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王瑞堂、邱金蘭】2009.05.18
寶成集團宣佈要在本次兆豐金改選後退出兆豐金董事會,震撼市場。
與其說是金融海嘯降低寶成對投資金融業的意願,真正原因恐怕是未來兩岸企業間的合作新模式,使寶成重新思考對金融業的投資佈局。
寶成目前對兆豐金持股約有4%至5%,等於至少「卡(銀)彈」50億元在兆豐金。
對寶成來說,持有兆豐金一席董事能發揮的影響有限,但卻常因而引起外界關切,甚至有人憂心其製鞋、體育用品零售事業及電子製造服務核心力可能受影響。
寶成內部因而認為,跳脫兆豐金改選紛擾,專心當投資人,未來寶成發展火力反而可更強大。像寶成的製鞋、體育用品零售通路及電子製造服務等主軸事業都持續發展,也需再投入資源,退出兆豐金董事會後可隨時視情況賣股,讓資源運用更靈活,也有利核心製造事業發展。
至於兆豐金營運績效雖符合寶成的要求標準,但金融業畢竟與寶成的大量製造核心能力有很大的差異。
即使寶成總裁蔡其瑞能夠輕易駕馭集團50萬生產大軍,成為製鞋領域的佼佼者;面對金融業,蔡其瑞也只能倚重專業,難以複製製造事業的成功優勢。
尤其兆豐金股東結構不像大陸華一銀行單純,寶成不擔任兆豐金董事後,除了可減少外界「關愛的眼光」,相關授信往來限制也比較少,更有助兆豐金參股華一銀,可說利己利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