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0
去年七月開放基金投資中資股限制後,至今一年多,國內投信共募集12檔中國及大中華相關基金,但仔細檢視近半年來已成立的中國及大中華基金,除了JF金龍收成基金規模成長,大多數基金規模均較成立時大幅縮水,縮水幅度在25%-46%之間。
投資走短線 獲利就出場
投信業者指出,相關基金縮水主要原因是基金淨值雖受惠中國股市上漲而增加,但因淨銷售多呈現大幅流出,導致基金規模縮水,顯示台灣投資人投資中國基金多走短線,有一定獲利便立刻出場。
去年七月份開放基金投資中資股限制後,共有12檔中國及大中華相關基金募集,若再加上本月及12月開始募集的JF中國亮點、國泰中港台以及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目前共計有15檔投信基金搶搭中國熱列車。
然而,檢視成立滿半年的相關基金,除了JF金龍收成基金,目前基金規模普遍較成立時規模縮水25%-46%不等,進一步分析基金淨銷售額情形,也發現基金多數呈現淨流出,其中以元大新中國、安泰ING中國機會、德盛安聯中國機會以及永豐大中華基金最為明顯。
唯一一檔基金規模較成立時成長,且成長幅度達185%的JF金龍收成基金,因募集時正逢金融海嘯肆虐,募集成果僅10.4億元,隨後因操作績效相對突出,吸引新的資金進場申購,近半年淨申購金額達6.8億元,基金規模亦倍增,為這波搶搭中國熱基金中的優等生。
基金業者表示,基金規模或淨銷售負成長,大部分原因是基金績效或市場不佳造成,但這波中國基金規模普遍縮水,並非績效不佳所致,而是台灣投資人過於短線,基金有獲利即出場,才會造成基金規模不因淨值增加,反而縮水的奇怪現象。
Moss註:FP最近可能會加入宏信(HENDERSON領域中國躍升基金,他的特點是多空都可以做,今年績效到目前超過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