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09.05.09
陸資來台題材炒熱本周台股,瑞士信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對此卻澆了一盆冷水,陶冬昨(8)日指出,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QDII)對台股的台股市值及成交量影響微乎其微;至於陸資投資台灣企業,預估兩岸企業結盟會有一些個案,但數量會較預期少。
金管會日前發布陸資投資台股等管理辦法,正式開放陸資來台進行財務性投資,加上中國移動公司擬以私募入股方式與遠傳展開合作,引發台股近來的陸資熱,包括金融、營建、資產等陸資可能投資的標的,都呈現急漲。
對此,陶冬昨天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兩岸互動需要時間,培養互信、進行融合,目前各方條件並未成熟,市場對所謂陸資來台的炒作,已有點過分,大陸QDII投資台股之事,更是「捕風捉影」。
陶冬表示,大陸的QDII基金多是在2007年秋季成立,旋即碰上金融海嘯而受傷慘重,其中不乏淨值跌了六、七成者,目前仍在「舔傷」休息階段,要大舉擴張市場的機會不大;另行集結新的QDII基金也不容易,因此,現階段不太可能對台股有所挹注。
陶冬說,他每周都與大陸的QDII基金經理人會談,至目前為止,沒有一位大陸QDII基金經理人向他詢問台灣市場,顯示對台股興趣不大。此外,大陸QDII能來台投資的資金,最多也只有10億美元,占台股市值及成交量的比重,可說是微乎其微。
至於陸資投資台灣企業,陶冬認為,兩岸企業結盟會有一些個案,但數量會較預期為少,因為結盟後,必須產生綜效,對企業才有助益,以中國金融業與台灣金融業合併為例,「我不認為,兩者合併有何好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