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30 中國時報
美國保險業鉅子「美國國際集團」(AIG)今年九月一度瀕臨破產,迫使聯邦政府出資八百五十億美元接管。《紐約時報》廿八日獨家報導,AIG垮台的引爆點是遠在大西洋彼岸的子公司──一家默默無聞的「AIG金融商品公司」(AIGFP)。
AIGFP總部位於英國首都倫敦,員工三百七十七人,然而就是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拖垮了員工十一萬六千人、資產超過一兆美元、營收超過一千一百億美元、據點遍布全球一百卅個國家的AIG。原因不外監督控管過於鬆散、盲目相信財務風險模式、優渥薪酬鼓勵不負責任的冒險,都是近年國際金融圈的通病。
AIGFP前任執行長、現年五十三歲的卡薩諾(Joseph Cassano)是整個事件的核心人物,他在AIG任職超過廿年,曾經被視為前任執行長葛林伯格的接班人選,但是他大肆炒做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結果,使自己與公司在金融風暴中遍體鱗傷,今年三月被迫辭職下台。
卡薩諾與AIGFP從十年前開始提供「信用違約交換」(CDS)這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為銀行的抵押資產提供違約保險,標的主要是公司債與不動產抵押貸款擔保證券(MBS)。只要資產品質健全,AIGFP坐收高額保費,幾乎穩賺不賠。而且它的營業類型屬於商業銀行而非保險公司,監管法規也較為寬鬆。
Moss註: 以MBS為例,房貸戶向某銀行貸款70%,還款期限20年,往後20年每月固定必須償還銀行房貸本金以及利息,房貸成為銀行固定收益。但銀行想活化資產,因此,將房貸集合起來後,交由發起人出售,銀行可立即獲得一筆資金,以做為更有效率的投資;投資人在購買MBS後,可分享房貸戶原本要歸還銀行的房貸本金和利息。
頭幾年AIGFP確實意興風發,營收從一九九九年的七億三千七百萬美元膨脹至二○○五年的卅二億六千萬美元,營業淨利佔集團比例也從四.二%竄升至十七.五%,儼然是AIG的聚寶盆,員工平均年薪逾一百萬美元。
只可惜好景不常,二○○七年次貸風暴來襲,MBS價值一路狂跌,AIGFP被迫不斷追加擔保品,連帶拖垮母公司的財務。二○○七年第三季,AIG公布CDS部門虧損三億五千萬美元,從此陷入「虧損擴大、信評調降、股價狂跌」的惡性循環夢魘。今年第二季,AIGFP失血兩百五十億美元,聚寶盆成了無底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