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中國對美國國債失去胃口?

英國《金融時報》 羅伯特•庫克森,邁克爾•麥肯茲 2010-02-20
美國國債市場是全球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市場,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借助這一市場,美國政府才得以籌集資金,填補其數萬億美元的預算赤字。直到不久以前,中國一直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官方持有者。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美國財政部最新發佈的國際資本流動資料(TIC)才引起了躁動。資料顯示,去年12月,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數額創下紀錄。
中國12月的持有量比前月減少342億美元,至7554億美元。這讓投資者再度感到不安,認為中國因為擔心其未來價值,正在分散投資,減持美國國債。
中國的美國國債持有量明顯少於2009年5月8015億美元的峰值,而當前中美之間在一系列問題上的政治摩擦正不斷加劇,例如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會晤達賴喇嘛,美國對台軍售,以及美國向中國施壓要求將人民幣升值等。
“這些事態發展需要密切關注,因為它們可能會讓中國對美國國債失去熱情,”東京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首席經濟學家Yasunari Ueno表示。“目前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在與美國雙邊關係日益惡化的情況下,今年中國會如何行事?”
他表示,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後,中國把大量資金投向了美國國債,目前,中國可能真的已開始調整外匯儲備結構,減持這種資產類別。不過,包括Ueno在內的多數分析師都認為,12月份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意義可能更為尋常。他們還告誡不要過於看重TIC。TIC月度資料往往波動較大,而且容易受到交易偏差的影響。
另外,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等亞洲央行使用了在海外大型金融中心的託管機構,人們無法弄清他們的真實持有量,這也給TIC資料罩上了一層迷霧。
交易商們認為,去年中國可能通過香港和倫敦買入了大量美國國債。去年12月,香港持有的美國國債增至1529億美元,遠高於2008年12月的772億美元。
英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也猛增至3025億美元,而10月份為2301億美元。
就TIC報告中中國所持美國國債的結構而言,12月份資料顯示,中國所持短期國債大幅減少,但增加了長期國債的購買。當月,中國減持短期美國國債388億美元,增持長期國債46億美元。
分析師表示,中國似乎沒有出售所持的美國國債,而是在手中的短期國債到期後,利用部分資金購買更長期的國債。沿著收益率曲線增加對美國國債的購買,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相信美國政府的償債能力。從TIC資料看,中國沒有把投資分散到美國股票或企業債券。
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大舉增持短期美國國債,2009年5月,持有量從2008年年中的140億美元增至2100億美元,如今則回落至700億美元左右。
“最新資料與中國迅速減持短期美國國債的情況相符。中國還會繼續這麼做,潛在的理想持有量可能接近200億美元,”RBS Securities策略師阿蘭•魯斯金(Alan Ruskin)表示。
“中國只是在微調其投資組合,而隨著美國各銀行和消費者繼續減輕負債,美國國內將湧現出購買美國國債的足夠需求,”MF Global全球利率高級副總裁約翰•布萊迪(John Brady)表示。
Ueno表示,中國減少美國國債購買,最有可能的原因是12月份中國外匯儲備增長速度放慢。對於12月份的TIC資料,資本經濟(Capital Economics)的朱利安•傑瑟普(Julian Jessop)認為,中國只是稍微歇了口氣,不久還會繼續買入美國國債。
況且,就算中國對美國國債避而遠之,只要其他買家能夠補上缺口,就未必會給市場造成麻煩。事實上,由於其他國家加大買入力度,美國國債收益率目前仍處於去年夏季的峰值範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日本超過中國,成為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者,而且自去年5月以來,日本的月度購買量一直在增加。去年12月,被視為與美國關係更為穩定的日本持有美國國債7688億美元,同比增加1428億美元。分析師認為,中國沒有理由大量減持美國國債,因為這麼做會給自己造成嚴重後果。
分析師表示,假如中國對美國國債的需求消失不見,並開始拋售美國國債,美國利率會上升。這可能扼殺美國的經濟復蘇,損害中國的出口。同時,隨著國債收益率上升、價格下跌,中國目前持有的大量美國國債價值也將縮水,從而損害其外匯儲備中的一個重要支柱。
此外,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聯繫,也決定了中國多樣化其外匯儲備的能力必然存在限度。
“只要人民幣盯住美元,中國就需要把貿易順差的美元再轉為美國資產,”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高級投資顧問吉羅德•盧卡斯(Gerald Lucas)表示。
這是TIC資料受到密切關注的另一個原因。假如最新資料標誌著中國開始分散投資、減持美國國債和其他美元資產,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廣泛預期就有可能轉化為現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