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 Lex專欄 2010-04-20
一個涉及3000多億美元的問題仍有待解答:危機過後,銀行的正常盈利水準是多少?最重要的因素是各銀行的根本盈利能力。但緊隨其後的因素,是監管部門對該行業的整治力度。花旗集團(Citigroup)昨日發佈的財報,應該可以證明前一點。另一方面,銀行類股在上週五的重創後企穩,表明投資者認為美國證交會(SEC)對高盛(Goldman Sachs)的指控不會蔓延到其他銀行。
評估銀行核心盈利能力上的困難在於,銀行業仍在發出好壞參半的信號。在花旗,證券和銀行業務收入較上季度增長了一半,但較去年同期卻下降了19%。此外,淨收入增長逾10億美元,加之信貸成本和支出有所降低,幫助提升了業績。花旗對成本的控制值得讚賞,但如果大好局面持續下去,銀行業會不會再度掀起支出狂潮呢?
而且,我們還不能肯定現在的形勢大好。花旗幾乎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資產增長,平均存貸款額也有所下降。同樣下降的還有抵押貸款數額。在原以為火爆的亞洲和拉美市場,花旗零售銀行業務的收入僅與上季度持平;儘管總體信貸趨勢正在改善,但虧損仍有所上升。當全球經濟的另一條腿也支撐不住時,側重于零售客戶的花旗尤其容易受到影響。
不過,如果全球經濟復蘇,舉債經營的銀行就會蒸蒸日上。但投資者如果以為SEC的起訴只是高盛的麻煩,那就錯了。全球政界人士仍在盯著銀行業,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奧緯諮詢(Oliver Wyman)估計,如果他們以高盛為藉口來推行懲罰性改革,那可能會使銀行業的股本回報率減少至多8個百分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投資者都不會知道銀行的正常盈利水準到底是多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