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摩根士丹利亞洲董事長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每一次金融危機都各有不同,但最終它們都會結束。我們很難知道,此次危機是否即將結束,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場危機最糟糕的階段可能就要過去。
這些理由包括:各國央行(特別是美聯儲(Fed))注入流動性時選擇了寧過勿欠的做法。此外,一些行動屬於非常規行為,特別是美聯儲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首次向投行開放了貼現窗口。
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的失敗,讓人想起標志著前幾次危機見底的類似爆炸性事件,如1974年Herstadt銀行的破產,以及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滅亡。
然而,在宏觀層面,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這場危機規模非常巨大,引發了一系列反饋效應,在金融市場開始恢復正常後,這些效應應該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首先是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在美國更是如此。收入不足、依賴住宅的美國消費者陷入了勞動收入周期性下降和住宅與信貸泡沫破裂的夾縫之中。此外,住宅營建活動急劇萎縮,78%的美國經濟明顯面臨下行風險。因此,企業利潤會降至遠低於預期的水平,特別是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中的非金融成分股。正如最近通用電氣(GE)收益沒有達到預期所顯示的:面對衰退,這種樂觀主義會為股市帶來格外痛苦的反饋效應。
其次是對全球經濟的滯後影響。在全球化時代,貿易、金融資本、信息和勞動的跨境流動,將世界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過去5年半的時間裡,出口拉動型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成為全球需求和世界貿易急劇增長的巨大受益者。既然全球商業周期已經轉變,那麼亞洲將度過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努力讓自己與美國消費者脫鉤。
第三,傷痕累累、備受打擊的金融機構很有可能不得不面對另一輪壓力。迄今為止,金融中介結構受到的沖擊主要來自危機造成的信貸層面的混亂。但正如實體經濟需求下降通常會出現的情況一樣,家庭和企業貸款質量的周期性惡化即將到來。
第四,反饋效應可能還會波及大宗商品市場——在越來越容易出現泡沫的世界裡唯一一個還沒有破裂的泡沫。如今,多數人都認為,大宗商品處於永久性的「超級周期」之中,有限的供應擴張趕不上中國和印度等大宗商品密集型經濟體不斷上升的需求。然而,由於2008-09年全球GDP增幅可能會遠遠低於過去5年近5%的平均增速,石油、賤金屬和其它非食品類大宗商品的價格可能會出現周期性回落。
第五,對這場危機的政治反沖可能會形成新一輪再監管浪潮。正如網絡泡沫破裂和企業會計丑聞爆發,促成了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Sarbanes-Oxley Act)》的通過一樣,美國政界人士如今似乎在同樣致力於重塑金融市場監管框架。美國財政部已經打響了可能引發長期激烈爭論的第一槍。另一方面,人們期待美國國會修改美聯儲的政策權限,讓美聯儲負起更大責任,避免未來出現造成不穩定的資產泡沫。
金融市場長出了一口氣,因為危機的最糟糕階段可能已經過去。就這場危機本身而言,事實也許確實如此。
但不要把這種可能性與實體經濟、股市或政治周期全面解除警報的信號混為一談。隨著美國陷入衰退,一系列愈益強大的反饋效應可能隨之而來。這場危機的余波將決定未來數年的前景。
本文作者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董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