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0) 陶冬
中國已經成功地度過了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最大的增長危機。一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中國經濟也深受其害。不過在極其進取的財政、貨幣政策支持下,經濟在世界各主要國家中率先復蘇。在2010年,GDP增長“保八”幾乎沒有懸念,“爭九”成功的可能性也頗高。
增長失速的風險在下降,政策失誤的風險卻在上升。筆者認為,2010年存在著四大政策看點,政策的取向將決定經濟的前景,政策失誤則應該是2010年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
房地產政策
房地產乃一切危機之母,政府對它又愛又恨,政策心態十分矛盾:既害怕房價升勢過猛,製造出資產泡沫,又擔心一旦房價下跌影響消費,甚至出現社會不穩定。這種矛盾心態之下,政府在最近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刻意淡化房地產在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為日後出臺的措施埋下伏筆。
最近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措施連環出臺,大有山雨欲來之勢。不過直接針對樓市的招數幾乎見不到,政策重心基本圍繞著兩點:土地與貸款。土地是房地產的根基,也是這輪樓市升勢的原動力。在天文數字的流動性驅動下,央企大舉進入土地拍賣市場,創下一個又一個天價地王,開發商也趁機囤地,進一步加劇了樓市供求上的失衡。在貸款政策上,銀監會和央行將主要著力點放在收緊二套房貸款,藉此減少投機資金的彈藥,降低銀行風險。
筆者認為,目前的房地產政策花樣繁多,不過並未切中要害。今天房價一漲再漲的原因,是流動性過剩。貨幣政策不作大調整,限制開發商融資並無法制止央企拍出新的地王。貸款限制的效果也不會好,因為如今熱錢橫流,炒家多數並不需要向銀行借錢。筆者判斷,中國的房價在2010年前幾個月可能會橫行中有升,並有更多企業熱錢加入炒作,這最終會導致更激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當新的房源湧出時,當利率開始上調時,房地產市場便可能面臨一場調整。樓市,是2010年中國經濟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信貸政策
在主要經濟體中,中國是第一個復蘇的,因此它率先將貨幣環境正常化,既符合邏輯也具有現實需要。與美歐銀行不同的是,中國的商業銀行並未遭到金融危機的重創,所以它們配合了央行政策而大舉放貸。貨幣發行量減去名義GDP(即過剩流動性),不止創下了中國的歷史紀錄,在世界近代史上也極其罕見。回收流動性已經不再是理論上的問題,而直接關係到房地產泡沫,關係到中國會不會重蹈上世紀80年代日本覆轍。
然而,中國的經濟復蘇極不均勻。房市、車市火爆之餘,民間投資並不暢旺,美歐經濟更面臨著兩次探底的風險。由於對復蘇前景的判斷沒有把握,對就業市場形勢感到擔心,政府以“不變應萬變”作為2010年貨幣政策的起勢,維持了“適度寬鬆”的政策基調。加一點準備金率,不過將銀行存放在超額準備金帳戶的資金,轉入法定準備金帳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估計很有限。
其實各商業銀行紛紛調整了信貸標準,減少放貸數量,一個自下而上的調控已經悄悄開始。不過,少了自上而下政策的規限,自律式的調整一定做得不充分,何況許多已經貸出的基建項目根本不是馬上可以停貸的。
筆者相信,2010年上半年的借貸數量未必小(當然不會像2009年那麼誇張),流動性過剩問題愈演愈烈,實業資金加入炒作大軍的故事屢禁不止,央行會被迫從第二季度起加大貨幣政策調控的力度。信貸政策的調整力度,是2010年的第二個不確定因素。是靠數量調節(借貨規模),還是靠量(額度)價(利率)並進,十分關鍵。
地方財政政策
這輪財政刺激中,中央政府的基建擴張是雷聲大雨點小,到年底居然有2萬億元預算沒有花出去。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應該是救市活動中的主力。不過這是吃了興奮劑的主力。地方政府在財政上大多入不敷出,靠賣地勉強維持著公共開支。
筆者估算,地方政府2009年在基建設施建設上起碼投入10萬億元(包括已投和後續跟進的投資),其中絕大部分通過銀行貸款成事。許多項目的商業回報率值得質疑,能否還貸實是未知數。即使是好專案,產生現金流也需要數年的時間。
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問題,應該是今後幾年困擾中國經濟的一個突出問題。中央政府也開始對此有所警覺。刹車一定要踩,不過踩急了不僅可能觸發銀行壞賬,還會影響整體經濟。中央對地方財政的約束,是2010年的第三個不確定因素。
人民幣政策
自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0%。然而由於美元貶值,人民幣兌一攬子貨幣在2009年卻貶值8%。中國經濟復蘇態勢良好,卻將美元貶值所帶來的升值負擔全部壓在歐元、日元身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不滿。
中國的匯率政策,基本上還是一個政治決定,外部施加壓力往往只能起到反效果。不過今年與去年不同。在食品、公用事業、資源價格迴圈上漲之際,中國的通脹壓力可能比想像的更大,至年底CPI突破5%並不出奇。同時,資產泡沫的擔心也會進一步加劇,流動性驅動的樓價上漲並不好控制。不僅貨幣政策需要調整,匯率政策也有調整的空間,只是人民幣升值必須在出口企穩、就業回暖得到證實之後才會發生。
熱錢流入,一向是人民幣升值的掣肘因素,2010年也不例外。當美元反彈、熱錢流出時,或許人民幣恢復緩慢升值的時機便成熟了。不過匯率上的變化,對人民幣資產價格走勢以及熱錢流勢的影響並不完全明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激增,是2010年最後一個政策不確定性。
以上四大政策不確定性,歸根到底是退市的時機與力度的把握。2010年,是政策的拐點之年。
本文原載于新財富,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