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國卡內基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 邁克爾•佩蒂斯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2010-03-02
人們很容易對中國興奮過度。一旦看多者停止預測近乎無限的增長,不再競相宣佈一個比一個更早的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日子,看空者就開始宣稱中國已瀕臨崩潰。過去兩個月,有識之士的共識似乎已經從前一種觀點轉變成後者。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現實,令人可喜。儘管2009年實現了驕人的增長,但中國仍然存在嚴重的結構性問題,而去年的增長品質實際上加劇了這些問題。許多觀察家如今似乎剛從夢中驚醒,開始正面這個事實。
中國存在結構性問題,不應讓我們感到驚訝。沒有人有理由指望,一個國家上層建築的順應速度能趕上經濟和社會體系的變化。而上層建築不相適應必然會形成幾段艱難調整時期。歷史上每個快速發展的經濟體都是如此。
但是我們需要設想中國可能會如何調整。正如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的情況一樣,中國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長構成了最嚴重的不相稱狀況之一。當在全球貿易中所占份額極小時,中國應對國內經濟萎縮的傳統措施——提高基礎設施和產能投資——對全球國際收支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世界其他地區很輕鬆就能吸收隨後出現的出口激增。
而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其貿易順差在全球GDP中所占比重也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之一。這限制了中國應對國內經濟萎縮的能力。世界不再能夠輕鬆接納其增長政策。
中國的金融體系和應對政策會有所調整,但既不會很容易也不會很快。增加私人消費在中國GDP中所占比重,需要取消許多將收入系統性轉移出家庭部門的方法,用於補貼製造業、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開發領域的投資。
和平常一樣,調整的速度及痛苦程度將主要取決於國家的資產負債狀況。資產負債表不穩定的國家調整起來會粗暴而快速;資產負債表較為穩定的國家能夠放慢調整速度,從而降低社會成本。
中國問題專家早就知道世界似乎突然才意識到的一個事實: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上的債務要比人們以為的多得多,特別是不穩定的或有債務。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斷定:中國已瀕臨崩潰。但這只是基於對中國資產負債表的片面瞭解。沒錯,中國的債務的確比許多人設想的要多,其中大部分以不可行的低流動性資產為抵押,但債務的流動性也比我們想像的要低得多。資本管制、高儲蓄率以及有限的投資選擇,將使中國能夠在調整期間保護好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中國會崩潰嗎?不會。中國可能會經歷痛苦的金融緊縮,但這並不一定會導致增長率暴跌。相反,中國將下大力氣解決過度投資和產能過剩的問題——隨著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有利的人口狀況出現逆轉,這兩個問題將使中國的增長顯著放緩。但與此同時,中國還將面臨三種更加有利的局面。
首先,中國將繼續快速實現城市化,這將提高家庭收入,創造新的增長來源。其次,即便勞動力減少,教育和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也會提高工人的生產力。第三,劇烈緊縮將迫使中國政府最終開放金融體系,將資源從效率低下的國有部門轉移到中小企業,從而提高生產力。
中國的增長幾乎必然會顯著放緩,但儘管如此,這個國家還是會繼續以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快的速度發展。它在全球GDP中所占的市佔率也會上升。
每一個成功的新興國家都經歷過增長的中斷,而且與看多者瘋狂的宣言正相反,最近幾十年,就連中國也經歷過至少三次經濟危機。否認出現艱難調整期的可能性毫無歷史意義。但調整不代表著崩潰。
本文作者為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卡內基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