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nes商店內有8,000部電影、50,000集電視劇,如今它要做的就是提升銷量。
www.fortunechina.com 2010年02月24日 作者:Philip Elmer-DeWitt
蘋果(Apple)總是大肆宣傳其應用商店(App Store)的產品下載量(截至1月份已達30億次)以及iTunes商店內的歌曲下載量(本周有望突破100億大關)。
但談到電影和電視劇的銷量,蘋果卻三緘其口。
蘋果公司願意談及的就是從iTunes商店裏“能”下載到多少好萊塢電影和電視劇。上方的表格取自蘋果自2005年10月開始銷售視頻以來不時提供給分析師的數字。五年後的今天,iTunes商店中的電視劇數量似乎已穩定在50,000集左右,而好萊塢電影的數量則持續緩慢上升,現在已超過8,000部(其中2,000部是高清電影)。
然而有關電影和電視劇銷售狀況的報告則少之又少。縱觀蘋果發佈的新聞稿和季度收益電話會議,我們僅發現三則和電視劇銷售相關的報告:2007年1月,銷量5000萬;2008年10月,銷量2億;2009年3月,銷量2.5億。而有關好萊塢電影銷售狀況的報告則更少:2007年1月,銷量130萬;2007年7月,銷量200萬;2009年3月,“銷售及租賃”量共計3300萬。而此時歌曲及應用下載量已高達數十億次。
難怪蘋果公司不斷施壓,欲與好萊塢達成新協議。
本週一早晨,媒體圈談論的熱點集中在布萊恩•斯德爾特(Brian Stelter)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上發表的一篇報導,其中談到好萊塢正抵制蘋果的銷售新招:蘋果欲將電視劇的售價從每集1.99美元降至0.99美元,同時以每月30美元的定價打包銷售“最佳電視劇”。
雖然美國公共電視網(PBS)已經開始以低於1美元的價格提供指定的的兒童電視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也暗示有意降低部分電視劇的價格,但上述舉措皆帶有實驗性質,旨在驗證是否真如蘋果所言,99美分是視頻銷量飆升的臨界價位。
一名電視網高管私下對《紐約時報》記者說:“我們願意嘗試任何事物,但重點在於‘嘗試’二字。”
斯德爾特補充道,定價馬上就會出來,因為蘋果公司急切地,“據一些電視網高管私下說是拼命地”想要在下個月iPad平板電腦面世之前攢足內容。
最新消息: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Bernstein)的有線和無線業務分析師柯雷格•莫菲特(Craig Moffet)對《紐約時報》報導持不同意見。
“該報導將問題簡化為需求數量會隨價格變化的需求曲線(demand curve)(倘若價格減半,銷量能否增長超過1倍),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一場控制權爭奪戰,問題在於內容提供商、分銷商、設備製造商以及應用開發商之間的終極平衡。對於內容提供商而言,根據價格乘以銷量計算出銷售收入後,必須考慮到由於可能存在替代效應,多項現有收入來源可能受到影響,這包括廣告、DVD銷售以及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聯網費收入,還包括其他或許有望增長的收入。”
說得直白一點,借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傑夫•紮克(Jeff Zucker)的名言,好萊塢到頭來是否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www.fortunechina.com 2010年02月24日 作者:Philip Elmer-DeWitt
蘋果(Apple)總是大肆宣傳其應用商店(App Store)的產品下載量(截至1月份已達30億次)以及iTunes商店內的歌曲下載量(本周有望突破100億大關)。
但談到電影和電視劇的銷量,蘋果卻三緘其口。
蘋果公司願意談及的就是從iTunes商店裏“能”下載到多少好萊塢電影和電視劇。上方的表格取自蘋果自2005年10月開始銷售視頻以來不時提供給分析師的數字。五年後的今天,iTunes商店中的電視劇數量似乎已穩定在50,000集左右,而好萊塢電影的數量則持續緩慢上升,現在已超過8,000部(其中2,000部是高清電影)。
然而有關電影和電視劇銷售狀況的報告則少之又少。縱觀蘋果發佈的新聞稿和季度收益電話會議,我們僅發現三則和電視劇銷售相關的報告:2007年1月,銷量5000萬;2008年10月,銷量2億;2009年3月,銷量2.5億。而有關好萊塢電影銷售狀況的報告則更少:2007年1月,銷量130萬;2007年7月,銷量200萬;2009年3月,“銷售及租賃”量共計3300萬。而此時歌曲及應用下載量已高達數十億次。
難怪蘋果公司不斷施壓,欲與好萊塢達成新協議。
本週一早晨,媒體圈談論的熱點集中在布萊恩•斯德爾特(Brian Stelter)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上發表的一篇報導,其中談到好萊塢正抵制蘋果的銷售新招:蘋果欲將電視劇的售價從每集1.99美元降至0.99美元,同時以每月30美元的定價打包銷售“最佳電視劇”。
雖然美國公共電視網(PBS)已經開始以低於1美元的價格提供指定的的兒童電視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也暗示有意降低部分電視劇的價格,但上述舉措皆帶有實驗性質,旨在驗證是否真如蘋果所言,99美分是視頻銷量飆升的臨界價位。
一名電視網高管私下對《紐約時報》記者說:“我們願意嘗試任何事物,但重點在於‘嘗試’二字。”
斯德爾特補充道,定價馬上就會出來,因為蘋果公司急切地,“據一些電視網高管私下說是拼命地”想要在下個月iPad平板電腦面世之前攢足內容。
最新消息: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Bernstein)的有線和無線業務分析師柯雷格•莫菲特(Craig Moffet)對《紐約時報》報導持不同意見。
“該報導將問題簡化為需求數量會隨價格變化的需求曲線(demand curve)(倘若價格減半,銷量能否增長超過1倍),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一場控制權爭奪戰,問題在於內容提供商、分銷商、設備製造商以及應用開發商之間的終極平衡。對於內容提供商而言,根據價格乘以銷量計算出銷售收入後,必須考慮到由於可能存在替代效應,多項現有收入來源可能受到影響,這包括廣告、DVD銷售以及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聯網費收入,還包括其他或許有望增長的收入。”
說得直白一點,借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傑夫•紮克(Jeff Zucker)的名言,好萊塢到頭來是否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