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新股神比老股神更牛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詹姆斯•阿圖徹(James Altucher)

只好再來一遍了。為了專欄,我在剽竊CNBC的一個創意。《On the Money》節目的製片人寫信告訴了我他為節目片斷想的創意。我一見到,就想大哭一場。真希望是自己先寫出來的。這就是那個永遠重要的問題:巴菲特(Warren Buffett),還是埃迪•蘭伯特(Eddie Lampert)?哪個更優秀?你該跟隨哪位投資家?

蘭伯特的文章我剛寫過兩篇,巴菲特的文章我也經常寫。超級投資家蘭伯特經營著對沖基金ESL Investments,自從他推出該基金起,基金給投資者的回報每年達到了29%,此外,他還管理著零售集團西爾斯控股(Sears Holdings)。

但我還沒有回答過巴菲特與蘭伯特誰更勝一籌的問題。兩人都以價值型投資家著稱,各自的對沖基金回報也差不多(巴菲特的基金是從1957年至1969年),兩人還經歷了類似的轉變:既是經營者,同時又是投資者。但在許多方面兩人又不同。

首先我得說,現在的蘭伯特像1968年的巴菲特。當時,巴菲特跟人合伙的投資企業剛剛經歷了連番成功(投資合伙企業通常指「對沖基金」,但巴菲特從來就沒有這麼認為過。雖然在此期間他也曾使用套利手段產生回報,並且就這一意義來說可以將之說成「對沖」,但他經常持有大量僅做多且持股十分集中的倉位,遠不可稱之為對沖)。期間,巴菲特還在經歷職業轉型,從對沖基金經理變為一家企業的全職經營者,該企業就是名為伯克夏 (Berkshire Hathaway)的紡織公司。

此外,1967和1968年,巴菲特忙於收購一系列經營不善、債務纏身的百貨連鎖店。最終,巴菲特擁有兩類公司:商店和保險/地區性銀行。他最終決定投資於保險業,到70年代早期時,他已將重點放在了伯克夏-哈撒韋身上,此刻伯克夏已基本上成了一家保險公司。

為什麼要做保險業呢?這樣想吧:如果做對沖基金,人們把錢交給你,最終不僅想收回自己的錢,還想得到你為之創下的利潤的80%。你只能留20%。謝謝你,祝你好運。接著我們來看看保險:人們把錢給你,但從不想要回那些錢,你為之創下的利潤,他們得到0%。你留下100%。那麼,零售店業務又有什麼問題呢?這個嘛,很難做。正如巴菲特經常說的那樣,就算是良好的管理,也無法拯救糟糕的企業。

所以蘭伯特經營西爾斯遇到困難,我並不責怪他。在他公布的最新季報中,凱馬特(Kmart)與西爾斯的零售額均下降了4%左右。除了颶風險理賠以及各種「掉期」產品等異數之外,收益一年不如一年。

但那也不打緊。我對他們兩人投資風格的差異更感興趣。蘭伯特更像是60年代及70年代初的巴菲特。當時,巴菲特在買入一些暫時處於低潮的大牌公司,比如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和《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等。蘭伯特最近買進花旗集團(Citigroup)和摩托羅拉(Motorola)的股票引起了我的興趣。

不要忘了,蘭伯特曾在高盛(Goldman)的套利交易部門工作,當時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新手,老板就是鮑勃•魯賓(Bob Rubin)。魯賓如今是花旗的幕後人物。蘭伯特是不是效仿花旗另一個大股東——「中東巴菲特」阿爾瓦利德王子(Prince Al-Waleed)而入股摩托羅拉呢?摩托羅拉在未能成功推出「刀鋒」的後繼產品之前,一直是最好的移動電話品牌之一。卡爾•伊卡恩(Carl Icahn)一直在全力收購摩托羅拉的股份,現在蘭伯特也來湊熱鬧,這出戲有得好瞧了。

同時,我覺得,與其說巴菲特如今是個價值投資者,不如說他是個瞄準特殊人群的投資者。自從鐵路公司在「19世紀60至90年代鐵路大泡沫」中紛紛破產以來,鐵路股一直很便宜,但巴菲特看到了其中的增長前景。為何?大宗商品在中西部種植,運到西海岸,然後再運往最大的需求國——中國。通過鐵路運送這些大宗商品更便利,成本也更低,而且幾乎不涉及資本支出(所有鐵軌都已經鋪好,而且不存在競爭)。巴菲特一直在增倉Burlington National和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Union Pacific)等鐵路股。

與此同時,他還把籌碼下在日漸變老的嬰兒潮一代人需要更多藥品上面。如果你把這種投資看作一種長期的、對特殊人群的的賭注,那麼買強生(Johnson & Johnson )的股票就錯不了,而巴菲特在雙倍下注。

我的預測是,我們看到的下一個投資大手筆將出自蘭伯特。他最終也會像巴菲特那樣做:投身保險業。如果他創立自己的保險公司,或收購Endurance Specialty Insurance和Markel等市場上更有意思的競爭者,我是不會感到意外的。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