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 04 / 03
台股今(3)日成功站上5500點,ING投信投資管理處執行副總黃媺芸表示,信心帶動資金行情回籠,指數看回不回,不過緊接著面對季報公布,股價漲多後仍將面臨價值檢視,電子股面臨拉回修正壓力,考慮產業上游超額下單的可能性,建議轉往中下游零組件、具品牌的廠商,也可擇優布局 4-5月進入旺季的原物料族群。
今年第 1季領漲台股的主流類股集中在電子股,探究其原因,信心來自去年第 4季對景氣過度悲觀的向上修正,尤其農曆年後電子股有短單、急單等基本面支撐,市場對電子廠商景氣轉佳的看法逐漸凝聚共識,信心帶動資金行情回籠,讓指數從4800點一路看回不回,漲至5500點。
接下來,檯面上除了反應電子股普遍樂觀的 3月營收,緊接著卻即將面對季報公布期,指數恐因財報而有拉回壓力,不過,黃媺芸認為,大盤整體氣勢仍強,尤其金融股,挾題材面利多接棒,預料這段期間指數可能高檔震盪。
由於電子股已漲多,金融股又仰賴兩岸金融題材帶動,除了落後補漲,較缺實質面支撐。反而傳產、原物料相關類股近期缺乏表現,黃媺芸建議,可在 4月財報公布的電子類股股價陷入震盪期間,逢低布局,有機會掌握4、5月因旺季效應帶動的落後上漲行情。
電子股的漲勢暫歇,但部分個股可望受惠 3月營收表現不錯而持續上攻,但黃媺芸指出,整體上經過第 1季股價大漲後,即便市場對景氣轉佳認同度提高,在股價漲多之後,仍須面臨價值面檢視。
以晶圓雙雄為例,第1季以來景氣能見度轉佳,第2季營業額以目前能見度而言,已上修至成長 50%以上。然而,晶圓雙雄產能利用率仍維持在歷史低檔的 60%左右,雖然比第1季時的 30-40%拉高許多,但廠商毛利可能不如預期,每股獲利的成長空間相對有限,今年已漲多的個股,就需重新檢視基本面與股價的對應關係。
黃媺芸指出,如果預期每股獲利 (EPS)成長動能不強,本益比 (P/E)遭下修的機會升高,股價自然有可能拉回整理,這是部分電子股可能面臨的修正風險。
此外,第 2季電子股還須留意是否有五窮六絕的淡季情形,若只是傳統淡季,而非需求大幅縮減,則經過季報效應整理後的電子股股價,反而有機會開始反應對下半年消費旺季的預期心理,帶動股價再度上揚,直到市場進入返校潮開始的旺季,今年上漲的股價可能真正告一段落。因此,黃媺芸預估,今年的熊市反彈高點就有機會出現在第2季末、第3季初。
另一方面,需關注超額下單(over-booking)的疑慮。黃媺芸分析,今年急單與短單需求大多集中在產業上游的IC設計、半導體廠商,中下游的品牌或通路商對景氣看法仍偏保守,因此上游產業可能有超額下單疑慮。建議投資人可趁 4月指數震盪整理時,慢慢轉進中下游零組件、以及具有品牌的廠商,以避開可能有超額下單疑慮的族群。
至於這波指數拉回幅度會有多深,黃媺芸認為,將取決於傳產、中概、金融股的接棒情況。其中,中概、金融股較容易受惠利多題材帶動上漲,以 6月江陳會可能就兩岸定期航班議題深入討論為例,相關類股將有機會發揮。
在傳產、原物料相關類股方面,近期外資對此產業看法仍偏保守,認為基本面尚未翻多,但資金行情帶動的股市反彈,很有機會在各類股間輪動,預料原物料股在基本面修正過後,又適逢4、5月旺季題材,相關類股可望有所表現,投資人反而可以擇優布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