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艾冰梅
2008年4月25日 星期五
當全世界都在為糧食緊缺的前景和不斷攀升的糧價犯愁的時候,中國似乎無需為糧食憂心。3月31日,泰國大米報價從前一天的每噸580美元飆升到了每噸760美元,日漲幅達到30%;而今年1季度,中國的稻穀價格僅僅只漲了3.5%。4月初,中國政府總理在河北表示:“中國的糧食儲備是充裕的”——看來,中國人不用擔心無米下鍋。但是,這樣的擔心真是杞人憂天嗎?
最合適問答這個問題的人,也許是中國的農民。
近兩個月來,中國媒體上不斷出現產糧大省農民種糧積極性降低的報道。新華社下屬的《經濟參考報》報道說,在安徽省農業大縣肥西縣,“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已降低到了近幾年來的最低點”。《南方周末》對山東、河南、湖北、河北、江蘇等產糧大省的調查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然而,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貧困與發展金融研究室主任吳國寶博士對FT中文網表示,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的問題四五年一直存在,相對而言,最近兩年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是有所回升的。
其實,決定農民種糧與否的最重要因素非常簡單——就是種糧的相對收益。換句話說,和做其他工作相比,種糧到底賺不賺錢。在農藥、化肥等主要生產資料價格受國際市場石化產品和油價上漲的影響大幅上升的同時,中國的全國農產品生產價格(指農產品生產者直接出售其產品時的價格)的升幅卻非常有限。據江蘇民間農業學者喬生桂介紹,沿海地區的農民種一畝田糧食,去掉全部費用後一年大概只能掙到幾百塊錢的收入。相比之下,2007年中國農民工每月的人均工資性收入就超過了一千元。雖然政府不時出台惠農政策,比如補貼和提高最低收購價,但這些還不夠支付生產資料上漲的費用。
糧食一直是中國頭等重大的問題,但中國農民面臨的現實卻是種糧越來越不可能賺錢。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中國的農產品和食品價格已經有相當大的自由度,基本由市場供求來決定;然而,糧食,棉花和油卻是其中的特例。自從2000年以來,出於社會穩定的考慮,政府一直通過中儲糧總公司以拋售或收購的方式來控制糧價。2007下半年至今凸顯的通脹問題更加強了政府控制物價的決心。今年初,為維持現有糧食價格水平,中國推出了嚴格控制糧食出口的政策,宣布對出口的57個糧食種類,包括小麥,稻米,玉米和大豆等,征收5 %至25 %的關稅。
忙於控制各種價格的中國政府必須意識到,中國的糧食價格上漲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趨勢。瑞銀經濟學家Jonathan Anderson在其新報告中指出,雖然中國近幾年的糧食儲備比較穩定,但相比2000年的水平已經大幅減少(見圖)。考慮到中國地少人多和城鎮化、工業化不斷提速等現實,提升糧食產量的空間已經不大。對中國來說,提升糧食產量的做法也不夠經濟。Jonathan Anderson認為,中國應該在未來逐漸增加糧食的進口,慢慢放棄對主要糧食自給自足的政策。
其實不必是經濟學家也能知道價格控制很難奏效。農民顯然不會接受種糧的微薄收入,而會選擇其他收益更高的農產品,或者外出打工等。一旦拒絕種糧成為農民普遍的選擇,政府將不得不付出更昂貴地代價填補糧食缺口,屆時糧價的上漲將更為劇烈。世界銀行2月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指出:“中國政府採取的價格控制從長時期來看,產生的不良影響很可能超過其帶來的好處。”
只有讓市場來調節糧價,農民才能獲益。吳國寶認為,如果政府做好准備,在制度安排上保證中低收入階層能夠得到適當的補償補貼,讓糧價上漲產生的沖擊得到控制,現在放開糧價應該是一個好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