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拉美基金 9月跌22%

2008/10/02 經濟日報
9月台股慘跌,海外基金績效也因為金融風暴衝擊,至少有一至二成的跌幅。拉美基金受原物料價格回檔與資金抽離雙重打擊,單月平均跌幅達22%最重,身處風暴中心的美國市場,反倒因資金回流與美元走強激勵,跌幅僅10%最抗跌。
資產管理業者建議,滿手新興市場投資標地的投資人,宜檢視手中部位市場的成長前景,汰弱留強保留一至二檔最具投資價值的新興市場型基金即可,或以區域布局方式分散單一市場風險當做投資核心。
Lipper統計,9月以來台灣核備的881檔海外基金平均下跌9.24%,其中650檔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11.80%,185檔債券型基金平均下跌2.68%。
美國股票基金及全球型基金跌勢相對較淺,印度、東歐、台灣及拉美等新興市場基金在法人資金抽離的拖累下跌幅較重,尤其具商品原物料題材的拉丁美洲股票型基金在能源原物料商品走跌的影響下修正幅度最大,績效敬陪末座。
市場擔憂經濟難大幅好轉下,固定收益產品吸引力反而大增,資金流向公債等避險性資產,高等級政府債成為主要抗跌標的。統計9月海外債券型基金績效表現,平均僅下跌2.68%,美國債券型基金上漲0.43%,為唯一收紅的債券類別。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若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1998年俄羅斯政府倒帳與LTCM破產事件、2001年阿根廷金融風暴,及2007年以來的美國次貸危機等四個重大利空年度,以花旗全球政府債券指數與花旗美國政府債GNMA指數各做50%的平均配置,新台幣計價平均單年漲幅可達12.97%,展現政府債市在股市下挫風暴期間的資金避風港角色。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美國7,000億元紓困方案周一雖遭國會否決,但此項計畫仍有敗部復活機會,不過也提醒投資人,金融機構財務危機仍未結束,未來美股與全球股市大幅波動恐持續,建議投資人仔細檢視自身投資屬性與風險承受度,調整投資組合中股債的配置比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