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哈維爾•布拉斯(Javier Blas)倫敦、拉斐爾•曼代(Raphael Minder)香港報道
2008年4月18日
大米價格昨日首次觸及每噸1000美元的價位,原因是恐慌的進口商爭相獲取供應,加劇了本已由越南、印度、埃及、中國和柬埔寨出口限制所引發的供應緊張局面。
大米價格飆升之際,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菲律賓第四次未能獲取其希望數量的大米。
菲律賓的大米投標失敗前,孟加拉本周也未能購買到大米。
交易員和分析師警告稱,盡管由於各國試圖累積庫存,大米價格漲至上年水平的3倍,但大米需求仍在不斷升溫。
曼谷一家主要大米出口商Riceland International總裁維猜•斯裡普瑞捨特(Vichai Sriprasert)表示,由於擔心大米短缺,該公司的一些客戶(包括一些國家的政府)正購買遠超出其平常購買量的大米。
「這是恐慌,」他表示。「我的客戶正要求購買平常數量兩倍的大米。我們無法找到足夠的供應,來滿足我們面對的所有需求。」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駐紐約的大米專家邁克爾•懷特海德(Michael Whitehead)補充稱:「在多數大米消費量較大,由於大米短缺對社會有著潛在的不穩定影響,促使政府決心構建供應。」
大米價格不斷上漲,已引發海地、孟加拉和科特迪瓦等國上月爆發騷亂。由於大米是亞洲和非洲貧困國家約30億人口的主要糧食,因此被視為政治意義最強的大宗農產品。
斯裡蘭卡央行行長阿吉特•尼瓦爾•卡布拉爾(Ajith Nivard Cabraal)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對亞洲而言,食品價格上漲「無疑」是比當前信貸危機更嚴重的問題。
菲律賓昨日的大米投標僅獲得32.5萬噸大米供應,較政府的目標低三分之一。該國面臨創紀錄的米價,平均報價為每噸1046美元,較3月份上漲47%。其中一些報價達到了每噸1220美元。
交易員表示,這推高了全球基准的泰國中質大米的指示性報價,達到每噸950美元至1000美元區間。在芝加哥,美國大米期貨合約價格觸及每100磅23.3美元的歷史高點。
但最大的大米批發商Golden Resources駐香港的Anthony Lam表示,價格即將見頂。「目前沒有重大自然災難進一步推高價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