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大衛•皮林(David Pilling) 2009-04-10
1月份發生了一件怪事:自行車王國中國的汽車銷量,超過了汽車王國美國。換算成年銷量,當月美國輕型汽車銷量跌破1000萬輛,而中國為1070萬輛。對於那些指望中國消費者拯救世界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他們一直在等待的消息。
遺憾的是,不能單從表面上來看這些數字。對中國消費者也是如此——至少就眼下來說。
事實上,中美計算汽車銷量的方式不一樣。而且,中國的數字受到了春節的暫時推動。儘管如此,在日漸黯淡的景象中,中國仍然是一個亮點。其他行業也在指望著這個“中央王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視機、手機、鋼鐵及水泥市場。日本化妝品公司資生堂(Shiseido)在中國銷售額的增幅一直在30%以上。蘇格蘭首席大臣亞曆克斯•薩爾蒙德(Alex Salmond)本周正在中國進行從清潔能源到威士卡的銷售之旅,他透露說,在蘇格蘭的大學中,用現金消費的中國學生比美國學生多。
19世紀的英國人會想,如果每個中國人都把襯衣下擺加長一英尺,那麼英國的紡織廠就會整年運轉不停;到了21世紀,西方人希望的是,中國人將加入購買西方轎車和保險產品的行列。但他們有這個能力嗎?
這件事的前景不容易看分明。按照某些標準來衡量,中國消費者實際上已經變得相對不那麼重要了。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家庭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平均略高於50%。該比例在上世紀90年代降到了46%,2005年達到38%,現在大約為35%。相比之下,2007年美國家庭消費占GDP的比例為72%(現在我們知道,這一水準不可維繫)。
里昂證券(CLSA)中國策略師安迪•羅斯曼(Andy Rothman)表示,大家不用對這種對比感到憂心。他說,正如上世紀50年代的日本一樣,如今中國GDP當中的很大一部分來自投資。在日本,這種情況到60年代消費者開始購買冰箱和洗衣機時才有所改變。較貧窮國家的消費率往往高於中國和較富裕國家,中國人會將大部分收入用在生存上,而在富裕國家,可自由支配的開支已經比較固定。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新興市場策略師喬納森•加納(Jonathan Garner)也持這種觀點。在2005出版的《中國消費者崛起》(The Rise of the Chinese Consumer)一書中,他預測,到2014年,中國消費將從2004年為美國消費的9%和占世界消費的3%,分別上升到美國的37%和世界的10.5%。他預測,到那時,中國消費者將取代美國消費者,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他如今表示,他的預測仍會應驗。
華盛頓彼得森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的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的看法更為謹慎。他稱讚中國政府試圖糾正經濟過度依賴於資本投資和外部需求的失衡狀態。但迄今為止,這種努力沒有什麼效果。2008年投資占GDP的比例可能高達43.5%。
幾個因素阻礙著中國消費者的腳步。首先,多年來,人們眼看著“鐵飯碗”破裂,昔日免費的醫療教育體系也告瓦解。如今,政府承諾要重建社會保障體系,並在逐步地予以落實。但要到多年之後,人們才會相信政府會照顧他們,並減少自己的預防性儲蓄。
其次,大多數中國人都是研究機構龍洲經訊(Dragonomics)所稱的“謀生者”,他們購買衣食的基本消費,對於跨國公司或全球需求來說沒什麼意義。只有大約1.5億人屬於“消費的中國”,儘管這個數字到2015年將翻倍至3億人。這部分人的家庭收入中值大約為6000美元,而美國為4.5萬美元。一輛北京汽車車主的消費,與一輛波士頓汽車車主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最後,中國近年的消費繁榮建立在收入不斷增長的基礎之上,而後者有賴於強勁的外部需求。中國經濟增長率應會維持在7%到8%,但兩位數增長的歲月可能已經結束。因此,中國家庭消費非但不會加速增長,實際上可能會放緩。結果表明,美國人一直在用借來的錢為所有東西付費——甚至包括中國的消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