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2 工商時報
大陸商務部日前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陸新批准台商投資項目1143個,比去年同期減少4.2%,實際使用台資金額8.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2.5%。台商投資數量的衰退,發生在今年上半年,令人感覺特別突兀。因兩岸剛在去年底共同實現大三通,正式開啟了「60年來兩岸關係最好的時期」;但是,半年下來,大陸台商投資數量,比起兩岸關係高度緊繃的去年上半年,卻是不增反減。這現象的背後,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這問題的答案,從同時發生的兩岸貿易衰退現象,可以找到線索,因兩者顯然具有密切關聯。說到貿易,根據大陸統計,今年上半年,兩岸貿易總額年減率高達36.7%,其中台灣自大陸進口額衰退36.9%,台灣出口至大陸金額減少36.7%。兩岸貿易之一蹶不振,和大陸台商投資的不增反減,兩件事應是一體之兩面。因眾所週知,台商在大陸投資經營的標準模式,就是採購台灣料件,在大陸生產,再將產品輸銷海外。如今,兩岸貿易和台商投資同步走跌,說明這種台商依存已久的模式,已有「破局」之虞。
問題根源在於,兩岸合力尚不足以頂住國際金融海嘯。金融海嘯來了之後,大陸出口貿易飽受衝擊,台商出口跟著走跌,投資意願連帶消退,其與台灣的貿易往來也同步減碼。更讓人錯愕的是,今年上半年兩岸貿易金額的衰退幅度,居然比大陸整體外貿的減幅,多了十幾個百分點。莫非,兩岸貿易已與大陸整體外貿斷了線?
雖然,大陸目前正在全力擴大內需,給了台商不少的商機,但截至目前看來,台商在這方面的斬獲,尚未能彌補出口市場的損失。也就是說,大陸內銷市場還沒有發揮「補位」功能。要不然,台商投資並無衰退理由,兩岸貿易也不會倒退那麼多,因今年上半年大陸經濟增長率仍達7.1%,且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更增長了16.6%之多。對照來看,台商受惠的程度仍不足。
實事求是地說,單靠大陸內銷市場,兩岸經貿總有侷限,台商投資經營形勢,也很難重演以往的好景。最妥適的佈局之道,應是同時掌握大陸內銷與全球外銷兩個市場。套用大陸的流行詞語,叫「兩條腿走路」,即不偏執一邊。
從這個角度看,我政府與民間企業,都有必要調整做法,除了搶攻大陸內銷市場之外,更不能忘卻全球市場,且要進一步使兩岸經貿與全球市場,作「有機的結合」,擴大台灣方面的利基。政府的經貿出擊,要兩路齊頭並進,一路走向大陸,另一路走向廣大的世界。民間企業爭取大陸內銷訂單之餘,也要致力維繫廣大海外市場的老關係。否則,不久後全球經濟復甦了,才發現訂單已全被大陸、東南亞廠商所奪,那將是嚴重的得不償失。
而大陸方面,也應以這種態度,來看待兩岸經貿,也就是把兩岸經貿,視為大陸經濟串聯全球經濟的「紐帶」。果能如此,則兩岸經貿不只利於台灣,也將對大陸經濟力的擴張,構成一股積極力量。這是兩岸經貿的最高價值,也是實現「兩岸雙贏」的最佳策略。
現階段的大陸經濟,如單靠內需,增長動力亦仍不足,還有賴穩定的外需來一起撐持。對此,兩岸經貿實可發揮不小的助力,值得大陸方面引用。具體做法,如與台灣合作,在台從事研發創新、產品精加工、全球營運等。在這種架構下,兩岸貿易將提升層次並重現熱潮,而大陸台商投資,也將有新的發展空間,一改當前「不進則退」的景象。
我方剛開放了陸資入台,使兩岸經貿具備完整的雙向、全方位架構。在這個新平臺上,兩岸雙方大可敞開心胸、放開視野,勇於「做天下文章」,而不侷限在「兩岸」的框架內。如此,將可為雙方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兩岸合作賺全世界的錢」,這是很多人的理想,它到現在終於有了實現的條件。深盼雙方能從強化、優化兩岸經貿著手,充分掌握契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