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巴菲特老師的忠告:不做“市場先生”

2009年 05月 27日
人們有時說﹐要做個智慧投資者﹐就必須不被情緒所左右。但這不是事實﹔相反﹐你應當逆情緒而行。
即便在近期市場動盪之後﹐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仍較3月份低點上漲了30%左右。你自然會對此感到開心或釋然。但本傑明•格拉漢姆(Benjamin Graham)卻認為﹐你應當訓練自己對此類狀況感到憂慮。
在這種時候﹐求教格拉漢姆的智慧顯得尤為合適。60年前的1949年5月25日﹐這位金融分析的始祖出版了他的《智慧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一書﹐本專欄也是為了向這本書致敬而得名的。現在市場似乎正處於格拉漢姆當初擔憂的那種情緒:戰戰兢兢的樂觀、不安全感以及幾乎無可救藥地相信市場已經觸底。
當然﹐你不能抹殺自己的感覺。但你可以﹐也應該逆情緒行動。
股票突然變得更加昂貴起來。根據耶魯大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的數據﹐自3月份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本益比率已經從13.1倍飆升到了15.5倍﹐為將近25年來最大也是最快的升幅。(如格拉漢姆所建議的﹐席勒採用的是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後的10年平均本益比。)
在10週的時間裏﹐股票已經從逢低買盤的邊遠走向了實價買賣。因此﹐除非你已經退休﹐並靠投資生活﹐否則你就不應該對此感到慶祝﹐你應該感到擔憂。
格拉漢姆努力防止自己被捲入“市場先生”的情緒波動--即隨著股市走高而興奮﹐隨著股市走低而低落。“市場先生”是他對投資者集體情緒的比喻。
在一篇自傳短文中﹐格拉漢姆寫到﹐他認為無欲無求的哲學如同來自天堂的福音。他還說﹐自己心境的主要構成中包括了“靜定超然”以及“心如止水”。
格拉漢姆的最後一個妻子形容他“高尚﹐但非凡人”。我曾經問格拉漢姆的兒子這是什麼意思。小格拉漢姆說自己的父親“心不在焉”﹐在跟其他人打交道的時候的確有些障礙。小格拉漢姆解釋道﹐他總是在心裡想著很多事情。如果投資者有這種距離感或是超然感的話﹐或許尤其適合於此道。
格拉漢姆曾經說過﹐他對文學、數學和哲學的浸淫有助於他以永恆而非日常的觀點去看待市場。
或許正因為如此﹐格拉漢姆才幾乎不變地將其他人的狂熱視為黃色的警示信號﹐而在別人的哀嘆中卻能看到希望之光。
得益於逆情緒而行的心得﹐格拉漢姆每每總是能發現市場何時走到臨界點。1945年底的時候﹐市場上漲了36%﹐他警告投資者要減持股票﹔次年股市下挫8%。在1958-59年股市好轉時﹐格拉漢姆再次重彈悲觀老調﹔其後股市投資收益連年起伏。1971年底﹐就在數十年來最大熊市襲來之前﹐格拉漢姆忠告投資者要保持警惕。
1974年底股市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時候﹐格拉漢姆在一次演說中準確地預見到股價可能會在很多年內萎靡不振。
然後他又語驚四座地說這是個好消息。格拉漢姆解釋道﹐想到自己能夠將未來的新積蓄以非常令人滿意的條件進行投資﹐真正的投資者會感到高興而不是沮喪。格拉漢姆還提出了一個更令人吃驚的說法:投資者可以把握長期熊市的“大好時機”獲利﹐這樣的運氣好得令人羡慕。
現在宣佈“購入持有策略已死”已經成為了流行。一些批評人士甚至認為平均成本投資(每個月自動投資固定金額)是種愚蠢的做法。
格拉漢姆曾被問及平均成本投資是否能確保長期投資成功﹐他在1962年寫道﹐只要在各種狀況幹擾下都能堅定不移地保持下去﹐那麼無論何時開始實施﹐這一策略最終都將帶來回報。
但他說﹐如果要做到這點﹐平均成本投資者必須要與其他人不同﹐不屈從於過去幾十年間伴隨股市起伏波動而交替變化的狂喜和沮喪情緒。
格拉漢姆總結道﹐我對此表示極大懷疑。
他並不是說﹐沒有人可以不受眾人的情緒波動影響﹐他的意思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這點。要成為一個智慧投資者﹐你必須培養格拉漢姆所說的“堅定性格”──掌控自己情緒的能力。
總而言之﹐這就是要在股市突然上漲的時候抵擋住“市場先生”狂熱情緒的傳染。
Jason Zwei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