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全球製造業出現起色

英國《金融時報》拉爾夫•阿特金斯(Ralph Atkins)法蘭克福、 西蒙妮•巴里博( Simone Baribeau) 紐約報導 2009-08-04
全球製造業已明顯進入反彈。昨日的各項調查報告顯示,美國和歐洲大陸工業活動的萎縮顯著放緩,而英國工業已返回增長軌道。
這些樂觀結果進一步證明,世界各主要經濟區在7月份企穩,拉近了恢復增長的前景。
“各國都在獲益於各自所有出口市場的好轉,從而放大了整體效應,”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克裏斯•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該機構編制歐洲和亞洲的採購經理人調查。
然而,經濟學家警告,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恢復穩健的增長仍非定局。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首席經濟學家馬可•阿隆齊奧塔(Marco Annunziata)表示,近期的好轉主要反映出企業補充庫存,並受到了中國反彈的提振。“我擔心,世界經濟沒有保持增長的耐力。”
在美國,7月份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上升4.1點,至48.94點,為2008年8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之前——以來最慢的萎縮速度,儘管仍是連續第18個月出現萎縮。該指數以50點為分界線,高於50標誌著活動擴張,低於50標誌著活動萎縮。
顯示未來增長前景的新訂單和生產指數,在7月份雙雙上升。新訂單指數躍升6.1點,至55.34點,為2007年12月以來第二次出現擴張,而生產指數上升5.4點,至57.95點,為連續第二個月上升。
“總體而言,很難說服許多製造商相信,我們即將迎來復蘇,但資料表明,假如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我們將在第三季度看到增長,”美國供應管理協會主席諾伯特•奧爾(Norbert Ore)表示。
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經修訂後調高,呈現1998年開始調查以來第二強勁的升勢。該指數雖然從6月份的42.6點升至7月份的46.3點,但似乎仍然表明,歐元區16國的復蘇滯後於美國和英國。
在歐元區的好轉中,德國起到了最大的推動作用,該國指數出現創紀錄升幅,且新訂單量自去年6月以來首次上升。相比之下,義大利製造業的復蘇似乎相對滯後。
但是,Markit對英國製造業指數逆轉的形容是“非凡的”。參與編制調查的英國皇家採購與供應學會(CIPS)行政總裁大衛•諾布林(David Noble)稱,英國製造業“已明顯擺脫了今年早些時候的直線下落”。
英國的指數從6月份的47.4點升至7月份的50.8點,自2008年3月以來首次升至50點以上。
根據上周公佈的資料,日本製造業也已恢復擴張,而根據里昂證券(CLSA)編制的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中國製造業生產在7月份進一步反彈,達到2008年5月以來的最快上升速度。該指數從6月份的51.8點升至7月份的52.8點,標誌著連續第四個月擴張。
印度採購經理人指數7月份保持在55.30點不變,反映出訂單量的擴張。不過,該國6月份出口連續第九個月下降,增強了印度政府對受到全球經濟下滑重創的本國製造業出臺新援助措施的可能性。
印度政府昨日宣佈,6月份,印度出口同比下降近28%,跌至128億美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