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獨家專訪《Forbes》評選中國冠軍基金操盤手王曉明

整理者:胡健蘭 採訪者:朱紀中、胡健蘭
小檔案_王曉明
出生:1974年 學歷:經濟學碩士
經歷:上海中技投資顧問公司副總經理、興業可轉債混合型基金經理人
現職:興業全球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興業趨勢投資混合基金經理人

「今年是政府的『退出年』(指政府救市政策將開始收縮),市場波動會加劇,所以投資要防禦及攻擊並重。」說此話的,是中國興業趨勢投資混合基金操盤人王曉明。
他操盤的基金,過去4年繳出累計566%報酬率,2009年9月,《Forbes》雜誌中文版(在台灣譯為《富比士》,中國譯為《福布斯》)將他操盤的基金評選為當年度中國基金第1名;能從約300檔中國股票型基金(包括以股票為主的混合型基金)中勝出,《福布斯》以「泥鰍」形容王曉明,意思是不管股市走多頭或空頭,他都能靈活找出賺錢、避險之道。
儘管他的基金報酬率並非第1名,但在《福布斯》選出的30檔績優中國股票型基金裡,該基金波動度卻是最低的。正因為強調「防禦為王」,讓王曉明能在高波動的中國市場,為投資人賺到穩定報酬,基金規模因此快速擴增至213億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001億元),在目前中國股票型基金(扣除股票指數型基金)中排名第9。
《Forbes》3道嚴密關卡,篩出中國基金前5強
1. 比績效:比較基金的1年總回報率及3年年化報酬率
2. 評風險:2年波動幅度及風險係數
3. 看經理人表現:不只看經理人在目前操盤的基金績效,也要看過去曾操作過的基金績效
談策略》在波動大的市場中,愈要在乎「下跌」這件事
《Smart智富》問(以下簡稱問):中國股市大漲大跌,你操盤的基金卻很穩,你是怎麼做到的?
王曉明答(以下簡稱答):不要經歷大波動永遠是累積財富最重要的方法。在波動大的市場中,愈要在乎「下跌」這件事,不要小看多跌10個、20個百分點,好像差別不大,你算算,如果今年投資跌40%,明年漲60%就回來了,可是,如果跌60%,要漲150%才回得來,如果不能在一次大熊市中減少損失,要追回損失的難度是非常高的。
2008年全球發生金融風暴,我們早在2007年就覺得整個市場有泡沫化傾向(編按:2007年10月全球主要股市幾乎都創歷史新高),這個想法一直到2008年上半年都還存在,當時我們找不到方向,也不看好市場,所以倉位是偏離的(編按:王曉明的基金持股,從2007年第4季的71%,到2008年第3季減至50%以下),這也是我們基金在2008年沒有損失這麼多的原因(編按:當年度他的基金淨值下跌39%,上證指數則重挫65%)。
問:你如何判斷當時中國股市已呈現泡沫?
答:當時整個中國經濟增速太快了,投資出色、出口出色,之後大家期待如果消費也出色,就能帶動經濟繼續維持這麼快的增速。不過,大家沒留意,一般民眾收入的增速低於企業獲利的增速,2003年後整個中國的消費是有起來,但是以一種平穩的速度上升,如果未來要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速,那麼經濟成長是不可能像過去這麼快的,基於這個理由,我們調低倉位。
問:可是去年市場馬上又大幅反彈,你如何因應?
答:在像中國這樣的市場,不可能為了降低風險,完全不去追逐市場上潮流性的東西,因為長期看,中國股票估值(指市場對個股的本益比)普遍是偏高的,在這樣的市場土壤中,應結合反向、以及趨勢兩種投資法。
美國知名基金經理人米勒(Bill Miller)是典型的反向投資者,他有兩個投資邏輯:「Long Headline Risk, Short Conventional Thinking」,意思是,登在報紙頭條標題的風險,是人人都知道的,風險早已反映在股價中,這時股價被低估,應該買進。但是當大家同時看好一樣東西,意味所有看法也都反映在股價中,這時,就應該做空賣出。
名詞解釋_比爾‧米勒(Bill Miller)
為美盛(Legg Mason)資產管理公司旗下價值信託基金(Value Trust Fund)操盤人,曾創下連續15年(1991~2005年底)打敗S&P500指數佳績,被奉為「傳奇經理人」,不過,2006年米勒的操盤成績首次遜於S&P500,曾讓市場譁然、遭投資人強烈質疑,不過,過去兩年他的績效已追回,再次打敗大盤。

至於趨勢投資,則是幫助你更有效的去捕捉市場機會,抓到股價繼續上漲的機會。在像中國這種不夠理性、發展還不成熟的金融市場,不能完全按照趨勢或反向投資。因為中國現在還缺乏足夠的做空機制(編按:中國股市融券放空機制預計要到今年4月才開放),沒有讓股價形成均衡發展的力量,所以,股價很容易被推高,要在這樣的市場上掙錢,不得不去把握一些市場推出來的東西。
看趨勢》在整個資金的釋放上,今年是「退出年」
問:你怎麼看今年中國股市的行情?
答:經過泡沫化的危機、金融風暴的重創,去年股市突然出現快速反彈,我覺得今年風險與變化的因素比去年多很多,不管怎麼說,在整個資金的釋放上,今年是「退出年」,去年為了救經濟,政府大量釋放流動性資金,今年這樣的流動性會退出,只是退出快慢的問題。只要是退出的年份,它混亂的程度就會增加(指市場波動大),不會一帆風順。
我覺得,政府若要轉型,未來經濟增速會有合理的下降。如果不去過度依賴房地產、不過度依賴政府投資,理論上講,降到8%的增速,是可以接受的。不過,現在好像處在一種中國經濟增速不能低於10%的狀態,一旦降到8%好像壓力就很大,包括就業市場的壓力。
在經過2009年高速經濟刺激方案後,之後的成長能不能繼續跟上來,要看消費能不能跟上來、私人投資能不能跟上來,這決定了中國未來幾年的增速。我整體看法是,增速很有可能比以往要降低一點。
可是我剛說了,你對消費不能做太樂觀的預期,在中國,消費什麼時候能真正大幅度的成長,還要等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貧富差距等逐漸改善,形成必要且強而有力的中產階層,這些東西才是關鍵,你會發現中國正在轉型。
有人問我,中國股市什麼時候會回到6,000點?我認為未來大家對中國股市每年的合理報酬期待應該是20%,若中國的成長速度沒有大幅下降,這個成長預期應該是可以的。但如果經濟成長率大幅降下來,就意味沒這麼多股票可挑,市值大的行業表現不會好,股票可供選擇的範圍就會變小。
未來,觀察中國股市可用貨幣總計數M1值為主,現在M1已經增長到很誇張的數字,我們要看看今年這個數字會不會像2007年的時候(持續上升到頂之後大幅回落),要特別小心。
整體來說,泡沫問題還沒有很嚴重,不過房地產是今年很大的變數,2008年房地產沒有跌特別多,2009年又大漲起來,很多人寧願買房子不買股票,今年要看看政府是否能把房地產市場調控好,是整體經濟能否平穩成長的關鍵。
問:最近中國人民銀行調升準備率,這會是新一波的宏觀調控啟動嗎?
答:我的感覺是,哪怕去年信貸放得那麼寬鬆的情況下,央行所採取的貨幣政策都還是中性的,現在只是(寬鬆政策)退出的開始。
至於退出的力道會很強嗎?我覺得不至於,也不用太擔心,今年我估計它們(指央行)會左看看右看看,如果通貨膨脹有壓力,就會想想用什麼方法調節一下,或者銀行放貸速度太快,就調高一下準備金率,但是否會有連續的緊縮政策,我覺得還不至於,而且去年整體銀行的信貸金額實在放得太多了,適當的減少是正常的。
擬戰略》信奉價值投資,以消費股做為核心標的
問:你前面提到價值投資,在中國,用此方式投資,你會選什麼股票?
答:我是長期價值投資的信奉者,但就像我再三強調的,長期投資要關注兩件事:1.長期累積真的要有好的「絕對回報」;2.創造這個回報的過程波動是低的,不是心驚肉跳的。
名詞解釋_絕對回報
所謂的絕對回報(absolutely return),指的是不管在什麼樣的市場情況下,投資操作績效的目標都要是正報酬,即使是市場當時走下坡,也要透過選股來賺錢。而另一種「相對回報」的投資目標,則在追求投資要打敗大盤或者同業平均。不過,投資的目的最終應該是要「賺錢」,而不是「少賠錢」,信奉絕對回報的操盤人,通常會寧願降低風險保有長期正報酬,而不去追投機股,拼短期高獲利。
在投資上,我因為信奉價值投資,所以底倉(指核心持股,部位較大且持有時間比較長的標的)是遵守價值投資的,只是在投資方法運用上有些調整,否則,在像中國這樣波動較大的新興市場,是不容易掙錢的。
為了在追求回報跟降低風險間取得平衡,我在做投資時,戰略和戰術分開。從戰略上來說,我們的底倉不太會去變化,這個部分我們會挑選未來具備長期成長性的股票,例如,消費股,這些底倉的東西我們變化很小。
為什麼挑消費股?中國的一般消費占整個GDP(國內生產毛額)才30%多,成熟國家已經到60%或70%了,這個成長潛力會有多大!最終(中國)也會上到那個水平,只是要花多久時間達到那個水平?
問:你的意思,中國也會出現類似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型消費龍頭公司?
答:是的。這水平的變化,意味著會有一批大型消費類企業出現,就像巴菲特當年在美國買可口可樂一樣,那時美國剛處在經濟起飛階段,中國未來也會有這樣類似的消費企業出來。而且,中國人均收入才3,000美元左右,往上的空間還很大。
而且中國市場最有魅力、最關鍵的就是成長,如果企業不成長,憑什麼給這麼高的估值。除了消費股,我們還看好有技術競爭力的企業,像中國的通訊類股(編按:根據研究機構「iSuppli中國」統計,在目前中國的3G市場中,以中興通訊及華為兩家通訊設備商市占率最大,而且中興通訊早就與全球知名電信公司西班牙電信合作,成為其主要供應商。綜觀這次全球金融海嘯風暴,歐美企業受創甚深,在風暴中營運極難增長,但是中國企業因為還有內需市場撐盤,加上在國際上營運綜合成本比較低,所以,經過風暴後,營運仍能維持一定的成長)。

做戰術》價格反映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你要尊重這個客觀情況
在戰略之外,另外還需要捕捉一些靈活的東西,這就是所謂戰術的部分,比如,我們會思考,今年經濟是不是會持續復甦,如果是,哪些股票能從中間獲得利潤,儘管我們不認為這些企業只因為短期的獲利增長,就該獲得更高的本益比,但是市場會這麼做,我們就會順勢做一些配置,比如鋼鐵股。
這裡還要注意價格,哪怕在一個「弱效率」或「半效率」的市場中,價格還是能反映很多東西,即使不是完全反映企業的本質,還是反映了很多理性或非理性資金追逐的結果,在這樣的市場,你要尊重這個客觀情況,不能說你是價值投資者,就不管這件事。
名詞解釋_弱效率、半效率市場
所謂效率市場,指的是股價已經反映所有公開或未公開的資訊,這樣的市場,必須要投資人理性,且資訊流通透明才可能達成。一般的新興市場大部分都屬於弱效率或半效率市場,股價可能僅反映一部分基本面或資訊,部分是被投資人炒作出來。
問:可是股價是否偏高要如何判斷?
答:價格判斷可以用兩種方式。一是看股票的估值,如果這個估值透支太多的年數(指企業獲利預估,需好多年後才能達成),持有這種股票就得減一點;但如果透支的情況還算合理,就可以繼續持有。
另外一種判斷法就是前面說的「反向投資」,這裡講的就是投資心理、投資人的情緒。市場永遠在變化,過去有用的判斷方法,現在不一定適用,但人性總是一樣,市場為何會出現瘋狂或恐慌,就是大家的情緒在作用。大多數人很瘋狂的時候,機會就沒這麼多,大家都恐懼時,風險就沒這麼大!
歸結來說,底倉部位要把握好大方向,可以持有久一點,這些股票經歷漲漲跌跌,但是長期累積回報不會輸給指數,所以底倉部位,要著重企業長期的成長。至於戰術持股就要靈活,要拿捏價格。
總體來說,要看長一點,把握住大趨勢,最終賺的錢不會少,若反反覆覆在那兒做,不一定能賺這麼多。每個人都希望能透過短的累積,積小勝為大勝,但最終的大勝仍會是最初選對戰略的人。
瘋狂追高,這種錢寧可不賺!
2007年10月,興業全球基金公司曾發函所有基金持有人,告訴他們,基金經理人發現A股有泡沫傾向,他們為2008及2009年的A股表現相當擔心,因此提醒投資人:基金並非穩賺不賠。如果投資人有這種想法,勸他們或許可以考慮贖回基金。
為了研究A股是否泡沫,興業總經理楊東還派人從日本、台灣蒐集資料研究,最後還費工翻譯曾任台灣國際投信總經理的美國人江平(Steven R. Champion)所著的《台灣股市大泡沫》一書,並對外出版,藉台股民國70年代的泡沫情況告誡中國投資人。
基金公司公開勸投資人贖回基金,即使在台灣,都很少見。回憶當初的決定,楊東告訴《Smart智富》月刊記者,興業一貫的原則是「不做不自然的事」,瘋狂追高市場就是不自然的事,這樣的錢他們寧可不賺!正因為如此,他們從不拼基金的首日募集量,因為基金規模應該藉由績效來吸引投資人自然累積,包括他們的辦公室不選在知名的陸家嘴金融區,因為「投資唯有遠離鬧區,安靜的研究思考,才能賺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