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5
【經濟日報】
歷史教訓似乎正在歐洲重演。在歐洲積極升息與美國大幅降息之後,歐洲可能將再度面臨1992年資產重貶、經濟衰退的情勢。
1992年6月丹麥公投否決了歐盟馬斯翠條約,拒絕加入歐元區。同年7月,德國央行升息至8.75%。兩個月後,義大利、西班牙與英國等歐洲主要國家的貨幣大幅貶值,歐洲心臟地帶陷入衰退。
今年6月,愛爾蘭公投否決了歐盟里斯本條約;7月,歐洲央行升息1碼至4.25%。
大西洋兩岸央行的態度同樣南轅北轍,美國聯準會(Fed)在1992年忙著降息,解決房市泡沫破滅帶來的經濟衝擊,當時德國則以升息冷卻德國經濟。現在,歐洲央行(ECB)堅決對抗通膨,美國正以低利率處理另一個房市泡沫。
歐洲現在和1992年一樣,都面臨區域不均問題。當年德國享有高額外貿順差,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2007年德國外貿順差占GDP的7.7%。1992年西班牙貿易逆差占GDP的4%,現在則高達10.1%。
摩根士丹利經濟師錢尼(Eric Chaney)指出,不同的地方在於,1992年還沒有歐元,現在歐元則把15國貨幣整合在一起。歐元不會解體,但歐洲許多地區的資產價值將大幅下降。
由於金融政策緊縮,放款條件趨嚴,鉅額外貿赤字的歐洲國家國內需求將受到打壓。這會造成實質工資下降,固定投資減少,西班牙已經走到這個局面。
長期而言,實質工資下降可以增強外貿競爭力,與固定投資減少同樣可以減少貿易逆差。但是這個修正過程會帶來痛苦的失業率上揚,政治介入將延長修正過程。
總體經濟的不均將藉由資產價格重估來解決。房地產最為脆弱,因為股價與政府公債價格都無法繼續支持房地產市場。西班牙、葡萄牙與希臘這種外貿赤字很高的大國,房產下跌的幅度可能超過想像。
歐元區邊緣的拉脫維亞、保加利亞、愛沙尼亞與羅馬尼亞更是危險,這些國家的外貿赤字更高。匯率與歐元緊密掛勾的拉、保、愛三國可能同時出現經濟衰退與房產下滑。(美國新聞周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