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 Lex專欄 2010-04-14
資本正悄悄向私人股本回流。根據研究公司Preqin的資料,今年準備籌資的私人股本基金有1500多隻,籌資總額近7000億美元。許多基金公司會把自己在中國的關係當作賣點——在當前的這種投資氛圍下,中國被認為代表著最佳投資機會。但大型跨國私人股本基金在中國部署其宏偉全球戰略的機會卻不大,而且很可能永遠如此。
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中國並不缺資本。百仕通(Blackstone)和貝恩(Bain)等私人股本基金的強項——資產規模——在中國根本算不上什麼。私人股本交易往往規模較小,而且集中在首次公開發行(IPO)前的成長型資本投資上。根據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資料,去年亞洲(不含日本)經披露的私人股本投資額為113億美元,中國在其中所占份額略低於三分之一——但每宗交易的平均投資額僅為1300萬美元,還沒有越南的高。
其次是經濟規劃部門無處不在的影響力。新媒體、生物技術或清潔能源等邊緣行業(種子資本的典型投資對象)向外國投資完全開放。但當涉及到經濟中真正的支柱領域時,遊戲就由具有政治背景的大型產業基金所主導。隨著中國國內私人股本行業的不斷發展,該行業的基地已經逐步從技術為重心的上海轉移到以政府力量為主導的北京,這絕非偶然。
六個月前,中國國務院通過了允許外資機構籌建人民幣基金的法規。根據上海諮詢公司咨奔商務諮詢(Z-Ben)的資料,已有17家跨國機構為此進行了註冊。從本質上說,籌建人民幣基金可拓展跨國私人股本的運作空間,而且很可能會讓它們獲得更高的回報:相較以在香港或紐約上市為退出手段的美元交易,以在中國內地上市為退出手段的人民幣投資應能獲得更高的發行本益比。儘管如此,以中國為投資重點的私人股本基金的潛在投資者仍需現實一些。畢竟堡壘的大門只敞開了一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