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三大祕訣 打造百萬早餐店

作者:盧昭燕  出處:天下雜誌 447期 2010/05
早餐店,是台灣人創業最喜歡的選項,也是全台灣最競爭的行業之一,年薪百萬的機率卻不到一成。家門巷口,這些人潮洶湧的成功店家,有什麼祕訣?
去年起,超商早餐大大的行銷戰開打,衝擊許多巷口的小小早餐店。但台中市西屯區中工三路的拉亞漢堡,卻打得隔壁的全家超商哇哇叫。
尖峰時刻八點,四十五年次的拉亞店長蕭鴻松,在店門外樹起一隻突兀的大洋傘,一百多個三明治整整齊齊一字排開,以兩分鐘一個的速度服務客人。負責招待的是穿著超短熱褲的七年級女員工,「每個人都喜歡看到漂亮小姐,誰喜歡看到像我這樣的恐龍?」蕭鴻松笑著說。
位在台中工業區旁,蕭鴻松的店前年原本也受到金融海嘯嚴重衝擊,業績一度掉了三成。但推出三明治得來速服務後,一天光是三明治最多就可以賣到九千元。業績回穩,成為拉亞中區一百一十家店中業績的前五名,隔一戶的全家超商早餐業績還因此掉了一成。
只有一成的成功機會
早餐店,台灣最競爭的行業之一。全台二十四個早餐連鎖品牌,超過一萬家早餐店,密集度超越超商,是店數最多的連鎖業。根據台灣速食餐飲協會統計,每年連鎖加盟展,早餐加盟店以五%的速度增加,是最多人創業的首選。但「只有一○%的店家,一天營業額可以超過一萬元的門檻,」台灣速食餐飲協會執行顧問鄒德發粗估,早餐店毛利率至少有五成,日業績破萬的加盟主,年薪可以破百萬。
他們到底是怎麼成功的?為了挖掘僅有一成的成功法則,記者過去兩週,每天清晨三點起床,密集走訪全台多家百萬早餐店。
結果發現,這些巷口的贏家,一如《執行力》一書所說,重點不在高深莫測的管理策略,靠的是店家在每個流程小細節,拴緊螺絲,並且根據在地需求,不斷修正策略。
環節一:在地口味
因為提供的是食物,在地口味,用味蕾勾住消費者,往往成為百萬早餐店的關鍵。
清晨五點半開張的南投縣魚池鄉魚池街上巨林美而美,四百公尺內有二十四家早餐店,但就屬它生意最好。
吃得飽,口味好,是許多客人對它的評語。巨林美而美老闆林永森說,當地多是以種紅茶、香菇為業的藍領階級,「人家說士農工商,我們這是農工商士。」
為了因應當地人口味偏重,胃口大的特性,林永森突破西式早餐店傳統,在菜單裡加了飽足感十足、加了沙茶醬的雞絲麵。他還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一般偏甜的美乃滋改成略帶鹹味的口味。
巨林美而美老闆娘巫燕娥觀察到附近中餐與晚餐的餐廳都會提供辣椒醬,因此他們的店裡,吧台擺著自製辣椒醬。很難想像一大早吃辣?但採訪當日,就真的有穿著卡其褲的工人,拿辣椒醬沾總匯三明治吃。
單店「更改味道」,在超商或麥當勞等連鎖體系,這種不能想像的做法,卻是早餐店成功的關鍵之一。鄒德發認為,這反映出早餐店總部與加盟主合約性非常薄弱,「違約金才十萬,好像玩具本票,沒有約束力。」
多數總部只是扮演採購盤商的角色,追本溯源,不同早餐品牌其實都是買大成的雞肉、開元的奶油,「品牌沒有差異性,產品也沒有差異性,總部輔導管理也很少。早餐店唯一的差異性就是服務,服務的精髓就是在地關懷跟社區經營,」鄒德發說。
環節二:在地服務
百萬早餐店的成功要素之二,就在於卓越的在地化服務。
位於花蓮市美崙區的萬佳鄉早餐店,三百公尺內有十家同業競爭。老闆黃達祥開店才一年,清早上班時間的人流,竟然可以媲美當地三十年以上的老店,單店業績在花蓮市十家萬佳鄉加盟店中居冠。
黃達祥最為人稱道的是提供不限金額、免費外送服務。外送已佔他業績的一成。
黃達祥說,一開始他只是想用「一份也送的外送」來打響名號。沒想到,正好附近有門諾醫院,護士一開始只訂四十元外送早餐,到後來,因為這個服務好用,演變為揪團行為,外送金額變成兩百元。
負責門諾醫院業務的外商嬌生北區業務員蔡承穎說,醫院業務員往往七點半就要跟醫師開會,一次需要提供近二、三十位醫師的早餐,「早餐店早上很忙,有些答應了,但是來不及送,對我們業務很傷,」萬佳鄉準時送達,變成很多醫院業務員指定合作的早餐店。
為了提供外送服務,黃達祥重新調配人力。由哥哥負責外送服務,尖峰時刻還請了一個時薪工作人員協助。
環節三:在地個人化
在地服務的極致,是要做到個人化,貼心地記住每個常客的飲食習慣。台中拉亞早餐店店長蕭鴻松往往在客人還沒開口點餐前,就已經叫出顧客要點的餐點。他會把顧客的外表特徵與客人偏好的早餐聯想在一起,例如有位客人香水味濃,還沒走到點餐檯,蕭鴻松低頭忙著烤漢堡,還沒抬頭,一聞就知道這位客人的漢堡要多加蜂蜜芥末醬。
除了在地化服務,早餐店服務還要快速。拉亞漢堡總經理徐和森有一句名言,「客人寧願在家多睡三分鐘,也不願等你三秒。」早餐時段,每個人都趕著上班、上課,慢了三秒,就可能丟掉一個客人。
環節四:簡化流程務必快速
為了求快,早餐店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管理現場,簡化流程,安排人力,讓出餐速度變快。
花蓮黃達祥的早餐店,一天最忙碌的時候,三坪的料理後台,最多有十個員工同時工作,加快製餐速度。這是因為萬佳鄉剛開幕前三天打八折優惠,結果讓客人等半小時,流失許多客人,「就算再便宜他也不再來,」有了這次慘痛經驗,黃達祥深信,「新店要站穩,人手一定要夠。」
除了請三名一天工作四小時的時薪員工和三位全職員工,姐姐、哥哥、太太全部都會不領薪地跳下來救火。「早餐店有尖峰跟離峰時段,不用一直維持那麼多人,家人彈性幫忙最好,」鄒德發分析。
出餐速度要快,現場流程管控者是靈魂人物。黃達祥站在點餐位置,不斷翻動手上點餐單,「漢堡肉煎了沒?」、「圓桌的奶茶上了嗎?」確保每份餐點在吧台的製作流程都能流暢,不因點餐量大,員工一忙就忘了每位客人的訂單。
兩片吐司vs.四片吐司
從煎台廚師到抹吐司,每個環節加快,則是祕訣之二。
以蕭鴻松已被總部選為訓練店的台中拉亞為例,採訪當天六位實習生,其中一位製作三明治,正從袋中拿出兩片吐司,馬上被蕭鴻松打斷,要她改成一次取四片吐司。原來製作一份三明治需要四片吐司,應該一次就要取出四片。
兩片與四片差別有多大?蕭鴻松的店一天吐司最高用量有二十八袋,一袋有二十四片,一次取兩片就比一次取四片多出了一六八個動作。三秒的競爭,勝負藏在細節裡。
負責煎台的廚師也要會善用分類技巧。拉亞負責煎台的員工鍾宇姿表示,菜單上近一百種餐點,有人點豬肉米堡,有人點燻雞三明治,這時就要有一套記憶祕訣。
第一,一定要照顧客點餐順序出餐,「要不然客人會不高興,比較早來為什麼沒有比較快拿到,」鍾宇姿說。
第二,將食材分類。例如有三個客人分別點了燻雞類的餐點,就可以一次煮三份燻雞,沒經驗的人,就會分別煮了三次燻雞,等於花了三倍的時間,速度就會慢了下來。
早餐從業人員往往需要在晚上九點前就寢,四點就起床,與多數人的生活作息不同,社交生活多少會受到影響。再加上早餐店有七成的業績在九點前的三、四個小時達成,勞力密集度很高,導致人員流動率很高。
在拉亞工作超過七年的鐘宇姿是少數能久待的員工。她說,忙碌中,自我抒發是維持動力的方式。譬如,她曾經觀察同一個男性顧客,每隔一陣子就會帶不同的女友來吃早餐,暗自覺得有趣。也學會從夫婦點餐過程,判斷是老公強勢,還是老婆強勢,「要不然怎麼待得住,生意不好也煩,生意好,太累也煩,」曾經當過百貨公司專櫃小姐的她說,早餐店裡的人生百態,十分有趣。
早餐店注重細節管理,人員流動率高,很難模組化複製。複製百萬年薪的早餐店,還是要看加盟主有沒有親力親為的執行力。

阜杭豆漿店
老字號小店一夕爆紅後怎麼辦?
台北華山市場裡的老字號阜杭豆漿店,週五早上五點半一開門,門口就排了二十個人。有客人從淡水開四十分鐘的車來,一口氣買了二十五份招牌厚燒餅、二十五份豆漿,也有日本人拿著日文菜單點餐,七十歲的老鄰居歐吉桑最後排了四十分鐘才吃到早餐,更有四個剛唱完KTV的大學生,等著吃完早餐再回家補眠,隊伍中還不時有人拿相機拍照,阜杭彷彿變成另一個台北市觀光景點。
去年十二月華山市場重新裝潢開張後,阜杭因媒體報導一夕暴紅。阜杭第二代老闆徐立耀臉上看不到生意好的快樂,而是沉重的壓力。原本想增加人手,去年底,上職訓局網站招募新員工,至今仍乏人問津。八十歲的阿婆每天還是要站在熱騰騰的煎爐前煎蛋。「不管下雨天、上班日,生意都很好,好像大家都不用上班,整個就是不正常,」徐立耀苦惱地說,「現在不是說你要休息就休息,輪子滾了就要一直轉,連感冒都不行不來。」
到底阜杭該怎麼辦?待過溫蒂漢堡、美國德州炸雞等國際餐飲連鎖機構的台灣速食餐飲協會執行顧問鄒德發為阜杭提出解方:
問:人潮爆增該怎麼辦?
答:阜杭最大的問題就是動線。現在動線很亂,收銀機放在排隊最後的地方,放錯了,造成同一條動線上的客人明明點過餐了,還可以回頭繼續點餐。收銀機應該放在最前面,客人結帳了,要再點,得花時間重新排隊。客人重複點餐,隊伍延宕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問:附近的鄰居原本都是老客人,現在排隊太久,都不敢來。
答:可以發號碼牌,放椅子給老人家坐。

問:堅持當天現場製作,無法滿足暴增的需求量。上一代曾經改成烤箱比較快,但是客人一個星期後就要求我們改回傳統烤爐。
答:這是迷思。其實大陸有家上市公司,他們的豆漿機,豆子放進去,出來就是豆漿,豆子不用泡,豆漿還是一樣好喝。重點是願不願意研究機器技術。
如果擔心顧客會反彈,有傳統手工的迷思,可以保留展示空間,但在某些東西機械化,不用全部手工。阜杭品牌已經夠強了,誰會想要看你全部都用手工做,可模仿鼎泰豐展示空間只秀出部分的製作流程。

問:企業化,傳統味道就流失了。
答:老店喜歡聊天,歐巴桑員工喜歡聊天,聊天好呀,你可以請歐巴桑拿點餐單到人群裡服務,這也是一種社區互動。

問:找不到人手,員工很累。
答:人力重新分配,一個人只站一個工作站,不像現在一個人也要負責點餐,也要負責包燒餅,當然累。工作單純化,每個工作站有標準作業程序。還有提高薪資,人家就會搶著進來。

問:觀光客愈來愈多怎麼辦?
答:不要那麼悲觀,愈來愈多人有什麼好擔心,反而有潛力成為觀光景點。因為餐點很簡單,動線改一下,工作人員採用二度就業就行,薪資稍微高一點,不會有問題。
可以朝鼎泰豐方向走,也可跟百貨公司美食街結合,沒有名氣在百貨公司賺不了錢,生意好,可以跟百貨公司談判,觀光客都會去百貨公司。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消費大軍 無產階級變新富,GDP超過台灣

作者:江逸之.李雪莉  出處:天下雜誌 447期 2010/05
迅猛的城市化發展,催生出全球最多的中產階級。該如何滿足中國城市裡6.3億中產新富的龐大需求?
陝西西安高新區高新路,氣派得有點像上海虹橋開發區,這裡集中了許多外籍商務人員,還有來自陝北和山西因天然氣和油田致富的新貴。
五月中旬,高新路上悄悄開了一家由台灣人開的,名為「藍色小窩」的高檔托狗所。它從日本進口無毒橡膠狗玩具,自澳洲進口然天然茶樹油為小狗沐浴,還在狗屋裡放了攝影機,讓出差或遠行的主人看得到愛犬的生活。
這種最先進、環保、人性化的服務比起西安市一百多家寵物店要貴些。洗小型狗一次三十元人民幣、造型美容兩百元人民幣。
當狗的需求都有了市場,可想見中國消費者的面貌真的不同了。
發展最猛——中國二、三級市場崛起
距離西安八百公里遠的湖南長沙勞動西路,爆發麵包大戰。短短的四百公尺內,竟然聚集十二家麵包店,「這是中國麵包店最密集的一條街,」普羅集團董事長鄭聰俊強調。
為了迎戰對手,最近半年鄭聰俊把羅莎蛋糕店改裝為高檔的羅莎蛋糕魔法師,「光是研究新產品與培訓烘焙師傅就花了五百萬人民幣」整潔明亮的烘焙廚房,吸引喜歡嘗鮮的長沙人駐足觀賞。
就連在新加坡高級麵包店「麵包新語」也搶灘長沙,羅莎蛋糕並沒有因為過度競爭而業績衰退,反而單店業績爆增三倍。平和堂百貨公司羅莎門市月營收衝破二十萬人民幣。
「在二、三線城市的競爭,不會讓彼此的獲利降低,反而互相炒熱市場氣氛,」在長沙投資十八年的鄭聰俊說,這就是中國市場特色——迅猛發展。
今年世界最大高級車製造商寶馬(BMW)第一季營業利潤超過去年全年。寶馬認為是中國需求帶動了業績,更宣布今年要斥資五.六億歐元,在瀋陽建設第二家工廠。
車市反映了中國消費市場一種「被放大與拉長的階梯型」——從富到脫貧者對速度、對生活便利、過好生活的需求,全面引爆。
城市化與中產階級崛起,掀起了中國消費市場翻天覆地的改變。
《天下雜誌》採訪團隊特地深入鄂爾多斯、長沙、常州、湘潭、重慶等城市,為讀者帶回第一手的當地中產階級消費面貌。
人數最多——中產階級掀起消費革命
中國改革開放前,整個中國社會只有「無產」階級,三十餘年的改革開放,迅速讓六億多人民脫貧致富,躍升為全球人數最多的中產消費族群。
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高承恕指出,中國現在已進入完全不同的消費階段,就如同過去發達國家經歷的一樣。從社會學、經濟學的角度看,人均所得三千美元是個門檻,脫離了from hand to mouth(勉強餬口)的階段,有了餘錢消費,人們的需求也變得更多元。
這可以說是「三千美元的魔力」,人們的生活將更現代化、多元化。
而這魔力似乎愈來愈強大。由於快速實現工業化、強大發展城市化,帶動工資與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國人均所得今年已突破四千美元,朝五千美元邁進。
收入的級距差異,使中國接近有一億人的所得已與台灣平均所得一樣,接近兩萬美元。
火力最旺——六億需求,消費狂飆
除了一億富人,中國還有五億中產階級。
今年初,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公開強調,中國要向現代化社會轉型,必須將整體收入格局逐步打造為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以中等收入者佔多數。
橄欖型最飽滿、也是最大消費族群的中階者究竟有多大?
長期研究所得分配的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實指出,去年,中等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所得下限與上限,正好落在一○七○○與三二一○○元人民幣之間。由此計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比重約三○%,近五億人口。
也許三○%的比重遠低於其他國家中產階級的比例,但五億人口卻是個極大的數字。
根據萬事達卡統計,二○○五年中國已有一二六○萬戶中產階級家庭(家庭年收入七五○○~五萬美元),預估二○一五年大陸中產階級家庭將攀升到四四九○萬戶,背後代表著五一○○億美元的總所得,這更相當於八.二個鴻海精密的年營收。
中國市場成為全球經濟重要的火車頭,全球都在探索中國這個生命力旺盛,有如叢林般、沒有清楚軌道的消費市場。
一億富人、五億中產的需求,悄悄拉開中國「消費狂飆」的序幕,企業趕赴這場大陸中產消費的盛宴。
三月底,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一場兩岸百貨論壇,現場五百多個座位坐無虛席,兩旁更擠滿了尋求機會的台商,爭相拿名片與自家產品向大陸百貨業者推銷,「大陸市場太大了,」一位台灣隱型眼鏡保存盒業者一講完,馬上追過去找另外一家大陸超商業者交換名片。
大潤發已經是中國量販店龍頭,未來還要增加一六○家店,「城市化就是我們最大的商機,今年是大潤發遍地開花的一年,」大潤發總經理黃明端提高語調說。
驚人的中國數字
3.5億人
2025年之前,中國城市人口還會再增加三億五千萬人,等於增加超過一個美國的人口。
221個大城市
2025年超過百萬人口的中國城市將會有221個,歐洲只有35個。
170個大眾運輸系統
2025年隨著城市化繼續加深,中國未來還需要興建170個大眾運輸系統。
5萬棟摩天大樓
2025年中國城市可能會再興建5萬棟摩天大樓,是五個紐約的數量。

中國減少購買資源 大宗商品價格或承壓

2010年06月01日
分析人士認為﹐他們從中國看到了一種可能令大宗商品生產商擔憂的趨勢:中國一直在消耗手裡現有的大宗商品儲備。
這導致中國在一些大宗商品市場上的需求減少﹐給大宗商品價格帶來了壓力。
道瓊斯UBS商品指數(Dow Jones-UBS Commodity Index)上週跌至去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之後收回了部分失地。該指數今年以來累計跌了9.9%。
鑒於中國的規模和如飢似渴的消費量﹐準確解讀儲備走勢是分析人士關注的一個焦點。由於中國為避免經濟過熱﹐最近推出了緊縮貨幣政策的舉措﹐分析人士正在密切關注任何需求放緩的跡象。
不過﹐儲備水平的公佈卻是零散而不一致的﹐讓人很難加以評估。
很多分析人士在中國偏遠地區呆了數天時間﹐檢查儲備水平。其他人則分析衛星照片來確定儲備水平﹐或培養當地信息源以挖掘信息。
這些方法都給出了需求強勁程度和大宗商品價格未來強勁水平的大致圖景﹐無論有多零散。
摩根大通(J.P. Morgan)大宗商品分析師Sung Yoo說﹐如果你沒有可以顯示儲備上升或下降幅度的準確數字﹐各人的看法就會出現巨大的差異。
這種情況引發分析人士圍繞著儲備下降是否表明需求放緩的問題展開了爭論﹐其中很多人甚至對中國需求的微小變動都警惕不已。
一些人擔心製造商正在對客戶訂單的減少作出反應。客戶們更喜歡用手裡現有的材料﹐而不是增加大宗商品的儲備。
其他人則說﹐中國大宗商品用戶很明智﹐他們在等待市場價格進一步下滑後才增加購買。這些人的理由是﹐隨著價格觸底﹐用戶將返回市場。
分析人士說﹐無論怎樣﹐中國購買量的減少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給價格帶來壓力﹐然後才會反彈。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說﹐金屬價格很可能會下滑﹐三季度可能會出現相當大的壓力。
該行上週五在客戶報告中說﹐中國進一步的政策緊縮和任何可能的經濟放緩都會給銅和鎳等金屬帶來風險。
麥格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Macquarie Securities)分析師近期前往中國實地考察之後說﹐汽車製造商和家用電器生產商等部分最終用鋼企業已選擇消耗自己的庫存﹐而不是繼續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新的鋼材。
分析師寫道﹐這是典型的價格下跌時期的“罷買”現象。既然明天會更便宜﹐為什麼要在今天買?
跟蹤鋼鐵數據的公司──SBB環球鋼訊(Steel Business Briefing)數據顯示﹐自4月底至今﹐中國市場熱軋扁鋼的基準價已下跌了多達10%﹐至每公噸600美元。同期﹐由於煉鋼廠保持觀望﹐鐵礦石價格下跌23%。
但麥格理證券公司的分析師推斷中國對汽車和冰箱的內在需求依然強勁﹐因此各生產商將很快停止消耗自己的庫存。
他們寫道﹐我們預計情況將很快逆轉。麥格理證券公司估計中國的鋼鐵庫存在1月份達到頂峰﹐此後下降了約15%。
他們說﹐鋼價下降將導致鋼廠減產並有助於平衡市場。他們估計第四季度鋼鐵需求將會恢復。
巴克萊公司(Barclays Capital)金屬分析師納克維(Natalya Naqvi)估計中國自3月起也一直在消耗鉛的庫存。
過去兩個月﹐中國減少了對這種原料的進口。
中國的鉛消耗量約佔全球的40%﹐主要用於生產汽車電池。
納克維寫道﹐鑒於宏觀經濟數據特別是汽車銷售強勁﹐中國減少鉛原料進口或許反映出它正在部分消耗國內庫存。鋁和鋅的庫存也有所下降。
自4月中旬起﹐鉛價暴跌高達26%﹐而道瓊斯-UBS商品指數(The Dow Jones-UBS Commodity Index)僅下跌11%。
納克維預計中國將在年底前再次變成鉛的淨進口國﹐給鉛價提供了上漲的空間。
然而在中國石油庫存方面﹐業界出現了不同的觀點。
4月﹐中國報告其原油淨進口躍升33%﹐至2,098萬公噸。
石油咨詢公司Paul Ting Energy Vision的總裁Paul Ting估計﹐今年前四個月中國石油需求增長13%﹐預示著中國的石油庫存有小幅增加。
然而﹐摩根大通(J.P. Morgan)認為中國近幾個月一直在縮減庫存﹐並引述中國石油公司高管的話稱該公司的石油需求增幅達23%。
Carolyn Cui

規劃遺產稅 土地勿變現

2010/05/29 【經濟日報╱文/林嘉焜(萬泰聯合會計事務所副總)】
案例故事
王伯伯的肝指數多年來都居高不下,近日因胃痛就醫,發現已罹患末期肝癌。家人除鼓勵王伯伯接受化療,也對王伯伯名下財產的遺產稅進行規劃。王伯伯名下除定存,還有股票、不動產,甚至於還有一些資產存放在人頭的名下。
王伯伯首先應試算是否會產生遺產稅,因為依現行規定,過世者有1,200萬元免稅額,加上喪葬費111萬元,合計1,311萬元,因此王伯伯名下財產如果沒有超過1,311萬元,就沒有遺產稅的問題。如果王伯伯資產雄厚,有可能超過1,311萬元,家人可經授權,向國稅局查調王伯伯個人資產總歸戶及前二年所得稅申報紀錄,來驗算遺產稅。
1.定額提存見光死
常有人在長輩重病期間,帶長輩的印鑑到銀行帳戶,以每筆低於50萬元的金額提領現金,以隱匿遺產。實際上,國稅局利用過世前兩年的利息所得,便可反推存款本金,進而查稅。
2.不動產千萬別動
假設王伯伯名下土地市價1億元,但公告現值為5,000萬元,則遺產以5,000萬元計入已有節稅效果,千萬不可將土地出售換成現金,因為5,000萬元土地的遺產稅最多500萬元,但變成現金1億元後,遺產稅將暴增一倍為1,000萬元。例如有一戶不動產市價5,000萬元,公告現值為3,000萬元,當王伯伯以2,000萬元存款為自備款,再貸款3,000萬元,則王伯伯購買此屋可以合理消化2,000萬元存款;且未來此屋計入遺產時,是以公告現值3,000萬計算,但可扣除房貸額3,000萬元,不必付遺產稅。
3.人頭股小心處理
當上市櫃股票計入遺產時,會以王伯伯死亡日的收盤價計入;未上市股票則以每股淨值計算。
王伯伯若以人頭持有股票財產,萬一王伯伯過世,人頭可能霸占財產不還;就算人頭願意將股票過戶給王伯伯或其子女,也會有贈與稅的困擾。
因此建議王伯伯成立一家投資公司,將人頭名下股票以股作價入股,即讓人頭成為投資公司股東。往後再由王伯伯子女增資該投資公司,稀釋人頭的持股。
4.病後投保要列報
王伯伯是在重病後才投保,且短期便可能死亡,則該保單會被計入遺產,沒有節稅空間。若家人誤以為保單不計入遺產而漏報,當國稅局查獲,就必須補稅甚至加罰。
至於王伯伯先前將銀行存款匯到海外帳戶,仍需申報海外遺產。且就算匯款日超過五年或七年,仍需以死亡當時海外資產金額及匯率計算申報。
貼心叮嚀/現金+房貸最省稅
台灣遺贈稅已經降至10%,其實已非常便宜,一般人沒有必要逃稅。至於不動產是最省稅的資產,建議將現金與房貸結合,創造合法的節稅空間。
最後要提醒,海外資產查稅其實很容易,除了跨國匯款紀錄會洩漏行蹤,且國稅局無需舉證,即可以匯款本金計入財產;至於保單也是很好節稅工具,但如重病後才投保,且於短期內死亡,相關保單會應具逃稅動機而被計入遺產。

邊境市場的投資機會和風險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0/05/27 【作者╱晨星基金研究員Venus Fan范珉緯】
在信貸危機爆發時,投資人對所有新興市場都唯恐避之不及,但在投資人對風險的接受程度逐步回升下,不僅部分新興市場表現出現反彈,甚至一部分小型且流動性較低的邊境市場(frontier markets)也備受市場關注。根據EPFR的資金流向報告數據來看,今年第一季淨流入邊境市場的金額也已超越新興市場,其中,又以歐非中東地區流入金額最高,這些資金動能不僅激勵當地股市出現上揚走勢,同時也帶動相關股票基金組別的表現。截至4月26日為止,邊境市場今年以來的表現仍略勝新興市場一籌,而非洲中東股票基金組別不僅在3月份的報酬率表現居冠,今年以來的表現也優於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組別。雖然邊境市場從年初迄今有著極為亮眼的表現,但投資人對"邊境市場"這個名稱仍是一知半解,因此我們在這裡向投資人介紹何謂"邊境市場",希望可以讓大家多多了解該市場的相關投資訊息。
何謂邊境市場
邊境市場(frontier markets)一詞早在1992年國際金融公司(Internta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世界銀行下的金融合作組織)所編列的新興市場數據資料庫(EMDB)就已經出現,泛指開發程度較新興市場為低、市值和流動性也相對低,未來具有投資潛力,但現階段市場波動較高的國家。標準普爾公司則於1999年自IFC買下EMDB,並於2007年10月推出全世界首支跟蹤邊境市場的指數S&P/IFCG Extended Frontier 150,該指數以市值、過去六個月成交量金額和流動性這三個條件來進行篩選,從27個邊境市場國家選出150家市值且流動性最高的公司為該指數的成分股。同時,再以一樣的篩選方式,推出Select Frontier Index,但提高相關條件的門檻,並從15個邊境市場國家中選出40家公司納入該指數,目前這兩個指數成份股中單一公司的平均市值約在23億美元上下。另外,MSCI也不甘示弱,於同年推出MSCI Frontier Markets Indices,從25個國家中選擇符合其篩選條件的公司並納入成份股。
S&P和MSCI邊境市場指數:集中於中東地區國家,投資偏重金融類股
不論是S&P和MSCI的邊境市場指數,目前主要涵蓋五大地區,包括:南美洲的阿根廷、非洲的奈及利亞、中東的科威特、中東歐等前蘇聯國協國家(含哈薩克)及亞洲的越南等國。然指數成份股的編列會隨著不同國家的發展變化進行調整,例如去年執行資本控制的阿根廷,由於貨幣不能自由流通,造成外幣轉換成當地貨幣的難度提高,因此去年S&P和MSCI便雙雙將阿根廷從新興市場調降為邊境市場。
雖然這些邊境指數涵蓋五大地區,總計約有20多個國家,但指數的權重卻相當集中於中東國家, 在S&P和MSCI邊境市場指數的比例分別高達42.2%和65.9%,其中科威特的比重就分別達到21.5%和33.6%,且前十大追蹤成分股中有一半權重為金融類股,而前十大金融類股更是集中於當地銀行和房地產類股,例如National Bank of Kuwait 和Emaar Properties皆為兩個邊境指數前五大成分股之一。第二個集中地區,則是中東歐等前蘇聯國協,當地盛產的天然礦產公司也是主要成份股之一。
在單一國家的投資權重比例來看,除了中東的科威特和中歐的哈薩克之外,非洲的奈及利亞也因亞洲市場對礦產的需求而受惠,雖然盛產石油的奈及利亞長期政治紛擾不斷,但在中、非間的經貿互動迅速增長下,該國經濟成長快速,再加上股市本益比相對其他邊境市場來得低,及勞動力年輕、消費市場日益茁壯等因素,使該國的所占的權重日益上揚,不過該國目前被納入邊境市場指數的權重股仍以銀行類股為主,如First Bank of Nigeria就是指數前十大成份股之一。
其中摩洛哥、埃及和約旦三個國家由於資本市場更較封閉,因此和全球市場的波動關聯性較低,因此在08年全球金融市場一片不佳之際,這三個國家的表現一度相對抗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表現最佳的施羅德中東海灣基金,主要的配置國家是土耳其,該國並不屬於邊境市場指數中的國家。
投資邊境市場基金風險
投資人偏愛邊境市場,與該區市場目前股價整體本益比低於主要新興市場有關,今年以來MSCI邊境市場指數成分股的本益比約10倍左右,但MSCI新興市場成分股的本益比則為16倍。僅管少許的投資配置有助於提升投資人的整體報酬,但投資人需了解邊境市場所包含的地區、國家的政治風險相對其他市場來得高,且由於邊境市場的資本市場規模也相對較小,當諸多利空因素影響市場時,邊境市場沒有成熟市場或是其他發展較完備市場的韌性和流動性,市場波動幅度也相對較高,投資人仍需以自身所能承受的風險及規劃為優先考量。

墨比爾斯部落格/環保 巴西新希望

【聯合報】2010.05.30
我們自1990年代初期即開始在巴西投資,當時的通貨膨脹率高達5,000%。仍記得某次拜訪里約熱內盧,我曾對巴西朋友表示,當我聽到巴西的通膨率為2,000%時的震驚。然而,令我更為驚訝的是他們的回覆:「是的,這是多麼美好啊?上周的通貨膨脹率可是高達3,000%!」
目前巴西為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雖然巴西仍存在政府貪汙及治安惡化等問題,不過,種種跡象顯示隨著經濟成長,犯罪率亦能逐步下降。
相較於美國及歐洲的借貸體系在信貸緊縮期間幾乎陷入癱瘓;巴西政府反而鬆綁信貸政策、鼓勵銀行放貸,以刺激國內消費需求與紓緩金融風暴的衝擊。
由於巴西天然資源豐富,包含鐵礦砂、石油、鋼鐵、咖啡、大豆、糖和牛肉等,均是支應出口或內需的主要來源,因此巴西人民對環保議題極為重視,尤其是對該國龐大近海油田及其在未受妥善管理的情形下可能引發的環境汙染等問題特別敏感。
巴西為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及2016年奧運主辦國,因此大量投資於基礎建設,眾多的公路、鐵路、橋梁、機場,輸送管道及房舍等工程將陸續進行。我們認為,政府積極興建基礎建設將促進經濟持續成長,而相關規畫及執行將成為長期發展成功與否的關鍵。
根據我們團隊研究,巴西企業極為重視環境保護責任,例如有一家巴西知名化妝品公司,致力於資源的永續利用,採用環保天然原料製造肌膚護理、化妝品、香水及護髮產品等。在參觀該公司現代化設備後,我深感環保意識為其經營哲學的核心。
另外有一家巴西最大鐵礦砂生產及出口商,每年投入環保項目的金額高達6億美元以上。該公司鐵路運作範圍廣泛,並計畫利用棕櫚油基質生質柴油作為火車與重型機械的燃料。此外,在巴西眾多礦業公司中,該公司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獲得最佳評等。
還有一家拉丁美洲最大啤酒公司,其位於歐洲的母公司採用由巴西子公司開發的環境管理系統。該跨國企業表示,在過去6年中,該巴西企業用水量大幅減少23%,相當於8.15億公升的水量,這個水量足以供應15萬人口一整個月的用量。此外,工業廢料回收同時也提升公司營收,該公司利用生質燃料為8個工廠提供30%的電力需求,進而降低27%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於種植110萬棵樹。
透過與巴西人民和企業的互動,令人深深感受到他們極為重視環境保育,我則打算好好感受自然環境改善為這極其美麗的國家所帶來的改變。
(取材自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團隊總裁墨比爾斯部落格)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太陽能新亮點 中國

【聯合晚報】2010.05.30
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板與電腦晶片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 )說,在歐洲許多地區形勢艱難的時候,中國市場仍然是個不可多得的亮點。
應用材料公司的科技長平托說:「今年的全球業績會下滑,但仍優於兩年前。」平托今年1月特地事變辦公室搬到北京,應材也在西安建立一所研究實驗室,這些行動都凸顯中國市場對於應用材料公司的重要性。
應用材料公司本月初表示,由於手機和個人電腦等產品需求回春,抵銷太陽能板市場低迷的衝擊,5月2日止的第二會計季營收增加一倍,獲利也轉虧為盈。
西班牙補貼喊卡 重創市場
西班牙是世界最大太陽能市場之一,但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去年突然切斷對替代能源的補貼,導致整個太陽能板市場陷入不景氣,直到現在才緩緩復甦。
如今,應用材料打算借助中國的太陽能需求,推動業績的大躍進。應材公司26日簽署一項協議,將出售薄膜太陽能板製造設備給新奧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後者生產的產品則供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在內蒙古建造一座大型的太陽能發電場。
應用材料公司26日也簽署一項初步協議,將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共同監測這些太陽能板的運作。
中國正規畫巨型太陽能發電場
這些計畫凸顯中國市場的重大轉變。過去,由於政府官員擔心造價過高,中國在開發大型太陽能發電場方面,一直進展緩慢。
中國製造商本身是世界太陽能板的領先供應商,但因為政府對國內市場未大力支持,而海外市場卻在當地政府補貼下不斷擴大,所以產品大致都出口到海外。
相形之下﹐風力發電因有政府的堅定支持,中國的風力渦輪機裝機容量已高居世界首位。不過,在增長過速的情況下,約30%的風力發電產能實際並未聯上電網,政府也警告風力渦輪機的產能已經過剩。
平托說,採用新科技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板更適用於大型的太陽能發電計畫,中國規劃中的巨型太陽能發電場就是理想的對象,而晶硅太陽能板電池則比較適合空間受限的計畫。
但他表示,中國太陽能板生產商也有產能過剩的潛在顧慮。他說,我們在中國有100多家晶硅客戶,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而且還在不斷增長。他說,中國的泡沫其實就在這裡,而不是在需求端。

日本有Sony,韓國有三星,中國呢?

【聯合晚報】2010.05.30
中國正積極跨越「中國製造」 (Made in China)的身份,努力想創造出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牌」。因為徒有國際影響力,沒有享譽全球的品牌,會讓中國成為超級強權的美夢難以成真。
華盛頓郵報最近刊出的一篇文章指出,一般人提及日本時會聯想到Sony,說起墨西哥會想到Corona啤酒,提起德國會念及BMW汽車,即使南韓也有三星電子可以誇耀,但中國呢?人們回答這個問題時,往往相當猶疑。而這正是中國目前面臨的巨大難題。
「世界工廠」淪為低階生產
報導指出,中國去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今年可能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缺乏家喻戶曉的全球品牌,意味著中國頂著「世界工廠」頭銜,卻只能在低階生產線上忙得團團轉,任由海外的設計師、工程師優雅地賺翻。
例如,蘋果的iPhone手機大部分都是「中國製造」,但一支iPhone賣750美元,中國只能分到25美元;一雙耐吉球鞋,中國更只能從每一美元中賺到4美分。
這個問題的癥結在於中國欠缺創新技術,只能為別人想像、發明與設計的智慧財產,做些縫合與焊接的末端工作,賺取一些勞力成本。沒有創新能力,就意味中國只能聽任老外賺走龐大的專利與授權費用。
中國大手筆鼓勵創新
然而,中國已開始以一貫的大手筆回應這個問題,積極投入論億上兆的資金,創造品牌與鼓勵創新,決心捍衛自已的市場不致任憑外國技術宰制。
中國如今透過減稅與補貼等多項優惠,擁抱「走出國門」的策略,支持國內公司收購海外企業,攫取天然資源或擴張海外版圖。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吉利汽車買下Volvo車廠,或是中石油在世界各地搶購油田,都是這項策略的具體實現。
而在國內,中國也推動「本土創新」計畫,逼迫有意在中國銷售產品的外商,必須移轉他們的商業機密與專利,藉此鼓勵國內企業製造高科技產品。
斥巨資重塑自身形象
中國政府甚至開始斥巨資重塑自身形象。在人們對中國有毒的寵物食品與三鹿奶粉記憶猶新時,中國商務部就與國際知名的DDB廣告公司簽訂價值30萬美元的合約,拍出一支跨耀中國製跑鞋、iPhone等系列產品的廣告,並在吉他伴奏下,唱出這樣的口號:「中國製造,真正含義就我們與世界一起在中國製造」。

房價怎麼跌法?

(2010-05-25)陶冬
“兩會”之後,中國政府密集地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頻率之高、範圍之廣,均是在共和國歷史上所罕見的。房地產市場一時間風聲鶴唳,成交應聲下挫,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房地產市場不懂政治心。總理在“兩會”上高調闡述了必須穩定房價,並將其上升到政黨存亡的高度。話音未落,地價瘋漲,房地瘋漲,迫使北京出手穩定樓價。其實目前北京出招花樣繁多,但是力度並不大。目前已出政策重點放在兩個方面:切斷投機炒作的貸款供應和打擊開發商囤地。儘管這些措施對部分當事人有重大影響,對房市的整體大局其實心理衝擊大過實際打擊。筆者看來,北京目前的政策,警示作用大過實際打擊,意在為房價降溫而沒有發出類似物業稅這樣更具實質殺傷力的狠招。
房地產新政的密集推出,導致了交易數量下挫,部分城市房價下跌。不過目前資金處於離場觀望狀態,資金本身並沒有在跌市中被摧毀。而且隨著一個負利率時代的來臨,銀行的儲蓄搬家情況估計會愈演愈烈。在央行全面大規模回收過剩流動性之前,房市的潛在購買力應該會維持在強勁的水準。一手市場房源不足,是當前房市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其實在宏觀調控和全球金融危機的夾擊下,多數開發商在2008年陷入流動性危機,幾乎沒有甚麼新動工項目。至2009年上半年,開發商紛紛趁市旺而出貨套現。建設不足加上出貨過快,導致去年下半年開始新盤供應嚴重不足,導致一手市場善價而沽,帶起了房價的一輪“幹升”。現在筆者估計新房源的庫存僅相當於一個半月的銷售數量,這與2008年10月時相當於23個月的銷售量,形成鮮明對照,也是近來房價飆升的一個基本面原因。開發商敢於“捂盤”的另一個原因,是“不差錢”。在一輪超預期的高價勁銷後,開發商的現金量處於近五年來的最高水準,令他們有條件“吊高來賣”。
筆者認為在短期內,房價會在高位振盪,突然大跌的可能性不大。房價在政策打壓與供應短缺之間拉鋸,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博奕,資金在恐懼與貪婪之間徘徊。而且,由於歐洲債務危機的蔓延和深化,北京決策層對增長突然失速的擔心越來越重。面對外部局勢的不明朗因素,加上對多方面調控可能造成的複合效應有所顧慮,筆者認為房地產新政已經放緩,政策心態也由“全力打壓”向“觀望效果”偏移。
然而進入下半年後,房地產市場估計會出現新的變局。開發商在去年6-9月份集中拿地,估計至今年下半年新盤便會成批湧現。由於調控政策緊鑼密鼓般地推出,開發商也會抱著“入袋為安”的心態,儘量套現。筆者相信下半年新盤推出的時間可能早過預期,數量可能大過預期。房市供需的天平開始失衡,房市因此進入調整期。房價高企,令工薪階層離買房的夢想漸行漸遠,也就抑制了剛性需求。目前房市購買力中,有七成以上為投資性需求。投資與投機未必可以劃等號,不過這類需求受市場氣氛、政策變化的影響更大,多是買漲不買跌的。
進入加息週期,是房市利空的另一個原因。受食品價格與租金、工資上升的影響,筆者認為通貨膨脹未必如人們預測的那樣在年中見頂。負利率情況加速銀行儲蓄外流,成為流動性氾濫的一大源頭。當央行意識到通脹一時難以回落時,估計密集加息期隨即出現。筆者相信明年底之前人民幣利率至少上升200基點,甚至300基點,而此勢必對房市構成壓力。
筆者認為中國房地產在下半年某一時點開始回調,不過房價也許跌不深,平均下降15%-20%左右。中國的買房人杠杆不高,絕對不是美國的零首付情況。開發商剛剛套現了大筆回款,資金鏈上“不差錢”,所以一時也不會恐慌性拋盤。而政府從本意上並不打算將房市擊倒,畢竟房地產是目前拉動經濟的第一大引擎,北京打壓的是房價上升的速度,而非上升的方向。
美歐報章上最近出現了許多關於中國房地產即將破滅的言論,筆者認同中國房市有泡沫的講法,不過泡沫未必馬上破滅,也未必一次過地破滅。海外人士引用“夜晚住宅樓裏沒有幾盞燈”來證明投機性質和泡沫。的確許多住宅目前是被空置的,不過必須區分“建好但是賣不出去”與“建好、賣出但是沒有出租”兩種情況,前者的壓力集中在開發商身上,而開發商多為高杠杆運作。一旦資金鏈吃緊,開發商隨時可能“跳樓甩賣”。後者的關鍵是業主的資金壓力。如果業主沒有資金和利率成本上的壓力,空置本身不足以說明房價必然大跌、必然馬上跌。
有一種觀點認為一線城市房價有泡沫,但是三線城市沒有泡沫。的確三線城市的房價不算太高,但是那裏的工資也低許多。目前炒三線城市的有許多是外地資金,而全國房價均屬流動性驅動的。一旦流動性被收緊,筆者難以想像一線城市的房價跌而三線城市房價升。也許下一個週期中三線城市孕育著更多的機會,不過在目前下行週期,筆者認為三線房價也會跌,只是跌得相對少一點。
隨著城鎮化建設和城市軌道交通的興起,筆者認為副都心概念會成為市場的新焦點,那裏孕育著新的增長點和商機。不過那是下一個房地產市場週期的故事。
其實,即將開始的房地產下行週期,是2008年市場調整的繼續。全球金融危機打亂了政府在房地產政策上的部署,大量的流動性擴張為房市製造出新的高潮。流動性退出,相信需要時間,相應的樓市的調整也許也會分階段展開。今天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關鍵看點,不是房價跌多少,而是調整週期需要持續多久。筆者認為調整週期可能比目前人們的想像的更長。
不少人用2008年房地產市場的V型反彈來類比當下的市場調整,但是這種類比根本是錯誤的。站在今天看今後的12個月:利率是升的,流動性是減的,政策上再也不會出現另一次不計代價式的保增長;在房地產市場,需求不確定,供應量會增加,政策性房源兩年內推出,唯一令人安慰一點的是開發商的現金流比2008年時健康。目前最大的風險,是政策失誤(既可能是出手過慢也可能是出招過重)所帶來的經濟風險。
本文原載於經濟通,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美國健改增成本 88%公司轉嫁員工

【世界日報】2010.05.26
知名人力資源諮詢公司韜睿惠悅(Towers Watson)最新研究指出,許多大企業認為健保改革將導致成本增加,但大多數企業預料將繼續補助員工健保福利。
Towers Watson是在這個月調查661家公司後發現,94%的受訪公司認為,國會今年稍早前通過的健保法案將增加公司的成本。88%的公司計畫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員工,並有74%預期減少健保福利和計畫。
Towers Watson北美健康和集團福利主管馬斯里(Mark Maselli)表示,這項調查結果可能意味健保共同支付(co-payment)和自付額(deductible)將會增加,或是有更高自付額的計畫。
馬斯里指出,至少在短期內,企業可能會繼續提供「員工個人過去已擁有的醫療保險福利」。在調查中,有將近四分之三的受訪公司表示,預期將對目前員工的健保福利繼續提供補助。
馬斯里並表示,隨著健保新法在未來幾年內陸續生效後,員工健保福利也會隨之調整。不過,他強調員工並不需要過度驚慌。
馬斯里說:「若現在已有健保的員工,可能會繼續享有雇主提供的健保。而這件事必須進行長期觀察。」
這項全國性的調查涵蓋各行各業,受訪公司員工規模的中位數為5600人。而調查也發現,96%的公司表示,限制健保成本是企業基本或高度優先的事項。
另外,明年在禁止健保福利終生上限,以及家長納保成年子女延長至26歲的條文生效後,一些公司可能見到與健保改革有關的成本出現小幅度的增加。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海外匯入款 提防最低稅負

【經濟日報】2010.05.25
多位會計師指出,今年個人自海外匯進大筆款項要小心,除了可能被追查贈與稅之外,還可能有最低稅負問題。匯款或收款的人很可能必須向國稅局說明,該筆匯款的性質是否為海外所得。
今年起,海外所得納入個人最低稅負制,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資深副總賴三郎指出,海外資金與海外所得很難清楚界定,假設今年才要匯進大筆資金,還是要有被國稅局調查的心理準備。不少公司貨款慣用個人名義匯進台灣,到時要怎麼跟國稅局說明這並非個人海外所得,是件麻煩事。
賴三郎說,去年遺產及贈與稅稅率從最高50%一口氣調降至10%,讓長年停泊於海外的資金,突然間大量匯回台灣。不少台商將資金匯回台灣,結果遭到國稅局查核,多數是被挾怨報復或檢舉,這些匯回資金的查稅案件最後都免不了被國稅局補稅。實務上,國稅局查核海外資金,都是靠資金匯入匯出的資料。
臺北和北京安致勤資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呂旭明建議,境內外個人名義帳戶不要相互匯款,因即使是境外個人帳戶,仍有可能被併入最低稅負計算,尤其是帳戶開立人無所得能力來源者。
呂旭明提供因上市規劃匯回增資個案。甲君多年來用心經營在台灣的公司,公司業績蒸蒸日上,準備邁向上市。後來甲君接受銀行建議,自海外將資金匯給剛成年的第二代,第二代自海外將資金匯回台灣參與增資。第二代不滿25歲,財產钜額增加,引來國稅局進行調查,追查贈與稅。
勤實佳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林敏弘說,最好不要幫人家匯款。用比較簡單的例子說明:甲匯給乙,請乙匯給國內的丙,國稅局有可能認定乙匯回海外所得,乙有可能要面對最低稅負問題,但丙若是乙的子女,可能就會被認定成乙的贈與。
林敏弘說,如果是父親從國外匯款打算要贈與給國內的兒女,金額大或者父親還有很多最低稅負所得時,建議應該直接從國外匯款給國內兒女並主動申報贈與,適用10%的稅率,免得被誤為最低稅負所得、被認定要繳20%稅負。
另外,林敏弘說,錢要自海外匯回或支領大額現金,最好避開選舉期間,選舉期間,政府單位會特別注意不尋常的資金流動。
(全文摘自《2010節稅寶典》)
央行:匯款資料庫 不提供查稅
2010.05.25
中央銀行有個匯款歸戶的資料庫,中央銀行外匯局副局長黃阿旺表示,央行不可能提供匯出入款歸戶資料庫給稅捐機關,作為篩選查稅名單之用。
個人海外所得今(99)年起納入最低稅負制,媒體報導,龐大避稅資金潮趕在去年底匯回台灣並投入房市、股市。多位會計師提醒,今年起,個人匯回資金要有準備,中央銀行握有經由銀行的匯出入資金資料,匯回的海外資金有可能被國稅局當成海外所得。
黃阿旺表示,中央銀行確實有一個個人匯出入的歸戶資料庫。央行要求銀行,凡是匯出、匯入超過新台幣50萬元以上者,都要申報給中央銀行。個人匯出入資料,會被依身分證字號歸戶。
他說,不管是匯出或匯入,銀行都會要求個人填寫一式三份的檔,一份給匯款人,一份由銀行保留,另一份會交給央行。央行就是根據匯款人、收款人填寫的文件內容建檔。但這個資料庫並不是為了掌握個人資料,而是為了製作國際收支之用,央行每季都會公佈國際收支資料。例如A先生匯出款投資美國股市,這筆匯款會被歸類於資本帳下。
黃阿旺說,會計師過慮了,央行並沒把這個資料庫提供給稅局,央行和國稅局雖然同屬政府機關,但資料並沒有共用。國稅局不可能透過這個資料庫去選件,選出要查核的人。
但國稅局如果需要查詢特定某人資料,黃阿旺說,可以透過行政程式法向央行要求提供協助,央行會提供資料的。

20年來新低 日家庭年所得196萬台幣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2010.05.25
日本厚生勞動省24日正式公佈2008年日本家庭平均年所得,為547萬5000日圓(約台幣196萬元),創下20年來最低水準。
日本家庭平均年所得已連續第2年減少,比前1年縮水1.6%。在日本景氣不振,加上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引發全球金融風暴影響,2009年的日本家庭平均年所得預估還會更慘。
厚生勞動省這項隨機抽樣調查也顯示,受訪家庭認為生活困難的高達58.1%,創新高紀錄,比前一年增加0.9個百分點。認為生活「非常困難」的也多達24.9%。
這項調查始於1986年,這次隨機調查了全日本5萬7000個家庭,顯示2008年每戶平均年所得比前一年減少8萬7000日圓(約台幣3萬1000 元),比1994年創下的最高紀錄664萬2000日圓(約台幣237萬元),大減17.6%。
根據這項調查,每個家庭的平均勞動人口是1.31人,有工作者的平均年所得為321萬6000日圓(約台幣114萬3000元),較創下最低紀錄的前1年增加2.7%。
厚生勞動省指出,家庭平均年所得減少,可能和社會高齡化,高齡者家庭增加有關。家有65歲以上老人的日本家庭達2012萬5000戶,成員都是65歲以上老人的家庭有960萬9000戶,也創新高。
日本政府去年10月首度公佈貧窮率資料,顯示2007年日本相對貧窮率達15.7%,代表每6人就有1人活在貧困中,日本貧民多達兩千萬人,相關數據讓日本民眾詫異不已。
日本政府認定月收入不到18萬6600日圓(約台幣6萬6000元)的家庭算是貧窮家庭。許多專家說,日本的貧民有8成多是所謂的「窮忙族」,雖可溫飽,但沒有餘裕應付出外聚餐、看電影等開銷。

中國和印度的城市化

2010年05月24日
作者:麥肯錫董事 理查•多布斯 , 希裏什•桑科 聯合為英國《金融時報》撰
中印正引領一波城市擴展浪潮,這將推動亞洲復興,重獲其在歐洲與北美工業革命之前所擁有的國際顯要地位。到2025年,近25億亞洲人將居住在城市,占到世界城市人口的近54%。從2005到2025年,中印兩國將占到亞洲城市人口增長的逾62%,世界城市人口增長的40%。
1950年,印度的城市化水準高於中國(前者為17%,後者為13%)。但從1950年到2005年,中國的城市化速度遠遠超出了印度——前者的城市化率升至41%,後者為29%。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的新研究顯示,該趨勢將繼續:預計到2025年,中國城市人口將新增4億,占到該國總人口的64%;印度城市人口將新增2.15億,占到該國總人口的38%。
歷史上此前從未出現過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且以如此快的速度)進行城市化。這一進程將會推動兩國內部發生一些根本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將會對世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並給投資者帶來令人興奮的新機遇。
從2005到2025年,印度城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年增長率將達到6%,中國將達到7.3%。到2025年,印度真正擁有可自由支配收入能力的城市家庭,可能會增長7倍,至8900萬戶。中國目前擁有5500萬戶中產階層家庭。到2025年,該數字可能會增長逾3倍,接近2.8億戶,占中國所有城市家庭的75%以上。對於企業而言,城市人均收入與中產階層家庭數量的大幅增長,可能會催生眾多充滿活力的新市場。
那麼,哪些市場可能從這些趨勢中獲益最多?到2025年,印度最大的市場將是交通運輸、食品、醫療保健,其次是房地產及公用事業、娛樂及教育。即使印度的消費類別增長較慢,對企業而言,它仍然會提供重要機遇,因為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印度的這些市場仍然增長迅速。如今,在中國的城市,增長最迅速的類別可能是交通運輸、房地產及公用事業、個人產品、醫療保健、娛樂與教育。另外,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印度,城市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都將蔚為可觀。比如,從2005到2025年,印度每年將需增加7至9億平方米的建築面積,而中國可能需要增加16至19億平方米。同期,印度每年將需增加至少350到400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與地鐵線路,而中國則需增加近1000公里。
中印兩國城市化的速度和規模所釋放出的新市場規模是毋庸置疑的。但儘管如此,企業還必須有實際能力為這些市場服務。城市的管理方式——及其導致的生產率——是影響企業的一個主要因素。在這一點上,中國的情況要遠優於印度。印度幾乎沒有關注城市轉型的問題,而中國已經發展出了一套自成一體的實踐,覆蓋城市化運營模式的方方面面:融資、治理、規劃、部門政策、以及城市面貌。印度對城市投資不足,而中國的投資已經走在需求前面,而且中國城市有自由通過將土地資產貨幣化、以及保留25%的增值稅,來募集可觀的投資資源。印度每年在城市基礎設施上的人均支出是17美元,而中國是116美元。印度城市沒有多少實權和責任,而中國的主要城市可享受與省份相當的地位,而且被任命的市長擁有很大的政治權力和授權。印度的城市規劃體制未能應對各方對城市空間相互競爭的需求,而中國擁有成熟的城市規劃體制,強調舊城區的系統性發展要與土地使用、住房及交通的長期規劃相一致。
中印兩國之間最鮮明的反差是,中國擁抱城市化,並對其加以塑造,而印度仍然剛剛認識到自己的城市現狀,以及城市為其經濟和社會轉型提供的機遇。
然而,如果印度能夠修正其城市運營模式,它仍有可能從下個十年裏預計將增加的近2.5億工作年齡人口中,收穫人口結構紅利。這種人口結構紅利甚至要超過中國——因為中國人口將快速老齡化。到2025年,中國5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將達到近28%,而印度將只有16%——其人口構成要年輕很多。如果印度能夠使其城市發揮最優生產率,並最大化城市的GDP產出,其經濟將在2005年至2025年間新增逾1.7億城鎮工人。而同期中國的新增城鎮工人只有5000萬。這事關重大。
多布斯是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總監、麥肯錫(McKinsey)駐首爾董事。桑科是麥肯錫駐孟買董事。

全球新戰略物資─稀有金屬

ROMINTERNATIONAL 2010/05/23
高科技設備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屬
要論及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經濟,就不能不論及稀有金屬。一般來說,我們把鐵以外的金屬稱作「鐵金屬」,而其中產量特別低,而且又是高科技設備不可或缺的金屬,再另外特稱為「稀有金屬」。既然稱它們為「稀有」了,那就真的是既稀少,又珍貴。
哪些金屬會被歸類為稀有金屬?基本上依不同的國家或機構,可能會略有差異。但一般來說,大體上不脫是那些埋藏量本身就極少的金屬、需要高度技術與消耗龐大能源才能精煉得出來的金屬,或者是生產成本太高導致產量稀少的金屬等等。
在日本,被視為稀有金屬的元素總計有三十一種。其中包括了會用於製造眼鏡鏡框等的鈦、電鍍時會使用的鉻、胃部X光攝影時需要喝下去的鋇、被歸類為貴金屬的白金、運用於行動電話、數位相機,以及個人電腦等的鈹、運用於顯示器與電子材料等的鍶,還有運用於汽車車軸或螺栓等處的釩等等。
另外,稀有金屬還有另一種運用方式,便是在某種主要材料中加入某種稀有金屬,以強化主要材料的強度、耐熱性與耐摩耗性等性能表現。比方說在鐵中加入鈷以增加其強度與防鏽能力,就是這種實例。
稀有金屬現在已被廣泛運用在從家庭用品到主要產業、高科技等各種領域。而生產了許多高性能產品的日本,事實上稀有金屬的消費量就占了全世界二十五%!今後若是產品的性能愈來愈複雜,就會需要愈來愈多的稀有金屬。
處心積慮確保資源的日本
稀有金屬的問題點在於,資源的埋藏地非常有限,僅在某一小部分國家存在。而其中有許多種,是集中在中國、巴西、俄羅斯、哈薩克、澳洲、非洲等地。
比方說,要製造超導裝置不可或缺的鈮,巴西就占了全世界九成的產量。運用於高級切削工具的鎢,全球有九成產量集中在中國。而全世界能產出釩的,只有中國、俄羅斯,以及南非三個國家。
所以,稀有金屬交易完全是賣方市場,而產出國一旦碰上天災或政局不安等混亂情況,無法繼續安定供給的可能性就很高。只要價格高漲,對於想利用期貨交易賺一票的投資人來說,也就成為最好的投機標的了。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態發生,已有歐美國家設置了稀有金屬的儲備制度。而在石油危機中飽嚐了身為資源小國悲哀的日本,也不例外。畢竟再怎麼說,日本是百分之百仰賴稀有金屬輸入的國家。一九八三年以後,日本便針對鎳、鉻、鎢、鈷、鉬、錳、釩這七種稀有金屬,定下國家與民間合計應儲備有全國消費量六十天分量的目標。
不過,近幾年來由於稀有金屬價格高漲,無論是想增加儲備量,或增加儲備的種類,都有所困難。二○○七年九月錳價上揚時,日本便釋出了儲備的錳來因應。探究其背景,則是因為中國輸出量減少的緣故。經濟持續發展的中國,把原本拿來輸出的稀有金屬,轉來供應國內所需。
解決稀有金屬問題的王牌
中國、巴西、俄羅斯,以及印度這「金磚四國」,於近年成就了顯著的經濟成長。而有人說在那之後,將會是墨西哥、奈及利亞、埃及、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韓國、菲律賓、越南,以及印尼這十一個被稱為「新鑽十一國」的時代來臨。光這些國家的人口,加起來就有嚇壞人的四十億人;而要是這四十億人每人都開始購買行動電話、個人電腦、數位相機、液晶電視或電漿電視、油電混合動力車等等東西的話,顯而易見的,稀有金屬會更加嚴重不足。
在電子技術方面擁有過人的實力,但稀有金屬卻得仰賴外國的日本,今後有必要更致力於強化資源回收的措施。
幸運的是,日本存在著無數被稱為「都市礦山」的廢家電產品與廢車。從這些廢棄物中,除了能回收鐵跟銅之外,也能取得稀有金屬。這些廢棄物即使外表乍看之下像是垃圾,但其實是一座座的「寶山」。
日本對於從廢棄物中回收出金屬資源的技術能力相當高,故只要一旦對都市礦山的積極利用上了軌道,以金屬資源回收大國,甚至是以稀有金屬先進國的立場,在這領域中領先世界其他各國,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本文轉載ROM INTERNATIONAL新書《看懂世界經濟的第一本書》,由如果出版)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地下室教父》ROOM18集團幕後老闆文前錦

商業週刊 第1174期 2010-05-24
打造三億營收夜店王國
投入三百萬的資本,還沒開始做生意就有超過千萬贊助費,六年來更打造出六家夜店,十八集團執行長文前錦是如何做 到的?
什麼樣的生意,在店還沒開張,就有廠商願意捧著千萬元現金上門贊助?
只靠三百萬原始創業資金,六年後就滾出三億元營收,這是以知名夜店ROOM18起家,現擁有六家夜店的十八房娛樂事業集團執行長文前錦的故事。
提到ROOM18,最多人想到的是明星老闆庹宗康,其實幕後的實際經營者正是文前錦。
「有沒有興趣一起投資夜店?」同是泰北高中同學的庹宗康說,當初是從加拿大念書回台的文前錦這樣一問,才開始「鴉片館」(opium den,簡稱O.D.)等夜店合夥事業。
時間回到二十五年前,高中畢業的文前錦在唱片公司上班,只是送黑膠唱片到地下舞廳的小弟,開始接觸夜店。
現在的他,叼著菸,拿著香檳,看著日前國片《獵豔》的演員與導演在他的店BarCode裡舉行首映後派對,就連今年最賣座的國片《艋舺》的慶功宴也選在這裡。

教父心法一:賣酒更賣人際網絡
憑著庹宗康的藝人光環,幫文前錦打響十八房娛樂事業的夜店王國名聲,成為藝人、名流最知名的社交場所之一,去年集團營收達三億元,成為臺北市最大的夜店集團。
文前錦說,他真正賣的不是酒,他賣的是「Networking」(人際網絡)。
一九九六年,文前錦從加拿大念書回台,跟四個朋友集資六百萬元,重拾他高中時代最有興趣的夜店生意。在現在的帝寶豪宅對面的一個地下室,開了一家夜店「鴉片館」,與當時流行的地下舞廳不同的是,他賣的是香檳與氣氛。
沒想到,鴉片館開不到兩個月,就賺了六百萬,讓他與股東全部回本。「突然就中了,有點嚇到,太賺、賺死了。」
笑稱自己莫名其妙賺錢的他回想,鴉片館開了四年,讓他投資一百萬,賺到近兩千萬,獲利十九倍,但也因不知怎麼成功,花光這人生第一桶金。
事後檢討成功因素,有著外在環境變化,當時碰上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許多外商人士從香港搬到台灣避風頭。」文前錦指出,當時有個英籍外商股東,把從香港來的外商人士引到鴉片館來,這批香港來的客人喜歡店內的雅痞風格,才讓鴉片館一夕爆紅,「否則當時一定會失敗。」

教父 心法二:變強勢通路,大賺贊助財
這些外商人士,需要一個聚會的場所。這個社交場所提供的是人際網絡的服務;有了人際網絡,客人就會不斷上門,成為一個強勢的夜間通路。
夜店,是一個進口菸酒的夜間行銷通路,販賣坪效比不過連鎖便利商店與大型賣場。文前錦看到這個機會,與其他夜店不同的是,他開始將夜店當成通路經營,又有分眾考量。
二○○一年鴉片館因建案收業,挾著品牌與通路,文前錦同年再轉戰臺北信義威秀影城地下室,打造ROOM18,成功吸引原本鴉片館的客層。
三年後,因為生意太好,店租遭漲破五成,他一氣下決定與房東拆夥搬家。他只籌了三百萬元資金,搬到一百公尺旁,相對較缺乏人潮的Neo19開店,菸酒商二話不說,捧上超過一千萬年度贊助,等於還沒開店就先賺到贊助費。
Neo19董事長王超立分析,講究新鮮感的夜店生命週期很短,如果經營者不求新求變,不用兩年,就有超過八成夜店會被淘汰。他認為,文前錦很會藉品牌知名度與通路效應,運用廠商資源,還能不斷改變與創新,用好奇心留住客人。

教父心法三: 玩分眾經營,擴大生意線
和其他生命週期一到,就改為「喝到飽」因應,或歇業的夜店不同。文前錦發現,訴求年輕人跳舞、喝酒的ROOM18,原來的客人年紀大後,就離開了,為了留住客人,讓他開始分眾、經營不同定位的夜店。
他用「母雞帶小雞」的策略,從ROOM18這隻「金雞母」開始,他已陸續發展出18lover、BarCode(臺北、高雄)、babe18、the den等版圖。藉此擴張出六家店的規模經濟,也等於強化夜店通路的價值。「(運用)客戶分眾,生意可以crossover(跨業),extent(延伸)出去。」文前錦透露,「等於一次給你(廠商)四種或五種業種,他給你的錢當然又不一樣。」
文前錦打造出國內首個橫跨各年齡層的夜店集團,使得去年進口酒商、菸商「進貢」的通路贊助費就將近一億元。
「(BarCode)客層與消費者profile(屬性),是台灣夜店的強勢通路,獨一無二的強勢通路,」全球第二大菸商、英美菸草夜間通路經理陳柏睿說。
他指出,文前錦旗下夜店品牌,不只位處臺北信義計畫區精華地段,還囊括從上到下、從貴到便宜的客層,「全台灣沒有類似這樣的(夜)店,」英美菸草因此願意投注全台夜間通路最高的贊助金。
在十八集團營收中,行銷贊助費用占三成,能否聚集「人際網絡」,取得先期的菸酒商贊助費,也是他開店與否最重要的評估因素。
在台灣的成功,讓許多人找他赴上海合作。考量兩岸品牌知名度不盡相同,文前錦不願貿然登陸。「網路點閱率就等於知名度,知名度就等於人際網絡的人氣。」目前官網點閱率破兩百萬人次,他說大陸網友約占近八萬,預計等破二十萬人次時,就打算進軍上海。
從最早的歪打正著,到看透人際網絡與強勢通路生意經,文前錦很清楚夜間通路的議價能力,這位專門在地下室開店的地下室教父,才能創造出剛開店就能賺錢的夜店王國。

小檔案 _ 文前錦
出生:民國55年
學歷:加拿大Vancouver community college
經歷:O.D.、ROOM18、18lover、BarCode、babe18、the den創辦人兼合夥股東
現職:十八房娛樂事業集團執行長,旗下擁有6家夜店、1家野壽司

消費大軍年年加薪,買筆電如買菜

作者:江逸之.李雪麗  出處:天下雜誌 447期 2010/05
最近二十年,中國正在進行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城市化建設工程。
根據高盛統計,近十年,中國每年增加兩千多萬城市人口,幾乎等於每年增加一個台灣。
消費力井噴——每年增加一個台灣
二○○九年,中國城市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重達四七%,相當於六.三億的中國人口都住在城市裡。
從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到建材下鄉,逐步刺激農村消費。「鐵公機」(高鐵、高速公路、機場)的交通建設,頓時間把農村變成城鎮,城鎮變成都市,壓抑已久的消費力瞬間井噴。
麥肯錫也估計,二○三○年中國都市地區總人口將達到十億。中國的城市人口,將超過除了印度之外,任何一個國家的總人口。二○二五年,超過百萬人口的中國城市將會有二二一個,歐洲只有三十五個。
城市化,也把原先散落在中國各地的三、四線城市串連在一起,快速騰飛。
中國很多城市迅速脫貧致富,位在陝西、山西與內蒙古交接處的神木縣,人口三十六萬人,土地面積卻有五分之一台灣大,放眼望去,竟是綿延到天邊的沙漠。
但神木縣靠著煤礦,竟然在十五年內從赤貧小縣,每年經濟成長率超過二五%,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一萬九千元人民幣,還超過了武漢,而且所有醫療都免費。
神木縣城裡的商店街,賣著最新款的Sony數位相機與三星液晶電視,農民開著比亞迪汽車,來搶購電視機;但走出店家,卻是颳起了一陣陣的風沙,「買不到的東西,隔天就從上海調貨過來,新品上市的速度跟北京同步,」上海財經大學世博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驚訝說著,神木縣的消費力一點都不輸給上海。
城市化需求——從沿海往內陸延燒
在近七百個大陸城市中,《天下雜誌》幫助讀者選出四十七個中國最有潛力的「超級城市」,篩選出還沒被發現到的璀璨珍珠。
意外地發現到,人均GDP與近三年經濟成長率最高的城市,竟然不是北京、上海、廣州或沿海大都市,而是深藏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還超越台灣。而最愛花錢的是廣州人。中國前十大城市的零售市場規模超過十三兆台幣,超越台灣去年的GDP總值。
都市化將大幅拉動醫療、教育、公共建設的需求,同時也為民間消費的崛起,提供最好的舞臺。「預期亞洲將受惠於新興經濟體的加速城市化,使亞洲區域內的消費,或各國的內需消費,成為GDP成長的主要原動力,」前高盛執行董事胡祖六指出。
中國城市化發展太快,亞洲最大高科技通路商聯強國際也在跟城市化賽跑,今年在大陸搶建十一個營運中心,上海總部正大興土木趕蓋營運大樓,以因應快速成長的消費需求,「未來只要是省會城市,都不可避免的去設點,」聯強中國區總經理王順生指出。
城市化,讓中國消費力從沿海一線都市逐步往內陸中小城市梯形移轉,大陸內地中小型都市爆發出火熱朝天的消費力。兩年前,重慶解放碑商圈的蘇寧電器試營運一天半,就創下一.八億元的業績。
去年七月盛暑,百腦匯合肥店與招商銀行、中國移動合作,仿效百貨公司「VIP封館之夜」的特賣活動。五個小時內,湧入一萬多位VIP客戶,賣出了近千台的筆記型電腦,「合肥人買筆記型電腦就像是買菜一樣,毫不手軟,」百腦匯常州店總經理林世豐回億,連續三年,合肥店的租金每次上漲二○%,店家還搶著續租。
原本被企業忽略的二、三線城市,剎那間井噴出消費熱潮。
鏡頭移到東北,七百萬人口的瀋陽,今年有十家大型購物中心要開幕,LV瀋陽店的年營業額超過兩億人民幣。
其中,瀋陽要興建一座斥資三十七億人民幣,建築面積近三十萬平方米的盛世長安超大型購物中心,「今年底,你就會看到綿延好幾公里長的數家購物商城,」一位協助瀋陽購物中心建構CRM系統的台商指出。
積極有信心——中國消費者改變企業行銷
大陸五億多的中產階級,充滿自信與自我主張,也改變了企業市場營銷的策略。
在中國一胎化政策下,最早的一批「兒皇帝」已經是三十多歲的青年,消費力驚人,「就算是就業,也都是回頭拿家裡的錢,一個小孩六個大人養,敢花錢,不用養父母,」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觀察。
中國消費者是全球最愛國、對未來最有信心的一個族群。
根據WPP調查,超過五成的中國消費者對於中國充滿信心,不擔心未來,這遠超過全球平均值三八%,「中國人對於未來充滿信心,馬上反映在消費態度上,非常積極,」百安居(B&Q)市場部總監蔣美蘭分析。
週三下午,應該是各大賣場最冷清的時段,但上海龍陽地鐵站的百安居,卻有很多年輕的情侶與夫婦,來挑選房屋裝修的材料,更有許多的老太太拿著紙筆,幫小孩抄寫產品價格,拿回去給小孩比價,「所有年輕人在父母的金錢支持下,在二十多歲就買到人生的第一套房子,」蔣美蘭說。
二十五歲的田田,兩年半前她與先生在上海揚浦區買了一間七十五平方米(約二十三坪)的房子,最近她賣掉上海的房子,三十個月內她的房子賺了一倍,「我們準備搬回安徽,可以買一套不需要貸款的房子,做個小生意,不用再上班看人臉色。」
「我們上週已經回到合肥濱湖新區看房子了,準備回安徽定居,」田田指出,才一個月的時間,原本看好的合肥新房房價上漲了一六%,她決定趕快下手買房。
大陸中產階級除了年年加薪之外,在投資理財方面,最近十年的房市股市狂漲,更提供了中產消費群勇於追求理想生活的重要支撐。
二十八歲的上海女生Yumi,目前在一家大型文創公司擔任業務總監,工作六年的她,已經花七十多萬人民幣在成都買一間房子,她住在浦東,每天無法忍受人擠人的地鐵,於是又買了一台價值一百萬台幣的大型轎車,「每天開車上班,享受個人的空間,」Yumi說。
從去年開始,Yumi已經從業務人員,升遷到部門主管,她很懂得投資自己,花了七萬人民幣,去念復旦大學EMBA與哥倫比亞大學合作的管理課程,計劃準備出國留學。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墨比爾斯部落格/揭開羅馬尼亞神祕面紗

【聯合報╱墨比爾斯】2010.05.23
每當談論到待開發市場時,投資人往往先聯想到中東及北非地區,諸如烏克蘭和羅馬尼亞等東歐待開發市場卻常被忽略;但我們認為,東歐區域具備眾多令人興奮的投資機會。
我曾多次拜訪羅馬尼亞,在過去6個月中,由於要進行在布加勒斯(Bucharest)設立辦事處的各項工作,我拜訪該地的次數更頻繁。我深受該國歷史魅力吸引,其中包括該國首都布加勒斯及Sibiu小鎮。羅馬尼亞文化與其他東歐國家有所差異,該國的歷史源流與文化氣質較偏向拉丁民族而非斯拉夫民族。
羅馬尼亞及其他東歐國家的經濟模式正逐漸從國家主導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轉向市場導向、民營企業與擴大民營化的模式。
羅馬尼亞於2007年加入歐盟,現階段正在進行重大改革,預期將有助於改善該國的資本市場。然而,如同其他東歐國家一般,羅馬尼亞同樣受到金融風暴的沉重打擊,並且需要財政援助。歐盟提供200億歐元的財政援助,有助羅馬尼亞鞏固該國的市場,並紓緩該國貨幣貶值的壓力。
此外,歐盟金援也給予羅馬尼亞一些喘息空間,該國政府得以將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毛額比重維持在略低於5.2%的水準。政府預計將削減約占國內生產毛額1%左右的財政支出。
基礎建設發展為歐盟援助資金可供運用的主要項目之一,對投資人特別具吸引力。我們認為,該國將投入大量的資源以加強基礎建設,業務範圍涉及建築工程或建材供應的相關企業皆具良好的潛在投資機會。另一方面,由於電力需求不斷增長,電力能源產業成長的前景可觀。
一位羅馬尼亞的讀者索林,最近與我分享他對外資流入與流出對該國影響的觀察,特別是近幾年的影響。他說:「投資人從極度的樂觀,轉向過度的悲觀」。
我們團早已學會秉持耐心,不被市場短期雜音幹擾。由於訊息的不完整,有時甚至出現細節被誇大或斷章取義情形,導致外國投資人及讀者可能對羅馬尼亞與其他待開發市場產生錯誤認知。因此,能瞭解真實的情況而不被表像所誤導是極為重要的。
我們從羅馬尼亞看到了巨大的成長潛力及投資機會,並計畫擴展我們於該地的業務,近期也將再次拜訪該地。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節稅有道 課富人稅更難嘍

2010-05-21 工商時報
又到報稅季節,但政府要從有錢人口袋中課到稅,絕非易事,會計師表示,股票的資本利得與租金收入是有錢人主要收入來源。而且來股票的收入占所得額高達7成,為避免股利被課40%高額稅率,有錢人幾乎都透過在海外設立紙上公司來節稅,因為設立境外公司以外國公司股東身分投資台灣公司以就所分配股利扣繳20%,至少可少繳20%的稅。
而租金收入因可列舉購屋貸款利息等扣除額,有些人幾乎不需繳稅,換言之,政府能從有錢人所得扣到的稅比上班族少很多,頂多只有20%的股利收入。
會計師指出,有錢人的收入主要可分為2大部分,1是所得稅,2是財產稅,其中財產隨著政府將遺產稅從50%降到10%後,財產已不再是節稅的重點,今年起,節稅的主軸全部放在所得收入。
在所得收入部分,又可分為2大來源,一是來自股票的收入,二是租金收入,其中來自股票的收入又占所得7成,既然股票產生收入占比最重,自然成為節稅的重點,但依所得稅法第4-1條,從97年起,證券交易所得停止課徵所得稅,證券交易損失亦不得自所得額中減除,換言之,對有錢人而言,股票收入唯一會被課稅只有股利收入。
雖然只有股利收入需課稅,但可別小看股利,因為,這些有錢人每人光股利收入就相當驚人,會計師指出,尤其是持有電子股者,只要在電子公司做20-30年的幹部,手中握有的股數隨便都是上千萬股,由於電子股每年發的現金股利都還不錯,若不好好地做好節稅,每年可需繳微數不小的一大筆稅金。
他有很多的客戶手中都握有大額的電子股,如其中有1位戶擁有8,000萬股,且現金股發放2.5元,以40%稅率計算,光股利就要繳8,000萬元的稅金。
為了避免被課40%的高額稅率,有錢人通常都會在開曼群島、香港、新加坡等免稅地區設立紙上公司,透過海外投資公司交易,稅率馬上可以降低,會計師指出,有錢人設立的海外投資公司那麼只需繳分配股利扣繳20%,比起國內40%的稅率,稅率就差了20%。
且為了避免政府查稅越來越積極,今年起,這些有錢人,不僅在海外開紙上公司不會用台灣護照,之前用台灣護照開戶,現也陸續在變更資料。
有錢人通常都可以跟銀行貸到較高成數的貸款,舉例來說,買了1棟1億的房子,若從銀行貸款8,000萬元,光銀行的利息,再加其他的折舊費等算一算,租金所得幾乎不會被課到稅。
此外,再將銀行貸得的8,000萬匯到海外投資,若保守一點不做投資只放在銀行存款,以澳幣4%的利息來看,光利息錢就有300-400萬元,由於收入低於600萬元,依法不需繳納最低稅負,如此一來,租金收入不但不用繳稅;貸款金額還可透過海外投資賺錢且不需再另繳稅。

國外私募平常 台灣濫用全走樣

2010-5-21
私募的立法背景得回溯至二○○一年,當時網路泡沫化,台灣雞蛋水餃股滿山遍野,上市櫃公司籌資困難,因此參考美、日規定,制訂相關法規,誰知道在國外非常正常的私募,到台灣卻被大股東濫用,完全走樣。
證交所指出,二○○一年因網路泡沫化,科技股崩盤,導致雞蛋水餃股暴增,政府在二○○二年修訂證交法,幫雞蛋水餃股籌資找一條出路,讓企業籌募資金方式更具彈性,並配合企業併購法推動企業併購政策,正式引進私募制度;其優點在於可快速引進資金,比現增所受的限制較少,另可引進策略性合作夥伴,發展規模較大的營運計畫。
證交所表示,國內對私募的規定,其實已較國外嚴格,譬如國外只要董事會通過,台灣則還需要股東會的二分之一以上股東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出席股東同意才行,另外對私募股未來能否上市,主管機關兩、三年前也制訂法規,必須達一定獲利標準,才能上市,不過今年要上市的私募股才會開始適用。
由於國外講求的是股東行動主義,股東對上市公司作法有不認同的時候,自然會提出一定的異議,但台灣以散戶為主,每到股東會拿了紀念品就將委託書交給公司,實際參與的股東並不多,更遑論在股東會上提出其他意見。
對於私募案的管理,目前還是以金管會證期局為主,投保中心也只能派律師在股東會上表達異議,證交所則要求公司資訊詳細揭露,整體影響力有限,未來是否需要修法減少私募案被濫用,主管機關應仔細評估,避免小股東權益遭踐踏。
先減資再私募 小股東殺股表態
今年上市櫃公司減資、私募動作不斷,不但減資規模破紀錄,預計私募的家數也創新高,其中不合理處甚多,尤其先大幅減資再大筆私募二度傷害股東權益的影響最大,許多公司股價重挫也反映小股東不願當冤大頭的事實。
截至目前為止,共有八十二家上市櫃公司公告減資,總計減資金額約三千億,減資幅度最高的智基科技,更減掉九七.○三%的股本;對上市櫃公司出現史上最大規模減資潮,立委林德福、賴士葆、羅淑蕾昨在立院財委會表示關切,質疑是否有些公司藉機「坑殺小股東、進行五鬼搬運」!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強調,會對異常減資進行瞭解,也會要求相關單位做好資訊揭露。
另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今年將同步減資再私募的公司,共有二十八家之多,其中大同、華映、力晶、茂德是規模較大的公司,這些公司在宣佈減資後私募,股價表現都很慘,大同在宣佈大幅減資後,跌幅將近三成,華映更一口氣跌掉四成。另如華孚短線跌了近三成,長鴻營造雖有金主入主,宣佈減資股價也同樣連四根跌停板,股價都非常弱勢。
此外,根據「公開發行公司辦理私募有價證券應注意事項」,私募價格不得低於定價日前一、三、五個營業日,擇一計算之普通股收盤價的「簡單算數」平均數的八成。
不過從已公告的公司私募資訊來看,有三家公司私募定價訂在參考價的三到四成,明顯不合理,分別為佳必琪、普格及佳穎,主管機關有必要要求其改善;另如華冠則公告私募實際價格擬請股東會授權董事會,視定價日當時市場狀況決定,也完全違反證交法規定。
私募有巧門 圖利大股東
上市櫃公司透過私募普通股大吃小股東豆腐,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只是今年特別離譜,如果今年提出私募案的一八○家公司股東會都順利通過議案,且私募增資完成,那以後上市櫃公司要以過去「正當」管道籌資更將微乎其微,因為私募增資通常對大股東最有利,主管機關應該重視失控的籌資環境。
一般而言,私募就是引進資金,除了可補足帳上資金的不足外,另一方面就是引進策略投資人,但通常排除原股東及員工優先認購權利,而洽特定人認購,如此一來,就給大股東上下其手的空間。
簡單的說,大股東原本手中就有持股,透過私募認購較低成本的股票來增加持股後,再將老股換個方式在市場出售,持股比例依然不變,但低價認購的私募與老股至少兩成價差,等於穩賺不賠;而這些個股會有一個特色,就是在私募定價期間,公司股價漲不動,通常就是大股東壓低私募價給自己認,等私募案完成後,大放利多股價大漲特漲,再將老股出脫,成功賺到價差。
如果這些公司,把私募價訂在面額十元之下,這中間的價差,公司還要當成累積虧損,損害股東權益,等於讓全體股東剝兩層皮,大股東先賺價差、小股東還要承受公司淨值縮減的慘況。
另一種情況,則是透過私募引進策略投資人,通常這種股價就會先拉高,因為推高股價可募得更多資金,並且不會稀釋過多原大股東的權益。
面對這麼多公司的私募案,身為小股東,首先要判斷公司是否真的有資金需求,若公司負債比還不到五成,帳上現金也充裕,辦私募增資的目的投資人就要瞭解清楚;至於是否真的要引進策略投資人,小股東也要打電話到公司問個明白,如純粹只是大股東要認私募股,那還是奉勸投資人,消極的作法就是不要把委託書給公司,讓股東會私募議案無法過關,積極的作法則乾脆不要當那家公司的股東,免得權益受損被當冤大頭。

俄羅斯重新崛起?

2010年05月21日 作者: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世界史系主任 多明尼克•利芬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蘇聯經濟改革(perestroika)時期俄羅斯和西方世界之間的風流韻事,總是可能由愛成仇。帝國的隕落通常令人痛苦。若要以英國為例,形容一下蘇聯的解體,你肯定會想到上世紀30年代大英帝國的瓦解。當時在大多數英國人看來,大英帝國解體本質上是好事,是一種自然規律。你會想到,在帝國沒落的同時,蘇格蘭(相當於烏克蘭)和威爾士(相當於白俄羅斯)也退出了聯合王國,伴隨著毀滅性的經濟蕭條,君主立憲整體和議會制度(相當於蘇聯政府)也被顛覆。
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重新確立國際地位、並在後帝國時代維持一種利益範圍的努力,就不足為奇了。隨著俄羅斯從上世紀90年代的低谷逐漸復蘇,這種努力也與日俱增。不僅其“近鄰”,就連中西歐的大部分國家,現在都擔心自己過於依賴俄羅斯的油氣資源。當格魯吉亞一不小心惹惱了“俄國熊”,便發現莫斯科仍然有著在邊境線之外發起有效軍事行動的意願和能力。
但鑒於烏克蘭的大小與不穩定性、在烏克蘭生活的俄羅斯少數民族的人數,以及克裏米亞地區及黑海艦隊對俄羅斯人想像力的牽制作用,俄烏關係一直是國際穩定方面的最大風險。因此,上月俄烏簽署的協定——延長俄羅斯海軍在塞瓦斯托波爾港租約,以換取更低的能源價格——成為一段時期以來從前蘇聯地區傳出的最為可喜的消息。
對俄羅斯新帝國主義的譴責,有時是合情合理的,儘管如此,這種譴責總是應該有所節制,要意識到這種行為在昔日帝國都並不罕見。1945年之後,英國也曾經竭盡全力在其不斷萎縮的帝國版圖內保留盡可能多的影響力,有時不惜違反國際法(在蘇伊士)或侵犯人權(鎮壓肯雅茅茅運動(Mau-Mau)的戰爭)。
放棄一個陸上帝國,向來比放棄海外殖民地更加困難。英國曾經擁有一個帝國,而俄羅斯本身就是一個帝國:放棄個人的財產,比直面對於自我身份的質疑要容易得多。面對亞洲或中東的眾多事件,倫敦方面更容易採取一種放鬆的態度,而莫斯科則更難對高加索地區的騷亂淡然處之。英國和法國面臨的難題中,與一個統一陸地帝國的問題最為接近的,便是愛爾蘭和阿爾及利亞問題,而在這兩個問題上,事實證明:帝國的撤退造成了異常嚴重的麻煩。
當然,俄羅斯緊緊抓住了帝國皇冠上那顆明珠:西伯利亞。考慮到這一地區的財富、稀少的人口以及中國這個“強鄰”,西伯利亞的安全必然會引起莫斯科的關切。但西伯利亞也提供了種種可能性和誘惑。在這個資源不斷稀缺的世界,西伯利亞的碳氫化合物資源不僅讓俄羅斯擁有了國際影響力,而且幾乎決定了其尋求自我肯定的方式。謝天謝地,俄羅斯選擇了能源作為武器,而不是軍事力量和吞併領土等手段。儘管如此,俄羅斯擁有的這種武器,使其在奉行自由資本主義的全球經濟體制中,成為一個有些尷尬的參與者。
隨著英語國家主導的全球化的第二個時期開始面臨眾多考驗,人們幾乎不可避免地會想起第一個、由英國引領的全球化時期——那一次全球化進程在1914-18年遭遇重創,在1939-45年幾乎被摧毀。如果今天的中國是德意志帝國,那麼全球穩定的前景就不太樂觀。1913年,俄羅斯44%的貿易是與德國進行的,而且兩大帝國的繁榮對於彼此都利益攸關。儘管如此,1914年兩國間還是爆發了戰爭。
現有國際秩序的穩定非常符合當今俄羅斯的利益,如果這種秩序崩潰,能置身於火線之外,對俄羅斯而言就更為有利。但俄羅斯對於可決定其命運的地緣政治及經濟因素的掌控,甚至要比二十世紀上半葉更加無力。歷史不太可能讓俄羅斯的統治者相信,全球經濟聯繫(更不用說民主體制)是穩定與和平的保證。昔日的悲慘經歷大概會讓他們更相信一個事實:即儘管在1914年、甚至在1939年,都還有可能相信戰爭會以某種被定義為勝利的有意義的結果告終,但核武器的存在,使這種觀點不再可信。
本文作者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國際史系主任,著有《俄羅斯抗擊拿破崙》(Russia against Napoleon)一書。

亨德利重金押注中國經濟大幅放緩

2010年05月21日 英國《金融時報》 薩姆•鐘斯 倫敦報導
對沖基金經理休•亨德利(Hugh Hendry)建立了意在從中國崩盤中獲利的大量頭寸。能言善辯的亨德利過去兩年因成功預測全球經濟衰退而聞名。
亨德利在倫敦的Eclectica資產管理公司構建了一個“short credit”投資組合,倘若中國經濟增長大幅放緩,亨德利的旗艦基金將可贏得2.5倍的投資回報。
另外,據悉Eclectica準備在下月設立一隻獨立的基金,計畫從同樣的策略中獲利。
如果成功,新基金的投資回報甚至會超過旗艦基金。
亨德利本周在月度致股東信中表示:“我和投資團隊慎重構建了一個包含20多家週期性工業企業的short credit投資組合,這些企業具有背負巨大財務槓桿、過度依賴亞洲和大宗商品的可疑特徵。”
“毫無疑問,其中一些企業會生存不下去,還有些企業將不得不進行徹底整頓和重組,而我們就會賺錢。”
記者昨日致電Eclectica請求置評,但未得到回復。
亨德利2005年從倫敦最著名的對沖基金之一Odey資產管理公司中剝離出Eclectica,2008年他因正確預測經濟衰退,給客戶帶來巨額回報。
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後,Eclectica基金僅在2008年10月就增長了50%。
亨德利的最新預測,與全球最知名的基金經理之一——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的觀點截然相反。身為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投資總裁的波頓,經過大力宣傳,在4月份為他管理的“中國特殊情況信託基金”(China Special Situations)籌集了4.6億英鎊(合6.59億美元)資金。當時波頓表示,他認為有關中國泡沫的說法“誇大其辭”。
維權人士、知名空頭投資者詹姆斯•查諾斯(James Chanos)目前也預測,中國房地產市場將會戲劇性崩盤。

三星能超過英特爾嗎?

2010年05月20日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在實現了歷史上最好的第一季度業績後表示﹐計劃把用於晶片的資本支出翻一番﹐今年的投資額將達到95.6億美元左右﹐約是其競爭對手英特爾公司(Intel Co.)預算的兩倍。
這個大型投資計劃的資金將來自運營產生的現金。三星此舉向市場發出了強烈的信號﹐這家在韓國市值最高的公司正認真地努力擴大其市場市佔率。
它進一步表明﹐隨著市場對手機、個人電腦和電視等電子產品需求的改善﹐科技類公司的業績正在回升。三星是世界上最大的存儲晶片和平板電視供應商。以產量計﹐它是世界第二大手機製造商﹐僅次於諾基亞公司(Nokia Corp.)。
科技類公司通常在市場條件較好之時增加資本支出﹐當需求較弱時減少支出。三星公司的部分支出將用於建造新的生產線以生產存儲晶片﹐例如用於個人電腦的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及用於蘋果公司(Apple Inc.)的iPod和數碼相機的NAND閃存卡。此舉將使三星公司今年能夠繼續以世界最大的存儲晶片供應商的身份主導這些細分市場。而且它或許恰好足以使三星公司追上當前世界最大的晶片生產商──英特爾公司。
但三星公司需確保不要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如果其新工廠生產更多的晶片﹐而其競爭對手也亦步亦趨以保持其市場市佔率﹐則晶片行業可能再一次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從而損害各公司的盈利能力。三星的業務屬於週期性行業﹐而且在歐洲市場狀況不穩定的情況下﹐當前的需求能否持久尚不能確定。
Yun-Hee Kim

查贈與大戶 3大族群要當心

2010-05-20 工商時報 【魏喬怡/臺北報導】
不要以為自己不是百大富豪就不會被國稅局盯上,在國庫空虛的年代下,有3大族群都會成為國稅局眼中的肥羊!會計師指出,像是年紀大的人在一個年度中財產發生明顯變動情況,或是年紀很輕的人在一個年度中財產發生明顯變動情況,還有億萬富翁等3大族群,都是被查核的重點。
勤業眾信會計師莊瑜敏表示,一般來說,年紀大者財產在一個年度中忽然顯著減少,或是年紀輕者在一個年度中財產忽然大量增加者,都可能成為焦點。
過去常見的案例是二等親之間股權交易的買賣,常常會被國稅局視為贈予來課稅。比如說爺爺想把手中持有的未上市櫃股票,低價轉讓給孫子,以為這樣不用繳贈與稅,但是國稅局還是會依股票的實價來課稅。
安致勤資會計師集團總負責人呂旭明在節稅致富一書中就指出,凡是名下有一棟房屋的民眾若在1個年度中財產發生明顯變動情形,還有財產達1億元以上,都要注意贈與稅的規劃。
過去曾有高齡90歲的人,因為有上千萬元的定存到期解約後,轉帳到長孫帳戶裡,後來就被國稅局查核到,國稅局認為老翁不可能在短期內就花掉钜款,因此,要求補徵贈與稅,並處以1倍罰鍰。
呂旭明提醒,只要在1個年度中財產發生明顯變動,都可能被列為選查核課對象。像是全年財富增減達10%以上的納稅義務人,且與申報所得不相當者。還有同筆土地1年內2次移轉,第2次移轉的買受人與前次出售人姓氏、住址雷同,而移轉現款在300萬元以上者。
另外還有年紀未滿25歲,但金融機構存款超過500萬元,年紀25歲到30歲間金融機構存款超過千萬元者。

米蘭檢察官:義大利面臨的問題可能比希臘更為糟糕

2010-05-20
米蘭一檢察官19日表示,義大利面臨的問題可能比希臘更加糟糕,因義大利有許多地方政府投資風險衍生品。
綜合外電5月19日報道,米蘭市檢察官阿爾弗雷多•羅佈雷多(Alfredo Robledo)19日稱,義大利可能面臨比希臘更加糟糕的金融問題,因其許多市政當局投資風險衍生品。
在審判那些被指控銷售衍生品中存在欺詐行為的銀行時,羅佈雷多告訴記者稱,只有當未來幾年衍生品到期時才能清晰的看到危險的程度。
其在法庭外告訴記者稱,“危險是真實存在的,但是並不是即期的。”“義大利是歐洲唯一的一個有如此多的市政政府擁有此類合約的國家。”
他稱,“這些市,區及省有如此多的泡沫,遲早這些泡沫將會破裂,而沒人知道這會何時發生。”
“這是一個不同於希臘的問題,但是鑒於其範圍廣泛,我希望我是錯誤的,但是可能是一個比希臘更加糟糕的問題。”
在審判中,羅佈雷多指控4家國際銀行在米蘭政府發行的16.8億歐元債券相關的衍生品銷售中,從不合常規的做法中獲取1億歐元的非法利潤。
這4家銀行是瑞士的瑞銀(UBS AG),德國的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 ),美國的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及德國住房抵押貸款商Hypo Real Estate Holding AG旗下Depfa Bank Plc銀行部門。
羅佈雷多稱,這些銀行向那些對投資如何運作的知之甚少的人們出售復雜的衍生品,致使米蘭城面臨巨大的風險。
這些銀行否認有不當行為。

金融海嘯又來了?

(2010-05-19)陶冬
希臘沒有被債權人追債,對沖基金反而先被銀行追債了。歐洲債務危機惡化,歐元暴跌,風險意識增強,LIBOR抽升,銀行/投資銀行提高抵押標準,對沖基金被迫平倉降杠杆。這是近日市場大幅波動的真正因素。
金融資產價格的暴跌,勾起人們對金融海嘯的回憶。第二波海嘯是否很快會掩至?筆者認為不會。
由於歐洲領袖的推諉和無能,個別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已經演變為歐元危機,市場對歐元的結構性缺陷更加挑剔,對其前景更加悲觀。匯率大幅波動,通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失衡。當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匯率體系亂象叢生時,全球金融市場及經濟復蘇的確面臨著重大的不確定性。出現“黑天鵝”這樣的小概率事件,導致市場恐慌性拋售的風險不容忽視。
何況南歐國家的確面臨龐大的債務問題。希臘、西班牙、葡萄牙三國的國債規模大約為1.3萬億美元,是當年次級房貸貸款規模的一倍,觸發海嘯的誘因是明顯存在著。而且,市場對歐元走勢觀點之一致,沽空歐元之方便,比起危機前的次貸資產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次貸不過是一場危機的導火索,真正將個別金融資產的問題演變成百年一遇金融海嘯的,是盤根錯節的衍生產品和金融機構超高的借貸槓桿。這些因素在兩年前的金融危機中大致已經被引爆了。換言之,誘發大爆炸的火星又出現了,但是火藥庫則已經基本不存在了。少了衍生產品和超高槓桿,危機的擴散程度和範圍便與2008年的金融海嘯不可同日而語。
筆者對“歐豬國家”的減債努力並不看好,對歐元的長遠前景也不看好,但是認為目前市場對歐洲的短期前景過度悲觀。歐盟5月10日宣佈的7500億歐元拯救計畫,已經為“歐豬”的發債融資包了底。7500億美元相當於西、葡和希三國GDP的60%,三國總債務的77%,而且發債利率以歐盟信用評級為准。筆者相信西葡希今年債務違約的機會頗低。它們有無能力及決心去解決財政上長期入不敷出的問題依然是未知數,不過這是起碼三年以後的難題。
至於市場關於歐洲經濟陷入兩次探底的恐懼,筆者認為也有誇張的成份。受財政緊縮的影響,西葡希的經濟增長在今後幾年估計會收縮。不過歐洲核心經濟德國、法國的增長卻非常強勁,弱歐元可能進一步提高德國出口的競爭力。德國一國的經濟總量已超過西葡希三國總和的一倍。將債務國家在市場上的破壞能量照搬到實體經濟這種分析方法並不合適。
筆者認為,經濟復蘇與市場動盪,是今年全球經濟中兩條並行的主線。歐洲債務危機還會製造出新的波折,甚至恐慌,歐元仍有進一步貶值的空間,不過由此觸發新一輪金融海嘯的可能不大。歐洲的總體債務(包括政府、企業、個人)占GDP的220%,低過美國的270%,英國的300%和日本的363%,問題出在債務分佈上。以歐洲領袖最近所表達出的態度,資金的北水南調已經成型,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會繼續。歐洲央行也罕見地為歐豬的財政作出背書,不分評級地接受歐洲主權債券作為抵押,這與美國聯儲平息雷曼倒閉後的市場恐慌時的做法如出一轍,而且歐洲貨幣當局顯示出它容忍歐元有序貶值的立場。筆者相信歐洲的短期震盪未了,不過不至於帶來一場新的全球性的災難。不過特殊時期需要特別小心,尤其需要特別留意歐洲銀行資產品質的惡化程度及資金市場會否出現斷流。

Lex專欄:主權財富基金投資

2010年05月14日 英國《金融時報》 Lex專欄
顧客無法抵禦奢侈品牌的誘惑。主權財富基金也是如此。在一系列著名的主權財富基金投資中——包括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和大眾(Volkswagen)等汽車製造商及眾多投資銀行,卡塔爾主權財富基金的子公司收購倫敦哈洛斯百貨商店(Harrods)只是最新的一例。但發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許多高調的體育、媒體和技術交易會證明這一點。
根據研究公司Preqin的資料,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持有約3.51萬億美元資產。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可能屬於油氣資源豐富的阿布扎比、科威特和挪威。但對於控制著如此巨額資金的機構而言,它們的投資策略並非總是合理的。多數主權財富基金幾乎都承認它們缺乏直接管理的經驗。阿布扎比將五分之四的資金委託給外部經理人管理——大多數投入了追蹤市場的指數基金。這種消極的外包式管理方式對主權財富基金來說是有意義的,但與直接收購外國戰利品公司相矛盾。
不過,多樣化投資是正確的。卡塔爾首相希望本國主權財富基金在金融服務、工業和旅遊等領域進行收購。他說得很好。但與其他主權財富基金一樣,卡塔爾發現難以抵禦對知名品牌投資的誘惑,例如一間豪華的古巴酒店,以及倫敦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的辦公區。

中國樓市如降溫 鐵礦石巨頭或弄巧成拙

2010年05月18日
分析人士說﹐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商和它們的國際同行可能很快就會發現﹐中國房地產市場將意想不到地成為決定它們短期命運的一個重大因素。
問題就潛伏於礦商們新推的鐵礦石定價模式中。
新機制得到了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和力拓(Rio Tinto PLC)的支持﹐它讓鐵礦石合約價格的設定朝著現貨市場的季度平均價格靠攏﹐有些情況下是朝著月度平均價格靠攏。
新機制取代了20世紀60年代開始運用、以年度價格為基準的制度﹐一直到今年3月份﹐這個制度還被或多或少地普遍運用。其典型特徵是談判過程冗長﹐礦商和它們的鋼企客戶們要為年度合約設定一個單一價格。人們認為﹐只要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上漲﹐新機制在短期內就會對礦商有利。
必和必拓、力拓等礦商面臨的問題是﹐在大宗商品行情低迷期間﹐新機制將對它們的收入產生相反的影響。往大的方面說﹐新機制會令它們受到意外的沖擊﹐比如說一些分析師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在醞釀的情況。
野村國際(Nomura International)駐香港策略師戴仕文(Sean Darby)說﹐我相當看空賤金屬資源股﹐因為隱含的大宗商品價格並沒有反映出中國未來房價陷入低迷的現實觀點。
戴仕文在4月份警告說﹐由於政府的樓市降溫措施可能會同時引起銷售量下降、供應量上升﹐中國房地產行業將迎來一場“完美風暴”。
戴仕文本月早些時候撰寫研究報告說﹐房價與一個開發商股價指數從去年10月份以來就反向而行﹐它們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預示著樓市將出現回落。
但到目前為止﹐大宗商品市場基本上忽略了有關中國樓市的擔憂﹐投資者關注的是中國不斷上升的經濟增長率。4月21日﹐反映中國到岸鐵礦石每日現貨價格的“鋼鐵指數”創下每幹公噸186.50美元的紀錄﹐平均價格較3月份上漲25%。
危險信號
但從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研究人員上週五發佈的非官方數據來看﹐中國樓市的第一批裂縫或許正在出現。
渣打銀行中國辦公室編制的數據顯示﹐5月初上海新房價格周環比下跌28%﹐而在截至同一週的四個星期內﹐深圳房價下跌了26%﹐北京下跌11%。
渣打銀行提醒說﹐這些數據反映的是豪華與中端市場的成交均價﹐可能存在失真的情況。
其他大城市的房價跌幅相對較小﹐不過在重慶等二線城市﹐銷量仍然下降了接近四分之一﹐這說明一些買房人和賣房人採取了觀望姿態。
渣打銀行分析師嚴瑾(Jinny Yan)在上週五發佈的研究報告中說﹐即使是在近期出現下跌的情況下﹐房價還有很大的下跌空間。
分析人士說﹐在推動新的現貨市場定價機制方面﹐由於存在長期的“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大牛市的論斷﹐加上認為中國能夠維持每年雙位數的經濟增長的過於樂觀的觀點﹐英澳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力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Vale SA)等競爭對手可能因此而盲目。
經濟及政治分析師、管理著香港對沖基金Independent Strategy的羅奇(David Roche)說﹐推進現貨市場定價機制是基於一種極其弱智的假設﹐也就是現貨價格會一直上漲。
羅奇認為﹐中國正處於信貸泡沫破裂的早期階段﹐信貸泡沫的破裂將使中國經濟年增幅回到約6%的水準。
羅奇說﹐他一隻自然資源股票都沒有﹐因為他堅持認為中國不斷減少的需求最終將給所有的工業大宗商品價格帶來下行壓力﹐可能只除了原油。中國的鐵礦石進口佔了全球海運鐵礦石貿易額的70%。
羅奇說﹐在這種情況下﹐鐵礦石價格可能會在短短一個季度內就跌到目前水準的一半。他還說﹐信貸緊縮也會削弱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工具為基礎設施工程提供資金的能力。
不過﹐礦業公司目前看起來很有信心。必和必拓首席執行長高瑞思(Marius Kloppers)說﹐他預計即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鐵礦石價格也會獲得支撐﹐保持在每噸近120美元-130美元的水準。
週五有報導援引高瑞思的話說﹐這是供應的邊際成本﹐在這個水準有很大的緩沖。
並非所有的鐵礦石買家對新的機制都感到高興。大型礦業公司與一個代表中國主要鋼鐵企業的團體之間就建立固定定價機制的談判持續了一年有餘﹐據報導鋼鐵企業被迫在過渡時期使用季度平均值。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中國鋼鐵企業帶頭反對現貨市場定價機制﹐但如果鐵礦石價格大幅下滑﹐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被迫接受比舊機制下更低的價格﹐中國鋼鐵企業卻可能最終成為受益者。
至少有一個主要鋼鐵生產商可能會改變立場:中國最大的上市鋼鐵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本月早些時候對中國國有媒體說﹐公司正在考慮改用新的定價機制。
與此同時﹐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面臨更加嚴格的銀行貸款限制和其他籌資活動限制﹐它們可能會擱置或推遲新的項目﹐給中國的房地產建設熱潮踩剎車﹐鋼鐵、銅和其他材料的需求可能會隨之減少。
羅奇說﹐我不會持有資源類股﹐我會做空實物銅。
野村的戴仕文說﹐對澳大利亞的礦業公司來說﹐假如中國增速現在放緩﹐那真是最不合時宜的了。澳大利亞政府正計劃改革稅收制度﹐擬於2012年7月開始實施40%的資源“超級利潤稅”。戴仕文說﹐當鐵礦石合約最終重新定位在更低的現貨價格時﹐可能是“雪上加霜”。
不過﹐新的資源稅方案引發了主要礦業公司和一些分析人士的強烈批評。這些公司可能會是新的國稅的最大受害者。分析人士則認為該計劃可能要經過大幅修改﹐或徹底作廢。
Chris Oliver本文譯自MarketWatch

大中華市場-大者恆大的中國基金

2010-05-15 工商時報
中國基金公司季報出爐,解讀當中數據,雖然不難發現中國基金業生態是強者恆強,但是個別基金強大吸金能力不但可能為基金公司業績創佳績,也可能造成業界排名重新洗牌。
依基金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來看,去年底的前10大基金公司仍然持續蟬聯寶座,僅管今年第1季中國A股基金表現慘淡,前10大基金公司的市占率仍較去年底微幅上升,達到49.58%,占據著中國基金業的半壁江山。
去年底市占率第1的華夏基金公司,在今年第1季仍占龍頭寶座,不過排名第2的易方達也不是省油的燈,短短3個月的時間,易方達就將其市占率提高了0.68個百分點。
相較於前10大基金公司的不動如風,排名最後幾名的基金公司競爭則是波濤洶湧。資產規模排名最後的10家中國基金公司中,有高達8家的排名重新洗牌。
其中,排名進步最多的公司莫過於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公司,排名較去年底上升了6名,今年第1季來到第52名,另外,民生加銀基金公司,資產規模排名也上升了3名,隨著這兩家公司排名往前,也相對擠壓其他資產規模排名落後基金公司的空間,像是中歐、金鷹、天治、天弘、 金元比聯和浦銀安盛這些基金公司排名都出現下滑。
雖然基金公司整體資產規模排名強者恆強,中國市場第1季表現失色,再加上也不少投資人淨贖回基金,使得中國基金業第1季整體資產規模呈現下降,不過從資產規模較去年底上升的比率來看,卻僅有8家基金公司呈現上揚,分別為華富、華商、民生加銀、摩根士丹利華鑫、農銀匯理、新華、銀華和中銀基金公司。
仔細觀察這些資產規模逆勢上揚的基金公司,可以發現民生加銀、農銀匯理、新華和中銀等4家基金公司,資產規模的上漲來自於新發行基金的貢獻;而另一方面旗下績效優異基金吸引大批投資人申購,則是造成華富、華商、摩根士丹利華鑫和銀華等4家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以基金類型來看,在中國股市表現整體疲弱之下,股票型基金和股債混和基金的資產規模都有不同程度縮水,而第1季資產規模有所上揚的基金類型為保本和債券型基金,在市場持續盤整、區間波動不動下,這些風險相對較低的基金也受到投資人青睞。至於QDII基金,由於基金公司在海外市場投資研究團隊實力有待考驗,再加上近年來全球金融危機不斷也使得中國投資人對投資海外裹足不前,使得QDII基金整體資產規模仍不盡理想,相較於去年底基金資產規模幾乎呈現全面下降。
以個別基金來看,截至第1季,包括嘉實主題、大摩領先優勢、華商盛世成長等基金今年以來表現逆勢上揚,基金績效排名自然也領先同儕,這些績效亮眼的基金中,有來自老牌基金公司的產品,也不乏年輕的中小基金公司所熱賣的基金,基金報酬率吸引投資人目光,成為最佳的行銷幫手,例如嘉實主題混合基金,第1季末基金資產規模大幅增長50億人民幣,成為季度基金規模成長最高的基金。(本文作者為晨星基金亞洲研究員)

中國銀行業面對貸款狂潮後遺症

2010年05月14日 英國《金融時報》 吉密歐 北京報導
中國國家審計署(National Audit Office)4月底對中國農業銀行(ABC)總行和11家分行進行了審計,發現這家中國資產規模第四大的銀行存在高達數百億元人民幣的違規貸款。
此次審計發生在一個尷尬的時刻:幾個月後,中國農行將在香港和上海首次公開發行(IPO),預計籌資額將達300億美元,創下全球之最。
它也及時提醒人們,儘管經歷了十年的大規模改革,中國國家主導的欠發達銀行業仍然面臨著巨大挑戰。
中國的銀行,如中國工商銀行(ICBC)和中國建設銀行(CCB),如今已躋身全世界規模最大(按市值計)和最盈利的銀行之列,但就在10年前,中國的整個銀行體系還處於技術性破產的境地。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中國政府展開了一系列的注資和不良貸款剝離行動,成功恢復了多數大型銀行的活力,然後將它們的少數股權出售給外國投資者,最後通過一些全球規模最大的IPO將它們推向股市。
這一進程還沒有完全結束,農行和很多規模較小的銀行尚未公開上市,但總體來看,這一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毫無疑問,中國銀行業較10年前有了長足的進步,當時它們大多已資不抵債,”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說。
“它們的資產負債表、資訊披露和財務狀況都有了大幅改善,但要成為其他國家那種真正的商業銀行,它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有時投資者對它們的進步評價有點言過其實了。”
多數分析師認為,所有中資銀行(它們的多數股權基本上仍歸國家所有)面臨的最大挑戰,就在於其貸款的品質,尤其是在經歷了去年國家指令性的瘋狂放貸之後。去年中國銀行業新增貸款較上年翻了一番,達到9.6萬億元人民幣(合1.4萬億美元)。
“中國的情況非常像西方2007年和2008年時的情形——那是一場流動性催生的資產泡沫,”獨立風險顧問董樂明(Lonnie Dounn)說。
“隨便走在中國的一條大街上,看看有多少空置多年的建築物,然後問問自己,它們為何不是一些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不良貸款呢?”
董樂明表示,大部分銀行的資產質量數據“完全缺乏可信度”。他還說:“很多貸款永遠也收不回來,但銀行仍然不斷展期,只要利息支付還在繼續,就稱之為優質貸款。這是屬於隱性政府支出,最終將在政府不得不再次重組銀行資本結構時體現在銀行紓困計畫中。”
雖然在銀行上市前後就位的風險管理程式改善了對它們的監督狀況,但分析師表示,去年的信貸狂潮使過去取得的很多成果都化為烏有。
按揭貸款和房地產開發貸款去年大幅上升,幫助吹大了房地產泡沫,如今政府正努力在不戳破泡沫的情況下給泡沫放氣。
另一個令人關切的領域是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發放貸款的大幅增長。
中國省市一級政府不得通過發售債券或銀行貸款直接融資,所以它們經常通過設立隱含政府巨額債負擔保的空殼公司來避開相關規定。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估計,去年約有3萬億元人民幣的新增貸款流向了這些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其中大部分貸款僅由省級政府提供信用擔保,而沒有實際抵押物。
令人擔心的是,許多使用這些貸款的橋樑、下水管道和公園等項目將幾乎或者根本沒有回報,迫使地方政府只得尋找其他方式償還貸款或違約。
好消息是,中國的銀行監管機構被認為是其所有金融監管機構中最有效率的一個,並且它們已採取初步措施來防範潛在問題。
銀監會已經開始遏制貸款的過度增長,限制向某些行業發放貸款,迫使銀行籌集新的資金,為日後資產品質惡化提供緩衝。
中國的一些銀行已宣佈,將通過發售股票或可轉換債券籌措至少930億美元資金。
“我們知道今後會出資產品質問題,但至於這是否會導致一場銀行業的系統性危機,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朱夏蓮說。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分年實現 可降低最低稅負

2010-05-14 工商時報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天舉辦研討會指出,今年開始,海外所得開始納入最低稅負,可以用「分年」方式實現海外獲利,以降低最低稅負稅額。
安侯建業副總經理葉劉順裕表示,根據財政部發布的規定,出售海外有價證券的交易所得,有3種計價方式,納稅義務人可以根據自己出售海外股票的獲利高低,做規劃租稅。
如果出售價格減除成本之後,獲利大於20%,則可直接以財政部規定的公式型計算,以出售價格的20%當成所得,可以節稅。
反之,如果獲利低於2成,當然要舉出買入時的成本,稅負較低。
舉例,每股賣價100元,買入成本50元,獲利50元,誠實申報的話,海外所得為50元。如果沒有申報取得成本,國稅局會以100元的20%,即20元,當成海外所得。
如果出售有價證券是虧損,可以和出售有價證券的交易所得「盈虧互抵」,但記住一定要保留交易憑證、契約等,申報時才可以舉證,可在當年度和未來3年內抵減同類的海外所得。
再者,葉劉順裕表示,根據財政部的見解,買境外公司的海外基金,其投資獲利屬於「海外所得」。而買國內公司發行的基金,雖然也是投資於國外股票,但只要基金不配息,是用贖回方式,則不是海外所得,且屬於證券交易所得,既免證交稅,又免所得稅。所以,當不考慮投資風險,純粹考慮稅負的話,投資國內業者發行的海外基金,比買境外基金有利。
此外,海外所得有600萬元的免稅額,所以可以利用此免稅額,「分年」實現海外所得,把每年的海外所得和其他的基本所得額合併金額,降至600萬元以下,就不必繳稅。
葉劉順裕並提醒,自海外匯入款項時,要注意是否有大陸地區來所得?因為這部分不是海外所得,沒有600萬的免稅額,而是依照兩岸條例,有可能會被併入個人綜合所得中課稅。

棉花價格逼近15年高位

英國《金融時報》 喬納森•伯查爾 , 葛列格裏•梅耶 紐約報導 2010年05月14日
擁有Levi Strauss和Wrangler等牛仔品牌的公司正目睹牛仔布這種厚重布料的成本大幅波動,這種波動可能推高牛仔褲、夾克及其它服裝的價格。
行業高管表示,傳統上,牛仔布工廠向牛仔服生產商供應布料的價格,在各年棉花收割季節之間是固定的,但他們現在開始漲價了,有時是逐周、甚至逐日漲價。
PCCA負責布料銷售的副總裁傑克•馬修斯(Jack Matthews)形容,當前價格波動之劇烈,“差不多是我從業以來最瘋狂的”。PCCA在美國德州的牛仔布工廠向拉美的工廠出口布料。
過去一年內,洲際交易所美國期貨分所(ICE Futures US)的棉花價格上漲33%,逼近15年高位,主要原因是經濟復蘇鼓舞消費者大膽購物,新興經濟體快速增長。
美國農業部本周預測,從8月1日起的一年裏,全球棉花消耗量將增加2.8%,倉庫將被清空。
期貨經紀公司FCStone經濟學家加里•雷恩斯(Gary Raines)表示:“需求將連續第三年超過產量。”
雷恩斯表示,2010年前3個月,美國牛仔服進口同比增長12.8%;而今年進口牛仔服的平均到岸成本可能上漲3.2%左右。
擁有Wrangler和Lee品牌的VF Corp近期表示,以棉花為主要原料的布料價格上漲,將帶動今年底和明年牛仔服生產成本上升。
Levi Strauss的發言人表示,鑒於涉及許多可變因素,“現在揣測當前棉花價格走勢的長期影響為時過早”。

用複委託買陸股ETF 選擇多、但費用高

2010/05/04
政策開放可在台灣透過複委託買紅籌股與陸股ETF,特別是先前被禁、投資人熟悉且有興趣的A50也在開放之列,不過,台股目前也有跨境陸股ETF可買,究竟怎麼選擇最好?
去年8 月, 恒中國(0080 TW, 連結香港掛牌的H股)、恒香港(0081 TW,連結香港恒生指數)、寶來標智滬深300(0061 TW,連結大陸A股)在台掛牌上市;日前,金管會更進一步開放紅籌股與陸股ETF可透過複委託交易。對投資人來說,「買中國」有了更多不同的選擇。
在這些標的中,投資人最有興趣的首推新華富時A50(2823 HK), 另外包括滬深300、上證50、恒生H 股等,也是大家熟悉的標的。
事實上,隨著政策開放,投資人可透過複委託在港股買到與大陸A股連結的ETF 共計9檔, 除了新華富時A50、滬深300(港股掛牌有2檔,2827 HK、2846 HK)、上證50(3024 HK)之外,還有深圳100(3051 HK)、能源(3050 HK)、金融(2829 HK)、基建(3006 HK)、金屬(3039 HK)。
從名稱即可大概知道這些標的的投資內容,例如「A50」追蹤的便是在上海及深圳兩地掛牌權重最大的50檔股票,「滬深300」追蹤的是在上海及深圳掛牌的300檔股票,「上證50」則是以在上海掛牌的50檔股票為主,當然能源、金融等就屬於產業型ETF。
這波政策開放後,在港台兩地都買得到的產品有兩檔:滬深300及恒生H 股(恒生指數ETF追蹤的是香港恒指,原本就可以交易),於是有投資人會問,在台灣買好呢?還是應該透過複委託到香港買呢?兩者有哪些差異?
複委託費用高 且有換匯成本
匯豐中華投信執行副總孫煌正表示,複委託手續費相對較高,另外,在香港以港幣交易有換匯問題,並且投資人還要另開外幣戶頭才能買賣。整體來說,以複委託的方式買陸股ETF,手續較為繁瑣,在台股交易則平易近人多了,而且規矩與買股票一樣,遊戲規則大家都很熟悉。
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副總經理黃昭棠則強調,從投資門檻來看,因為複委託的手續費0.25%,且每筆交易的最低收費金額為100元港幣,也就是如果投資金額在4萬元港幣以下,實際手續費會高過0.25%,相對來說,在台股買跨境ETF 的交易手續費為0.1425%,當然在台股交易比較划算。
此外,交易成本上,複委託約1%,在台股交易則為0.1%,所以光從費用率來看,複委託的交易比較適合投資金額在一定規模以上的中實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最低稅負制,海外所得超過100萬元要納入稅基,因此,複委託買賣會有課稅的問題;但若是在台股交易,因為國內證所稅仍停徵,所以不會產生額外的稅負。
複委託選擇多 可即時反應市場訊息
當然港股ETF的選擇多,是最吸引投資人的地方。港股ETF與大陸A股相連結的共9檔,相對台股連結A股的產品僅1檔:寶來標智滬深300,在這一點上,赴港股交易絕對比台股來得強。另外,港股即使沒有開設融資、融券帳戶,也可以當沖,加上港股交易分成上下午盤,投資人可以即時反應市場訊息去操作,這都是複委託買陸股ETF的優點。
也就是說,如果打算買滬深300或恒生H股,那麼一般投資人大可不必勞師動眾以複委託方式赴港股交易,在台股買賣即可。可能有投資人會問,儘管兩地掛牌的產品一樣,但是會不會有價差出現?會不會去香港買比較便宜?
孫煌正舉恒生H股為例,兩地因為投資人情緒的影響,難免會出現價差,但是如果有大幅折溢價出現,會有初級市場的參與券商透過籌碼收放,讓兩地的價格趨於一致,所以價差多在1%之內。
不過,如果想要買A50,就一定要透過複委託了。但是,究竟要不要買A50、或其他陸股ETF,就要好好分析這些產品的內容。
A50流通性最高 滬深300全面掌握中國
黃昭棠指出,中國大陸金融地產類股占整體市值比重高,買大盤指數的ETF,多半會受到金融產業漲跌影響,但仍有程度高低之分。幾檔熱門標的的類股權重及特色如下:
A50:金融60%、基本材料11%、工業9%。成交量最大,流動性佳,金融產業占比高。
滬深300:金融地產38%、原材料15%、工業15%。指數成分股必須符合過去1年成交量位居所有在上海與深圳掛牌A股的前二分之一,其次再考量市值,產業分布較為平均。
上證50:金融地產33%、能源26%、工業14%。除了金融地產外,能源占比也高。
深圳100:金融地產27%、原材料19%、消費18%。去年表現最優,原因是消費零售股占比高。
從以上幾檔與A股連結的ETF特色來看,如果希望穩健一點、想要全面性的掌握中國,滬深300因為成分股較為分散,可以做為首選;如果第一考量是流動性、且又看好金融產業,A50可以考慮;當然,如果繼續看好中國政府刺激內需消費的題材,那麼可布局深圳100。
至於若想賺人民幣升值的利益,只要是投資陸股的產品皆有此好處,不論是以港幣還是台幣形式持有,因為賺匯差,主要是看當地市場的表現。也因此,到底要不要透過複委託在港股買陸股ETF,考量的重點是交易費與交易成本、看好的產業,以及自己的投資習性。
但不論如何,買中國是必要的,根據標準普爾預估,今年底前,香港恒生指數可能攀升至2萬6000點,中國上證綜指將漲到3900點,主要是美國消費者支出上揚,可望提振中國企業利潤。資產配置中,中國不能缺席,尤其陸股ETF的中國純度高,投資人不妨多加考慮。

李開復:第3波網路世代來臨

2010-05-11 工商時報
曾任職Google中國的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昨天表示,中國已準備好迎接第3波網路世代的到來,包括手機上網、線上購物、雲端電腦等,都將是中國市場最火紅的營運模式、投資標的和消費行為。
在Google退出中國市場之後,李開復昨天非常確定地說,跨國企業網路巨人不可能在中國吃的開,國際創投等基金投資人要看清楚,不要想藉由投資美國網路公司來進軍中國,唯一就是入資中國網路公司,否則沒有機會參與中國市場。
李開復提出了「許多的不一樣」,來說明為何中國第3波網路世代的不一樣。諸如,中國政治法規對網路營業行為的不一樣,網友使用習慣的不一樣,使用者的地理場域不一樣,更重要的是,所謂的中國第3波網路世代,是指線上遊戲、網路購物、手機上網、雲端電腦軟體等,絕對不是現階段對網際網路所認知的電子郵件、社群以及網路電話等等。
李開復昨天是在中經合集團全球股東會上,提出上述說法。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形容,李開復是他最親近的顧問,總是提供他如家人般的各項建言。
在中國稱為互連網的第3波網路世代,根據中國創投統計機構清科研究中心指出,4月份,中國創投暨私募股權市場共計33起投資案例,就件數來看,互聯網行業占居首位,總計有5起的投資案,占總案的15.2%,涉及金額為1,939萬美元,占已經披露投資總額的3.9%。
以目前情況來說,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中,李開復指出,其中有十分之七是線上遊戲,包括巨人網絡、騰訊網、第九城市以及完美時空等。
此外,線上購物是李開復認為最具潛力的電子商務營運模式。他預估,中國購物網今年的成長幅度約62%,市場規模屆及2012年會突破千億美元。
例如,淘寶網的營收成長率103%,其餘新興購物網成長則有169%,將因為平臺的建構而與產業供應鏈結合,加速商業市場的擴大。

境外基金換人操盤影響大

2010-05-13 工商時報
國內基金界已逐漸淡化明星經理人的光環,轉以投資研究團隊來代替,但是境外基金可不一樣,往往操盤手攸關基金的績效、規模、受益人數,名氣越響亮的影響越大,投資人更應定期關切境外基金經理人的動向!
2007年4月中旬,當時荷銀新興市場債券基金著名的明星級經理人,素有新興市場債券小天王之稱的Raphael Kassin離職後,立刻引發喧然大波,當時歐洲國外法人機構瘋狂贖回基金,導致該基金淨值大幅波動,規模狂瀉,從他離職當天到5月底,1個半月內基金規模從32億美元降到20億美元,規模大跌38%,淨值則重挫3.13美元,跌幅甚大,讓當時繼續投資的投資人權益大受損失。
不僅如此,當時還因為淨值與規模波動過大,還引發全球評鑑機構Forsyth Partners決定,取消荷銀全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A級評鑑,因此不少投資人被迫大量贖回該基金,不論是基金本身或是投資人,都大受其害。
資產管理業者指出,許多明星經理人都有其鮮明的投資風格,若再加上優異績效,很容易吸引不少粉絲跟著加入。但投資人在跟著這些明星經理人的同時,也須留意一點的是:當經理人出現異動的時候,將對該檔基金造成不小的衝擊,除非是投資人動作要快,否則類似荷銀基金的經驗將再重演,受害的是投資人本身。
此外,當投資人跟著經理人時,也要留意經理人在新的環境是否適應。一旦出現經理人適應不良的情況、又再度出現異動時,投資人是否又要跟著換?這些變動的風險,是投資人需留意的。

招牌基金換人操

2010-05-13 工商時報
今年以來國內基金經理人異動頻繁,最近明顯集中在績效好、知名度高或得獎基金上,包括群益中小、馬拉松、永豐中小、匯豐金磚動力、日盛日盛、凱基金磚四國等基金,這些幾乎都是公司的招牌基金,投信業除了因此造成投投研人員的大風吹之外,有些基金績效因經理人變動而有明顯「起落」,甚至牽動投信公司投研團隊的實力,可能波及基金投資人的權益,應該多留意近期操盤手的異動!
隨著今年投信卯足全力募集新基金,加上景氣回春,投信公司爭奪優異操盤手戰也悄悄展開。尤其年初各大基金獎項頒發之後,得獎加持部份基金經理人光環,據悉,幾家投信公司不惜「重金」挖角,且鎖定投信公司的績效好的招牌基金,造成近兩個月基金經理人異動特別頻繁,也讓不少投資人憂心換操盤手後績效表現。
最近招牌基金的經理人異動,包括日盛日盛、群益新興金鑽、群益安穩、永豐永豐、匯豐金磚動力和摩根富林明JF絕對日本等,都是因為基金經理人轉戰其他基金公司擔任操盤手或是自有生涯規劃;至於因內部職位調動而變更經理人的招牌基金則有復華人生目標基金,此外,摩根富林明昨日也宣佈,JF台灣和台灣增長兩檔台股基金等也換人操。
投信業者坦言,基金經理人換人,除了內部職務調度因素,通常不是因為「績效太好」不然就是「績效太差」,也因此,投資人不需一看到基金經理人換人就馬上停止投資,因為可能換來更厲害的高手操盤,建議投資人可以觀察一段時間。
畢竟對投資人來說,「基金經理人不操了,優異的績效表現還能繼續嗎?」才是最需要關切的問題。對此,專家建議投資人,可以以下幾點來評估,包括新的基金經理人是否有操作這檔同類型基金的操盤經驗?如果1檔海外新興市場基金交給1個只操作過台股的經理人,就要特別小心。
投資人也可觀察新的基金經理人接手之後2、3個月的表現,包括透過月報看持股變動的狀況、基金週轉率、同時留意短期績效的穩定度。以4月才換上新操盤手的凱基金磚四國基金為例,近期績效快速竄升至同類型基金前3名,就和新任經理人李祖任過去有豐富的新興市場操盤經驗有關。
整體來看,近年來投研團隊有一定水準且流動率相當低的包括統一、國泰和復華3家投信公司,也因此旗下基金績效也多有相當的穩定性且通常新基金操盤手都由內部晉升。可見操盤手過度頻繁的異動,確實影響投信公司的研究實力和成績。

入籍中華民國 住一天也要課稅

2010-05-12 工商時報 【記者楊筱筠/臺北報導】
海外所得從今年開始起跑,許多旅居海外者若沒有先檢視自己的中華民國戶籍是否還存在,或是將海外所得已課徵稅額的相關影本留下,很可能面臨扣兩次稅。會計師還提醒納稅人,以目前個人海外所得的規定,只要有中華民國戶籍,回台居住超過1天,就要面臨徵收海外所得的情況。
根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12條規定,只要是中華民國境內居住的個人,且申報戶全年海外所得達新台幣100萬元者,其海外所得須計入基本所得額。但什麼是中華民國境內居住的個人?國稅局表示,只要是在中華民國境內有住所並經常居住在中華民國境內;或是在境內無住所、但於該課稅年度內在中國民國境內居留合計滿183天者就算是。
勤益眾信會計師袁金蘭表示,是否課稅跟是否持國外護照沒有關係,而是跟住所與居留日子有關係。若在台灣居住滿183天,且申報戶海外所得達100萬元以上,其海外所得就要計入基本所得額中;另外,若擁有中華民國國籍並在台灣設有戶籍地址,但在海外工作且每年有回台1天者,也都得面臨海外所得課稅問題。
財政部進一步解釋,現行稽徵機關將有戶籍且當年度居住滿1天以上者,都視為符合「在中華民國境內有住所,並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的條件,因此,只要1年內有1天回台灣且在台灣有住所,就得面臨稅負課徵問題。
袁金蘭特別提醒,如果長期居住海外且很少回台,最好申請除戶。只是要注意的是,一旦申請除戶,就無法享受台灣健保,因此納稅義務人可以先計算應繳納之基本所得稅額。
以現行法令來看,基本所得額再扣除600萬元之後,是按照20%稅率計算基本所得稅額,而且加計海外所得之基本所得稅額,可以在限額範圍內扣除在海外已繳納之所得稅。
也就是說,在海外已繳納之所得稅如稅率均超過20%,所加計之海外所得部分是無需再繳納最低稅負,因此長期居留在海外的納稅人,得要先試算基本稅額(等於基本所得額扣除免稅額600萬元後,按稅率20%計算之金額,再扣除限額範圍內已繳納之海外所得稅後之餘額)是否有高出當年度一般所得稅額(等於個人之綜合所得稅扣除投資抵減後之應納稅額),如果沒有高出,則無須繳納最低稅負,就不用急著除戶。

海外匯款回台 當心稅不安穩

2010-05-12 工商時報
海外所得從99年開始計入個人之基本所得額中課徵最低稅負制,因此從去年開始,就陸續有為了迴避99年海外所得開始課稅的人,提前將錢匯款回台。但會計師表示,從海外匯款回台,除最低稅負制外,如受款人非所得或資金擁有者,尚有贈與稅的問題。
一旦將海外資金匯回台灣,國稅局將可透過此部分掌握海外資產和所得之課稅資料。
自99年起海外資產若有獲利所得,並達到新台幣100萬元門檻之條件者,同時還有其他基本所得合計達新台幣600萬元以上時,就必須申報海外所得和計算基本稅額,由於台灣遺產稅降到10%,台商從去年開始,便積極匯款回台。勤業眾信會計師袁金蘭表示,只要有海外匯款回台紀錄,基本上國稅局可能就會按圖索驥、追本溯源找出匯款人在海外的資產和所得,除此之外,還會有贈與稅的問題。總結來看,海外匯款回台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匯款給台灣子女,有贈與稅的問題:從今年度開始,每人每年贈與稅免稅額為新台幣220萬元,也就是一個人贈與金額在新台幣220萬元以下者免稅。從海外匯款回台,若受款人是匯款人的子孫,就可能會被國稅局認定有贈與稅問題。因此最好儘量控制在每年新台幣220萬元以內。
2.透過第3者匯款,亦有最低稅負的問題:除上述直接透過子女帳戶將海外資金匯款回台會有贈與稅問題外,有些台商會藉由朋友的帳戶,再輾轉匯款回台。例如甲在海外把款項先匯給朋友乙,乙再將款項匯回台灣給丙。若乙和丙非代收轉付者,則3人均有可能被稅局認定該筆資金係海外匯回之所得,而有最低稅負問題;若乙和丙無法提出具體事證向國稅局交代取得該筆資金之原因和用途,可能會被國稅局進一步認定屬贈與行為課稅。最終如何課稅,端視甲、乙和丙三方收受資金之原由而定。
3.海外所得與海外資金如何區別的問題:雖然財政部多次表示資金自海外匯回不是海外所得,但納稅義務人將資金自海外匯回時,須協助證明該筆資金並非當年度在國外產生之所得,實務上要做到這樣的程度難度頗高。
另外,依目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4條規定來看,中國大陸地區之來源所得已併同台灣地區來源所得課徵所得稅,也就是說,若台商直接投資中國大陸公司,其投資所得屬大陸地區來源所得,是要併同台灣地區來源所得課徵綜所稅,基本所得額也就沒有重複再申報大陸所得的問題;但若是透過第3地間接投資大陸地區,例如透過香港再投資大陸,才會有海外所得之最低稅負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