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2008.07.10
信用危機的最壞情況已經過去了嗎?從美股三大指數正式走進熊市,金融類股跌勢方興未艾看起來,股市只怕還有更多的苦難在後頭。在高油價和美國衰退陰影摧殘下,全球股市今年已蒸發11兆美元(台幣334兆)。
彭博公司的分析師魏爾 (J. Weil)指出,2000年、2001年網路與電信類股泡沫即將破滅之際,「燒錢速率」 (burn rate) 與「資金缺口」 (funding gap)是當時最流行的兩個用語。
燒錢速率在當時是用於計算一家新創公司每季支出的金額,以及銀彈再撐多久時間就會耗罄。至於公司若出現資金缺口,就表示籌措新資金的時機已經消逝,投資人必須不斷提供新的現金,直到公司可以自立為止。
魏爾表示,若從這個意義來看,信用危機的下一個階段,可能就要重蹈科技泡沫的覆轍。因為為數可觀的美國銀行與金融公司,正快速燒掉各種來源的資金。隨著資產減值不斷惡化,除非有人出面收購,很多業者已來不及籌資改善資產負債表。
從2007年初以來,全球銀行業提列的資產減值與信用虧損已接近4000億美元,而美國與加拿大就占了1760億美元。全球金融業在這段時間並且籌募了3040億美元的新資本,而美加銀行占了約1590億美元。
然而,銀行業籌措新資本的能力早晚都會枯竭,再有耐心的投資者,很快就會厭倦拿白花花的銀子去換壁紙。美國許多地區銀行,已經被華爾街券商與歐洲經紀公司擠出市場,更多金融公司更是坐以待斃。
例如,加州Downey金融公司的市值到6月底時已降到8700萬美元,只占11億美元帳面價值的8%。佛州資產最大的銀行BankUnited金融公司,6月底的市值是4700萬美元,只有帳面價值的7%。
難怪賠得不耐煩的投資公司要大罵美國的金融市場是個大黑箱,沒有人知道何時才看得到隧道盡頭的光亮。然而,只是黑箱還算好,就怕演變成一個大黑洞,讓美國聯準會或歐洲央行都束手無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