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作者:經濟學人 出處:Web Only 2008/07
美國股市相對前次高點,已經下跌2成,在過去一個月裡,總值減少3兆美元。股市大跌由四個因素造成:經濟成長、企業營收前景不佳,利率、通膨雙雙上升。
美國油儲不如預期,加上以色列和伊朗間的衝突,油價衝上每桶144.14美元新高;原物料高漲,讓進口原物料的國家承受貿易損失。信貸風暴則使得問題更加嚴重,拯救Bear Strearns確實避免了金融系統的內爆,利差也較3月縮小,但英美兩國房貸核可件數大幅下滑,銀行貸款減少,可見信用緊縮的問題仍在。
過去幾年,因為房價上升,讓銀行願意貸更多的錢出去,買屋者獲得資金,則又推升房價。如今貸款減少,部分投資人被迫出售房屋,房價下跌,銀行就更不願意貸款,使市場呈現凍結。
以90年代早期的芬蘭和瑞典為例,房價下跌讓個人存款上升12-14%,也代表消費減少,若同樣的情形出現在英美,兩國接下來幾年的GDP成長將大受影響。
消費需求減少,銀行又不願意貸款,企業也就失去投資的動機,轉而視出口作為成長的主力。但這僅是就單一國家來看,若從全球的角度出發,這樣的想法完全派不上用場。
市場的問題接踵而至,如果只有信貸緊縮,或只有原物料大漲,投資人或許還有辦法處理,投資人也不知道,究竟是通膨,還是經濟衰退比較讓人擔心,但他們知道兩者同時出現,絕對非常糟糕。
如此看來,股市不振還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候,而投資人能作的,大概只有祈求好事發生。石油價格大跌也許是個不錯的願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