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空洞的庶民經濟論(許啟智)

2009年09月14日蘋果日報
對於台灣民眾而言,每換一位新閣揆就會創造新名詞,新任的行政院長吳敦義為了讓人感受與前任學者派的院長見識不同,在強調親民且要有行動力下,創造出了「庶民經濟」的一個新名詞,也就是與人民相關的股市、航空貨運指標、餐廳生意、貨櫃車數量等更貼近民生的指標,是更應重視的重要經濟指標,政府更應細心體會,及早感受人民痛苦。
「庶民」這個有點帝制色彩、階級味道的名詞,其實頗能反映台灣的現況,經過一波風災後,大家才發現雖然是民主時代,台灣官員的僚氣絕不輸專制帝王時代,經過多年努力奮鬥後,台灣中低收入者,一般受薪族,如今陷入早出晚歸,只能求得一家溫飽的處境,果真如同帝制時代弱勢無助的庶民階層,難以翻身。
目前的經濟指標具有完整性,由工業生產、海關進出口、退票率、股市表現、零售業銷售等全面綜合指標,可以展現一個經濟體的經濟狀況是過熱、持穩或衰退,做為政策參考,每一指標都息息相關,不宜偏廢;用低利率水準創造出過熱的股市,倒楣的是不敢或無能力投機的小百姓,高檔餐廳生意興隆,六百元的麵包空運來台轉眼賣完,和一般庶民又有何干,表面上和百姓最相關的指標,往往最不能反映真實的民生情況!
對庶民而言,在經濟事務上,具有高度的閣揆,其實應把心思放在讓台灣成為具有「資源分配公平性」、「發展可能性」的公平社會、同時也了解政府與民眾有「溝通討論的必要性」,如果能夠把這三件事搞好,庶民就算口袋短期內錢無法增加,起碼尚能有長線的期待,這才是以閣揆高度應重視的大事!
資源分配應公平
對於承擔台灣接近七成稅負的受薪庶民而言,這社會資源分配已嚴重的偏向有錢有勢的財團、富人!遺贈稅、營所稅持續大降、國有土地標售不斷流入土地財團手中,資產價格不斷上漲,同時間利息收入不斷貶低;在台灣,投機及資產增值效益遠大於勞動利得;受薪階級已打回民國85年的薪資水準,勤勞而低所得是大多數受薪庶民的生活寫照,庶民收入少、利息所得低、稅負重的情況,經濟資源分配失衡是庶民生活痛苦的源頭!
在政府財政崩敗,稅收短徵下,台灣負債餘額節節高攀,明年又將舉債5千億元,如果加上隱藏性的各項軍公教人員優惠退休及補貼,台灣帳面及隱藏性的負債高達14兆元,如果以1千萬勞動人口而言,每人背負著140萬元以上的潛在負債,這樣的經濟社會中,請問庶民的未來生活發展性何在,無法加入投機炒作行列,又沒有能力進入公家機構取得優渥退休條件的一般庶民,在社會經濟階層中,恐將遲早會由庶民淪為賤民,欠缺發展的未來,更讓庶民們為下一代擔心!
領導人瞧不起庶民的能力,包括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等與民生、兩岸相關的重大決策, 庶民總不能知情,就算好的立意,最終也將引發眾多爭端,自視優秀菁英的政府領導人和內閣,其實就算沒有風災,早晚也可能會因其他不肯溝通、倨傲的公共議題引發庶民的怒火。
真正的庶民經濟期待的是閣揆和領導人提出人民可理解、可行、且可討論溝通的經濟政策,資源分配逐步走向公平化而非財團化,同時減債、縮減公部門優惠,恢復民間企業及庶民們的經濟活力,如果大方向正確,相關的庶民經濟指標遲早會變得好看,至於短線的每日股市漲跌、中山高速公路上有幾輛貨櫃車出車等民間小事,就讓統計單位處理,大可不用勞煩閣揆費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