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一宗難以消化的收購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 伯納德•西蒙 喬納森•惠特利 多倫多, 聖保羅2010-03-16
2006年末,就在巴西礦業集團淡水河谷(Vale)以176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鎳礦商——國際鎳業公司(Inco)僅幾周後,兩家公司的高管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預示了一個可能比較棘手的未來。
據一位前Inco高管表示,會議因為一名巴西代表發脾氣而突然中斷。“如果你們如此優秀,你們怎麼沒有收購我們?”他突然發怒道。
29名原Inco高管僅剩6名
更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加拿大資深管理人員、關鍵工程師以及操作人員紛紛離職。另一位前Inco高管表示,在參加2007年初高級管理層戰略會議的29名同事中,僅有6名現在仍在公司。
雙方的緊張關係於去年7月達到頂峰:鋼鐵工人聯合會(United Steelworkers union)的3100多名會員在Inco位於安大略省薩德伯裏的旗艦部門與靠近尼亞加拉瀑布的冶煉廠發動罷工。
他們至今仍未返回工作崗位。旨在達成和解的試探性談判最近破裂,鋼鐵工人聯合會以“遠未達到……會員的預期”為由,拒絕了淡水河谷的新提議。
對這家加拿大公司的收購,使核心業務為鐵礦石的淡水河谷,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礦業集團。淡水河谷已將Inco更名為淡水河谷英可(Vale Inco)。
現在的問題是,旗下加拿大企業發生的騷動是否預示著,隨著巴西企業逐漸去海外展示實力,世界其他地方可能上演類似的事情。鋼鐵製造商Gerdau、客車製造商Marcopolo等集團在全球危機來襲前已經在忙著購買外國資產;如果復蘇繼續,預計更多的企業會加入到這一行列。淡水河谷的遭遇,暴露出它們可能面臨的挑戰。
“我叫你做什麼。你就立刻去做”
一位前Inco高管表示:“我們的文化是‘為什麼?'”他指的是前加拿大管理層所鼓勵的持續交流想法與分散式的決策方法。在另一方面,他表示,“巴西的文化是:‘我叫你做什麼。你就立刻去做。'”(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的幾位前Inco高管均要求匿名。)
同時,巴西人遭遇了超出預期的阻力。
報導礦業資訊的《Brasil Mineral》雜誌的主編法蘭西斯科•阿爾維斯(Francisco Alves)辯稱,加拿大公司更習慣於收購拉美礦業業務,而非相反。“他們仍然視巴西為一個欠發達的殖民地國家,所以無法自然地接受這項收購,”他表示。
不過,即使沒有這種南北分歧,淡水河谷可能還是難以在這家新收購的企業打上自己的印記。
除了均是廣泛使用的金屬外,鐵礦石與鎳幾乎沒有任何共同點。前者是基本大宗商品,開採方式相對簡單、開採數量巨大、一般根據固定價格的合同出售。鎳業務則更為複雜,它是不銹鋼的關鍵組成部分,涉及到地下採礦、逐日的價格變動以及代價高昂的新應用研究。
Inco一名前雇員在暗示加拿大人對新老闆的不屑時說:“經營一家鐵礦石企業差不多像中學畢業文憑。而鎳則是博士文憑。”
即使如此,幾乎有一百年歷史的Inco,本來就有“昏睡公司”的名聲,遠沒有發揮出潛能。據薩伯德里的勞倫蒂安大學(Laurentian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大衛•魯賓遜(David Robinson)表示:“管理層在激發工人積極性方面做得很差。”
“加拿大人的典型方式”
他繼續說道,這家公司與工會“在過去建立了一種雙方都不特別強硬的合作模式。這是加拿大人的典型方式。”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羅傑•阿格內利(Roger Agnelli)將他的集團形容為“一家有態度的公司”,並坦言,“做我的下屬不會容易”。
阿格內利毫不猶豫地承認,自己是一位要求很高的領導。“如果有人沒有激情、夢想、求勝心與一個好的身體,他們將很難與我共事,”他表示。“對我來說,速度就是一切——無論是決策、執行、反應,它都是最重要的差別因素……我總是說,讓我們作一個決定,因為如果沒有其他人作決定,我就會作。”
Inco是淡水河谷在巴西以外實施的首次重要收購。阿格內利表示,困難“主要在薩德伯裏,主要是跟工會。”
他說:“這歸根結底是不同觀點與原則的問題。我們理解,一些原則必須得到尊重,比如能者居之、業績第一……等等。所以,我們與工會之間有辯論、有觀點的衝突,而我們對自己的立場堅信不疑。”
淡水河谷的經歷,與幾乎同時進行的另一項收購——英瑞礦業集團斯特拉塔(Xstrata)收購另一家加拿大大型鎳礦商鷹橋公司(Falconbridge)——形成了鮮明對比。
斯特拉塔的交易進行得更為順利。據各方介紹,該交易安排得更為周詳,鷹橋員工在決定如何改革方面得到了更重要的角色。並且,與淡水河谷英可的爭議相反,斯特拉塔最近與其在薩德伯裏的工人簽署了一份新合同,代表工人的是加拿大汽車工人聯合會(Canadian Auto Workers union),這個工會比鋼鐵工人聯合會擁有更為務實的名聲。
淡水河谷英可罷工事件的關鍵問題,是與鎳價掛鈎的獎金。工會在上世紀80年代期間接受了該獎金協議,作為放棄每年加薪的條件。但該協議沒有預見到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鎳價從每噸4000至7000美元的傳統區間,攀升至2007年每噸5.4萬美元的峰值。目前,鎳價為每噸2.1萬美元左右。
獎金與別人的工資不相上下
魯賓遜教授表示:“人們拿回家的獎金,與別人的工資不相上下。”他補充說,如果工會會員當初將更多財富貢獻給當地慈善事業及其它事業,工會可能會在這場僵持中獲得更廣泛的支持。
淡水河谷堅持認為,相比於世界其他地方(主要是工資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的鎳生產商,加拿大業務已經失去了競爭優勢。它想提高薩德伯裏工人獲得鎳價掛鈎獎金的門檻,並將Inco的養老金計畫從“固定收益”轉變為“固定繳款”模式。
阿格內利表示:“我們的觀點是,價格與我們的工人的業績並無關聯。鎳價可能走低,而他們付出的努力可能大得多。”
雙方的情緒都很高漲。淡水河谷已開始對工會啟動法律行動,指控工會會員破壞財產、蓄意實施人身侵犯以及死亡恐嚇。
工會同樣感到憤怒。工會主席利奧•傑勒德(Leo Gerard)上月在地方報紙《Sudbury Star》上撰文寫道:“本地社區正意識到,我們的聯邦政府允許了怎樣的一個公司來收購我們的礦業財富與資源。”
淡水河谷雇傭非工會會員替代工人的舉動,進一步激怒了工會。
加拿大工會到巴西“串聯”
據阿爾維斯表示,在加拿大進行的收購,還給淡水河谷的老家製造了問題。他表示:“加拿大工會跑到巴西與當地工會會晤,造成了許多問題,因為巴西人突然想獲得與加拿大人一樣多的薪酬。”
正當許多人認為雙方接近達成協議時,談判在最近宣告破裂。現在,幾乎沒有人願意猜測這場糾紛將於何時結束,但淡水河谷似乎從自己在加拿大的遭遇中學到了一些教訓。穆裏洛•費雷拉(Murilo Ferreira)是淡水河谷派去多倫多執掌Inco的第一位巴西人。他說一口結結巴巴的英語,且其技術特長比領導才能更出名。他於去年被提托•馬丁斯(Tito Martins)換下。馬丁斯具有更親切的態度,在里約熱內盧與多倫多之間轉達雙方關切的能力更強。
阿格內利表示:“這是文化問題,必須進行調整。我們將達成很好的諒解。Inco……具有創新精神,它的員工高度勝任,我們尊敬他們,並希望他們與我們齊心協力。”

基金觀察家╱數字與歷史

2010/03/17 【經濟日報╱趙靖宇】
我很喜歡翻出基金史,大概是記者出身的關係吧?財經新聞報導最常用的就是「根據歷史經驗顯示……」,寫到某檔基金績效很爛,某個經理人操的不好,基金公司是氣得牙癢癢的,但基金公司做宣傳時,強調過去績效的亮麗數字,不也是「歷史」嗎?
一切經歷 都有紀錄可循
不過,還是有查不到「歷史」的時候,那就是新基金,一切的紀錄要從進場起開始起算,這個真的很難比,偏偏最近新基金爆多,黃金、原物料、綠鑽、新興亞洲、巴西、拉美、高收益債等等,一個月內就有高達八檔新基金跟投資人招手。
是心動不如馬上行動,還是心動不如別輕舉妄動?投資人的腦袋得一直動,我跟大家一起動動腦,試著找找新基金的歷史,看能否讓大家少傷一點神。金管會證期局從民國88年6月起記載了所有新基金的出生證明,送件、成立,或是胎死腹中、半路夭折都有紀錄可循。
88年的證期會,尚未核准國內基金公司募集海外基金,海外股票基金檔數是零,台股基金送件的有23檔,國內平衡和債券各四檔,89年起准募海外基金,就有14檔海外股票基金送件,台股基金多達30檔,國內平衡及債券金各有16檔及20檔。
不過,國際股市以及台股從89年下半年逐步走下坡,90年發生911恐怖攻擊,90年國內外基金送件各減為23檔,國內債券型基金送件爆衝到56檔,91年國內外基金小增至38檔,但多為防禦性的生技醫療基金,國內平衡及債券基金各八檔及30檔,那年開始有海外債券基金五檔送件。
92年市場氣氛更差,那年爆發SARS,國內外股票基金送件只剩12檔,國內外平衡基金多達24檔,海內外債券基金增加到19檔,同屬保守型的的各類平衡及債券組合基金多達13檔。
93年國內外股票基金送件也只有13檔,國內外平衡基金多達37檔,國內外債券基金還有一檔;94年股票基金申請仍屬低迷階段,僅有15檔,因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開放,不動產證券化及資產證券化有五檔送件,債券基金送件呈現停滯。
市況冷暖 新基金釋端倪
95年之後,平衡基金逐步絕跡,95年國內外股票基金送件檔數小增為28檔,國內外債券基金只有四檔送件;96年國內外股票基金申請大增至60檔,海內外債券金各只有四檔。
97年國內外股票基金有35檔送件,債券型剩區區三檔;98年國內外股票基金也有32檔送件,海內外債券基金送件增至九檔,但多為海外高收益債。
從新基金送件多寡的歷史經驗顯示,目前還不算過熱,但可惜的是,最佳進場點已過,歷史也證明,少有基金公司笨到在空頭募股票基金,但他們聰明地知道投資人很害怕,只有防守型產品讓你安心,會等到很確定是多頭時,才會出手申請股票基金,且行情愈熱的市場,基金公司愈愛募,因為你才會很開心的掏錢(境外基金業者心態相同,同理可證)。
新基金雖沒有歷史,但基金公司在追逐主流和熱門所產生的新基金送件跟風,卻創造了歷史,故事還有很多,下回再告訴你。

矽晶圓飆漲 太陽能業上肥下瘦

【經濟日報╱本報記者/上海十六日電】2010.03.17
太陽能矽晶圓搶手,大陸龍頭江西賽維(LDK)近期調漲超過五次價格,累計漲幅逾兩成,估計缺貨將延續到年底。大陸太陽能電池龍頭無錫尚德(Suntech)董事長施正榮認為,矽晶圓價格再度飆漲,將使得產業獲利結構出現「上肥下瘦」。大陸是全球最大太陽能產品產出地區,當地業界年度大戲「SOLARCON China」今年與「SEMICON China」合辦,昨(16)日開展首日,矽晶圓漲價議題在會場蔓延,江西賽維與無錫尚德都認為,現在太陽能矽晶圓需求可以說是「強得不得了」。上肥下瘦是指原料業者獲利良好,但電池廠卻是飽受成本上揚之的壓力。
中美晶、合晶與旗下陽光能源、綠能等,先前都曾小幅調漲價格,LDK此波大幅漲價,中美晶等太陽能矽晶圓製造商,甚至華立等代理商是否跟進,進而影響產業獲利結構,引發關注。
LDK董事長彭小峰昨天表示,現階段太陽能矽晶圓需求「強得不得了」,尤其是品質好的產品更是一路缺。LDK近期已漲價超過五次,累計漲幅在10%-20%,部分漲幅甚至超過兩成。
彭小峰直言,市場需求太強,儘管LDK已多次漲價,但過兩天還會繼續與客戶商量調漲價格。他不諱言:「下周價格肯定會比本周高。」
太陽能矽晶圓是太陽能電池生產成本最高的一環,矽晶圓漲價,將侵蝕太陽能電池廠的獲利。施正榮昨天表示,近期上游矽晶圓價格再度飆漲,將使得產業獲利,再度呈現「上肥下瘦」的狀態。
施正榮指出,現階段太陽能終端產品價格仍未見起色,但上游矽晶圓材料售價卻節節高漲。他認為,這樣的模式恐再度讓產業利潤呈現不合理分配,加上愈來愈多人加入太陽能電池生產,既有廠商必須以創新的思維面對。

政治綁架健保 治標不治本

【聯合報╱蕭慶倫/哈佛大學教授、台灣健保第一期規劃總顧問(美國麻州)】2010.03.17
全民健保是台灣的一個社會建設奇蹟,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注目和中國大陸的羨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美國廣播公司、PBS Frontline、以及《Health Affairs》等權威人士和期刊皆報導台灣健保,公認台灣提供了其他國家可學習的重要典範。然而,如此值得引以為傲的社會成就,卻因為政黨的割喉競爭,面臨重大危機。
健保虧損幅度持續增加,至去年底為止總計已達五百八十八億。健保虧損的主因非如一般的誤解,來自於資源浪費和藥價黑洞。當然這些缺點需要處理,但是它們只是導致財務問題發生的一小部分原因。
健保虧損的主因其實很簡單。每個先進國家中,因為人口老化、人們要求更高的醫療品質、用最新的科技與昂貴藥品,醫療費用的上漲一定都高於薪資的成長速度。OECD中十五個主要國家,過去廿年來平均每人的醫療費用年成長百分之六,但是生產毛額年成長率只有百分之四。因此,這些國家都必須定期調漲保費。台灣並不例外。
廿年前健保規劃小組在設計之初,便建議應立法建立長期(廿五年)的費率自動調整方案,使健保能適時調整保費確保財務平衡。然而,這項建議在立法過程中未被採納,於是埋下一個定時的赤字炸彈。如今,馬政府必須認真審視這個問題,除去最根本的禍根。
沒有完善的保費調整制度,就像人體有了癌症。這癌症慢慢將全民健保的養分奪走,健保連年的赤字已經危害到其正常運作。
台灣健保最受到外界讚揚的是,不但健保給付項目相當廣泛,民眾就醫也方便,全民都能享受到完善的照顧。但是,在資金匱乏的情形下,首當其衝的還是民眾的就醫權利和醫療的品質。過去幾年來,不僅重症病患被當人球的事件時有所聞,連一般病人就診也需大排長龍。各大醫院病床一位難求,處方有時也因成本考量換成較便宜的替代藥物。醫療成本不斷壓縮,醫事人員面臨無法發揮其專業能力的窘境。長久下去,導致品質惡化,就醫困難,民眾和醫師都漸漸失去對健保的信心。這樣一來,健保終究會垮,過去的努力都將灰飛煙滅,對於人民福祉的傷害,也將難以估計。
健保現在的病況,是目前政黨惡鬥造成的。只要執政黨提出任何治療這個「癌症」的政策,不管內容為何,在野黨便會為反對而反對。政治綁架政策,民眾權益只能成為這病態環境下的犧牲品。
差別費率方案只能治標。第一年兩百七十億的收入,或許可緩解一、兩年的財務狀況。但是健保真正需要的是治本之道方能永續經營。二代健保規劃將保費計算基礎由個人薪資所得改成家戶總所得是個相當正確的改革方向。將非薪資所得納入計算,不但擴大計費基礎,更提高了整體公平性。
除此之外,台灣同時也應進行給付制度的改革。按項目支付的方式,不僅容易產生浪費,醫療照護也缺乏連續性。論人計酬(capitation)合併成效支付(pay for performance)不僅可以抑制資源的浪費,也可以有效整合醫療服務的提供。在慢性病患日益增多的今天,整合醫療照護,才能將台灣的醫療品質帶向二十一世紀的水準。

嚴管避險基金 英法不同調

2010-03-17 中國時報 【黃文正/綜合報導】
歐洲聯盟各國財長十六日在布魯塞爾研商監管避險基金新法草案,但始終無法取得共識。法國等國支持對廿七成員國的境外另類投資基金擬定更嚴格的法令規範,但身為歐洲避險基金大本營的英國,卻不願對外國基金關閉市場大門。
新法若完成立法,將可封阻不接受更嚴格監管新法的境外基金在歐洲營業。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上周曾致函歐盟官員,警告新法草案可能也會影響美國基金業者在歐洲的業務。
新法可望強制要求在歐洲營業的大型基金經理人向各國金融監理機關辦理登記,定時回報交易內容、風險控管及操作策略等,同時將要求最低的資本準備金,以預防可能的虧損。
英國是歐洲另類投資基金的重鎮,逾七成業者將總部設在倫敦。英國支持對基金經理人制定更嚴格的規範,但反對向外國基金說不。英國官員說,他們希望所有基金業者都可在全球一致的法令規範下進入歐洲交易,也期望在英國或其他國家合法營業的基金,能獲得「通行護照」而於全歐販售,但此要求遭法國等國拒絕。
此案若能如期於今年七月通過,歐盟境內基金最快於二○一一年納入管理,境外基金則於二○一四年。

美跨海追稅 雙國籍大戶當心

2010-03-17 工商時報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美國歐巴馬總統在二月提出稅改方案修正版,若是符合標準以上的美國籍人士,沒有依規定揭露境外金融資產(FBAR),美國政府的查核期由現行的3年,延長為6年,並提高罰鍰。該修正案預計將在夏季送請國會審查。
勤業眾信廖哲莉表示,FBAR的揭露制度訂在美國的「公共法案93-579(Public Law 93-579)」中,現行規定,個人的境外金融資產帳戶的金額合計逾1萬美元(台幣31萬)以上,需誠實向美國政府「揭露」。
所以,台灣人具美國籍、居留權、綠卡者,在美國境外金融帳戶的存款、公債、有價證券,合併計算超過標準以上,都得要向美國政府揭露。
歐巴馬在今年2月提出稅改方案綠皮書(green Book)修正版,擬放寬申報的門檻標準,提高至逾5萬美元(台幣159萬)以上才要揭露。
但方案中也有更嚴格的規定,廖哲莉表示,新增加金融工具的「合約價值」也要合併計算,例如,期貨交易的合約遠大於保證金,日後買入海外期貨的合約價值,併入到金融資產帳戶中計算,大於5萬美元以上,海外所有的帳戶資產都要揭露。
此外,現行FBAR只需向財政部揭露,未來擬改為,也要同時向內地稅局申報,在每年申報所得稅的申報書裡要填寫。亦即,美國稅局可隨時掌握納稅義務人的境外金融資產,若有產生所得,必須誠實繳納所得稅,否則被查稅的風險更高。
現行規定,廖哲莉表示,完全沒有揭露者,美國政府處以1萬美元至50萬美元。有揭露、但金額短少者,處以短少金額的20%至30%的罰鍰。歐巴馬政府擬改處以20%至40%,提高處罰,罰得相當重。
歐巴馬政府更高招的是,加強銀行的通報義務,銀行對個人客戶,或企業有單一大股東持股25%以上者,其境外金融帳戶的資產移轉,不管匯進或匯出,每年合計數逾5萬美元以上,銀行必須主動向財政部通報。
有太多台灣企業主的下一代具有美國籍或綠卡,他們長大後接掌公司,在美國境外的金融資產通常很多,都是美國財政部盯上的目標。可以預期,等法案修正完成之後,這些企業主想要逃避美國財政部的追查,將相當困難。
如果有人覺得美國政府太過於囉嗦,想要放棄美國籍呢?勤業眾信稅務部營運長張豐淦表示,放棄要看時機,原則是當房地產、股票、金融資產的價值在低點時,放棄美國籍所被課到的稅負較輕,至於現在是否是低點,則看個人的判斷。

7000億美元垃圾債 2012恐釀災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10.03.17
馬雅人預言2012年世界將走向末日,不管你相不相信,但2012年的確有一個災難可能降臨:逾7,000億美元的垃圾債券將陸續到期。
據紐約時報統計,從2012年起,三年內總計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所謂垃圾債券將陸續到期。分析師擔心,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公司債再融資的需求激增,超過市場胃納。
由於全球企業與政府同時間都準備大舉發債,因此債信評級較低的企業可能難以取得再融資,這將導致違約大增,甚至引發新的破產潮。
光是美國政府,在2012年就準備舉債近2兆美元,才能夠支應當年的預算赤字並再融資現有貸款。
這種論調已不再侷限於以往的空頭派與末日論者,連穆迪也發出警訊。
穆迪資深信用研究員卡希笛說:「如果企業不能事先想妥出路,2012年起雪崩隨時會發生。」
私募基金與許多非金融企業在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都可以輕鬆地舉債,但這些危機前發動的槓桿收購與其他交易要到2012年才是算總帳的時候。
據標準普爾全球固定收益研究部主任瓦查,理由是這些金額創紀錄的債券與貸款通常借款期間為五至七年。此外,2009年與2010年到期的債務很多獲得展延,也加重了2012年以後的負擔。
債券分析師警告,結果可能是金融末日,也就是所謂的「到期牆」(Maturity Wall)。2012年到期的債務總額為1,550億美元、2013年增加到2,120億美元,2014年更增至3,380億美元。相較之下,今年只有210億美元債務到期。
儘管信用市場已逐漸恢復正常,但問題是市場吸收得下大增的信用需求嗎?
就像次貸危機爆發前一樣,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引爆高風險公司債危機中將扮演關鍵角色,這次兇手是一種稱為擔保貸款憑證(clo)的金融工具。和次貸擔保債券一樣,clo也將公司債重新包裝出售,使得市場上的垃圾債暴增。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股海自在行/提升國際視野 獲利搶先機

經濟日報╱柯建維2010.03.14
中國社會科學院對許多人來說可能相當陌生,它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機構,其研究生院的經濟、哲學、文學、歷史、法律等學科,在中國的學術地位都是排名第一,不僅許多政壇、商界閃亮明星都出自該校,更是中國經濟智庫與中共智囊的重要搖籃。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劉迎秋、副院長文學國3月7日率團來台,為歷來訪台的最高層級,並在3月9日與多位台灣重量級經濟學者與產業代表對談「2010~2020兩岸產業大趨勢」。
這樣一個在中國地位崇高且影響力強大的機構來台,我本以為會在台灣颳起一陣旋風,結果除了主辦單位經濟日報有大篇幅的完整報導外,其他媒體都只是蜻蜓點水、輕描淡寫,甚至有些媒體根本隻字未提。
我真的想問:「台灣的媒體是怎麼了?」還是「台灣的觀眾怎麼了?」我常到國外出差,與其他國家比較,台灣在國際新聞的比率可說是最低的,遑論深入的專題探討了。
這就難怪我去大學演講或參與討論時,常覺得台灣現在年輕朋友的國際觀愈來愈薄弱。可是台灣是個海島,最該去瞭解世界各地發生的事,而不是在島內故步自封、不斷內鬥,尤其對投資人而言,台灣是地球村的一員,若不去關心瞭解台灣以外發生的事,就猶如大近視眼卻不戴眼鏡走路,很容易跌倒撞牆的。
舉例而言,最近有不少朋友問我:生醫股最近強勢大漲,是因為ECFA的關係嗎?我說:你都不注意國際財經新聞的嗎?早在三個禮拜前,美國BTK製藥指數就創了波段新高,比科技股早了二個禮拜,等到你看到媒體以ECFA作理由來「解釋」生醫股為什麼大漲時,早已漲了一大段了,這麼不用功怎麼成為贏家!
朋友被我嚇一跳說:「你生什麼氣呀!」「其實我不是生氣,只是難過和著急,難過像你這樣的金融專業人士都不注意國際動態,著急台灣下一代的競爭力會愈來愈差。」我多次應對岸之邀到中國的大學演講,不僅上課氣氛熱烈,下課更是被圍著問問題,幾乎毫無休息時間,但我在國內大學講課也好、演講也罷,能從頭至尾聽完,不打瞌睡的,我就要心懷感謝了!兩岸未來競爭力的消長著實令人擔憂。就像這次兩岸產業大趨勢論壇,實在有許多內容值得仔細研讀,我不在此贅述,請大家參考經濟日報當時的報導。
許多投資朋友看到我第一句話問的是:「明天會怎樣?」「有什麼股票現在買了會賺?」其實股市就像大海,站在海灘上,即使是30公分的小浪都會讓你搖搖晃晃站不穩,但如果站在山上往下看,則1公尺的波浪都看似只有微微波動而已。
投資也是如此,若在意每天的漲跌,一買就要漲,否則就惶惶不安,那就像站上海灘上,一點小浪就可能讓你跌跤甚至沒頂。因此,必須常常把視線提高,視野放大,才能在多變股市中找到長期獲利方向。
台股過去四個交易日就在季線關前不到100點的範圍狹幅震盪整理,周線收量縮十字線,本周多空應會表態,由於整理期間能量系統維持買訊不變,估計向上突破季線的機率較大。但從中期看,台股就是在進行中期整理,指數並不會有太大空間,重點在選股方向,如前幾次建議各位鎖定的方向─中國消費市場的相關族群,包括中國通路、汽車相關族群以及建材下鄉概念股,近期都相當強勢。
因此,當大盤在作小波小浪整理時,不必深陷其中,隨盤面上下起舞,而應鎖定具有長期利基的方向,並波段持有,才能獲取長線利潤。希望有一天在路上遇見各位,各位問我的問題是:「柯先生,有什麼方向是在未來一年我應該持續關注的?」那我會帶著微笑告訴你!
(作者是理財週刊投研部總經理,證券投資分析經驗逾20年)

將依時價課稅

2010-03-11 工商時報
財政部昨日核釋,今年起,員工分紅配股要回歸所得稅法,依時價課稅,而公司要辦理扣繳,並填發扣繳憑單。
因為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在98年12月31日落日,所以民國100年申報99年的所得起,改回適用所得稅法,按時價課徵所得稅,但免課最低稅負。
財政部昨天發布,公司辦理員工紅利轉增資發行股票,自99年1月1日起,應在交付股票日,按股票的時價計算員工薪資所得,辦理扣繳。
「時價」的定義與財政部以前發布的最低稅負的規定相同,亦即,上市或上櫃股票為交付股票日的收盤價;交付股票日無交易價格者,為交付股票日後第一個有交易價格日的收盤價。興櫃股票者,為交付股票日之加權平均成交價格;交付股票日無交易價格者,為交付股票日後第一個有交易價格日之加權平均成交價格。
其他未上市、未上櫃或非屬興櫃股票者,為交付股票日之前一年內最近一期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財務報告每股淨值;交付股票日之前一年內無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財務報告者,為依交付股票日公司資產淨值,核算的每股淨值。
我國自97年1月1日起,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制度,公司配發的員工紅利,可以列為公司費用;如員工屬從事研究發展活動,依員工分紅數額享有30%,或50%的投資抵減。

藍寶石短缺 LED業很Blue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道瓊社十日電】2010.03.11
華爾街日報報導,未來數年發光二極體(LED)市場可望蓬勃發展,但生產LED所需的藍寶石基板供給陷入瓶頸,恐會阻礙LED產業的成長。
藍寶石基板是合成藍寶石,近來產量無法滿足LED與日俱增的需求,造成藍寶石基板的價格不斷攀升。許多LED製造商可能因此生產遲緩,甚至受創;相形之下,生產藍寶石基板的少數業者可能受惠,其中包括美商Rubicon、俄國Monocrystal、日本的京瓷與並木精密寶石等公司。
金融服務業者Canaccord Adams公司分析師多斯海默警告,藍寶石短缺問題嚴重,為滿足LED的需求,藍寶石基板的產能必須二至三倍,但仍須視LED市場的擴張速度而定。
去年經濟開始復甦時,以LED作為背光源的需求快速成長,包括電視機與一般發光應用。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資料,LED 的能源效率較日光燈高十倍,許多企業已加以利用,節省支出。美國能源部預估,2020年前,LED在美國照明市場的佔有率將從目前的不到1%大幅提升至70%。
研究機構Freedonia也預估,美國對先進照明產品的需求,包括LED、複合式日光桌燈與鈉氣燈等,將以11%的年成長率達到2013年的68億美元。
多斯海默表示,七個月來,需求上升已推升藍寶石價格50%,但他預期2011年前不會有新的生產線開工。
藍寶石基板業者Rubicon的財務長韋斯曼(Bill Weissman)說,該公司預估今年藍寶石基板價格將上漲15%。但韋斯曼也指出,藍寶石基板僅占LED晶片原料的8%,不應大幅影響LED的終端價格。
線上新聞期刊「固態照明設計」的董事長兼發行人葛裏菲斯(Tom Griffiths)說:「藍寶石生產仰賴資本與設備的提升,而投資與貸款融資仍處於保守狀態,因此取得資金擴產不如以往一般容易。」
多斯海默說,由於藍寶石基板業者仍在觀望需求增長能否持續,產能要滿足需求仍需一至兩年時間。此外,LED業者要求更大的藍寶石基板晶圓,也增加生產的困難。

這「鋰」有錢景…全球礦商搶挖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2010.03.11
紐約時報9日報導,鋰金屬作為混和動力車與電動車的關鍵材料而日漸受到重視,全球礦商已為新的鋰金屬礦源展開激烈爭奪。
為豐田汽車供應原料的子公司豐田通商,日前宣佈將與澳州礦商Orocobre成立合資公司,在阿根廷投資1億美元開發鋰礦。在此之前,協助福特汽車研發電動車的加拿大汽車零件商Magna國際公司宣佈,將投資加國某小型鋰礦商1,000萬美元。
除這兩項交易外,自去年以來多家業者陸續宣佈了一連串與鋰有關的投資與開發案,反映企業急欲確保未來鋰金屬的供應。
目前約60家礦商在阿根廷、塞爾維亞與美國內華達州研究開發的可行性,未來數年可能將斥資逾10億美元。同時,礦商也在中國、芬蘭、墨西哥與加拿大等國提出數十件小型開發案。
目前,全球最大的四家鋰礦商都表示,有意擴展長期營運計畫,以滿足未來的需求。
玻利維亞的鋰礦儲藏量占全球近半,該國左派政府正興建試驗性的鋰工廠,並鑽洞探勘。但玻利維亞地處偏遠,政策反覆,經常敵視外資,促使外資將興趣轉向阿根廷、智利、澳州與美國等國。
鋰金屬在各種產業的應用日益普遍,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總產量用於各種產品的電力儲存,如手機、筆記型電腦與數位相機等。一旦電動車普及,這個比例將急遽增加。相較於其他種類電池,鋰離電池承載電力較多、重量較輕,且電力流失速度較慢,因而受電動車與混和動力車的青睞。
鋰金屬主要是以兩種方式取得,一是透過開採與提煉,這種方式較為昂貴;另一則較經濟而重要,是透過含鋰鹽水的蒸發而得,多存於南美洲與中國西部高原地區的鹽灘中。
從舊電池中回收鋰金屬也可能成為重要來源,可減少原生鋰金屬需求。目前鋰電池中可回收鋰金屬比率最高達50%。
投資顧問公司拜倫資本市場在近期報告中預估,2014年鋰金屬的需求將較2009年增加40%。瑞士信貸銀行最近的報告也預估,2009年至2020年間,鋰金屬需求的年成長率為10.3%;該報告的共同撰寫人麥努提說:「若將時間拉得更遠,仍可能有相近的成長率。這將是個龐大的產業。」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想節稅 買店面

2010-03-12 工商時報
頂級產品獨強,尤以店面最夯,顯見熱錢流竄,大戶鎖定高總價不動產投資,而砸錢買豪宅遠不如買店面,因店面的公告現值與市值差距最大,節稅效益最高,與其贈與大筆現金給兒子,不如拿錢買店面贈與兒子。
假設大戶王老先生同樣用3.8億元依現金、買豪宅、買店面等3大用途,生前贈與兒子,應繳交的贈與稅以「店面」最少。
勤實佳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林敏弘指出,個人名下不動產的房屋稅計算,並非以市值估算,而是依房屋評定現值及土地公告現值來計算,目前不動產的公告現值遠低於市值,幾乎都要以市值再打個2折至3折。
假設同樣一筆3.8億元資金,王老先生以3.8億元現金,生前贈與兒子,則先將3.8億元扣掉法定免稅額220萬元,再乘上10%的遺贈稅率後,贈與稅等於3,778萬元。
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員洪暉恆再以北市豪宅「宏盛帝寶」為例,王老先生以總價3.8億元買下200坪一戶,土地持分約20坪,以土地公告現值每坪128萬7,481元計算,該戶帝寶的土地公告現值約為2,575萬元,而由於北市土地稀有而嬌貴,因此建物評定現值不致於比土地公告現值高,可推估兩者相加約為5,000萬元。
王老先生於生前買下宏盛帝寶,並贈與給兒子,先將公告現值5,000萬元扣掉法定免稅額220萬元,再乘上10%的遺贈稅率後,贈與稅便是478萬元。
若買店面贈與,則節稅效益更大,假設王老先生同樣以3.8億元,買下位於北市忠孝復興交會口的三角窗店面,該店面權狀坪數38坪,土地持分3.8坪,以每坪281萬7,012元計算土地公告現值,約是1,070.5萬元,而老舊大樓的建物評定現值,遠低於土地公告現值,粗估兩者相加是2,000萬元,因此王老先生的贈與稅降至178萬元,顯見買店面的節稅效益最大。
永慶房屋民生簽約課課長王乃佳更指出,不少高資產客戶,採「夫妻合買店面、分年贈與兒子」的模式,完全節省掉贈與稅支出。
以上述王氏夫妻買下3.8億元的店面,由夫妻分年贈與給兒子,因每人每年可有220萬元的法定免稅額,王氏夫妻共用有440萬元法定免稅額,以該店面公告現值2,000萬元計算,約4年半的時間,王氏夫妻就可將3.8億元的資產贈與兒子。
此外,林敏弘認為,相較於豪宅、店面等高總價不動產,豪宅只有居住或轉手出售等用途,且入住上億元的豪宅,裝潢費用4,000萬元跑不掉,但店面則交由租客自行裝潢,更可坐享租金收益。

雲南咖啡擴產 力抗洋品牌

2010-03-12 工商時報
中國咖啡消費每年成長率達30%,市場潛力之大,讓中國本土的雲南後穀咖啡大為心動,卯勁與洋品牌,包括星巴克、雀巢、麥斯威爾等爭食市場大餅。
中華工商時報報導,咖啡這項飲品,已成為僅次於石油的全球第2貿易商品,而中國也成為帶動全球咖啡消費的重要動力,據統計,自1998年起,中國咖啡消費市場,每年每人平均消費量,以30%的速度遞增,而全世界的咖啡消費年成長率僅為6%。
據估計,到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總消費金額,將達到500億美元,整個產業鏈所衍生的效益,將有數千億美元。
報導說,儘管包括星巴克、雀巢、麥斯威爾等國際知名咖啡巨頭,開啟在「茶的國度賣咖啡」的先驅,但近年來,中國的咖啡市場,則闖進一匹「本土黑馬」,來自雲南的後穀咖啡,已多次與雀巢、星巴克等交手過招,而近期與雀巢的一場「咖啡伴侶」品牌之爭,也如火如荼上演。
2008年5月,中國咖啡邁出了第一步,雲南後穀咖啡有限公司(簡稱後穀咖啡)投資興建的中國最大的即溶咖啡生產線(月產3,000噸),在雲南德宏投產。2009年5月,後穀咖啡再在德宏投資萬噸即溶咖啡生產線,同時該公司還在臨滄、保山、普洱等產地,各興建2,000噸的即溶咖啡生產線。
今年年底,後穀咖啡將擁有約兩萬噸的即溶咖啡生產線,同時,規畫構建咖啡經濟圈,落實年產10萬噸即溶咖啡生產規模,成為亞洲最大的即溶咖啡純粉製造商。
而昆明市也看到了咖啡種植、研發、加工市場潛力,鼓勵後谷咖啡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作用,選擇昆明建設咖啡創新研發和深加工基地,目前後穀咖啡也打算用3年時間,創造千億元產值,在昆明打造世界最大咖啡深加工基地,以及中國咖啡產業園。
去年6月底,後穀咖啡作出驚人舉動,向合作長達10多年的雀巢公司,提出減少對雀巢咖啡的原料供應,為的是全力打造後穀咖啡品牌。
由於這個舉動,引起雀巢與後穀的「咖啡伴侶」品牌之爭。
2009年9月,昆明盤龍區工商局扣押了「後穀咖啡伴侶」,原因是雀巢檢舉後穀咖啡,使用「咖啡伴侶」涉嫌商標侵權。據瞭解,在此之前中國的其他公司,也受到雀巢同樣的檢舉。
雲南的咖啡業者認為,「咖啡伴侶」已是市場的通用名稱,而中國的咖啡產業要發展壯大,則必須聯合起來爭奪這個產業的通用名稱,不能讓雀巢獨享。
後穀咖啡隨後正式向中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撤銷雀巢公司「咖啡伴侶」注冊商標的申請。目前申請已經被受理。

PS3新武器 靈活度勝Wii

2010-03-12 中國時報
索尼電腦娛樂昨天在美國舊金山「GDC遊戲開發者大會」發表Playstation 3新一代體感控制器MOVE MOTION,玩法與Wii類似,但精細度更高,搭配攝影機,可完成動作更精準,將是今年底電玩旺季PS3的最強武器。
■預計秋天上市
MOVE MOTION控制器雛形早在去年E3電玩展及東京電玩展就已亮相,昨天發表第2支控制器,可以做更多元的搭配。索尼電腦娛樂美國行銷總監彼得迪爾表示,今年秋天將上市Playstation EYE攝影機、遊戲及MOVE MOTION控制器套裝組,售價壓在100美元內。
若以目前Playstation EYE台幣售價1500元,遊戲軟體1490至1690元左右,加起來就已3千多元,而美國MOVE MOTION套裝組百元美金定價,等於把遙控器半買半送,不過,台灣尚未確定何時上市。
■任天堂遇勁敵
青文出版總編輯任學璽在現場試玩後說,乍看之下與Wii體感控制器相仿,都是2支控制器,MOVE MOTION說穿了就是Wii的HD強化版,改良了很多任天堂的缺點,例如格鬥動作遊戲中,搭配攝影機可以判定身體動作;打桌球也一樣,細到像抽球那些比較複雜的物理運算都能呈現。
索尼電腦娛樂電腦昨天還展示《魔戒:亞拉岡的探索》、《MOVE PARTY》、《小小大星球》、《EYE PET》等多款遊戲,今年確定會有20款遊戲支援MOVE MOTION控制器。

免用遊戲機 雲端電玩問世

2010-03-12 工商時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新興科技業者OnLive和Otoy週三同時在舊金山遊戲開發者大會宣佈,不久後將推出雲端電玩服務,屆時使用者不再需要遊戲機,只要透過電腦或電視連接遠端伺服器就能執行大型電玩遊戲。
早在雲端運算發展之初,這兩家業者就已萌生雲端電玩服務的構想,希望能讓使用者直接在瀏覽器介面進行電玩遊戲,省去購買遊戲機的成本。然而,遊戲機電玩的生動畫面必須靠高階繪圖晶片才能呈現,因此要在網路上呈現同樣水準的遊戲畫面並非一般伺服器就能做到。
經過一番功夫後,OnLive執行長普爾曼(Steve Perlman)宣佈6月17日將在美國推出研發成功的雲端電玩服務,凡是一般PC或麥金塔電腦使用者都能以14.95美元的基本月費連接OnLive遠端伺服器。
除了基本月費所包含的遊戲之外,OnLive還提供藝電(EA)、Ubisoft等遊戲大廠發行的強檔遊戲供用戶付費選購或租用。普爾曼表示,雲端電玩服務是遊戲大廠的一大福音,因為網路發行的電玩遊戲利潤比盒裝電玩遊戲高,且雲端電玩也有助打擊盜版遊戲軟體,反而是遊戲機製造商會受到衝擊。
Otoy週三也宣佈將在第2季推出類似服務,並表示遠端伺服器將採用超微的微處理器及繪圖晶片,但Otoy和OnLive的市場策略不盡相同。Otoy不僅自行提供雲端電玩服務,也打算供應硬體設備讓電玩軟體業者自行發展雲端電玩事業。
Otoy開發的遠端伺服器除了能執行雲端電玩之外,還支援使用者下載遊戲。該公司執行長烏爾巴(Jules Urbach)雖未公佈電玩服務及設備價格,但表示公司採取雙管齊下的商業模式是希望加速推動雲端電玩市場。
OnLive則強調自家優勢在於,使用者不僅能在電腦進行雲端電玩,還能購買公司研發的電視轉接器,直接從高畫質電視連接網路取得服務,讓電玩體驗更貼近遊戲機。
論及外界對遠端伺服器適用範圍的疑慮,OnLive則表示公司在加州、德州及維吉尼亞州各設有1座資料中心,凡是距離資料中心1,000英里以內的使用者都能享有順暢的雲端電玩體驗。

戶籍改革成中國面臨的政策難題

2010年03月11日
中國經濟或許具備良好的向上動能﹐但其內部流動性則另當別論。
將中國居民分成農村及城鎮居民兩大類的戶籍登記制度已經成為了存於中國幾十年來迅猛經濟改革中的毒瘤。作為上世紀50年代計劃經濟的遺留物﹐戶籍制度限制了國內勞動力的流動。除了引發民眾怨氣之外﹐戶籍制度還助長了國內經濟的長期失衡﹐這一局面正是中國領導人希望能夠改變的。
當然﹐中國國內是有勞動力流動的: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城市人口數量平均每年都會增長約1%。但是﹐較之同等發達程度的國家﹐中國的城市化率仍在低位徘徊。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援引學術研究指出﹐基於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情況﹐應該有56%至58%的中國人生活在城市﹐而現在的城市化率僅為46%。
那些遷到城市的農村居民發現自己無法享受當地居民擁有的醫療、教育和住房補貼。這反過來也限制了這些新增居民的消費﹐因為他們還需要花錢購買其他基本服務。其結果是城市化進程本應創造的經濟利益未能在中國得到充分體現。
戶籍制度還限制了勞動力流動到他們最能發揮作用的崗位。此外﹐亞洲開發銀行(ADB)駐北京經濟部門主管洛曼斯(Yolanda Fernandez Lommenis)說﹐降低城市化難度有助於避免浪費公共和私人投資。換言之﹐如果城市裏的基礎設施和房屋能夠為更多的人所使用﹐那麼相關投資就能得到更好的利用﹐而不至於浪費。
從總理溫家寶自上而下的中國共產黨官員現在正更為熱切地討論戶籍制度改革問題。然而﹐在這一問題上的對話是有限度的。在本週的全國人大會議召開之前﹐中國13家媒體發表聯合社論﹐要求廢除戶籍登記制度。結果執筆人之一的《經濟觀察報》高級編輯遭到瞭解職處理。
給火熱的預期潑冷水也是有理由的。中國政府擔心大量農村人口的湧入城市將使現有社會服務體系不堪重負。當地政府也擔心安置更多的新增人口將花費過巨。
在中國﹐不變的一點是﹐對改革的探討總是要過些時日才能轉化為行動。
Andrew Peaple

黃國華的啟蒙老師 郭泰︰台股好買點還沒到

2010/03/10 撰文:龔招健/Money錢授權刊載
台股春節前在外資大幅賣超之下明顯拉回修正,接下來行情會怎麼走?去年在台股大賺4倍的《逮到底部,大膽進場》作者郭泰,有深入的剖析。
一般投資人也許不熟悉郭泰,但很多較資深的投資人都聽過或看過他寫的《股市實戰一百問》等暢銷書。博覽群書、品味挑剔的前大眾證券自營操盤主管、現為財經部落格作家「總幹事」黃國華就直言,郭泰是他在股市投資的啟蒙老師,並推崇他為投資界的清流和活水。
多年未出版股市投資新書的郭泰,最新力作是遠流出版的《逮到底部,大膽進場》,書中收錄他投資台股22 年來累積的大部分心血結晶。
長期寫作出書, 加上投資台股,讓郭泰在多年前就賺到在加拿大溫哥華的舒適退休生涯,年過6 旬的他既不想賤賣自己的心血結晶,又想藉由出書作一個總結,最後決定採取600 元的高定價,只賣給真正有緣的投資人。沒想到,新書上市首周,竟然擠入金石堂暢銷排行榜財經投資類第10 名。
兩岸和解 造就台股大行情
也許有人質疑,郭泰這本新書為何在台股指數大漲1倍之後才出版?其實,新書早在去年初就完稿,他當時即研判台股長線大底已浮現,因此建議出版社在去年第1季出版,但出版社考量當時市場充斥悲觀氣氛,擔心高單價的投資專書出版後泛人問津,因此拖到去年12月31日才推出。
台股去年從4000 點左右起漲,今年1 月19 日指數最高來到8395點,但他在1月15日接受本刊專訪時就透露,台股漲幅已「相當離譜」,從大盤周線來看,自去年初長線大底上來的第一波漲勢已走完,呈現指數創新高,但周成交量反而縮小的高檔價量背離現象,隨時會大幅拉回修正。
郭泰主要依據他精研多年的「艾略特波浪理論」,對台股行情作出上述研判。果不其然,台股在1 月19 日早盤見高點之後,就快速拉回修正,指數波段跌幅逾1000點,並曾跌破7100點,1月月線收了一根大黑K,投資人所預期的元月行情正式告終。
郭泰表示, 他投資台股22 年來,從未遇到像去年那樣,長線大底確立之後的第1波(初升段)行情延續1年以上、大盤波段漲幅超過1倍,最大原因是兩岸關係邁入60 年來首度大和解、大開放,吸引大量台商及台灣人在海外的資金回流,加上全球採取空前寬鬆的貨幣政策,實施規模空前的經濟振興、救市方案。
但他也指出,去年初以來全球股市大漲,基本上屬於「資金行情」,因為從失業率等落後指標來看,景氣復甦的力道仍疲弱,但資金過度寬鬆造成熱錢流竄,資產價格飆高引發通膨壓力,因此各國開始陸續緊縮貨幣供應,經濟振興、救市方案也開始陸續退場,預期接下來的股市回檔修正幅度也會相當大,真正的買點還沒到!
堅持長線投資 只賺大波段
儘管郭泰預期台股會有一波大幅度拉回修正,但他並未賣出持股,最主要原因是持股成本都很低,全部在2009年初春節封關前分批買進,帳面上平均獲利高達4、5 倍。另一方面,他堅守「底部區買進、頭部區賣出」的長線操作策略!
郭泰指出,底部區(例如去年第1季)買進的股票,除非意外出現財務疑慮,或當初買進的理由消失,否則持股要長抱1、2 年以上,等大波段漲升行情走完才分批出清。
「理論上, 在股票上漲過程中,投資人不斷的高出低進短線操作, 可以累積更多的價差獲利,但在實務上,幾乎沒有人可以長期準確抓住短線股價波動的高低點,反而因為頻繁買進賣出,增加手續費、證交稅等交易成本,甚至因為賣太早而錯失個股大波段漲升行情!」
他強調,每當股市長線大底、大頭部區浮現之際,都有相關訊號可以確認,投資人只要具體掌握這些訊號,就能買在底部區,賣在頭部區。
郭泰特別強調資金控管的重要性,他建議投資人在股市底部區以自有閒置資金的三分之一買股,其餘三分之一投資房地產,另外三分之一放銀行定存,「不論利率多低,仍至少要存三分之一在銀行,作為最後的保命錢,頂多是把投資房地產的三分之一挪去投資股市,畢竟股市投資的風險永遠存在!」
次低點進場 迎接主升段
「未來21年,台股還有3次大波段漲升行情,只要做好準備,你就有機會成為億萬富翁!」郭泰長期精研「艾特略波浪理論」,向投資人預告未來21 年在台股的致富良機。
他指出,台股正處在1987年以來第4個循環第1 波高點過後的拉回修正階段,也就是第2波位置,「之前在高檔買股的投資人一定要設停損,空手的投資人別輕舉妄動,耐心等待台股回到『次低點』(第2 波拉回的低點)附近再分批買進,可以特別留意金融及其他兩岸內需收成股。」
要如何研判台股「次低點」呢?「首先要搞懂艾略特波浪理論,從台股大盤的月K線去研判第2 波拉回的低點。」郭泰表示,錯過去年至今年初第1波漲勢(初升段)的投資人,只要掌握到次低點,分批買進股票抱牢,還是有機會大賺,因次低點浮現後,接著進入第3 波漲勢(主升段),漲幅往往比第1波還大,而且漲勢也更持久。
但他也坦言,「次低點」比「最低點」難掌握,台股6000 點是否有撐仍待驗證,若跌到5000 點或更低則是絕佳買點,投資人如果沒把握,應更加耐心,可能要再等1、2 年以上,也就是等台股走完去年以來開始的第4個循環,再度重挫完成末跌段,長線最低點獲確認後再分批買進。
底部買、頭部賣 報酬率至少5倍
「根據歷史經驗法則,2008年11月至2030年11月的22年間,除了3955點之外,還會出現另外3個大底。」郭泰說,大底出現的時間與景氣強弱有關,事先難預估,一旦出現則是絕佳買點!
他說,如果投資人逮到未來這3個底部區,並拿80 萬閒錢進場買股,21 年後(西元2030 年)就有機會成為億萬富翁,因為每次從「底部區買進、頭部區賣出」的平均報酬率至少有5 倍,所以第1次的80 萬會變成400 萬,第2 次的400 萬會變成2000 萬,第3 次的2000萬會變成1億元!
但他也強調,要每次確實做到「底部區買進、頭部區賣出」,投資人要以無比的耐心與毅力,逐一克服以下難關:
● 逮到每次的底部區。底部區通常都是投資人最害怕之處,要確實掌握關鍵訊號,在底部區浮現時及時加以確認。
● 逮到每次的主流股。要逮到每一波領漲的主流股,否則投資報酬率就達不到前述的5 倍,主流與非主流類股的漲幅「差很大」!
● 大膽分批買進。即便確認了底部區,也逮到了主流股,此時市場往往充斥各種利空消息,讓投資人裹足不前,分批買進有助於克服恐懼心理。
● 買進後抱牢持股。分批買進主流股之後要抱牢,直到長線大頭部區獲確認,才果斷地分批出清持股。這是最難度過的一關,大部分投資人禁不起股價上漲的刺激,往往只要漲一小段就輕易出脫,結果只賺到蠅頭小利,賺不到波段的大錢。
● 逮到頭部區。買了股票還要懂得何時該出脫,否則投資報酬率差很大! 大頭部區一旦確認,就必須果斷地分批出清持股,更要懂得趁利多消息發布時賣出持股。
郭泰判斷股市落底、作頭的關鍵訊號
大底部區的6個關鍵訊號:
● 月K線走完艾略特波浪理論的8個波段,股價盤整不再破底,之後出現月紅K 線。
● 月成交量大幅萎縮至頭部區的8成以上;月KD值跌到20以下盤旋,形成黃金交叉。
● 融資餘額跌幅大於大盤跌幅。
● 日K線走完打底形態。
● 股價超跌,本益比呈現物超所值的倍數。
● 政府連串作多干預動作;股神巴菲特進場買股。
大頭部區的10個關鍵訊號:
● 月成交量爆增,逼近或超過歷史天量,隨後出現價量背離。
● 月K線走完艾略特波浪理論的前面5個波段;最大量月K線的低點被跌破。
● 月KD在80附近形成死亡交叉。
● 5月RSI呈現背離。
● M1B與M2形成死亡交叉。
● 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
● 日K線形成作頭型態;股價漲幅過大,大盤本益比偏高。
● 融資增加、融券減少。
● 各類股輪漲完畢,形象欠佳的問題股領漲。
● 政府連串干預動作冷卻市場。

郭泰
年齡:65歲
現職:作家
學歷:政大新聞系畢業
經歷:中國時報記者、世新大學講師、哈佛企管顧問公司副總經理
著作:《逮到底部, 大膽進場》、《股市實戰一百問》、《王永慶奮鬥傳奇》、《悟-松下幸之助的經營智慧》、《松下幸之助傳》等近30本

Moss註:以上的兩個例子並不是要讓大家跟著做,而是知道大家都是成熟的投資人,用多方面的資訊讓大家參考。

景氣信號投資術 王仲麟大賺1倍

2010/03/09文:施禔盈/Money錢授權刊載
景氣亮出黃紅燈、對策信號分數37分??這不是難懂的經濟指標,而是進出場的依據。王仲麟就是靠著當中的魔術數字,定期定額台股基金始終都賺錢。

王仲麟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大穎集團財務長、國票證券、大展證券自營部
學歷:東海大學國貿系
著作:《基金騙局一場夢》、《不好意思,我贏了》
部落格:「賤芭樂部落格」blog.wearn.com/5364

「收工了!」去年12月28 日當經建會所公布的11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為37 分後,有「基金殺手」之稱的王仲麟腦子馬上閃過這三個字。隔天,他把手中所有的台股基金全部停扣、贖回,那一天加權指數收8053點。當時市場充斥2010 年台股將上萬點的激情言論,新聞更是對這個自2004 年6 月以來的新高分數大做文章,「景氣回溫了,股市一定好」是一般人的聯想,不過,王仲麟卻一點也不戀棧,不是部分贖回,而是全部出清、空手。這一次他定期定額投資台股基金的戰績是:獲利超過100%。
從2008 年8 月「開工」到2009年12月「收工」, 王仲麟獲利100% 的秘訣超簡單,「當景氣對策信號分數掉到17分以下,就是我的買進訊號;一旦突破29分,沒什麼好說,一定要出場。
官方公開資訊 穩賺最肥美的主升段
這套定期定額投資台股基金的秘訣,說穿了,一點也不稀奇,不過,卻是王仲麟10年下來每買必賺的法寶。「我看的指標很多,有些指標的命中率可能是95%,但是根據景氣對策信號分數定期定額操作台股基金,卻是100%讓我賺到錢。」
「真的好用!」是王仲麟對這個指標的形容詞,他說,景氣對策信號分數簡單、明瞭,就是一個絕對數值,也不需做任何分析,每個月27 日經建會公布這個指標時,上網去看一下,或者隔天看報紙,只要「魔術」數字出現了,就做買或賣的動作,「該拿的都可以拿得到。」
不奢望從魚頭吃到魚尾,王仲麟選擇只品嘗最肥美的魚肚,而且每次都可以吃得飽飽的。王仲麟說,這套操作方法不是在抓轉折、或是抓高低點,而是穩紮穩打的賺錢術,可以讓投資人「習慣獲利」。
不做個人主觀的判斷,完全看數字操作,王仲麟不會去預測未來行情的多空,也從不會懊惱買貴了、或賣便宜了。「看到突破29分的這一天,絕不會是股市高點,我相信在『收工』之後,指數可能繼續上漲,但貪不完啊!我拿到該拿的部分就好了。」抱持這樣的心態,王仲麟反而穩賺、必賺,而且還賺很大。
量化投資人情緒 成功逆市場操作
花了8年時間建立模型、檢驗、實戰,王仲麟說,他一直在尋找一種「看到訊號,就能做動作的指標」,景氣對策信號分數就具有這樣的特色。另外,這項指標也能將投資人的「貪」與「怕」數量化,可以讓投資人做到「真的」危機入市、漂亮出場。
「投資上,大家琅琅上口的一句話:在恐慌時進場、貪婪時出場。問題是,每個人的恐慌、貪婪程度不一樣,沒有一個標準,要怎麼做到逆市場操作?」王仲麟因此將景氣對策信號分數套用在台股指數,做了長達20 年的比對研究,最後他發現景氣對策信號分數掉到17 分以下,台股指數處於相對低點, 回升到29 分以上,則位於相對高點。
因此他定義:17 分以下是恐慌區、29 分以上是貪婪區。如此一來,原本無法被量化的投資人情緒可以量化了,只要在恐慌區持續、定期定額買進,在貪婪區果斷賣出,就能成功逆市場操作。
用定期定額 抓相對底部與頭部
至於為什麼這套操作邏輯最適於用在定期定額、而不是單筆投資呢?王仲麟解釋,沒有人能準確抓到高低點, 就算進入恐慌區後, 行情還是有可能再繼續探底,恐慌區是告訴投資人:這是相對底部了,可以開始建立部位。「在相對底部可以快速累積單位數,築底時間多長?我也不知道,所以定期定額投資最好。」
看景氣對策信號分數還可以手動加減碼,例如17分以下用最大的金額去扣款,甚至看到最低分9分出現時,使盡全力做加碼,不過這個分數可不常出現;分數愈往上走,在17~29分間以分成3 或4 個區間,減少扣款金額。例如,17分以下扣15,000 元,17~21 分扣13,000 元、21~25 分扣11,000 元、25~29 分扣9,000元,29 分以上全數出場,這樣做微調遞減,可以讓成本下降。
目前已經出場的王仲麟,正蓄積戰力, 等待下一次17分出現時再進場。他說,一般投資人不賺錢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方法不對,二是方法對、但不照著做。王仲麟提供自己10年來定期定額買台股基金必定賺錢的超簡單方法給投資人,就看投資人願不願意照著做了。

政府嚴審南山案 博智嗆聲

【聯合報╱記者陸倩瑤/台北報導】2010.03.10
立法院財委會、經濟委員會周四將邀請金管會、經濟部報告南山人壽交易案,金管會書面報告強調,將比照新設立保險公司的標準,審查南山案買家的資格,同時依據5大原則嚴格審本案。
金管會說,審查南山案的5大原則包括:買方承諾保障保戶與員工權益,資金來源符合我國法令規定,除此之外,買方也要有專業能力經營保險業,承諾長期經營南山人壽,並且具備足夠的財力因應未來增資需求。
博智金融董事長麥睿彬昨天說,如果台灣政府不核准這件交易案,美國政府就無法還錢給納稅人,「美國政府會很生氣」。但金管會官員說,「那是他(麥睿彬)個人說法,不予回應」。
麥睿彬不滿地說,「台灣政府一直讓南山處在已出售卻未被核准的灰色地帶中」,官方審查拖這麼久,對於南山的保戶、員工以及公司本身都造成很大傷害。
中策集團(博智香港母公司)副主席柯清輝強調,博智已對官方承諾,入主之後將修改公司章程,7年之內不會移轉股權、不賣股票。
不過,博智承諾7年不賣股票,並不代表中策與中信金換股案吹了,柯清輝強調,中策與中信金的換股備忘錄仍然有效,前提是「金管會同意換股」,只要官方核准,公司章程可以再改一次。
據了解,博智金融集團疑與中資有關,使得南山案懸而未決,而博智已經出局,AIG計畫重新招標,尋找新買主的耳語也很多。對此,麥睿彬斬釘截鐵說,「AIG沒有替代方案」,博智是唯一買家,而如果本案被退回,美方將會很生氣。

林中斌:崛起經濟 規模空前 課本失靈

聯合報╱林中斌2010.03.10
07年二月倫敦經濟學人編輯Z先生來台請我用餐。我說:「1998年十月底貴刊封面故事說中國經濟將崩潰,而且廣徵博引專書。我現在仍在等待預言實現。」他答:「不好意思,那是我寫的。」
我解釋:「有人類歷史以來,從未經歷如此大規模的經濟快速崛起。所以教科書恐怕不再全然適用。」四月,他寄來新出的雜誌,金龍封面,附紙條說「我們已修正看法了。」
中國經濟復甦
08年八月底,世界金融風暴衝擊,大陸經濟已連五季度下滑。前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謝國忠說:「大陸經濟奧運泡沫破…未來十二個月出口可能會繼續下降。」相當悲觀!我說:「大陸經濟會下滑,但不致太糟。」(聯合新聞網08/8/25)
之後,大陸經濟再連續下滑三季度。09年五月,大陸出口開始回升。第二季度GDP成長百分之7.9,由第一季度百分之6.2谷底彈起。第三及第四季度,持續回升,分別為百分之9.1、百分之10.7。世界主要國家中,中國首先從金融風暴脫困。
質疑假造論點
質疑北京假造數據的論點開始出現。簡述如下:一、汽車狂賣,中國汽車消費量成為世界第一,而汽油消耗量卻持平,數據矛盾。二、失業人口兩千萬,失業率卻在百分之五以下。三、民間消費增加百分之16,消費者物價卻下跌百分之0.7。所以,09年全年成長百分之8.7,還領先世界大國,不可信。
這些論點應有所本。但是,即使把百分之8.7成長打八折,仍有百分之七,遙遙領先美國的百分之0.3,日本的百分之0.6,歐盟的百分之0.5。比印度的百分之6.7,毫不遜色。
今年三月一日國際先鋒論壇報:「最近中國勞工短缺,工廠工資已上升百分之廿。廣東的短期仲介公司,已把工資由春節前的一小時人民幣七元五調至八元,而兩年前工資是五元五。金融風暴之前的勞工短缺又再浮現。因為,中國政府沒有及時公布就業數據,所以工資是最好的就業狀況指標。」這項非官方、非大陸的報導應為中國經濟復甦作了很難推翻的肯定。
中國經濟規模巨大,可以吸收衝擊,孕育潛能。金融風暴期間,沿海企業明顯困難,但內陸發展不大受影響。經濟改革在沿海遭遇到問題,可以推給內陸。等到內陸問題要爆發時,沿海已平穩了。
第二大經濟體
09年十月,中國外匯存底,本來已居世界之冠,再創新高達美元2.27兆。兩個月之後,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09年,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汽車、發電風車、太陽能面板製造國,並擁有最快高速鐵路。
國家經濟力量也來自人們對它的認知。卅年來人才外流最近起了變化。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施一公,不久前剛得到美元一千萬元的研究獎金,今年一月突然宣布辭職,回國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美國西北大學教授饒毅07年已回國帶領北大生命科學研究。
今年一月,曾預測安隆公司倒閉的投資專家查諾斯說中國經濟將崩潰。他應不知道倫敦經濟學人十多年來的學習歷程,因為他也承認從09年夏天才開始研究中國問題。之後,名政論家佛里曼回應寫道,他不曉得全世界不找中國投資要找誰,至少它的外匯存底是最大的。
台灣經濟發展很難自外於大陸,但在它政治改革之前,我政治把關、軍事嚇阻仍不可缺。 (作者獲UCLA企管碩士後曾任美國Manville公司兼任財務分析師,現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亞股交易量 超越歐洲

【經濟日報】2010.03.10
隨市場自金融危機中復甦,亞太地區16個證券交易所去年的交易量已超越歐洲,顯示亞太地區在國際金融市場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吃重。
金融時報報導,隸屬於世界證券交易所聯合會(WFE)的16 個亞太地區證交所去年交易量達18.6兆美元,遠超過歐洲、非洲以及中東等26個證交所合計的13.077兆美元;WFE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此趨勢仍不變。
這些亞太地區證交所包括東京、澳洲、南韓,以及中國在上海、香港、深圳的證交所等。
而去年中國證交所(包括香港)以首度公開發行股票(IPO)所募得的金額,是全美證交所的兩倍,也可看出亞太地區在全球金融市場扮演的角色日益吃重。
瑞士銀行(UBS)股市部門管理總監巴恩斯(Robert Barnes)指出,市場在後危機時期中復甦,此現象代表市場復甦的重要轉捩點,尤其亞洲股市交易所並沒有所謂高頻率交易(High-Frequency)的交易商,使此發展更值得注意。
高頻率交易的交易商利用各交易所每分鐘的股價價差,透過頻繁交易獲利;歐美股市的交易多屬此類套利模式。
巴恩斯指出,由於亞太股市會日益吸引高頻率交易商,交易總量將持續超越歐洲股市。東京證交所自上月採用箭頭(Arrowhead)交易系統後,交易量已躍增。
他說:「除了澳洲外,亞洲多數證交所將享受到隨高頻率交易而來的流動性大幅成長,這對希望推動改革以促進股市流動性的政府而言,是一大機會。」
若以交易的股價總額計算,中國大陸境內兩家證交所的交易總額近日也已超越東京證交所,使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股市。
歐洲最大衍生性商品交易所歐洲期交所(Eurex)表示,已納入香港廣發期貨公司(GF Futures),為其首家來自中國的經紀商成員,也使該交易所目前在亞洲的經紀商共達10家。Eurex去年已在香港、新加坡以及東京開設辦事處,拓展亞洲業務。

中國黃金儲備1054噸 世界第五

【聯合報】2010.03.10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表示,過去卅年黃金價格大起大落,就投資而言,不是一個收益很好的投資工具;中國會根據市場情況,慎重考慮是否增持黃金。
易綱昨天上午在北京舉行專場記者會。他說,中國現在公布的黃金儲備是一千零五十四噸,世界排名第五,過去幾年,中國增持四百多噸黃金。
他表示,中國是全球產金第一大國,一年黃金的產量三百多噸,也是全世界黃金消費的第二大國,僅次於印度,大陸一年消費四百多噸黃金。很多研究表示,最保守的估計,中國的民間現在積累的黃金要超過三千噸。
易綱說,黃金是一個不錯的資產。但是,黃金儲備不可能成為中國外匯儲備投資的主要管道。他說,目前中國有一千多噸的黃金儲備,即便加倍,一千多噸黃金的現在市值是三百多億美元,那麼中國黃金占外匯儲備的比率,不過是從百分之一點幾提高到了百分之二點幾。
他說,世界黃金市場容量很有限,如果中國大規模購買黃金,將會推高全世界的金價,而中國的金價是和世界接軌,一旦世界金價推高,中國民眾去百貨商場買首飾、買小金條,就會面臨金價上漲的問題,影響民眾。因此中國會根據市場情況再考慮是否增持黃金。
在談到中國持續減持美國國債部分,易綱強調,買賣美國國債是正常的市場投資活動,不要把減持美債政治化。他表示,美國國債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國債市場,中國外匯儲備規模較大,買進和賣出美國國債,是中國投資團隊幾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完全正常。他說,「中國是負責任投資者,在這種投資過程中,可達到互利雙贏的結果」。
易綱說,中國外匯儲備的資產配置重視分散風險。在貨幣層次上,有美元、歐元、日圓、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是分散的組合。同時,也考慮中國的外資、外貿、外債和對外支付的比率等。
易綱認為,通過分散化的配置,可以達到「東方不亮、西方亮」分散風險的結果。他強調,在投資中,中國沒有投資次貸等這樣高風險的金融產品,十分注意風險防範和管理。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ECFA簽定後 是利多的開始

2010-03-08 旺報
長期耕耘大陸的寶來投信,去年與華夏基金簽署備忘錄,開啟合作的里程碑。近日也向中國證監會遞件申請QFII,並積極籌設上海辦事處及專營ETF產品業務的香港子公司。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認為,現在赴大陸發展,只能切入利基型市場,REITs和ETF產品將是寶來的機會。
在國內投信界,只要談到ETF就會想到寶來投信。發行ETF產品的優勢,也為寶來贏得不少和大陸金融業合作的機會。在2007至2009連續三年獲選《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台灣區年度執行長的劉宗聖表示,寶來過去花很多時間在大陸做交流、培訓及付出,期待今年可以開始有成果。
寶來投信近日已經向大陸遞件申請QFII資格及額度,總經理劉宗聖接受《旺報》專訪時,說明寶來投信拓展大陸市場的策略,並為投資人分析今年全球經濟狀況及台股表現。以下是專訪內容:
Q.進入後MOU時代,寶來投信在大陸如何布局?
A.2000年大陸加入WTO後,寶來投信就開始在大陸布局,我們設立辦事處,與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舉辦講座等活動,在人才培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4年起也陸續協助大陸最大的基金公司華夏基金發展ETF,以及協助深圳交易所、第二大基金公司易方達發行深證100ETF。
去年我們與華夏基金簽署備忘錄,可說是開啟合作的里程碑。今年在產品策略、業務設計方面主力放在ETF,而大陸的ETF及指數型基金發展也是最迅猛的,剛好能與我們本身的強項結合。
寶來將在 上海設辦事處
寶來投信作為整個集團進軍大陸的前哨,近期已經向大陸申請QFII資格,並陸續把人力派駐到中國做好教育訓練。我們是同業中最早在上海申請辦事處的投信,希望有朝一日不管是去大陸的QFII投資或是QDII來台,寶來都可以成為雙向的高速公路。
接下來我們要在香港成立子公司,專門開發ETF利基型產品,因為在台灣投資大陸仍有10%的限額,但香港及大陸已經通了,香港及台灣ETF互掛也通了,所以先把第三隻腳打好,等ECFA簽定後,大陸跟台灣也就通了,成為一個真正大中華的實體。至於和大陸成立合資基金公司的事,我們長期都在評估進行中。

Q.你認為台灣基金業應如何切入大陸市場?
A.大陸基金公司雖然還不到10歲,但長得高又帥,寶來投信已經是27歲的熟男,而且市場在他們家,因此與其比大小,還不如比好、比特色。我們應該還是要拿最好的產品及業務到大陸一搏。
台灣業者 應走利基市場
台灣金融業去大陸發展的最佳時點其實是在03至04年,現在去就只能切入利基型市場,雖然不早但也不算晚,但若不把握,未來在兩岸發展可能就沒有什麼機會。
目前台灣大金控對大陸的發展談的是參股,小型業者則是死守台灣,我們屬於中型規模,而且較擅長ETF、Global REITs以及期貨、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不管是制度、資訊系統及人才方面也都建置完整,現在大陸剛好想發展REITs及金融商品,所以寶來有機會在這個利基市場占得一席。
我們過去花很多時間在大陸做交流、培訓及付出,交了很多朋友,所以期待今年可以開始有成果,但朋友可能也會變成敵人,所以會是處於競合關係。
ETF產品也是我們的強項,在市場上是Only One,而且很有特色,例如我們去年8月引進香港上市的滬深300ETF,發行寶滬深(0061),至今仍是市場唯一可以投資大陸A股的ETF產品。但成功不是偶然,我們也是用了40人的專案團隊,投入2年的時間及金錢,去了解兩岸三地的法規、細節。
我們願意投入時間及精力去研發創新,做出獨一無二的商品,因此在ETF發展的平台技術上已經具備亞洲級的水準,除了台灣之外,在泰國、新加坡也找到策略夥伴要在當地做ETF。像工商銀行雖然總市值排名全球金融業第一,但它也不是全部業務都很擅長,如果它們想做ETF,可能會考慮找寶來。

Q.最近寶來申請QFII,選擇合作伙伴是如何考量的?
A.我們最近向中國證監會遞件申請QFII,總投資額度1.5億美元,由大陸的國泰君安證券提供下單交易與分享研究資源,花旗銀行(中國)為保管銀行。
我們選擇國泰君安是有垂直整合的策略考量,在大陸賣金融產品,通路是最重要的環節,我們可能會借重合作夥伴的通路,但還是最希望能在大陸本土銀行上架。
至於會不會先拿到QFII資格,我們認為這不需要搶快,好產品不差這一點時間。而且我認為「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如果產品跟大陸本土基金公司發行的一樣,也不會吸引當地人,所以在香港做利基型產品或許還可以殺出一條血路。等拿到QFII額度後,我們會增加旗下基金的A股持股,降低現有H股的投資部位。
台股不會差 但也難大好
Q.你如何看2010年的全球景氣?
A.我認為全球經濟雖然復甦,但還需要復健。目前許多國家在討論政策退市的可能性。雖然全球經濟大病初癒,但還沒到可以登山涉水的地步,不過情況已經沒有再壞了。
至於股市,今年盤勢不會像前兩年大上或大下。由於下半年經濟數據不會比去年亮眼,或許會成為多頭提早下車的藉口,因此今年股市是中位數回歸,區間盤整,所以要回到選股、選產業。
台股年底有選舉題材,加上陸資與陸客來台,台股沒有理由差,但也難大好。沒時間管理基金的投資人,適合用定時定額扣款,或是高點出場、低點布局。
兩岸政策方面,雖然MOU簽定有一點利多出盡的意味,但ECFA簽定後才會是利多的開始,不過我認為這需要多年的整合,因為大家對ECFA有很多聲音,需要時間把細節講清楚說明白,可是ECFA也不會是讓股市一路長紅的靈丹妙藥。

平價國宅,改賣為租吧!

2010-03-09 中國時報
行政院決定在機場捷運A7站,興建四千戶的平價國宅,賣給需要的民眾,以解決房價高漲、民眾在都會區的居住問題。但我們認為,都會區的居住問題是一個長期問題,從長期的眼光看,政府的國宅政策該換腦袋,改賣為租,這樣不但能解決當前的居住問題,更能讓政府掌握更多籌碼,解決「未來的居住問題」。
過去數十年的國宅政策,基本上的模式就是由政府找地、負責興建國宅,然後以遠低於市價的價格,賣給有需要的民眾。當然,對申購者有一定的資格限制,如登記購買者超過供給,就以抽籤決定。
這種國宅政策,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在房價較低的縣市,國宅與一般市售房子價差不大,但品質不佳,時常乏人問津,去化困難。但對都會精華區而言,國宅與其它房屋價差大、需求者又多,卻是一屋難求,抽中籤者如中樂透,不論自己住幾年後轉手,皆是獲利可期。不過,政府每賣一次國宅,籌碼就變少,掌握的精華區土地與國宅就變少。因此尋找興建國宅的土地只能越來越往郊區,但到郊區,國宅卻毫無競爭力,最後,國宅終於走入歷史。
因此,對這次行政院讓國宅重出江湖,希望以平價國宅舒緩台北都會區房價高漲問題,我們認為應該記取過去的教訓,不要陷入找地、賣屋、再找地、再賣屋的輪迴中,最後越蓋越遠、難以為繼。因此,國宅不該再出售,而應以出租方式,解決民眾住的問題。
我們試以鄰近國家的住宅政策為例,作為借鏡。新加坡從來就未出現所謂高房價引發的居住問題,主要是其在建國初就成立建屋局,有九成的新加坡住宅都是由其興建,其出售給一般民眾的所謂組屋,有一套嚴格的規範;除此之外,也有七%的低收入家庭,是向政府租屋。
如果說,新加坡的社會體制與台灣完全不同,難以類比,那麼我們看看最資本主義的香港吧。一般人的印象是香港的房價世所少見,平民百姓恐怕連立錐之地都無。但香港的住宅政策中,公營房屋是其大宗,估計有一半人口是住在所謂的公營房屋中,其中三成住在政府出租的公屋中,另外二成才是住在政府出售的房屋。而香港仍保留公屋出租,主要就是為了讓沒能力租住私人房屋的低收入家庭,至少有安身立命之處。
相較之下,台灣的確是走一條完全不同的路,所謂的「公屋」在市場上是微不足道,過去數十年興建不少國宅,但賣了就變私屋,政府毫無管轄權。至於公屋出租部分,除了極度封閉的特殊單位或機關有公屋出租給相關人員外,在市場上,出租的公屋幾乎是零。也因此,碰上房價高漲,低收入家庭與經濟弱勢者難有立錐之地時,政府手上幾乎完全沒有籌碼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因此,我們對A7的平價國宅計畫,仍要走過去「賣屋方式」深感不以為然,因為,政府好不容易找到地、蓋好房子,賣了就解決這四千戶的居住問題,但接著又要再找地、蓋屋,然後越蓋越遠。但如果政府以出租方式,同樣解決四千戶的居住問題,但這些住戶未來在收入增加、或到其它地區購屋後,即可搬離出租國宅,空出的房子又可提供給其它需要者,籌碼永遠在政府手上。政府如果繼續蓋這種出租國宅,政府手上的籌碼可不斷增加,其解決低收入家庭與經濟弱勢者居住問題的能力也會不斷累積。
或許,有人會質疑:在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下,民眾期望的是擁有自己的房屋資產,未來並能增值,因此,出租國宅不會受民眾歡迎。這話,是有道理,但,重點是:政府要解決的是,民眾「居住」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民眾持有資產並有增值期望的問題。如果有民眾寧願捨租公屋而自己努力攢錢買屋,政府當然尊重;而對經濟弱勢者提供低廉的公屋出租,至少是讓其有基本的居住權,且減輕其經濟負荷。如果,來租屋者想的是「購屋增值」,對不起,政府不負責提供民眾增值的資產。
新國宅政策,改賣為租吧!

Sony:台灣躍最大採購地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2010.03.09
台灣索尼(SONY)新任董事長荒牧直樹昨(8)日表示,台灣躍為SONY集團在全球最大採購據點,並占總採購金額比重高達30%,今年還將持續加碼,金額將超過100億美元,遊戲機及液晶電視並列採購兩大產品。他強調,去年以來,SONY液晶電視委託台灣代工的數量急起直追,金額將會與遊戲機並列第一。Sony的液晶電視代工廠鴻海、緯創與仁寶的出貨量,可望跟著一起成長。
在遊戲機方面,他說,遊戲機所需的大型積體電路(LSI)全數委託台灣的聯電、華邦等代工。
SONY擁有全球熱賣的PS3遊戲機、BRAVIA液晶電視等商品,暢銷的SONY數位相機在台灣委託生產比重也快速增加。因此,SONY 對台採購金額今年可望超越戴爾(DELL),躍居第二大,並直逼第一大的惠普(HP),採購規模「坐二望一」。
荒牧直樹在半導體及關鍵零組件領域,有超過30年的深厚經驗,1997年至2002年間曾派駐台灣,負責半導體事業的推展,與台灣產業建立密切關係,此次是第二度奉派來台。
他盛讚台灣在半導體產業製程的實力好,又有新世代製程投資的優勢,以SONY銷售的遊戲機為例,前端的設計以日本為主,但所需的關鍵零組件SLI,則全部交由聯電、華邦等廠商生產。
他指出,對台灣採購已占SONY全球採購金額高達三成,而且,還將持續上升。他說:「SONY營運策略朝向扁平化、彈性化,來快速對應市場的變化,並增加委外代工來降低成本,持續擴大釋單,台商將扮演最重要角色。」
荒牧直樹表示,日本、台灣及大陸已形成產業鏈的黃金三角關係,先端產品開發在日本,但日本的製造成本高,將以ODM下單台灣。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中式民主基礎工程 政改試金石

2010-03-09 中國時報 【王銘義】
中共將修訂《選舉法》,按城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新制,這是展現中國式議會民主的基礎工程,同時,也將是中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試金石,它的成敗直接攸關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
中國近年處理攸關政改與體改的各項方案,幾乎都採取漸進式步驟,這次對各級人大代表選舉法修正案,也依循漸進式改革進程,因此,在現有選舉法架構下,修正案大都只是在完善局部程序與形式問題,對各級人大存在的結構問題,修正案並未有深刻的著墨。
作為改革人大產生方式的重要政改方案,對全國人大究竟應維繫多大立法機構規模,或如何實踐民主化「代議政治」精神等問題,修正案避實擊虛,只強調形式平等、或彰顯民族平等,卻未能直搗立法機構的問題核心,並提出落實民主化的改造方案。
同時,修正案所呈現的改革力度,因受限龐大人口結構與戶籍制度,對愈來愈多「非戶籍常住人口」居民的選舉權、參政權,仍遭到政策性剝奪。以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非戶籍常住人口」比例偏高大城市來說,絕大多數居民的參政權都是難以實現的。
事實上,人大常委會也深知改革的侷限,因此,在修正案總說明即預告,有關全國人大代表名額的分配,將採「兩步走」辦法,即修法完成後,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由常委會作出決定,「科學合理地分配」;至於怎麼科學分配,最後還是中共說了算。
中國有其特殊國情,西方政治民主化的經驗模式,不見得適用中國各級人大代表機構的改造,但在溫家寶說要讓人民生活更有尊嚴,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宣示下,攸關中國億萬人民參政權的政改方案,不能只有徒具形式主義,卻看不到實質「民主牛肉」。
下一步,就看中共怎麼做,也才能確定這一良法美意能否落實。

煤看漲 必和必拓議價改短期約

2010-03-09 工商時報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第一大礦業集團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的煤礦供應議約方式出現重大變革,該公司打破過去40年來每年議價的慣例,改採每季議約。由於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的煤礦需求激增,煤價預料將會水漲船高。
必和必拓對外宣布,與日本鋼鐵大廠JFE達成短期焦煤供貨價格協議。全球第6大鋼鐵製造商JFE上周五曾透露,同意在4月1日到6月30日期間,以每公噸200美元的價格收購必和必拓的焦煤。
若與截至今年3月底的2009/10會計年度的每公噸129美元基準價相較,JFE與必和必拓議定的焦煤收購價漲幅高達55%。
必和必拓與日本JFE達成的售煤協議,只是必和必拓擴大產能計畫的一環。有鑑於新興市場國家的煤礦需求大增,必和必拓打算出售數億公噸煤礦和鐵礦砂給中國等用煤大戶,合約方面則採每季重新議價。
分析師指出,必和必拓執行長克洛柏斯(Marius Kloppers)有意打破過去40年來每年議價一次的慣例,預料這將蔚為主流趨勢,吸引全球第1大鐵礦砂生產商巴西紅河谷(Vale)及第2大的澳洲力拓(Rio Tinto)等其他同業跟進。
按澳洲高盛JBwere公司預估,必和必拓與澳洲同業力拓及福特斯丘金屬集團(Fortescue Metals Group)若仍採每年議價的方式,單單鐵礦砂收入就會流失200億美元。
必和必拓與力拓等澳洲礦業巨擘,去年與中國及其他亞洲鋼鐵業者的鐵礦砂價格議約觸礁後,今年再接再厲以求達成2010/11會計年度的鐵礦砂供貨價格協議。
必和必拓周一在澳洲股市的交易價上漲2.4%來到每股43.51澳元,表現優於漲幅不到1%的大盤指數,力拓股價也同步齊揚。

朱雲鵬:開放安定 造就巴西崛起

【聯合報╱朱雲鵬】2010.03.09
不久前巴西央行宣布將銀行存款準備率一舉提高一點五個百分點,從百分之十三點五,成為百分之十五。也就是銀行每收受一百元存款,必須提存到央行的準備金,由原來十三塊半,提高到十五塊。這是巴西從去年一月為對抗金融海嘯而採行寬鬆貨幣政策以來,第一次政策轉向。由於巴西是外資關注的大型新興經濟體,這種貨幣政策的轉向,獲得全球主要媒體的顯著報導。
巴西政府如此做,主要目的在於防止通貨膨脹。元月時巴西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前一月上漲零點七五個百分點,是前年六月以來的最高點。另外,巴西經濟復甦的情況很好,去年接近零成長,今年預估成長百分之四點七到四點八;工業資本設備的利用率在首善的聖保羅地區,已升到八成三,與前年景氣高峰期的八成四相差不遠,是以不必擔心引發緊縮效應。
能夠如此強勁地復甦,不是偶然。巴西在總統魯拉競選獲得連任後,於前年元月推出四年「加速成長方案」,總額達五千億里爾。去年遇到金融海嘯,為了刺激景氣,政府做了加碼,預計到今年底共加碼一千四百億。這些經費,大多數用於改善基本建設,以及補助住宅建設、能源產業和物品流通相關產業。
另有一個促成巴西穩定復甦的重要因素,就是外資看好巴西發展的長期前景,相信里爾的幣值,而源源不絕地以生產性的「直接投資」進入巴西。從巴西的歷史來看,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能夠做到這步,主要是拜「開放」與「安定」兩個政策所賜。
「開放」政策,始自一九八九年上台的柯樂總統。他改變過去實行多年的進口保護措施,改為出口導向。同時他積極尋求與南美其他國家的合作,而於一九九一年與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簽署「亞松森」條約,旨在成立「南方共同市場」。繼任的佛朗哥總統延續這個路線,先後與智利、玻利維亞、秘魯簽署雙邊貿易合作協定出口市場。同樣的政策在後來的卡多索和魯拉總統任內,也仍然持續。零四年,南方共同市場與安地斯共同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整個南美自由貿易區成型。
另外一個「安定」政策,最大的功臣是佛朗哥總統及其任命的財政部長卡多索。在一九八五到九四的十年間,巴西的平均通貨膨脹率超過百分之一千,等於每年幣值縮小為原來的十分之一。最嚴重的幾年,人民一拿到工資,就必須立刻換成物資或到黑市換成美元,社會不安定,外資撤離。那段時期,可說是巴西的「恥辱」。到了一九九四年,卡多索推出「里爾計畫」,才出現轉機。他發行新幣「里爾」取代舊幣「克魯賽羅里爾」,同時推出經濟改革方案,包含控制政府赤字和貨幣發行數量,以及國有事業民營化等。這些政策獲得人民、企業和外資的認同,經濟開始趨於穩定。
其後巴西雖曾被亞洲金融風暴所牽連,里爾一度大幅貶值,最後終能克服挑戰,穩定下來。到了近年,外匯存底已經累積到兩千四百億美元,而里爾過去幾年甚至還曾對美元升值。所以,短短的十五年,巴西已經從恥辱中站起來了。過去的苦痛沒有打敗巴西,反而凝聚了全國「拚經濟」的共識,然後藉由「開放」,連結南美乃至全球,藉由「安定」,穩定本國的幣值。這些經驗,可以作為台灣和其他追求經濟成長國家的重要參考。

康和 有意讓中國參股

2010-3-8
「中國商品期貨業界前五大的申銀萬國期貨,主動表達跟康和證券合作參股意願,我們考慮讓他參股康和期貨!」康和證券副董事長鄭大宇證實,康和證券與申銀萬國期貨正在洽談參股合作事宜,成為兩岸簽署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以後,兩岸第一宗證券期貨業合作案例。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
對岸期貨商來台學經驗
問:市場盛傳,申銀萬國證券集團正與康和證券洽談合作,情況如何?
答:申銀萬國證券集團旗下的申銀萬國期貨,目前是中國商品期貨市場前五大期貨商,去年主動來拜訪康和證券,表達高度合作意願,原因是中國股指期貨即將開放上路,由於是全新商品,對岸期貨商沒有經驗,反觀台灣期貨選擇權市場開放多年,台灣期貨商、券商經驗充沛,申銀萬國期貨因此希望合作取經,學習台灣經驗技術。
申銀萬國期貨也有意願參股康和,不排除讓他參股康和證券100%持股的康和期貨,康和期貨目前資本額六億元,如果讓申銀萬國期貨入股10%,假設每股溢價40元認購的話,也不過2.4億元台幣,對申銀來說,只是一筆小錢,但有了參股,雙方合作比較有意義與誠意,才不會隨便換人合作。
不過參股的事,還是要等政策敲定中資來台參股細節後,才會定案。
至於康和證券或康和期貨,參股對方的機率低,原因是對方又不缺錢,股價也高,現在參股對方只能取得小股份,沒有意義。
問:康和證券跟安徽第一大券商國元證券的合作計畫、參股計畫進展如何?
答:雙方已經簽署策略聯盟,等ECFA簽訂、市場准入條件明朗後,就會宣布參股細節,但還要看我們願意給國元多少股權及法令規定,否則,對方太有錢了,最近現增100億人民幣,將近台幣500億元,隨便撥出一點錢,就可以拿下康和證券30%股權。
我想,給國元認股上限頂多是20%至25%,而且可能要分批分次,但這一切還要看法令如何規定。
至於參股對方,只能金額對等,無法股權對等,你想,國元最近這次現增,等於是台灣用200元價格認股,如果雙方互相認股10%,康和得投資多少錢?這是不可能的,況且,現在法令只開放券商可用淨值40%投資對岸,以康和來說,大約只能投資30億元,大概只能認購國元3%到5%的股權。
之所以跟國元證合作,主要是中國市場太大了,必須透過當地券商進入,台灣券商不可能靠自己去開闢市場,一個省開十點據點有意義嗎?全中國又有多少省?
相對地,對岸券商也需要我們的技術,像中國最近要開放股指期貨、融資券,他們都沒有經驗,希望康和派人過去駐點指導。
國元證券旗下的長盛基金,最近剛取得QDII(中國境內合格機構投資人)資格,快開始募資,康和證券也可能爭取到長盛QDII在台開戶下單生意。
家族刻意培養 鄭大宇立戰功
康和證券副董事長鄭大宇,是康和集團鄭氏家族的第二代,雖然今年才38歲,但在家族安排培養下,已經立下無數戰功,為康和證券集團帶來年輕新希望。
鄭大宇是康和證大股東鄭國華之子,前康和證券董事長鄭世華是他的親叔叔,自小,鄭大宇就受家族栽培,赴美留學取得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資管碩士高學歷,學成返國後,家族立即安排他進入集團見習,擔任過康和證董事長特助、康和證董事,現擔任康和證券副董事長,接棒意味濃厚。
但鄭大宇並非坐享其成,數年前,他看到資產管理商機,親自帶領康和證、康和投顧主管,遠赴比利時爭取到比利時第二大金融集團KBC授權,成為KBC基金在台總代理,並率先引進KBC水資源基金,一戰成名,成為台灣投信業界水資源基金的領航者與領導品牌。
也因雙方合作愉快,又進一步與KBC合資在台開設康和比聯投信,堪稱是康和比聯投信催生者,使康和集團得以橫跨證券、投信、期貨、投顧領域。
鄭大宇的努力,除有助康和證券集團發展,其實也間接穩定了員工心情,因為這些年來,國內金融證券業併購案層出不窮,獨立券商所剩無多,市場不免觀望康和證是否會出售或併入金控,員工多少也會不安,但眼看著少東鄭大宇帶頭打拚,積極擘畫未來發展方向,強調要永續經營,員工的疑慮自然消失無蹤。
尤其,鄭大宇個性謙和,不愛爭功爭位,總把功勞歸給家族長輩、主管、基層員工,更贏得家族信任與支持,員工也都看好他未來可望接下集團重擔。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希臘應向紐芬蘭取經

作者:David Hale Global Economics董事長 大衛•黑爾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2010-03-08
希臘正在全球金融市場上引起的軒然大波令人吃驚。該國僅占歐洲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自1832年以來,有多一半時間該國都處於違約狀態,且自1988年以來,該國的平均財政赤字達到GDP的7.8%。在2001年試圖獲得歐洲貨幣聯盟(EMU)成員身份時,希臘提交了有關國內赤字的虛假資訊。
投資者們知道,希臘當前問題的傳統解決方案,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援助計畫。然而,歐元區已經反對希臘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救,而且,迄今為止,尚未明確表示,如果希臘在延長其政府債務期限上遭遇困難,它可能會提供什麼替代性援助。
市場會對希臘問題感到高度不安,也存在歷史原因,這些原因與人們對其政治穩定性的擔憂有關。希臘的現代史是一段波折不斷的歷史。1945年後,希臘君主主義者與共產主義者之間爆發了內戰。1967年,軍隊策劃了一起政變;儘管國王反對政變,在文官統治重新確立之後選民還是廢除了君主制度。在20世紀80年代,希臘選舉產生了社會主義政府,那段時期的財政赤字規模甚至比今天的還要大。
直到最近,希臘一直由中右翼政府執政,GDP中政府持有的比例從44%提高到了52%。公共部門效率極其低下,以致公共行政成本相當於GDP的7%,而歐元區的平均成本為3%。
一則被遺忘已久的故事或許可以為希臘樹立一個榜樣。這是紐芬蘭的故事,也是過去100年裏最引人注目的債務重組。作為大英帝國失去美洲殖民地之後的首個自治領,紐芬蘭事實上在1855年已取得獨立。19世紀60年代晚期加拿大自治領成立時,紐芬蘭人曾就加入加拿大進行過討論,但後來還是維持了獨立國家的身份。1914至1918年期間,由於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紐芬蘭大量借貸來為戰爭融資,並因此在上世紀20年代期間一直存在著財政赤字。1933年,由於擔心紐芬蘭的信用可靠性,加拿大各大銀行曾威脅要暫停對其放貸。紐芬蘭轉而向倫敦求助,於是英國政府派遣了一個皇家調查委員會來調查這個問題。歷經三個月的調查與廣泛取證之後,委員會提出了一份激進的解決方案。它希望紐芬蘭議會自決解散,並將一切政府權力移交給由六名公職人員組成的委員會。這六名公職人員中,三名來自紐芬蘭首都聖約翰斯(St John's),三名來自倫敦。
面對違約這種丟臉的前景,紐芬蘭議會不得不接受了這個要求,解散了本國的民主政府——大英帝國最古老的一個自治領。倫敦的一些工党議員認為違約更為可取,但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民主制度已經變得不再流行,所以所有人都同意讓紐芬蘭重新恢復早先的殖民地身份。紐芬蘭一直由上述委員會統治,直到1949年自決成為加拿大的第十個省。
歐盟(EU)可以效仿這個案例,要求希臘政府暫停議會,將政府權力移交給六名官員(三名來自希臘、三名來自布魯塞爾)組成的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將為希臘的債務作擔保,並治理這個國家,直到其重新恢復償付能力。對於民主國家身份的喪失,在希臘出現的抗議大概會比紐芬蘭更多,但這麼做可以為希臘需要的徹底經濟重組鋪平道路。希臘有可能在2015年重新恢復民主制,並擁有歐洲最高的經濟增長率。
還有另一種選擇,可以拯救希臘而無需進一步收緊財政。希臘應該效仿迪拜在去年12月份為避免違約所採取的做法。迪拜統治者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為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揭幕,並宣佈,將以阿布扎比酋長的名字為其命名,以表謝意。阿布扎比提供的100億美元貸款幫助迪拜避免了一家主要國有企業的債務違約。希臘可以效仿這一先例,承諾用讓-克洛德•特裏謝(Jean-Claude Trichet),或德國財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的名字來重新命名派特農神廟(Parthenon)。
本文作者是David Hale Global Economics董事長。

FT社評:企盼中國改革戶籍制度

英國《金融時報》 2010-03-08
對於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問題,中國總理溫家寶可謂坦誠得令人無可指摘。近年來他曾提到,中國令人矚目的整體增長是“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的。”這一增長過於依賴投資和出口,過於向東部沿海大城市傾斜。上周,溫家寶在提交給全國人大的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警告稱,中國經濟雖然在2009年取得了8.7%的增長,但這一成績並不意味著經濟運行出現根本好轉。他表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這是在暗指中國經濟對政府引導的刺激措施的依賴。早些時候他曾承認自己對資產泡沫感到擔心,並把某些大城市的樓市比作“脫韁的野馬”。
這留給中國政府一項棘手的任務:就在它努力應對經濟局部過熱矛盾的同時,它還得想方設法提高消費。總體而言,中國經濟目前仍然依賴於刺激。現階段,中國的財政政策仍將是擴張性的,年度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預計將從2.2%升至2.8%。但是,新基建投資的審批將受到嚴格控制,這預示著作為諸多基建支出融資手段的信貸擴張將出現放緩。上週六,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還給出了人民幣逐步升值的前景,他把人民幣釘住美元稱為一種“特殊的”政策。雖然不是什麼萬能藥,但人民幣升值或許有助於中國經濟恢復平衡,因為以美元計算,中國消費者將變得更加富有。
在這些棘手的領域採取漸進政策,是不可避免的。但其中一個領域已被討論多時卻未付諸足夠的行動,那就是戶籍制度的改革。它把中國公民劃分為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城市打工的大約兩億名農民工,絕大多數不能申領城市戶口,從而剝奪了他們子女上學、以及他們獲得收入補助和有補貼住房的權利。對於中國政府打算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溫家寶並未做出詳細說明。中國需要一個允許人們成為永久城市居民的計畫。該計畫將有助於消費,因為它將讓數千萬人士獲得更穩健的社會基礎,打消一部分導致他們傾向於儲蓄的憂慮。正如人民幣升值一樣,改革不公正和過時的戶籍制度也不是萬能藥。但是,如果管理得當,這將是一項正確之舉。

日元套利升溫 歐洲危機未了

2010-03-06 陶冬
上周好消息多了起來。希臘成功發行了50億歐元的主權債券,而且有三倍超額認購的市場反應。美國二月非農業資料也好過預期。這些刺激了投資者的風險胃納,VIX指數下跌7.4%至17.3,為2008年5月以來最低點。資金流出國債市場,股市、商品各有斬獲,美元回落。
希臘發債成功,暫時舒緩了市場的焦慮。不過之後德國表態無意直接救援,更值得關注。德法納稅人對政府援救南歐國家十分反感,決定了歐洲大國的搭救計畫一定是雷聲大雨點小。德法關心的不是希臘、西班牙,而是歐元穩定。歐元區出現的利益錯配、得過且過,還會成為歐元今後下跌的原因。
美國非農業就業數字明顯好過預期,不過這個暫時還不至於構成聯儲加息的決定因素。筆者看來,聯儲加息要等到失業率明顯見頂、可靠回落之後才會啟動。失業見頂已經明顯出現,但是可靠回落則尚未形成。加息至少是下半年以後的事情。
日本央行加碼量化寬鬆政策的可能性在加大,日元短期利率六個月來首次低過美元短期利率。筆者認為套利交易新盤中會有更多採用日元作為借貸貨幣,利好美元、利空日元。
本周重要資料不多,市場會進一步消化美國的就業資料對聯儲退出時機的影響。週四美國貿易逆差預計擴大到410億美元,vs 一月402億。週五美國二月份零售數字受惡劣天氣影響,-0.3% vs 上期0.5%。

印度商急著重打合約

2010-03-06 工商時報
彭博社報導,根據糖經紀商Newedge USA指出,受到印度當地糖價跌至4個月低點,使得海外買糖無利可圖下,印度境內的糖買主,很可能對糖進口合約重啟協商,也讓近來暴跌的糖價再度受壓。
Newedge USA資深副總裁麥克道格在接受電訪時表示,隨著糖價迅速走跌,重新協商的機率大幅增加。他指出目前該市場已經轉向不利情勢。
不論是印度買主對合約重啟協商,或是不履約,勢必將對糖價造成壓力。全球糖價已從2月1日的30年高點暴跌28%。印度糖廠協會指出,根據合約,印度在去年10月1日起的該季,共進口590萬噸的糖,為去年進口量的兩倍多。印度是全球最大糖消費國。
在ICE,5月砂糖期貨周四下跌1.7%至每磅21.67美分。糖價繼上月大跌21%後,本週又續跌8.2%。
印度最大煉糖廠Shree Reunka Sugars執行董事穆坤比接受訪問時指出,「全球糖價主要受到亞洲進口需求的支撐。不過在上月並沒有看到印度、巴基斯坦與印尼大量買糖的行動」。
印度政府為了支撐糖供應量,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延長免稅進口的白糖日期、要求大型用糖企業的糖庫存量從過去15天縮減至10天,以及暫停糖的期貨交易。
這些措施也讓印度最大批發糖市場Vashi的現貨糖價,從1月8日的每公斤4050盧比高點銳減兩成。周四糖價再跌1.4%至3235.85盧比,為去年10月29日以來最低價。
此外印度糖產能的增加,也有助壓低價格。國家合作糖廠協會週二表示,到2月底為止的前5個月,糖產量增加5.5%至1325萬噸。印度政府預估到9月底的會計年度,糖產量可能會超過1,600萬噸。

對沖基金被指加劇歐元區國家債務危機

英國《金融時報》 薩姆•鐘斯 布魯克•馬斯特斯 2010-03-03
由於對沖基金愈發擔心,自己針對希臘及其它疲軟歐元區經濟體特定主權債務的交易頭寸會遭遇監管反彈,它們正轉而加大做空歐元的力度。
歐洲政界人士強烈抨擊稱,對沖基金針對有關國家的投機加劇了一些市場的信心危機。全球許多最大型的對沖基金對此類抨擊日益感到不安。
英國市場監管機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主席特納勳爵(Lord Turner)昨天表態,支援調查從主權債和企業債價格下跌中獲益的那些金融工具中的投機性頭寸,從而成為最新一位支持此類措施的重量級人物。
布勒旺霍華德(Brevan Howard)、摩爾資本(Moore Capital)等對沖基金已得出結論,認為針對歐元區個別國家的頭寸所面臨的政治與監管風險目前已經難以接受。
在近日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布勒旺霍華德表示,針對歐元區政府債券的做空交易“已蔓延開來,參與者眾多,價格已充分反映基本面”。布勒旺霍華德是歐洲最大的對沖基金,管理著約270億美元的資產。
信中還說,這類交易“面臨的監管壓力與2008年金融股空頭頭寸所面臨的類似”。布勒旺霍華德表示,該基金已結清所有針對歐洲主權債的頭寸。
在摩爾資本近日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該基金指責歐盟當局“胡亂歸咎”,並表示它目前並無針對希臘債務的淨空頭頭寸。摩爾資本管理的資產略少於150億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管理著320億美元的美國基金保爾森公司(Paulson & Co)也已結清針對希臘的頭寸。去年該基金曾因做空美國抵押貸款市場而表現突出。

香港股市新規:賣空須申報

英國《金融時報》 羅伯特•庫克森 香港報導 2010-03-03
香港金融監管機構昨日公佈了針對賣空活動的新申報制度,這一旨在提高市場透明度的激進舉措,可能對其他金融中心的改革產生影響。香港證監會(SFC)擬迫令股市參與者遞交每週報告,列明超過某些界線的任何淡倉(即空頭頭寸)。這些“觸發界線”遠低於紐約或倫敦設定的水準。“大額淡倉可能會影響市場的穩定性,”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Martin Wheatley)表示。
韋奕禮的觀點頗有份量,因為他是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賣空問題工作組的主席,該組織代表著逾100家監管機構。
此外,香港是金融危機期間未曾禁止賣空或實施其他緊急限制措施的少數市場之一。這是因為其現有監管制度已經含有某些海外實施的措施,包括禁止“裸賣空”。
在賣空操作中,投資者借入股票,然後將其售出,押注他們能在稍後以更低價格買回這些股票,並從差價中獲益。“裸賣空”是指在售出股票時並未被安排借入股票的賣空操作。
在2008年股市暴跌期間,其他法律管轄區——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臺灣和韓國——全都匆忙出臺了各種針對賣空操作的限制。
香港的新申報制度將在“數月內”實施,最初將僅適用於恒生指數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成分股,以及金融股和證監會指定的其他股票。衍生工具將不包括在內。
若淡倉的市值達到或超過3000萬港元(合380萬美元),或淡倉量達到或超過上市公司已發行股本的0.02%(以較低者為准),市場參與者就必須申報。

從巴菲特致股東信看伯克希爾演變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最新的致股東信可以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如今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已經從你老爹那個年代的脫胎換骨了。
對於那些因去年11月伯克希爾收購鐵路巨頭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的交易而獲得伯克希爾股票的Burlington股東來說﹐巴菲特的致股東信在一定程度上就像一份“新生入學指導”﹐既然伯克希爾B股已經成為了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成份股﹐那些相信能夠分享巴菲特智慧的股東們就該一起來聽講了。
巴菲特說他早先對資本密集型業務的排斥已有所轉變。就像其他成熟而又成功的業務一樣﹐伯克希爾能產生如此多的現金﹐為它們全部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即便對於巴菲特來說也絕非易事。
早在1999年﹐當伯克希爾宣佈收購公共事業公司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的多數股權時﹐巴菲特就說他的公司無視標準普爾500成份股的做法已經成為了過去。
伯克希爾一直將每股帳面價值比標準普爾500成份股的總回報率超出多少作為自己的比較基準。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二者的平均差值一直在百分之十以上﹐而此後則降到了這一水準以下。而且雖然在過去十年中有兩年躋身1965年以來的表現十佳年份之列﹐但也有四年被掃入了倒數十名的隊伍。
相較於那些風險較高、或許帶來異常喜人收益的較小規模投資來說﹐大型公共事業類的業務能給巴菲特的巨額投資帶來“相當不錯”的回報。
《覲見巴菲特》(Pilgrimage to Warren Buffett's Omaha, 暫譯)一書的作者馬修斯(Jeff Matthews)認為伯克希爾可能顯得更加無依無靠﹐因為它的投資將越來越少依靠巴菲特在選股方面點石成金的魔力。這樣一來可能不那麼激動人心了﹐但對於伯克希爾來說是必要的﹐如果伯克希爾在巴菲特這位美國最著名的投資者解甲歸田之後繼續進行投資的話。
Liam Denning

USB 3.0控制晶片 價格近腰斬

2010-03-03 工商時報
德國漢諾威電腦展(CeBIT)開幕,國內外主機板及記憶體模組業者,均展示內建USB 3.0的主機板或隨身碟等新產品,雖然USB 3.0再度受到市場及業者青睞,但是主機端(Host)及元件端(Device)控制晶片價格卻急速滑落,與去年第4季相較幾乎呈現腰斬,元件端晶片價格已降至2美元。
業者對此不以為意,表示USB 2.0控制晶片售價僅0.3美元,USB 3.0降價後才可能刺激出更大市場需求。
為了推廣USB 3.0成為市場主流傳輸規格,通用序列匯流排應用廠商論壇組織(USB-IF)在今年CeBIT展中,特別設立了USB 3.0展示區,並與華碩、微星、技嘉、精英等主機板大廠共同合作,推出內建USB 3.0傳輸介面的主機板,希望能夠做大市場大餅。由於USB 3.0電腦、隨身碟、隨身硬碟等產品銷售成績愈來愈好,業者多預期USB 3.0下半年將會出現爆炸性成長。
正因為看好USB 3.0的市場成長潛力,包括智原、創惟、旺玖、祥碩、聯陽、芯微(Symwave)等國內外晶片業者,均已全面搶進展開布局,並積極爭取與國內主機板廠、記憶體模組廠等業者的合作機會。也因此,隨著控制晶片供應商的增加,USB 3.0價格也一路走跌,尤其是元件端晶片價格已下殺至2美元,與去年第4季的3至4美元相較,跌幅介於3成至5成之間。
至於主機端的控制晶片價格也出現下滑壓力,雖然現在市場是由日本NEC主導,但隨著智原及合作夥伴睿思科技(Fresco Logic)搶進,威盛及矽統也挾其過去在晶片組的技術優勢推出解決方案,晶片價格已由上季的10美元,急速滑落至目前的6至8美元價格。
相較於USB 2.0元件端控制晶片僅需0.3美元,USB 3.0要快速把市場大餅做大,的確需要更大的降價空間,所以對於近期晶片價格回跌,業者多認為是預料中的事。由於惠普、戴爾、蘋果等國際大廠,希望等到價格跌至1美元時,才要全面搭載USB 3.0,因此業者認為下半年價格將會向1美元靠攏,屆時市場需求就會出現爆炸性成長。

蔡明介10年論 雲端決輸贏

2010-03-03 工商時報 【記者張瀞文、呂俊儀/台北報導】
雲端概念潛藏的龐大商機,已成科技大廠不可忽視的力量。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表示,未來10年雲端概念將衝擊整個IT產業,聯發科正思考在聯結、終端等產品的雲端商機,從手機、電視,甚至藍光DVD展開全面性佈局。蔡明介認為,企業是否有針對雲端概念去調整,將決定未來輸贏,這不僅對所有企業很重要,對半導體產業更有重大影響。
台股股王及IC設計教父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接受本報專訪,首度對外發表他對於今年景氣及雲端概念的看法。蔡明介表示,景氣確實有走出谷底的跡象,而經濟恢復之後,過去被壓抑的IT需求就會被釋放出來,半導體也將隨著景氣復甦同步成長。
蔡明介認為,目前景氣變數,在於歐美景氣恢復力道是否能持續,以及南歐國家債信危機問題,不過經過這次不景氣後,可以更加確定開發中國家的市場成長力量相對於已開發國家強勁許多,尤其中國大陸跟印度更是重要指標。
雲端開啟新的世代轉移
針對近日最夯的雲端話題,蔡明介表示,每一次的世代轉移(paradigm shift)所造成的影響大約是10年,雲端概念對於整個IT產業,正是一個重要的世代轉移。 他並引用MIT(麻省理工學院)舒維都教授的比喻說,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引發金融海嘯,而雲端時代則是一個「計算海嘯」,對產業將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力量。
IT產業與國家都會受衝擊
蔡明介強調,未來10年雲端概念將會整個的衝擊IT產業,一個國家或是企業有沒有針對雲端這個概念去作調整,將關係到未來10年的榮枯與成敗。
蔡明介指出,雲端概念是隨著IT應用角度發展出來,透過大量的伺服器、資料中心,軟體變成服務的價值呈現。因此在雲端有四大重要概念包括有關鍵元件、solution(解決方案)、軟體及加值服務。
雲端4概念,聯發科不缺席
若從IC設計公司角度來看,半導體在雲端計算概念裡主要是關鍵元件及解決方案,而聯發科目前提供的解決方案就在聯結 (connect)與終端(client),未來聯發科將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在這兩個C上的解決方案。至於軟體與加值服務,蔡明介表示,目前聯發科的產品線從手機到電視,甚至到藍光DVD都已經開始作佈局,過去幾年聯發科提供的解決方案軟體所佔的份量一直在增加,在客戶端的應用軟體也有跨入。
另外,因為聯發科手機晶片及電視晶片在中國擁有很高的佔有率,不管客戶或是聯發科對於網路雲端概念都在積極調整,還有手機客戶在移動互聯網也是整個雲端大範圍下在布局,由於中國企業包括阿里巴巴等在雲端都已經展開全面性的佈局,這些都是台灣企業界不得不注意。

富國的窮民 南韓步日後塵?

朝鮮日報中文網 2010/03/03
今年40歲的上班族S某進公司已12年。他不僅前聽說自己供職的公司銀行存款達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就來了氣。因為他自己的年薪三年未動,家境一年不如一年,而幾年來公司的存款越來越多。他的月薪為350萬到4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2萬元),扣除生活費、住房抵押貸款利息和父母的零用錢及上小學2年級的孩子的教育費等,收支賬月月赤字。
情況即便如此,債務越積越多。最近部分期滿的住房抵押貸款,只好用其他銀行的住房抵押貸款來抵擋。這麼一來,月息和貸款分別增加了5萬韓元和1000萬韓元。直到去年初工資帳戶的餘額為100萬韓元左右,而現在變為負8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7萬元)。他說:「公司掙不少錢,不知員工的收入為什麼總是倒退。」
最近,韓國「企業越來越富,員工(家庭)越來越窮」的現象愈演愈烈。其主要原因是企業只把掙來的錢存起來,而不是進行再投資以利於民。專家們深表憂慮稱:「若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家庭消費越來越縮小,損毀民間經濟的長遠增長潛力,最終進一步拉大社會貧富差距。」
企業熱衷於坐收利息
韓國企業的現金持有情況,一看韓國銀行的企業存款統計就可知道。
去年底,韓國企業存入銀行的現金資產總計215萬億韓元,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1%.與2008年的177萬億韓元約增加了38萬億韓元(21%)。這是自2000年(26.9%)以來的最大增幅,其增加金額也是歷史之最。
2004年以後企業的銀行存款2005年為14.2萬億韓元,2006年為11.8萬億韓元,2008年為14.3萬億韓元,每年將超過10萬億韓元資金存放在銀行金庫裡。
企業方面解釋說:「我們增加現金存量,只是為了應對經濟蕭條而已。如果遇到可挖掘未來增長引擎的投資絕機,我們把資金用於投資。」
然而這種解釋難以為信。因為去年各企業存入銀行的215萬億韓元中的183萬億韓元(85%)為一年以上的定期儲蓄。
A銀行負責企業顧客的高管表示:「定期儲蓄若中途取出其利息還不到原息的一半,負責資金的人膽子再大也不會把就要用的錢定期儲蓄。企業的定期存款應看作是一兩年內不用的錢。」
這就表明,企業不想把掙來的錢通過增加工作崗位和提高工資等還原於民,而是存入銀行坐收利息。全球金融危機發生的2009年,企業的定期儲蓄增加了23%,比經濟景氣的2006年的8.8%、2008年的10.9%都增加了很多。
韓國銀行的相關人士指出:「企業創下佳績,並擴大流動性當然是好事,但把現金不用於再投資而存入銀行,就韓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觀點而言,消極的層面大。」
「富國」的「窮民」
企業收入增加,該國的GDP也隨之增加,變成「富國」。然而,資本只集中在企業身上,國民的消費就會萎縮。也就是說成為「富國的窮民」。
去年全國戶均收入為4131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4萬元),比2008年的4071萬韓元增加了1.5%.這個增幅還不及去年的物價上漲率(2.8%)。從收入增長率減物價上漲率的實際收入增長率則為負1.3%.也就是說實際收入減少了。
特別是,由於正式工作崗位減少而非正式工作崗位增加,實際收入的減少現象更為嚴重。據統計,去年韓國工人月均工資比前一年漲了0.3%,但非正式工人的月均工資卻跌了7%左右。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庭債務有增無減也是理所當然。去年底,韓國的戶均債務為4337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6萬元),比前一年年底的4128萬韓元增加了5.1%.從戶均收入減去債務,則為負206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辛辛苦苦幹了一年,連債務也還不上,更不用說儲蓄了。據經合組織(OECD)預測,今年韓國的儲蓄率(將儲蓄額除以收入)為3.2%,在30個成員國中墊底。
韓國勞動研究院的相關人士說:「企業應通過投資、增加工作崗位和適當提高工資等,將收益還原於國民經濟。把掙到的錢儲存而不加以利用,有可能導致工作崗位減少、消費低迷,經濟活力減退,然後再導致工作崗位減少,發生惡性循環的危險。
專家們認為,這樣的現象與1998年至2002年日本經濟所經歷的現象很相似。當時日本企業以提高企業價值為由,將掙來的錢存放在銀行或分給股東,而不是進行再投資。LG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Lee Ji-pyeong指出:「正因為如此,在日本非正式工作崗位增加,中產階層以下的勞動者實際收入下降,從而成為了日本經濟長期低迷的重要因素之一。」

周遊華爾街/BDI指數 重要性減弱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2010.03.04
由於今年加入市場的新造船隻數量還不明朗,使得全球景氣榮枯指標波羅的海乾貨指數(BDI)重要性逐漸被邊緣化。
衡量航運業運輸成本的BDI指數,重要性在過去十年與日俱增,不僅是船運業也是全球景氣榮枯的重要指標。由於造船業供給結構十分穩定,使BDI被譽為整體原物料需求的最佳代表。
然而,今年因為將有超高數量的新船湧入市場,讓BDI指數無法直接反映原物料需求,自然也難以正在呈現經濟的成長程度。
駐倫敦的花旗集團(Citigroup)大宗貨運策略師納茲柯夫表示,BDI仍能反映貨運市場的供需狀況,但作為更廣泛的指標意義已經受限。
不過,編纂該指數的波羅的海交易所(Baltic Exchange)執行長潘恩(Jeremy Penn)則反駁說:「BDI有兩個要素:需求和供給。當船隻供應量穩定,需求就能如實反應初級產業,(BDI)是乾散貨市場費率的良好指標。」
由於先進國家對新興經濟體商品需求暢旺,BDI指數曾在2008年5月攀抵11,793點的歷史高峰。但在乾散貨需求日益枯竭的衝擊下,該指數去年12月暴跌至663點。BDI指數2日報2,792點。
要興建一艘新船需耗費三年,這使得船隻供應量相對穩定且容易預測,也因此,運費成本的波動大部分來自於運載的商品需求。然而受經濟前景不明影響,如今船隻供應的穩定性也跟著下滑。
倫敦巴克萊資本公司原物料分析師珊恩說,預定今年交貨的船隻數已知達1,400艘,遠高於過去五年平均數283艘。超高的貨船數量將導致運費崩跌。她說,去年初也曾發生船隻數超高的情況,但最後只有240艘新船進入市場。
國際乾貨船東組織(Intercargo)秘書長拉馬斯也認為今年新船供應量不明。他說,去年初預估的超高新船數量,最後因訂單遭延遲或取消而使讓結果失準,讓今年市場更難以預測。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造船金融部門主管凡爾尼威迪表認為,BDI仍然有用,「但投資人應謹慎看待BDI的波動情形」。

輸不得! Google必救宏達電

2010-03-04 工商時報 【吳筱雯】
蘋果控告宏達電侵犯20項專利,分析蘋果提告的內容,一半針對人機介面而來,而宏達電產品的部分人機介面操控方式也的確極為雷同。蘋果在向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告的部份,則針對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而來,一旦提告成功,代表只要蘋果高興,任何一家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的品牌業者都會步上宏達電後塵。
因此,Google必須傾全力支援宏達電,證明Android作業系統並沒有侵犯蘋果專利,否則其他手機品牌如摩托羅拉、LG、三星、索尼愛立信等,支持Android作業系統的意願將大降。
面對蘋果提告,宏達電昨日股價下跌不到2%,外資賣超1,515張,正好被宏達電昨日買進1,500張庫藏股所消化。
國內專利律師表示,ITC聘請獨立律師團調查,通常9個月後,獨立律師團就會對ITC提出調查報告,這份調查報告並會形成ITC的判決,時間上來說,ITC結果出爐會比地方法院快許多,而且蘋果同步在地方法院與ITC提告,也代表蘋果並不是想要透過專利訴訟來賺錢,更無意與宏達電進行協商。
蘋果在德拉瓦郡提出的侵權訴訟中,宏達電侵犯的蘋果專利以人機介面為主,例如按下Menu鍵後螢幕跳出功能選單,就是被蘋果認為被宏達電觸犯的專利,另外被觸犯的專利還包括︰數位元相機省電模式、接聽電話時螢幕背光自動熄滅並鎖定螢幕、觸控螢幕上下左右滑動操作方式,甚至觸控手機普遍使用手指在鎖定的螢幕滑過,就可以解除鎖定的方式,這項蘋果在今年2月初才剛取得的專利,也包括在這10項被宏達電侵犯的專利之內。
上述這些功能的確都出現在宏達電的智慧型手機中,也因此業界人士形容,宏達電這次踩到地雷了。
而蘋果對ITC提出的訴狀中,則大多集中在Android作業系統底層軟體,以其中兩項專利-物件導向多工系統與物件導向作業系統為例,這兩項專利是市面上所有Android作業系統手機的特色,其他8項被侵犯的專利也都是作業系統底層軟體,換句話說,只要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就難逃侵犯蘋果專利之虞。值得注意的是,這10項專利中,有3個專利也被蘋果拿來控告諾基亞侵權。
換句話說,今天這場仗不是單純蘋果槓上宏達電,蘋果真正槓上的是Google與Android,以及所有支持Android的手機業者。萬一蘋果贏了官司,不僅宏達電將直接面臨產品禁止輸美的問題,Android的大好江山也將兵敗如山倒。

顫慄中的矽谷

商用樓泡沫破裂,餘波震盪美國科技公司
設想一下15座帝國大廈,全部空無一人。4300萬平方英尺,簡直是房地產經紀人的噩夢。然而根據CB Richard Ellis Group的統計,這正是2009年第三季度末矽谷閒置商用面積的總數。雖然目前的閒置率尚不及網路公司泡沫破裂後達到的水準,可是如今房主可能更不好過。這是因為當時許多停滯不前的網路公司繼續通過出資的風險投資公司來支付房租,而現在,雖然房租已經比去年的水準降低了20%,那些渡過難關倖存下來的矽谷公司仍然在極力爭取更大的降幅,而且很多時候都能如願以償。
有人估計,2010年矽谷進入法拍程式的商用房至少會翻番,根據紐約的研究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計算,總價值將會達到15億美元。公司負責經營的總經理丹•法蘇洛(Dan Fasulo)說:“許多地產的價值損失過半,可以說是血流成河。”
根據加州政府提供的資料,2009年資訊科技產業損失工作崗位的數量僅次於建築業和採礦業。聖何塞-桑尼韋爾-聖克拉拉城市群8月份失業率達到12.1%,是20年來的最高值,此後僅略有好轉,11月份又降至11.8%。由於電腦晶片、軟體和設備的銷量下降,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Sun電子電腦公司、Adobe系統公司自10月以來已經宣佈裁員5000多人;甚至像惠普、思科這樣情況不錯的公司也減少了雇員人數以確保利潤。
同時,自2007年以來,開發商投機性地建設了一批耀眼的大樓,增加了400萬平方英尺辦公面積,希望新成立的公司成熟後會搬進這些更高級的辦公場所。根據CB Richard Ellis公司的報告,目前有21%的高級辦公場所在閒置,可裝修成辦公或生產場所的兩用型多層建築也有20%閒置。聖何塞市中心也有閒置的樓房,比如去年7月完工的福斯特城的Legacy Partners Commercial公司所擁有的31.8372萬平方英尺的河濱公園二號塔樓,還有甲骨文(Oracle)收購BEA Systems時接手的38.1萬平方英尺的高樓。Legacy公司負責行銷的副總裁麗薩•莫里希(Lisa Morrissey)說,一些有意向的客戶正在看房。甲骨文則沒有回應採訪電話。聖拉菲爾的Beacon Economics諮詢公司創始人之一喬恩•海夫曼(Jon Haveman)說:“這些大樓全租出去還要很長時間。”
根據CB Richard Ellis公司的報告,去年第三季度A級辦公樓平均要價為每平方英尺34.56美元,比一年前降低了21%;兩用樓的均價為每平方英尺14.16美元,降低了16%。對Facebook這樣的公司來說,這真是個好消息。2009年12月,這家公司簽訂了租房合同,準備搬進更寬敞的辦公場所,公司在帕洛阿爾托的這個新家面積有26.5萬平方英尺,佔據了4座多層樓。這裏以前是一家醫療設備製造公司,曾放滿了車床和離心機。帕洛阿爾托的加州經濟持續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Continuing Study of the California Economy)主任斯蒂芬•利維(Stephen Levy)說:“現在泡沫剛剛結束,再度興旺還需要很長時間。”
作者丹•列維(Dan Levy)

巴菲特向金融巨頭開炮

www.fortunechina.com 2010年03月03日 作者:Colin Barr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一個不失體面的辦法能解決銀行“大到不能倒”這個棘手問題:披露銀行家的帳戶。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總裁巴菲特在週六公佈的致伯克希爾股東年度信中猛烈抨擊了那些拿著巨額薪酬卻不負責任的金融大亨造成的損失。
數十年來,巴菲特一直在批評狡詐的企業經理人和討好經理的董事們。兩年前,一些金融巨頭的失誤導致了經濟下滑。然而,隨著華盛頓就嚴加監管一事來回爭論,如何激發良好的企業行為這個問題變得更為沉重了。
上個月奧巴馬政府提議將銀行的所有權交易活動與聯邦補貼的存貸款業務分離開來。其他擬議的規定會增加銀行為抵禦損失以及應對大量擠兌所持有的資金額。
然而,巴菲特表示有一種方法可以防範風險:迫使報酬豐厚的首席執行官承擔各自公司的風險評估責任,讓他們自己的財產有縮水的風險,通過這種方法來扭轉局勢。
他寫道:“需要改變的正是這些首席執行官和董事的行為。 長期以來,他們一直受益於超大規模的金融機構帶來的好處,現在也需要實施一些有意義的監管了。”
這一評論反映了近年來巴菲特致投資者信中的一個主題:要以所有者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才能最好地服務于股東。但他更常說的是那些反面案例——追求以犧牲利益為代價的兼併或堆砌債務以期提高回報的管理者,這些人不能很好地服務股東。
79歲的巴菲特是伯克希爾的控股人,在過去的25年裏年薪十萬美金。自從他于1965年接管伯克希爾以來,該公司的淨值就以20%的年複合增長率不斷遞增。
所以,當那些每年賺幾千萬美元的銀行家開著金融超級坦克往石頭上撞的時候,巴菲特對他們嗤之以鼻也就不足為奇了。四個最大的金融“敗筆”可能包括對美國國際集團(AIG),花旗集團(Citigroup),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救助。據巴菲特估算,救助資金超過5000億美元。
巴菲特寫道,“造成金融機構倒閉的並非是股東,但是他們卻背上了這個包袱。在大部分銀行破產的情況中,他們90%或更多的股票都蒸發了。但是,破產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卻基本上毫髮未損。”
在這次失敗的救助行動中,企業內部人士財務狀況無大恙已經夠糟糕的了。但一些人甚至還保住了工作:雖然花旗和美國銀行解聘了董事會,但13名救助行動以前的董事仍在這兩家銀行工作。潘偉迪(Vikram Pandit)繼續留任花旗首席執行官,而肯•路易士(Ken Lewis)直到最近才卸任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
再考慮一下2008年另兩大倒閉事件,幕後高管付出的代價也很小。他們是貝爾斯登(Bear Sterns)總裁吉米•凱恩(Jimmy Cayne)和長期任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總裁的迪克•福爾德(Dick Fuld).
雖然他們都有很多所在公司的股票,但沒有一個人把財富中最多的一部分投到自家公司裏。例如,在導致2008年9月雷曼破產之前的幾年裏,福爾德出售了將近5億美元的雷曼股票。雖然貝爾斯登的破產致使凱恩損失了10億美元,但在2008年3月該公司被匆忙出售給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之後,他的身價仍有6億美元。
因此,為這些公司“高杠杆、下大注”戰略買單的基本上是小股東,包括很多雇員和納稅人。而這些納稅人現在必須為2008年晚些時候美國政府為拯救其他金融公司提供的巨額援助資金買單。
自從市場崩潰以來,公司高管應承擔更多責任這種觀點已成為一項共識。諸如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伯克希爾擁有優先股的高盛(Goldman Sachs)這樣的華爾街大公司,現在基本都以期權形式支付高管酬勞,名義上要讓風險與報酬掛鈎。
但是巴菲特表示政府官員和公司董事必須進一步對股東負責。
巴菲特寫道,不堅持認為首席執行官應承擔風險管理責任的董事會是在“怠忽職守”。而且一旦行為疏忽導致政府出手援救,“(首席執行官及其)董事會應該承擔嚴重的經濟責任。”

中國超越美國並非必然

(2010-03-04 )陶冬
在1890年前後,中國經濟與美國經濟曾經有過一次邂逅,各自的經濟總量分別相當於當時全球經濟總規模13%。不過,兩個經濟體此後的走向卻截然相反:晚清時期的中國經濟已經千瘡百孔,支撐古廈的柱子早已腐朽,只等外力的最後一擊;而美國作為19世紀下半葉蒸汽技術(火車、輪船)的最大得益者,其經濟在交通革命之下蓬勃興起,對內鐵路聯貫東西海岸,對外貨品傾銷歐洲市場,開始向挑戰英國的全球霸主地位邁進。
從地域政治上看,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才順理成章地成為世界的盟主。而美國登上世界一哥寶座之路並不順利。在上個世紀之初,其過度的信貸擴張、產能擴張,帶來了近代史上罕見的1929年經濟大蕭條,GDP收縮了1/4,並有1/4的工人失業。在過去的100年中,美國曾經歷過五次銀行危機、四次石油危機、三次蕭條、兩次世界大戰、一次瘋狂的核軍備競賽,曾經歷過大政府、小政府、無政府和白色恐怖的政府。在此期間,美國衰落的預言也曾一次次興起,不過最終都被證明是不正確的。
這一輪經濟危機,對美國的經濟與金融業打擊甚大,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公信力大幅度下降,美式市場資本主義不再被世人奉為經濟發展的圭臬。美國經濟似乎踏上了盛極而衰之路。
大國由盛至衰,也許是歷史的週期現象,也許是最終的宿命,不過這種經濟勢力的此消彼長,取決於盟主的競爭力和挑戰者的實力。
筆者認為,就目前而言,美國衰落論過於武斷。我們必須將經濟的週期性變化(包括發生重大的經濟危機)與結構性競爭力的消長相區分。儘管美國在這輪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它的國際競爭力依然存在。美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是世界一流的。美國將科技進步轉換成企業盈利模式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美國企業及社會應付商業環境變化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另外,經過十多年的佈局,美國跨國企業的利潤中有半數來自海外。哪怕美國消費市場在未來十年增長乏力,美國精英企業依然能屹立不倒。至於美國在人才輸入上的優勢,這裏就不贅言了。
日本GDP曾經在1970年占到世界GDP的13%, “Made in Japan”的產品全方位地挑戰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但是,日本衝擊世界第一寶座並不成功。石油危機等週期性變化對日本的長期競爭力影響並不大,但是結構性障礙卻阻止了它的進一步上升。上世紀90年代資產泡沫破滅後,日本政府遲遲不願推進銀行改革,令信貸收縮長期化、板結化,窒息了經濟發展的動力。人口老齡化,使得內需長期不振,公共負擔日益沉重。日本已經失去了兩個十年,正在進入第三個失去的十年。
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十年前又重新回升到13%。全球化與生產外包,令中國成為了世界的加工廠,經濟得以起飛。加入WTO與銀行改革,又使內需日漸強大。近5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拉動力,超過了美國、歐洲、日本的總和。在這輪金融危機中,中國的銀行沒有受到直接的衝擊,加上及時、有效的刺激經濟措施,中國的經濟率先復蘇,似乎有了挑戰美國一哥地位的資本。然而,如同當年美國的曲折成長,中國的崛起之路也必定不是坦途。
首先,我們必須將週期性因素與結構性因素相分離。2003年下半年開始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幾乎全部靠信貸擴張來實現。從重化工業產能擴張到房地產產能擴張,再到地方基建產能擴張,令經濟出現一次次高潮,資產價格一漲再漲。資產負債表出現了驚人的擴張,但是生產力的提高卻不大。信貸擴張是週期性因素,如同橡皮筋,拉得越長,最終的反彈必然越大。
中國經濟最終能否持續地崛起,不取決於放貸數量的多寡,而是取決於生產力的提高。在過去30年中,中國的生產力提高基本上依靠體制改革和基礎設施的完善,科技創新能力滯後,商業模式上的改變也有限。如果科技創新能力和商業盈利模式沒有大的改善,筆者認為,目前的資產價格上升勢頭難以維持,中國挑戰美國也只能說是一種夢想。
人口結構,是中國經濟長期崛起的又一大障礙。獨生子女政策,曾經對減輕社會的經濟負擔起到過一些積極作用,但是也製造出一個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斷崖式勞動力供應缺口(戰爭、疫病原因除外)。勞動力短缺現象,會在今後十年全面浮現(假定經濟能夠維持8%以上的增長),不僅對出口產業構成打擊,甚至會對中國的增長模式形成威脅。人口結構上的缺口需要數十年時間(甚至更長)才能修復,因此它對中國增長模式、財政負擔、社會保障上所帶來的衝擊無可避免。
經濟發展的短週期中,政策因素往往具有主導作用。但是,人口因素在長週期中顯得十分重要。過去30年的經濟成就與改革開放分不開,也與中國社會的人口紅利密切相關。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嬰兒潮人口進入就業市場、結婚生育、進入消費旺盛年齡的時間,與中國的出口起飛、房地產起飛、消費起飛的時間基本吻合。這批人還有十年左右的消費旺盛期,隨後便會因退休而陸續放緩經濟活動的步伐。
解決人口結構變化的根本出路,在於提高人均生產力水準。中國經濟不僅要由出口主導向內需驅動轉型,同時必須由靠人力、資金投入拉動發展向科技創新拉動轉型。這個轉型是可以做到的,不過前提是全面改善教育品質和尊重知識產權。中國超越美國並非必然。
本文原載于新財富,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臺灣富邦金控擬在中國大陸大舉擴張

英國《金融時報》 鄺彥暉 臺北報導 2010-03-01
臺灣最大的私營金融服務企業之一富邦金控(Fubon Financial Holdings)的總經理龔天行(Victor Kung)表示,該銀行正計畫在中國大陸大舉擴張,以抓住兩岸關係改善帶來更好市場准入條件的有利機會。
龔天行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富邦希望在五年內在台海對岸的福建省開設大約200家分行,從而成為華東地區的一大金融機構。他還表示,富邦對中國大陸基金管理業的潛在並購機會感興趣,並將在不久後向中國大陸監管機構申請基金管理牌照。
擁有臺灣第二大壽險公司的富邦,曾在2004年收購在香港上市的港基國際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of Asia),從而成為首家試圖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臺灣銀行之一。港基國際銀行後來更名為富邦銀行(香港),該行在2008年末以2.3億元人民幣購得廈門銀行(Xiamen Bank) 20%股權。廈門銀行在福建省廈門市擁有32家分行,據龔天行估計,建立另外120家分行大約需要4.5億元人民幣(合6600萬美元)。
台資銀行仍被禁止直接入股中國大陸銀行,儘管在去年底簽署《兩岸金融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後,台資銀行現在可在中國大陸建立分行和子行。今年晚些時候簽署廣泛的貿易協定後,預期兩岸間將進一步開放市場准入。
擴大市場准入後,首先將有助於富邦在中國大陸為其傳統客戶——在大陸(以沿海城市為主)生活和工作的大約70萬名台商——提供更好的服務,但富邦也希望在福建省為大陸居民提供服務。“初期(大陸台商)將帶來利潤,但從長遠看,這部分利潤還不夠大。我們需要真正實現本地化,為此,我們需要一個區域性分行網路,”龔天行表示。
龔天行說,對於兩岸經貿洽談,業界最期盼的開放措施包括:擴大中國大陸證券業的准入,以及縮短申請銀行業務牌照以開展人民幣業務的時間,這兩項都將超出中國大陸現有的世貿組織(WTO)承諾。
龔天行表示,富邦之所以聚焦于福建地區,在一定程度上是出於這樣的考慮:“不清楚北京方面是否將讓加大開放度的‘超WTO'規則適用於全國,還是僅限於某些地區”。龔天行稱,這就像根據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經貿安排,香港在鄰近的廣東省得到更為優惠的待遇。
他補充說,儘管福建落後於中國大陸其他沿海地區,但該省經濟規模有望在10年後趕上臺灣。
他表示,福建還已被北京方面指定為“讓台企擴大發展的地區,因此我們應當利用這一點”。

波羅的海三小國 窮,不怕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2.28
各國人民對貧窮的反應互不相同,南歐那邊,例如希臘,天天籠罩在民眾罷工抗議而使國家困境雪上加霜的陰影裡;在北方,過慣苦日子的波羅的海三小國,最大特色是人民隱忍待變,他們共體時艱,沒有示威,也不見抗議。
國際知名債信評鑑公司穆迪最近微幅上修立陶宛的評級,從BBB升上Baa1。但這個調升對大多數人民幾無意義。
全身綁緊「金融繃帶」
在立陶宛首都維紐斯,當過店員的嘉爾妮帶著四個2到13歲的孩子,住處只有一個房間。她回憶頭一遭向慈善單位討東西給孩子餬口時,心中的絕望:「當時我說不出口,一開口就哭了。」32的她說:「我不是感到可恥,而是難過,難過自己沒本事餵飽自己的子女。不過,我忍了一下,還是開了口。」
希臘等南歐國家發生債務危機,金融市場一片恐慌,波羅的海諸小國早就在歐洲最嚴重的衰退中全身綁緊「金融繃帶」,但這些國家民性馴良,接受政府的撙節措施,因此可說是窮而不亂。
就算某種復甦正在降臨,復甦潮也必須非常高,才能牽引許多人脫離困苦。拉脫維亞有個誰也不願上身的「第一名」:它寫下兩年之內經濟萎縮超過24%的世界紀錄,比美國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的縮幅還大。
只能以「脆弱」形容經濟
波羅的海諸國的因應之道是撙節,而不是將國幣貶值來促進成長,而人民面對政府厲行削減開支,也大多鼓起勇氣,逆來順受,2009年1月立陶宛的小波抗議活動幾乎是唯一比較激烈的反應。
穆迪上修立陶宛的債信評級,主因就是當局在危機之後執行嚴格的撙節措施。據「歐洲重建/發展銀行」 (EBRD)之見,撙節的結果,「回升比任何人的預測都快」。
不過,即使希望裡的微幅復甦在2011年成真,波羅的海諸國的經濟最好也只能以「脆弱」來形容,拉脫維亞甚至還在萎縮,而且必須大削公共支出,才能換到國際貨幣基金 (IMF)的75億歐元貸款。
人民被迫處「窮」不驚
拉脫維亞2009年經濟活動下滑18%,愛沙尼亞下滑14%,立陶宛是15%。經濟活動下滑的跡象,在大都市到處可見,店面招租的牌子,對折甚至清倉的標誌,舉目皆是。但咖啡至和餐館還是經常客滿,最苦的是市郊,這裡的房地產、營建業、商店、汽車經銷商遭受打擊最大。
不過,你還是要佩服這裡一般人民的耐心。希臘等地的人看到政府宣佈撙節或凍結薪資的消息,就心頭火起,明知示威無補大局,還是要走上街頭。波羅的海的百姓見識過被蘇聯統治時衣食住行都得排隊等配給,而且經常空等的日子,他們處「窮」不驚。
波羅的海小百科
波羅的海國家是指波羅的海東岸的三個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因其地理和歷史極為相似,在國際上慣稱「波羅的海三小國」。
俄羅斯帝國自18世紀起佔據三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脫離俄羅斯獨立,到1940年又被蘇聯吞併,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這三個加盟共和國相繼於1990年之後脫離蘇聯獨立,2004年成為北約及歐盟成員國。

踢走日本 中國工具機產量NO.1

【經濟日報】2010.03.01
根據最新工具機生產額統計顯示,日本保有近27年的工具機生產額世界第一寶座,2009年已被中國大陸奪走;日本甚至輸給德國,排名掉到全球第三。
中新社報導,2009年日本工具機生產額銳減57%,為58億美元。
中國大陸增加9%,為109億美元,日本穩坐27年的寶座被大陸奪走。
報導說,由於中日之間的差距大,日本要奪回第一的寶座恐怕不易,長期支撐世界物品生產製造的日本製造業,也面臨重大考驗。
這項統計是由美國市場調查公司Gardner和日本工作機械會聯合調查,日本從1982年超越美國後,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但去年的調查資料顯示,日本輸給中國、德國,掉到第三名。
2009年德國的工具機生產額減少35%,為78億美元。由於歐元貶值,出口競爭力提升,德國的工具機生產額減少率比日本小。
日本的工具機提供給汽車相關製造的部分占六成,景氣差導致汽車生產廠商減少投資,造成工具機生產額一口氣減少76億美元。
此外,大陸工具機產品以傳統機種為主,價格較低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大陸廠商可以尋求和台灣廠商合作,引進較高階的機械設備。
台灣中高階產品未來也有機會取代日、韓在大陸的市場。
名列大陸機械百強企業第一名的中國機械工業集團董事長任洪斌公開宣示,一旦台灣放寬大陸企業來台投資限制,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將率先來台投資設廠。
業界人士分析,機械產業已列入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早期收穫清單,兩岸一旦簽訂ECFA,機械產品輸往大陸將可免約10%關稅,台灣廠商競爭力提升,一方面拉大與日、韓產品的價差;另一方面則拉近與大陸本土產品價差,絕對是大利多。

谷歌資深管理人談職場十準則

www.fortunechina.com 2010年03月01日 作者:Patricia Sellers
自從幾年前認識了穀歌(google)前亞太及拉美運營總裁蘇克辛德•辛格•凱西迪(Sukhinder Singh Cassidy),我便一直深深為她豐富多彩的職業生涯所吸引。大學畢業後凱西迪就職于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隨後跳槽至頂級電子商務服務商亞馬遜公司(.Amazon.com),再接著是OpenTV旗下的天空衛視。後來,她與人合辦網路財經服務公司Yodlee,充分發掘了自身的企業家潛能。再之後,凱西迪加入穀歌(Google),在短短六年間為這家公司創辦了多項業務。
如今,剛過完四十歲生日的辛格•凱西迪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 出任Polyvore的CEO。成立於三年前的Polyvore致力於打造一個緊跟時尚生活潮流的“社交購物”平臺。我在週二的Postcard欄目報導了這個消息。凱西迪告訴我,一直以來她都在遵循著自己的職業準則。這些準則主要是關於如何瞭解自我,如何評估自己的熱情以及何時何地實現飛越。我很開心她願意和我們分享這些準則。以下便是這位矽谷巨星提供的職場良方。
1. 弄清楚你要證明什麼和向誰證明。
首先請拋開別人的期待,找到你自己的期待,並作進一步分析。如果工作本身就足夠讓你熱情洋溢,那麼它就是你想要的。而如果你做事情的初衷只是為了證明自己,且這種熱情在日漸消退,那麼請停下來好好審視自己。
2. 篤信“直覺——收集資料——回歸直覺”的迴圈。
當遇上自己喜歡的工作,請不要立即開始,而是要搜集盡可能多的資訊。但還要意識到這些資訊雖然有益但畢竟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它們僅限於幫助你核對總和確定直覺。然後,在此基礎上,你要決定是否邁出最後的一步。而這最後的一步通常會是一種飛越。
3. 記住:你無法創造、預知和高估消費者的喜好。
對你的產品或服務不離不棄的消費者群是你最寶貴的財富。請珍惜這筆財富。很多企業都擁有穩定的盈利業務模型,但網路消費群體是如此不穩定而又巨大,只有你向消費者展示產品之後,你才能得知他們的喜好以及他們將會作何用途。
4. 加入小本起家的精英團隊。
精英團隊通常上升力強勁且運營成本低。這種特質為它成為成功靈活高效運行的組織奠定了基礎。我在Polyvore是第十三號員工。但光從Polyvore龐大的網路用戶端群看,你絕對想不到它是家規模如此小的公司。
5. 與產品導向的滿腔熱情的創始人或夢想家共事。
這一點對於在矽谷工作的人來說尤其重要。大多數以消費者為導向的企業取得成功的原因就在於一個令人振奮的產品設想——更多時候是一個熱情洋溢的創始人。這種人對消費者的需求通常具有超強的感知力。他們還能夠激勵或聘請到一些擅長解決疑難問題的大工程師。請務必找到這樣的夥伴。這對於你成為一名成功的CEO至關重要。
6. 同樣,包容接納所有的創始人。
創始人通常是那些為了自己的設想和公司而成功殫精竭慮,無私奉獻的人。如果他們都離你而去,你的公司處於‘專業人士’的掌控下,你就應該擔心了。我離開穀歌之後,有人問我是否還對穀歌存有信任,是否會賣掉持有的股份。我的答復是除非拉裏•佩奇 (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 (Sergey Brin) 離開穀歌,我才會有此顧慮。這也是為什麼如果史蒂夫•約伯斯(Steve Jobs)離開了“蘋果”,股東們就會寢食不安。
7. 在做出承諾之前要對事情作全面透徹的瞭解。
大多數人會花上幾個小時,最多一兩天的工夫來瞭解他們接下來將共事多年的人。(當然人們不會這麼來選擇配偶。)成功與失敗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你自身的文化體系與目前領導團隊的協同程度,而不是你或者他們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不認真審視自己,又如何能能審視整個企業?又如何能參與管理層或者董事會的會議、會見更多的員工乃至與首席財務官議事?
8. 喜歡並接受你現在的工作,還是來改造工作?
如果你能為自己將要給公司帶來的變化而愛上它,那真是太好啦!顯而易見,早作打算,你將更加得心應手。但如果公司已經擁有固定的客戶、職員甚至已樹立了品牌,你最好還是遵循它固有的文化。如果你想利用公司目前的資源重新招徠客戶,那麼你可能就需要從零開始來實現自己的構想了。大多數情況下,你則需要加速公司運行,並且利用它,以及企業的文化和客戶。
9. 制定百日計畫並檢驗它的可行性。
接受一份工作時,請設想一下前三個月內你可能取得的成績。不妨就自己的期望做一份企劃或最基本的行業計畫,然後與公司的創始人以及董事會一起審查你的計畫。還有,弄清楚日常工作的內容並捫心自問完成工作任務後的感覺。完成這些任務會給你帶來多少快樂?它是令人精神為之一振還是精疲力竭?請坦誠地思考這些問題。
10. 哪怕你在開始新的工作時滿懷信心要兼顧生活,認清事實吧,這只會再次成為泡影。
我可不相信那些用幾天或幾周的表現來衡量工作與生活是否平衡的做法。去年一年,我生了孩子,同時還關注矽谷內各種動向,和家人一起享受了好幾個沒有職員煩擾的美妙假期。但我在一天中表現出色的前提通常是只專注於工作或生活這一件事,為之振奮,受之鼓舞。因此,我們應該不定期地全面放鬆、充電,為下一個階段的工作做準備。過去的一年中,我積蓄了更多的家庭支援,健康狀況滿狀態復原,但事實上也因此故意放棄了好幾個利益可觀的工作機會。現在,我迫不及待地要進入下一輪工作期。在那時,我將再次失去平衡。

中國:無限增長還是瀕臨崩潰?

作者:美國卡內基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 邁克爾•佩蒂斯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2010-03-02
人們很容易對中國興奮過度。一旦看多者停止預測近乎無限的增長,不再競相宣佈一個比一個更早的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日子,看空者就開始宣稱中國已瀕臨崩潰。過去兩個月,有識之士的共識似乎已經從前一種觀點轉變成後者。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現實,令人可喜。儘管2009年實現了驕人的增長,但中國仍然存在嚴重的結構性問題,而去年的增長品質實際上加劇了這些問題。許多觀察家如今似乎剛從夢中驚醒,開始正面這個事實。
中國存在結構性問題,不應讓我們感到驚訝。沒有人有理由指望,一個國家上層建築的順應速度能趕上經濟和社會體系的變化。而上層建築不相適應必然會形成幾段艱難調整時期。歷史上每個快速發展的經濟體都是如此。
但是我們需要設想中國可能會如何調整。正如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的情況一樣,中國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長構成了最嚴重的不相稱狀況之一。當在全球貿易中所占份額極小時,中國應對國內經濟萎縮的傳統措施——提高基礎設施和產能投資——對全球國際收支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世界其他地區很輕鬆就能吸收隨後出現的出口激增。
而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其貿易順差在全球GDP中所占比重也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之一。這限制了中國應對國內經濟萎縮的能力。世界不再能夠輕鬆接納其增長政策。
中國的金融體系和應對政策會有所調整,但既不會很容易也不會很快。增加私人消費在中國GDP中所占比重,需要取消許多將收入系統性轉移出家庭部門的方法,用於補貼製造業、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開發領域的投資。
和平常一樣,調整的速度及痛苦程度將主要取決於國家的資產負債狀況。資產負債表不穩定的國家調整起來會粗暴而快速;資產負債表較為穩定的國家能夠放慢調整速度,從而降低社會成本。
中國問題專家早就知道世界似乎突然才意識到的一個事實: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上的債務要比人們以為的多得多,特別是不穩定的或有債務。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斷定:中國已瀕臨崩潰。但這只是基於對中國資產負債表的片面瞭解。沒錯,中國的債務的確比許多人設想的要多,其中大部分以不可行的低流動性資產為抵押,但債務的流動性也比我們想像的要低得多。資本管制、高儲蓄率以及有限的投資選擇,將使中國能夠在調整期間保護好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中國會崩潰嗎?不會。中國可能會經歷痛苦的金融緊縮,但這並不一定會導致增長率暴跌。相反,中國將下大力氣解決過度投資和產能過剩的問題——隨著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有利的人口狀況出現逆轉,這兩個問題將使中國的增長顯著放緩。但與此同時,中國還將面臨三種更加有利的局面。
首先,中國將繼續快速實現城市化,這將提高家庭收入,創造新的增長來源。其次,即便勞動力減少,教育和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也會提高工人的生產力。第三,劇烈緊縮將迫使中國政府最終開放金融體系,將資源從效率低下的國有部門轉移到中小企業,從而提高生產力。
中國的增長幾乎必然會顯著放緩,但儘管如此,這個國家還是會繼續以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快的速度發展。它在全球GDP中所占的市佔率也會上升。
每一個成功的新興國家都經歷過增長的中斷,而且與看多者瘋狂的宣言正相反,最近幾十年,就連中國也經歷過至少三次經濟危機。否認出現艱難調整期的可能性毫無歷史意義。但調整不代表著崩潰。
本文作者為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卡內基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

2009年度Morningstar最佳基金獎(台灣)得獎名單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0/03/01

北市人口 連13月流失

【聯合報╱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2010.03.02
台北市房價越來越貴,許多人買不起,只好從台北市出走台北縣,成為「新北市」移民。房仲業者昨天指出,這股移民潮從去年開始,風潮不斷擴大。
台北市民政局資料顯示,台北市總人口從去年開始,連續十三個月「遷出大於遷入」,一年來已經淨遷出近兩萬人;台北縣一年來則增加三點九萬人。房仲業者說,這些遷出人口應該都是受不了台北市超高房價,只好搬到北縣。
根據台灣不動產交易中心統計,台北市目前房價平均每坪四十三萬元,到台北縣可以買兩坪、到高雄可以買五坪,民眾無奈遷出台北市區。
永慶房仲集團研展室協理黃增福昨天表示,二月台北市民遷往台北縣的比率已達到百分之廿四,創下近半年新高,其中又以淡水、板橋、三重等為主。
信義房屋代銷部協理何胤諭認為,觀察馬上到來的台北縣三二九檔期銷售情況,這種「移民」現象應該會更明顯。
台灣不動產交易中心指出,去年一整年,全台六大都會區成屋平均單價大漲兩成,等於平均一坪漲了三萬元;例如台北市在二○○八年總統大選最高點時,一坪平均卅五萬元,現在已達四十三萬元。
黃增福也說,台北市房價飆漲,市中心的平均單價約六十萬元,台北縣一級城市均價每坪約廿五點六萬元,造成購屋區塊大挪移。
黃增福表示,台北縣一直就是外來人口首要的聚集處,台北縣的生活機能同樣完善,但房價相對便宜,外地客一旦決定在大台北地區購屋,只能多花一點交通時間,選在台北縣落腳。

一率到底房貸 民營銀行:留給土銀

2010-03-02 中國時報
減緩升息壓力,央行授意土銀推出「一率到底」的固定利率房貸,震撼業界。對此,銀行業看法分歧,公股行庫表示,先看土銀如何應付再說;民營銀行則是冷眼看待,直言風險太大,完全沒有跟進打算,「留給土銀獨家」。
銀行將首度推出利率「固定20年」的房貸。據了解,礙於央行壓力,土銀這項房貸商品「硬著頭皮也得做」,目前初訂,利率介於3.5到4%%間,20年利率不變;但為求自保,將做額度控管,總額度不超過150億元,每戶額度也將受限。
此外,台北縣市房貸上限350萬元,修繕貸款最高200萬元;台北縣市以外的其他地區,房貸最高可貸300萬元,修繕最高100萬元。
目前房貸商品,最常見的是「前低後高」的三段式房貸;近幾年包括壽險、銀行,則推出固定利率房貸搶市。不過,此固定非真正的固定,僅加碼部分維持「單一利率」,但整體房貸利率,仍會隨定存利率調整,即利率風險仍繫於央行。
但土銀即將推出的房貸,就是一口價,「純」固定利率房貸。若簽約時房貸利率為3.5%,20年內不管市場利率是高是低,利率就是3.5%不變。
銀行解釋,如果未來利率走揚,升到7%、8%,房貸戶就賺到,意即銀行苦吞利差損失;反過來說,若利率下降到1%、2%,就換銀行就賺到,房貸戶就得思考解約或轉貸,不然就是乖乖多付利息。
「問題是,現在利率就是谷底,沒得降!」銀行房貸部門主管說,隨著救市政策逐漸退場,各國央行緩步收縮資金、下一步就是升息;講白一點,這項政策指示的產品,銀行輸面較大,「要做可以,先抱著賠錢的心態」。
民營銀行主管說,未來利率難料,強推固定利率房貸,「跟賭博沒兩樣」,可能賺點利息錢,卻賭上龐大利差損;而隨著房價正高,還有錢收不回來(逾放)的問題。考量兩種風險皆大,目前沒有跟進的打算,「土銀本厚,它們可以做」。
公股行庫則有不同思維。資深行庫主管稱,目前房貸利率約2到3%間,土銀為求自保,或不要賠太多,不可能比照市面,推2到3%的固定房貸,多少得加碼。若最後敲定利率是3.5%或更高,房貸族未必划算,市場接受度可想而知。

杜英宗:台灣勿再陷失落的10年

2010-03-02 工商時報
花旗環球台灣董事長杜英宗援引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指出2000年至2009年,台灣近10年來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僅3%,相較有「失落10年」之稱的日本,其同期GDP成長率則為6.3%,台灣恐才是真正步入「失落10年」的地區。
杜英宗表示,IMF調查顯示,中國大陸人均GDP從2000年的900美元成長至2009年已達3,200美元,10年成長率高達3~4倍,並預估2012年大陸人均GDP將可激升至5,000美元。
杜英宗強調,金融風暴之後,各國開始提高內需市場比重,值得重視。他表示,過去全球靠美國的easy credit寬鬆的信用額度所創造的消費需求推動經濟成長,但金融風暴後,成長引擎明顯由西向東移,亞洲、中國大陸強勁的成長力道,將是未來全球矚目的重要市場,亞洲的人才、資金,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杜英宗表示,「成為亞太營運中心」這個概念,台灣談了很多年,但基本的Gateway(門戶)都沒有做,政府若藉由產創條例,提供全球企業有競爭力的單一稅率,有助吸引龍頭來台設立總部。」
杜英宗指出,假如台灣有5家全球大企業在台設立總部,對台灣地位將有所提升,同時也對產業有質的提升,例如企業總部的決策者在台灣,而服務營運總部的周邊專業公司,如會計師、律師、銀行、投資銀行等,也會匯聚在台。
面對產創30條的爭議,杜英宗指出,這是「不見其利、反見其害」的思惟,政府沒有關照其後續帶來的激勵效果,僅看到稅賦受損、租稅公平的爭議,是一種負面思考。

產創是台灣唯一機會

2010-03-02 工商時報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王振堂昨(1)日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台灣面臨產業發展的十字路口,政府必須在產創條例中對跨國性龍頭企業,提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單一稅率」,如此,龍頭企業才可能在台設立營運總部,這是台灣未來十年、廿年的一條活路,是產業發展的唯一機會,現在正是歷史進程的轉捩點。
王振堂認為,當前有三大重要機會,包括亞洲市場崛起、資通訊產業的4C匯流及知識經濟興起,台灣在這三個機會中都有很好的條件。王振堂說,雖然有人說,國外龍頭企業不會來台灣,但「我有高度信心」。
他進一步說,三大機會交錯發酵,會吸引在亞洲營運比重持續拉高,或運作逐步集中在亞洲的跨國性龍頭企業來台,尤其大中華市場成長力道強勁,一旦台灣提供單一優惠稅率,對全球龍頭企業會有一定的吸引力。
他強調,未來台灣只要能吸引5至10家龍頭企業在台設營運總部,除了可以來帶動產業發展,龍頭企業群聚台灣,也可以帶動產業「質」的提升;另外,在產業鏈方面,也更可以精準掌握市場發展訊息提升企業投資的有效性,對於台灣國際地位及影響力,影響甚為深遠。
王振堂連日為產創條例發聲,他強調,公會力主強跨國企業需要政府提供具競爭力的單一稅率,並可放棄申請研發、人才培育的投資抵減;這與中小企業20%營所稅率,但政府提供配套的投資抵減方案,二者並不牴觸,也無礙賦稅公平。
王振堂指出,97年3月6日,馬蕭在競選期間,曾經書面向台北市電腦公會承諾,執政後要建立一個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環境,讓企業放心全球佈局,願意根留台灣,也要建立公平、效率、簡化及具國際競爭力的稅制。王振堂說,產創條例是要為台灣下一階段產業發展提供政策工具,也可以讓馬蕭建立台灣成為「台商營運總部」的政見兌現。
他指出,對企業而言,單一優惠稅率有利於跨國企業的投資規劃及編列預算,省去繁複的文書及溝通作業。至於是否要在產創「30條」達成這樣的訴求,並非重點所在。
王振堂表示,他看到台灣正站在歷史的轉捩點,有相當多的機會,台灣可以發展出具前瞻的格局,希望政府能夠掌握時機,在歷史轉折點做出關鍵決定。
他同時強調,此次接受專訪之後,短期內不願再發表任何有關產創言論,成與不成非他所能決定,但最起碼,他已經盡力了。

一旦中國不再是廉價的世界工廠

2010-03-02 工商時報
虎年開年,中國大陸缺工、缺料的話題發燒不退,導致當地台商上半年營運有如虎口拔牙,充滿變數。事實上,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從衝外貿轉型至拉內需,從世界工廠晉級為世界市場,勞動供需、成本結構、產業競合自然將隨之丕變。一旦中國不再是廉價的世界工廠,對台商乃至全世界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在冷戰結束後的20餘年間,全球拜和平紅利之賜,享受了長時間的低通膨繁榮期,除了石油等原物料價格持穩外,更重要的是中國在鄧小平「發展是硬道理」的經改路線下,以廉價勞工招商引資,吸引大批台商及其他外商帶單投靠,進而蛻變為世界工廠。眼見近年中國製(MIC)產品淹腳目,西方世界雖一再訕笑MIC品質糟糕,一如20年前諷刺台灣製(MIT)不可靠,卻也無法否定對低價MIC產品的依賴。
如今,中國市場崛起,一方面在國際間競逐有限的實物資源,推高各種原物料價格,另方面也因發展內需產業之必要,與台外商搶工搶料,助漲國內工資與生產成本。長此以往,「低價MIC」將成明日黃花,中國「工廠」不僅無法繼續扮演全球低通膨的支柱,反將成為價格的煽風點火者。這對甫經金融風暴洗禮的全球經濟,自是有損無益。
對於在大陸布重兵的製造業台商而言,當地缺工缺料的衝擊已顯而易見,下半年還必須面對人民幣可能升值,進一步墊高生產成本的風險,凡此在在考驗業者化危機為轉機的能耐。這一次,台商是否會像20年前因應台幣劇升而分批西進般,再度演出大遷徙?
從目前的動態觀察,以鴻海為首的大企業已往內陸另闢基地,力圖稀釋新增成本負擔,間或有重啟越南投資或南向東協評估設廠的聲浪,但迄未有自大陸言退者,關鍵就在於中國既是主要工廠更是重要市場,生產成本已非唯一考量。儘管根據最新調查,2009年中國勞工成本競爭力已落居墨西哥、印度、羅馬尼亞、俄羅斯與越南之後,僅排名第6,但越南除外,其他4國的文化、宗教及天候,與華人圈差異過大,也不可能是台商生產基地的替代上選。
隨機應變向來是台商所擅長者,倘使業者能跟著中國經濟一起進階,重新思考產業戰略,跳脫純代工思維,另闢品牌,布建通路,爭食內需商機,甚至促使MIC產品向上提升,以補勞工成本優勢不再與人民幣升值之缺憾,也可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不過,中國腹地再大,市場再豐,官方對台商再「讓利」,大企業再有餘裕應變,把雞蛋(投資)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終究風險過於集中,若將東協加三的區域整合趨勢納入考量,南向仍有可觀誘因。台商現在看似按兵不動,只是尚未到時移勢易的決策轉捩點。隨著東協整合的推進,不出幾年,必可見業者群起南向牧馬,一如當年搶搭大陸改革開放的西進列車,結果勢將牽動台幹又一波轉戰風潮。
而在這波大陸台商布點調控過程中,也有人樂觀預期台灣母國將喜迎萬鳳還巢。問題是,政府準備好了嗎?走過加工出口區帶動的經濟起飛歲月,走過台幣升值致令產業空洞化的歲月,走過兩岸鎖國而產業奮力升級的歲月,走過環保抗爭而追求經濟與生態共榮的歲月,現在的台灣不會只想迎回加工出口區的榮景,也不應只為了解決失業問題而不計一切招商,徒然成為台商與對岸討價還價的籌碼,甚或造成產業發展政策的扭曲。
據聞政府有意以特區形式吸引台商回流,若果,則當局在構思土地、稅負、用人等優惠政策的同時,更當深思熟慮:回流之台商能為台灣創造何等附加價值?台灣又如何運用既有優勢為台商加值?唯有彼此能創造雙贏,產業的根才會扎得深,不易隨客觀環境變化而見異思遷。
打造「友善但不濫情」的經營環境,是當前台灣刻不容緩的課題,如此築巢鳳來歸,才真的稱得上「守得雲開見月明」!

東部微型:面板薄膜材料取代玻璃成趨勢

【中央社╱台北 27 日電 】2010.02.27
微動沖壓廠東部微型電機公司總經理陳世忠表示,面板材料由薄膜取代玻璃已成趨勢,因此,公司積極發展可撓曲式顯示器薄膜材料。
東部微型電機今天舉行產品發表會,陳世忠會後接受訪問指出,面板材料非玻璃化首推電子紙,未來還會有其他面板應用由薄膜階段性的取代玻璃。
陳世忠認為,除已投入市場的電子紙之外,未來小尺寸面板如手機應用,可望比大尺寸面板先會由薄膜取代玻璃。
他說,雖然面板大廠也有可撓曲式顯示器薄膜材料技術,但與東部微型電機製程技術不同,在不同尺寸規格的應用上良率互有優劣,也為東部微型電機帶來爭取大廠訂單機會。
他強調,顯示器用薄膜取代玻璃,不需背光源但要發光源,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也有機會被廣泛利用,但成本、製程仍須考量。
另外,可撓曲式顯示器材料也可應用於太陽能電池蓄電,東部微型電機甚至已規劃生產太陽能集能薄膜顯示器。
陳世忠指出,東部微型除積極投入可撓曲式顯示器薄膜材料,既有的「微細孔」產品已有穩定品質與客源,包括日本夏普、台灣的瑞軒、聲寶、BenQ、華碩、仁寶、宏達電等。
他說,「微細孔」產品技術可應用於顯示器的音效,美化音質,也可應用於數位相機鏡頭透光,以及醫療器材過濾功能。因品質佳,已在新製程增加防偽功能。

最大金市印度調高關稅 專家:衝擊有限

【中央社╱新德里27日專電】2010.02.27
全球最大黃金市場印度調高黃金進口關稅。專家認為,政策對印度市場金價僅有輕微影響;一開始可能降低消費意願,但因印度盧比走強,效應料將逐漸回穩。
為反映全球貴金屬價格走高趨勢,印度財政部長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宣布調高黃金、白銀、白金的進口關稅。
其中黃金的部分,金條和金幣進口關稅自每10公克200盧比(約新台幣138元)增至300盧比;其他形式的黃金進口關稅則自每10公克500盧比增至750盧比。
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印度地區總經理密特拉(Ajay Mitra)表示,調高關稅政策的確會造成印度金價上揚,但僅有輕微影響。他說,一開始可能降低消費意願,但因盧比走強,效應將會慢慢穩定下來。
孟買黃金協會(Bombay Bullion Association)主席宏迪亞(Suresh Hundia)指出,政府已連續2年上調黃金、白銀稅收,高價無助於促進消費。他認為,提高關稅將加劇印度今年貴金屬進口減少的情況;預估印度今年黃金進口可能會從2009年的343噸降為250至300噸。
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印度2009年共進口480噸黃金。印度市場過去1年來,每10公克黃金價格在1萬6000至1萬7000盧比間徘徊。

天價土地融資 土銀說No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2010.02.27
土地銀行董事長王耀興昨(26)日表示,近來國產局標地頻頻標出天價,已經超過銀行風險控管範圍,土銀不會承作相關天價標售案的後續土建融業務。
王耀興也指示土銀所有分行經理,應道德勸說建商不要以案養案,盲目推案。
土銀是國內土地建築融資龍頭銀行,從昨天起一連舉行兩天的行務會議。王耀興的談話,對其他銀行有其示範作用,攸關建商取得銀行融資的資金動能。
王耀興並呼籲,國產局精華區土地標售應先暫緩,冷卻目前標地頻創新高的過熱現象。因地價過高的話,將會推升房價,最後將使得全民都受害。除表達對建商天價標地不認同,他也宣示土銀不會承作相關土建融業務,以控管風險。
國產局前天標地,其中前省長宋楚瑜舊官邸因接近台北市豪宅帝寶,標出每坪逾600萬元的價格。
王耀興昨天特別對此表示,就土銀掌握的訊息,有些北市土地狂飆,是有建商、財團剛好在鄰近有土地,因此刻意進場搶標、哄抬標價,趁機把手上的土地價格炒高。
王耀興強調,這些標出天價的土地,不論是建商買地要辦理土地融資,或是日後進行開發推案要申請建築融資,土銀都不會承作,因為相關價格已超出土銀的風控範圍。
王耀興更直指,國內土地標售市場已失去理性,標價離譜,呼籲國有財產局應暫時停止台北市土地標售,尤其是精華地段的土地,讓市場冷卻一下;但整體來看,僅台北市房價過高,房市短期應該還沒有泡沫化的危機。

印度 誓做全球成長最快國家

2010-02-27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受到雨季雨量稀少影響農業產能,印度上季經濟擴張腳步減緩,不過這並無損印度致力要成為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國家。財長穆克賀吉(Pranab Mukherjee)表示,印度經濟已經度過全球衰退,並在「不久將來」可能達到10%的高成長。
印度中央統計機構週五發布上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結果年增6%,略低於前季的7.9%增幅。印度政府預估到3月底為止的今年會計年度,經濟成長可達到7.2%,高出上年度的6.7%。至於明年度更可加速至8.2%。明年度將始於4月1日。
巴克萊資本經濟學家巴傑拉認為,上季GDP減緩,主要歸咎於農業產能減少,而非反應成長趨勢走低。他還強調「因應通貨膨脹與減少財政赤字將是印度短期的主要政策挑戰」。
根據週五GDP報告顯示,由於去年雨季所降雨水量為1972年最少,導致上季農業產能減少2.8%。不過製造業產能卻激增14.3%,創下2007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此外旅館、運輸與通訊服務也增加10%。
財長穆克賀吉在同一天公佈新年度預算計畫時,表示「需要重新檢視振興措施。他指出政府將減少支出成長與出售更多國家資產,把今年度占GDP6.9%的預算赤字比重,降至明年度的5.5%,後年度則減為4.8%。印度今年度預算赤字佔GDP比率為6年來最高。
印度與中國大陸這兩大全球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目前正在削減振興方案以抑制通貨膨脹與資產泡沫。同時這兩國也在經濟成長競賽中互別苗頭。
印度政府目前正積極要回到金融危機以前的9%高成長水準。該目標代表印度決心在經濟成長腳步上與大陸一較長短。大陸是目前唯一經濟增長速度快於印度的國家。

國有地領漲 土銀董座:太離譜

2010-02-27 中國時報 【沈婉玉/台北報導】
土地價格狂飆,連國內房地產融資銀行龍頭土地銀行董事長王耀興也看不下去!對國有土地標售不斷創新高,王耀興說「實在是太離譜了」,「土銀將不會承作類似案件」,土銀將以三項措施收縮及控管房貸風險。他也呼籲政府別再標售國有土地,以免成為建商、財團哄抬價格的工具。
國產局日前公開標地再度飆出一坪六百萬元以上的史上第二高價,引起外界關注。昨日土地銀行召開年度行務會議時,王耀興在會議上公開表示,國有地以每坪超過新台幣六、七百萬元的價格標脫,換算下來日後每坪建坪要賣一五○萬元才符合成本,若再加上公共設施與合理利潤,豈不是一坪要賣二百萬元。「實在是太離譜了」他說。
讓市場冷卻 建議暫停標售
王耀興認為政府不應該任由國有土地的標售帶動土地價格狂飆,容積移轉的優惠也應該要適可而止,否則房價愈炒愈高,一般老百姓實在很痛苦。他建議政府應該暫時停止標售土地,尤其是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土地,讓市場冷卻一下、恢復理性。
他直言,目前北市土地狂飆,是財團養地與炒作的結果,才造成如今房價過高的不合理現象。在民怨沖天之下,政府可能會動用「滅火器」來打壓房市。屆時滅火器一噴,不但建商危險,連帶銀行也要遭殃。
高風險融資 土銀拒絕承作
因此,他說,未來土銀不但不會承作這種每坪六、七百萬元的高風險融資業務,未來房地產的融資業務,也一定要加強控管,日後相關業務將從嚴審查。
第一,價格太離譜、超出市場行情太多的不做。目前都市更新案雖然當紅,但實際上難度非常高。許多有都更題材的案件,價格飆得十分不合理,風險也很高。
第二,訂定區域限額。除控制每個地區土銀的市止率都維持在三成以下之外,一些興新發展區域,例如三峽、淡水或台中七期等地區,還要進行比例管制。
控管放款額 合庫也要緊縮
第三,實地查核。「風險管理是落實在大家的腳上」,王耀興要求各分行同仁,在徵信時除了進行一般審查,還要實際到各建案地點去考察,看看實際推案狀況、價格、入住率與周邊環境發展等現況,不能盲目聽信建商說辭。
而除了土銀外,市占率第二的合庫也開始緊縮土建融資的作法,要求各分行,對土建融資不可超過總法金放款量的四成。

拓墣:中國液晶電視 從衝量轉衝質

2010-02-26 工商時報
大陸液晶電視市場迅速放大,市調單位拓墣產研指出,聯網與LED電視將是大陸液晶電視的兩大新星,估計今年可上網的液晶電視,將佔大陸液晶電視35%比重。
根據拓墣調查,今年農曆春節中國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近兩成,家用電器銷售額同比增長15.4%,其中液晶電視銷售量雖成長20%,但未達預期高標且庫存增高。雖然幾個市場預估都相當樂觀,包括摩根大通證券曾預估,今年中國液晶電視出貨量將從2009年的2,500萬台增加到3,500萬台,康寧也樂觀判斷可高達3,700萬台,大陸業內更上看3,900萬台。
不過拓墣表示,中國液晶電視市場已從單純追求高銷售量,轉變為優先衝刺高品質,電視大尺寸化、互聯網電視,以及LED TV不僅大幅提升液晶電視品質,對於刺激銷售數量與利潤成長亦功不可沒。
在優質化產品激勵下,拓墣仍樂觀預估今年中國液晶電視銷售量約3,200萬台,成長率可達50%,加上庫存與樣品200至300萬台,出貨總計3,500萬台。
其中,具備連網功能的產品將是未來的重點,今年初,中國本土彩電廠商包括TCL、康佳、長虹等,相繼宣佈將停產無網路功能的大尺寸液晶電視。
拓墣認為,今年將有近4成的液晶電視搭載上網功能。拓墣預估2010年中國上網電視銷售量將達1,100萬台,占全年液晶電視銷量35%。
至於採用LED作為背光源的LED液晶電視,自去年上市以來,價格持續下滑,今年春節期間價格下降近6成,目前32吋至55吋LED電視的平均售價落在4,999元至2萬元人民幣之間。快速降價也加速LED電視的崛起,市場比重更從3%成長至春節期間的10%。預估今年中國LED電視銷售量將達600萬台,市場份市佔率18%。

打造黃金四角 松山國際化 10月飛→羽田 金浦 虹橋

2010-02-26 中國時報
交通部民航局長李龍文昨日證實,我方已提出修改台韓航約,希望增闢松山至首爾金浦機場航線。今年十月底,松山機場將開航東京羽田、首爾金浦及上海虹橋三條市區黃金航線,打造東北亞黃金圈,商務客及背包客是最大受益者。
松山、金浦、羽田及虹橋等機場共同特點都是位於首都或主要商業市區,都曾是當地的主要國際機場。因社會經濟發展,高樓興起,機場擴建不易,各國轉而在離市區較遠處另建國際機場,如桃園、仁川、成田及浦東機場,市區機場轉型為國內機場,專營國內航線。
外交部亞太司表示,根據該部掌握的情況,協商進展還算順利,目前正由雙方民航主管釐清相關細節。對於台北松山、首爾金浦、東京羽田、上海虹橋形成的「黃金四角」航線,外交部樂觀其成,將全力協助。
隨著商務旅客對時效的高度需求,這兩年,羽田、虹橋及金浦機場開始開闢短程區域航線,發揮城市機場的最大功能;馬英九總統前年競選時也將松山機場定位為東北亞航線圈。但因松山機場軟硬體設施還待改善提升,以及航約必須修改,至今無法開航。
去年台日航約修正,終於成功納入松山─羽田航線,預定今年十月三十一日冬季班表時起飛,預估個人機票約比飛成田機場貴兩千元,但可省下一半的機場聯外交通時間及費用。
李龍文並表示,兩岸民航單位正協調三、四月間展開協商,擴增兩岸直航航班數、航點及時間帶,亦將討論開闢松山飛上海虹橋機場的航線,希望最晚在今年十月底前開航。「若能趕在五月上海世博會前開航更好。」
松山─金浦線也在規畫中,李龍文指出,民航局已商請外交部和韓國政府提出修航約計畫,希望今年底前能開航。
因松山機場容量關係,初期一天雙方將開航十二個來回班次。
台韓航約在二○○四年修約至今,桃園─仁川線每周限飛十八班,其餘航點不限,長榮、華航、華信航空都開航仁川線,韓國有韓航及韓亞航飛航。
受韓劇及韓國名星歌手的刺激,加上團體旅遊費用不高,五天四夜約一萬五千元,所以台韓線載客率還不錯。

林公洽:升息有望 大多頭前兆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臺北報導】2010.02.28
近來經濟數據多空紛陳,市場對各主要國家可能接續升息的擔憂,也讓全球股市震盪起伏,台股更出現窒息走勢。德信數位時代基金經理人林公洽指出,景氣循環開始,通常是大多頭的前兆,投資人如以中長期心態投資,就不必太擔心短期波動。
林公洽操盤德信數位時代基金已逾五年,去年該檔基金報酬率達111.65%,是去年科技型基金的第一名,在全部台股基金中排名第四,績效突出。
林公洽對投資,只有一個訣竅,就是「選股不選市」,對股市的短期走勢,他通常並不在意。最近市場上頻頻討論升息對股市的影響,在林公洽看來,升息表示經濟復甦,通膨也表示經濟面轉佳,經濟基本面好,對股市就是正面訊息。他說,升息的開始,等於是股市的底部,目前的位置也處相對低點,投資人不必太擔心升息對股市造成的短期影響。
從長期景氣循環來看,林公洽認為,至少可以走三至五年的大多頭,如果投資人是抱持長期投資的心理,就不會在乎股市的波動。
林公洽長期追蹤電子產業,是低本益比選股的奉行者,他的投資邏輯,與投資專家彼得林區頗為類似。彼得林區的「選股戰略」一書,是他拜讀多遍的投資參考書,他透露,靠著勤勞拜訪上市櫃公司,使他能掌握比別人更快速的資訊。
林公洽指出,他的投資標準流程,先以電腦篩選出高毛利率的個股,再配合低股價淨值比等指標,找出可投資標的,再一家一家拜訪,每個月至少可拜訪15-20家公司,一年即可達200家,再做出預估值。他說,如果個股本益比低於十倍,他就納入「預購單」,並持續追蹤;如果他的預估獲利,與公司的自結獲利相符,他就持續持有,否則他就賣出。
股本20億元以下,具有核心價值或技術門檻高的中小型股,是林公洽的最愛,約占他持股的一半,這些可能是冷門股,必須等待股價的發酵;林公洽另一半持股,則是投信持股比重的前50大個股,也就是熱門股,主要是避險之用。
林公洽說,本益比可以看成是公司幫我們賺回原始投資金額所需要的年數,好公司的股價,需要時間去等待,他自己挑選的個股,如果能為他賺到一倍以上的獲利,他會像「球探」找到好的球員一樣,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林公洽目前看好的產業類別,包括LED TV、電子書、雲端運算、Win 7零組件、USB 3.0、通訊等,這些產業長期成長性看好。不過,林公洽會避開這些最熱門的股票,因為即使看好此一產業的成長性,還是要選擇低本益比的個股。

短板拖累歐洲 就業考驗美國

2010-02-27 陶冬
這是匯率主導的一周。上周伯南克在國會聽證時指出,調高貼現率與加息時機沒有必然的聯繫,經濟復蘇其實相當緩慢。美國的就業和房屋銷售資料也不理想,市場暫時舒緩了對美國提早加息的焦慮。同時,歐洲傳出德國政策銀行可能準備幫助希臘;日本的經濟資料也強過預期。上周美元、英鎊下貶,而歐元、日元上揚,套利交易重臨,股票及商品價格上漲。
從整體來看,歐洲的債務負擔低過日本、美國,但是歐元區要求一致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統一的貨幣政策。歐元的穩定程度取決於歐元區內“短板”國家(希臘、西班牙)的基本面。也許零星的救援計畫可能出臺,不過筆者並不看好歐洲大國齊心救希臘,更不看好西班牙出事時歐元的前景。從龐大的、增加中的歐元沽空盤看,歐元的中期風險在上升,而不是下降。
伯南克的聽證言論沒有太多新意,不過他澄清了聯儲貨幣政策轉換的重點與程式。當下以緩慢的量化收縮來啟動貨幣環境正常化,資金的價格調整(即加息)最早也要等到下半年。筆者認為美國的復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中間不乏曲折,就業市場形勢尤其關鍵,不過最終的復蘇速度仍然快過歐洲。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50大創意公司 臉書勝Apple 台灣宏達電 躍居第31名

2010年02月24日蘋果日報
報導創新、數位媒體、科技等主題的美國知名雜誌《Fast Company》,評選出全球50大最具創意公司,社交網站「臉書」打敗Google與蘋果公司奪得第一名。台灣與中國共有五家公司入榜,包括台灣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中國通訊網路技術大廠華為技術公司、電池業者比亞迪、電子商務網站阿裏巴巴與娛樂傳播業者華誼兄弟集團。
最具創意公司「50強」的前十名當中,科技公司佔大多數。快速發展與成長的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擊敗排名第三的蘋果(Apple)與排名第4的Google,從去年第15名躍居冠軍。《Fast Company》形容:「『臉書』因為成為全球4億使用者選擇的平臺,而成長茁壯。現在『臉書』就像處於Google、英特爾、微軟生命循環的某個類似階段,不但勇於開發未來,也穩健到足以應付變局。」
亞馬遜排名第二
今年的第二名,則是去年的第九名:全球最大網路商店亞馬遜(amazon)。《Fast Company》指,亞馬遜「多樣化的獨創性」是其成功之道,它去年的245億美元(7870億元台幣)營收,不只來自書籍或電子書,也來自資料儲存與電腦服務,它更擴大到蘋果與Google的強項,如音樂、影音服務。
中國四公司上榜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項目創意居領先地位的台灣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在「50強」排名31。自從與Google合作推出智慧型手機Nexus One後,宏達電的國際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上榜的四家公司中,華為排名第五,由於印度市場的成功,華為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供應商,也是最新的4G手機科技的佼佼者。排名第16的比亞迪公司,因為生產劃時代的鐵電池,使它成為大量生產電動車的先驅,今年還預定推出完全電子化的E-6電動車。
排名第29的電子商務網站阿裏巴巴,主推個人網上貿易市場平臺:淘寶網擁有1.45億註冊會員,佔中國網路人口的43%。淘寶網還預定在今年推出以台灣為主的線上購物中心。至於排名第42的華誼兄弟集團,是中國首批上市的電影公司之一,上市首日股價大漲148%,近年曾推出《風聲》及《非誠勿擾》等賣座電影,今年還將和迪士尼結盟。
《Fast Company》編輯團隊為做出今年最具創意公司排名,分析全球數千家企業的資訊。該排名不僅反映出營收增長和利潤,還有對創新模式和革新文化的評定,藉以界定存在於商業界眾多形式的創新。
創意企業上榜名單
1.臉書(facebook)去年第15名
成立:2004年
員工:1200人
執行長:薩克柏(Mark Zuckerberg)
去年營收:估計約160億元台幣
創意:把社交網站經營成為從大企業、政治人物、到家庭主婦都愛用的宣傳社交管道,吸引全球近4億用戶加入
2.亞馬遜(amazon)去年第9名
成立:1994年
員工:24300人
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
去年營收:7870億元台幣
創意:不停求新求變,在雲端企業增加新的服務項目,並改良暢銷電子書Kindle,讓手機商務更加便利
3.蘋果公司(Apple)去年第四名
成立:1976年
員工:36800人
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
去年營收:1.168兆元台幣
創意:開創手機新風潮,iPhone已成隨手攝影機與電子閱讀器,新產品iPad則對Kindle電子書構成威脅
4.美國網路搜尋引擎Google(2)
5.中國通訊網路業者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進榜)
6.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18)
7.美國太平洋煤電公司(新進榜)
8.瑞士諾華藥廠(新進榜)
9.美國威名百貨(33)
10.美國惠普電腦(12)
16.中國電池業者比亞迪(新進榜)
29.中國電子商務網站阿裏巴巴(新進榜)
31.台灣宏達電子公司(新進榜)
42.中國傳播娛樂業者華誼兄弟集團(新進榜)

資料來源:《Fast Company》雜誌

智慧手機太聰明 99%沒人用

2010/02/24 中國時報【陳文和/綜合報導】
美國舊金山市廿七歲的運輸從業人員庫雅小姐是眾多iPhone用戶之一,得心應手的幾項基本功能已使她心滿意足,然而庫雅在與友人比較後發現,自己手機裡的運用程式(Apps)實在乏善可陳,她深覺自己跟不上時代腳步。其實庫雅並沒有落伍,然而像她這樣莫名焦慮的人卻屢見不鮮。
《紐約時報》引據專門研究行動通訊趨勢的「Flurry」網站指出,儘管iPhone的應用軟體汗牛充棟,多達近十四萬種,且仍不斷推陳出新,但一般使用者常用的程式平均只有五到十個。
應用程式不斷推陳出新,並不見得就能推動人們改變使用iPhone的習慣,實際上還可能會讓使用者茫然不知所措。或許未來的世代使用iPhone的模式會幡然改觀,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大家寧願不要有那麼多種選擇,而且形影不離的始終都是那少數幾種喜愛的功能。就如同有線電視一樣,收視戶愛看的通常就是那幾個頻道。
有不少人的情形是,朋友們茶餘飯後都在聊某個新應用程式,於是自己也迫不及待去下載,結果卻根本沒有時間去用看看。舊金山的心理治療師葛瑞姆女士指出,她對這種將不需要的東西看得不可或缺的心理深有同感。某些應用軟體似乎發揮了類似「心靈糧食」的作用,能夠安撫人心、慰藉情感。
自從二○○八年iPhone應用程式商店在網路上開張以來,各大軟體開發業者爭先恐後推出自家的iPhone應用程式。根據協助業者在行動通訊網絡促銷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的AdMob公司指出,人們泰半是透過瀏覽應用程式商店網站,才知道有什麼可用的軟體。
據行動裝置應用軟體研發業者「Moblyng」執行長浦特尼表示,應用程式琳瑯滿目,暢銷榜上的熱賣軟體不斷汰舊換新,但大多數人會用到的絕不會超過總數的一%。
研究也發現,大家對新奇程式的熱度很快就會退燒,尤其是那些免費取得的自由軟體。儘管分析家指稱蘋果公司與軟體研發業者每年賣應用程式的收益達十億美元,但據瞭解,人們下載的應用程式近四分之三是免費的。

台泥國際辜成允:受38號文件影響 緩建廣東1000萬噸產能

2010-02-24
台泥國際 (1136-HK) 主席辜成允表示,去年內地為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而發佈的國務院 38 號檔及今年公佈的「建材下鄉」政策,對該公司業務有利,預計今年公司業務將較去年為佳。不過,受 38 號文件影響,台泥在粵北投資的新水泥廠和在廣東東莞的新水泥粉磨站項目將會延遲建設,涉及產能約 1000 萬噸。
香港《文匯報》報導,辜成允昨日出席台泥國際股東特別大會後表示,目前內地約有 4500 家水泥廠,多數規模較小,而大型水泥商所佔的市場份額不大, 38 號檔提出抑制包括水泥在內的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將有利於促進行業重組,減少惡性競爭,因此對公司有利。
不過,由於公司本身的產能擴張計劃正在進行中,譬如昨日股東會剛通過的收購昌興水泥項目,目前有 4 個廠正在興建中,涉及的產能達 800 萬噸,目前公司暫未有其他收購計劃,但台泥會注意市場上的收購機會。
由於 38 號檔抑制水泥廠產能過剩,目前中央已暫停審批新水泥項目。辜成允表示,過去該公司的水泥項目僅需要省級政府的審批,但現在要上報中央批準,因此目前該公司約有 1000 萬噸新水泥項目的建設將會延遲,但該公司會依照程式上報中央審批。至於台泥在廣西的新水泥項目,由於投資計劃尚未確定,故談不上延遲。
在被問及「建材下鄉」對台泥的業務影響時,辜成允表示,該政策肯定對水泥商有正面作用,但由於目前具體細則尚未出臺,因此難以預測其對公司業務有多大的刺激作用。
台泥國際董事總經理吳義欽表示,目前台泥國際本身的水泥產能約 2600 萬噸,昌興水泥現有的產能約 1000 萬噸,到今年底昌興將有 3 個水泥廠合共 600 萬噸的產能可投產,因此到今年底該公司的總產能將達 4200 萬噸。
至於今年台泥的銷售目標,吳義欽表示,台泥當然希望該公司的所有產能均能發揮出來。吳義欽表示,去年第 3 季內地水泥市場反彈的速度很快,到第 4 季有的型號的水泥價格較去年市場最低潮時價格差不多上升了 1 倍,而目前水泥價格則維持在春節前的水準。台泥去年上半年受水泥市場不佳影響,其錄得虧損 6583 萬元。

主權債務危機

(2010-02-23)陶冬
這場席捲世界的金融海嘯是不是差不多已經過去了?從金融體系整體的風險角度講,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不過從政府財政角度看,最壞的時間遠未到來。在過去18個月,各國政府幹了一件事——拼命地花錢。在今後十年,政府必須幹另外一件事——拼命地還錢。花錢並不容易,還錢則更難。主權債務問題將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霾,長時間地困擾著市場,並隨時可能製造出新的金融動盪。
希臘債務危機為現代資本主義歷史揭開了新的一章。發達國家的主權信用變得不再可靠,曾是零風險的國債似乎也不再是“risk free”。希臘一個2400億歐元的經濟,今年到期的債務就有高達532億歐元需要償還。這個國家的儲蓄率在過去十年降低了一半,貿易逆差占GDP的比率在同期翻了一倍。金融危機以及隨後的信貸市場收縮,不過是將過去十年經濟健康的惡化暴露了出來;發行新債艱難,不過是將幾任政府的無能和遮掩一次性地清算出來。
歐洲的主權債務困境,希臘只是冰山之一角。PIGS(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縮寫)四國的財政赤字分別占到本國經濟的9.3%、11.4%、12.5%和11.4%,幾乎是IMF安全底線和歐盟財政守則所規定水準的3-4倍。這種財政赤字水準加上經常項目巨額赤字,在發達國家中及其罕見,在新興市場國家中也會被列入高危一族了。希臘問題拖至今日,反映出歐洲聯盟的結構性缺陷,不過希臘債務總額畢竟不大,無論歐盟或IMF出手情況都可以得到紓緩。當西班牙這樣的大國面臨支付/償還困境時,歐盟以及歐元才面臨更大的考驗。
接下來可能出事的是英國和法國財政,甚至美國。為拯救銀行、刺激經濟,法國的財政赤字高達GDP的8%,英國更是高達12.6%。奧巴馬的2010年財政預算案中的財政赤字預計高達GDP的9.9%。不僅是財政開支需要維持在高位,經濟不景下稅收困難會滯後浮現。等央行開始加息時,國債利率上揚財政負擔更重。筆者相信這些國家債務負擔占經濟的比重預計會在今後幾年內持續上升,在兩年後主權評級遭到質疑的可能性頗大,英國評級被調低似乎難以避免。
有意思的是,美歐巨大財政赤字問題久為市場所知,但是除希臘、愛爾蘭等小國外,國債市場的利率仍維持在超低的水準,收益率與政府違約風險並不成比例。有分析員甚至將此時的國債市場稱之為一個泡沫奇景。在雷曼倒閉後,市場波動極大,資金流入國債市場避險,拖低國債收益,這在2009年上半年是解釋得通的。不過此後資金流出國債,在高風險市場尋求更高的回報,但是國債利率依然低迷,這就耐人尋味了。筆者相信低利率是量化寬鬆政策的結果,央行大手吸納政府發行的國債,通過人為製造出來的流動性和需求來維持國債的高價。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之筳宴,央行的超常規貨幣擴張差不多已經走到盡頭,量化收縮已經箭在弦上。當各國央行退市時,人們會突然發現當年對國債價格並不敏感的買家已經消失。在過去,以中國、日本為首的高儲蓄國家,為維持匯率穩定而大規模干預匯率,導致外匯儲備暴漲。這批外匯儲備投資強調安全性、流動性,政治意義高於商業回報,所以曾大量將資金投入回報並不吸引的國債市場(尤其是美國國債市場)。這批需求在危機後,已經大規模轉向其他資產種類。
對發達國家國債的需求一定是有的,不過購買力由海外主權資金轉向國內(或海外)退休基金及銀行。它們對國債回報率的要求要遠高過主權基金的要求,所以一旦央行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國債利率的上漲幅度估計會明顯大於政策利率的幅度。利率水準正常化,由商業利率開始。下一個潛在的全球性危機,或許由大國的國債市場開始。

憂飯碗不保 罷工潮橫掃歐洲

2010-02-24 中國時報
經濟衰退對歐洲勞工帶來就業衝擊,憂心飯碗不保權益受損,罷工風潮正像野火一般延燒歐洲。繼德國、法國航空人員傳出罷工後,英國航空公司也準備展開長達十天的大罷工,估計七十萬旅客將受到影響。希臘和西班牙兩國,也出現大型罷工示威活動。
跟進德航 英航也大罷工
不滿資方擅改工作合約,英國航空公司工會廿二日以八一%的壓倒性比率,通過支持英航空勤人員展開罷工行動。
英航罷工的確切時間將在廿五日經工會討論後,再行公佈。工會雖已排除於四月初復活節假日期間舉行罷工,但一般預料,英航最快可以在三月初即展開罷工。罷工時間將在十天到十二天之間。
若這項大罷工如期展開,將是英航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罷工行動,影響所及高達全球七十萬名旅客。
法航同步 五成班機取消
值此同時,英吉利海峽另一端的法國,廿三日則因包括航管人員在內的法國民航員工,從廿三日開始展開為期五天的罷工行動,致使巴黎兩個主要機場班機起降受到衝擊。巴黎歐裏機場取消了五○%班機,戴高樂機場則取消了四分之一的航班。
在此之前,歐洲最大的空運公司、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也因飛行員和機師發動罷工,弄得旅客人心惶惶。在法院調停下,漢莎航空飛行員工會雖現雖同意暫緩罷工,返回談判桌,但這項緩衝期只到三月八日。屆時,勞資雙方若未能達成協議,罷工將勢不可免。
歐洲的天空因為這些主要國家航空公司和人員罷工,令旅客有「飛不得也」的無奈。
希臘騷動 西班牙鬧示威
然而,空中交通不是唯一受到這一波歐洲罷工潮衝擊的地方。地面上,歐洲各地也為罷工之苦。
在法國,因為勞資糾紛,煉油廠的工人已進行了兩周的罷工。
法國最大的能源公司Total表示,法國四千個加油站中,大約已有一百個加油站,面臨油源耗盡的窘境,導致等待加油的車輛大排長龍。
在西班牙,民眾因為不滿政府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六十七歲,廿三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出現大型罷工遊行示威活動,抗議這項新政策。
在希臘,過去兩周,農民、公務員、海關和財政稅務人員,已陸續走上街頭。而在希臘全國最大工會組織下,一項全國性大罷工將於廿四日正式展開,以抗議希臘政府準備大幅削減公共預算的計劃。

中移動來台固樁4G

2010-02-24 工商時報 【記者林淑惠/臺北報導】
中國移動執行董事兼副總裁沙躍家3月底與華為、中興、大唐等「大中華」三大廠高層來台拜會,預計將釋出千億元4G採購新商機。行程中並鎖定鴻海、聯發科、威盛、宏達電等10多家大廠為其主要供應商名單。
中移動預計今年將在台大舉採備3C相關產品,包括支援3G(TD-SCDMA)、4G(TD-LTE)的電子書、手機、網通等。
沙躍家此行將是繼中移動總裁王建宙去年8月造訪台灣後,中移動今年最重要的訪台行程;王建宙上次來台時表示,未來3年、中移動將砸1,200億人民幣投資網路設備、1,800億人民幣採購終端產品。
業者指出,中移動與華為、中興、大唐選擇開春後來台,主要目的有二,第一,中移動TD用戶今年要挑戰5,000萬戶,希望此行趕緊從台廠相中催化TD用戶快速增長的手機、電子書、網卡等終端設備。
再者,中國移動為了確立TD-LTE成為未來全世界的4G技術主流,這次希望拉攏台廠共同串連兩岸的TD-LTE產業鏈。
沙躍家與「大中華」一團預定在台停留7~8天,台灣方面為慎重起見,預定3月初會由經濟部、工研院及相關人員先到大陸與中移動高層針對此行訪程,做拍板定案前的最後磋商。
另中移動及「大中華」高層將在4月初、與經濟部、工研院、交通大學及聯發科等台灣相關TD-LTE產業鏈及企業大老共同宣佈在台成立第一座TD-LTE試驗網。
隨行前來的大陸成員除「大中華」成員外,較受矚目的是為中移動開發以Google Android平臺為基礎的OMS平臺開發商播思通訊高層,將陪同中移動來台洽談OPhone手機合作細節,已打入中移動OPhone供應鏈的廠商除宏達電,還包括富士康,晶片廠包括聯發科及威盛旗下威睿。
相關人員證實,這次沙躍家來台將密集拜會台廠,之前王建宙來台拜會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宏達電及威盛董事長王雪紅、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及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等人,也是沙躍家及「大中華」3大廠主要會面對象,但確切行程,兩岸相關單位仍在最後協商中。

台股本益比破百 歷史新高

2010-2-24〔記者陳永吉/臺北報導〕
根據最新出爐的證券暨期貨市場99年1月份重要指標,去年底台股本益比突破百倍,創下臺灣證交所成立以來歷史新高,超越美、英主要交易所,且居亞洲四小龍之首,這也顯示去年台灣上市公司的獲利嚴重衰退。
2008年台股本益比僅9.8倍,在主要國家股市中,排名居中,當時亞洲四小龍本益比介於6-10倍之間,不過經過一年時間,台股本益比飆增12倍之多,來到110.54倍,超越紐約交易所的86.91倍、倫敦的17.78倍。
顯示上市公司獲利衰退
同一時間,韓股本益比則從2008年的8.99倍,提升至23.68倍;新加坡股市則從6倍提高到26.12倍,飆升幅度僅次於台灣,至於港股則是從2008年的7.26倍提高至18.13倍,表現相對穩定。
證交所表示,台股本益比的計算,是以當天收盤所有上市公司市值,除以最近四季上市公司稅後純益總合。這次計算期間剛好從金融海嘯發生時的2008年第四季起算,到去年的第三季,由於獲利(分母)表現不佳,但股價(分子)卻大幅上漲一倍之多,本益比自然就飆高。
拖累台股本益比飆高的原因,主要就是面板與DRAM業在最近四季大幅虧損,其中光是面板四虎合計就虧掉將近1,600億元,DRAM的華亞科、南科、華邦合計也虧掉600多億元,還有部分金控股也是虧損連連,公司稅後純益大幅減少,本益比自然飆升。
從本益比的數字也可以瞭解一件事實,即台灣上市公司受到金融海嘯衝擊,遠比鄰近亞洲國家還要更嚴重,同樣以面板及DRAM製造為主的韓國,股市本益比增加不到兩倍;以金融、地產為主的香港股市,本益比也僅增加1.5倍左右,但反觀台股本益比,卻飆升至百倍以上。

中國缺工 背光模組廠最嚴重 定單趕不及交貨 擬1周內補足人力缺口

2010年02月24日蘋果日報
年後中國缺工問題再度引發注目。背光模組廠表示,缺工問題仍嚴重,希望1周內解決勞力缺口;零組件廠也坦承人力吃緊,但尚可因應需求,被動元件廠國巨(2327)及興勤(2428)指出,沿海一帶員工較難找,不過在春節後已加緊補人,人力缺口逐漸縮小。
引發關注
中國農曆新年工人返鄉過節,導致缺工問題嚴重,其中面板廠的後段模組以及關鍵零組件的背光模組,因人力缺口問題定單趕不及給客戶,影響相當大。
發加班費留住人力
瑞儀(6176)光電董事長特助張紋祥指出說,今年過年較晚,因此元月工人就陸續返鄉,到2月農曆前最嚴重,最近工人有回流的情況,希望能在年後1周內可以解決掉缺口問題。他說,目前背光模組的定單需求很多,但是缺工導致產能無法開出,供應低於定單,為防止問題發生,先前已利用各種手段,例如發加班費或者年終分批發放,希望缺工的問題,可以在2月底3月初前解決。
另一家背光模組廠奈普(6255)則指出,缺工問題嚴重,未來與輔祥合併後人力可以機動調度,在開工後隨著人力回補,初估第1季產能利用率與去年第4季大致相當。筆記型電腦代工廠表示,按照過去慣例,農曆年會有超過一半或3分之1勞動力返鄉過年而流失,需在年後補足,但今年因首季景氣轉佳,過年期間加薪趕工,間接保留人力。
瀚宇博將提前招工
緯創(3231)董事長林憲銘表示,今年中國各市宣佈調漲基本勞動工資,但實際上為雇到充足人力,各廠商雇用薪資都比基本工資高,但政府調高最低工資,員工也有期待,工資勢必上調,年後除將透過管道招募上千名新員工,管理效率也同步展開調整。
英業達(2356)也大嘆上海地區工資較高,且勞動力不足,英業達為日後人力平衡部署,重慶廠將在今年興建,期望大西部充沛低廉人力能即時補足未來缺工荒。
印刷電路板產業所需人力多,缺工眾廠皆備感壓力。筆電板廠瀚宇博(5469)表示,人力雖吃緊,但尚可因應需求,但江陰廠擴充的150萬平方呎產線的確感受
到招工壓力,預計第3季將加入的新產能,招工已提前3~4個月開跑。

陸銀來台參股銀行 敗部復活

2010年02月24日蘋果日報
李紀珠:門會謹慎的開 1對1參股上限5% 最快3月底有譜
陸銀參股台資銀行,有機會敗部復活!為創造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談判空間,繼日前金管會主委陳沖說,陸銀參股「這道門還沒關起來」後,副主委李紀珠昨更明確表示,還有協商空間,但前提條件會很嚴苛,如參股比率降到更低,「這個門會謹慎的開」。
重燃希望
行政院是在今年1月26日初審通過「兩岸銀行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兩岸銀行業中,僅開放陸銀登臺設辦事處、分行,參股和設子行未開放,讓不少金融業者引陸資夢碎,如日前傳出中國工商銀想參股國泰金(2882)20%、福建海峽銀行也對大眾銀(2847)有興趣、中國交通銀行也對台新金(2887)和中信金(2891)頻送秋波。
據瞭解,金管會已向府院高層表達修正兩岸金融業辦法,希望開放陸銀參股一項,單一陸銀僅能參股1家台灣銀行業者,且參股比率上限為5%。
學者:開大門才有空間
政院官員昨說,「金管會尚未取得高層同意」,就算高層同意,還得重新送行政院審查,依此時程估算,兩岸三項業別的往來辦法,恐將延後到3月中後才能對外公佈,兩岸設點、投資往來,還得再等等。
淡大兩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林蒼祥說,「大陸來台開小門不夠,要開大門才有談判空間」,他說,比大陸更大的歐美證券商和保險業都來了,台灣都不害怕,要相信金管會和央行的業務監理控管機制,對自己有信心,門要開得更大一點,讓業者有更大空間。
據瞭解,陸資參股台資銀行,金管會以產業發展及ECFA談判策略考量為由,向高層爭取後,暫以最嚴格的條件開放,再保留但書視ECFA協商時,大陸對我國金融業開放程度,再調整。
李紀珠昨說,目前兩岸金融往來是依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承諾進行,但大陸對WTO的承諾條件太窄,我國則是依國民待遇承諾,造成ECFA協商時,我方沒有任何談判籌碼可運用。
「ECFA協商後再調整」
李紀珠表示,策略上我國須先利用兩岸往來許可辦法設定一些限制,藉此突破大陸WTO限制的平臺,ECFA談判中,也將針對突破WTO平臺、對業者影響大、開放具時效性者,三項優先列入談判。
李紀珠昨坦言,目前兩岸三業別辦法有侷限性和特殊考量,因為卡在ECFA談判前,會先看ECFA談判後,大陸給了我們什麼,她說,三業別辦法可能很快公佈,但ECFA協商後也會有些調整。
李紀珠說,讓陸資保險業取得台灣保險業經營權、或陸銀參股台資銀行,須看ECFA如何協商,如大陸是否可開放台資壽險業登陸參股超過50%?或拿到陸資保險業的控制性持股,至於陸銀參股部分,「這門會謹慎的開」,如參股比更低。
林蒼祥說,政府也需考慮大陸有業者壓力,畢竟台灣市場很小「小對大(指大陸)的談判,不可能這樣談」,建議政府可參考歐美經驗,不需過度害怕。

去年全球貿易衰退 二戰以來最慘

2010-02-25 工商時報
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貿易衰退幅度高達12%,寫下二次大戰以來跌幅最嚴重的一年,WTO秘書長拉米(Pascal Lamy)指出,有鑑於全球商務活動大幅萎縮,完成多哈回合談判在帶動經濟上來說更具必要性。
拉米週三在布魯賽爾智庫「歐洲政策中心」(European Policy Centre)發表這項數據,較WTO於去年12月預測的10%跌幅更為擴大。他認為,完成多哈貿易協定將是重振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針對2010年全球貿易成長預測,他則表示,貿易已在回升,但無法判斷為曇花一現或是持續現象。
多哈回合貿易談判源自於2001年,其目的為要摒除貧窮國家間的貿易障礙,然而目前卻面臨各國意見分歧的瓶頸,包括美國和歐盟減少農業補助的程度、以及中印等開發中國家調降關稅等議題多有歧見,也使得完成談判的目標一再落空,目前最新訂立的期限為2010年內結束多哈回合談判。
拉米認為,持續性復甦所面臨最大的敵人,即為「高到令人難以忍受」的失業率。國際勞工組織(ILO)預估全球有2億人失業,而自華爾街引爆金融危機以來即有2,000萬人丟掉飯碗。拉米對於所謂的無就業復甦提出警告,強調若要全球經濟自衰退穀底反轉向上,「維持國際市場的開放性,是關鍵因素」。

降低成本 中移動員工減薪10%

【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綜合報導】2010.02.25
2004年以來多次被大陸國資委要求降薪的中國移動,在今年接到新一輪的降薪指令,今年起中國移動從集團層面到所有地方分公司,將統一對員工降薪10%,主要是國資委要求央企降低成本的具體表現。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部分中國移動內部員工透露,「應國資委要求」,這次中國移動的降薪計畫將按照「薪酬連降五年、每年遞減10%」的原則執行,具體操作辦法由各地分公司自行掌握。
一位中國移動西南某分公司中層主管表示,不管是每月減獎金,還是年終獎取消,反正就是今年比上年的收入減少10%。
這位主管說,比如他今年的所有薪資收入加起來是人民幣20萬元(約新台幣95萬元),到2011年就會降為人民幣18萬元(約新台幣85.5萬元),2012年降為人民幣16.2萬元(約新台幣76.95萬元),2014年降到13.022萬(約新台幣61.85萬元)為止。
據瞭解,中國移動這次的降薪計畫今年1月起就開始執行。中國移動西南某分公司員工透露,今年1月該公司對所有級別的員工都沒有發放當月獎金,只在過年前把2月份的獎金提前發了,年終獎金也減半發放。
對於收入突發性減少,大部分中國移動員工並不感到意外。
一般猜測,要求中國移動進一步降薪,應該是國資委今年強調央企降本增效主導思想的具體表現。
【記者楊文琪/綜合報導】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對於中移動工資「被降低」一事,國資委新聞處處長蘇桂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已經向國資委企業分配局和中移動方面核實,國資委並未發布要求中移動降薪的檔,有關「國資委要求中移動降薪」的報導不實。

人民幣 不會大幅、突然升值

2010-02-25 中國時報 【連雋偉/綜合報導】
當各主要外國金融機構皆預期大陸即將擋不住國際壓力,讓人民幣兌美元在近期升值之際,大陸政協發言人趙啟正昨表示,人民幣匯率不會大幅、突然調整。趙啟正的表述是大陸官方迄今為止在人民幣立場上最清晰的表態,並粉碎市場大陸將讓人民幣一次性升值傳言。
此外,趙啟正還表示,如果經濟、物價和就業不出現大問題,大陸就不需要新的手段進行干預。此表態顯示,中國官方在是否升息上持非常謹慎的立場,短期內升息的可能性不大。
官方表態 粉碎一次性升值傳言
《華爾街日報》報導,大陸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發言人趙啟正昨日說,人民幣匯率的調整不會是大幅的、突然的。「中國對人民幣問題態度是謹慎的,人民幣問題中國必須考慮自己的利益」。趙啟正還賣關子,強調人民幣問題最準確的表述,將以大陸總理溫家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措辭為準。
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將於全國人大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當天的三月五日公佈。從趙啟正透露給外國媒體的訊息研判,預計政府工作報告對人民幣匯率態度,將是重申溫家寶於去年底所說的,人民幣匯率必須保持穩定,不會屈從於外界升值壓力。
大陸自○五年七月,宣佈將人民幣一次性兌美元升值二.一%。並採取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後,溫家寶於隔年曾公開表示,行政性的、一次性的使人民幣或升或降的情況不會再存在了,也不會再發生出其不意的事情了。
近期,由於全球經濟面臨能否復甦的關鍵時期,國際上對於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加大。同時,市場上對中國可能再次允許人民幣一次性升值的消息也層出不窮。
五、六月後 利用浮動區間調整
人民幣匯改後的○六到○八年,每年兌美元升值幅度分別為六.八○四%、六.八八二%以及三.三四九%。去年則幾乎不動,兌美元匯率全年小升約○.○九%,創下○五年中國匯改以來的年度最小升幅。
大陸多位金融專家則認為,人民幣縱然要升值,也是五、六月之後的事,而且不可能採取一次性,而是利用每天千分之五的浮動區間升值,適度的人民幣升值,對抑制熱錢、遏阻通貨膨脹,及縮小貿易與貿易夥伴逆差,有所幫助。

美元套利急凍恐掀新風暴

2010-02-25 工商時報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週三的報導指出,隨著美元一路走揚,國際間對美元利差交易也開始感到擔心,憂慮在去年大為盛行的美元利差交易將會急速冷卻,當初從事美元利差交易的投資人,尤其是投機客,面對美元上揚的壓力,為減少損失,可能會被迫大賣資產,為全球金融市場造成重創。
所謂利差交易,是投資人借進利率較低的貨幣資金,再投資高利率與高收益的資產,而利用利差來尋求獲利。去年3月全球市場反彈,由於美國利率處於超低水準,因此美元成為投資人心目中理想的融資貨幣,而借進美元資金投資主要目標為新興市場的國際資產。另一個被投資人視為理想的融資貨幣具是日圓。
然而隨著今年來美元一路挺升,從事美元利差交易的成本大增,獲利也遭到侵蝕,許多投機客更是轉而做多美元,使得事美元利差交易的投資人被迫轉而出脫資產。
報導指出,已有若干跡象顯示美元利差交易的投資人已開始在出脫手中部位:首先,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資料顯示,投機客已開始作多美元,而作空歐元的部位更是連續創下新高。其次,新興市場股市基金近來出現資金淨流出的情況,而這是自去年以來是極為少見的現象。
專家擔心美元繼續揚升,在美元利差交易反轉下,全球市場可能會一波拋售資產的熱潮。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上個月就曾公開表示,他對今年金融市場最擔心的就是龐大的美元利差交易可能形成反噬。他估計現今全球美元利差交易的規模高達1.5兆美元,甚至超過日圓的利差交易。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朱民的數據過於誇大,儘管目前仍難掌握美元利差交易規模確切數據,但是根據PI經濟顧問公司的估計,在去年年底時美元利差交易規模應在5,000億到7,500億美元間。該公司曾估計2004到2007年間的日圓利差交易規模應在1兆美元左右。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不需擔心,因為迄今為止,美元的漲勢大來自美國之外的因素,例如希臘財政問題。而在預料美國聯準會還會繼續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現有超低水準一段時間之下,美元為利差交易中融資貨幣的地位其實並不會改變。

穆迪:台灣銀行業 授信集中度亞洲之冠

2010-02-25 中國時報 【林上祚/臺北報導】
穆迪信評昨日發表台灣銀行業分析報告指出,台灣銀行業授信集中度,在亞洲名列前茅,行庫就單一企業授信餘額排名前十名當中,台塑、奇美、明基友達均榜上有名。而奇美與群創合併後,很多銀行將面臨單一企業授信超過淨值五%上限。
台灣銀行業放款高度集中在特定產業,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暴露無疑,力晶、茂德等五家DRAM企業,向銀行融資餘額高達四千億元,去年初DRAM產業搖搖欲墜,馬政府為了救銀行,還是硬著頭皮推動DRAM產業再造方案。
根據穆迪《信用風險集中度削弱台灣銀行業的財務實力》報告,製造業授信去年底占台灣銀行授信餘額21%,其中38%是電子業授信,若就台銀等12家主要行庫授信對象分析,面板二虎奇美與友達,都名列12家行庫「前十大授信企業集團」,群創與華映/大同集團,也擠進了7家銀行前十大。另外DRAM業者力晶、南亞科/華亞科、茂德,同樣也擠進七家業者前10名,穆迪認為,台灣金融業授信對象高度集中在高科技業,讓業者在金融風暴期間,面臨更大的風險。
若以企業貸款授信集中度來看,公股銀行明顯高於民營銀行,彰銀40%居公股銀行之冠,兆豐與華銀則是39%與38%,分居2、3名,合庫與一銀也在3成以上,穆迪表示,如果將高鐵聯貸也納入計算,台銀與土銀授信集中度也超過3成。
若以前20大授信大戶占銀行股本比率,台灣的授信集中度高達270%,居亞洲之冠,次高的馬來西亞僅250%,韓國、中國與澳洲集中度僅約200%左右。

泛公股潛藏大風險

2010-02-25 工商時報
根據國際信評業穆迪的調查,台灣12家泛公股銀行的最主要融通對象,集中在台塑、奇美、友達3家企業,而中鋼、遠東、長榮、大同等業者也是各家泛公股銀行的借款大戶。穆迪副總裁暨高級分析師兼該報告作者郭書岑表示,台灣銀行業的借款人集中度是全亞洲最高之一。
穆迪表示,若把近期台灣高鐵簽訂的聯貸案考慮在內,公股銀行的風險集中度還會比現在知道的更高。
穆迪最新《信用風險集中度削弱台灣銀行業的財務實力》報告指出,依照銀行對排名前20大集團的信用曝險為分子,銀行的資產、淨值、及稅前及提存準備前獲利為分母,兩者計算出來的百分比來衡量台灣銀行業面臨的風險性遠大於香港、中國、泰國、菲律賓等等大多數亞洲國家。
該報告指出:信用風險集中是資產品質、獲利和資本波動的潛在來源,台灣銀行業的財務實力與評等,因此受到負面的影響。
郭書岑指出,雖然台灣銀行業的貸款組合整體上分散於多個不同的產業,但很多銀行的最大曝險來源,都是相同的企業集團和相同的次產業。報告中提列的12家泛公股銀行,包括台銀、三商銀等,外加台新、玉山、北富銀、國泰世華和中信銀。 這12家銀行的主要借款人名單中,台塑、奇美、友達3家企業可說是「遍地開花」,在每家銀行都名列主要融借名單,大陸工程、鴻海集團和力晶半導體等指標型企業集團,亦在其中的5家銀行列為主要曝險源。
穆迪認為,銀行貸款過度集中於任何集團或產業,「並非審慎的做法」,因為實在有太多的「萬一可能」,任何這些集團或產業發生預期以外的事件,銀行就可能會蒙受重大的信用損失。

台資銀 5至10年將被淘汰

2010-02-25 工商時報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利明獻昨天指出,如果台資銀行不加緊腳步,發展具有整合及經濟規模的平臺,未來5至10年內一定會被淘汰在大中華市場上!尤其,這已不關乎簽訂MOU或ECFA能否為台資銀行帶來什麼樣的優勢。
「去中國大陸發展,是一條非常崎崛、非常困難的路」,利明獻說,好的銀行和普通的銀行很快會出現很大的差異,其中最重要會反映在4點上:1.籌資能力;2.資產淨值能力;3.控管風險能力;4.大中華市場拓展能力。
身為在台外銀的最佳獲利典範,利明獻說,花旗(台灣)銀行沒有參與中國競爭的問題,在大中華區域內,花旗中國據點都有「Taiwan Desk」,可以跟著台灣及全球客戶到處走,花旗的全球資源和網絡就是讓花旗(台灣)這個能力,去年獲利131億餘元部份就是來自於跨境交易及資金流動的挹注,這是以台灣市場為主的台資銀行,擺明瞭就是難以競爭之處。花旗(台灣)銀行與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所共同開辦的「財務金融實務研討」課程,昨天開學第1堂課,利明獻和金管會委員葉銀華、台大財金系主任陳明賢同台討「兩岸金融接軌:人才培育與交流」,即使是台大財金學子對於台灣在此局勢下的弱勢,感到憂心。
利明獻指出,大陸銀行業的在地業務DBU、獲利表現、流動性等都比台灣好,而台資銀行的大中華策略若沒辦法擴充,例如只想做台商客戶,也沒有RMB業務,加上香港分行可以支援OBU支援,去中國只是硬碰硬,不會做好表現的,「why China? 」
但是,「這是一條非走不可的路」,他強調,台灣銀行業整體ROE僅25bp,此項歷史新低數據反映出臺灣遊資太多、客戶的資金需求太少,因此一定要廣大的中國市場找尋更大的空間,「中國是充滿希望的路,走起來非常、非常辛苦」,他希望在消金、財管等業務仍有競爭力的台灣人才,先要心態調整,大膽西進。
葉銀華則指出,各家外銀在中國共有240個辦事處、300多個子行和分行,佔中國銀行業總資產不及2%,仍大有可為,台灣銀行業在台灣都可以生存了,到大陸亦有生存機會。

斯裏達爾的“魔盒”是否將大放異彩?

守口如瓶多年之後,Bloom Energy公司首席執行官斯裏達爾終於揭開了燃料電池的神秘面紗。
www.fortunechina.com 2010年02月23日作者:Paul Keegan
斯裏達爾看起來有些緊張。他是被大肆炒作的燃料電池新創企業Bloom Energy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此刻,他正坐在會議室裏,為“Bloom Box”首次公開展示做準備。斯裏達爾現年49歲,在轉做管理前,他是一名科學家,儘管已經給這家位於加州桑尼維爾的Bloom Energy公司籌得了4億美元風險資本,但迄今為止,關於其公司創建8年來到底有何產品,他幾乎隻字未提。
斯裏達爾笑言:“我們公司創建8年來,這是我頭回與外人坐下來談論此事,所以,對我而言,這不是件小事。”
就這樣,這位善於言辭的機械工程師開始了他在媒體上的首度亮相,在這之後,他很快又將于周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60分鐘》(60 Minutes)節目中露面,本週三,他還將出席在矽谷舉行的一場大型新聞發佈會。Bloom將在會上面世,Bloom Energy董事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加州州長阿諾•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以及績優風險投資公司KPCB(Kleiner, Perkins, Caulfield & Byers)合夥人約翰•多爾(John Doerr)都將登臺。早在2002年,KPCB就開始追捧Bloom。[Bloom Energy的早期投資者還包括恩頤投資(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新聞發佈會將在位於聖何塞的eBay總部舉行,eBay是Bloom Energy的首批客戶之一,其他早期客戶還包括谷歌(Google)、沃爾瑪(Wal-Mart)、聯邦快遞(FedEx)以及史泰博(Staples),eBay首席執行官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估計會大談特談這些小黑盒子的潛力,斯裏達爾稱它們將“改變世界”。
從外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上的那些黑點將燈火輝煌。老式電網主要依靠煤炭發電,既不清潔也不可靠,現在,它將成為歷史,因為Bloom Box本質上就是微型發電站,可以安裝在你家後院、你們公司園區的大垃圾箱旁或是你們當地的電動車充電站,不過它們也能連接到電網上,就如同你的個人電腦連接到互聯網上。(貯存在鄰近氣罐中的)天然氣或生物燃料等碳氫化合物被抽進Bloom Box,就能產生大量可靠且更為清潔的電能,Bloom Box模組由陶瓷板層層堆疊而成,能組裝成任何尺寸。Bloom Energy表示,該裝置不振動、不發出聲響並且沒有味道。
斯裏達爾博士出生于印度,他曾帶領美國宇航局一群科學家開發該技術,以試圖在火星上維持生命。斯裏達爾手裏拿著一個Bloom Box模組,他說道,堆疊到一條麵包大小的模組,就能產生1千瓦的電能,足夠美國一戶家庭使用。斯裏達爾解釋道,生產該裝置之所以耗時日久,是因為他打造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整個行業。Bloom Energy于2002年創建時,斯裏達爾向風險投資者表示:“你們見慣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市場,但這個市場價值高達數萬億美元。”
在過去半個世紀裏,業內人士曾真誠許諾,也曾口出狂言,然而可惜的是,燃料電池行業的利潤至今尚未達到萬億或十億美元級別,甚至連百萬美元都不到,事實上,該行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據看過該公司經營計畫的風險投資者稱,2008年,Bloom虧損8500萬美元,與其他生產同Bloom產品高度相似的能量盒燃料電池公司基本相當。原因很簡單:燃料電池仍然價格過高,至少在實現市場化大規模生產前是如此。
穀歌(Google)告知《財富》(Fortune),在它位於加州山景城的穀歌總部,安裝了一個產能400千瓦的Bloom Box。不過,分析師表示,至於說穀歌是否真的信賴Bloom,就要看它敢不敢用Bloom Box來為其龐大的伺服器群提供動力,後者是谷歌賴以維生的業務基礎。
專注於研究新興技術的Lux Research公司高級分析師雅各•格羅斯(Jacob Grose)表示:“我認為Bloom絕對是被捧得太厲害了。Bloom的產品並無獨特之處,其他燃料電池公司做的東西也都跟它差不多。真正的問題在於,Bloom是否解決了燃料電池造價過高這個難題,我對此持懷疑態度。”不過,格羅斯強調,自己沒有見過即將公開面世的Bloom Box。
據格羅斯表示,Fuel Cell Energy公司的產品就與Bloom Energy十分相似。Fuel Cell Energy位於康涅狄格州丹伯利市,這家不愛炒作的小公司於1992年上市,在全球已經安裝了60多套燃料電池裝置,其公司客戶包括培珀莉農場(Pepperidge Farm)和威斯汀酒店(Westin Hotels)等。與Bloom一樣,Fuel Cell Energy尚未找出盈利之道,去年,該公司收入為8800萬美元,虧損7100萬美元。
擔著高風險的不只是Bloom一家,風險投資公司KPCB也脫不了干係,KPCB將自身後網路時代的前程都押在了可替代能源上,正期待打個大勝仗。事實上,投資Bloom是KPCB在綠色技術領域的首度嘗試,而斯裏達爾則自詡為福音傳教士,聲稱正是他讓KPCB看到了綠色技術的巨大潛力。斯裏達爾說自己曾對KPCB的合夥人表示:“我們的理念將改變世界。”他說:“他們對此深信不疑。”
斯裏達爾強調,自己從未承諾馬上會有回報,與互聯網新創企業不同,燃料電池公司屬於資本密集型企業,需要很長的孕育期。他說:“我在2002年就告訴過他們,做出商業化的產品大概需要8年,所以我們的進度正常。我當時對他們講:你們習慣了投資數千萬美元後獲得回報,但在燃料電池這個行業,你得先投資數億美元,然後才能看到回報。”
首個內部版Bloom Box耗時3年才研發成功,2006年,根據與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的協議,Bloom Energy將首個Bloom Box送到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接受測試。在經過兩年的測試後,Bloom Energy於2008年7月首次向公司客戶發貨,共有20家美國100強(Fortune 100)公司成為Bloom Box的首批客戶。
那麼,斯裏達爾為何選在這個時候發佈產品?其實他自己沒想這麼幹,而是客戶逼他攤牌。斯裏達爾承認:“客戶在向我們施壓,說假如我們繼續一言不發,它們就自己出去宣傳它們正在使用燃料電池。”
Bloom Energy的客戶為何急於公開此事?因為這是其施展公關的大好賣點,它們希望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注重環保。斯裏達爾說:“在面試中,這些問題確實被它們有意招聘的年輕人屢屢問及,譬如‘貴公司是否環保?’或‘貴公司是否注重可持續發展?’”
格羅斯表示,對於穀歌等公司而言,使用Bloom Box有助於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這樣一來,即便其能源成本因此增加,兩相權衡,也將是利大於弊。格羅斯說:“穀歌希望為自己塑造一個注重環保的形象,這有利於吸引人才,也有利於維護其全球品牌。即便它們因此暫時賠點錢,也還是值得的。”
是的,斯裏達爾終於敞開大門,將自己的寶貝呈現在世人面前,它能否能獲得市場青睞?讓我們拭目以待。

蘋果向好萊塢出新招

iTunes商店內有8,000部電影、50,000集電視劇,如今它要做的就是提升銷量。
www.fortunechina.com 2010年02月24日 作者:Philip Elmer-DeWitt
蘋果(Apple)總是大肆宣傳其應用商店(App Store)的產品下載量(截至1月份已達30億次)以及iTunes商店內的歌曲下載量(本周有望突破100億大關)。
但談到電影和電視劇的銷量,蘋果卻三緘其口。
蘋果公司願意談及的就是從iTunes商店裏“能”下載到多少好萊塢電影和電視劇。上方的表格取自蘋果自2005年10月開始銷售視頻以來不時提供給分析師的數字。五年後的今天,iTunes商店中的電視劇數量似乎已穩定在50,000集左右,而好萊塢電影的數量則持續緩慢上升,現在已超過8,000部(其中2,000部是高清電影)。
然而有關電影和電視劇銷售狀況的報告則少之又少。縱觀蘋果發佈的新聞稿和季度收益電話會議,我們僅發現三則和電視劇銷售相關的報告:2007年1月,銷量5000萬;2008年10月,銷量2億;2009年3月,銷量2.5億。而有關好萊塢電影銷售狀況的報告則更少:2007年1月,銷量130萬;2007年7月,銷量200萬;2009年3月,“銷售及租賃”量共計3300萬。而此時歌曲及應用下載量已高達數十億次。
難怪蘋果公司不斷施壓,欲與好萊塢達成新協議。
本週一早晨,媒體圈談論的熱點集中在布萊恩•斯德爾特(Brian Stelter)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上發表的一篇報導,其中談到好萊塢正抵制蘋果的銷售新招:蘋果欲將電視劇的售價從每集1.99美元降至0.99美元,同時以每月30美元的定價打包銷售“最佳電視劇”。
雖然美國公共電視網(PBS)已經開始以低於1美元的價格提供指定的的兒童電視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也暗示有意降低部分電視劇的價格,但上述舉措皆帶有實驗性質,旨在驗證是否真如蘋果所言,99美分是視頻銷量飆升的臨界價位。
一名電視網高管私下對《紐約時報》記者說:“我們願意嘗試任何事物,但重點在於‘嘗試’二字。”
斯德爾特補充道,定價馬上就會出來,因為蘋果公司急切地,“據一些電視網高管私下說是拼命地”想要在下個月iPad平板電腦面世之前攢足內容。
最新消息: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Bernstein)的有線和無線業務分析師柯雷格•莫菲特(Craig Moffet)對《紐約時報》報導持不同意見。
“該報導將問題簡化為需求數量會隨價格變化的需求曲線(demand curve)(倘若價格減半,銷量能否增長超過1倍),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一場控制權爭奪戰,問題在於內容提供商、分銷商、設備製造商以及應用開發商之間的終極平衡。對於內容提供商而言,根據價格乘以銷量計算出銷售收入後,必須考慮到由於可能存在替代效應,多項現有收入來源可能受到影響,這包括廣告、DVD銷售以及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聯網費收入,還包括其他或許有望增長的收入。”
說得直白一點,借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傑夫•紮克(Jeff Zucker)的名言,好萊塢到頭來是否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富達解聘兩名香港基金經理

英國《金融時報》 羅伯特•庫克森, 凱特•伯吉斯 香港, 倫敦報導 2010-02-25
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解雇了兩名駐香港的資深基金經理,理由是他們違反了公司的內部規定,將“個人利益置於公司利益之前”。
業界人士認為,兩位經理——黃良文(Wilson Wong)、張國煒(Kevin Chang)——此前在違反公司規定操作個人交易帳戶。富達拒絕證實或否認這一說法。
這兩位經理掌管14只基金,總共負責74億美元的客戶資金。兩人在富達工作均超過十年。富達在1月份暫停了兩人的職務。
富達國際駐香港發言人梅根•艾特肯(Megan Aitken)表示:“我們在例行檢查中發現了違反內部政策的行為。”她證實,包括個人投資在內,任何將富達員工的利益置於公司利益之前的行為,都違反其內部政策。“我們期望我們所有的投資組合經理均遵守最高的道德標準,在這起事件中,這些標準沒有得到遵守,”她說。
這些解聘的時機對富達來說比較尷尬。目前該公司的香港業務正受到國際投資者的密切關注,因為其明星基金經理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定於下月抵達香港,建立一隻6.3億英鎊(合9.71億美元)的投資信託基金,這只聚焦中國市場的基金將在倫敦上市。富達並未在歐洲大陸或亞洲推廣該基金,但波頓昨天現身愛丁堡,出席了面向英國投資者的密集路演活動之一。
艾特肯說,富達沒有發現張國煒或黃良文從事犯罪活動的證據。這將排除內幕交易、搶先交易(老鼠倉)以及接受不當禮物或招待等方面的監管違規。
張、黃二人此前負責的所有14只基金均已轉由富達亞太團隊其他基金經理掌管,其中包括王文瑩(Martha Wang)、Joseph Tse和Teera Chanpongsang等,均為公司老資格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