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2 旺報
2008年開始,WTO關於外資進入中國大陸糧食流通領域的過渡期結束,外資可以在大陸進行糧食收購、銷售、儲存、加工和進出口等經營,跨國糧商已經將觸角伸向流通領域,布局東北糧食物流,控制倉儲和物流,掌控採購主動權,進而控制農民種植意向,與國際糧商掌握南美大豆市場的模式如出一轍。
由於大陸糧食物流產業尚不成熟,大型糧食貿易和物流企業,對大陸糧油市場的整合還不夠,跨國糧商趁虛而入。去年就有超過4000萬噸的外國大豆堂而皇之地流入大陸,連續第5年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有序吞食大陸市場
大陸大豆市場的開放,對跨國商人而言是一大利多;第一步先拿下供應鏈管控,這是洋商強勢切入中國大豆壓榨產業,進而控制大豆的採購權的先聲。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司偉說,檢視跨國糧商在大豆供應鏈方面的布局,可說是符合經濟規律,有序地吞食大陸市場。
大陸的大豆多半非屬基因轉殖,進口則反之。不過目前非基因轉殖的大陸自產大豆,卻沒有在市場上占到便宜。
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和中華油脂網主編郭清保都認為大陸目前的大豆市場尚屬脆弱,對開放趨勢下進入的外商毫無招架之力,「市場機制在應對國際市場,在融入到WTO的規則當中,缺乏一些有效的應對方式和措施。」王小語甚至怪罪到「WTO網站是純英文的,連農業專家都難解讀,何況是想利用其規則保護自己弱勢產業的大陸農民呢!」
跨國糧商採取併購、參股、合資等形式,此前已趁勢低價殺入並控制了大陸近60%的大豆壓榨企業。等於宣告大豆流通的上游被外資控制。
專家憂步巴西後塵
一些跨國糧商已開始在山東、河南等糧食主產區建立或併購糧食加工企業,甚至有跨國糧商在江蘇等省準備建立糧食收儲企業。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大豆加工和貿易被外資全面掌控,大陸的大豆供應及飼料工業、畜禽、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將全面受制於外資;而傳統豆製品、肉、蛋、奶及水產品供應將面臨挑戰,嚴重危及到食品安全。
消息顯示,巴西大豆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獲益的卻是跨國大糧商。如美國某巨型大盤商,其在巴西主要大豆產區就有50座糧倉,6個大豆加工廠,4家榨油廠,在巴西4大港口擁有專用碼頭和運輸車隊。現在大陸的業界人士似乎從巴西看到他們不願看到的未來。
泥地挖寶 高盛養豬黑石賣菜 嗅到大陸打房氣息 外資鎖定炒作農產品
大陸農業目前正面臨國際資本不斷入侵炒作、劃地為王的處境。除了高盛集團先後成功收購大陸肉製品龍頭雙匯集團以及重量級食品企業雨潤集團股權外,著名的黑石集團更順利入主大陸最大蔬菜物流業壽光物流園,一夕之間,農產品竟成為外資鎖定炒作的新對象,為大陸農業的未來埋下不可知的變數。
近一年來,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加強,大陸中央強力調控房地產業,國際資本遂將目光轉向大陸農產品市場,使得大陸農產品正得到越來越多國際資本的關注,尤其是去年延續至今的大蒜、辣椒等農產品價格一路飆漲,除了受到旱災等天候因素影響外,其中更不乏有外資介入炒作、推波助瀾的身影,顯示過去以投資金融、房地產為主的外資投資集團,相中大陸最具市場開放性及競爭性的農業產業,揮金「入」土的力道已越來越深沈。
黑石併壽光物流園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黑石集團。根據《證券日報》的報導,由黑石集團所掌控的基金已經與壽光物流園達成協定,將在壽光物流園於香港上市前,對其進行約6億美元的投資,以持有壽光物流園3成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黑石此次之所以取得的壽光物流園股權,主要來自於大陸唯一上市的農產品公司「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轉讓壽光物流園股權,對照黑石集團的積極布局,大陸當地企業對於農業的態度迥然不同。
高盛一口吃下雙匯
事實上,早在美國黑石集團收購壽光物流園之前,高盛集團就已經在2006年成功取得大陸肉製品企業龍頭雙匯集團的100%股權,使得雙匯集團一夕之間由大陸本土企業變身為外商獨資公司,而雙匯最大的競爭對手雨潤集團,其13%的股權也已由高盛掌控。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盛宣布併購雙匯後,大陸豬價一路大漲,但在2009年高盛公告將減持大部分雙匯股權後,大陸豬價又一路慘跌,其時間上的巧合,十分令人稱奇。
另外,大陸最大的乳酸菌奶飲料廠「太子奶」也在花旗銀行的牽線下引進大量外商資金,惟在海外上市失敗後,一度面臨被外資股東清算的命運,目前則是傳出母公司為美國軟銀的軟銀中國創業投資公司有意以5億元(人民幣)收購太子奶,惟此一消息並未獲得軟銀中國的證實。但此一現象則是顯示除了蔬菜及肉製品外,乳製品的龐大商機也讓太子奶的股權成為各大外資巨頭競相追逐的標的。
熟悉大陸農業發展的人士指出,由黑石賣菜、高盛養豬等案例顯示,近期以來連續發生在大陸農產品市場上的一系列股權併購大戰,凸顯出國際資本正默默在大陸農產業「跑馬圈地」,上述的黑石、高盛不會是外資在大陸收購農產企業的最後案例,而這個一般大陸投資者認為不起眼的產業,卻正成為這些外資眼中的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