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個月前,世界各國的政治領袖們還對主權財富基金權利的日益增長而憂心忡忡,他們擔心這些基金會搶佔國內的優質資產並開始尋求企業經營話語權。主權財富基金是由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和一些貿易順差大的國家政府控制的巨額資金池。但隨著去年市場的下跌重重地打擊了這些基金,這些憂慮情緒正在逐漸消失。
雖然這些基金對它們所持有的資產以及損失守口如瓶,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一定受到了衝擊。價值3000億美元的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其來源主要是挪威的石油收入。據該基金披露,去年第三季度,其資產價值下降了7.7%,這是它成立18年來的最差表現。而這一數位還沒有反映出近期市場的進一步下挫。據摩根士丹利駐倫敦的一位經濟學家任永力(Stephen Jen)估計,就總體而言,主權財富基金在2008年損失了18%到25%。這意味著它們的損失高達7000億美元,主權財富基金的總價值已縮水至2.4萬億美元。任永力說:“損失了1/4的資產而無需承擔任何後果,這樣的事不可能發生。”
這些後果很可能就包括基金委員會更加嚴格的監管。本國國內股票市場的深度下挫以及挽救本地企業的預期支出等情況使事態更加雪上加霜,因此至少有部分基金已經感受到了壓力。比如科威特政府就已命令其主權基金向一落千丈的本國證券交易所輸入資金。中東的一位銀行家說,隨著全球信貸的緊縮,“普通科威特和阿拉伯人連抵押貸款和車貸都得不到。他們不理解為什麼(基金)還要拿錢去拯救花旗銀行”。
海灣地區深受衝擊
阿拉伯國家的損失尤為慘重。阿布扎比投資局 (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被認為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其價值可能高達9000億美元,但沒有哪個局外人知道其確切的數字。雖然阿布扎比投資局不會透露投資詳情,但該基金的官員曾指出,他們的目標是把投資組合的55%到71%配置在股票市場,把12%到28%的資金配置在房地產、對沖基金和私人股權等其他投資項目上。紐約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一位經濟學家布拉德•塞斯特懷疑,阿布扎比投資局的虧損可能已經達到1/3,儘管去年新產生的500億美元石油收入會抵消一部分損失。
其他海灣國家的主權基金也同樣遭受重創。據塞斯特估計,雖然一年裏又獲得了500億美元的石油收入,但科威特投資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2500億美元的資產大約虧損30%。而由於很少對外披露其投資行為,擁有600億美元的卡塔爾投資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的虧損則難以估計。它可能是主權投資基金中最激進的一個。雖然許多主權基金在花旗、美林等銀行的投資都遭受了巨大虧損,但最近幾個月,卡塔爾投資局仍出資約50億美元,投入英國巴克萊銀行。儘管這筆投資存在一定的下限保護,但巴克萊的股價自交易後已經下跌了20%。
最大的贏家可能是沙特。長期以來,它投入鉅資購買美國國庫券以換取低額回報的做法深受詬病,但現在看來卻是明智的。該國央行持有約4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其主權投資基金的規模僅為60億美元。這種持有美國國庫券的安全做法似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極具風險的投資。
許多主權投資基金都熱衷於購買股票交易所的股權以獲取在金融界的影響力,但現在看來這不是什麼好買賣。卡塔爾投資局和迪拜的主權基金分別擁有倫敦股票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s)15%和20%的股權,而倫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自這兩個主權基金購入股權後的15個月裏已經跌去了將近2/3。同時,迪拜出資31億美元購買的納斯達克OMX集團20%的股權也已經下跌了35%。
主權投資基金是否會顯著改變其投資模式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有些主權基金仍緊盯著西方國家及其他地區的一些受困企業,而且它們著眼的投資期限不是幾年而是幾十年,因此仍有足夠長的時間來填補眼下的虧損。但是,如果油價和股權資產長期呈正相關(即在經濟繁榮的時候同時上升、經濟滑坡的時候雙雙下跌)的話,這些基金可能不得不賣出一些股票資產。塞斯特說:“他們需要擁有更多能在油價下跌時保值的資產。”
作者:斯坦利•裏德(Stanley Re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