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商品泡沫 價格面臨破滅

【經濟日報】2008.07.09
大家都注意食物和油價上漲時,很容易忘了商品價格走勢的另一面,也就是很多東西都在下跌。
例如,從5月至今,CRB現貨金屬分類指數已經下跌12%,原料分類指數已經下跌4%,紡織分類指數已經下跌2%。
連某些農產品的走勢都已經逆轉,小麥和稻米尤其如此,這兩種商品最近才從很高的水準跌下來。
這顯示市場和價格努力發揮力量,新供應開始進場。
商品價格波動、尤其是工業金屬價格波動,反映全球經濟循環走弱。
但大家仍然十分關心食品和能源價格,畢竟食品和能源是消費者最常接觸的東西,也是談話時的重點。
還沒有什麼證據顯示物價波動已波及工資,表示1970年代物價與薪資雙漲的的惡性循環開始,只要沒有這種情形,投資人應該記住通貨緊縮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最近幾周除了石油外,大部分商品價格至少都已經穩定下來,供需關係顯示中期內物價會下跌,到今年底,物價上漲的消息應該會急劇減少,明年應當更少。
分析師說,石油是決定性因素。如果新供應和消耗減少造成油價下跌,其他商品應該會加速下跌,石油畢竟是其他商品生產成本中的一大要素。
如果油價大跌,影響可能相當大,通貨膨脹可能變成通貨緊縮。
這種情勢會自我茁壯,投資人如果採取分散投資商品的長期策略,碰到商品價格普遍下跌時,決心會遭到嚴厲的考驗,因為劇跌最容易使人出脫「長期投資」。
不只看空的市場觀察家擔心物價下跌及其不利影響,連國際清算銀行都在最近的年報中,強調中期內日本式的通貨緊縮可能侵襲全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