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農業公司 大發糧荒財

【經濟日報】2008.05.01
華爾街日報30日報導,正當糧荒在一些國家掀起社會動亂之時,大型農業公司卻為錢賺太多而大傷腦筋。
穀物加工公司ADM上一季獲利大增42%,而旗下負責穀物儲存、輸送與交易的部門純益更是銳增600%。種子與農藥公司孟山都(Monsanto)、農業機械公司迪爾(Deere)與肥料公司莫賽克(Mosaic)最近一季的財報也十分亮麗,獲利增幅從50%到十幾倍不等。
Moss註:ADM是DWS神農基金第一持股
許多專家認為,目前的糧食危機可能是3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各國應儘快填補世界糧食計畫署(WFP)7.55 億美元的財務缺口,以免貧困地區的糧荒惡化。
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市場對食物的胃口大增,惡劣天候減少穀物存量,燃料價格上漲,加上更多土地種植的作物被挪去提煉生質燃料,共同導致這波糧食短缺。
這些賺錢的農業公司強調,該為糧食漲價負責的不是他們。而且這些利潤將用來投資研發更好的技術,在未來提高農產品產量。ADM公司公關副總波德斯塔說:「也許問題不該是『你們在賺錢嗎?』,應該問『你們拿這些錢要作什麼?』」
投機客可能是價格上漲推波助瀾的一股勢力。AgResource公司估計,指數基金投資於穀物、牲畜、肉品期貨市場的金額目前已超越470億美元,比2006年的100億美元增加數倍。
孟山都最近一季的獲利增長逾一倍,競爭對手杜邦公司與Syngenta公司(DWS神農基金第2大持股)也都調高今年獲利預期。迪爾公司的盈餘成長55%,莫賽克公司的淨利更是激增11倍。ADM公司的對手也荷包滿滿,嘉吉公司(Cargill)的獲利大增86%,Bunge的獲利更是暴增至原本的20倍。
但並非整個食品產業都在賺錢。與農夫打交道的上游公司大賺,但與末端消費者交易的卡夫食品(Kraft)、泰森肉品(Tyson)等公司則有苦難言,因為他們難以調漲產品價格以反應升高的原物料成本,以致獲利下滑甚至虧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