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2 工商時報
針對水泥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中國政府決定採行「硬指標」,打算以3年時間淘汰6億噸的落後產能。影響所及,將有約3,000家中小型業者要被迫「出局」,而對於江蘇、安徽、浙江、山東等水泥大省的業內生態,也會帶來改變。不過,台泥、亞泥及大陸大型水泥廠卻可在此過程中,發揮資本與規模優勢,大肆兼併。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國發改委和工信部有意通過產業指導意見,將中國目前的6億噸小立窯所產出的落後水泥產能,從明年到2012年3年的時間,將其自市場淘汰,估計此舉將涉及到3,000多家企業。目前官方正加快制定行業標準,對於行業准入、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產能等,都會有具體的指導意見,並將在近期陸續推出。
這次的重拳出擊是繼發改委在2007年發佈淘汰計畫後,再次加大了淘汰落後產能的力度。稍早之前,工信部總工程師兼新聞發言人朱宏任曾經表示,目前中國水泥產量在增加,但利潤卻在不斷下降,一些重點水泥生產大省如浙江、江蘇、安徽、山東等,都存在水泥產能過剩的問題。
對於中國政府3年淘汰6億噸水泥產能的做法,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表示,這數字已經遠遠高於發改委過去的計畫安排,「此次政策是歷次控制產能中力度最大的一次」。
宋志平指出,加快淘汰小立窯水泥廠(指10萬噸上下規模)的步伐,意味著今後3年內水泥行業的兼併重組機會將更多,一方面可改變市場的無序競爭局面,另一方面也能讓行業龍頭企業有做大做強的可能性。
他表示,中國水泥和平面玻璃產量在今年已經達到了驚人數字,有些完全是出於從國家4兆投資中「分一杯羹」的考慮,實際上只是重複建設。
根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全中國的水泥產業投資高達880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規模比去年同期淨增加350億元,同比成長了66%,這幾乎是2003年全年的投資總和。
不過,對於3年淘汰6億噸產能的做法,有業者認為任務艱鉅,恐怕不易在時限內完成。
中國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莊春來表示,難度比較大的主因,在於各地實際情況不一,難以用統一標準硬性執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