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歐代克(Jeff Opdyke)】2010.02.22
當前外匯市場瞬息萬變已導致利差交易(carry trade)的風險大增,匯價非常容易因經濟情況或貨幣政策的轉變而劇烈波動,令猝不及防的投資人蒙受钜額虧損。
每天都有數十億美元流入利差交易,利差交易是指賣出美國、日本這些低利率國家的貨幣,同時買進澳洲、巴西等高利率國家的貨幣。
這種套利機會可能持續存在數年,但投資人在投入利差交易前必須先認清一個事實:一旦匯價逆轉,就會對套利者造成意外的虧損。
此外,利差交易通常涉及高度的財務槓桿,交易商為了提高報酬率,槓桿倍數動輒高達500倍,因此這種交易會令人提心吊膽。
2008年秋季就出現過類似的情形,當時交易商在金融危機期間急忙轉進美元避難,導致賣出美元及日圓、並買進高收益貨幣的套利者因高受益貨幣劇貶而蒙受钜額虧損。
HiFX公司執行長薩荷塔說,許多散戶把利差交易視為致富之道,但「我認為這很容易招致破產」;HiFX協助企業及個人管理匯率風險。
從事利差交易的投資人相信,長期而言,高利率貨幣兌低利率貨幣可望升值。近來套利者流行買賣低收益的美元,並買進高收益的澳元。
交易商除了會因匯率變動產生龐大獲利與虧損,每天也能賺進利差收益。
假設某交易商建立100萬美元的澳元部位(以近來匯率計算約相當於88.9萬美元的美元部位),而且把槓桿倍數放大到400倍,那麼這家公司起初僅須投入2,225美元。
事實上,這家公司每日可因美國與澳洲間的利差而賺進78美元,要是一整年都維持交易,年獲利可達2.85萬美元。
可是問題在於,美元兌澳元匯價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持續波動,而且隨時都可能反轉。
線上貨幣交易業者Forex.com首席外匯策略師杜藍指出,當前外匯市場尤其瞬息萬變,因為市場無時無刻都在反映專業投資人對風險的看法。機構投資人今天可能積極從事利差交易,明天可能因畏懼風險而收手不玩,散戶的血汗錢很可能因趨勢反轉而付諸流水。
更糟的是,出乎意料的壞消息會拖累貨幣劇貶,導致反應不及的散戶虧錢。舉例來說,貨幣交易商今年初因澳洲央行升息而賣出美元、買進澳元,看好澳洲央行在2月初集會時會進一步升息,不料升息期望落空,導致澳元在一夕間重貶。
(作者Jeff Opdyke是華爾街日報理財專欄作家/編譯於倩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