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09.06.22
台股上漲有助降低全球存託憑證(GDR)發行成本,加上國內不少企業有意引進外資和陸資,讓GDR成為企業籌資新寵兒。德銀台灣環球銀行業務主管宋雲峰指出,今年國內企業發行GDR金額,預估可達10億美元(新台幣330億元)至20億美元。
最近GDR發行再度發燒,連多年未發行GDR的金融業和傳產業也加入發行GDR籌資行列,像是凱基證和大同,都表示今年可能發行GDR。投銀業者預期,今年第三、四季可能是GDR發行高峰,代表企業國內外籌資管道轉趨順暢,有助企業取得低利資金。
GDR投資人可於閉鎖期屆滿、即GDR發行一段時間後,把GDR轉換成國內股票,今年以來因股市上揚,提高投資人購買意願,連帶使得GDR發行成本下降。此外,不少企業因有外幣收支需求,發行GDR直接取得外幣資金,可減少匯兌風險和成本。
銀行主管表示,今年兩岸題材發燒,不少企業有意引進外資和陸資,發行GDR至海外籌資可視為暖身,未來只要政策鬆綁,企業也可直接洽特定人發行GDR,引進外資或陸資大股東。
去年金融海嘯後,台灣GDR市場一度進入急凍期,投銀表示,今年科技業率先走出陰霾,已有昱晶能源與緯創光電兩家成功發行GDR,緯創並拿下2%的低折價率,幫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
目前已宣布將發行GDR募資的公司,包含大同3億美元、元太科技2.15億美元、遠雄2億美元、凱基證新台幣百億元,加上已發行的昱晶5,300萬美元與緯創2.24億美元,金額已超過10億美元。
若加上新光金的5億美元與華亞擬發行的4億美元,以及富邦金、中信金也可能發行GDR,投銀估計,今年GDR發行總額可能衝破20億美元。
發行GDR須先由股東會通過,但董事會取得授權後未必會發行,例如鴻海每年股東會都會提案通過發行GDR,但最後都沒有發行。不過,投銀業者認為,今年籌資環境改善,加上已有六家公司找好投銀擔任主辦承銷商,表示企業對發行GDR的興趣濃厚。
投銀高層表示,GDR發行成功與否,關鍵包括市場、產業、公司等三大要素,此外發行量不宜太少,若只發行五、六千萬美元,除不敷成本,單一投資者可能就占了發行金額的三分之一,可能會影響後續流動性。
GDR是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即全球存託憑證,為存託憑證的一種,國內上市上櫃公司把公司股票交給國外存託機構,機構再以股票憑證出售給海外投資人。當公司發行存託憑證時,必須提交同等數量的公司股票信託,才能在海外發行相同數量的存託憑證。海外投資人購買存託憑證,等於間接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權利義務與國內普通股股東相同。
存託憑證在美國發行稱為ADR(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s),在歐洲倫敦、盧森堡、德國發行稱為EDR(European Depository Receipts),全球發行的則稱GDR。
持有存託憑證可換取國內公司的股票,等同買公司股票,等閉鎖期到期後,投資人便可用當初取得的存託憑證換取股票,賣出股票賺取差價;也可選擇持有股票,賺取公司每年派發的股票股利或現金股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