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券商登陸參股 元大打頭陣

2009-12-28 工商時報
龍頭券商元大金參股大陸東吳證,將由海外子公司挑大樑!元大金控參股東吳證券好事將近,1月份兩岸簽署的MOU生效後,將提出申請,可望在現行法令所規定的110億元額度內,參股東吳證券20%,內部並對此規劃,將由金控的海外孫公司挑大樑,搭配海外融資方式完成金流佈局,其中以「元大亞洲金融」出線機率最高。
元大金內部估算,根據現行規定,元大證券及海外子公司能投入大陸的金額,在110億元以內,因此,規劃由元大亞洲金融或其他證券海外子公司出面投資,先由元大證券對百分之百轉投資的海外子公司注資,再由該子公司對外籌資,完成對東吳證券參股。
元大金擁有子公司券商龍頭元大證,登陸參股的佈局與方式甚受矚目,為其他券商擬跟進的「範本」;據瞭解,元大金會等到MOU生效後,召開證券、金控的董事會正式討論此案。
根據陸委會規定,券商登陸金額不得逾淨值的20%,因此元大證券能參股東吳證券的金額,總計在110億元以內。另根據元大金內部評估,元大證券目前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值,為140億元,但當初的投資成本價僅近110億元,因此元大證券在「證券商管理規則」第18條規定下,本身能登陸的金額約60億-63億元。
而110億元的資金來源,不僅限於券商本身,還可藉由券商海外子公司的融資取得,因此元大證券才打算結合海外100%轉投資的子公司,將剩餘的40屬億元,以海外融資的方式取得。
東吳證券目前的淨資本約近30億人民幣,若元大證券以登陸最高金額上限110億元,取得東吳證券2成股權,則出價大約介於股價淨值比的3.5至4倍,以大陸券商目前至少4、5倍起跳的「行情價」來看,相對便宜,不過,迄今雙方的價格談判仍在持續進行,元大金參股東吳證後,將協助發行新金融商品及投行業務、幫助東吳證上市,一般預期,這將有助於參股價格談判。
元大證:兩年內挑戰國際級投行
元大證券財務顧問(F.A.)業務今年來表現亮眼,元大證執行副總兼投資銀行業務暨金融部負責人李明山指出,元大證未來一到二年內將展現更大爆發力,預期屆時將與國際級投行一較長短,打一場「亞洲盃」聖戰。
李明山過去十七、八年都待在外商投資銀行,曾待過花旗及摩根大通等國際級券商,今年5月轉檯到元大證擔任投銀業務負責人。被問及為何轉戰至本土券商時,他語帶興奮地說,「資本市場是很講究民族主義的,大中華區絕對是元大的Home Market(母國市場、主戰場),中國人的投行將會嶄露頭角。」以下是他接受本報專訪紀要:
問:元大證承銷部為何更名為「投資銀行業務部」?
答:承銷部是台灣特有的,在國際上都稱作Investment Bank(投行),所以改成投資銀行是與國際接軌。未來元大證投行業務將呈現台灣、上海及香港三足鼎立的局勢。
問:過去F.A.幾乎是外資券商的天下,元大證具有哪些優勢,為何能打敗外資券商?
答:以元大提供的平臺不會比外資券商差,尤其是在大中華區的投資銀行領域,台灣沒有一家平臺比得過,元大投行的招牌代表的就是通路價值、信任、經驗及專業,能提供客戶附加價值,更重要的是元大有一群相當優秀的團隊,擁有豐富的國際化業務的經驗,元大團隊可以稱為「大聯盟」。
就企業併購諮詢業務而言,台灣是以中型企業為主體,這是外資券商無法服務的,本土券商也沒有人像元大具有豐富的併購經驗,F.A.業務不是大規模的軍隊廝殺,每一場都是肉搏戰,必須要對產業及市場很瞭解。另外,元大還有比別人更強的通路。
問:F.A.能收取較佳的手續費收入,元大證今年在F.A.獲利多少?
答:一般來說,收取費用約在交易規模的1%到3%,實際還是要看個別案子的情況,概括來說,最後仍然取決於執行品質及附加價值的創造而定。
但以台灣目前的收費來看,相對過去我在外資券商都低很多,過去一個案子收費300萬美元以上(約折合新台幣1億元)才收,甚至還有案件收過1,000萬美元,台灣收費可能是相同的數字,卻是從美元換成新台幣,相差30多倍。
我不方便透露元大獲利及收費多少,但可以說的是,元大接一個案子,很可能是一家券商一年賺的。
新聞分析-可登陸資金 450億元都不到
4大門檻卡住,國內券商可登陸資金,450億元都不到!由於國內券商長期股權投資不得逾資本額40%,及登陸投資不得逾淨值20%等4大規定,不論再怎麼動用融資、發行公司債等措財方式,登陸的資金明顯受到壓縮,連帶使參股的選項與空間,均受壓縮。
儘管ECFA擬爭取對岸放寬參股上限單一券商,不得逾20%,合計參股比例不得逾33%限制,但就算放寬了,業界表示「不見得有這麼多錢可帶得出去!」因為在現行的證券商管理規則等規定下,很多券商的長期股權投資,限縮了可登陸的額度。
券商登陸的主要法規,包括證券商管理規則第18條、50條,及陸委會對券商登陸金額不得逾淨值20%規定;其中,第18條明訂,券商的長期股權投資不得逾資本額的40%,至於合計金融基金商品的投資,則總計不能逾淨值的40%。
在此情況下,處分基金商品挪出投資大陸空間較易,但現有的長期股權投資處分則難得多,以國內排名前5大的元大、凱基、寶來、群益、富邦為例,5大券商可登陸投資的金額,就連300億元不到,加入海外子公司的部位,頂多只有350億元而已,以此估算,在現行法規之下,國內全體券商能夠登陸投資的金額,最多只有450億元。
不願具名的大型券商高層坦言,大陸券商現在價格行情這麼高:「上市券商目前的PV值多數超過5倍,未上市優質券商的參股價格跟著水漲船高,一般開價都超過淨值的4倍以上。」但國內券商能投資的錢,相對實在非常少,將加深參股對岸券商談判的難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