓子行5.7億美元,印尼子行4億美元、加拿大子行1.5億美元,香港則非子行,而是二家分行。
中信銀認為,要透過子公司轉進大陸參股,現在著手找參股對象,不只來不及,且放眼海外子行,也沒有值得投入大量銀彈符合百億元資產的地區,台資銀行著眼的都是大中華市場,特別是大陸,若能直接參股最好。

對沖基金的錢也太好賺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幾乎沒有哪周對沖基金不爆出問題。最近是凱雷資本(Carlyle Capital),其每1美元的資產就對應著31美元的負債,令人震驚。但我們不應感到驚訝。這些問題是對沖基金模式中與生俱來的東西。我們甚至想象得到,這種模式會與證券化次級抵押貸款一道被拋入垃圾堆。
生產摻水的牛奶,要想逃脫處罰很難;而對於未能提升價值的投資策略,要逃避責任則並非難事。這是約翰•凱(John Kay)最近在一篇精彩的專欄文章中提出的觀點(「巴菲特的投資算術」)。採用「適當的」費用結構,平庸的投資經理可能變得富有,同時他們會「保證」其投資者不再富有。
Moss註:他是反諷對沖基金收取高額表現費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的迪安•福斯特(Dean Foster)和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及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培頓•楊(Peyton Young)兩位著名學者對這一觀點進行了精妙的解釋*。他們首先讓我們思考一種罕見的情況——例如,未來12個月內,股市將下跌20%。他們同時假設,選擇權市場的價格恰當地反映了這種風險,比如說10%。一份選擇權的成本是0.1美元,支付金額為1美元。
現在設想我們建立一只對沖基金,從投資者那裡募集1億美元資金,收取常規的2%管理費,外加高於某一基準水平回報的20%。我們用我們的1億美元投資於收益率為4%的國債。我們還出售1億份擔保選擇權,這讓我們淨入1000萬美元。我們同樣將這1000萬美元投資國債,使自己可以再出售1000萬份選擇權。這又帶來了100萬美元的淨收入。然後,我們就可以休假了。
此筆投資第一年獲得回報的機率是90%。那麼,該基金因出售期權獲得1100萬美元的總收入,再加上1.1億美元國債4%的利息,實現了15.4%的可觀回報率。我們的投資者十分高興。假設我們的基準是4%。那麼,我們賺取了200萬美元的管理費,加上1140萬美元的20%,相當於總收入逾400萬美元。無論以後發生什麼事情,我們永遠都不需要歸還這筆錢。
5年內不會發生問題的機率接近60%。由於該基金扣除費用後的年增長率為11.4%,即便這家顯然不錯的企業吸引不到新資金,我們也將獲得遠超2000萬美元的收入。但從長期角度來看,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很大。由於我們已賺取巨額利潤,我們的投資者已為幾乎確定的賠錢局面向我們支付了可觀的費用。
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如此赤裸裸的騙局是不可想象的。那麼,設想一只基金通過在短期貨幣市場上大舉借貸,以槓桿方式利用投資者的資金,以購買收益率更高的票據。再假設這種溢價准確地反映了相關風險。由於充分的槓桿作用,這只基金可能在數年內一直獲利。但未來某天,該基金也也非常可能倒閉。這種策略聽起來是否似曾相識?時至今日,大家肯定應該十分熟悉了。
我們能夠找出兩個有待解決的大問題。首先,許多投資策略具有「塔利布分配」(Taleb distribution)的特點,這一說法來自《隨機致富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一書的作者尼古拉斯•塔利布(Nicholas Taleb)。簡言之,在任何時期,塔利布分配策略獲得適度盈利的幾率很高,而蒙受巨額虧損的幾率則很低。
其次,對沖基金的薪酬體系未能使經理們的利益與投資者一致。其結果是,基金經理會有一種利用這種分配方式為自己謀利的沖動。
福斯特和楊認為,要解決這些難題極為困難。尤其困難的是如何弄清一位經理人是否真的技術高超,而不只是較為幸運。在他們生動的例子中,基金運行20年而不出現問題的幾率在10%以上。換言之,即使20年後,外部投資者也無法確信,基金的業績源自於運氣還是騙局。
將基金經理的利益與投資者保持一致也很棘手。明顯的可能性包括:以最終回報為基礎對基金經理進行獎勵,迫使他們持有大量股票或對業績不佳者進行懲罰。
上述方法都無法解決將運氣與技能區分開來的問題。第一種方法還會鼓勵基金經理在其回報率接近開始分配收益的水平時承擔很高的風險。通過在衍生品上建立頭寸(這種行為可能很難控制),基金經理可以規避第二種方法的影響。最後,即便是對於顯然頗具吸引力的最後一種可能性,任何一項非常嚴格、足以防範技能欠缺經理的懲罰性合同,似乎也會打擊技能出色的基金經理。
顯然,最好的辦法是根本不給基金經理支付應有的薪資,而是與其一起投資,就像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投資公司Berkshire Hathaway那樣。但我們仍面臨著如何判斷這位經理是否優秀的問題。今天,我們了解了巴菲特。但50年前,我們很難了解到。
所以,現在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巨大的「檸檬」問題:在對沖基金行業,確實很難辨別基金經理是否有才能。因此,基金肯定會吸引那些無所顧忌且技能拙劣的人,正如這些人被吸引到二手車交易市場一樣(這是「檸檬」市場最初的例子)。這一「檸檬」定律認為,這些市場可能會消失。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當今的對沖基金行業身上。
現在讓我們想想整個金融行業吧:我們既難以區分技能和運氣,也很難將管理層、員工、股東和公眾的利益協調一致。將這個體系作為賭注,通過高幾率事件中謀取回報,符合內部人士的利益。這意味著,當發生低幾率的災難,這些業務會垮掉,就如同北巖銀行(Northern Rock)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所發生的那些引人注目的事件。
此外,如果這些不好的事情——股市崩盤、抵押出問題、流動性凍結——紛沓而來(因為太多的基金經理相互效仿),他們會說:「沒人能預料到這點,但既然這些已發生在我們所有人身上,那麼政府必須施以援手。」
人們越是認為這就是監管不力的金融體系所運行的方式,他們就越是感到擔心。此次危機的救援行動可能已在進行,但下次和下下次危機又將如何呢?

你看好瑞銀還是瑞信?

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你現在更看好哪一家?瑞銀(UBS)這個瑞士銀行業當年的骨幹,在去年減記180億美元之後,成為此輪信貸緊縮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而瑞信(Credit Suisse)這家曾經容易出問題的競爭對手,基本上避開了次貸崩盤,一度風光無限。
但好景不長。瑞信隨後發現,一些交易員的「故意違規行為」導致該行錯誤地估算了其頭寸價值。由於未能實施有力的控制,該行目前面臨著監管處罰。此外,該行上周四警告稱,第一季度不太可能實現盈利,原因是減記及3月份市場狀況惡化。(各家美國投行本周的業績中並未反映這一情況)
瑞信去年減記30億美元,其中逾10億美元源自於違規交易。按照近期的標準,這只是小菜一碟。內控鬆懈可能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目前的問題,但瑞信最近在這方面的努力可能使該行和其他地方一樣,讓交易員難以隱瞞虧損。與進一步的減記相比,在當前艱難市況中隱瞞虧損的誘惑力,可能是為整個行業擔憂的一個更好理由。
然而,瑞信最近的意外事故有可能終結近來的猜測,即如果瑞銀因進一步減記而陷入更深的困境,在極端情況下,瑞士當局可能將瑞銀交到瑞信手中。
雖然瑞信不太善於和監管機構打交道,但這並非該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監管機構有可能採取行動,但會較為謹慎,以免進一步動搖市場信心。更緊迫的問題是,如何在投行業務上盈利。這不僅僅是瑞信所面臨的問題。瑞銀的次貸問題可能令其競爭對手相形見絀,但在銀行業艱難的環境中,它可能更容易通過其出色的財富管理業務和強大的股票業務盈利。
Lex專欄是由FT評論家聯合撰寫的短評,對全球經濟與商業進行精辟分析。

匯率若飆漲 產業面臨洗牌

中國時報 2008.03.25
靠唬爛可以騙到選票,但卻騙不到鈔票。敗選後,民進黨高層有人說政績好沒有用,有人要新政府肯定民進黨八年執政政績,但,來自全球市場的鈔票,卻扎扎實實的告訴民進黨政府:市場要的是兩岸和諧與開放。而匯率的飆漲,對台灣經濟、股市、與產業的影響,將比所有人想像的還要深遠。
雖然所有匯銀人士都「很客氣」地把台幣看升目標到廿九元,但,其它金控高層,私下看的匯率是到廿七元以上。而不論如何,過去因為政治與兩岸折價被壓抑的台灣股匯市,如果兩岸和諧與經貿互動良好成真,都將回填過去的折價,不但如此,甚至可能產生溢價。
因此,如果外資匯入、加上過去出走的資金回流、美元定存解約投入國內,匯率漲勢難以阻擋,台幣匯率仍可能持續升值。
如果,匯率升值一元,對那些明星的科技產業的獲利侵蝕是五到六%,那麼,一旦升值到廿七、八元,許多以代工為業的「保四、保五」的科技產業獲利都將大幅減縮。這將產生如廿年前台幣由四十元升值到廿七、八元的效應─國內所有產業都被迫升級,無能調適、升級者,全部出局。
在比價效應下,受惠最多者,當然是金融、資產、內需、及大陸布局有成的傳統等產業。特別是金融產業在全球金融產業一片弱勢中,如果有能受惠兩岸因素者,將特別受青睞,這由昨日股市反應已可見端倪。因此,在股市投資恐怕不少思維需要有所轉變。
而更深遠的影響則來自產業結構的調整。過去八年,內部信心不足、民間投資低落,政府採取弱勢匯率政策,以支撐出口產業,撐出一個較能看的經濟成長率,但也造成不少不良後遺症。包括出口產業─特別以科技產業為主,不少代工業者難有驅策力再求突破與升級,獲利紛紛落入保四、保五的低獲利。這些產業,未來,將面臨嚴苛的考驗。
這種情況,有如廿多年前台幣逐漸浮動自由化後,由四十元升到廿多元,大量淘汰傳統產業的中小企業,留下者被迫升級;而更重要的是創造出科技產業的新生命。未來,如果匯率持續升值,台灣產業也將面臨這種「質變」。

限制外資股權 日保護主義起

【聯合報】2008.03.25
倫敦金融時報報導,日本政府和民間企業對主權基金和外資大舉入侵感到不安,著手限制外資的股權,日本外資圈擔心日本將再度走向孤立和保護主義。
這篇以「單行道」(One-way Street?)為標題的報導中,金融時報質疑,日本政府鼓勵企業在海外擴張,卻在國內對外資處處設限。
日本經濟產業省副大臣高尾北太一月向130名企業人士發表演說,表示企業應能夠選擇自己的股東,此語在外資圈投下震撼彈,憂心日本向保護主義靠攏。
日本政府和民間企業一連串的舉動似乎不鼓勵外資。高尾北太的發言證實外資圈的疑慮:日本不歡迎外資和他們粗魯的資本主義做法。一家歐洲避險基金的主管說,這只會把外資逼走。
一位西方銀行家說,當外資在日本上市公司的投資比重提高到28%的新高紀錄後,由日本政治人物、官僚和企業家組成的「鐵三角」,下定決心「保護日本免於被邪惡的外國勢力侵吞」。在澳洲麥格理銀行買下一家擁有東京羽田機場一個航站大廈的上市公司近20%股權之後,日本國土交通省提案限制外資擁有日本機場的股權。
去年,日本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將核准外資占10%以上股權的企業範圍擴大。英國兒童投資基金想要增加投資日本J-Power電器批發商的股分,也需要主管當局審核。
日本企業擔心主權基金和新興經濟體的投資人成大股東。擔心公司可能被投機客購併。Ichigo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卡隆說:「他們害怕有人把手伸進來,把公司拆開來當做資產賣掉。」
去年全球最大鋼鐵公司米塔爾(Mittal)收購第二大鋼鐵公司亞瑟勒(Arcelor)案,讓日本當局和鋼鐵業者看得膽戰心驚,日本鋼鐵公司(Nippon Steel)和其他鋼鐵大廠增加交叉持股。
批評者說,這種保護主義心態反映日本人不理性的恐懼。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若杉認為,日本人害怕外資的心態,類似二次大戰後日本盛傳,美軍登陸後會大舉屠殺和強暴日本人。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中國模式」的國企革命(下)

英國《金融時報》傑夫•代爾(Geoff Dyer)、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這些改革只是一些國企獲得成功的一部分原因。麥肯錫(McKinsey)中國業務部主管高安德(Andrew Grant)稱,許多成功的中國企業都擁有他所謂的“混合”結構,即私營公司與國有公司的混合特徵。最好的國企既能從國有母公司那裡獲得強大財務支持,又能像私企那樣擁有足夠獨立的管理權。同樣,一些最為成功的私營集團,例如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Huawei)及個人電腦生產商聯想(Lenovo),也得益於與政府之間的密切聯系。高安德表示:“你開始看到,國有部門正在出現一種真正有意思的動力。這並不是說國企將主宰整個經濟,但我對其中一些企業非常樂觀。”
這種“混合”公司的觀點,也有助於解釋包括中國汽車業在內的其他資本密集型行業內的贏家。鄧凱認為:“在中國要發展一家汽車公司,你需要有能力同時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通過私企的方式經營;但同時還要與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系,從而獲得土地和銀行關系方面的便利。”
然而,在國企改革的記錄中,並非都是成功的事例。雖然有一些國有公司較為出色,但也有許多公司存在政治幹預和嚴重官僚主義的明顯缺陷。
中國國有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由政府任命,他們可能會被迫定期在不同企業和政府部門之間調動工作。2004年末電信業發生了一起遠近聞名的事件:政府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一夜之間將中國電信(China Telecom)、中國移動(China Mobile)、和中國聯通(China Unicom)的主管全部進行了調換。
那些歷史更久遠的國企往往仍在設法解決設備落伍問題,它們或許不得不從附屬公司購買零部件或其他供應,而不顧其質量好壞或成本高低。與其他企業相比,國企在招聘和解雇員工方面可能也會面臨更多的限制。
盡管(國企)公司治理狀況已得以改善,但投資者們卻總在抱怨國企在財務方面缺乏透明度——在上市公司與其國有母公司之間的資產轉移方面尤其如此。
此外,對於中國政府來說,大型國企實力不斷增強,也會帶來一些經濟上的負面作用。盡管中國私營企業近年來增長迅猛,但國有部門仍努力掌控著正規融資中的絕大部分份額。商業銀行業市場仍由大型國有銀行所主宰,分析師們表示,這些銀行還是願意把錢借給其他大型國企。事實上,這種親密關系,正是中國經濟仍容易受到過度投資週期沖擊的原因之一。
隨著中國股市的大規模繁榮,去年上市公司在內地股市的籌資額高於其他任何市場,這很大程度上也令國企受益。去年上海證交所規模最大的12起首次公開發行(IPO)全都是國企進行的,它們占到了融資總額的85%。
花旗(Citigroup)駐北京經濟學家沈明高辯稱,通過以更高額利潤的形式將經濟增長的多數益處分配給國有公司,近期股市的繁榮以其他的方式對經濟產生了影響——相對而言,只有極少部分進入了普通工薪者的腰包。在上世紀90年代國有部門的大規模重組中,大量醫療與教育支出負擔都被推給了家庭。
與此同時,考慮到這些公司當中有許多隻對自己的一小部分股權進行了確實的交易(以中國工商銀行(ICBC)為例,它的上市比例只有4%),國家已成為國企股價近期飆升的主要受益者。沈明高認為:“在國企的繁榮當中,是國家變得更為富有,而不是個人家庭。財富這塊蛋正糕在不斷擴大,但中國的家庭實際上只享受到了一小部分。”
更大的獨立性有益於企業業績的改善,但仍有一些跡象顯示,更為強大的中國國企正超越政府監管者所能控制的範圍。最為明顯的事件發生在去年夏季,當時大型國有石油公司通過促成一場人為的供應短缺,迫使當局提高燃油價格。
中國的內銷石油系由政府定價,當國際價格上漲之際,就給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大型油企帶來了壓力。這些大型石油企業所做出的反應,是與政府玩一場高風險的虛張聲勢的遊戲:它們降低國內石油的銷售量,一些大型煉廠進行“定期維護”。當許多小型私營煉油廠也拒絕按照政府定價來銷售石油時,就造成了更嚴重的供應短缺,當局別無選擇,只得提價。
在海外投資方面,一些國企也面臨著中國政府一些決策圈的反制。中石油(PetroChina)在蘇丹經營了10多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中國與喀土穆方面建立了密切的關系。當這種關系引發了了批評:即中國削弱了中止達爾富爾暴力活動的國際努力時,中石油時不時地將更多蘇丹石油銷往日本,而不是國內——這使得一些專家質疑:這種存在爭議的蘇丹政策是否能帶來真正的益處?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的朱鋒表示,這些油企在蘇丹問題上“綁架”了中國的外交政策。“是中國油企,和其他許多在蘇丹的油企賺到了錢。(賺錢的)不是人民,也不是國家。”
中國社科院(CASS)的張雲林表示:“決定去蘇丹的不是政府,而是石油公司。它們已逐步發展起自己的業務,並要求政府的支持。”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駐華盛頓的埃裡卡•道恩斯(Erica Downs)表示,蘇丹是中石油國際業務中一顆“王冠上的寶石”。但無疑與其他中國國企的活動相比,該公司在蘇丹石油行業的主導地位,給中國的國際聲譽造成了更大的損害。”
她表示:“這件事說明,一家中國國企的海外活動是如何起到雙重作用的:它既會損害中國外交政策的一大目標,即中國要成為、並且要被視為一個負責任的正在崛起的大國;但同時,它又有助實現另一個目標,即加強中國的能源安全。”
中國政府近年來試圖改善其公共關系,下令各部委向國內外媒體解釋各項決策,並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然而,作為國內最強大的一家企業,中石油並未表現出任何想要發布公共消息的意向。
在菲律賓、贊比亞和秘魯等其他不同國家,中國的投資已引發了政治上的抵觸情緒。張雲林表示:“將來這個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對於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而言,國企新增財富所帶來的政治益處,遠高於讓它們位於經濟“制高點”而引發的一切財務成本。為維持自身的控制,中國共產黨需要一個強大的國有部門,來制衡正在崛起的企業家階層。但對於當局來說,這種做法的風險,就是這些過於強大的公司最終會自行發號施令。

「按市價估值」-- 金融市場的炸彈

2008-03-20陶冬
「按市價估值」(Mark to Market)一詞,在今後幾個月會時有耳聞。它是金融企業老闆的惡夢,是個別銀行、投資銀行的催命索。它是市場動盪的源泉,也是次貸危機最終走向平靜的前提。
「按市價估值」,正在將次貸危機推向一個新的高潮。2007年8月爆發的次貸危機,在當時是以部分不符規定的房屋貸款爆煲為主題。12月觸發了商業票據信用危機,債券市場交易至今仍幾乎斷流。2008年1月,以美國債券保險商可能破產為契機,股票市場開始大幅調整。3月份的主題則是資產價值因「按市價估值」而連續大規模縮水,觸發借貸環境惡化,現金流緊絀,甚至斷裂,對沖基金、投資銀行應該是這一輪動盪的主要犧牲品。
在過去的三個星期,一批對沖基金、投資銀行先後出事。著名對沖基金Peloton Partners、槓桿私募基金凱雷,先後宣佈清盤結業。投資銀行貝爾斯登也因「資金狀況急速惡化」而告急,要求美國聯儲緊急注資,最終被JP Morgan收購。這些金融企業,均為各自領域的精英,並未巨額涉足次級房屋貸款(貝爾登斯有一部分),卻因借貸環境驟變而紛紛墮馬。
無論是對沖基金還是投資銀行,都是通過大量借貸而槓桿運作的。當市況逆轉時,銀行收緊對沖基金的銀根,迫使他們平倉減債。平倉帶來價格下滑,資產縮水,抵押值下降,銀行進一步抽緊銀根,導致進一步的平倉甚至清盤。於是個別財政狀況疲弱的基金,推動整體價格的下跌,使得所有擁有這類資產的基金、投資銀行,必須按市價重估資產價值。由於抵押值下降,他們的貸款環境轉差,導致新的更大的沽盤。斬倉盤帶來惡化迴圈。個別基金金的問題,通過「按市價估值」變成整個行業的問題,需要全體撥備。
剛剛清盤的Peloton Partners對沖基金,曾是名嘈一時的市場驕子。該基金去年大力沽空次貸產品,在去年錄得87%的回報,於2007年12月當選為ABS種類最佳基金。然而,兩個月之後,由於銀行突然抽緊根銀,資產價值下跌又無法套現,在兩周內土崩瓦解。如果說2007年是策略決勝負(高盛因沽空次貸獲利而美林因龐大次貸資產受損),筆者認為投資銀行在2008年面臨全面的行業性挑戰。投資銀行都面臨資金環境惡化的困擾,他們所有的自營資產都可能受到「按市價估值」的打擊,對沖基金更是如此。
更大的挑戰,來自房地產的「按市價估值」。大量次貸房地產資產,被打包放入特別投資工具。許多房貸已經成為壞帳,但是清盤官(servicer)還沒有拍賣清貨。美國房價因此尚未大跌,銀行的資產也是以此市價估值的。不過,房價幾乎肯定難以長期維持在目前的水準。次級房屋貸款的斷供率已近40%,經濟衰退之下就業市場明顯惡化,當年有正常收入有能力供樓的人士的財務狀況也出現問題,斷供率也開始上升。一旦有人「跳樓大減價」,在「按市價估值」機制下,少數房屋的甩賣可能影響到上千萬住宅的價格,由此影響到銀行整個按揭貸款組合的估值,引發一輪又一輪的撥備。如果說金融資產估值縮水對投資銀行打擊甚大,住宅按揭估值縮水對零售銀行的衝擊一定不小。此外還有開始出現危機徵兆的商業貸款,以及相關衍生產品。
從任何意義上說,次貸危機的最壞時刻尚未到來,新的可能更大的動盪隨時可以發生。貝爾斯登被收購,只能說次貸危機中的一個浪潮得到平息。在今後的市場動盪中,不排除還有其他銀行、投資銀行大幅虧損,甚至資本金盡失,股權易手。
不過冬天再冷,春天總會來臨。當市場價格基本理順,金融機構所持有的資產組合基本完成市價估值程式,則意味金融黑洞大體得到清理,銀行再意外地宣佈巨額撥備的機會開始變小。
市場是有效率的。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可以通過資產價格反映出來。消費放緩,信用卡壞帳上升,也可以通過價格反映出來。市場厭惡的是不確定性,是因「按市價估值」可能造成的金融企業倒閉,以及由此帶來的系統風險。這是一般分析難以量化的,價格變化難以體現的。次貸危機的動盪之源在此,持續多久、為害多深也取決於此。
金融市場的「按市價估值」剛剛開始,房地產市場則仍在膠著狀態。次貸危機的第二隻鞋,似乎聽到悉悉嗦嗦的解鞋帶聲,不過還沒有落下。

政院通過》結構商品課稅 爆解約潮?

【聯合晚報】2008.03.20
行政院會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條文,針對結構型商品,不論連結標的是國內或國外,只要在國內發行者,個人一律將開徵10%分離課稅,此舉將嚴重衝擊到國內財富管理部門目前熱賣的連動債商品及保險公司熱銷的投資型保單,預計生效日自明年1月1日起,業者相當擔心恐將引發一波結構型商品的「解約潮」。
銀行指出,連動式債券等結構型商品,因投資標的連結到國外市場,以往台灣租稅原則採「屬地主義」,境外收益統統免稅,造就了結構型商品、連動債券等具有「節稅」好處的投資商品,近年來在台灣大受歡迎。
但因以往投資國外的結構型商品一律免稅,此次修法,被外界視為是對海外金融商品課稅,雖然政府強調,明年起這些投資標的將納入最低稅負制的海外所得內課稅,個人稅率為20%,10%的分離課稅,應該不會對結構型商品造成過大的負面影響。
銀行人士認為,相較於最低稅負制的最低稅率20%來看,10%分離課稅相對低。但因最低稅負制對於境外所得低於100萬元以下的投資人免稅。因此,對於投資金額小的小民眾來說,莫名其妙地多增加了10%的境外課稅,多少還是一大傷害。
不過,銀行財富管理指出,多數結構型商品,多為五至十年期的長期投資標,一旦提前解約,投資人可能要面對更大的淨利損失、加上這類商品多為「不保本」商品,投資人恐將因擔心開徵10%的分離課稅,導致更大投資損失。因此,相信經由理專宣導下,「解約潮」應該有限。但未來結構型商品將因多增加10%稅負,降低其投資誘因,恐對銀行、保險公司未來銷售這類商品帶來負面壓力。

油金暴跌 專家:修正幅度大

【聯合晚報】2008.03.20
美國降息幅度未達投資人期望,造成黃金期貨19日暴跌59美元或5.9%,20日並繼續探底;原油期貨也因需求減弱與美元回升,出現17年來最深的重挫。
美國聯準會18日雖一口氣降低聯邦資金利率三碼,成為2.25%,但仍比利率期貨市場期望的2%高出一碼,美元匯價因此回揚,也造成商品市場湧現失望性賣壓,貴重金屬與石油行情都遭重創。
紐約商業交易所的4月黃金期貨19日暴跌59美元,以每英兩945.30美元作收,跌幅高達5.9%,是2006年6月13日以來最深。黃金現貨也大跌37.54美元,以每英兩944.70美元成交。亞洲20日早盤,現貨金價更繼續滑落達2.8%,最低跌到917.91美元。
加州三角洲環球顧問公司的基金經理人韓隆說:「這是預期心理作祟,市場對聯準會的紓困依賴甚深,但想持有黃金的投資人,必須瞭解價格的修正幅度會很大,時間也會拖得很久。」
紐約市場的5月銀期貨19日也重挫1.515美元,以每英兩18.445美元收盤,跌幅高達7.6%。紐約輕原油4月期貨19日以每桶104.48美元收盤,比前一天重挫4.94美元,是1991年1月17日以來的最大跌勢;4.5%的跌幅也是去年8月以來最深。
4月原油期貨19日已經到期,5月期貨19日也暴跌5.5%,以102.54美元收盤,盤後交易續跌65美分,以每桶101.89美元成交,亞洲盤20日上午每桶報價102.01美元。石油期貨曾在3月17日締造每桶111.80美元的天價。在倫敦,北海布侖特原油期貨價格每桶下跌4.84美元,收於100.72美元。

金價重挫 短線下檔風險高

中國時報2008.03.21
由於美元走勢持續疲軟,加上金融市場的風險增加,讓許多投資人擁抱黃金來對抗衡,使得金價在近千元高價徘徊,但本周金價卻急速回檔,截至昨黃金價格回到每盎司約930美元,富蘭克林投顧表示,黃金價格長線雖有走高可能,但短線下檔風險相對較高。
貝萊德美林投資管理表示,由於本周自3月21日起就是美國復活節假期,歐美股市在連續假期前,可能有獲利了結的動作,因此造成強勢資產的回檔。富蘭克林投顧表示,就黃金走勢而言,通膨增溫及美元貶值預期為支撐短線金價大幅攀高的主因。但從世界最大黃金消費國,印度在元月及二月份黃金進口量皆較去年同期減少,顯示持續飆高的黃金價格已壓抑實質需求。因此在美元走弱的結構性因素未變,且黃金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黃金長期價格仍有走高可能,但短線則是下檔風險相對較高。
富蘭克林投顧認為,短線商品題材的確有降溫可能性,但新興國家都市化及工業化帶動的需求趨勢並未改變,且歐美景氣於下半年仍有觸底回溫的機會,建議投資人採分批承接的方式介入投資,並提高內需產業的佈局比重,以降低短線修正風險並掌握景氣回溫行情。
貝萊德美林投資管理建議投資人,由於短期的急漲急跌相當難掌握,積極操作的結果通常是買高賣低,建議投資人作好適當的資產配置,以環球配置型基金為核心資產,依本身風險承受度適當加入黃金或礦業基金為衛星投資,較有機會在波動市場中享有超額報酬。

原物料翻轉 油價跌破100美元

紐約原油價格出現持續兩天的劇跌走勢,並跌破每桶100美元大關,主要是因為市場認為,美國經濟下滑將減少石油需求。圖為新加坡外海的一座煉油廠正在煉製油品的情形。
紐約原油價格在持續兩天的劇跌走勢中,跌破每桶100美元大關,主要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報告指出,石油需求下降,而投資人因擔心美國經濟下滑,將減少消費支出,大舉拋售商品,黃金、銅、小麥等商品也連袂重挫。
油價由新高回跌11%
美國能源部在週三公佈的報告表示,在過去四週中美國的汽油需求比去年同期平均減少3.2%。本週原油價格已自歷史最高價回跌了11%,黃金、小麥及基本金屬行情也同步下挫,因為美元反彈回升,降低了市場對通膨避險的需求。
MF Global公司在倫敦的資深經紀商羅格林說:「現在商品及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美國經濟情勢持續惡化,並引發信用市場恐慌之際,市場人士紛紛出脫持有的部位,以鎖定獲利,或減少交易的損失。」
倫敦市場週四午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原油期貨電子盤交易,每桶大跌3.89美元,跌幅3.8%,為98.65美元。
倫敦ICE期貨交易所週四上午盤,布蘭特原油5月期貨每桶重挫2.72美元,跌幅2.7%,為98美元。
紐約商品交易所週三收盤時,4月原油期貨每桶劇跌4.94美元,跌幅4.5%,為104.48美元,這也是4月期貨的到期結算價,並創下自去年8月6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5月期貨的收盤跌幅達5.5%。原油期貨在3月17日曾創下每桶111.8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倫敦市場週四上午盤,黃金現貨價格每英兩大跌4.1%,為905.41美元。目前金價已自3月17日所創的每英兩1,032.7美元歷史最高價,回跌10%以上。而本週8.8%的跌幅,也創下1983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週跌幅。
小麥期貨週三跌停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週三收盤時,小麥期貨價格也被打至跌停板。5月小麥期貨每英鬥重挫至跌停板,跌幅7.7%,為10.74美元。目前小麥已自2月27日所創的每英鬥13.495美元歷史最高價回跌20%。
倫敦金屬交易所週四上午盤中,三個月銅期貨每公噸大跌171美元,跌幅2.1%,成為7,808美元。

原物料暴跌 相關基金停看聽

新興市場需求仍大 可長線分批佈局
今年以來表現亮麗的能源、黃金及相關原物料商品,近期大幅回檔,基金業者表示,由於今年美元弱勢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商品一路飆高,加上美國原油庫存減少、金融市場籠罩信用危機的風暴,石油與原物料等大宗商品期貨更受市場青睞,不過,近期在漲多出現劇烈修正,可能需一段時間才能走穩,建議投資人不宜躁進,可等市場回穩後,再分批進場。
漲朵拉回
根據Bloomberg統計資料顯示,19日紐約黃金期貨價格每盎司大跌59美元,單日跌幅達5.9%,20日金價仍持續走弱,至於紐約近月原油也下探百美元關卡;除了原油、黃金之外,農產品如小麥、大豆、玉米等商品價格也全面下挫,導致美國CRB商品指數昨日收盤跌幅達4.34%。
價格波動加大
今年漲幅超過1成的小麥、玉米、黃豆、可哥等因為新耕地的重新開發需要時間及新的設備,短時間內很難因應需求上漲,且美國農業部門也表示,今年原物料的需求會遠超過供給,其中小麥的存量可能突破自1948年所創下的最低點,即使原物料價格短期內回檔,不過,未來不至於持續重挫。
但是在能源及原物料短線漲多後,加上美國景氣趨緩,連帶造成需求面的減緩,且美元近期有走穩跡象,使得短線投機性買盤鬆動,價格快速滑落。高仰遠表示,原物料商品價格未來波動可能會加大,不建議投資人此時貿然進場,最好是採取分批佈局或是定時定額方式,以中長線佈局方式持有,一旦未來新興市場的需求明顯攀升,未來還有行情可期。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連動債 恐爆贖回潮

中國時報2008.03.19
美國金融市場大地震,台灣連動債市場跟著起海嘯。銀行財富管理人士透露,國內由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擔任發行及保證機構的連動式債券,大約有二十檔契約還沒到期,合計發行本金逾新台幣三十億元,相關銀行已在第一時間,緊急對顧客消毒。
貝爾斯登集團近年來,透過子公司貝爾斯登全球資產控股(Bear Stearns Global Asset Holdings)公司,在台發行多檔連動式債券,連結標的從一籃子股票、歐洲中期債券,到ISE SINdex指數等,計價幣別廣含美元、澳幣與台幣,幾乎都由母公司貝爾斯登(The Bear Stearns Companies Inc.)擔任保證機構。


貝爾斯登效應 銀行緊急消毒
連動債的「發行機構」跟「保證機構」有何不同?永豐銀理財專員表示,簡單講,連動債的「發行機構」就是收了錢去作投資的機構,「保證機構」的角色類似保人,也就是,當「發行機構」倒了或無法屢約,「保證機構」得負責賠錢。
永豐銀人員說,銀行或券商要發行連動債,必須符合一定的信用評等,國內銀行因為評等不夠高,加上研發能力有待提升,多數扮演代銷連動債的通路體系。
近年來,競爭激烈下,銀行有時會採獨賣形式,亦即由這一家銀行提出設計概念、外商據此量身訂作,並由外商擔任發行或保證機構,一般而言,募集金額若超過一千萬美元,幾乎都採獨賣形式。
貝爾斯登以每股兩美元賤售給摩根大通銀行,已在台出現蝴蝶效應。包括:台新銀、台北富邦銀、聯邦銀等,昨日均接到投資人熱切詢問電話,銀行方面,也要求理專,隨時把貝爾斯登的最新動態,向客戶以電子郵件或手機簡訊報告。
摩根大通承接 銀行:更有保障

金價飆 黃金基金反向減碼

採礦公司成本上升 股價淨值將回跌
今年以來貴金屬漲勢凌厲,不但黃金大漲10.6%,貴金屬也有27.4%漲幅,在黃金每盎司漲破1000美元關卡之際,黃金基金漲幅卻相對落後。基金業者指出,黃金基金雖能反映金價漲幅,但仍受到國際股市影響,且黃金突破1000美元大關後,有可能增加採礦公司成本,造成股價回跌,建議投資人暫不追高。
暫勿追高
友邦黃金基金經理人喬.福斯特(Joe Foster)最新報告指出,油價往110美元邁進,加上美元貶值促使近期金價獲得支撐。且在市場投資人愈來愈能接受當股市疲軟、信用市場緊張不安的環境下,今年黃金與商品市場為另類長期投資的管道之一。福斯特認為,由於市場對全球經濟成長減緩虞慮升高,迫使歐美等國面臨降息壓力,通膨壓力也蠢蠢欲動,在此趨勢下,儘管短期金價漲幅已大,將進入高檔震盪,但長期多頭趨勢不變。
非純投資黃金類股
雖然金價大漲超過1成,後勢仍為樂觀,但國內核備的黃金相關基金今年以來報酬率卻只有2.14%。普羅財經資深研究員蘇梓心指出,由於黃金基金是購買礦業公司的股票,而非直接購買黃金商品。
因此基金表現不會完全隨著商品價格漲跌,反而還會受到消息面及公司本身營運情況的影響。
蘇梓心說,通常商品價格上漲可能導致採礦公司成本上升,導致股價不升反跌。另外,市面上雖然很多基金名為「黃金基金」,但卻沒有一檔完全投資黃金類股,多數基金還混雜著金屬類的股票。
因此投資人在選擇黃金基金時,除了看金價走勢外,基金的主要持股為左右績效的關鍵。
仔細觀察,友邦黃金基金、法國興業金礦基金、天達環球黃金基金、美林世界黃金投資黃金類股比重高達70%,已算是較「純」的黃金基金。其中,友邦黃金基金、法國興業金礦基金和天達環球黃金基金偏重加拿大部分的採礦公司,美林世界黃金則偏重北美、澳洲及南非的採礦公司,另外,白金礦業公司也是這些基金布局的重點。
天達環球黃金基金雖然成立時間不滿2年,但近期表現卻超越同類基金。蘇梓心說,由於該基金投資的蘭德黃金資源公司(Randgold) 為英國礦業龍頭之一,近3個月的漲幅將近50%。而美林世界黃金近期則受到紫金礦業的拖累,表現略為遜色。
Moss註:紫金礦業為大陸的一家礦產公司.為美林世界礦產的第七大持股,占4.7%
紫金的股價走勢圖
但若以長期績效而言,美林世界黃金仍略勝一籌,蘇梓心認為,若空手投資人以長線角度布局,2檔基金可說是投資人理想的投資標的。

農產品盤後─種植面積減少 玉米上漲 增添庫存 小麥走高

2008 / 03 / 19
玉米期貨上漲。因雨水充足,預期美國農民今年將增加種植黃豆,減少種植玉米,支撐了玉米價格上漲。
芝加哥5月玉米上漲8.75美分,或1.6%,至每英斗5.48美元。稍早觸及5.28美元,為自3月10日以來低點。
小麥價格亦上漲。過去三個交易日,小麥下跌12%後,預期進口商將增加庫存,減少供給,小麥因而上漲。
5月小麥上漲32.5美分,或2.9%,至每英斗11.64美元。過去三天的跌勢後,價格下跌到了一周低點。
5月黃豆收高4.25美分至每英斗13.07美元,7月黃豆收高0.25美分至13.22美元。

商品價暴跌 52年最傷

(2008-03-19)
【東方日報專訊】商品格價開始有「高處不勝寒」的現象,周一晚全線回吐,紐約4月期油一度急挫近9美元,期銅跌近4%,玉米、小麥等農產品分別跌逾1%,大豆期貨更跌近4%跌停板。白金昨日在東京亦急跌近5%跌停板,涵蓋19種商品價格的CRB指數暴跌4.6%,是一九五六年以來最大跌幅。
P:期油期金早段回升
美股早段,紐約4月期油報107.71美元,升2.03美元;紐約4月期金報1,004.8美元,升2.2美元。
投資顧問公司Independent Strategy總裁David Roche在《金融時報》撰文稱,近日金融市場動盪不穩,資金蜂擁至商品市場避險,但商品市場規模只及全球股市的十分一,過多資金湧入,令商品這隻救生艇有翻艇之虞,商品價格很快會出現大調整,預期油價將大跌3成,工業金屬則大跌2至3成。
P:憂信貸危機蔓延中印
他又指出,商品市場的投機成分愈來愈高,超過一半交易屬非商業性質。不過,環球經濟現時急轉直下,任何資產均難逃一跌。
雖然中國是過去5年商品價格急升的主要推動力,但其所消耗的商品約有一半是用來生產出口貨品,意味歐、美需求放緩,將同時推低中國對商品的需求。
環球股市周一暴跌,投資者在商品市場沽貨套現,以補交孖展按金或減少槓桿,與去年八月次按風暴剛爆發時情況相似。不過,德銀分析員劉易斯警告,投資者今次拋售商品,可能不但為了套現或減少槓桿,而是他們預期,信貸緊縮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將蔓延至中、印等新興國家。

羅傑斯 痛批Fed拋棄美元

【經濟日報】2008.03.19
1999年正確預測商品行情起飛的羅傑斯17日痛罵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不負責任,拋棄美元,並建議拋售美元,改投資農產品之類的實體商品。
羅傑斯說:「Fed這樣拋棄美元,讓我覺得離譜之至,他們向全世界暗示他們已經放棄美元,他們已經暗示幾個月、放棄幾個月了。」
他說,凡是願意聽他的話的人,都該出脫美元。他也指出,縱觀歷史,碰到惡劣情勢時,還是要投入實質資產,而今農產品還是最便宜的東西。
羅傑斯指出,「我一直在買農產品,我擁有黃金、石油和所有的東西,我不會出脫。」
他批評「可憐的寶森受過良好教育,做過正當職業,當過高盛負責人,現在卻巡迴世界各地自欺欺人,第一天說希望美元強勢,隔天到中國大陸卻改口說希望美元弱勢,再到日本也說希望美元弱勢,你一定會替這個傢伙惋惜,至少我覺得如此。」
接著他指責柏南克根本不是大家選出來的,「憑什麼花百姓的2.3億美元,拯救他的幾位華爾街朋友,這樣做離譜之至,下一步他就會坐著直升機,到處向百姓收租了。誰給他膽子這樣毀滅美元?這樣摧毀美國經濟?」
羅傑斯說:「他任意把更多百姓的錢送給貝爾斯登,好讓這些傢伙繼續開著馬塞拉蒂超級名車閒蕩,他們這樣做,理由就是如果貝爾斯登宣告破產…你們都知道,貝爾斯登1月才發出數10億美元的獎金…如果他讓他們倒閉,他們全都必須交還獎金,狄蒙做了一筆絕佳的好買賣,因為錢是Fed替他出的。」
羅傑斯表示,從一開始,投資銀行倒閉就時有所聞。他認為應該「放手讓有些人破產,這樣不是世界末日。
他提醒大家,1970年代時Fed就是採用同樣的伎倆,「前Fed主席本斯不停的印鈔票,最後利率超過20%,他們只好請出伏克爾祭出可怕的措施,陷全國於嚴重衰退中,當時這是唯一的希望。你以為Fed還有多少錢?」
最後羅傑斯指出,「葛林斯班與柏南克兩人立下中央銀行失敗的惡例、立下Fed末日的先例。」

遭美拖累 中國商品期貨市場全面崩跌 農產品金屬全線跌停

2008 / 03 / 18
昨夜美股貝爾斯登崩盤,引發投資者對於美國經濟後市的恐慌,這一情緒也蔓延至商品市場。倫敦金屬期貨市場品種全線收挫,而美國玉米、小麥、大豆期貨全線跌停。使得國內今日商品期貨市場受到波及,大部分品種跌停。
其中農產品期貨中,強麥、白糖、棉花、菜油、大豆、豆粕、豆油和棕櫚油共八個品種跌停,金屬期貨中,銅鋅鋁三大品種全線跌停,市場氣氛極度孱弱。
豆一0809開盤於跌停價4777元,並一直未打開,跌199元或4.00%,持倉減9540手。
豆粕0809開盤於跌停價3296元,見高3315元,目前封於跌停價,跌137元或3.99%,持倉減14834手。
豆油0809開盤於跌停價11040元,並一直未打開,跌460元或4.00%,持倉減138手。
棕櫚0805開盤於跌停價10378元,並一直未打開,跌432元或4.00%,持倉減584手。
強麥0809開盤於2050元,見高2058元,目前封於跌停價2037元,跌63元或3.00%,持倉減13360手。
白糖0809開盤於跌停價3951元,見高4007元,目前封於跌停價,跌165元或4.01%,持倉減33808手。
棉一0807開盤於15000元,見高15010元,目前封於跌停價14895元,跌465元或3.03%,持倉減10684手。
菜油0809開盤於跌停價12294元,並一直未打開,跌786元或6.01%,持倉減1492手。
滬銅0806開盤於65090元,見高65860元,目前封於跌停價65080元,跌2720元或4.01%,持倉增8626手。
滬鋁0806開盤於19330元,見高19515元,目前封於跌停價19215元,跌805元或4.02%,持倉減4064手。
滬鋅0806開盤於跌停價20525元,見高20595元,目前封於跌停價,跌860元或4.02%,持倉減4364手。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鮭魚返鄉」資金來了! 新台幣急升下的理財術

總統大選前走升、選後盤整、就職後有支撐
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升值近五%,新台幣資產頓時麻雀變鳳凰,此時無論你有沒有外幣資產,都來到「錢該怎麼擺」的十字路口。
文/單小懿
新台幣到底還會不會再升?是近日投資界火熱門話題。
過去一年,新台幣在亞洲貨幣升值幅度敬陪末座,但今年初突然發威,從年初至二月二十九日止,兩個月內升值達四‧七%,是二○○五年底以來同期間升幅最迅猛的一次。
新台幣大升值行情的啟動點,出現在一月十四日,立委選舉完第一個交易日。一月十二日週末,立委選舉結果藍軍大勝,隔週一開盤,由外資保管銀行摩根大通領軍,大舉拋美元買新台幣,緊接著,花旗、豐、渣打等外資跟進,隔天一月十五日,匯市成交量高達四十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含台北和元太兩大交易所),創下台灣外匯史上單日最大交易量。

鮭魚返鄉+新加坡主權基金 兩股金流匯聚,創史上最大交易量
匯市當天「山雨欲來風滿樓」,匯銀私下紛紛打聽:外商保管銀行背後的資金來源,究竟是什麼?
本刊深入探訪本國匯銀、外資匯銀、中央銀行等匯市三大交易主體,得知十五日當天的拋匯資金,來自兩股主要力量:一、壽險資金、海外基金等「鮭魚返鄉」的本土回流資金,二、新加坡兩大政府主權基金之一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前者,市場較為熟稔,後者,在台灣市場卻是低調再低調。GIC管理超過一千億美元,投資標的包括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瑞銀集團(UBS)、花旗銀行、印度第二大銀行(ICICI)等三十多個知名企業。GIC與淡馬錫均隸屬新加坡政府,淡馬錫投資台股時有所聞,但GIC行蹤神秘,市場甚至稱為「亞洲最神秘投資者」。
事實上,GIC已進出台股多年,屬於長期投資者,並非短進短出的投資客。一月十五日匯入後,該基金至截稿前,均未離開台灣。
再看鮭魚返鄉資金。去年十二月,央行總裁彭淮南便透露,有股「鮭魚返鄉」資金潮正回流,其中以投資部位雄厚的保險公司,回流的部位最為驚人。
元月初,鮭魚返鄉資金暫歇,不料,立委選後隔週,該股資金就像與主權基金約好似的,選在同一天大舉匯入。

但為何選在一月十五日進場?
政治,決非GIC或鮭魚返鄉資金的唯一因素。投資人不會拿自己的荷包,做政治豪賭。
這股資金潮,其實奠基於兩個經濟面考量:一、新台幣長期與弱勢美元連動,相較於其他亞洲貨幣,已嚴重被低估,遲早要回到它應有的價值;二、美元長期走弱態勢明顯,美國聯準會(Fed)連續降息,更縮小新台幣與美元利差。上述兩項經濟條件誘使本土資金回流,尋找以新台幣計價的強勢貨幣資產。
鮭魚返鄉資金與政府主權基金,都看到「美元走弱」這個國際大趨勢,早已蓄勢待發。立委選舉結果,意味政治干擾因素解除,它們更敢放手去做。一位央行官員認為:「新台幣不是突然升值,只是回到它原本應有的價位。」
「一月選舉過後,外資匯進台灣,很明顯的是兩個原因:一台美利差縮小,二外資與內資看好台灣的選舉行情。」一位外資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分析。他表示,過去五年台灣企業及個人海外投資金額超過兩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兆二千億元),這包括股票、海外基金、對外投資、美元定存、外幣定存等項目;但眼見美元利率一直降,且弱勢美元成定局,若再看好台灣股市的行情,把美元換成新台幣,絕對比持有美元資產有利。
「這次新台幣升值的背後,有一大因素是內資在回流,也就是台灣有錢人把錢轉回來了,其次,才是外資部位。」他說。

新台幣選前將在高檔震盪 離底線最多只有逾一%升值空間
新台幣升值第二波行情,出現在農曆年後。二月十二日年後恢復上班第一天,由豐開始點火,花旗、摩根大通繼續狂拋美元,部位較小的外資如德意志也開始進場,當天新台幣兌美元便升破三十二兌一美元的關卡。央行十四、十五日兩天插手買美元,發覺根本攔阻不了,反過來等一個最佳位置出手。「此後,新台幣兌美元成交量每天都在二十億美元到三十億美元之間,成交量超過平常一倍以上。」一位操盤經驗超過十年的匯銀主管表示。
眼看央行沒插手干預,進、出口商全部加入拋匯行列,八天之內,新台幣升值超過○‧八元,突破三十一美元的關卡。
第三波行情出現在二月二十九日。一開盤,新台幣兌美元開出三十‧七元,是三年以來最高價,央行馬上出手買美元,外資保管銀行甚至一次丟出五、六億美元,市場用「瘋狂」二字形容外資拋美元的情況。央行則反手買進十多億美元。這天,包括外資、本土廠商、短線投機客全部進場,把成交量墊上三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零九十億元),創史上第二高。最終收盤在三十‧九五元,突破三十一元關卡,創下二○○五年以來新高。
儘管因央行進場,隔週,外資明顯安靜下來。但一位擁有三十年外匯部門操盤資歷的本國銀行高階主管分析,外資有利可圖,還是會進來炒匯,但選舉前新台幣不會再急升,預估在三十‧五元到三十一元間震盪,三十‧七元是二○○五年高點,預估三十‧五元是央行最底線,最多還有一‧三%的升值空間。

三階段觀察未來走勢 選前三十‧五元是關卡、選後走弱
匯銀認為,未來新台幣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三二二大選以前,仍有走升機會,升值關卡是三十‧五元;第二階段,大選後到五二○日以前,屬於盤整期,部分短線外資會獲利了結匯出,新台幣會略微走弱;第三階段,五二○之後的觀察指標,一是三通開放程度,二是美股與台股走勢。
不過,在「美元走弱、美元利率走低」以及「無論誰當選,兩岸政策會比現在更開放」這兩大前提下,下半年新台幣很難再貶回三十二‧五元,回到去年第三季以前的價位。至於,有無可能升破三十‧五元,升回二○○○年四月三十‧二元的新台幣十年最高價位,仍與兩岸政策高度相關。
在「選前走升、選後盤整、下半年有支撐」三階段走勢下,投資人該怎麼做?

三種投資人最佳攻守策略 三二二到五二○,是較佳買賣時點
一、給外幣存款者的建議
(一) 有意減碼美元、轉其他外幣者:宜在三二二前轉入原物料貨幣或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美元定存可轉到澳、紐等原物料貨幣,預計一個月內還有二%升值空間,而且澳、紐幣利率在五%到六%(台灣主要行庫澳、紐幣一年期定存)。」開發金控資深經理林宏政說。
(二) 有意將美元部位轉換回新台幣者:選前如遇三十一元以下進場換匯,匯損較小,否則等三二二後、五二○間的回貶點機會較好。

二、給基金投資者的建議
(一) 欲贖回海外基金換新台幣現金者:千萬不要急在三二二前贖回,如果你是去年十二月以美元購買海外基金,如今轉投台灣市場,馬上實現五%匯損。
(二) 欲贖回海外基金投資台股者:選前不宜急著贖回轉入台股。因為多數本國企業在這波升值並未避險,第一季恐有鉅額匯損;再加上員工分紅制度、中國大風雪等負面因素,要到四月公布今年第一季季報,才看得到企業損失有多大,屆時才是較佳進場點。「而且新台幣現在距高點僅剩一%到二%漲幅,現在換回來等於剛好換在高點,很不划算。」一位任職本國金控、有十年經驗的交易室主管說。
(三) 欲加碼基金者:如果此時仍要加碼基金,建議「用外幣買外幣基金,用新台幣買新台幣基金」。「用外幣帳戶買海外基金是降低匯率風險的第一要務。」豐中華投信副總經理李則宏說。
過去兩、三年間,新台幣跟美元一樣弱,是少數更弱的貨幣,投資人用新台幣直接申購或贖回海外基金,匯損很小;但現在新台幣走強,如果還是同樣用新台幣直接申購海外基金,贖回就會有匯兌損失。所以若沒有外幣帳戶的投資人,新台幣升值有利轉換美元,此時先開戶、轉換一部分美元進去,日後直接用外幣扣款,可直接贖回外幣,減少匯損。

三、 給台股投資者的建議
(一) 欲解約外幣存款投資台股者:在三二二到五二○間加碼,是比較好的時點。「台股這波資金行情很大,二月份上漲九‧六%,是全球第三強的股市,投資人可將有意加碼的錢分成三等份,選前先撥三分之一;等三二二總統大選後、四月季報出爐後,再伺機加碼。」新光投信副總經理李文宗說。
(二) 選股需考量企業匯損:首選是進口原物料的內需產業,其次是以非美元區獲利為主的企業。「前者如國內食品業者,進口原物料但以台灣市場為主;後者如果主要市場在歐元或新興市場,如電子通路股,新台幣升值衝擊有限。盡量避開美元投資部位大或以美元收益為主的企業,匯損壓力大。」李文宗分析。
最後,給愛買進口貨者衷心建議:別因新台幣升值,就以為新台幣變大,大手筆採購進口貨。實際上新台幣相對於已經走強一年以上的歐元、澳幣、加幣、紐幣,仍屬弱勢,更追不上原物料的漲幅,所以進口商品並不會因為新台幣升值就便宜五%到七%,仍會持續漲價。「買一個名牌包,倒不如乘機換一些美元,出國進修、旅遊,增值空間更大、收穫更多。」台北富邦銀行資深協理陳怡芬提醒。

前兩次總統大選均先升後貶
四年前總統大選,新台幣兌美元匯價也呈現三階段變化。大致是「選前三個月升值,選後兩個月盤整,就任後三個月貶值」。
以二○○四年總統大選來說,選前新台幣兌美元匯價大致是升值,例如○三年底至○四年三月二十日選舉前一天,新台幣升值○.七二五元,升幅二.一%。但選完後到總統就職這段期間,匯價陷入盤整,在三十二.七九八元至三十三.六八六元區間,高低差價○.八八八元。
但從五月底至八月底,在總統宣誓就職後三個月,新台幣開始貶值:二○○四年六月新台幣平均匯價為三十三.六四三,比五月走貶○.一三九元;七月又比六月貶、八月又比七月貶。合計五月二十日至八月底止,新台幣貶幅一.三%。 再追溯到更早的二○○○年總統大選,新台幣兌美元匯價也大致是「選前升,選後盤,就任後貶」的趨勢。這次○八年總統大選,「選前升、選後盤」是市場共識,至於就職後第三階段是否能擺脫前兩次格局,由貶轉升?仍待時間證明。

摩根富林明新興市場投資總監提塞林頓:新興市場 今年首選「中東」!

採訪:朱紀中、胡健蘭 整理:胡健蘭
新興市場今年還會漲嗎?經歷全球股災,投資人都有這個疑問。摩根富林明新興市場投資總監提塞林頓(Richard Titherington)19個月前來台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準確預測新興市場會步入另一波多頭行情,並看好拉丁美洲股市會漲最多。這次,他同樣看好新興市場前景,並直指未來12~個月,中東股市最具成長潛力。

提塞林頓 小檔案
出生:1963年
學歷:英國牛津大學學士,主修政治學、哲學及經濟學
經歷:摩根富林明集團旗下美國和全球退休基金經理人
現職: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集團新興市場投資總監

提塞林頓旗下監管約1,02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3兆元)資金,其中中東基金在2007年創造46%的高報酬,表現居同類之冠。2006年6月,提塞林頓訪台,當時他看好股災過後拉美股市最具上漲潛力,果然,自2006年6月13日該波股災低點開始,巴西股市大幅回漲87%,優於同期新興亞洲及新興歐洲市場。
近半年來,全球金融市場又出現動盪不安,只是這次美國經濟面臨衰退危機、聯準會(Fed)大幅降息,整體經濟環境較19個月前的股災發生時更糟,連漲5年的新興市場還有表現機會嗎?為了解答投資人的疑問,《Smart智富》月刊越洋專訪人在倫敦的提塞林頓,以下為專訪紀要:

《Smart智富》月刊問(以下簡稱問):上次來台灣時,全球股市剛巧也經歷一波重挫,怎麼看這次的全球股市下跌呢?
提塞林頓答(以下簡稱答):(哈哈哈,大笑),我這次的看法跟上次雷同,仍看好新興市場,但新興市場的波動還是會很大,就像近期出現的情況一樣,不過,就長期的角度來看,橫跨整個新興市場,還是很有投資機會的。我上次來台灣,認為中國及印度很有投資機會,現在我認為拉丁美洲、中東仍深具投資潛力。
問:你還是看好拉美,但巴西股市在2月已經回漲不少,怎麼看這個市場呢?
答:我想未來12~24個月,整個新興市場表現最好的一塊會是中東市場。我想,投資人要介入新興市場,必須知道3件事:
1. 全球化(globalization﹞
2. 多元化(diversification)
3. 價值(valuation)
全球化不只是支撐整個新興市場大成長的重要因素,而且全球化也正在影響全球市場。我想你們對過去10年亞洲市場的經濟發展應該不陌生,同樣的情況正在中東發酵。
至於多元化,我想投資人應該了解多元化可以分散投資的道理,不過,只要談到中東,好像大部分的人都只想到石油,其實,中東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正不斷增加基礎建設的支出,這將會是未來支撐新興市場成長的另一大推動力。
能真正推升股市大漲的是個別企業,所以我不是很在意股市的規模大或小,我只關心有沒有投資機會。
在價值方面,雖然新興市場經濟仍好,但股市已經漲了不少,很難在短期內立即再創高報酬,不過,就整個新興市場來看,我認為中東目前的投資價值非常吸引人。
問:中東不像金磚四國(BRICs)有人口眾多的優勢,有什麼獨特條件支撐經濟發展?
答:談到中東,不能只看一些波斯灣的國家,要放眼整個中東及鄰近地區,包括北非、埃及、土耳其及其他國家,當你把這些地方都納入整個中東地區作為整體考量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地區人口眾多、投資機會也很多。
很重要的是,能真正推升股市大漲的是個別企業,這也是我一直認為全球化跟多元化是很重要的事情,像台灣一些企業在國際上很活躍,埃及、波灣國家的一些公司在整個新興市場同樣變得愈來愈活躍,舉一個例子,我最近到印度,發現很多房地產是由中東的地產公司所蓋的,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最大房產公司Emaar(杜拜塔建商),這家公司雖地處中東杜拜,卻受惠整個新興市場的經濟發展。
巴西通膨相對低,內需成長強,中期來看,我認為巴西會是金磚四國中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國家。

問:除了中東,還看好哪些地方?
答:我還是很看好巴西股市的發展,因為巴西是受惠中國及印度高度經濟成長很好的例子,且因為巴西的通膨相對低,內需成長強,所以,就中期來看,我認為巴西會是金磚四國中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國家。

問:巴西股市已經又快漲回前波新高,現在的價格不會太高了嗎?
答:我想,在投資策略方面,投資新興市場時要想兩個東西,新興市場的特性就是波動大,有大漲也有大跌,要不就做短線波段投資;或者看好新興市場長期機會的話,就做長線投資,不要管中間會出現的起伏波動。
對我來說,新興市場是要做長線投資,不論巴西股市下個月大跌或再漲,我都不會有太大的反應。放眼看未來3年甚至5年的時間,如果我們對中國及印度的經濟發展還是有信心的話,巴西將持續受惠,且未來巴西股市有可能漲到比現在還高的地方。

問:你認為新興市場還是會繼續走長多囉!已經連漲5年,今年會是第6年嗎?答:分兩點來說,首先,我認為相較已開發國家的股市,新興市場今年的表現仍相對強勢(relatively outperform),這並不表示新興市場股市會永遠上漲,我強調的是表現相對好(relatively better)。其次,即使新興市場已經漲了5年,但是整個新興市場股市的規模約只相當日本股市,但整個新興市場的人口占全球人口高達9成,占全球經濟成長的比重也高達5成以上,所以,相對的,新興市場的資本市場規模還很小,未來還有很大發展潛力。

股市學問 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10種情況不宜買股票

2008 / 03 / 17
對於投資者來說,買賣股票就是賺錢,但投資股票絕非容易事。炒股票就像做買賣,有很多規矩和訣竅。遺憾的是,大多數投資者炒股票不像做買賣那麼認真。很多精明的生意人只要一進股市,馬上便失去了做生意時的謹慎,狂熱、盲目和衝動令人瞠目結舌。
《香港文匯報》引述《國際金融報》報導,身為投資者,買進股票確實很重要,在這個市場裡,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例子太多了。對於如何進貨,大家見仁見智,尚無定論,但在下單之前若能辨明10種不該下單的情況,下單之後的結果可能會好得多。
一、大勢不好不下單
拋開指數做個股的說法一度很流行,但事實證明這是行不通的。夢想市場不好的時候,自己手中的股票仍在上漲,就像夢想瓢潑大雨中自己腦袋上面的那一塊是晴天。當然,有人會說巴菲特就是長期持股,但巴菲特也長期不看盤,如果咱們也能做到長期不看盤,也無所謂什麼時候下單。如果忍不住要看盤的話,那麼,做個股先得看大勢。
二、對沒有未來的企業不下單
一家企業有沒有未來很重要。有未來的企業,它的發展軌跡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即使市場暴跌,對其影響也不會太大。蘇寧電器仍然會賣出很多家用電器,萬科仍然會建造和售出很多房產,貴州茅台仍然會遠銷千里之外……,而沒有未來的企業,隨著時間的推移,業績會越來越差,經營會越來越困難,過的是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
三、未經研究不下單
深入研究過的股票,自己心中有數,手中就有準兒。如果僅僅靠聽來的消息,再怎麼言之鑿鑿、信誓旦旦,只要股價一跌,馬上就心慌;再一跌,就開始懷疑消息的真實性;繼續跌的話,就自我否認消息;最後認賠出局。只有經過深入的調研,把「消息」變成「信息」,變成自己研究之後確信的東西,才能成為值得信賴的投資參考。
四、對有硬傷或有疑問的企業不下單
應該盡量迴避有硬傷的或有疑問的企業,比如業績爛得一塌糊塗,公司會否重組、大筆應收賬款怎麼處理、涉及巨大金額的訴訟還沒有明確結果……,這樣的企業還是遠離為好,股市裡股樹參天,巨木成林,何必非要吊死在這棵歪脖樹上。
五、短期內暴漲過的股票不下單
連續暴漲過的股票多半已經不便宜,買入之後多半會下跌或盤整,沒有必要在裡邊跟它硬耗。
六、股價處於下跌趨勢中不下單
這一條不是絕對的,如果您是在效仿巴菲特,完全可以在下跌中持續買入,但這要有 3個前提:一是企業要有很好的未來;二是股價已經低於企業內在的價值,已經是便宜的柴禾,就不妨撿一點;三是買了要拿得住,別等到低價時,心裡一慌,全都殺出。如果我們做不成巴菲特,那還是等趨勢改變。與其逆勢而上,還不如順勢而為。
七、情緒衝動不下單
情緒不好的時候盡量不要做交易,心緒一亂,頭腦一熱,心裡一慌,手頭一癢,結果往往是一敗塗地。下單之前先要問自己,操作的決定是來自理性的判斷還是來自情緒的波動。如果是情緒不穩,就先離開市場,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一會兒。
八、未設止損位不下單
未思進,先思退;先保本,再賺錢;先圖生存,後謀發展。所以,在決定自己想要賺多少錢之前,先得確定自己能夠賠多少錢。畢竟,前者是咱管不了的,後者是咱自己能控制的。
九、向上空間小於30%不下單
經常有人去搏幾毛錢或者10%的反彈而「火中取栗」,仔細想想,這樣做實在不值。若火中有金子,不妨冒冒險,那叫「真金不怕火煉」。若火裡有顆栗子,即使是「糖炒的」,也不值得伸手。再說深一些,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在搏反彈,他這輩子能得到的最多就是反彈,成不了氣候。
十、沒有勝算不下單
把前面九種情況想明白了,勝算也就出來了,該不該動手指頭,心裡也就有數了。

114家商銀 中外聯姻13家

【經濟日報】2008.03.17
台灣銀行業多年來朝思暮想的中國大陸銀行市場,上周在行政院通過開放第三地投資後成為看得到、吃得到的大餅。
我方最可能入手的是大陸城市商業銀行根據國際會計師事務所KPMG去年12月公布的「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07年第三季全大陸114家城市商銀中,已有11家的股份是「中外混血」。
若納入去年10月馬來西亞第六大的豐隆銀行,以19.5億美元入股成都市商業銀行近兩成股份,及本月上旬馬國金融界二哥土著聯昌集團旗下聯昌國際銀行,準備參股遼寧營口銀行等兩宗個案,目前大陸城市商銀的「中外聯姻」已有13例。
有意進軍這塊市場的外國銀行來自五湖四海,從匯豐銀行等歐美主要金融集團,到德國與義大利等本國型外銀,全都在大陸城市商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是,亞洲的銀行同樣手腳飛快,包括新加坡華僑銀行、香港大新銀行與前述的馬來西亞銀行業者,同樣積極卡位,希望搭上大陸金融業蓬勃發展的順風車。
換句話說,台灣銀行業想吃到大陸城市商銀的大餅,就得準備與各國同業廝殺一番才能勝出。
最新叩關中國大陸的外銀是英國金融業巨擘巴克萊(Barclays),該公司上周透露準備擴張在大陸的營運版圖,包括增加人手與入股當地金融機構,目標包含城市商業銀行在內。
至於我方參股大陸城市商銀的商機,首先是對方的分行網絡密佈當地,不但可接觸大陸民眾的消費金融業務,也有在地台商的企業金融需求。
再者是股市表現。以去年率先上市的三家大陸城市商銀為例,市值最小的南京銀行截至上周也有人民幣272億元(約合新台幣1,180億元),北京銀行市值更直逼人民幣1,000億元。
這三家商銀的股價表現更是亮眼,上市第一天漲幅至少都有70%,寧波銀行還一度締造45.3%全年累計最大漲幅。
不過,「一個巴掌拍不響」,台灣銀行業登陸興致勃勃,大陸同業是否同樣敞開大門歡迎台資進駐,也是一個受人關注的問題。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王伯鑫認為,在大陸銀行眼中,台灣同業的人員素質高、風險控管機制進步、金融商品及專業的水準較佳,又具備消金業務的豐富經驗,這些都是大陸城市商銀可借鏡的優點,大陸的銀行仍歡迎台資入股。

國銀入股陸銀 黃金期最多三年

【經濟日報】2008.03.17
行政院開放國銀以海外子銀行參股大陸銀行,富邦金控可望拔得頭籌,以富邦香港子銀行投資廈門銀行兩成股權。除此之外,台灣銀行業參股陸資銀行現在還有多少機會?業界人士認為,各國競爭者眾,台灣銀行業必須與時間賽跑,最多不到三年機會大門就將關上。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王伯鑫表示,以工商銀行或中國銀行等大陸主要銀行而言,華爾街金融巨擘早已卡位完畢。台灣業者自然是以大陸為數百餘家的城市商業銀行尚有機會。
即使在大陸銀行業稱之為「第三梯隊」的城市商業銀行,同樣已吸引各方群雄競相參股。截至2007年底,接受外資入股的大陸城市商業銀行已有12家,外資更是八國聯軍,從歐美國家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都有,可見外資態度極為積極。
王伯鑫指出,考慮循富邦模式進軍大陸的台灣銀行業者,應考慮三項因素。一是台灣的銀行是否有香港或海外地區的子銀行,可作為進軍大陸同業的前哨站。
二是中共官方規定單一外資最多持有陸銀股份20%,所有外資持股不得超過25%,因此北京銀行、杭州市商業銀行與青島市商銀等外資持股滿水位的銀行都可排除在外,南京銀行也幾乎不用考慮。
相反地,他認為,台灣銀行業可鎖定外資持股未達上限的城市商銀。若以資產規模前20大城市商銀為例,外資持股不高或未有外銀入股的有大連、瀋陽、哈爾濱、重慶、成都、武漢、長沙與深圳等地的城市商銀。
三是台灣業者動作要快,因太多外銀想插旗大陸城市商銀。王伯鑫估計,最多不超過三年,優質城市商銀的入股機會將消失殆盡。
至於台灣的銀行是否應將投資目標鎖定台商聚集地點?金融業人士對此看法不一。
從台灣至大陸銀行業任職多年的寧波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監黎明杰認為,台灣業者可先聚焦珠三角與長三角等台商較多的城市商銀,從服務台商需求做起,累積經驗熟悉當地金融環境後再做其他打算。
王伯鑫指出,大陸經濟起飛,眾多中小企業的體質與業務規模逐漸提升,金融需求同樣隨之增加,這方面剛好是台灣銀行業的多年經驗及強項,選擇入股的城市商銀時,不必太拘泥於台商集中的地區。

葛林斯潘:二戰來最嚴重危機

中國時報 2008.03.18 
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潘今天在「金融時報」發表評論說,「當前震撼金融市場與全球經濟的危機,可能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他在提到美國次級房貸崩潰與持有這類債務工具的銀行隨之發生的鉅額損失時說:「當房價回穩以及房屋淨值能支撐陷入麻煩的房貸抵押證券時,這場危機終究會結束。」
他說:「這個危機會造成遍地死傷。」他發表這篇評論之前,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十四日宣告倒閉,然後被摩根大通銀行併購,價格不到前一周價格的十分之一。葛林斯潘說:「今天許多金融危機評估系統受到特別嚴重的打擊,此系統相當大的部分在壓力下失去功能。」
部份人士批評,目前的金融危機,他至少有一部分責任,因為他在領導聯準會期間,實施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葛林斯潘承認因為金融危機發生,所以勢必要有改變,但他也說,變革不應該損害自由競爭這個恆久不變的原則。

定存年息8% 到紐西蘭開戶去?

【聯合報】2008.03.18
近年台灣赴紐西蘭旅遊人數大幅滑落,但在強勢貨幣和定存8%以上高利率吸引下,不少旅遊業者改打理財牌,比照大陸與香港,以「紐西蘭開戶團」開創商機。
台灣投資人理財日趨國際化,這兩年爭相赴國外買基金、股票,不過去年下半年後,受到美國次貸風暴波及,損失慘重;但紐、澳幣的匯率強勁,吸引投資人轉進外幣帳戶,前進紐西蘭教育旅遊公司總經理葉邦超表示,過去5年紐西蘭的定存投資報酬率累積超過100%。
紐西蘭目前的定存利率達8.25%,上周貨幣交易量創下歷史新高,一紐幣兌一美元達到0.82也創歷史新高,2003年紐幣兌美元才不過0.55,旅遊業者打廣告指出,紐國是農林牧出口大國,近年紐國東部又發現天然氣,跨國石油公司都已在當地卡位,3、5年內紐幣看漲不看跌。
晨安旅行社經理高雪莉表示,上世紀台灣赴紐西蘭移民、旅遊高峰時,每年有12萬人赴紐,近年因紐幣升值,台灣經濟不景氣,去年滑落到只剩3萬多人,但到紐國開戶兼旅遊的人逐漸增加。因為利率高,不少人將孩子送到紐國留學,在當地銀行存等值500萬元台幣的紐幣定存,利息可支應在當地生活所需。
在台灣辦紐幣定存,因為銀行要賺價差和管理費,利息比紐國當地低2個百分點左右。高雪莉說,紐國為了吸引外國投資,對外國人定存利息所得課2%的稅,在台灣投資外幣存款,利息所得卻要納入所得課所得稅,比直接在紐國開定存高許多。
旅行社帶團員到紐國開戶,當地配合銀行都會提供專業中文行員,為客戶介紹紐國投資商品,而且開戶後回台,透過網站就可和紐國銀行連線辦理提存十分方便。

美股 陷40年來最慘跌勢

【經濟日報】2008.03.18
美股瀕臨40年來最嚴重跌勢,標準普爾500種股價指數(S&P 500)十大類股全面潰敗,將近20年來最強勁的買進信號已經出現,投資人卻不動如山,認為後市繼續看跌。
S&P 500指數從去年10月9日高點已下跌18%,也比2000年代開始時的價位低了12%。這次暴跌類似1970年代與1930年代的跌勢,過去六次S&P 500下跌超過20%的例子中,只有1987年紐約股市崩盤出現過這麼全面的賣壓。
管理第一老鷹全球基金的艾維拉說:「我通常同意這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投資人如果認為上半年美國經濟會減緩、然後就會好轉,很可能是在做夢。」這檔基金管理213億美元資產,持有大約25%現金與黃金,比率超過持有的美國股票。
目前S&P 500成份股預測本益比降到超過18年來的最低水準,和10年期美國公債相比,價值降到至少20年以來最低點。
不過,投資人面對傳統買進信號卻毫不理會,因為美國正處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房市衰退,銀行業虧損高達2,000億美元,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必須靠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和摩根大通銀行紓困,才免於沈淪。
上周貝爾斯登需要緊急紓困的新聞傳出後,美股跌勢加重,但瑞士信貸資產管理公司副董事長派克說:「融資必須進一步減少,股票價值的底部才會浮現。」
巴黎格魯巴馬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雷古爾說,投資人懷疑美股價值,是因為美國經濟可能陷入停滯膨脹,現在S&P 500指數成份股平均預測本益比為13.4倍,上次歷史本益比降到這種水準是1989年。
根據彭博資訊的資料,以1月的美股獲利為準,美股股利率比10年期公債殖利率高出1.62%個百分點,至少是1986年以來的最大差距。
管理1,400億美元資產的雷古爾說:「股市現在已經比較便宜,但真的便宜嗎?我可不敢這樣說,還會有更多的壞消息要出來。」

巴菲特的投資算術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約翰•凱(John Kay)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巴菲特(Warren Buffett)現在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不出所料,這則新聞催生出了一大批有關他節儉習慣的故事:櫻桃可樂、全熟的牛排,以及奧馬哈那間住了50年的平房。這裡有一點需要說明:巴菲特最感興趣的是生意,而不是由此帶來的財富。在這一點上,他和已經讓出世界首富位置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很相似。錢是一種積分方式,它自身並不是目標:巴菲特曾說過,樂趣在於看著錢在增長。
據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stein)曾觀察到,複利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而巴菲特的節儉則讓複利煥發出自身的魔力。他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任職期間,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的平均總回報率為10%。如果將收益進行再投資,在42年之內,你的股值會翻上67倍。但如果你的投資收益率為上述比率的兩倍(就像巴菲特那樣),你的財富增長就不僅是67乘以2,而是67的平方,達到了4500倍。正是這樣的投資算術,才讓巴菲特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這種計算方式說明了更微妙的一點。巴菲特的財富並非來自經營一項投資管理業務,而是來自他在自己管理的基金中所占有的百分比。想像一下,他如果採取更為傳統的投資管理結構,收取2%的管理費用,以及私人股本和對沖基金業內通行的20%業績提成,那麼,這筆620億美元的財富當中,有多少會屬於作為經理人的巴菲特——巴菲特投資管理公司(Buffett Investment Management);又有多少屬於作為投資者的巴菲特——巴菲特基金會(Buffet Foundation)的呢?
答案令人震驚。按照上述「2%和20%」的收費標準,巴菲特投資管理公司和巴菲特基金會將分別得到570億美元和50億美元。以14%而不是20%的收益率來計算複利,其結果是導致基金的累計價值減少90%以上。
當然,這樣一來,不管巴菲特投資管理公司怎樣充分地再投資,其自己的基金價值也不可能增長到570億美元。也許公司還需要支付獎金。還有各種生日宴會!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私人股本公司百氏通的聯合創始人——譯者注),你自己傷心去吧:奧馬哈絕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你也許會辯稱,巴菲特投資管理公司這種看似不成比例的佔有率是有理可循的:畢竟,它經營得非常好。因此,不妨假設一下巴菲特是個平常之輩,而他的業績遵循標準普爾500指數10%的回報率。如此一來,他的財富將會減至9.3億美元,低於福布斯(Forbes)富豪榜的下限。然而,在這筆數目小得多的財富當中,只有1.7億美元屬於投資者:巴菲特投資管理公司仍將占得7.6億美元的主要佔有率。
再退一步,假設巴菲特根本不行。如果平均年收益率為5%,那麼,巴菲特基金會將只有可憐的3200萬美元可以提供給比爾•蓋茨的慈善基金。然而,無能且吝嗇的巴菲特投資管理公司仍可以積累8200萬美元的資產。

這些計算的結果令人稱奇,也讓人迷茫。但是,在收取費用之前進行復利,和收取費用之後進行復利,在經過很長一段時期之後,會積累巨大的差別。上述愛因斯坦的引言當然不足為信,但它的意思卻含有真理的成分。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 Franklin)發現了電,也許它才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但富蘭克林對複利的印象也殊為深刻。他曾將資產交給波士頓市與費城市打理,來進行100年的積累。富蘭克林確實曾說過,生命中只有死亡和稅收是必然之事。他也許還曾補充過另一種必然性:在經歷足夠長的時間之後,你的投資經理將比你更富有。當富蘭克林立下規矩,不允許任何人收費管理他的遺產時,他的腦子裡肯定有過這種念頭。
富蘭克林也許對巴菲特的樸素智慧感同身受。這位「奧馬哈聖賢」(Sage of Omaha)不用收取管理費用,就已經比所有人都掙到了更多的錢。長期看來,來自投資者以及被投資公司的信任,也許才是最具價值的資產。而貪婪也許是財富的敵人。

給次債危機下猛藥

英國《金融時報》社評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如果說次級抵押貸款違約是重咳嗽,對沖基金和歐洲小銀行的麻煩是開始發燒,那麼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的瀕臨破產就是胸痛發作。雖然此前的診斷是流感,目前看來則有可能是肺炎。但是醫生不應因此驚慌——擁有通用紓困計劃的公共機構也不應驚慌。它們應該擬定行動計劃,治療疾病,緩解病程,鼓勵患者。
信貸危機可能繼續,甚至可能惡化:薄弱環節很多,傳範范圍可能進一步擴大。相對於經過周期性因素調整的收益和資產重置成本,股市估值遠高於其長期平均水平。與收益及租金相比,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住宅市場價格仍居於高位。除了槓桿對沖基金、券商和結構性工具可能會被迫迅速出售資產外,還有一些金融機構必須在2008年和2009年重新討論其貸款安排。
更多金融問題似乎在所難免。但股市和其他資產市場也有可能出現持續的熊市——就像美元會繼續下跌一樣。冰島等小市場甚至可能出現危機。當市場無序下跌的時候,跌勢往往會過頭,股價最終將遠低於合理價值。
然而,危害程度將取決於金融虛弱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實體經濟遭受的傷害對金融虛弱的反作用。與以往的金融危機不同,在陷入本次危機時,全球實體經濟狀態良好。不過,無法獲得信貸導致的深度經濟衰退,將意味著利潤下降,更多個人和企業破產,並最終危及一系列金融證券。
各國央行和政府如果願意付出代價,將部分或所有問題資產放到公共資產負債表上的話,它們可以阻止這一切的發生。實現的途徑可以是直接購買資產支持債券,向銀行體系提供低息貸款,甚或由政府向銀行注資。通過特別貸款安排和拯救貝爾斯登,美聯儲(Fed)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但這種支持是有代價的。將金融系統的部分風險社會化,會讓虧損從對沖基金和銀行的問題變成所有人的問題,而如果政府干預阻礙了風險價格的必要調整,那不過是把問題積攢起來留待以後解決。也許有必要利用公共資產負債表來緩解銀行失靈等系統性風險,但就目前而言,這應該被當作最後的手段。
各國央行和政府確實需要去做的,是提前採取行動,防患於未然,給市場注入一些信心:自信貸危機開始以來,它們還從未努力這麼做過。這不一定意味著全面紓困,但確實意味著要制定一個協同行動計劃。
第一步應當是安撫市場,讓人們相信,與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打交道是安全的。美聯儲對貝爾斯登採取的行動是一個明智的做法——組織援救,防止該行的破產,但基本上將所有股東都掃地出門。美聯儲應當廣泛傳遞這個信息:它會幫助其它陷入困境的銀行,但必須接受類似條款。
第二步是制定適當的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既然美聯儲幾乎做出了本周將降息75個基點的承諾,而又沒有表示會採取其它做法,那麼它現在就有責任履行承諾。換個做法將造成市場的不穩定。
第三步是採取一些行動來放緩美元的跌勢(美元如今已面臨無序下跌的風險),並在此過程中推高美國的長期利率。固定美元利率即便存在可能,也會不受歡迎,但是,大力協同干預將會降低美元遭遇單邊拋售的可能性。
第四步應當是重新充實工具箱。信貸危機以來,各國推出了多項特殊政策:例如,為了能夠貸款給貝爾斯登,美聯儲不得不發明了一項新的信貸機制,因為貝爾斯登是一家券商,而非商業銀行。在歐洲,一個亟需處理的緊急情況是,決定由誰解決一家跨境銀行破產的問題——這個問題目前前景還十分不明朗。
第五步是,在解決信貸危機中暴露出來的政策問題時,要表現出一點緊迫感。這些問題包括:市值計價會計方法的作用及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助長周期波動的效果。盡管所有這些規定在實施時都有十足的理由,但其中一些規定已經產生了不當後果,甚至可能有必要暫時停止部分規定的實施。肺炎不一定會致命,但確實需要積極治療。

救經濟 70年來首見 美Fed借錢給券商

中國時報2008.03.18
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在台北時間十七日凌晨緊急宣布,開放二十家主要交易商未來六個月,可以持債券向聯準會抵押借錢,資金無上限,同時降低重貼現率○.二五個百分點。過去,央行穩定金融市場向來透過銀行,這是金融史上,少見直接借款給券商。
業界認為這是三○年代之後僅見的大動作挽救金融市場行動,而這也是自去年中次貸風暴爆發以來,聯準會第三度對金融市場施打新種強心針。
美國總統布希也在美國時間十七日,邀集包括聯準會主席、財政部長在內的金融市場工作小組召開會議,研議新一波振興經濟方案。
而在金融市場動盪之中,美股道瓊工業指數昨日開盤大跌超過一百點,其中貝爾斯登大跌八七%,雷曼兄弟股價重挫二五%,摩根士丹利下跌八.二%,花旗集團下跌六.九%。但受雷曼兄弟主張聯準會的新措施可有效解決金融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問題的影響,指數迅速拉回。兩小時後,道瓊工業指數反向上漲二三點,不過大型股S&P500指數依舊小跌近○.八%,那斯達克指數則下跌二二點,跌幅超過一%。
去年八月十七日次貸風暴以來,聯準會堅持不降主要利率,一方面挹注資金三三○億美元,象徵性的動作就是調降重貼現率○.五個百分點。之後隨著景氣趨緩,聯準會開始一次一碼(○.二五個百分點)降息。
但問題到去年十二月下半起開始惡化,去年十二月中起,聯準會與全球央行聯手開始主動拍賣資金,提供四百億美元供銀行調頭寸,直接把錢注入市場。不過,截至此時為止,整個救援體系還是透過銀行。
而昨日的動作,宣示次貸問題已經蔓延到第三波,聯準會必須直接融通給券商,來避免全球金融市場垮台。
聯準會昨日宣布,為了避免信用市場緊縮對經濟可能產生的衝擊,聯準會緊急會議決定兩項新措施。第一,聯準會同意紐約分行以重貼現的方式,融資給二十家主要交易商。這項措施將持續至少六個月,視情況需要延長。交易商可以用各種投資等級的債券進行融資,利率為重貼現率。第二,立即調降重貼現率,由現行三.五%降至三.二五%。重貼現融資天期,由現行最長三十天,延長到九十天。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省電達人邱繼哲 巧手降溫西曬房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文/陳楊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環境計劃主任)
邱繼哲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合作伙伴,幫助基金會作住宅節能的計畫。
他在台灣大學讀碩士時,所研究的就是建築物的熱力學,換言之,也就是房子的冷熱情況;而房子的冷熱決定能源的使用多寡,也影響我們生活中排放二氧化碳的多寡。
這個冷熱的研究領域其實不難,只要長時間實地監測住宅各部分的溫度變化,就可以瞭解各種建物的防熱保溫功能。但是在台灣,建築師說這領域算是機械系的事,而機械系又說這應該歸於建築系的研究範疇。
深出簷遮陽是種迷思
邱繼哲指出,在台灣大多數的博士與專家提到這個問題,都說房屋應該要有深出簷來遮陽,來阻斷熱曬即可,但沒人考慮台灣大多數的建築物是混凝土,白天在曬過太陽後會將熱能儲存,這也是說明,為什麼晚上明明戶外溫度下降了,室內反而燠熱不堪,還是需要冷氣來冷卻,因為混凝土會把白天吸收的熱能慢慢釋放出來。
邱繼哲在台中買了一層西曬與頂樓的公寓,這是日曬最嚴重的住宅,傳統上大家就只想到買個超強冷氣系統來冷卻住屋,但這樣需要花費鉅額的電費。於是,邱繼哲就發揮所長,開始改造自家的住屋,在以住家作為實驗的場地。
屋頂鋪上PS隔熱版
首先,要改善的是屋頂的問題。屋頂必須先做好防水的工程,讓屋頂就像是個臉盆,還要放水測試個幾天,滴水不漏才算是達到標準。
不過這只算完成一半,由於防水材不耐紫外線,長時間曝曬後容易變質龜裂,會喪失防水功能。解決之道是加上一層隔熱層,像是鋪上一層由回收輪胎與PS板製成的隔熱板(左上圖),每塊方形的隔熱版可以像是拼圖般鋪上去,邊邊不平整處,只要用美工刀切掉即可,施工非常方便,至於效果呢?我在接近中午時,摸了一下邱繼哲家的屋頂天花板,感覺上涼涼的,沒有被曬熱的感覺。
解決了屋頂問題,令人頭痛的西曬牆壁,反而成為邱繼哲的實驗好場所。
內牆多加一層隔熱物
解決西曬,最好的方法是加上一層有隔熱性能的外牆,但因大樓管委會無法同意,繼哲就實驗在自己的牆內加上阻隔,這層阻隔是一道木板牆,重點在於中間要有另一種材質的填充物,好阻隔熱的傳導,繼哲就放了三種不同材料的填充物,還挖了一個小窗口顯示內容物,像是岩棉、小玻璃纖維球等。
沒有人會喜歡住在四面無窗的屋子裡,繼哲家的窗戶面對西曬,自然又是個玄機所在。解法是立兩層窗,兩層窗中間留有空間(右上圖),並有上下開口。當西曬時,兩層窗中間的空氣被曬熱,只要打開外窗內外兩個開口,讓熱空氣由上排出,冷空氣自下方補充,這樣就讓將熱帶出戶外,而不至於繼續向屋內傳導。
利用窗戶製造對流
冬天時,則剛好相反,開內層窗戶的開口,讓曬熱的空氣排入屋內,增高室內的溫度。除了利用窗戶空氣層的對流外,中間還放了百葉窗,防止過強的太陽光進入屋內。如此設計的窗戶既可有好景觀,同時又可阻止強光與熱進入。
看完屋頂、牆壁與窗戶後,邱繼哲還讓我感受一下室內空氣的流動情況,他的手法是利用冷氣機主機的吸風作用,放置於廚房外的陽台上,當然該陽台要密封,留下冷氣機的吸風或是抽風機的風口,當廚房煮飯產生的廢氣與廢熱都可主動被排掉,不至於累積在屋內。
最後,邱繼哲不諱言說,還是需要使用到空調冷氣機,有趣的是,他在每個冷氣機都放上一個電表監測使用情況。他家中有兩台變頻冷氣機,臥室的冷氣機一年只用一百度,相當於只是除去人體所發散出的熱。而客廳與書房的,由於使用的頻繁,一年約是六百度,算一算總共一年不到兩千元的冷氣費用,這就令人不得不佩服,省電達人的節能功力了。

美國大型科技公司設定研發開支上限

英國《金融時報》理查德•沃特斯(Richard Waters)、凱文•艾利森(Kevin Allison)舊金山報道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最新財務申報文件顯示,盡管本十年是科技行業增長最強勁的時期,但美國最大的一些科技公司仍然給自己的研發支出設定了上限。
隨著美國經濟低迷的逼近,預計今年各公司控制支出的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劇。
據英國《金融時報》分析,這些數字表明,科技行業某些領域的公司(尤其是硬件制造商和半導體公司),即便在發展較好的時期,也承受著提高利潤率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