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

中印熊市為何尚未嚴重拖累經濟?

英國《金融時報》傑夫•代爾(Geoff Dyer)上海、李若瑟(Joseph Leahy)孟買報道
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
即使在全球信貸危機發生前,許多跨國企業就對中國和印度的新興中產階級寄予厚望。目前美國經濟可能正步入衰退,來自這兩個人口逾10億的亞洲大國新消費者的需求,也就顯得更為重要。
因此,中印兩國股市不斷暴跌值得憂慮。過去兩年,中印兩國的城市中產階級都卷入了購買股票的熱潮。然而,印度股市較其峰值水平已下跌了四分之一,中國股市更是自高點跌落近一半。
壞消息是,這兩國都有大批牢騷滿腹的投資者,至少在短期內,他們對股市的狂熱情緒已破滅。而好消息則是,這對經濟的影響不大。
在美國,如果股市出現目前中國這樣44%的下跌,經濟會嚴重受損,而中國迄今能從容應對。即使去年出現了短線交易的狂潮——當時每天早上券商門口都排起了長隊,中國的股市文化仍相對膚淺——活躍投資者可能只有1000萬到2000萬。
股票交易帳戶開戶高峰出現在去年5月,而到去年10月市場觸及歷史高位時,開戶熱情已開始消退。此外,與2005年的低點相比,中國內地股市仍上漲逾3倍,這意味著很多投資者仍然是賺錢的。
上海白領職員黃麗英(音譯)表示:「目前我只是損失掉了去年的投機收益。這就好比我又重新回到了起點。」她今年30多歲,從去年2月份開始投資股市。
最重要的是,股市上漲速度太快,還未來得及對消費產生強勁效應。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經濟學家本•辛芬德費爾(Ben Simpfendorfer)表示:「消費領域對股價上漲的反應滯後,而且僅做出了有限反應,因此支出的潛在回落也將較為有限。」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政府能對市場很放心,因為股市暴跌令很多投資者不爽。同時,鑒於中國政府對市場的強大影響力——國家持有上市股票中的70%——這些投資者很清楚該責怪誰。
匯豐(HSBC)中國市場策略師Steven Sun表示:「市場崩盤引發社會不穩定的風險很高,在目前通脹侵蝕購買力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與此同時,印度股市下跌對經濟的連帶影響似乎更為明顯,股市低迷影響了消費品及房地產市場的信心。
在達拉勒大街(Dalal Street)上的孟買證交所(Bombay stock exchange),散戶投資者情緒消沉。這些人通常站在交易大廳外,一邊看著巨大的報價屏幕,一邊在樹蔭下品嘗著小攤上的東西。
散戶投資者Prakash Achariya表示:「多數人都曾寄予厚望,希望市場回報一直居高不下。」他掏出一張手寫的股票投資組合表,顯示他的股票組合是如何縮水約23%,減至大約13.5萬盧比(3385美元)的。
但在印度,擁有股票的人也太少,不足以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印度第二大基金公司ICICI保誠資產管理公司(ICICI Prudential Asset Management)副董事總經理Nilesh Shah稱:「在美國,存在問題但不存在恐慌。在印度存在恐慌,而問題沒那麼嚴重。」
與1月初近21000點的高點相比,孟買證交所Sensex 30指數的跌幅約為25%,但與一年前相比,該指數仍上漲了19%。
多數投資時間較長的散戶投資者都清楚,在過去幾年中,印度股市已令他們受益頗豐,從2004年12月至今,累計上漲近2.5倍。散戶投資者持股的市值相對較小,僅為11%左右,只有少數散戶投資者蒙受嚴重損失。
此外,印度人只有一小部分儲蓄投入股市,因此,當前股市下跌給更廣泛經濟領域帶來的連鎖效應,不太可能在金融體系中造成系統性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