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5
近段時間以來﹐國際上對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長率數據的準確性一直存在質疑聲﹐懷疑人士最主要的證據是﹐在經濟顯著增長的同時發電量卻出現了負增長﹐這似乎說不通。國際能源署近日又給這種懷疑新增了一條證據。該機構在其最新的全球石油市場報告中說﹐中國官方公佈第一季度GDP較上年同期增長6.1%﹐但這一數據與中國當季石油需求下降3.5%的情況存在矛盾。
這種質疑是否站得住腳呢﹖我們先來看看政府官員的反駁。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在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撰寫了《如何看待GDP增長快於工業生產增長》一文﹐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1%﹐比去年同期回落4.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5%﹐比去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5.3%﹐比去年同期回落6.2個百分點(回落幅度高於GDP增幅總體回落水準)﹔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4%﹐比去年同期回落3.5個百分點(回落幅度低於GDP增幅總體回落水準)。這段話的潛台詞就是﹐雖然受發電量負增長等因素影響﹐第一季度第二產業增幅回落幅度高於GDP增幅總體回落水準﹐但第二產業對GDP增幅的拉低效應卻被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對GDP增幅的推升效應所抵消﹐所以官方公佈的GDP統計數據還是可信的。
祝寶良這篇文章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該文說﹐今年第一季度,消費對GDP同比增速的貢獻率高達70.5%﹐而2008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僅為44.4%。這說明﹐工業用電量下降對GDP的下拉作用遠不如往年大﹐真正需要關注的是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的變化情況。
再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8.21%﹐但第三產業用電量卻同比增長7.4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9.88%。從這組數據中可以得出三點結論﹕第一﹐由於第二產業用電量佔全社會總用電量的71%﹐因此這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大幅下降是與中國第一季度工業增幅低於GDP增幅、發電量負增長相一致的﹐並不存在明顯的矛盾﹔第二﹐第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41%﹐二者增幅十分匹配﹐再結合考慮第三產業今年第一季度對GDP增幅高達70.5%的貢獻率﹐恐怕難以得出第一季度用電量與GDP增幅嚴重不吻合的結論﹔第三﹐按照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日前在統計局網站所刊文章的說法﹐今年第一季度城市家庭的消費額實際增長9.6%、農村家庭消費額實際增長9.3%﹐這與該季度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9.88%的增幅十分吻合﹐也沒有自相矛盾之處。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不能因第一季度用電量出現負增長就輕率認為中國官方的GDP數據不可信。我們不妨再觀察一個季度﹐如果第二季度的各項統計數據與第一季度表現出的趨勢大體吻合﹐或許可以認為﹐中國經濟真像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所言﹐“出現了積極的變化”。最可貴的積極意義就在於﹐消費對GDP同比增速的貢獻率不僅達到了全球平均水準﹐甚至達到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水準。如果這一趨勢能夠長期穩定下來﹐即使中國GDP的平均增長速度無法再重回兩位數﹐但只要能保持在目前6%左右的水準﹐其質量和“含金量”就足以超過以往30年的平均水準。
美國經濟學家Paul Kasriel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美國經濟將經歷一個過渡期﹐消費支出相對於GDP的比例將重新回到一個“更為正常”的水準。莫非中國經濟也正在經歷自己的過渡期﹖而發電量、石油需求量增幅與GDP增幅暫時出現的不匹配可能就是這一過渡階段的“陣痛”之一。
(本文作者劉罡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編輯兼專欄撰稿人。文中所述僅代表他個人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