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Liu 2008-12-02 morningstar
不斷深化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對環球金融服務業以至全球經濟影響深遠。雖然中國的銀行業受次級房貸危機的影響不算深,各銀行的次按相關資產並不算多,但在風暴已經直接拖慢中國經濟的發展步伐,內地金融業亦難獨善其身,因此相信行業的前路將倍加艱難。不過,雖然前路險阻處處,我們相信內地銀行業有能力克服當前的困境,因此我們仍對其前景感到樂觀。
受環球金融危機打擊較少 – 但基金因素轉弱
自2004年起,中國政府對內地銀行業進行改革,允許內地銀行上市,以及鼓勵銀行探取以市場為主導的經營模式,以期提昇銀行業的管理質素,及發展以商業為本位的經營文化。這些大膽的改革在近年已經取得見不俗的成績 - 在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支撐下,不少銀行已經在股票市場獲得投資者的支持,而且銀行規模也迅速地擴張。 銀行規模迅速擴張,加上正面的利率環境及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長,在2006年及2007年協助內地銀行締造盈利高速增長的神話。另外,內地政府對企業的徵稅大減 (由33% 減至25%),並在2008年調整可扣稅項目,都為內地銀行帶來更多增長動力。在今年第三季,因稅率改變而帶來的盈利,平均佔內地銀行股22% 的按年純利增長。內地銀行業現時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仍低,因此受次級房貸危機的影響也相對較低。至今年年中,內地的上市銀行所有的美元債券總值1,230億美元,佔銀行的總資產不超過3%。因此,對這些次按相關資產的撥備對內地銀行衝擊有限。相反,內地的上市銀行在第三季平均錄得53%的理想平均盈利增長。
在審視內地銀行的基本因素後,或許投資者認為內地銀行股的股價表現應較其他地區的銀行股為佳,但在香港掛牌的六隻銀行股今年十月已平均重挫33%,自八月起更跌逾五成。究竟這深度的調整是市場恐慌還是基本因素轉差所造成﹖我們認為是後者。只要仔細審視這些內地銀行的基本因素,不難發展它們的基本因素並不如想像中強。
金融風暴深化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中國的雙位字數經濟增長原已經開始放慢,而當前的金融危機很可能會令已放緩的經濟增長雪上加霜。強勁的出口及地產項目的投資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向來舉足輕重,但可惜中國需要為這兩方面需要付上代價,而這兩方面的增長動力也非可持續。
中國的出口主要以低端產品為主力,而低勞動成本及大量的天然資產就成為中國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不過,當人民幣近年迅速升值,「中國製造」所帶來的低成本效益以不復當年。低端產品欠出路,中國正逐漸將出口的重心移向高端產品,也致力刺激內需,從而減少對出口的依賴。這轉變是一個漫長而苦的過程,而中國的中型企業將首當其衝。不幸地,這艱難的變革遇上了金融海嘯,全球各國對中國貨品的需求大減,令中國的出口雪上加霜。我們預計中國未來數年的出口增長將下跌至低於按年10%,也會有不少企業抵擋不住寒冬而倒閉。
蕭條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是中國經濟的另一隱憂。過去數年,人民幣的強勢刺激內地的房地產市道,投資者的憧憬推動投機活動,令地產市場出現泡沫。現在內地房地產的交易量與投資者信心都不斷往下沉,意味著這泡沫快將爆破。雖然內地整體的樓價於九月底時仍處於高水平,我們預計樓價在2009年仍然會繼續調整,令中國經濟面臨更大的挑戰。
經濟增長放緩對內地銀行的挑戰
現時中國經濟受內外的負面經濟因素交煎,令「硬著陸」的可能性大增,而「硬著陸」將從數方面打擊內地銀行。首先,更緊張的信貸收縮及對借貨的需求下降將令銀行的盈利增長進一步放緩;另外,工廠等用作生產的資產將出現更多空置,令內地銀行的不良貸款增加;第三,預期人民銀行將進一步透過減息來刺激經濟,內地銀行的淨息差(NIM)也會收窄,影響盈利能力。減息的行動已經展開,9月29日,人民銀行分別將信貨及存款息率下調27個基點至6.66% 及 3.60%,並進而在11月9日大幅降息108個基點,是1997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回顧歷史,這次減息很可能不是最後的,因為在1997-1998年的金融風暴期間,人民銀行大刀闊斧地將存款利率大降5.49%至1.98%。見現時的金融海嘯破壞力比十年前的風暴為大,我們預期存款利率將降至1.71% 水平,而借貨利率則會減至4.23%。我們預期來年將會有四至六次降息,令內地銀行的淨息差收窄至0.50% 以下,而這個跌幅將大損內地銀行的盈利。基於這些預測,我們預計內地上市的銀行2009年的平均盈利增長將放緩至10%以下,部份銀行甚至會錄得負增長。
長線前景仍樂觀
現時市場對經濟放緩時期的長度與深度都有不同的意見,因此對內地銀行業的前景也意見不一。不過,長遠而言,我們認為內地銀行業的前景仍相當亮麗。當然,我們很難預測壞消息到何時才會完,但至少有幾個方面確認了內地銀行業的前景。中央政府財政財務穩固,令政府可有多板斧及空間去對抗經濟發展放緩,最近中央的四萬億人民幣(相對於約5,900億美元)救市方案就是一例。政府史無前例的干預,令中國經濟有望倖免於原先所擔憂的急速放緩。
另一方面,內地銀行在借貨的審批上向來審慎,加上資本水平甚高,所以其財政狀況普遍穩健。至九月底止,內地上市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比率為13%,比法規要求的8%要高。在不良貸款平均只佔整體貸款的2%,但相關撥備卻達不良貨款總額的123%。由此可見,內地銀行的財政相當穩健,有助它們渡過未來的寒冬。
內地銀行仍不少的發展空間,例如開拓新的收入來源、提昇行政效率及加強風險管理等。始終內地銀行在世界的舞台上仍處於起步階段,發展空間自然不可估量。近年不少內地銀行更引入一些大型金融機構作策略性股東,此舉有仍它們吸納國際經金融機構的管理經驗及知識,也有助它們開拓新客源。在新的收入來源方面,企業貨款仍然是內地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但中國的13億人口及截至今年九月底時的20萬億人民幣(相等於約3萬億美元) 存款,將有助內地銀行在零售銀行方面大展拳腳,而非利息收入也有望成為新的收入支柱。整體而言,我們預期2009年仍然會是內地銀行業艱難的一年,而現時這些銀行股的大幅調整已某程度反映了這預期。但在中國經濟以至內地銀行業的發展基調未嚴重受損的前題下,股價的大幅調整反而提供了不俗的長線投資機會。不過,始終現時的經濟前景多變而複雜,從風險管理的考量上,投資者只宜投資於估值較低的銀行股。
筆者電郵 peter.liu@morningsta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