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G20砸錢 全球200兆救市

2009年04月03日蘋果日報
20國集團元首昨在英國倫敦舉行高峰會並達成協議,將砸下總計將近200兆元台幣救市。其中增資1兆美元(約33.14兆元台幣)挹注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國際機構,以拯救受金融海嘯拖累的全球經濟,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在2010年底前各國更要推出總金額達5兆美元(約165.7兆元台幣)的救市方案。另外各國也同意重整銀行體系,未來金融界的薪資及紅利發放,將受更嚴格管控。
特別報導
台灣時間昨天下午4時,G20(The Group of Twenty)元首展開第一輪全員大會。由於會議開跑前,多國已先進行雙邊峰會,因此英國首相布朗在揭幕式搶先報喜,各國已在「增加挹注國際金融機構」,及「草擬包庇逃稅者國家黑名單」兩項,達成「高度共識」。「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可望在目前的2500億美元(約8.24兆元台幣)基金外,再獲5000億美元(約16.48兆元台幣)銀彈。與會領袖也要求IMF出售數十億美元的黃金儲備,來幫助世界貧窮國家。
法德斥美英規範不嚴
「加碼國際金融機構」是為增加它們的貸款能力,以幫助亟需資金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而「草擬黑名單」是讓坐領高薪紅利的銀行高層,未來無法遁形。英財政部財務次官提姆斯表示,「銀行對存戶身分保密的年代已經過去。」未來不願與他國分享逃稅存戶資訊的國家,將面臨「制裁」。
不過,英國商務大臣曼德森也坦言,在「如何規範國際金融機構」、「刺激景氣對策」及「對抗保護主義」等重大議題上,各國仍存有歧見。法、德兩國就執意訂定「無妥協空間」的全球監管機制,並怪罪盛行於美、英金融圈的「賭場式資本主義」,是經濟衰退的颱風眼。近幾個月來,部分拿了紓困金,卻照發經營高層高額獎金的美、英企業,成了法、德直指美、英規範不嚴的最佳佐證。
此外,提早曝光的峰會公報顯示,G20有意將既有的「金融穩定論壇」,升級為具監管全球金融體系功能的「金融穩定理事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未來,「金融穩定理事會」將與權力增加後的IMF,聯手監管全球金融體系,讓「避險基金」等創新金融商品可受管束。
學者:思考台灣利基
金融穩定論壇目前由各國中央銀行高層及監督委員組成。該論壇將在本會期內,提出加強管理銀行資金、監察銀行高層薪資、紅利,及針對各問題銀行所設預警機制等方案。對此,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認為,金融監管必須跟得上金融創新,除了國際監管機構外,各國也需要革新自身的監管機制。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則指,設置跨國管理機構是強國共識,成立是遲早的問題。
對於場內場外都熱鬧的G20,台灣民眾該如何看待?林向愷教授建議,我們不應只將焦點擺在中國與美國,更該思考台灣在資金及技術都快速移動的全球化浪潮中的利基何在。他說:「台灣是艘小船,但小船也有功能。」
G20公報要點
◎使全球經濟恢復成長、增加工作機會:2010年底前各國推出總金額達5兆美元(約165.7兆元台幣)的救市方案;預計於20國區域內增加2000萬個工作機會。
◎促進全球貿易:同意未來兩年提供2500億美元(約8.3兆元台幣)貿易金融配套方案,促進全球貿易;由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發表季報,公佈各政府造成國際貿易失衡的政策。
◎重整銀行體系、促使國內信貸及國際資本流動:提供銀行系統資金,解決其壞帳及資金停滯的問題。未來金融界的薪資及紅利發放,將受更嚴格管控。
◎強化全球金融機構:各國加碼1兆美元(約33.14兆元台幣)挹注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等國際機構,使其能迎戰眼前的危機,並防止危機發生;其中IMF將共獲增資7500億美元(24.8兆元台幣),貸款協助受金融海嘯打擊國家。
資料來源:路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