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介博
各類型共同基金的風險與報酬狀況
保戶與業務人員應了解各類型共同基金的報酬及風險程度的相對位置,與報酬及風險的來源。也就是每項商品賺錢的利基與可能賠錢的原因,如此才能在不同的經濟環境與面對不同風險屬性保戶時,作出最好的選擇。
(1)現金部位可說是風險與報酬最低但安全性最高的投資工具。
(2)銀行定存的風險與報酬高於活儲。而銀行定存之所以給予客戶比活儲較高的利息,就是因為定存相較於活儲有固定期間的不可流動性限制(大多為3個月至一年),在限制時間未到期前動用該資金,其利息將被打折扣,因此定存多給予的利息就是補償其時間限制的風險溢酬。
(3)政府公債的風險與報酬會較銀行定存來的高,主要公債的到期日至少是兩年以上,利息大多為固定,到期日的時間愈長,未來會面臨的通貨危機也就愈高,因此債券的票面利率就必須給予高於定存的利率,如此才會吸引投資人持有。
(4)公司債的風險與報酬會比政府公債來得高,主要是由於同樣到期日的債券,公司債有該產業與個別公司的經營風險,因此未來可能違約的機率會比政府來得高,因此必須給予投資人較高的票面利率,以補償公司債未來可能違約的風險。
(5)掛牌的不動產證券的風險與報酬會比公司債來得高,主要是由於不動產證券除了發行者的經營風險外,另有建築物主體的天災及人為風險,因此必須提供較高的報酬,以彌補建築物主體所產生的風險。
(6)股票的風險與報酬會比上市的不動產證券來得高,主要是由於股票投資人是屬於股東而非債權人,因此投資人的每年配息並非固定,而是依照公司的經營狀況而定。倘若公司因經營不善而倒閉時,拿回資金的的順序將排在公司債投資人的後面,因此股票必須提供較高的報酬,以彌補股東所承擔的高風險。
客戶對投資地區的偏好與導正
根據Kalok Chan, Vicentiu M. Covrig及 Lil-ian K. Ng三位教授針對26個主要國家的共同基金,對48個國家的投資分布情況在1999-2000所作的調查發現,投資比重在自己本土超過50%以上的國家為:美國人、法國人、希臘人、日本人、澳洲人、紐西蘭人、台灣人及南非人。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投資人還是偏好投資台灣,其次是日本,其投資國際化的觀念遠不如同屬亞洲國家中的新加坡、香港。日本、美國與法國雖然亦偏好將資金流在本土,但是由於當地股市成熟,市值與共同基金的數目,均為台灣的倍數,因此投資資金留在本國屬情有可原。
反觀台灣,不僅股市的市值小、同時波動性大。從民國80年計算至93年底的年化報酬率僅有2.20%,但是其年化波動卻高達31.92。相較於全球股市或是美國股市,年化報酬率與風險各為(9%,13.87)與(12.01%,14.37),台灣投資人實在更應該將投資的資金分散在全球各地。
資產配置該如何調整?
投資市場的輪動快速,以台灣產業股為例,有沒有常勝股呢?能掌握商機的投資人,知道產業輪動存在著投資的商機。但對大部分的投資人來說,產業輪動僅是帶來精神耗損,加上人性的追高殺低,一向違反投資原則,導致產業輪動僅是帶來更大的風險與災害。
保戶改變資產配置的原因應依據人生階段不同而改變,例如隨著年齡的變大而降低高風險性資產、增加低風險的資產,不應隨市場變化而常常改變。
因此並不建議投資人去追逐產業輪動,而是建立以長、短期不同目標的資產配置,配置的內容應是標地多元化,例如同時含有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及REITs等工具,投資的市場國際化。如此,資產將能以穩定的方式走高,不致使基金因為賠錢而成為核心持股。
總結來說,投資型保單的優勢就在於滿足客戶保障與投資兩種需求。保險的理賠金可滿足保戶在面臨突發風險時之所需,例如工作收入保障、貸款償還、子女教育金、遺族生活保障、事業的延續與稅務規劃。
而投資的現金價值則可滿足現實生活之所需,例如應急的資金、貸款提早償還、子女教育金、退休規劃、生涯規劃、置產規劃等。而壽險從業人員則須定時依客戶的投資報酬率與風險需求,照上述流程時時檢視,讓客戶的保障與投資需求均可獲得滿足。(作者是風險管理師,ARM)
【2007/02/25 星期日 經濟日報/C7版/金融廣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