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中國崛起 撼動世界

中國時報 2007.12.24 
年產值逾兆元的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出口主要動能,亦帶動了新竹地區的繁榮。隨著中國的崛起,兩岸經貿大幅成長,越來越多的台幹派駐大陸,竹科白領消費主力的外移,使得新竹地區原本高朋滿座的餐廳大受影響,生意大不如前。
「以前電子新貴經常來光顧,現在都去了大陸。」在新竹開設山東麵食館的翟久恕感嘆,許多老主顧跑到大陸去了,以前每周上館子,現在久久才來一次,生意差很多。翟久恕在新竹市區的麵食館很有特色,園區的外籍工程師也經常來光顧。他說,經營十多年麵館,這半年來最慘,「麵粉、沙拉油,什麼都漲,客人卻變少了。」
台商外移大陸 至少百萬
竹科帶動新竹市的繁榮發展,新竹市民平均可支配所得高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台北市。竹科新貴的消費力一直很驚人,整個竹科仍在成長,翟久恕怎麼也想不到,客人竟然也會變少。
「客戶都到大陸去了,我們撐得很辛苦。」在新竹專門做機場接送的老張說,三年前新竹到桃園國際機場的客戶接不完,當時他有廿七輛車,沒想到大環境變得這麼快,去年客戶剩下不到一半,今年起他把車子縮減到三部,油價一直漲,他不知道還可以撐多久。
隨著中國的崛起,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產業一波波外移,中高齡失業人口持續增加。新一波的趨勢則是越來越多白領工程師與中高階幹部被派到大陸去,由於駐大陸的時間拉長,回台灣的次數降低,這些消費主力的逐漸流失,使得台灣的民間消費低迷。官方統計,目前在大陸的台商逾七十五萬人,民間估計至少在一百萬人以上。
衝擊波及全球 歐美緊張
老翟與老張沒想到,麵粉與汽油大漲,都是拜中國這條巨龍崛起之賜。中國對能源的需求急速增加,國際油價猛漲,歐美國家積極推動乙醇等生質能源計畫,導致汽車與人搶奪糧食;中國沿海地區所得大幅成長,民眾對肉類的需求是二十年前的二.五倍,使得同時做為飼料的玉米、小麥等供不應求。《經濟學人》指出,在這二大因素交互影響下,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機構預測,未來十年,糧食的價格還會上漲一至二成。
中國崛起,全世界都受衝擊。中國今年鋼鐵生產量占全球產值的四成,比美、歐、日三強加總起來還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輸美鋼管在短短二年內成長一倍,美國鋼廠紛紛倒閉,數以千計的失業工人把矛頭指向中國。「我們是與中國政府競爭,而非中國的民間企業。」美國紐澤西州一家鋼鐵公司的執行長羅倫(Armand Lauzon)表示,由於來自海外的競爭,這幾年他連續關了五個廠。
中國成為美國最大貿易逆差來源,也使得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布希政府指控中國以不公平的補貼扶植出口業者,加上人民幣匯率嚴重低估,對美國形成不公平競爭。民間的壓力迫使美國國會要求自明年起對中國輸美的鋼管提高關稅。
我對大陸出超 再創新高
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對人民幣匯率遭低估,更是不滿。雖然人民幣這二年升值了十%,不過,自二千年以來人民幣對歐元貶值了廿五%。倫敦《金融時報》指出,中國鋼鐵大舉進攻歐洲市場,歐洲製造商也面臨裁員減產的威脅,因此向歐盟申訴,要求課徵中國的鋼鐵四十%的反傾銷稅。此外,中國出口的玩具、牙膏與食品頻頻出問題,歐盟貿易代表十一月底在一場高峰會中向中國副總理吳儀嚴正抗議,雙方針鋒相對。
中國大陸自一九七九年改革開放以來,逐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台商扮演了關鍵角色。兩岸在二○○一年同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台灣對大陸的投資與貿易急速成長。依經濟部統計,台灣對大陸投資累計約六一八億美元,占對外投資比重約逾六十三%。民間預估台商累計投資大陸金額在一千五百億美元以上。
在貿易方面,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地區,占我國出口比重逾四成,同時是我國最大出超來源。財政部統計,截至今年十一月底我對大陸出超達六三七.五億美元,今年將再創歷史新高。
再不設法因應 將更孤立
「中國參與全球化最大意義是世界忽然增加了七億的勞動力與十三億人口的市場。」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指出,中國崛起效應下,台灣的貿易條件惡化,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減少,商品價格的變化帶動國內工資下跌,造成所得分配不均。如果台灣對中國的全球化無所因應,將成為無辜的受害者。
在全球化效應下,遠在地球另一方的墨西哥,也因為中國低廉的工資而大受衝擊。墨西哥原是進入美國市場最佳地點,近年跨國企業直接到中國投資,墨國失業率上揚,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中國造成的衝擊是全球性的,大家都受到威脅。」辭去立委的劉憶如指出,台灣朝野忙於政治鬥爭,卻忘了世界的變化,台灣其實擁有許多優勢,加速兩岸直航是關鍵,台灣不能被排除在全球供應鏈之外。
中國企業走出去 威脅全球台商
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後,跨國企業大量進駐中國,而中國企業也紛紛赴海外上市,台商逐漸被邊緣化。這些年來台商利用大陸廉價工資與土地,成為全最大代工廠,如今,中國大陸不再需要台商了,台商必須建立新的發展策略。
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指出,中國的全球化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貿易全球化(一九七九至一九九三年),中國在短短十四年間發展成貿易大國;二是投資全球化(一九九四至二○○一年),以招商引資為主軸,成為第一大外資接受國;三是制度全球化(二○○一年迄今)。台商在前二階段扮演重要角色,第三階段則逐漸被冷落,因為大陸不太需要台商了。
「台灣數十年來以出口為導向的成功模式非調整不可。」陳添枝說,中國在第三階段以制度改革與全球市場接軌,鼓勵企業走出去以取得海外資源,顯示大國興起的企圖,無須台商牽線與奧援。中國反而透過各種區域間貿易協定,如東協加三,使台灣出口導向的跨國營運布局策略面臨困境。
在新策略下,台商甚至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障礙。陳添枝指出,台商逐漸被取消出口優惠,被要求繳交更高的營所稅,台商所產生大量能源與廢棄物,變成節能與減廢的對象。因應明年將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台商也必須提供員工更多的福利。
陳添枝認為,面對這個新挑戰,台商必須發展出新能力,能與中國互補,如果與中國市場脫鉤,台灣成長力道勢必受影響。
只要開放 中小企業猶有熱能
台灣中小企業的競爭力非常強,既全球化又在地化。台中起家的文具業者行銷全球八十六個國家,非洲也有他的足跡;做成衣的聚陽是沃爾瑪的主要供應商,今年每股盈餘超過九元;發跡於苗栗的年興紡織,牛仔布產量是全球第一名。
「台灣中小企業的競爭力這麼強,因為他們早就全球化。」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高承恕指出,台灣民間企業的生命力很強,他們很多不是靠政府扶植,沒有減稅優惠,而是靠自己單打獨鬥闖出一片天,他們是「自強牌」。
台中白手起家的黃俞雄,三十年前就自創品牌,以「EXCELL」品牌行銷全球,從美國洛杉磯到俄國莫斯科,都有他的產品,如今公司不到一百人,年營業額可以做到八億元,毛利率還有二位數,比筆記型電腦代工好很多。
「大家以為傳統產業慘兮兮,其實只要有目標,有策略,傳統產業還是很有前景。」黃俞雄說,他們專做高品質文具,多數代工廠在台灣。透過不同國家的設計師可以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掌握最新潮流。除了自有品牌外,他們也做ODM,把設計好的產品委託國際大品牌銷售,客戶成長,他們也跟著成長。
「傳統產業的全球布局早在民國七十年代開始了,他們每天面對全球競爭,做不好,早就被淘汰。」高承恕舉例說,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棒球,十個中有一個是台灣做的,這家公司原在高雄鳥松鄉,為了降低成本,現在到大陸去了。不過,有些業者根留台灣,把製造部分外包出去,還是很有競爭力。
「政府不要怕台商出走,只要大環境變好,台商一定會回流。」高承恕說,兩岸直航之後,回流的台商會更多。面對中國崛起與世界經濟重組的大變化,政府應有更開放的政策,不要當絆腳石。
文化自閉 下下策
面對中國的崛起,台灣許多政治人物不斷強調主體性,卻忽略了中國在國際上日益強大的影響力。香港城市大學傳播研究中心所長李金銓憂心忡忡指出,台灣政治人物把本土化加以簡單化、絕對化,這會讓台灣的路越走越窄。他建議,台灣的媒體應加強國際新聞的質量,不要被政治新聞綁架。
「本土化與國際化不是對立的」李金銓指出,一個健康的社會當然要有本土的關懷,但本土事務應放在國際的架構下來談。面對中國的崛起,台灣應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定位,而不是把門關起來甚至忽視中國的存在。
「台灣的媒體對國際新聞的報導實在太少了,多數的議題都是圍繞著政治。」李金銓表示,這是他很憂慮的一點,媒體應多報導國際大趨勢,其他國家如何因應中國的崛起,特別是與民眾切身相關的國際新聞。例如,中國最近在非洲有很大的投資發展,究竟為什麼?有什麼影響?台灣的媒體好像被藍綠對立與統獨等政治議題所綁架。
從經濟的角度分析,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指出,全球化與在地化未必是互相排斥的。全球化趨勢有相當一部分源自資本主義逐利行為的擴張,而資本主義活動又以知識經濟與網路經濟最具一元化侵蝕性,例如電腦與網路普及,寫字的功能降低,傳統書法藝術受到極大的威脅,電腦繪圖技術日益成熟,傳統刺繡藝術也更容易受威脅。
面對中國躍升為亞洲經濟與東亞區域主義的龍頭,台大政治系教授朱雲漢指出,台灣部分人士感到徬徨無助,擔心前景堪虞,刻意築起一道高牆,甚至剝奪了自己與十三億人深度溝通與良性互動的機會。其實,台灣沒有理由畏懼,更沒有理由不知所措,台灣本來就是東亞貿易網絡中心位置,是儒家文化圈的一部分。
轉型正義綁選票 政治更亂
台灣民主紀念館拆匾事件引發社會關注,雖然執政黨高喊「轉型正義」,但時機適逢選舉前夕,不少學者專家反省指出,轉型正義不能是政治報復,如果最後淪為選舉操作,只會讓台灣政治陷於動盪不安。
平穩轉換 不應否定過去
時報文教基金會日前舉辦「公與義研討會」,與會者關心民進黨近來啟動一波「去蔣化」聲浪,包括「中正紀念堂」更名和拆匾事件等動作,操作過程過於粗糙,恐怕只會進一步造成社會分裂和對立。
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指出,轉型正義建立在歷史轉型基礎上。台灣社會從威權支配到民主政府經歷和平改革的過程,由於時間拉得很長,權力更迭程序和歷史銜接有太多重疊,並不像革命或政變手段,使得政治時期劃分一清二楚。
他強調,台灣歷史轉型從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到陳水扁,幾任領導人都是在前人未完成改革基礎下進行下一波施政,民選總統的政治改革,並不是完全否定過去政府,而是以循序漸進以和平方式穩定轉換。
手法粗糙 流於政治報復
他更批評說,扁政府每次討論轉型正義的歷史問題,都選擇在重大選舉前提出,以選票和政黨利益考量主張轉型正義,歷史不但沒有得到糾正,社會也沒有趨於祥和,政治更是動盪不安,「這是政治報復,不是轉型正義。」
研究空間規劃的台大城鄉所所長夏鑄九也質疑說,空間解嚴的重點應該是「解密」,解除威權統治的神話,並不只是「拆除」,但扁政府作法,用粗暴手段強行更名拆匾,這樣豈不是複製過去同樣威權壓迫的統治形式?
他舉例,墨索里尼威權統治期間,曾在羅馬市中心蓋了一座紀念建築,成為法西斯精神象徵,但結束威權後,義大利人也沒有拆除,還是留在當地,但早就瓦解統治神話,根本就不會有影響。
命名爭奪戰 更撕裂社會
夏鑄九說,不少發展中國家,以為拆除就可以去除威權神話,其實效果都不好,轉型正義不是盡其所能拆除改變建築,難道中共取得政權就要拆毀紫禁城?
台大政治系教授江宜樺也舉南非為例,南非結束黑白種族隔離政策後,有些地方曾經因為白人統治而更名,理應恢復,但像在約翰尼斯堡不斷有新建築,也都由白人統治命名,等到黑人領袖曼德拉上台也不會隨便改。
江宜樺表示,南非黑人若要加強黑人歷史記憶,大可以在新建築或新街道重新命名,不必不斷進行名稱爭奪戰,這樣會沒完沒了,社會只會擴大分歧。
他強調,轉型正義必須要很細膩,國內最近一連串更名拆匾活動,粗糙行使轉型正義,甚至誤用,流於「以暴制暴」。
宜由民間出發 理性對話
「轉型正義不是惡質化的政治討債公司,讓政治人物從中獲取政治利益。」台大政治系教授朱雲漢也指出,轉型正義應該以民間社會為主體,經過審慎思考對話,非以國家力量強行介入,尤其對於歷史評價解讀,必須回歸當時時代背景,絕非簡單善惡對立二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