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5曹超仁
5 月24日,周日。上午才剛從溫哥華返港。恒生指數高點在5月11日(17685點)【圖】,道指高點在5月20日(8591點),係另一次 Sell in May ?!去年5月5日恒指見26387點、5月19日道指見13136點後,一直跌到10月才反彈(美股更要跌至今年3月6日才反彈)。不少人認為牛市一期已出現,我老曹則認為只係熊市二期另一次大反彈。
1980年代美國透過財赤及信貸膨脹,製造1982至2007年的繁榮。CDO危機是美國進入為過去財赤及信貸膨脹清還期的開始?
CDO危機令金融業結構改變
今天好難令一般人明白CDO危機,因為過去三十年我地都生活的泡沫世界,沒有人相信泡沫時代已結束,就如1990年日本人不相信經濟會衰足多年,亦好難說服一般人相信盛衰循環。事實上,無論經濟或信貸,都擺脫不了周期(Cycle),正如人類無法擺脫生老病死。聯儲局已經努力去bail out經濟,來自日本過去十九年經驗,上述努力只能短暫有效,因為貨幣流速在下降中。由於2009年美國財赤較任何一年都大四倍,外國人對美債擔心不已,尤其係中國政府,擔心最大一個泡沫美債亦面對爆破,去槓桿化仍在繼續,未來幾季全球經濟只會進一步惡化而非改善。標普已威脅取消英國政府債券三A評級;美國政府發新債方面亦面對困難……另一熊市反彈會否喺5月結束 ?!
S&P/Case-Shiller住房指數連跌二十五個月,4月份再有六十萬家庭失去住屋,已過期六十天未供樓數字超過五百萬。此外,商業樓價亦大幅回落。雖然信貸膨脹期結束,但至今仍有不少人相信「買樓可以發達」,而沒有搞清楚1980年代美國優惠利率平均係11厘,儲蓄率佔稅後收入8%;2004年開始至2008年美國人儲蓄率平均只佔稅收入0.8%,優惠利率平均只有3厘。上述因素令美國樓價由1980年代開始至2006年大升,但2007年起樓價已進入回落期(日本樓價從1990年起回落,香港樓價由 1997年亦反覆回落)。
2008年係最多投資者由價值投資法過渡到趨勢投資法的一年(或叫Earnings Momentum Investing)。投資者再不計較股票係「物有所值」,改為分析未來企業純利前景,而決定現存趨勢(trends)能否繼續落去。簡單的講:一、該股未來一年純利能否上升25%或以上?二、該公司有沒有新產品或新服務,支持未來純利上升?三、該股股價係咪較最低價最少上升25%?四、是行業中係帶頭者抑或落後者?五、後市點睇?因75%股價升降受大市升降影響。2008年你有沒有由價值投資者轉為趨勢投資者?如果你係trader,必發現今年3月份有好多機會buy dips,今年5月份則有好多機會sell tops。至於動用幾多百分比資金?以晚上睡得着為主。後市展望係“Less bad' but no good”。馬克吐溫曰:當你發現自己站在群眾這邊,就係停下來想一想時刻。請記住︰CDO危機已令整個金融業出現結構性改變!
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指數見38957點,之後回落到1992年8月19日14194點,跌幅63.56%;然後反彈至1993年9月3日21281點,上升49.9%;再回落到1993年11月29日15671點,出現第二低點,才喺1996年6月26日見22750點,出現一浪高於一浪走勢。當時不少人認為1992年8月19日係日經熊市結束的日子,當年的情況同上周本港相似。上周恒生指數升穿2009年1月7日嘅15763點,見17685點,情況同1996年6月26日日經平均指數見22750點、略高出1993年9月3日21281點相似。當年不少人認為「牛市重臨」的日經平均指數,事後證實係熊市陷阱。之後日股表現幾點?答案是日經自1998年10月9日跌至12877點新低。如港股一如1990年代日經走勢,代表恒生指數的未來日子可能連10680點亦失守!日經平均指數由1998年10月9日到2000年4月12日又升上至20833點,再回落到2003年4月28日7603點後,反彈至2007年2月26日18300點,再跌至2008年10月28日6994點新低,至今已經十九年,日經平均指數熊市仍未完成。
趨勢投資十種有效工具
以下十種有效工具,有助初學趨勢投資法嘅讀者:
一、 每次升市領袖股都唔同。例如1998至2000年科網股,2003至2007年係國企股。如抱住過氣領袖股不放,處境有如2009年5月的電盈(008)小股東。
二、 創五十二周新高價的股份,通常可進一步看好。
三、 10天線同50天線係有用的trading工具。如10天線重返50天線之上,即短期內股價仍上升;反之如10天線跌穿50天線,都係小心的好。
四、 二線股份出現連續強勢數星期但指數卻沒上升,小心調整市好快出現。
五、 公布業績後股價如上升10%(或以上),代表跌市方向改變;如公布業績後股價急跌20%(或以上),亦代表上升方向已改變。
六、 一隻股份大升後出現窄幅牛皮(例如10%內),代表另一次較大升幅將再出現。
七、 拆細通常代表股價快見頂,合併代表股價快見底。拆細代表企業大股東欲出貨,合併代表企業大股東欲收集。
八、 大企業股價的惡劣環境下可迅速回落。最愚蠢嘅投資係在惡劣環境下買大企業股份〔最近例子例如2008年買滙控(005)〕。
九、 股價走在消息之前三到六個月。沒好聽消息去決定買賣,請追隨趨勢而非走勢。利用timing買賣投資項目,而非評估該股的「價值」是多少。
十、 响牛市中每次跌穿250天移動平均線乃入貨訊號;在熊市中每次升穿250天移動平均線係出貨訊號。
250天線不是牛熊分界線;「黃金交叉」或「死亡交叉」乃用作印證牛市或熊市出現及死亡(準確度達93%)。牛熊觀念來自道氏理論,相當複雜,並非一般人所講那麼簡單。
今天股市嘅問題在於嗰的管理層並不是同時擁有該企業。大部分美國企業由CEO負責管理,由於持有認股權證,管理層必須短期內做的刺激股價的事件,以便將認股權證變為巨大花紅,因此即使損害企業長期利益亦不顧……。上述係引發金融海嘯背後真正理由,亦係2008年起人人追求短期波幅、置長期上升於不顧嘅理由。
今次不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亞洲各國可透過刺激出口去達到復蘇,因1997至2000年歐美國家經濟仍然繁榮。2008年這次金融海嘯卻發生在歐美國家,形成沒有一個國家可透過出口去帶動復蘇,能夠刺激內需的國家只有一個中國。過去二十個月,各國政府透過印銀紙死頂以維持繁榮,但由於財富損失數字實在太太太太太驚人,政府新印的銀紙相對講只係杯水車薪……。
在熊市中,大跌之後必有反彈,升幅為前跌幅的三分一至61.8%;反彈完成後又再大跌,大跌完成之後又再反彈。1929至1932年道指熊市回落91%,為期四年,GDP下降27%。1990至2009年日股回落超過70%,時間十九年。2007年10月開始的超級大熊市係短痛抑或是長痛?事後才知道。
全球經濟中心從OECD國家轉向新興經濟實體,此一大方向已十分肯定(4月响內地出版的《論勢》就係由那個角度看未來)。中國的問題只在於由出口推動轉為內需拖動需時幾耐而已;反之,美國經濟長期受債券市場低迷威脅而缺乏起色,恐怕早已進入長期下降軌矣。
資本主義從來唔係一種主義
克魯明認為中國經濟復蘇將面臨巨大壓力,因為中國貿易盈餘將成為各國針對焦點,估計對美歐系國家壓力十分大。至於中國能否透過刺激內需繼續保存繁榮?仍係未知之數。中國同日本不同,日本1990年前將外貿賺的資金在美國狂購物業,結果1990年代初期响美國物業大跌價中損手爛腳。中國雖然亦有吸納美國企業而損失不菲,但主力仍以美國政府債券為主,同時亦沒有將人民幣大幅升值(1980至1994年日圓升幅十分大)。如中國減少(或不再購買)美國債券,將令美國長債利率上升、企業破產,建築業、消費業進一步下降,令美國出現破產浪潮(或稱金融海嘯第二波)。美國政府投鼠忌器,亦不敢猛向人民幣升值施壓,因擔心連鎖反應下,美國較中國更糟糕。
換言之,美國正步1990年代日本的後塵,中國則努力擺脫過去對歐美國家出口的依賴度。如有一天能推動內需,便可進入另一繁榮期。
綿綿不絕熊市冇咁短命
由 1958年開始,美國經濟每次衰退出現,政府便增加信貸。剛開始初期,只需增加2元信貸便可令GDP多1元;衰退期結束時,財赤平均升幅相等於整個國家 GDP 2.2%。2001年那次衰退,政府要增加6元才令GDP多1元;2007年呢一次,至今為止,無論政府增加幾多信貸,GDP都不肯回升。1973年那次衰退,據Brookings Institution經濟學家George Perry統計,共用相等於GDP 4%的金融刺激方案才成功,到2001年那次則係GDP 7.2%;今次政府已動用相當於GDP 18%嘅金融刺激方案,至今仍未見效。
過去六十年,美國經歷兩大綿綿不絕牛市,就是道指由1949年6月13日161.6點上升至1966年1月18日略高於1000點;第二個由1982年8月 776點開始到2000年1月14日嘅11750點。此外,亦曾經歷兩大綿綿不斷熊市,就係由1966年1月開始到1982年8月結束;另一個由2000年1月開始,至今仍不知何時結束。最惡劣日子係2008年5月至10月。2009年5月應否Sell in May?
以1966至1982 年經驗,此一綿綿不斷熊市起碼仍有四至五年壽命。此熊市第一波由2000年1月開始,至2002年12月結束;第二波由2007年10月開始2008年 10月結束;未來仲有第三波甚至第四波,情況同1990年代日本相似。今年3月至今股市上升力量主要來自拋空者補倉,一旦完成,相信又再回落。例如花旗今年首季獲利16億美元(因回購已跌價債券的賬面上獲利27億美元。會計制度改為mark-to-market,產生4億美元利潤;不然今年首季應虧損28 億美元)。今年第一季美國消費上升2%,儲蓄率回升到4.2%,但失業率升至8.5%及收入減少,而消費上升來自3月份政府刺激方案,相信無法長期維持。不少專家認為,今年3月9日開始的股市反彈其實只係sucker's rally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