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 2009-02-06
這是如何擾亂競爭對手穩定性的樣板:當競爭對手試圖通過有序出售資產來償還債務時,發動敵意收購。將競購保持下去,排除收購目標的其他融資選擇,即使有跡象表明,被迫出售資產可能有損自己的資本。最終,在把管理層消遣夠了之後,抽身離開,將罪責歸咎於外界因素。
投資者永遠都不會清楚,在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對競爭對手力拓(Rio Tinto)的長時間競購展開之際,馬利尤斯•科勞珀斯(Marius Kloppers)與必和必拓董事會到底在想些什麼。但如今,這看上去像一個絕妙的主意。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和信貸撤離意味著,有能力利用估值下降局面的大型運營商僅剩下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Vale)和中國公司。負債累累的力拓在收購加拿大鋁業(Alcan)後,錯過了以文明方式剝離非核心資產的機會,如今開始出售其核心資產,同時對其最大股東中國鋁業(Chinalco)表現得畢恭畢敬。另一家有意參與收購的礦業公司斯特拉塔(Xstrata),在大規模舉債收購鷹橋公司(Falconbridge)後,於2007年通過配股發行修補了其資產負債表。由於必和必拓的熱烈擁抱,力拓失去了這一選擇。
必和必拓週三業績報告的前半部分,自得感顯而易見(關於淨現金流,“出色”這個詞可能有些過頭)。不必在意下降57%的淨收益低於分析師預期;資產負債表中極其低的負債比率,以及能夠產生現金的資產,仍使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亞上市的股票價格(以預期市盈率衡量)高出同行80%。
對力拓的佯攻代價高昂——3.86億美元的費用中,多半花在要求一群銀行12個月隨時待命,準備提供龐大的債務。但假如力拓董事會屈從,那麼必和必拓目前的負債比率將約為80%,而不是10%。僅此一點,就有理由感到滿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