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中國經濟面臨長期增長挑戰

2009年 05月 11日華爾街日報
中國大規模的刺激資金使其經濟以快於大多數人預期的速度穩定了下來。但中國政府尚未啟動深層次的結構性改革﹐而為了在刺激資金用完後繼續保持經濟的增長﹐這樣的改革是必需的。
中國在保持短期增長方面令人欣喜的成功可能令其忽視長期的挑戰。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國不能進一步解除其計劃-市場混合型經濟所受的條框束縛﹐其勞動生產率有可能無法繼續顯著提高。
在城市中﹐贏利豐厚的業務仍為國有企業保留著﹐私營企業在向這些領域擴展方面受到限制。在農村﹐市場化改革自上世紀90年代後就日漸式微﹐令農民缺乏投資土地的積極性。
政府官員不斷說﹐金融危機並未改變中國的基本面優勢﹐如龐大的國內市場和具有競爭力的勞動力。或許此言不謬﹐至少在人口老齡化改變這種狀況前是如此。但中國所處的全球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幾年裡﹐出口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今年全球貿易出現了幾十年來的首次萎縮。隨著美國消費者今後預計會將更多資金儲蓄起來﹐他們將不再是中國產品無止境的需求來源。
因此﹐如果中國想要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就需要出現一個能替代其龐大出口的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警告說﹐亞洲以出口帶動的增長策略可能不會再獲得過去那樣的高回報了。
在美國﹐奧巴馬總統在刺激措施之外還啟動了醫療保健、教育和能源使用等方面的長期性改革。人們對他的批評是戰線拉得太長。而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的批評則是﹐他們做得太少了。在華研究公司龍洲經訊(Dragonomics)的董事總經理葛藝豪(Arthur Kroeber)說﹐刺激措施只是一種權宜之計﹐而非真正的解決辦法。
在中國經濟上一次明顯放緩之際﹐即1997年至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政府採取了刺激措施與大規模經濟改革雙管齊下的做法:對城鎮住房實行了私有化﹐重新謀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次﹐政府再次增加了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希望以此支持短期增長﹐但迄今為止還沒有採取重大的自由化舉措。
今年﹐政府推出了幫助農民購置車輛和電器的補貼計劃﹐這是振興在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方面均落後於城市的農村地區的措施之一。這樣的臨時性支持並不能替代消除農村居民在改變命運上遇到的障礙﹐比如為農民融資提供方便。總部位於巴黎的跨國研究機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數據顯示﹐鄉鎮企業佔中國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不過獲得的銀行貸款卻只有5%左右。
貫徹實施政府近來作出的保護農民土地權利的承諾﹐向農民頒發書面土地權證﹐阻止地方官員沒收房產﹐這些措施將鼓勵農民投資長期性的改進工作。不過﹐農業只是中國經濟的一小部分(去年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在其他國家農業也往往是增長相對較慢的行業。因此﹐提振中國未來增長和生產力的最大潛力在農業之外﹐或許是服務業。近年來製造業的飛速發展得益於政策的支持──外資從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進入中國﹐國內企業之間競爭激烈。
不過﹐國有企業仍在交通運輸和通信等關鍵性服務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很多經濟學家說﹐消除私營企業進入這些行業的障礙﹐將提高整體經濟的效率﹐鼓勵盈利行業湧現一波新的投資潮。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家張曉京說﹐我們不能把這塊肥肉留給國營部門獨享﹔我們需要向私人投資打開大門。張曉京等人將之與1998年的房改作對比﹐當時將住房從一項政府福利變成市場商品的做法引發了一波新的公司投資和消費支出。如今政府內部的一些因素正在催生類似的變化。
中國央行上週在季度報告中說﹐儘管穩定經濟增長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加快經濟重組、創新和改革的步伐。
不過這可能會與中國政府的另外一個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創建全國性龍頭企業--發生沖突。儘管國有企業近年來積累了創紀錄的收益﹐政府卻一直不願拿取它們的利潤﹐或是引入更多的競爭。中國為數不多的幾個獨立智庫之一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張曙光說﹐問題是政府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著太多的資源﹔政府自身的利益與之息息相關。
Andrew Bats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