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30 工商時報 【吳瑞達/綜合報導】
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在日益擔心美元貶值的情況下,各國中央銀行2009年合計淨買入黃金約280億美元,折合重量為890噸;均價為每盎司978美元,比年初的黃金價格高約15%,而這也是全球央行20年來,首次成為黃金淨買超,其中,中國央行買進454噸,比重逾50%,是全球最大買家。
中國為分散外匯儲備風險,近期透過官員和專家不斷釋出增加黃金儲備的訊息。今年11月底,中國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曾透露,去年以來,北京和上海的部分專家專門組成了課題組,研究增加黃金儲備問題。該課題組成員建議,以大陸目前的經濟成長速度,黃金儲備在3至5年內可增持到6,000噸,而在8至10年內可升至1萬噸。目前,中國黃金儲備量僅約為1,054噸。
「新華網」報導, 今年國際黃金市場呈現買超,而主要黃金購買國,以新興市場國家為多,購買的時間從年初持續到年底。
而出售黃金的來源則不一而足。其中,最大的一筆交易,來自貨幣基金組織向印度央行出售的200噸黃金。另外,歐洲部分央行也是賣方主力,出售時間則集中在上半年,也因此,今年6~7月間,國際金價一度萎靡不振。
出售黃金的國家如法國,賣出73.4噸;瑞典售出13.8噸、荷蘭則賣出8.9噸。
報導指出,對於全球央行高達890噸黃金的淨買超,市場人士認為,各國央行大量買進黃金的動作,顯示出黃金的保值價值,正在全球範圍內日益突現,對長線金價走高,是一項利多。
美林財富管理公司的分析師Bill O'Neill認為,未來18個月中,金價會觸及1,500美元。而2010年各國央行的買金總額、買金央行數量,都可能進一步提高。
但市場仍有不同解讀,如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Dylan Grice則表示,部分國家中央銀行的投資,經常失準,印度央行購買IMF黃金的行為,就表示黃金市場價格已經到頂。
另外,也有黃金市場分析師認為,當市場出現富有國家,連續出售黃金的情況,可能看出,這些國家其實並不看好中線的金價表現。不過,至目前為止,美國沒有加入出售黃金的行列,顯示長線金價仍然看好。
市場人士指出,年關將至,投資機構意興闌珊,市場交易清淡,操作難度加大,短線仍以謹慎為宜。
今年12月3日國際金價最高曾上漲至每盎司1,226.52美元,之後即反轉走跌,最新的收盤價格為每盎司1,107.85美元,短線呈震盪格局;上檔反壓仍重,後市上漲,仍待買盤進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