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08.07.05
國泰和新光等大型壽險公司手握龐大資金,房地產投資策略常左右國內不動產行情。這次新壽大幅調整投資策略,降低土地開發的不動產投資,將重心放在具有「立即收益」的不動產投資,可望讓原本價格便持續增溫的國內商用不動產,交投更趨熱絡。
新壽的土地投資策略常成為市場熱門話題。2003年在台灣不動產行情低迷之際,新壽獨家出價買下信義區A12;2006年又以高出底價兩倍的價格標下信義聯勤土地,成為近年台北市土地買賣重要比價指標。未來新壽如退出標地、養地行列,改為投資有立即租金收益的商辦,是否將衝擊國有土地標售行情,已引發市場關注。
比較土地開發與租金收入型投資,前者的利潤遠高於後者。但近年來,包括國壽和新壽等保險業者卻被迫調整策略,由養地轉向收取租金,主要是壽險法令對壽險業取得空地後,有「兩年內必須利用」的限制,但取得建地不等於取得建照,部分壽險公司為免在金檢時因而被開罰,只好減少投資土地開發案。
再者,壽險業購入土地後,從投資、興建到取得收益,至少得花二、三年以上,這段期間只會投入資金,而沒有資金收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