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增長的背後

2009年 05月 13日
雖然全球經濟形勢低迷﹐但中國4月份的銅與鐵礦石進口再創紀錄新高﹐而國內市場供過於求的風險也隨之升溫。
週二公佈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4月份銅、銅合金和銅半成品進口量為399,833噸﹐較上年同期增加62%﹐刷新了3月份剛剛創下的紀錄。鐵礦石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33%﹐至5,700萬噸的紀錄新高。
然而分析師指出﹐政府的收儲政策、以及國內部分商品價格上漲引發的套利交易才是中國大宗商品進口上升的主要因素﹐不應將這種增長誤讀為實際需求復甦的跡象。
中國經濟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諸如汽車銷量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超過預期﹐以及製造業企穩等等。但是﹐由於對原材料的最終需求尚未出現令人信服的增長﹐此番主要由中國需求推動的全球商品價格漲勢越發可能是“命”不久矣。
舉例來說﹐由於中國銅儲備增長﹐自年初以來持續走高的銅價在過去一個月出現了回落。南華期貨(Nanhua Futures)研究部負責人朱斌表示﹐市場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消化那麼多的銅﹔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價格回調﹐尤其是銅價。
同樣地﹐分析師認為﹐鐵礦石進口之所以會上升﹐是因為國內鋼鐵企業希望抓住現貨價格下降的契機。儘管如此﹐中國的鋼鐵行業仍是境況不佳﹐全行業今年第一季度從去年同期盈利人民幣441億元轉為虧損人民幣33億元。
分析師指出﹐庫存增長帶來的影響可能會在6月份之後的進口需求走軟中得以體現。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相信這樣的跡象會越來越多﹐可能首先在中國進口數據的下降上傳遞出來。
Chuin-Wei Yap
(“中國日誌”(China Journal)關注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的發展變化﹐《華爾街日報》獲獎團隊數十位記者傾情獻稿﹐Sky Canaves主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